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v欧美v国产v在线成_制服丝袜中文字幕丝袜专区_一区二区三区韩国电影_激情欧美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

時間:2024-10-30 19:13:15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tǒng),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1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73~75頁例1、例2及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能運用兩三位數(shù)加減法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掌握分析解決這類問題的多種方法。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滲透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的思想,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

  根據(jù)已知信息分析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根據(jù)相關的信息提出相應的問題,合理靈活地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1)教師:我們班的彭遠是個愛學習的孩子,他今天來到書店,準備買一本字典和一套書。(出示例1圖)

  提問:一本字典和一套書的價格分別是多少元?你能根據(jù)這兩個信息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呢?

  學生可能會提出:

 、儋I1套書比1本字典貴多少元?

 、谫I1套書和1本字典共要多少元?

  提問:怎么解決這些問題呢?

  學生口頭列式解決問題,從而復習加減法的一步計算問題。

 。2)彭遠手里拿出100元遞給售貨員。

  教師:看到彭遠買書的情況,你想到了什么?

  學生可能有以下回答:

  揭示課題:說得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幫彭遠解決這樣的問題。

  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1)小組探究:小朋友幫彭遠算一算,要買1套書和1本字典,售貨員應找給他多少元呢?試著把你們討論的每一步算式寫出來。學生匯報交流,并在投影儀上展示算法,可能得到以下3種:

  方法1:100-27-43=30(元)

  方法2:100-43-27=30(元)

  方法3:27+43=70(元)

  100-70=30(元)

  (2)理清思路,明確方法。

  提問:能解釋一下你為什么這樣算嗎?

  指名讓學生解說每一種方法的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3)小結。

  要求應該找回多少元,我們可以從100元里依次減去1本字典和1套書的價錢,用連減法計算;也可以從100元里減去1本字典和1套書的價錢之和,先算加后算減。無論用哪種方法,這道題都需要計算兩步。

  2、教學例2

 。1)教師:彭遠不僅愛學習,而且還是家里的賬房先生呢!你瞧,他把爸爸媽媽的收入、支出都記在賬本上了。出示表格:4月1日到15日的收支記載。

  4月1日 爸爸工資收入920元

  4月1日~14日 支出680元

  4月15日 媽媽工資收入970元

  4月15日~30日 支出550元

  結余

  提問:從表中你知道了彭遠家收支的哪些信息?可以解決什么問題?

  怎樣求出4月1日至15日彭遠家結余了多少元呢?

  獨立嘗試解決,全班交流得出以下方法:

  920-680+970920+970-680970-680+920

 。2)在表中補充4月15日~30日的支出記載。

  提問:現(xiàn)在又告訴了我們什么信息?可以解決什么問題呢?

  當學生提出“到30日還有多少元”時,教師說明:“到30日支出后剩下的錢就叫做結余!

 。3)小組探究:現(xiàn)在已知15日~30日支出550元,你能幫彭遠算出4月份的最后結余嗎?

  小組代表匯報,展示各種方法:

  小結:剛才同學們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幫彭遠同學解決了4月份他家的'收支結余問題,真能干!

  提問:你們看,彭遠家4月份的收入和開支合理嗎?為什么?

  教師:彭遠家一個月的工資除了安排生活開支外,還有一部分結余,說明他們家的生活安排合理,也許這也有彭遠這個小賬房先生的功勞喲。我們學好了數(shù)學,也可以當好家里的小助手呢!

  三、課堂活動

 。1)第74頁第1題。先讓學生發(fā)現(xiàn)信息:小明從家鄉(xiāng)到重慶,坐汽車行了120千米,坐火車行了270千米。學生提出問題,再獨立解決后交流。

  (2)第75頁第2題。學生先觀察圖,明確信息,并提出數(shù)學問題,再獨立解決。

 。3)第77頁練習十一第4、5題。

  四、獨立練習

  第76~77頁練習十一的第1~3題。

  五、全課總結

  教師: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解決了什么樣的數(shù)學問題?你覺得解決加減法的兩三步計算的問題,要注意些什么?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嗎?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2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三單元第41、42頁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生活事例,使學生初步認識物體或圖形的平移和旋轉,能正確判斷簡單圖形在方格紙上平移的方向和距離,初步建立圖形的位置關系及其變化的表象。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使學生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運用數(shù)學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簡單數(shù)學問題。

  教學重難點:學生在方格紙上正確畫出平移后的簡單圖形。

  教學具準備:投影儀、實物展示臺、課件、練習紙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1.談話引入:

  (出示“兒童樂園”的圖片)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好多好玩的游樂項目,想看嗎?

  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去看看,注意觀察它們是怎樣運動變化的。

  (分別出示兒童樂園中的一些動態(tài)畫面,如:旋轉木馬、觀纜車、豪華波浪、小火車、纜車、青蛙跳等等)

 。ㄍ瑫r出示6個畫面)這幾種游樂項目的運動變化相同嗎?它們分別是怎么運動的,請大家用手勢比劃比劃。

  你能根據(jù)它們的運動方式把它們分分類嗎?先在小組里商量商量吧。

  你是怎么分的?(學生說分類方法)你為什么要這樣分?

  揭示課題:像上面這三種(即纜車、小火車、青蛙跳)都是沿著直線運動的,我們把這樣的運動方式稱為平移(板書:平移);而像下面這三種(即旋轉木馬、觀纜車、豪華波浪)都是繞著一個固定的點轉動的,這樣的運動方式我們就稱為旋轉(板書:旋轉)。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平移和旋轉”。

  二、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

  1.判斷下面哪些物體運動是平移,哪些是旋轉。(出示27頁“想想做做”的'第1題)

 。ㄎ覀兿葋砜纯催@幾幅圖,你能說出哪些物體的運動是平移,哪些是旋轉嗎?)

  2.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物體的運動是平移或者旋轉?

  三、平移的方向和距離

  1.認識平移的方向和距離。

 。1)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平移的距離。

  情景:(邊敘述邊出示螞蟻搬家圖)下面就跟著老師一起去美麗的草地上看看吧。原來它們正忙著搬家呢。(出示簡化的格子圖)瞧,小房子是在做什么運動?(平移)向哪邊平移的?(右邊)

  螞蟻們覺得有些累,就停下來休息。(分別出示3段錄音)

  一只螞蟻說:“你們看,我們的房子向右平移了3格!

  另一只螞蟻說:“不對,向右平移了5格。”

  第三只螞蟻說:“你們說的都不對,我們的房子是向右平移了7格。”

  同學們,你們同意哪種說法呢?在小組里相互說說。

  學生匯報各自的想法。(結合畫面指一指,動態(tài)演示平移的過程)

 。2)動手實踐,理解平移的距離。

  請同學們拿出練習紙,在左邊的小房子圖上找一個你最喜歡的點,再到右邊的小房子圖上指出它平移后的位置,并說說它向右平移了幾格。

  指名學生匯報:

  你選的是哪個點?它平移后的位置在哪里?平移了幾格?還有誰和他選的不一樣?(指名三到四名學生匯報,注意抓學生回答中的閃光點)

  (還有好多學生想?yún)R報的,則要求他們與同桌交流。)

  你們找的點向右平移了幾格?都是7格嗎?

  我們再來看看,小房子到底是向右平移了幾格呢?(動態(tài)演示)

  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結合學生的回答總結:不管哪個點,都是向右平移了7格,正好和小房子平移的距離是一樣的。我們以后數(shù)一個圖形平移了幾格,只要在這個圖形上找到一個點,看這個點平移了幾格,它所在的圖形就平移了幾格。

  板書:

 。3)練一練: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幾幅圖分別向哪邊平移了幾格?你是怎樣想的?(先填好的同學在小組內(nèi)交流交流)

  這幅金魚圖向哪邊平移了幾格呢?你是怎么看的?這幅蘑菇圖呢?〖同時出示金魚圖(向左平移6格)、松樹圖(向上平移5格)、蘑菇圖(向下平移6格)及相應的填空題,學生先匯報,教師在電腦上完成填空。

  2.畫出平移后的圖形。

 。1)畫出線段向右平移6格后的圖形。

  你們能不能畫出平移后的圖形呢?(出示格子紙上的線段圖,要求是向右平移6格)。提問:這是一條……?(線段)學生嘗試先畫,然后匯報畫法和想法。(請一個畫得最快的學生把作業(yè)進行展示并說出畫法。)

  (2)畫出三角形向右平移6格后的圖形。(學生先畫后匯報是怎么畫的。)

 。3)學生獨立畫出平行四邊形向下平移5格后的圖形。(在實物展示臺上展示學生作業(yè))

  3.游戲:走迷宮

  老師想跟大家一起來玩一個貓抓老鼠的游戲。有興趣嗎?(出示圖)我們來看,圖上有貓和老鼠,老鼠很狡猾,在途中設置了不少的障礙物,貓只能橫著走或豎著走。你能幫貓設計一條合理的路線嗎?先試著畫畫看。

  學生活動。

  指名學生匯報是怎樣幫貓設計路線的。指出:介紹的時候,要說清楚貓先向哪個方向平移幾格,再向哪個方向平移幾格。(多請幾個學生匯報,也可讓學生同桌之間說說,關鍵是說的面要廣)

  你認為哪條路線能使貓最先抓到老鼠?為什么?先在小組內(nèi)討論討論然后再匯報。

  四、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你還想研究什么?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3

  (一)教學內(nèi)容:

  表內(nèi)除法(一) 課本P13~36頁。

  (二)教材分析:

  本單元劃分為除法的初步認識,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兩節(jié),包括下面一些教學內(nèi)容:除法的初步認識、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解決實際問題。

  表內(nèi)除法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它是今后學習除法的基礎。讓學生體會除法運算的意義,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及解決問題,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

  除法的初步認識分兩個層次:

  第一,以生活中常見的“每份同樣多”的實例和活動情境,讓學生建立“平均分”概念。

  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礎上引出除法運算,說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教材結合具體事例和活動情境,從讓學生認識“平均分”開始,通過觀察、動手操作、探討動學習活動,逐步體會除法運算的意義,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這樣編排讓學生充分參與“平均分”的實踐活動,既為學生認識“除法”積累豐富的感性認識,又促使學生對“除法”產(chǎn)生親切感。

  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教材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按被除數(shù)從小到大的順序分成兩段。第一段,被除數(shù)不超過12,第二段,被除數(shù)不超過36.

