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精選20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tǒng)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探索,小組合作,使學生經(jīng)歷9的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了解乘法口訣的來源,加深對乘法口訣的意義的理解,同時通過觀察、比較等活動發(fā)現(xiàn)9的乘法口訣的規(guī)律。并利用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熟記口訣。
2.經(jīng)歷編制9的乘法口訣的過程,突出知識的形成過程,將多種口訣記憶方法歸納總結,滲透數(shù)學學習方法。
3.體會主動探索帶來的學習樂趣,在數(shù)學學習中感受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
教學重點
讓學生自主編寫9的乘法口訣,探究發(fā)現(xiàn)乘法口訣中蘊含的規(guī)律并熟記口訣。
教學難點
探究發(fā)現(xiàn)9的乘法口訣及其規(guī)律,熟記口訣。
學科素養(yǎng)
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一)、課前準備
師:你們看過動畫片《西游記》嗎?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下這部動畫片中的主題曲吧,看誰聽得最仔細,能找出歌中的數(shù)字。(播放視頻)
師:你們發(fā)現(xiàn)歌詞中有那些數(shù)呢?
生1:孫悟空有七十二般變化。
生2:還出現(xiàn)了“八十一難”。
師:是!孫悟空用八九七十二般變化與妖魔做斗爭,師徒四人經(jīng)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得了真經(jīng)。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說不定就與這些數(shù)有關呢。
(二)、準備鋪墊
師:首先大家來看,老師在方格里寫了一個9,再看老師寫一個數(shù)(18),有哪個同學知道9加上多少等于18?
接下來學生根據(jù)每次加9的規(guī)律,把這列數(shù)填完,匯報交流,教師再逐步完成表格填數(shù)。同學們了解到這些數(shù)都與9有關后,引出課題:9的乘法口訣。
【設計意圖】
用大家熟悉的音頻引入新課,符合兒童心理特點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符合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利用方格呈現(xiàn)依次加9的得數(shù),使學生對9的口訣的由來作好了鋪墊。
二、探究新知
。ㄒ唬⒁龑W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師:9這個數(shù)字很特別,當我們數(shù)數(shù)的時候數(shù)到9,再數(shù)一個數(shù)是10,9和10挨得很近,這里有一些方格,大家來數(shù)數(shù)看有幾個?出示方格的ppt
師:像這樣的規(guī)律,我們的同學能自己接下去發(fā)現(xiàn)嗎?
(二)、小組合作學習
合作要求:組長分配每個組員解決兩道題,由組長記錄。記錄完畢后,共同觀察整個表格,討論出求幾個9的計算技巧。 由小組長進行匯報。
學生匯報基礎上總結:幾個9就是幾十減幾。
【設計意圖】
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為基礎,讓學生連續(xù)加“9”,結合五角星圖,運用減法計算幾個9相加的和,一方面可以讓學生體會口訣的來源,另一方面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發(fā)現(xiàn)9的倍數(shù)與整十數(shù)思維關系,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遷移能力、滲透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
(三)、觀察比較,感悟口訣的來源,自主編寫口訣。
師:請大家把減法算得的得數(shù)與加法算的的得數(shù),比一比,是否一樣?
追問:1個9是9,你會把它編成一句口訣嗎?指名編,教師板書:一九得九
2個9是多少?怎么編?指名編,教師板書:二九十八
你們能繼續(xù)編下去嗎?學生在書上將例題中的口訣編完整,然后指名匯報,全班核對。
。ㄋ模⒄乙(guī)律
師:從一九得九開始出聲地讀一讀9的乘法口訣,邊讀邊思考這些口訣有什么規(guī)律。
我們試著背一遍9的乘法口訣。
【設計意圖】
讓學生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9的乘法口訣的編寫規(guī)律,并通過用規(guī)律和乘法的意義等知識讓學生在頭腦中不斷辨析,從而豐富對9的乘法口訣的感知,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靈活思考問題和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滲透加法思維、減法思維和比較思想。
三、鞏固練習
。ㄒ唬┻\用游戲,及時鞏固。
對口令游戲:師生先對口令;再同桌對口令。
游戲結束后問:你覺得哪句最好記?哪一句或哪幾句比較難記?
七九是多少,你能教教我嗎?六九不知道該怎么辦?
八九也不記得呢?前后兩句都不記得,怎么辦?
只會算減法怎么辦?
。ǘ┚毩暿种覆
手指還可以幫助我們記口訣,播放手指操。原來九的乘法口訣就是不一樣,它藏在我們小朋友靈巧的雙手上。如果不記得,就可以用手指幫助我們記憶,F(xiàn)在我想知道九的乘法口訣能夠全部會背的同學舉手。指名一名同學背。很多同學都想背,你把眼睛閉上,如果你哪一句不記得了,你可以睜開眼睛,悄悄看黑板。我們一起來背一遍。
【設計意圖】
讓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參與記憶口訣,這樣既可以利用口訣的整體結構記憶,又使學生在模仿活動中感知9的乘法口訣記憶方法的多樣,體現(xiàn)了“寓教于樂”的教學原則。
四、學以致用、深化理解
1.你能根據(jù)一句乘法口訣寫出兩道乘法算式嗎?每個同學選一句口訣試一試。同桌間交流
2.小組pk賽
每組準備15個乘法口訣卡片,哪一組最快完成哪一組獲勝。
3.接下來我們做一道例題,你能很快寫出這道題的算式嗎?
