《認識更大的數》課堂實錄和教學反思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經歷生活數據收集的過程,理解近似數表示的必要性。
2. 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數的方法。
3. 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不同精確值的近似數。
教學具準備:
學生學具,計數器。
活動一:交流收集的數據。
1.交流收集的數據,說說這些數據的實際意義。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數據進行分類。在各種分類中重點討論精確數與近似數這兩類的特點,并讓學生再舉例說一說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近似數。
2.出示“觀察與思考”中的一組數據,重點討論取不同的精確值后數據的變化情況,從中讓學生發(fā)現到“四舍五入”取近似值的方法。如果學生發(fā)現有困難,教師也可以補充一些其他的數據,讓學生再一次進行觀察,直至他們發(fā)現“四舍五入”的方法為止。然后,引出這種取近似數的方法叫“四舍五入”的概念。
活動二:第11頁“試一試”第2題。
1.先出示三種近似數,讓學生說一說它們精確的程度,然后出示下面的兩個小問題,供學生進行討論。在討論時,重點突出選擇的依據,讓學生理解取近似數是根據實際的需要來確定的,懂得同樣進行比較,需要用相對應的單位進行比較的方法。
2.“討論”,這是一題從逆向思維的角度考慮原來精確數的范圍,出示這些題目時,重點可以展示括號內的數字有幾種可能性,分析哪些是“四舍的”、哪些是“五入的”,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概括出原數有幾種可能的特點。當然,這道題目主要是供學生在課堂中討論,在單元評價時,不一定要作為學生必需掌握的內容。
活動三:實踐練習。
第12頁第1、2題,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地運用到各種近似數,本題的練習目的是進一步讓學生體會到近似數的運用是與學生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學生在練習第1題時,先讓他們討論,通過學生的互相交流體會到近似數的作用。同樣,在練習第2題時,重點討論為什么說“血管總長”、“電話的用記量”是一個近似數,學生只有明白其中的道理,才能在今后的辨析中分清近似數與精確數的異同。
第3題,說說數的范圍是有多種方法,本題的要求是說一說“各數在幾萬之間”,因此,學生在比較時,首先就按要求把各數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精確到萬位,在此基礎上,才能進行比較。教師在指導這些練習時,最好采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數的方法,讓學生從圖像上真正理解各數的范圍。
[板書設計]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
1994年至2001年我國造林面積統計是224318570公頃。
精確到千公頃:約224319千公頃。
精確到萬公頃:約22432萬公頃。
精確到億公頃:約2億公頃。
【《認識更大的數》課堂實錄和教學反思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認識100以內的數》教學設計03-19
萬以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04-06
8和9的認識教學設計08-22
《百分數的認識》教學設計范文07-21
《數松果》教學設計08-30
6和7的認識教學設計8篇04-12
《毫米的認識》教學設計04-07
《8的認識》教學設計03-03
《倍的認識》教學設計03-30
倍的認識教學設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