  第一段,被除數(shù)不超過12,即所用的乘法口訣中積不超過12.第二段,被除數(shù)不超過36。這部分教材,突出了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是用乘法口訣求積的逆思考。

  解決問題是結合除法計算出現(xiàn)的。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中孕伏解決問題的內(nèi)容。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之后編入了解決有關平均分的實際問題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兩步計算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內(nèi)容。教材對解決問題的內(nèi)容,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先編排用除法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再編排用乘法和除法兩步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材內(nèi)容,注重用學生熟悉的有興趣的活動和事例設計情境,為學生發(fā)現(xiàn)、提出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提供生動的'資源。

  (三)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除法運算的含義。會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稱。

  2、使學生初步認識乘、除法之間的關系。能夠比較熟練地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3、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jù)除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結合教學使學生受到愛學習、愛勞動、愛護大自然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

  讓學生體會除法運算的意義,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及解決問題。

  難點:

  除法的含義,用除法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突破方法:

  1、結合具體事例和活動情境,讓學生認通過觀察、動手操作、探討動學習活動,逐步體會除法運算的意義。

  2、注重創(chuàng)設與學生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從情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3、注重為學生創(chuàng)設民主的教學氛圍,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敢于發(fā)表自己對于數(shù)學問題的意見和想法。

  (五)課時安排:

  1、 除法的初步認識

  平均分………………………………………………2課時左右

  除法…………………………………………………3課時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7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 1課時左右

  課題:平均分

  設計者 楊瑩瑩

  教學內(nèi)容:

  課本P13~14頁,例1、例2及練習三中相應的習題。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與實踐活動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讓學生充分經(jīng)歷“平均分”的過程,明確“平均分”的含義。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導學生感受“平均分”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義,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學準備:各種食物若干、實物投影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小禮物。老師要送給你們。請動手把糖果分給小組里的每一位同學,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組的糖果的數(shù)量不相同)

  二、探索交流 解決問題

  (一)、探究例1

  1、各小組動手操作

  各小組匯報情況,教師板書。

  2、觀察問題

 。1)、請小朋友觀察各小組分的結果,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學生觀察匯報。

 。3)、從觀察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些組分的同樣多,你們能給這樣的分法取個合適的名稱嗎?

 。4)、學生自己取名。

 。ǘ、出示課題

 。1)、小朋友取的名稱都很好,這些在數(shù)學上我們把每份分的同樣多叫作平均分。

 。ò鍟n題)

 。2)、小朋友再說說剛才哪些組是平均分,哪些組不是平均分。

  (3)、剛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組你們有什么辦法使它平均分?

 。4)、學生交流、匯報

  (三)、教學例2:把15個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樣分?有幾種分法?

 。1)、論分配方案。

  (2)、各小組動手分一分。

 。、學生匯報分法。

  A把15個橘子先每個盤子放1個,又在每個盤子放1個,再在每個盤子放1個,也就是一個一個地分,每份分得3個橘子。

  B先每個盤子放2個,又在每個盤子放放1個,每份分得3個橘子。這樣分快些。

  C在每個盤子放3個,剛好分得每份3個橘子,這樣分更快些。

  D剛才同學們通過不同的方法,把15個橘子分成5份,每份都是3個橘子。這就是把15個橘子平均分5份,每份有3個。

  (4)、你喜歡哪種分法?為什么?

  三、鞏固應用 內(nèi)化提高

  1、 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應是多少根?(學生動手分一分)

  2、 完成課本第14頁的做一做,把12瓶礦泉水平均分成3份。

 。ㄗ寣W生圈一圈,并說出自己的分法。)

  3、練習三第2題。

  (1)、肯定第二種分法是符合題義的分法。

 。2)、引導學生觀察第3種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題意應該怎樣做?

  (3)、學生交流討論匯報。

  4、實踐活動:插花活動

  5、列舉生活中平均分的實例。

  四、回顧整理 反思提升

  學了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想法和收獲?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經(jīng)過實際的觀察和操作,初步認識線段,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線段的特征,會數(shù)簡單圖形中線段的條數(shù),會選擇合適的工具畫線段。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實踐能力,使學生具有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心理傾向,以及與同伴合作的良好意愿,進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數(shù)學事實。

  教學重點:

  認識線段的特征,形成線段的表象。

  教學過程:

  一、直觀感受,認識線段。

  1、如果要把線段用圖表示出來,它會是什么樣子的呢?請小朋友閉上眼睛,在腦子里想象一下線段的樣子。

  2、(課件出示線段圖)線段是什么樣子的?師根據(jù)學生描述介紹端點。

  3、學生完整描述線段的'特征。

  4、再次閉上眼睛,在腦子里記住線段的樣子。

  5、這是剛才的線段,(課件逐步演示旋轉)它變了,現(xiàn)在還是線段嗎?為什么?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6、師:是啊,不管方向怎么改變,只要是直直的,有兩個端點,它就是線段。讓我們來看看下面那些是線段。(學生辨別線段)

  7、(隱去非線段,留下線段)這些都是線段,仔細觀察,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8、師小結過渡。

  二、回歸生活,體驗線段

  1、我們的生活中藏著許多線段。(尺)你們看,這把尺的一邊,就可以看成是一條線段,這兩端是它的兩個端點。這把尺上還有線段嗎?

  2、(數(shù)學書)你能在數(shù)學書的封面上找到線段嗎?同桌互相指一指。

  3、黑板上有線段嗎?誰把它找出來?

  4、直尺、數(shù)學書、黑板的每一條邊都可以看成是線段。生活中的線段可多了,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小朋友兩人一組,你指給我看我指給你看。

  5、全班交流。

  三、實踐操作,感悟畫法。

  1、生活中的線段太多,我們說也說不完,能不能想個辦法把它畫下來呢?想一想,可以用什么來畫線段?為什么?

  2、請小朋友選擇你喜歡的工具,自己試著畫一條線段。

  3、交流。你是用什么工具畫的?(指名演示畫線段)你是怎樣畫的?

  4、誰也是這樣畫的?你們是用什么工具畫的?

  5、誰畫線段的方法和他們不一樣?

  6、師:我不同的情況下,可以選擇合適的工具來畫,在這么多工具中,你最喜歡什么?為什么?

  7、師:尺子是我們常用的畫線段工具,用尺畫線段,不僅畫得好,還特別方便,尺的用處可大了,將來我們還可以用它來測量、設計圖紙。

  8、學生用尺任意畫不同的線段。全班評議、欣賞。

  四、多種方法,深化認識。

  1、(出示紙)你能用紙折出一條線段來嗎?試試看。

  2、交流。你折的線段在哪里?誰折的線段比它長(短)?

  3、幾條方向不同的線段圍起來,還能拼成我們認識的圖形。這些圖形各是由幾條線段圍成的?(學生數(shù)一數(shù),填一填。)

  4、反饋。猜猜看六邊形由幾條線段圍成?七邊形呢?你怎么知道?

  5、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線段嗎?

  6、師:一條線段看起來不起眼,很單調(diào),幾條方向不同的線段能圍成我們認識的各種圖形,許多線段還能組成很神奇的精美圖案。(欣賞)

  7、漂亮嗎?我們也來試一試,畫一畫,做一名小小設計師。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5

  教材說明

  教材讓學生觀察實物,如紅領巾、三角板、鐘面、折扇等來認識角。用一張紙折成大小不同的角,再用兩根硬紙條做成活動的角(能拉成大小不同的角)。最后抽象出角的圖形。這里不給角下任何定義,只認識角的形狀,知道角的邊和頂點,會從給出的點畫角。然后通過“做一做”進行一些鞏固角的認識的練習。如通過第1題著重使學生分清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并注意出現(xiàn)不同的放置位置。

  教學建議

  1.這部分內(nèi)容用1課時進行教學,完成練習十七。

  2.教學角的認識時,先引導學生觀察紅領巾、三角板、鐘面上的時針與分針、折扇等實物圖形,指出哪里是角。教師可以用兩根硬紙條做一個活動角。把硬紙條拉成大小不同的角,邊演示邊說明,使學生對角的'大小有一些直觀認識。再讓每個學生拿一張紙,仿照教科書上的圖折出大小不同的角。在學生有了這些感性認識以后,教師再在黑板上畫出角的圖形,說明角的各部分名稱。教師要畫出大小不同的角(包括銳角、直角和鈍角),讓學生指出這些角的邊和頂點。