生:一條龍舟上有九個人,九條龍舟應該是九個九,所以應列式9×9=81
生:九九八十一
教師:其實不光賽龍舟里藏著9的乘法口訣。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中也能找到我們學過的口訣教師用課件播放門釘?shù)墓适拢?/p>
具體如下:在古時候,大門上門釘?shù)?數(shù)量是很有講究的;蕦m城門上的門釘,每扇門上有9排,一排9個,一共九九八十一個。為什么用9呢,那是因為在古代,“9”是最大的陽數(shù),象征著“天”,所以,皇宮的門釘,都是九九八十一個。但是唯獨東華門的門釘少一排,這是為什么呢?原來,那個時候的文武百官上朝都走東華門,這門是給文武官員準備的,所以少了一排門釘,剩八九七十二個啦。然后王府的門釘是七九六十三個;到了公侯家,就不能用9了,是七七四十九個;再到官員,連7都不能用,是五五二十五個…最后到我們老百姓家,一個都不能有!不信?你們?nèi)タ纯,只要不是官府,多闊的財主家,那門修得再漂亮,門上也不能有一個門釘,所以古時候?qū)⒇毭癜傩战恰鞍锥 ,“白丁”的叫法就是真么來的?/p>
【設計意圖】
讓學生在活動利用學過的數(shù)學知識來解決的問題,體現(xiàn)了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
五、結束語
師:下課之后,同學們再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有趣的現(xiàn)象可以用9的乘法口訣來解決。你要如何來解決呢?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較簡便。
2、認識乘號,會讀、寫乘法算式。
3、經(jīng)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體驗探究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分析、推理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重點:
乘法的意義,認識乘號,會讀、寫乘法算式。
難點:
把加法算式改寫為乘法算式。
教學過程:
一、游戲?qū)?/p>
1、拍手游戲
師:課前,我們一起來玩拍手游戲。老師拍完后,請你模仿老師的動作,再拍一次。
師:老師拍的節(jié)奏是每組幾下?一共拍了幾組?
也就是幾個幾?
2、三組拍手動作總結:像這樣每個算式里所有的加數(shù)都相同,我們叫做相同加數(shù)。
二、新授。
1、出示主題圖。
師:今天文老師帶你們一起去游樂園逛逛,說說游樂園里都有什么項目?哪些項目跟我們剛才做的游戲是相同的情況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
2、小飛機項目。
師:一共有幾架小飛機,每架小飛機里坐幾個人呢?你能圈一圈嗎?是幾個幾?一共有幾個人玩旋轉(zhuǎn)飛機呢?你能列一個加法算式嗎?
3、火車和過山車項目。
師:你能像這樣接著回答小火車和過山車的問題嗎?請完成學習單中的1—3題。
學生匯報。
4、乘法的認識教學
。1)揭示課題。
師:過山車的加法算式好寫嗎?(不好寫,太長了)那想不想用簡便一些的'算式表示呢?像這樣加數(shù)相同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今天我們來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
師:剛剛的這個加法算式就可以寫成2乘7等于14或7乘2等于14
。2)認識乘號及各部分名稱。
中間的這個符號叫做乘號。
師介紹乘號的由來。
乘號兩邊的數(shù)叫做乘數(shù),計算出的結果叫做積。
師:在剛剛的加法算式中并沒有7啊,乘法算式中的7表示什么呢?那2呢?
師:你能用乘法表示出上面兩道題嗎?
師:請你觀察這三組算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交換乘數(shù)的位置,積不變。
5、小練習。
完成數(shù)學書第48頁第1、2題。
三、鞏固練習。
師:剛剛我們參觀了游樂園,你們想不想一起進去玩?管理員叔叔說了,你們每玩一個項目都得先通過考驗才行!我們開始行動吧!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jīng)歷形成“9的乘法”的一系列活動,理解9的乘法含義,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推算能力、歸納編撰能力。
2、熟練掌握因數(shù)為9的乘除法。
3、結合生活實踐,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及問題解決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9的乘法意義,歸納編撰9的乘法口訣,熟練掌握9的乘除法運算。
教學難點:
理解9的乘法意義,歸納編撰9的乘法口訣。
教學準備:
教學平臺——9的乘除法
教學過程:
一、遷移與感知
1、復習3、6 的乘法口訣。
2、3、6、9之間的相互關系。
。1)回憶:3的乘法于6的乘法有什么關系?
。2)3的3倍是()
3、揭示課題
〖復習3、6的乘法口訣,回憶3和6之間的相互關系,為學習9的乘法做好鋪墊。
二、自主探究建構新知
。ㄒ唬┲鲃咏嫛9的乘法”
1、觀察與思考媒體出示“主題圖”讓學生觀察、思考、感知。
2、操作與感悟
。1)學生獨立完成:畫弧線、填數(shù)、寫出幾個幾。
。2)交流描述強化乘法含義。
3、探尋規(guī)律合編口訣
。1)獨自推算下列一組算式的積(板書)
1×9=92×9=183×9=274×9=365×9=456×9=547×9=638×9=729×9=81
。2)想一想:這一組乘法題有什么規(guī)律?(讓學生充分地說)
(3)編一編:同桌合編9的乘法口訣。
。4)說一說
a、指明介紹所編的乘法口訣
b、說說編乘法口訣時你是怎么想的?
板書乘法口訣
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六十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
。5)看看想想:9的乘法口訣中有幾句是新學的?
4、自尋方法熟記口訣說說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9的乘法口訣?
5、游戲:九的乘法口訣的手指操。
6、獨立寫出交換題。(看書校對)
〖在合作探究的基礎上,讓學生編口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兩人合作編口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此外也考慮到學生的'個別差異性,適當降低了難度。給學生一定的自由空間自尋方法、熟記口訣,便于學生真正掌握知識;手指操的游戲使學變得有趣,也易于學生熟記口訣。
。ǘ┗油瞥觥9的除法”
1、寫出下列乘法口訣的“兄弟姐妹”。
四九三十六 七九() ()×()=() ()×()=() ()×()=() ()×()=() ()÷()=() ()÷()=() ()÷()=() ()÷()=() 題1指名完成,題2獨立完成后交流。
2、根據(jù)乘法口訣寫除法算式。(完成后交流核對)
六九五十四 三九() ()九七十二 ()÷()=() ()÷()=() ()÷()=() ()÷()=() ()÷()=() ()÷()=() 3、小結。
〖通過“兄弟姐妹”的形式引進9的除法,學生易于掌握,并且能加深對乘除法之間關系的理解。
三、鞏固練習
內(nèi)化新知
1、p48題2
(1)嘗試解答
。2)交流反饋
板書:6×9=54(個)
答:裝滿六盒一共需要54個蘋果。
2、p48題3 獨立完成后反饋。
3、p48題4
媒體出示:水仙花(圖略)9元玫瑰花(圖略)45元
(1)同桌合作編題
。2)交流并板書
a、一盆水仙花9元,一盆玫瑰花45元,買兩盆花需要多少錢?
9+45=54(元)答:略。
b、一盆水仙花9元,一盆玫瑰花45元,一盆玫瑰花的價錢比水仙花貴多少錢?
45-9=36 (元)答:略。
c、一盆水仙花9元,一盆玫瑰花45元,一盆玫瑰花的價錢是一盆水仙花的幾倍?
45÷9=5 (元)答:略。
教學反思:
本堂課采用“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指點輔導為輔”的教學策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在感知的基礎上,通過探尋規(guī)律,合編口訣;自尋方法,熟記口訣;手指操等途徑,真正掌握本課知識。同時結合生活實際,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分析與表達的能力。整堂課充分體現(xiàn)學生是主體,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和點撥者。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會初步比較角的大。粫贸咦赢嫿。
2.通過讓學生觀察、操作分析、比較,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發(fā)展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造意識。
3.使學生能積極參與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并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難點:
重點:讓學生形成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難點:引導學生畫角的方法,使學生通過直觀感知理解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角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环荻Y物,大家認識它嗎?(五角星)想得到它嗎?(出示五角星)
生:
師:老師要把這顆智慧星送給這節(jié)課認真聽講,發(fā)言積極,表現(xiàn)最優(yōu)秀的小朋友,大家有沒有信心得到它。
生:
師:一看大家就信心十足,那你們知道它為什么叫五角星嗎?
生:因為它有五個角。
師:你們可真聰明,那能指出它的角都在哪里嗎?(白板批注)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圖形———角,那么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對角進行初步的認識。(板書:角的初步認識)
二.探究新知,認識角
1.呈現(xiàn)教材的主題圖,找生活中的角
師:你們剛才能夠指出五角星中的角,大家都很聰明,老師今天帶同學們走進一個美麗的校園,(白板插入視頻)仔細觀察,你在校園中能找出藏著的角么?看看誰的眼力最好。(白板上批注)
師:看來大家都很善于用數(shù)學的眼光來觀察校園,這么快就找到了這么多的角。那在我們身邊很多地方都有角,你們能找到它嗎?現(xiàn)在把你在生活當中找到的角說給你的同桌聽,看誰找到的角最多。老師也在生活中找到了一些角。(幻燈片演示)
2.結合情境,合作交流,
〖活動一 〗感知
從實物中抽象出角,課件出示實物
鐘面 剪刀 三角板
師: 剛才,同學們對角已經(jīng)有了一些初步的認識,老師這里還有一些物品,仔細觀察,這些物品中有角么?誰上來指一指?你指的非常正確!下面為了方便大家觀察,讓我們給這些角脫去漂亮的外衣,就變成這樣, 【課件演示 從實物抽象出角來】下面請同學們觀察這三個角,說說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然后和你的同桌說一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2: 角兩邊直直的
生1: 角尖尖的
師:剛才同學們看到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頂點,看到兩條直直的線叫做角的邊。(板書:頂點 邊)《白板批注》那么一個角有幾個頂點?有幾條邊呢?