  3.指導學生做“做一做”中的題目,要使學生聯(lián)系學過的知識進行判斷。第1題,通過觀察能正確區(qū)分題目里給出的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如第二個圖,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兩條線相接的地方不是一個頂點,而是一段彎曲的線,所以不是角。

  4.教學畫角時,教師先說明畫的方法,做出示范,再讓學生畫。要求學生認真、仔細地畫,發(fā)現(xiàn)問題教師要及時指點。

  5.關于練習十七中一些習題的教學建議

  第2題,要使學生初步知道角的大小與畫出的邊的長短沒有關系。

  題中的兩個角都是30°,要讓學生用三角板中30°的角去比一比,確認兩個角一樣大。使學生初步認識到角的大小跟畫出的邊的長短是沒有關系的。

  第3題,可讓學生在方格紙上,照著教科書上的樣子畫。

  第4*題中,左圖有3個角,中圖有7個角,右圖有8個角。做題時,要先讓學生找,必要時教師可以指點。

  練習十七最后的思考題的答案是:(3)個三角形,(3)個長方形。

 。ㄒ唬┙虒W要求

  1.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2.初步認識直角,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ǘ┙滩恼f明

  本單元的內(nèi)容是角和直角的初步認識。這些內(nèi)容是在學生已經(jīng)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礎上教學的。教材從引導學生觀察實物開始,逐步抽象出所學幾何圖形,再通過學生實際操作活動,如折疊、拼擺、測量、制作學具等,加深對所學幾何圖形的認識。

  教材說明

  教材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手帕、練習本、黑板面上的角,說明這些角都是直角。再借助三角板來說明什么是直角。然后讓學生通過折紙做直角,加深對直角的認識。再說明要知道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來比一比。最后讓學生學會用三角板畫直角!白鲆蛔觥敝械牧曨},注意出變式圖形,使學生能掌握直角的特征。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6

  教材分析:本課是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的知識體驗的基礎上,教學一些計量質(zhì)量的知識,幫助學生認識質(zhì)量單位,結合具體事物感受并認識質(zhì)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學情分析: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jīng)對質(zhì)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認識,也明白要想知道物體的輕重不能光靠眼睛去觀察,必須用秤來稱一稱。這說明學生建立了初步的質(zhì)量觀念,但他們對質(zhì)量的單位還缺乏認識,特別是1克、1千克的質(zhì)量概念,理解起來還是比較困難。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并認識質(zhì)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000克=1千克。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建立質(zhì)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質(zhì)量的意識。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能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增強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難點:建立克和千克的質(zhì)量觀念。

  教學策略與設計說明:

  1.教學評價設計之一是課堂觀察。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關注學生掌握情況,盡量讓更多學生有發(fā)言機會。

  2.對學生課堂上的練習及時進行反饋。

  3.以作業(yè)的形式進行反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教師活動:

  1、拿出教師買的香蕉,組織學生猜一猜這些香蕉有多重,花了多少錢。

  2、老師告訴你們,每斤香蕉3元,老師一共花了12元,誰能算出這些香蕉有多重?組織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算的,說的好的同學要給予表揚。

  3、組織交流學生認識的各種秤,(同學們說的都對,那誰知道平常人們都用什么工具來稱物體的重量呢?)提示學生:你們都見過什么樣的秤。給學生充分發(fā)言的機會。指出每個小組老師給準備的秤叫盤秤。

  學生活動:

  1、可能有不同的說法,充分發(fā)言。可能回答的是幾斤,因為實際生活當中人們通常都以“斤”做質(zhì)量單位。

  2、可能有不同的計算方法,例如:除法計算,還可以是加法計算。

  3、可能回答用“秤”。通過老師的提示回答出各種秤,如:電子秤、臺秤、桿秤、可能回答泵秤。

  觀看并認識盤秤。

  設計意圖: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入手,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給學生創(chuàng)造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機會,獲得學習的體驗。讓學生認識了解各種秤,增加生活常識。

  二、認識千克

  教師活動:

  1、組織學生觀察盤秤,說一說都有什么。對觀察仔細的同學要給予表揚。

  2、先找?guī)酌麑W生用手掂一掂。再稱一稱。組織交流發(fā)現(xiàn)了什么,香蕉有多重?

  如果學生說出千克要給予表揚,說不出要直接教授。

  3、教授: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的一個新的國際質(zhì)量單位“千克”,用字母表示為“kg”。香蕉的質(zhì)量是多少?隙▽W生的'答案。板書千克(kg)。

  4、組織學生仔細觀察表盤。交流。字母“”表示這個盤秤是以“千克”為質(zhì)量單位的。

  5、小組動手先掂一掂大袋的大米的質(zhì)量,在實際稱一稱。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活動:

  1、有一個托盤,下面有一個像鐘一樣的表盤,上面有數(shù)據(jù),有一個指針。

  有的學生會發(fā)現(xiàn)上面有“g”或“kg”,細心的學生會發(fā)現(xiàn)兩個盤秤的數(shù)據(jù)不一樣。

  2、觀察,發(fā)現(xiàn)指針的變化。(從0指到了2)學生的回答意見可能不一樣,例:是2斤,不對呀,老師剛才說是4斤呀?是3千克。

  3、傾聽,識記。準確讀取數(shù)據(jù)。(2千克)

  4、觀察結果:有數(shù)字從1到10。上面還有小格。有字母“kg”。

  5、掂一掂,稱一稱。

  準確讀取數(shù)據(jù)。

  設計意圖:為后面的操作做準備。把學生已有的知識和新知融合在一起,感受新知。在操作交流的過程中認識新知,經(jīng)歷知識的自主建構過程。親身體驗1千克的實際質(zhì)量。

  三、認識克

  教師活動:

  1、組織學生拿出一個梨,先掂一掂,說一說和大米比較誰重誰輕,再放到以千克為單位的盤秤上,稱一稱。觀察變化。

  再組織學生把梨放到標有“g”的盤秤上,觀察。

  2、一個梨有多重?答對的同學要給予表揚。

  教授:這就是我們要學的新的國際質(zhì)量單位“克”,字母表示為“g”。板書:克 g。看我們的盤秤,指針指向多少就是多少克。

  3、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先用手掂一掂再稱一稱一個雞蛋、一袋食鹽、兩小袋大米分別是多少克?教師巡視指導。

  4、組織全班交流,充分交流。拿出硬幣掂一掂,他大概重為1克。

  5、組織學生交流,什么時候用克做單位,什么時候用千克做單位。

  學生活動:

  1、發(fā)現(xiàn)梨比較輕,大米比較重。指針變化很小。在標有“g”的盤秤上,指針變化明顯。這個盤秤的數(shù)據(jù)比較大,發(fā)現(xiàn)表盤上標有“g”和“kg”的不同。

  2、200克。傾聽,識記。觀察盤秤,正確讀出數(shù)據(jù),大概是“200克”。

  3、小組合作,動手操作。準確讀出數(shù)據(jù),了解這些商品大概的質(zhì)量。

  4、交流鞏固知識,掂一掂,感受1克有多重。

  5、稱比較重的物體用千克做單位。稱比較輕的物體,不到1千克的物體用克做單位。

  設計意圖:在認識千克的基礎上認識克,加深認識。體會小組合作的快樂,培養(yǎng)學生之間融洽的合作關系。

  四、千克和克的關系

  教師活動:

  1、剛才有同學稱出了一袋食鹽重500克,那兩袋食鹽呢?先算一算再稱一稱。把兩袋食鹽放到以“”為單位的盤秤上再稱一稱。

  2、兩個秤的數(shù)據(jù)不同,說明了什么?教師給予肯定,并加以表揚。板書:

  1000克=1千克 1000g=1kg

  學生活動:

  實際操作,先計算500+500=1000(克)(1000以內(nèi)加法還未學習但一部分學生會計算)再稱食鹽的質(zhì)量。(1000克)

  再稱發(fā)現(xiàn)是(1千克)。

  2、1000克等于1千克識記,掌握。

  設計意圖:自己探索,發(fā)現(xiàn)千克與克的關系,更有助于理解記憶。

  五、課堂鞏固練習。

  1、大屏幕顯示電子秤,教授認識電子秤。

  2、1000克=1千克

  20xx克=( )千克

  4千克=( )千克

  六: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板書設計

  質(zhì)量單位:克和千克的認識

  1千克=1000克

  Kg g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7

  單元教學內(nèi)容:第一單元(解決問題)

  單元教材分析:本單元是在學生學會計算兩步式題的基礎上編排的。本單元的主要內(nèi)容有:運用加法和減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并學會使用小括號;運用乘法和加法(或減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本單元教材在編寫上有以下幾個特點:

  1.結合生活情境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并解決問題。

  2.例題的呈現(xiàn)形式具有開放性。

  單元教學要求:

  1、結合現(xiàn)實生活中的具體情境,使學生初步理解數(shù)學問題的基本含義,學生用兩步計算的方法解決問題,知道小括號的作用。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yǎng)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單元教學重、難點:

  1、小括號的使用。

  2、綜合算式的應用。

  單元課時安排:約4課時

  第一課時解決問題

  教學內(nèi)容:課本第4頁例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熱愛數(shù)學的良好情感。

  教學重點:初步理解數(shù)學問題的含義,經(jīng)歷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會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知道小括號的'作用,會在解決問題中使用小括號。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實物投影、游樂園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1、談話:小朋友們你們?nèi)ミ^游樂園嗎?你最喜歡玩什么?