〖活動二〗實際操作,豐富認識,制作角
師: 我們現(xiàn)在知道了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那么課前老師給每人準備了一個小信封,信封里有兩根硬紙條,按扣下面就請大家開動腦筋,想辦法用它們做成一個角,看誰最先做出來。
師:老師也做了一個活動角。下面請同學們像老師這樣張開活動角,逐漸合攏活動角,并認真思考一下,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白板演示角變大,角變小)
生:
師總結: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師:同學們都很善于發(fā)現(xiàn),下面老師還有個問題想請大家思考一下,如果讓你們現(xiàn)在每人做一個角,使你做的角和同桌做的角一樣大,你們應該怎么做?通過什么辦法就能知道兩個角一樣大了呢?下面請同桌兩個人合作探索一下。(比的時候要注意,兩個角的頂點要對齊,一條邊也對齊)
師:現(xiàn)在老師這里有兩個角,大家猜一猜,這兩個角的大小?到底誰說的正確呢?大家仔細觀察,
生:小結:(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
〖活動五〗 畫角
師: 剛才我們認識了角, 你們想不想把它畫出來呢?現(xiàn)在在自己的練習本上任意畫一個角!緦W生畫 師巡視】 說一說 , 你是怎樣畫的。
生1: 我是照著三角板畫的
生2: 我是先畫兩條邊,再畫頂點。
生3: 我是先畫頂點,再畫的邊。
師: 很好!看來同學們很有探索精神!下面請你們仔細觀察老師是怎樣畫角的。師示范畫角邊說明,重點突出“先畫頂點,再用尺子向不同方向畫兩條筆直的線”并請學生說一說教師畫角的方法,并出示兒歌。板書:
三. 課堂小結,鞏固練習
1.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認識了角,下面誰來說一說,你知道了角的哪些知識?(課件出示兒歌)
2.做一個小小設計師:設計一幅有角的圖畫。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 篇5
教學內(nèi)容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P47-48
備課時間
10.11
授課時間
10.12
教材分析
“乘法的初步認識”是在學生學習了百以內(nèi)的加減法和幾個數(shù)連加之后安排的。本節(jié)課從生活出發(fā),從生活問題引入,讓學生觀察實際情景,并且其中暗示著一組組數(shù)量相同的數(shù),可以用相同的數(shù)相加來解決。相同數(shù)相加中的加數(shù)是幾和幾個相同的加數(shù)是認識乘法的基礎,即算式表示幾個幾,通過幾個幾的橋梁作用,幫助學生理解乘法的意義。
教材第46頁的一幅主題圖,呈現(xiàn)了小火車、小飛機等情境圖。圖中蘊含著許多“相同加數(shù)”的因素,學生從圖中獲取信息,并用語言表達出來,從而加深了印象,這就為引入乘法做了準備。例1是通過學生計算主題圖中各項娛樂設施里面的人數(shù),引出了加法計算,為引出乘法的意義做了鋪墊。通過觀察加法算式,使學生明白像這樣的加數(shù),加數(shù)必須相同,積累了同數(shù)相加的感性認識。教材中“這種加數(shù)相同的加法,還可以用乘法來表示”也表明了加法是乘法的基礎,滲透了乘法的含義。在學生理解相同加數(shù)和相同加數(shù)的個數(shù)的基礎上,認識乘法,了解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學生親自動手把其它相同加數(shù)的加法算式寫成乘法算式,并讀一讀,使學生在動腦、動手的過程中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正確理解乘法的含義。
2、認識乘號、乘數(shù)、積,會讀寫乘法算式。
3、學生初步學會根據(jù)數(shù)學問題列出乘法算式,培養(yǎng)學生有條理思考的習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知道乘法的.含義,了解“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單,能夠讀寫乘法算式。
教學難點
能夠把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核心概念
符號意識 模型思想
數(shù)學思想
符號化思想 模型思想
教學準備
PPT
教學流程
環(huán)節(jié)
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
環(huán)節(jié)一:情境導入
星期天到了,小明和他的小伙伴們正在一起玩耍呢,讓我們來看看吧。(出示主題圖)
這是什么地方呀?你最愛玩什么項目?
(游樂場。小火車、小飛機等)
那么我們來仔細觀察一下這幅圖,你能從中發(fā)現(xiàn)什么樣的數(shù)學信息,能根據(jù)圖中信息提一些數(shù)學問題嗎?小組討論交流一下。
生:1.玩小飛機的有多少人?
2.做小火車的有多少人?
3.過山車上有多少人?
其他學生解答,教師板書計算
3+3+3+3+3=15(人)
6+6+6+6=24(人)
2+2+2+2+2+2+2=14(人)
師:那同學們仔細觀察黑板上的這些加法算式,它們有什么共同點?
生:每一個加法算式中的加數(shù)都是相同的。
師:像上面這樣,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除了用加法計算外,還可以用一種簡便方法,也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問題--乘法
創(chuàng)設情景,借助學生們喜歡的游樂設施,激發(fā)學生的學生興趣。
“幾個幾相加”是學習乘法的基礎,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數(shù)一數(shù),在算式中比一比,學生對“幾個幾相加”有了初步的認識,為學習乘法做鋪墊。
環(huán)節(jié)二:探究新知
師:大家觀察這幾個加法算式有什么特點?相同加數(shù)是幾?幾個幾連加?
。ㄟ@幾個算式里的加數(shù)都是相同的,每個算式都表示幾個相同的數(shù)相加的和)
師:像這樣,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除了用加法計算外,還有一種比較簡單的方法叫做乘法。
介紹:乘法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加法、減法一樣,也有一個運算符號叫做乘號,乘號的寫法是“×”
乘法算式中,相乘的兩個數(shù)叫做乘數(shù),兩個數(shù)相乘的結果叫做積。
5+5+5=15
5×3=15
3×5=15
乘數(shù)乘數(shù)積
師:怎樣寫乘法算式呢?我們以
3+3+3+3+3=15為例
先看一看,相同加數(shù)是幾?
相同加數(shù)是3,就寫在乘號的前面。
再數(shù)一數(shù),是幾個3連加?
把相同加數(shù)的個數(shù)5寫在乘號的后面
3×5表示5個3連加,5個3得15,因此算式是3×5=15,讀作3乘5等于15;蛘咭部梢詫懗5×3=15,讀作5乘3等于15。你們能把另外兩個加法寫成乘法算式嗎?誰可以讀一讀?
生:6×4=24 4×6=24
2×7=14 7×2=14
乘法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是學生在加法、乘法算式的比較中進行感受和獲得的,同時使學生形成對乘法比較全面的認識和理解。
環(huán)節(jié)三;鞏固練習
1.完成第48頁“做一做”第2題。
師: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幾個幾,可以寫成怎樣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學生回答,教師予以訂正。
2.判斷對錯,錯的更正,為什么?
4+4+4=4×3()
2+2+2+2+2=2×5()
7+7+4=7×3()
6+6+6+6=6×4()
。ㄏ嗤訑(shù),乘法計算)
第一題,讓學生在習題中鞏固課堂學習內(nèi)容,由幾個幾,引出加法,再變?yōu)槌朔ā?/p>
第二題,強調(diào)只有相同加數(shù),才可以用乘法計算。
環(huán)節(jié)四:
課堂小結
師: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生:1、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可以用加法計算,也可以用乘法計算。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
2、乘法算式中,相乘的兩個數(shù)叫做乘數(shù),兩個數(shù)相乘的結果叫做積。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引導學生經(jīng)歷認識線段的活動過程,會描述線段的特征,會畫線段。
過程與方法:
結合情景了解線段的畫法和意義,掌握線段使用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思維過程和結果,在動手操作中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增強數(shù)學體驗意識,聯(lián)系學生生活的實際,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感受生活與數(shù)學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認識線段的特征,通過操作能折、畫出線段。
教學難點:
線段表象的建立,以及通過線段的特征來判斷個圖形的線段和線段數(shù)量。
教學工具
每人一根毛線、一張彩紙。鉛筆兩根(一曲一直)、毛線一根、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師:請小朋友每人拿出課前準備的細線,同桌相互比比兩根線的長短。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交流結果。
2、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來介紹介紹你們是怎樣比的?
生:我是先把細線的一端對齊,然后把線拉直,再看另一端。
教師板書:拉直;一端對齊。
師述:我們把這根細線拉直以后,就可以看成是一根線段。
【設計意圖】: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以學生感興趣的“比一比誰的線長”導入新課,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和積極性。為學生主動構建新知識,做好了知識、能力與心理上的準備。
1.拿出一根線,貼在黑板上.(要貼成彎彎的)
2.再拿出一根線,貼在黑板上.(要貼成直直的)
3.問:這兩根線有什么不同?(這兩根線的形狀不同,一根是直的,另一根是彎的)
4.在生活中,有許許多多向這樣的的線.(指著直的線段說)
5.分別用一本厚書、一個長方體的盒子比著,在黑板上各畫一條線段.
6.將黑板上的幾條線段圈起來,說:“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樣的幾何圖形,這種圖形叫做線段.”
師:老師讓你們猜一個謎語(課件出示謎面):“一條條,一根根,編制衣物少不了,有時直來有時彎,縫縫補補要用著!
學生指名回答:毛線
師:今天老師就帶著大家從毛線中去學習一些數(shù)學的知識和本領。(板書課題:線段)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認識線段。
(1)教師在黑板上畫一條線段。
(2)教師說明:一根線段有長有短,說明線段是有一定長度的。當一根線段單獨在一起的時候,為了表示它有兩個端點,而且不變形,我們在畫的時候要給它裝上兩個標志(在端點處畫一短豎),用這個特殊標志來表示它就是線段。
【設計意圖】:經(jīng)過身邊實物、同桌比較二個環(huán)節(jié),學生的學習興趣已經(jīng)被調(diào)動起來,并積聚了大量的線段表象,在此基礎上進行新知教學,學生的學習欲望強烈,接受狀態(tài)飽滿。由趣促習,能夠很好地保存學生的注意力,真正的由要我學轉(zhuǎn)為我要學。此外,由教師介紹兩個端點,加上很形象的兩個小豎,避免了傳統(tǒng)教學中端點問題的歧異。
2、尋找線段
師:我們身邊的物體也有很多線段,比如數(shù)學書的這一條邊可以看成一條線段(演示)你知道這條線段的兩個端點在哪里嗎?請小朋友們也拿起自己的數(shù)學書,找一找它的哪條邊可以也看成線段?這條線段的端點在哪?