  2、投影出示游樂園情境圖,問:“我們看看圖中的小朋友們在做什么?”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畫面上來。

  3、讓學生觀察畫面,提出問題。教師適當啟發(fā)引導: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戲?學生自由發(fā)言,提出問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喜歡的事物引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觀察主題圖問:看到這個畫面,你想知道什么?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有選擇的板書:現(xiàn)在看戲的有多少人?

  2、觀察了解信息: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組交流討論。

 。1)應該怎樣計算現(xiàn)在看戲的有多少人?

 。2)獨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組內(nèi)交流。

  (3)選派組內(nèi)代表在班中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4、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在黑板上。

  方法一、22+13=35(人)35-6=29(人)

  方法二、22-6=16(人)16+13=29(人)

  5、比較兩種方法的異同。明確兩種方法的結果都是求現(xiàn)在看戲的有多少人,在解決問題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把兩個小算式你能寫成一個算式嗎?學生嘗試列綜合算式。

  板書:(1)22+13-6(2)22-6+13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結。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觀察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明確條件,提出問題并自主解決。

  三、練習鞏固,應用實踐

  1、練習一的第1題,讓學生說明圖意,明確計算的問題后,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后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方法,給有困難的學生以啟發(fā)。

  2、練習一的第4題,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匯報解決問題的思路時,教師結合題目的具體內(nèi)容,適當滲透思想教育。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交流、實踐中掌握知識。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又學到了什么本領?你能把我們今天學會的知識解決我們生邊的問題嗎?

  五、課堂作業(yè)

  教學反思: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8

  學習目標:

  1、結合淘氣做三輪車的具體情境,經(jīng)歷3的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2、通過“怎樣記住3的乘法口訣”的交流活動,建立口訣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3、會用乘法口訣進行乘法運算,能解決生活中簡單的乘法問題。

  重點難點:

  重點:

  掌握3的乘法口訣。

  難點:

  會用乘法口訣進行表內(nèi)乘法口算,解決生活中簡單的乘法問題。

  課型:

  新授課(計算教學)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圓片、小棒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境

  師:你們喜歡做手工嗎?瞧,淘氣在做什么? 課件出示:教材第36頁主題圖。

  師:淘氣制作的三輪車,一輛車需要幾個輪子?兩輛車呢? (二)自主探究

  1.用圓片擺一擺,填一填。

  師:現(xiàn)在請同桌兩人分工合作,用圓片代替三輪車的輪子擺一擺,完成下面的表格。也可以用小棒擺成三角形,一個三角形中的三根小棒就是一輛三輪車需要的輪子,然后完成表格。

  學生同桌合作動手擺、填表格;教師巡視指導。 組織學生匯報交流,師生共同完成表格。

  2.編口訣。

  師:現(xiàn)在結合自己動手操作的過程以及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你能列出乘法算式,編出3的乘法口訣嗎?咱們來試一試。1輛三輪車需要幾個輪子?

  生1X3=3,口訣應該是一三得三。

  師:很好!就這樣,那么2輛三輪車需要幾個輪子?3輛呢?……9輛呢?大家依次這樣寫出乘法算式,編出乘法口訣,在小組里交流討論。

  學生在小組內(nèi)討論編口訣,教師巡視,知道個別有困難的學生。 組織交流匯報,師生共同完成3的乘法口訣。

  3.記口訣。

  師:想一想,怎樣記住3的乘法口訣? 學生可能會說:后一句口訣中的結果比前一句的結果多3。 俗話說“不管三七二十一”。知道了三七二十一,我就知道三六十八了。 我是想之前咱們學過“三五十五”,那么就有“三四十二”“三六十八”。

  只要學生說得合理,教師就應該予以肯定。

 。ㄈ┛偨Y提升

  師:今天你有什么感受呢?有哪些收獲?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作業(yè)布置:

  板書設計:

  需要幾個輪子

  3 的乘法口訣

  1x3=3 一三得三 2x3=6 二三得六

  3x3=9 三三得九 3x4=12 三四十二 3x5=15 三五十五 3x6=18 三六十八 3x7=21 三七二十一 3x8=24 三八二十四 3x9=27 三九二十七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9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在認識平均分與除法意義的基礎上,結合“快樂的動物”這一具體情境,引導學生探究兩個數(shù)量之間的倍數(shù)關系!氨丁笔且粋生活中常用的概念,教科書沒有給它下定義,而是通過“畫一畫、擺一擺、圈一圈”等具體的數(shù)學活動,讓學生體會“倍”的意義。因此,教學時我會充分利用主情境圖中提供的素材,給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學生經(jīng)歷將一個具體問題抽象為數(shù)學問題的過程,逐步形式對“倍”的認識。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jīng)初步理解了除法算式的意義,99%的學生會用2——5的乘法口訣求商,并理解乘法和除法之間的聯(lián)系,98%的學生會用乘、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氨丁彪m然是生活中常用的概念,但對于二年級的孩子來說“倍”這個概念還是比較抽象的,學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二年級學生多以形象思維為主,愛玩、好動,接受新鮮事物快,又敢于挑戰(zhàn)自己和他人。因此,教學時要創(chuàng)設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激活求異思維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有效地進行學習活動。

  學習目標:

  1、在比較小動物數(shù)量關系的過程中體會“倍”的意義,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

  2、會用圖形直觀和除法豎式表示兩個數(shù)量之間的倍數(shù)關系。

  3、培養(yǎng)初步的觀察、分析能力,發(fā)展數(shù)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習重點:

  經(jīng)歷用圖形直觀和除法豎式表示兩個數(shù)量之間的倍數(shù)關系的過程,初步理解“倍”的意義。

  學習難點:

  理解“倍”的意義。

  學習準備:

  教師:課件、15個圓形磁扣。

  學生:作業(yè)紙

  學習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請同學們把手伸出來,我們一起玩?zhèn)拍手游戲。

  老師拍2下,請你拍出3個2下,要讓老師一下就能聽出你拍的是3個2下。

  (拍完后師提問:你拍了幾下?)

  生:拍了6下。

  老師拍3下,請你拍4個3下。

  師:同學們敏捷的思維表現(xiàn),迎來了許多快樂的動物,(板書:快樂的動物)它們想和同學們一起學習數(shù)學知識,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它們的到來。(生鼓掌,課件顯示主題圖。)

  【設計意圖:】學生的自主參與是《課標》關注的主要理念之一,遵循二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的特點,以“拍手游戲”的情境入手,通過拍出“幾個幾”,既復習了舊知,鞏固了知識去,又激發(fā)了學生主動參與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改變學生學習枯燥乏味的思想,變?yōu)橥嬷袑W的理念,為后面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做良好鋪墊。

  二、自主參與,探究新知

  1、觀察情境圖,尋找數(shù)學信息。

  師:同學們快往這看,請按照從上到下,或從左到右的順序仔細觀察,

  都來了哪些小動物?

  生:鴨子、松鼠、孔雀、猴子、小鳥、和小雞。

  師:觀察的真仔細,請認真的數(shù)一數(shù)它們各有多少只?并把數(shù)出的結果記錄在書第70頁“數(shù)一數(shù),填一填!毕鄳姆礁裰邪。(課件出示“數(shù)一數(shù),填一填。”相應的內(nèi)容。)

  學生開始統(tǒng)計動物的只數(shù),老師巡視指導填寫,指名匯報交流。

  師:寫完的孩子請用優(yōu)雅、帥氣的坐姿告訴老師。誰來說一說答案?

  生:小鴨子有6只,小鳥有12只,猴子有3只,孔雀有1只,松鼠有2只,小雞有8只。

  學生匯報時,其他同學加以確認后教師板書動物的只數(shù)。

  【設計意圖:】通過“數(shù)一數(shù)、填一填”的形式,讓學生進行有序的觀察,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運用信息的能力。

  2、體會“倍”的意義。

 。1)畫一畫。

  師:同學們數(shù)得非常認真!在這些小動物里就數(shù)猴子和鴨子最調(diào)皮、最機靈了,它們向同學們發(fā)起了挑戰(zhàn),敢于接受挑戰(zhàn)的孩子請坐直。請看挑戰(zhàn)內(nèi)容。

 。ㄕn件顯示:如果3只猴子,用3個圓圈來表示,6只鴨子,用6個圓圈來表示,請試著畫一畫并且一眼就能讓我們發(fā)現(xiàn)鴨子的只數(shù)和猴子的只數(shù)之間的關系。)

  師:請同學們拿出本子動手畫一畫吧,比比看誰畫的又快又明了。

  學生在本上畫,教師巡視并指導,同時找一名畫的快的同學到黑板上畫一畫。

  師:畫完的同學請用坐姿向老師示意。請看我們班這位小老師畫的,你認為他畫的怎么樣?

  猴子:○○○

  鴨子:○○○ ○○○

  生:很清晰,整齊。

  師:如果你也是這樣畫的請自己鼓鼓掌。誰能說一說鴨子的只數(shù)和猴子的'只數(shù)之間關系?

  生:鴨子的只數(shù)比猴子的只數(shù)多3只。

  生:猴子的只數(shù)比鴨子的只數(shù)少3只。

  師:你們可真是火眼金睛呀,鴨子的只數(shù)與猴子的只數(shù)除了有比多比少的關系外,還有一種神秘的關系。

 。2)圈一圈。

  師:同學們,看,猴子有3只,我們把它圈在一起(邊說邊在黑板上圈),看作1份,也就是幾個幾?