提出要求:找一找,還有哪些物體的邊也可以看成線段?
師:孩子們真了不起,擁有一雙會觀察的小眼睛。
交流:指一指你最喜歡的圖形的線段分別是哪幾條
小結:我們發(fā)現(xiàn)每個圖形的一條邊就是一條線段,并且它是幾邊形就有幾條線段,雖然這些圖形中線段的兩個端點沒標出來,但我們要知道它們是存在的。
(1)師:請小朋友拿出課前準備的長方形紙,放平在桌子上。
師述:像長方形紙的四條邊就可以看作線段,尺子的邊也可以看作是線段。
(2)師:小朋友觀察一下,在我們周圍還有哪些也可以看作是線段?(觀察、考慮兩分鐘)
(要求:要說完整話。比如:什么的邊緣是線段。)
生1:電風扇風葉的邊緣可以看作線段。
生2:黑板的邊可以看作線段。
生3:窗戶的邊可以看作線段。
生4:課程表的框邊也可以看作線段… …(以上的回答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說完整的。)
【設計意圖】: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在本環(huán)節(jié)中,由教師介紹周圍的線段到學生自己尋找身邊的線段,面對眼前熟悉的情景卻要尋找全新的朋友,學生的探究愿望和學習興趣一下被激發(fā)了,在他們的潛意識里產(chǎn)生了明確的學習需求。
3、畫線段
教師示范,學生模仿。
師:誰來介紹一下線段有哪些特點?
生1:線段是直的'。
生2:線段還有兩個端點。
生3:畫線段時還要裝上兩個特殊標志。
4、折線段
(1)師:現(xiàn)在老師把這張長方形紙對折,然后展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我看到中間有條線段。
師:對了,中間的這條折痕我們就可以看作線段。
(2)初步感知線段
師:我們已經(jīng)了解了把線拉直,兩手之間的一段可以看成線段,現(xiàn)在誰愿意上臺來指一指哪兒可以看成線段。提問:線段是怎么樣的?
小結并板書:線段是直直的。
豎著拉,斜著拉,這樣能把兩手之間的一段看成線段嗎?
小結:不管怎么拉它們都是直的,可以看成線段。
(3)感受線段的“兩個端點”
課件出示圖片:兩手捏住毛線的兩端,叫做線段的“端點”。
提問:線段有幾個端點?
小結并板書:有2個端點。
請學生上臺指一指毛線的兩個端點在什么地方?
(4)認識線段的示意圖(課件出示),建構線段模型。(介紹線段的兩個端點可以用兩條小豎線表示)
(5)小結特征: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想一想線段的樣子,你認為線段有哪些特點?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6)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認線段)。
師:你們說得真好!小朋友們已經(jīng)認識了線段,現(xiàn)在請大家來當小判官:你能判斷下面的哪些圖形是線段嗎?
交流:讓學生說說為什么是線段或者不是線段?引導學生從線段的兩個基本特征來說明。
(7)小結:把線拉直,兩手之間的一段可以看成線段。
線段的兩個特點:
1、線段都是直的。
2、線段有兩個端點。
交流自己對線段的看法。
三、動手操作,認識線段
(1)你會畫線段嗎?
1.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線段,那你能自己畫一條嗎?
2.交流:你用的什么工具,怎樣畫的?
3.你能畫一條比剛才更長或者更短的嗎?
課后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線段,你能說說線段有什么特點嗎?
特征:
(1)線段是直的;線段有兩個端點
(2)線段可以量出長度
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做一個簡單的回顧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識網(wǎng)絡,整理學習思路,明確線段的特征和畫法。
板書
認識線段
特征:
線段是直的
線段有兩個端點
線段可以量出長度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刻度尺,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cm,借助實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2)初步學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并通過估測,形成初步的估測意識。
2、過程與方法:
經(jīng)歷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過程,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在測量活動中,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養(yǎng)成做事嚴謹、認真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1厘米的長度單位,用厘米尺測量物體長度
教學難點:用度尺測量物體長度的正確方法
教學工具
課件、數(shù)學課文、鉛筆等
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
提出問題。
教師:同學們,比一比這兩本書,哪本長,哪本短呢?兩本書到底有多長,有多短呢?大家想不想知道?今天我們這幾課就學習這個問題。
2.探究新知
學習第2頁例1.
提出問題:
a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的課桌有多長嗎?小組討論。
b交流匯報:剛才同學們想了很多方法,大多用鉛筆、鉛筆盒、課本做為工作測量。下面每4個人為一組和老師一起用手測量課桌的長度。
C動手操作,合作完成。
匯報:相同的課桌為什么測量的結果不同呢?學生的五拃長,老師的三拃長。
因為選用的是不同的手,結果一定會是不同的。
歸納:要想得到相同的答案,應選用同樣的物品作為標準進行測量。
學習第3頁例2
a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直尺,看看上面都有什么?
指名回答,教師總結,
數(shù)字 小格 大格 厘米.