  生:1個3;

  師:鴨子有6只,6里面有這樣的幾份呢?請用你靈巧的小手試著圈一圈吧!

  一生黑板圈一圈,其他生練習本上完成。

  師指黑板圖問:你圈出了幾份?

  生:我圈出了2份。

  師:他正好圈出了2份,說明鴨子的只數(shù)里有二份猴子的只數(shù)那樣多。也就是說6里面有2個3。(板書:6里面有2個3。)這時我們就說:6是3的2倍。

  師:6代表什么?3代表什么?

  生:6代表的是小鴨子的只數(shù),3代表的是小鴨子的只數(shù)。

  師邊聽匯報邊板書。鴨子的只數(shù)猴子的只數(shù)

  師:既然6是3的2倍,6又代表的是鴨子的只數(shù),3代表的是小鴨子的只數(shù),所以我們說鴨子數(shù)是猴子的2倍。(板書生齊讀:鴨子數(shù)是猴子的2倍。)

  師:我們剛才3個一份,3 個一份圈,實際上就是看6里面有幾個3對不對?

  生:對。

  師:那我們怎么列式呢?

  生:6÷3=2

  師:2是指鴨子數(shù)是猴子的2倍,因為“倍”不是單位名稱,它是表示兩個數(shù)量之間的倍數(shù)關系,所以算式中的得數(shù)后面不寫“倍”字。

  師:你們知道除法算式里的6、3和2分別表示什么意思嗎?誰想當個小老師,給大家講一講?

  生:6表示鴨子的只數(shù),3表示猴子的只數(shù),2表示鴨子數(shù)是小猴的2倍。

  生:6表示6只鴨子,3表示3只猴子,2表示鴨子數(shù)是小猴的2倍。

  師:說得真清晰。同學們,鴨子的只數(shù)與猴子的只數(shù)之間這種神秘的關系,現(xiàn)在你們知道了嗎?

  師:對,它們的只數(shù)之間還有倍數(shù)關系,即:鴨子的只數(shù)是猴子的2倍。

  【設計意圖:】《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通過自主參與學習活動,獲得親身體驗;逐步形成善于質(zhì)疑、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努力求知的積極態(tài)度;通過“畫一畫、圈一圈”等活動,讓學生感覺非常有趣,在一種興奮、積極的心態(tài)下學習數(shù)學,激發(fā)他們探索、創(chuàng)新的欲望,從而在玩中初步理解倍的含義。

  3、加深對“倍”的認識。

  師;松鼠和小雞看到同學們這么聰明能干,它們想挑戰(zhàn)同學們有關“倍數(shù)關系”的問題掌握得怎么樣?有信心嗎?

  生;有。

  師:好樣的!請看挑戰(zhàn)內(nèi)容,一起讀一讀。(課件顯示:小雞數(shù)是松鼠的倍。 請“畫一畫,圈一圈,填一填”)。

  師:同學們請用你喜歡的圖形畫一畫,圈一圈,填一填吧。完成后同桌兩人1組,互相說一說做法。

  學生動手操作后匯報交流。

  師:誰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紹給全班同學聽?

  生1:我用2個圓片表示小松鼠的只數(shù),用8個圓片表示小雞的只數(shù)。我先把松鼠的兩個圓片圈起來,然后再2個2個地把小雞的8個圓片圈起來。我發(fā)現(xiàn)8里有4個2,所以我知道小雞的只數(shù)是松鼠的4倍。 8÷2=4。

  師:和他辦法相同的同學請舉手。誰還有不同的方法?

  生2:我先畫了2個星星表示小松鼠的只數(shù),又畫了8個小星星表示小雞的只數(shù)。我把8個小星星每2個分成一組,我發(fā)現(xiàn)能分成4組,我知道了小雞的只數(shù)是松鼠的4倍。 8÷2=4。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認識了新朋友“倍”,看,鴨子數(shù)是猴子的幾倍?小雞數(shù)是松鼠的幾倍?我們是用什么方法解決的?

  生:除法算式。

  師:像這樣,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數(shù)的幾倍”的問題,我們可以用除法算式來解決。同學們你們學會了嗎?小動物們可不太相信,它們出了兩道有關倍數(shù)的題想考考同學們,請看內(nèi)容:(課件顯示:“畫一畫,圈一圈,填一填”的內(nèi)容。)

  師:一起讀一讀要求和問題。同學們有信心做對嗎?打開書第70頁最下面動手開始吧!

  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匯報交流。

  師:誰來交流一下你的做法?

  生:松鼠有2只,我畫2個三角形,把它們?nèi)υ谝黄,看?份,也就是1個2,鴨子有6只,我畫6個三角形,2個一圈,圈了3份,6里面有3個2,

  6÷3=2,鴨子數(shù)是猴子的2倍。

  師:老師真佩服你的語言組織能力!掌聲送給他!如果同學們也是這樣想的請你這樣坐(老師示范坐直的姿勢)。

  師:誰來說一說下一題的做法?

  生:孔雀有1只,畫1顆五星來表示,把它圈起來,看成1份,猴子有3只,畫3顆五星來表示,1個1個的圈,圈了3份,3里面有3個1,,3÷1=3,猴子數(shù)是孔雀的3倍。

  師:說得非常清楚,看來你已經(jīng)和倍交成了朋友,如果你也是這樣想的請為自己鼓鼓掌!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力求實現(xiàn)教學由“扶”到“放”的過程。為學生創(chuàng)造獨立思考和解題的機會,讓學生在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活動中加深對“倍”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4、尋找倍數(shù)關系,拓寬思維。

  師:在這些小動物中,還有一些動物的數(shù)量之間也存在著倍數(shù)關系。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試著說一說。

  生1:小鳥的只數(shù)是小猴子的4倍,12÷3=4。

  師:你還能說出除法算式來,真了不起!

  生2:小鴨子的只數(shù)是孔雀的8倍,8÷1=8。

  師:看到同學們敢于發(fā)言,善于提問的學習態(tài)度老師為你們感到高興,這樣,同桌2人一組,一個做老師提一個有關倍的問題,另一個做學生來回答,如果有困難請舉手問老師,說完后請坐直,比比看哪一組的速度快!開始吧!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完全“放手”學生,以小組活動的形式讓學生進行操作,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shù)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讓他們在充分的動手、動口、動腦的活動中揭示知識形成的過程,抓住了重點,突破了難點,讓學生考學生,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三、鞏固練習,內(nèi)化提高。

  1、“練一練”第1題。

  師:同學們出色的表現(xiàn),又迎來一些小動物,我們一起去看看是誰來了?

 。ㄕn件出示書第71頁練一練的第1題。)

  師: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第一幅圖中有8只老鼠,4只小貓,求老鼠是小貓的幾倍?

  生:第二幅圖中有4只蜻蜓,2只蝴蝶,求蜻蜓數(shù)是蝴蝶的幾倍?

  師:請同學們打開數(shù)學書第71頁,看第1題,開動腦筋,試著填一填。

  學生做完后指名匯報交流。

  師:誰來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ㄕ2名學生交流,根據(jù)情況教師進行適當表揚。)

  2、看星星,找倍數(shù)。

 。1)總結各小組得星情況。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在短短的時間內(nèi)已經(jīng)和倍交成了知心朋友。小動物們可開心了,他們?yōu)槲覀兯蛠砹艘环萏厥獾亩Y物,快來看看吧。

 。ㄕn件顯示以下內(nèi)容:1、師生一起總結各小組的得星情況。2、同桌兩人一組互相提出一道有關倍數(shù)關系的問題,讓對方口頭列式解答。3、完成后請坐直!比比看,哪個小組的速度快。

 。2)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師:根據(jù)各組的得分情況,你能提出一個有關倍數(shù)關系的問題嗎?

 。3)全班交流。

  師:哪個小組來說一說?(找2組同學來交流,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及時做出適當表揚。)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力求通過真實的學習生活情境,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使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的新理念;通過練習體驗,加深對“倍”的理解。尤其是“看星星,找倍數(shù)”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四、課堂回顧。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一定掌握了一些有關倍數(shù)方面的問題,你能說說嗎?你對自己這節(jié)課的表現(xiàn)滿意嗎?你想夸夸誰?

  找3名學生全班交流。

  師:同學們的收獲可真是不少啊,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驕傲。

  【設計意圖:】在學生談體會,談收獲的同時,引導學生對自己及他人進行正確的評價,從而使學生能夠正視自己的進步與不足,為學生的心理發(fā)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五、作業(yè)布置。

  師:課下,找一找生活中有關倍數(shù)的問題,用你靈巧的小手在A4紙上寫一寫、畫一畫、算一算吧。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10

  教學目的:

  1、通過不同角度觀察同一個物體,體驗角度不同,看到的物體不同,初步體會局部與整體的關系

  2、通過觀察各種物體,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1、角度不同,看到的物體形狀不同,初步體會局部與整體的關系

  2、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準備:

  小象的玩具模型,圖涂有不同顏色的長方形盒子,杯子,三張抽象的杯子圖片

  學生自備一個小玩具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大家在暑假的時候有沒有去旅游呢,說一說你去過哪些地方吧。

  暑假的時候,我們的三位小朋友,毛毛,淘氣,奇奇也去旅行了。他們來到了印度。印度最有名的動物呢,是大象。這一天他們也看到了一頭大象。(出示大象玩具)

  毛毛說:“我看到一扇門上掛著一條尾巴。”

  淘氣說:“我發(fā)現(xiàn)一堵墻上有一只耳朵。”

  奇奇高興的說:“我看到了一頭可愛的大象兩只呼扇唿扇的耳朵,還有長長的鼻子!

  為什么同樣一頭大象,三個小朋友看到的確是完全不同的畫面呢?

  生答:因為觀察的角度不同,他們看到的都不是完整的'大象。

  我們要全面了解一個物體,必須全面觀察這個物體,學會觀察物體。

  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觀察物體吧。(板書課題:觀察物體)

  二、探索新知

  1、(出示長方形盒子)現(xiàn)在老師手中有一個盒子,它是什么形狀的呢?

  生答:長方體

  大家仔細觀察這個長方體,它的每個面的顏色是一樣的嗎?(轉動長方體)它有哪幾種顏色呢?

  (板書:黃、紅、白、綠、藍、黑)

  老師手拿盒子,分別提問距離相差很遠的小朋友,在你的位置上你一次能看到幾種顏色?

  (板書幾個小朋友的答案,并按種類多少將其歸類)

  (老師手指黑板上的答案)為什么有的小朋友看到的是三種顏色,而有的小朋友看到的卻是兩種甚至只有一種呢?

  生答:觀察角度不同

  那大家仔細想想:我們一次最多可以看到幾種顏色呢?

  生答;3種

  那只看到一種顏色或者兩種顏色的小朋友要怎樣才能看到三種顏色呢?

  生答:轉動長方體,或改變觀察角度

  3、現(xiàn)在拿出你自己的玩具,自己來親身體驗觀察的樂趣吧。

  要求:四人一組,分別從不同角度觀察同一個玩具,告訴同伴你看到了玩具的那一部分,并且思考:從不同角度看到的部分相同嗎?

  (老師巡視,指導學生觀察物體)

  剛才我們已經(jīng)觀察了自己的玩具,誰能告訴大家你看到了什么?

  對集體發(fā)問,在觀察的過程中,你有沒有轉動自己的玩具觀察呢?通過轉動玩具,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老師總結,板書:觀察的角度不同,觀察結果不同(齊讀)

  小游戲:現(xiàn)在我們來做個小游戲,猜猜它是什么自由討論30秒,對于這四幅圖,你的謎底是什么呢?

  其實,這四幅圖是同一個物體。有的同學可能就疑惑了,同一個物體怎么會有四幅不一樣的圖呢?(觀察角度不同)

  那把四幅圖片合在一起向想,這個謎底是什么呢?

  生答:杯子

  真的是杯子嗎?(出示杯子)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到底是不是杯子吧!

  你在哪個角度看到的第一幅圖呢?第二幅第三幅還有第四幅呢?

  三、練習鞏固(課本67頁)

  1、軍事博物館舉行恐龍展,小亮、小明、小紅都來看恐龍。那你知道這些圖分別是誰看到的嗎?(老師巡視,然后集體糾正)

  2、現(xiàn)在不把書壘起來,你會做第2題嗎?試一試吧。

  四、總結

  通過觀察長方體,自己的玩具,還有猜謎游戲,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11

  教學內(nèi)容:蘇教版第三冊第三單元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初步建立邊的概念,初步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等平面圖形。

  2.通過對圖形的找一找、搭一搭、圍一圍、畫一畫等活動,使學生體會圖形的變換,發(fā)展空間觀念。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交往、合作意識。

  教學過程

  一、在比較中逐步清晰

  談話: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圖形。

  呈現(xiàn):

  1.第一次找與眾不同的圖形。

  要求1:其中有一個圖形,和其他的都不一樣,你能找到它嗎?并說一說什么地方不一樣。

  學生找出:

  揭示:其他圖形都圍起來了,這個圖形沒有圍起來。

  2.第二次找與眾不同的圖形。(要求同上)

  學生找出:

  理由:其他圖形的線都是直的,這個圖形有一條線是彎的。

  揭示:直的線 曲的線 直線圖形 曲線圖形

  3.第三次找與眾不同的圖形。(要求同上)

  學生找出:

  理由:其他圖形都有4條邊(4個角),這個圖形只有3條邊(3個角)。

  揭示:三邊形(三角形)、四邊形

  4.這些四邊形中我們認識了哪些圖形?

  認識一般四邊形。

  揭示:四邊形家族里除了有我們已經(jīng)認識的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行,還有其它的四邊形。

  總結:剛才,找出了與眾的三角形?吹'是什么?

  揭示:邊 角 科學家在研究圖形的時候,都要研究圖形的邊和角,看看他們的邊和角有什么特點?

  5.進一步清晰“邊”的概念

  這個長方形上“邊”在哪里呀?看一看,摸一摸,你覺得邊是怎么樣的?

  直直的,平平的。

  數(shù)一數(shù),長方形、正方形有幾條邊?

  6.畫一畫:

  如果要在紙上畫一個四邊形,要畫出幾條邊呢?在白紙上任意地畫一個四邊形。

  交流。選擇任意四邊形呈現(xiàn)。

  提問:這是四邊形嗎?為什么?

  旋轉一下再問:那現(xiàn)在是四邊形嗎?為什么?

  7.找四邊形。

  8.再次分類,認識五邊形和六邊形

  剩下的圖形再次分類:你為什么這樣分?(板書:5條邊。6條邊)

  分別取個名字。

  揭示: 五邊形, 六邊形。

  9.創(chuàng)造多邊形

  像這樣的五邊形、六邊形你們以前見過嗎?

  用小棒搭五邊形,六邊形

  二、小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圖形王國里的幾個新朋友,它們是: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以后我們看到一個圖形,怎樣判斷它是幾邊形呢?

  三、課本練習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使學生初步認識鐘面,知道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并認識鐘面上的整時和接近整時的時刻。

  使學生在觀察、操作、概括和交流的過程中,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能力,建立初步的時間觀念,初步培養(yǎng)愛惜時間、按時作息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鐘面上的整時。

  教學難點:

  認識鐘面上的大約幾時。

  教學準備:

  鐘面教學具。

  教學過程:

  一、片段一

  師:同學們20xx年我們北京要迎來一件大喜事,是什么呀?申辦奧運會是我們國家多年的夢想,20xx年7月13日晚上10時xx分,是每一個中國人都不能忘記的日子,北京申奧成功了!當薩馬蘭奇主席緩緩走向主席臺,當聽到“20xx年舉辦城市是北京”時后,全國人民都歡呼起來,你們想不想看看這激動人心的時刻呀?(幻燈出示申奧成功的標題畫面)生:想。ㄕn件播放申奧成功視頻)

  師:誰還記得這是在20xx年7月13日晚上什么時間?

  生:10時xx分。

  師:(幻燈出示申奧成功時刻的鐘面)希望同學們能永遠記住它。讓我們一起讀出這個時刻——10時xx分。以前我們曾經(jīng)學習了認識整時、半時和幾時多,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伴隨著申奧的時刻繼續(xù)來學習關于時和分的知識。片段二:認識鐘面

  師:請同學們觀察鐘面,誰還記得這兩根指針的名字?(幻燈出示鐘面)生:時針和分針。

  師:除了指針,在鐘面上還有什么?生:有很多格。

  師:整個鐘面一共有多少個大格?有多少個小格?小組一起觀察討論。

  生:有12個大格,60個小格。

  師:師生一起數(shù)大格。(出示大格可以閃動的幻燈)

  師:在數(shù)小格的時候你有什么好辦法嗎?

  生:可以5個5個的數(shù)。可以用5的口訣算出來。師生一起數(shù)小格。

  片段三:認識分

  師:誰知道分針走一小格是多長時間?(幻燈顯示分針走1小格)

  生:1分鐘。

  師:分針走一個大格是多長時間呢?(幻燈顯示分針走1大格)生:5分鐘。

  師:分針走了幾個大格?是多少分鐘?(幻燈顯示)生:(根據(jù)走了幾個大格說出是多少分鐘)

  師:分針走一圈是多長時間?(幻燈顯示)

  生:60分鐘。

  片段四:時分的'關系

  師:時、分都是時間單位,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嗎?我們一起來仔細觀察鐘面。

 。▌赢嬶@示時針和分針同時走一圈的畫面)師:小組討論:誰發(fā)現(xiàn)它們之間的關系了?

  生:分針走1圈,時針正好走1個大格。1時=60分師:1小時有多長呢?1節(jié)課加兩個課間。

  師:1分鐘有多長呢?(看1分鐘動畫片)生:太短了,還沒看夠呢

  二、檢測完善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1)說說鐘面上各是幾時,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每天的這個時刻你在干什么?

 。2)指出:小朋友要養(yǎng)成珍惜時間、按時學習和休息的好習慣。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先讓學生在自己的鐘面上撥出3時,要求學生互相看一看撥的對不對。再分別撥出9時、12時,同桌互相檢查。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先仔細觀察鐘面上畫了什么針,還缺少什么針,再根據(jù)鐘面下標出的時刻在鐘面上補畫出分針或時針。提醒學生注意:畫時針應該比分針短些,畫分針應該比時針長些。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學生獨立完成。

  5、完成“想想做做”第6題。

  四、全課總結

  師:你在小小的鐘面上學到了哪些知識?