尺子上的線有長有短,我們叫它刻度線。
0在最左端,尺子上的0表示起點。
b我們身邊有哪些物品是1厘米?
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圖釘、田字格本,小組合作,共同操作。
學習第3頁例3
a發(fā)一張課前準好的彩紙,請同學們先估量一下它的長度,然后動手操作量一量。
b請一名同學上前操作,看看是否正確,然后同學評議。
教師:一定要把彩紙的左端對準直尺上的刻度0,然后看右端在哪個數(shù)字上,就是幾厘米。
3.課堂練習
學完測量的方法和注意的事項,讓學生試著測量準備好的鉛筆等物體。
教師提出要求:
a正確準確的測量自己準備好的物體(鉛筆、橡皮、小刀等)
b先獨立測量后小組交流
c小組合作探究。師巡視指導,引導學生注意直尺要水平放,物體的左端要對準直尺上的“0”刻度。
4.鞏固提升
1、用直尺測量自己的`數(shù)學課文的短邊。為了照顧理解能力差點的孩子,鞏固提升也是由易到難的安排。
2、課件出示兩種測量方法,讓學生判斷哪種是正確的,這樣的練習目的也是為了讓學生更好更準確的掌握測量的方法。
課后小結
a提問: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b教師總結
1、厘米是最小的長度單位,在里面尺上,每相鄰兩個數(shù)之間是1厘米。
2、用厘米作單位測量物體時,要把直尺的“0”刻度對準物體的左端,再看物體的右端對著刻度幾,就是幾厘米。
板書
認識厘米和使用厘米測量
1.認識刻度尺
2.認識1厘米從刻度0到刻度1
3.認識幾厘米
4.把尺子上的刻度0對準紙條的左端,紙條右端對著數(shù)字幾,就是幾厘米。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掌握連加、連減筆算的豎式書寫格式,進一步鞏固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
2、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認真計算的習慣,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連加、連減豎式計算格式。
教學難點:正確計算連加、連減式題。
教學工具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出示南瓜圖問:你們看這是什么?(南瓜地)你們想不想去南瓜地里幫助農(nóng)民伯伯摘大南瓜呢?(想)如果想要去幫助他們,就得先通過農(nóng)民伯伯的小小測驗。
一、引入舊知、溝通聯(lián)系
口算: 10+10+20= 60-20-10=
30+2+7= 15-7-8=
2+8+30= 17-10-2=
提問其中兩道題“你是怎么算的?”
師:也就是這些題我們都是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算的。你們可真棒。
今天我們繼續(xù)研究連加連減的計算題,板書本課課題:連加、連減
二、情境引入學習新知
看來同學們對以前的知識掌握的真是不錯,都順利的通過了農(nóng)民伯伯的測驗,下面我們就到南瓜地里去看看吧!
(一)連加
1、出示書第27頁情景圖
師:你從圖上看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
生:第一組摘了28個西瓜,第二組摘了34個西瓜,第三組摘了22個西瓜。
師:那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師:大家提的問題都不錯,那我們今天先來解決這個問題(出示)三個組一共摘了多少個大南瓜?
2、師:請你把信息和問題完整的讀一遍。
3、師:同學們,要求三個組一共摘了多少個大南瓜?我們應該怎么想?
生:要求三個組一共摘了多少個南瓜,就是把三個組同學們摘得南瓜合起來。
4、列式計算
師:這道題怎樣列算式。
學生口述后教師板書:28+34+22=
5、你先來估一估這三個組大約一共摘了多少個大南瓜?
誰估計得更準確一些呢?讓我們來驗證一下。
6、組織學生討論:
師:那到底怎樣準確的計算這道題呢?請同學們同位倆先商量商量,然后生說教師板書:
9、師:這里三種筆算豎式哪種更好一些?好在哪里?
學生分組討論,師小結:這種把算式連起來寫的方法,不僅可以少寫一個“62”,比較簡便,同時可以避免計算過程中抄錯數(shù),使計算正確、迅速。這種簡便寫法(板書:簡便寫法)的豎式,更方便。
10、師:那大家看,為什么這個簡便寫法,可以把這里的兩個豎式合起來呢?
(因為62是第一步算出的和又是第二步的加數(shù),所以可以這樣寫。)
11、師:誰再來說一說,這道題是怎樣用豎式計算的。
12、師:請同學們,都試著用簡便寫法的豎式算一算,做在練習本上。
13、師:同學們,這個結果與你的估算結果接近嗎?
大家的估算能力可真強。
14、師:為了檢查你們剛才學習新知識的情況怎樣,老師給你們出了一道題。
出示練習題:筆算46+25+17=
選擇不同的豎式展臺展示,生講解。
15、師:摘完大南瓜,我們下一步該做什么了?
生:運南瓜。
師:好下面我就去南瓜地里運南瓜。
(二)出示運南瓜情境圖
引導學生分析條件和問題
師:這個圖又告訴我們什么數(shù)學信息呢??
生:共有84個大南瓜,李大爺運走了40個,王叔叔運走了26個。
師:數(shù)學問題呢?生:還剩多少個?
自己完整的'讀一遍。
師:這道題你會解決嗎?