  一、運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有機的滲透德育。

  數(shù)學是一門集抽象性和邏輯性于一體的學科。大多數(shù)小學生都認為數(shù)學教學的內(nèi)容沒有語文、思品、美術等學科那么有趣。因此,對于數(shù)學教師來說,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創(chuàng)設直觀形象的教學情境,以富有感情色彩的具體場景或氛圍,吸引小學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主動性顯得尤為重要!稊(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能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shù)的相對大小關系”、“能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shù)量關系和變化規(guī)律”。多媒體課件由于它有集聲音、圖像、畫面于一身,容趣味性、直觀性、形象性、交互性于一體的優(yōu)點,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是教師創(chuàng)設數(shù)學教學情境的最佳幫手。

  這節(jié)課我首先把孩子們帶入了申奧成功的那一刻,通過視頻播放20xx年7月13日晚上的10時xx分,北京申奧成功的情景,讓學生感受到奧運成功的喜悅,激發(fā)起孩子們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并記住了這一難忘的時刻。接著學生就在申奧成功時刻的帶領下開始了有關時間知識的學習。在練習中我又通過課件出示了很多特別熟悉的生活場景。例如:上第一節(jié)課、做眼操、下第四節(jié)課等時間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進行認鐘表的練習。體現(xiàn)出時間就在我們生活中,使學生對新知識感到不陌生,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

  二、運用多媒體課件,直觀形象,加深理解。

  由于小學生受年齡特點、思維特點和已有知識水平與生活經(jīng)驗制約,要掌握抽象的數(shù)學概念和數(shù)學方法有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教師將抽象、理性的數(shù)學概念和數(shù)學方法外顯成直觀、感性的實物形象,幫助、引導學生從對客觀事物直觀、感性的認識中建立數(shù)學模型,抽象

  出數(shù)學概念和數(shù)學方法,完成由直觀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飛躍。要達到這一要求,教師就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直觀教學情境,通過直觀教學情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直觀感性的客觀實體。有些客觀實體可信手拈來,有些客觀實體由于受時間和空間的制約,不可能將實物或實景搬至課堂,這時,就只有請多媒體課件來幫忙解決這一問題了。

  這節(jié)課講的是認識時間的知識,通過觀察鐘面來學習是必不可少的教學過程。教師如果單純利用生活中的實物鐘表進行演示,一邊撥一邊講就會很耽誤時間,而且鐘面比較小,在數(shù)格子和觀察時針和分針變化的時候,學生根本看不清楚,影響教學效果,但是通過多媒體課件顯示鐘面就能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了。學生通過課件中的鐘面能夠很清晰的看到鐘面的指針位置,從而準確的辨認出時間。本節(jié)課的難點就是認識時、分之間的關系,如果不運用課件真的很難說清楚。本節(jié)課就通過運用課件使學生見證了分針走一圈時針確實只走了一大格,由此推導出1時=60分,使抽象的教學問題變得形象具體,取得了一點撥千斤的教學效果。它使我感受到:在現(xiàn)代教學中,有些知識是比較抽象、比較枯燥無味,使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增加教學的生動性、形象性和直觀性;多媒體教學以它色彩鮮明,立體感強的特點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各種感官,化抽象為具體,培養(yǎng)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總之,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是教育改革實踐中的一種新的探索,不僅能夠創(chuàng)設情境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直觀形象的特點使教師的課堂教學變得輕松易教,學生愛學樂學。我們深信:教學改革伴隨著多媒體手段的普遍運用,課堂教學效率將會不斷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將得到全面發(fā)展。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13

  教學內(nèi)容:北師大版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66—67頁的內(nèi)容。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在實際情境中,讓孩子建立一分鐘和一秒鐘的概念,知道1分=60秒,體會分與秒的關系。

  過程目標: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1分鐘的長短,并感受時間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能力、及學生的動手、動口、動腦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情感目標:讓學生充分感受生活中生活和數(shù)學的密切聯(lián)系。教育學生從小養(yǎng)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建立一分鐘的概念。

  教學難點: 對一分鐘的感知

  教學準備:學具袋、、秒表、籃球、跳繩。

  教學過程

  (一)體驗 一分鐘有多長

  師:同學們,我們放松一下唱首歌曲《時間像小馬車》

  師:剛才我們唱首歌曲用了一分鐘,那一分鐘還能干什么呢?今天我們來看看一分鐘能干什么。

  板書:一分能干什么

  (二)動一動 感受一分鐘

  師:首先我們來認識鐘面上的指針,前幾節(jié)課我們學習時針和分針,那鐘面上還有一根指針很特別,他叫什么名字呢?有什么特點?

  師:秒針走一小格是一秒,一秒到底有多長,ppt看大屏幕看兩遍

  師:你可以用動作或聲音來表示嗎?

  師:你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

  師:我們知道了秒針走一小格是一秒,也通過這么多方法我們記住了一秒。

  (三)數(shù)一數(shù):感受1分=60秒

  師:秒針如果走一圈,是多少秒呢? 生齊說:60秒

  師: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師:秒針走一小格是一秒,秒針走60個小格就是60秒,那么當秒針走一圈時,分針又走多遠呢?

  師:是!秒針走一圈的同時,分針走一小格是一分鐘ppt,那你覺得他們倆是什么關系?(板書1分=60秒)

  我們知道1分=60秒,看來一分鐘真的很短暫,

  (四)活動體驗 試一試

  師:那大家來猜猜一分鐘究竟能干什么呢?

  師:老師位同學們準備了10鐘不同的活動體驗一分鐘,現(xiàn)在我們體驗一分鐘到底能做什么呢?能做多少

  師:誰再來說一說,你都做了什么?

  師:同桌互相說說你一分鐘做了多少?

  (五)說一說

  師:太了不起了,一分鐘做了這么多事請,看來我們要珍惜每一分鐘,做更多的事

  實際上一分鐘除了能做這些事以外,在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里還能做很多的事,發(fā)生很多的事(PPT)

  師:看到這些你想說點什么?

  師:是啊,一分鐘能做很多的事,也會發(fā)生但很多的事,所以我們要把握現(xiàn)在,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鐘。

  (六)估一估

  師:剛才我們一直是在鐘表的幫助下來認識一分鐘?墒侨绻麤]有鐘表,你能用什么方法來估計一分鐘有多長呢?老師請小組的同學互相說說,我們比一比哪個小組想出的辦法最多。(小組合作,師到小組中參與合作)

  師:都找到好辦法了嗎?哪個小組先把他們的好辦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師:看來大家都找到好辦法了,老師要看看你們的方法靈不靈,F(xiàn)在老師要播放音樂,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估計老師是不提醒的,聽明白了嗎?預備——開始!

  (七)猜一猜

  師:我們學習了這么久,大家放松一下,老師請大家聽一首歌,不過可是有要求的:請你用最喜歡的方法估一估這首歌大約多長時間。準備好了嗎?開始。úシ乓魳罚

  師:想好了嗎?這首歌大約用了幾分鐘?

  師:估計得很準確,我來考考大家!

  72秒=( )分( )秒 你是怎樣算的

  師:當秒數(shù)超過60時,就可以把60秒變成1分鐘,再把多出的秒數(shù)寫在后面就可以了,所以72秒就可以等于1分12秒。85秒=()分()秒 100秒=()分()秒

  120秒=()分()秒

  鞏固練習

  師:分和秒是我們常用的時間單位,下面是小明寫的一篇日記,請同學們看一看他寫得怎么樣?改一改

  (八)比一比

  師:想必大家累了老師播放一分鐘動畫片,但是要閉上眼睛僅僅等待一分鐘,等老師說好了,再睜開眼睛,能做到嗎?

  師:好了,同學們看得意猶未盡,那么你們覺得,等老師弄和看動畫片同樣是一分鐘說說你有什么樣的感覺?

  師:同樣是一分,如果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會覺得很短暫,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就會覺得很漫長。

  師:這節(jié)課上到這兒已經(jīng)過了將近40個1分鐘,這40個1分鐘,你覺得是短暫的還是漫長的呢?為什么?

  師:珍惜每1分鐘有時會讓你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在今后的日子里,希望你們能珍惜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分!讓我們共同來讀一句有關珍惜時間的話來共勉吧: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最后在《時間像小馬車》的音樂聲中結束今天這節(jié)課!

  板書設計:

  一分鐘能干什么

  1分=60秒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通過實例,體會生活中有大數(shù),感受學習大數(shù)的必要性。

  2.通過數(shù)正方體等操作活動,認識計數(shù)單位千萬,并了解單位之間的關系。

  3.通過多種活動,對大數(shù)有具體的感受,發(fā)展數(shù)感。

  〖教材分析

  本課是生活中的大數(shù)的第一課。首先,教材呈現(xiàn)了四幅圖片,圖片中的數(shù)據(jù)都是幾百、幾千的數(shù)目,學生發(fā)現(xiàn)這些數(shù)都比過去學過的大,在生活中存在很多像這樣的大數(shù),從而感受到學習大數(shù)的必要性。然后,教材借助幾何模型,使學生對千萬的計數(shù)單位有直觀的感受,并學習這兩個計數(shù)單位。教材還安排了說一說的活動,通過具體情境,使學生對一千、一萬的實際意義有具體感受。

  教學準備:實物投影設備、坐標紙卡片若干、練習題卡片、晚報一張。

  〖教學設計

  (一)收集信息,進行交流

  1. 課前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尋找大數(shù),將百以上、萬以內(nèi)的數(shù)整理出來,萬以上的數(shù)留待以后學習。

  2.新課開始之前組織學生分組交流,然后問:聽了這么多生活中的大數(shù),你有什么感想?除了我們學過的計數(shù)單位一、十、百以外,你在大數(shù)中發(fā)現(xiàn)新的計數(shù)單位了嗎?一千、一萬有多大?它們與我們學過的計數(shù)單位又有什么關系呢?下面我們來進行研究。

  (二)自主探究,認識大數(shù)

  1. 引導學生觀察小正方形卡片(1010格),問共有多少小格,是怎么知道的。小結:10個一是一十,10個十是一百。引導學生在卡片后面寫百。

  2.引導學生觀察長方形卡片(10100格),它與一百格的卡片有什么關系?你知道這張卡片共有多少格嗎?小結:10個一百是一千。引導學生在卡片后面寫千。

  師:請大家想一想我校上早操時的情境,操場上師生的總人數(shù)約為一千人。你還知道哪些事物的數(shù)量約是一千或幾千的嗎?

  3.引導觀察大正方形卡片(100100格),它與一千格的卡片有什么關系?你知道這張卡片上共有多少小格嗎?小結:10個一千是一萬,引導學生在卡片后面寫萬。

  師:請看這張報紙,這樣的一版報紙大約有一萬字。你還知道哪些事物的數(shù)量約是一萬的嗎?

  (三)引導填寫數(shù)位順序表

  (四)練習

  1. 每本數(shù)學書約有多少頁紙?想想幾本書合起來約有一千頁紙,一萬頁紙壘起來約有多厚。

  2.有多少小格?

  出示915格(9個百、1個十、5個一)、9300格(9個千、3個百),引導學生數(shù)小格,并說明我,F(xiàn)有915名學生、我校占地面積約為9300米2。

  (五)總結

  1. 你喜歡大數(shù)嗎?為什么?

  2.大家收集了這么多有意義的大數(shù),課后請你選一個最喜歡的大數(shù),在一萬格的卡片中涂出相同數(shù)量的小格,最后請家人或同伴數(shù)一數(shù)小格數(shù),再給他們講一講這個數(shù)量的意義。

  〖教學反思

  二年級學生對于萬以內(nèi)數(shù)了解較少,體驗不夠,教學時難度較大。我注重讓學生實際感受,使學生積累大量的感性經(jīng)驗形成表象,進一步體會數(shù)的意義,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感。

  1. 收集信息,進行交流

  課前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尋找大數(shù)的例子,除了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大數(shù)、理解學習大數(shù)的意義外,還大大豐富了學生對萬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

  (1)學生初步感受大數(shù),把大數(shù)同很高的山很長的河很多的星等事物相聯(lián)系,感受其大。

  (2)學生在找、看、說的過程中,初步認識大數(shù)的讀、寫,發(fā)現(xiàn)大數(shù)中有新的`計數(shù)單位千萬。

  2.學具操作,自主探究

  我用坐標紙為學生制作了百千萬的學具卡片,學生通過觀察、比較3張卡片,自主探究出3張卡片的聯(lián)系:10個一百是一千,10個一千是一萬;并通過直觀感受建立一十百千萬的數(shù)學模型。

  3.聯(lián)系實際,感受大數(shù)

  在學生自主探究的同時,我注意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為基礎,創(chuàng)設具體情境,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千萬的具體感受。

  如,教學千時,引導學生觀察學校上操時的情境,說明操場上師生的總人數(shù)約為一千人。教學萬時,引導學生觀察報紙,說明一版報紙約有一萬字。

  4.以少見多

  要使學生理解不易直觀感受的大數(shù),就要幫助學生插上想像的翅膀。在本課中我主要引導學生進行了以少見多的想像。

  以少見多是指從較少數(shù)量的積累去想像較多數(shù)量。如,每本數(shù)學書約有多少頁紙?想想多少本書合起來約有一千頁紙,一萬頁紙壘起來約有多厚。

  培養(yǎng)學生掌握這些學習方法,對學生現(xiàn)在理解萬以內(nèi)數(shù)和以后理解更大的數(shù)都有很大幫助。

  〖編者點評

  本節(jié)課設計了多個活動促進學生對大數(shù)意義的理解,收集并交流生活中有關大數(shù)的數(shù)據(jù),使學生不僅體會到學習大數(shù)的必要性,而且借助生活經(jīng)驗初步積累對大數(shù)的感性知識。觀察、操作幾何模型,幫助學生認識了千萬計數(shù)單位,并對這些單位及其之間的關系有了直觀感受。以小見大的活動,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大數(shù)實際意義的理解,而且滲透了一種比較事物的具體方法。本節(jié)課設計的活動目標明確、層次清晰、內(nèi)涵豐富。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在情境中體會“倍”的意義。能動手操作找出“倍”的數(shù)量關系。

  2.初步建立“倍”的概念,使學生掌握“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

  理解“倍”的含義,知道“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

  教學難點

  知道“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

  教學準備

  課件、主題圖

  教學板塊教與學預設

  一、情景創(chuàng)設

  談話引入,老師想帶大家去參加一個快樂的動物聚會,好不好?(板書課題,播放課件)

  二、問題探究

  師:同學們,參加聚會的都有哪些小動物呀?數(shù)數(shù)看,它們各有多少只?(學生說完,教師點擊課件,出示猴子,鴨子,松鼠,小雞的圖像,然后出示只數(shù):3、6、2、8)

  師:如果老師想用磁扣代替小猴和小鴨的只數(shù),(邊說邊貼動物圖像)誰能告訴老師,我應該怎樣貼呢?

  師:請同學們拿出你的圍棋子,也象老師這樣代替小猴和小鴨的只數(shù)擺在你的課桌上,能擺好嗎?

  師: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一下,根據(jù)我們擺的情況,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嗎?大家說的都很好,小鴨的只數(shù)是6,(板書6)小猴的只數(shù)是3(板書3),6里面有幾個3呀?6里面有2個3,(邊說邊圈)我們就說6是3的2倍,也就是說小鴨數(shù)是小猴的2倍。(邊說邊板書)

  生:6是3的幾倍,我們可以用除法來算,6÷3=2(板“倍”不是單位名稱,所以2后面就不用寫“倍”字了。

  師:如果又來了3只小鴨,(加3個磁扣,請小朋友也加3個圍棋子),誰知道現(xiàn)在誰是誰的幾倍?為什么?

  學生嘗試練習,進行討論,再集體匯報,教師講解:

  現(xiàn)在小鴨是9只,小猴是3只,(板書9),9里面有幾個3呢?9里面有3個3,我們就說9是3的3倍,也就是說小鴨數(shù)是小猴的3倍。(把2倍改成3倍)

  師:如果要同學們像這樣也列個除法算式來求9是3的幾倍,誰會?(把6÷3=2改成9÷3=3)

  三、體驗感悟

  1.請同學們用剛剛學到的倍數(shù)知識想一想,根據(jù)這四種小動物的只數(shù),除了小鴨數(shù)是小猴的2倍,還能找到其它的倍數(shù)問題嗎?

  2.在小組內(nèi)交流,可以擺一擺,算一算,然后在老師發(fā)給你們的答題紙上做好記錄。

  3.匯報、交流:根據(jù)學生填的情況,請小組派代表上臺來做小老師。講解小鴨數(shù)是松鼠的3倍,6是2的3倍,6÷2=3小雞數(shù)是松鼠的4倍。8是2的4倍,8÷2=4

  四、實踐應用

  1.課件演示:其實今天來參加這個快樂的聚會的小動物還有很多呢,看看還來了誰吧!書上P47練習題。(小貓,小老鼠)

  2.嘗試解決問題,把你的算式寫在自己的算草本上,行嗎?集體訂正,在電腦上操作。

  3.還有很多的`小動物呢。ǔ鍪竞,蜻蜓)

  4.出示在這個聚會上,還有我們最熟悉的朋友呢?猜猜是誰吧。ǔ鍪咎詺猓瑱C靈狗比身高的圖)

  師:知道他們在做什么嗎?他們碰到難題了,你們能幫助他們解決這個難題嗎?

  打開書P47,小組討論一下,看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然后把書上的空填好。

  5.找一找生活中有倍數(shù)問題嗎?

  五、小結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呀?

  六、布置作業(yè)

  口算題卡做兩頁

  板書設計

  快樂的動物

  倍的意義

  小鴨是小猴的2倍,6÷3=2

  小雞是松鼠的4倍,8÷2=4

  教后隨記

  這一個環(huán)節(jié),遵循二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的特點,通過動物王國歡聚,許多小動物都來到河邊玩耍為題,這時學生都樂于玩耍.在探究性學習里強調(diào)學生通過自主參與的學習活動,獲得親身體驗,逐步形成善于質(zhì)疑,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努力求知的積極態(tài)度,讓學生感覺非常有趣,在一種興奮,積極的心態(tài)下學習數(shù)學,激發(fā)他們探索,創(chuàng)新的欲望。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學設計05-30

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設計08-19

小學數(shù)學教學設計優(yōu)秀05-08

小學數(shù)學教學設計【熱門】07-21

小學數(shù)學單元教學設計08-21

小學數(shù)學教學設計案例02-21

小學數(shù)學單元教學設計05-29

小學數(shù)學教學設計通用02-18

淺談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設計02-03

小學數(shù)學優(yōu)秀教學設計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