自己在練習本上列出算式,并用剛才計算連加的筆算方法來計算這道題。
學生嘗試計算。找一生板書豎式在黑板上,講解。
師:誰還有不同的計算方法?
生1:我們可以先算一共運走了多少個西瓜,再用總數(shù)減去運走的總數(shù)也可以算出還剩多少個西瓜。
生2:90-58這一步我們可以口算,剩下那一步再列式,這樣可以簡便些。
師:你們的想法都不錯,你們真棒!
師:下面我們再來檢驗一個你剛才學的怎么樣?請看這道題。
出示練習題:90-58-30=
三、鞏固練習
1、師:我們學校數(shù)學小診所來了三個小朋友,你們能幫助他們診斷一下嗎?(出示課件)指名生說,師總結。
2、請同學們一組同學做一道題。
54+20+16=72-6-40=
四、總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們學習的高興嗎?那么你有哪些收獲呢?
多指名學生說一說。老師也有收獲,出示課件,讓學生讀一讀。好了,同學們,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 篇9
【教學內(nèi)容】:
人教實驗版第七冊課本第41頁例2、例3及練習五1、2、3題。
【設計理念】:
根據(jù)小學生自身特點,本課運用謎語導入新課,引出新的知識內(nèi)容。通過演示、學生動手操作,激發(fā)了學生興趣,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教學中讓學生動手畫、觀察、比較、討論、合作、探究,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同時,有意識的讓學生在旋轉(zhuǎn)活動角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兩個特殊角,自己提出問題,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質(zhì)疑的空間,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再次,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體驗感知,按照不同的標準可以有好多種分類方法,選擇最合理的一種。在這個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體驗成功。最后通過應用深化,知識拓展使學生自己解決問題,這樣開拓了學生視野,使學生知識結構得到拔高,增強對各種角的認識。使學生體驗成功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認識平角、周角。通過觀察,掌握銳角、鈍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建立不同的角的空間概念。
2、過程與方法: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精神及合作精神。使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1、認識平角和周角。
2、理解銳角、鈍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理解銳角、鈍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間的關系。
【教學方法】:
講授法、演示法、練習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兩把折扇、三角板、活動角、已標明度數(shù)的角若干。
【互動設計】: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導學
學生探究
設計意圖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謎語導入:有風不動無風動,不動無風動有風(打一生活用品)學生猜謎語。
2、師出示扇子:如果從數(shù)學的角度去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思考:
1、這一生活用品是什么?
2、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通過創(chuàng)設謎語情境,由扇子引出“角”,激發(fā)學生興趣,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二、探究新知
。ㄒ唬⒆灾魈骄,認識平角、周角。
1、一條射線繞著它的端點旋轉(zhuǎn),就能形成不同的角。
2、在旋轉(zhuǎn)的過程中你有什么疑問?
3、師操作成平角后向?qū)W生展示。
4、師操作成周角后向?qū)W生展示。
5、演示周角的形成過程。
。ǘ⒄n件展示,引導分類。
1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不同的角。
2、引導學生按自己的想法進行角的分類。
。ㄈ、比較分析,內(nèi)在聯(lián)系。
①使用活動角,請同學們判斷活動角所成的角各是哪種角?
、谀阌惺裁聪胝f的嗎?根據(jù)度數(shù),按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的順序?qū)⑦@五類角排列順序。
1、讓學生在練習本上畫角并展示。
2、同學們用活動角代替扇子也把活動角旋轉(zhuǎn)并觀察。
3、小組合作討論:
這種情況是角嗎?為什么?它有多少度?這樣的角叫什么角?它的邊有什么特點?找一找身邊的平角。
。ǚ椒ㄍ希
4、生觀察體驗得出:
1周角=2平角
1平角=2直角
1周角=4直角
5、生合作分類。
6、交流匯報
。1)大于0度小于90度的.角叫銳角。
。2)、等于90度的角叫直角。
。3)、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鈍角。
7、學生思考,說出五種角的大小關系。
。ㄖ芙牵酒浇牵锯g角>直角>銳角)
有意識的讓學生在旋轉(zhuǎn)活動角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兩個特殊角,自己提出問題,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質(zhì)疑的空間,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體驗感知,按照不同的標準可以有好多種分類方法,選擇最合理的一種。
深化理解,加深學生對各種角的認識。
三、應用深化
1、教師引導學生分類。
2、練一練:(多媒體出示練習題)談發(fā)現(xiàn)。
3、動手拼角(多媒體出示練習題)。
1、學生口述分類標準。
2、生分別說出是什么角。
3、生自己觀察,判斷方法。
通過應用深化,使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加深認識。體驗成功感。
四、拓展應用
多媒體出示生活中的練習“數(shù)一數(shù)”。
學生獨立完成后再交流檢查。
開拓學生視野,使學生知識結構得到拔高,增強對各種角的認識。
五、暢談
收獲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新的收獲?能和大家分享嗎?
學生交流學習所得
使學生學會收集整理知識,體會成功感。
六、鞏固練習
。ㄕn件出示)作業(yè)題
生獨立完成
七、教學反思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內(nèi)容:
課本P102、105頁。
學情分析:
復習米和厘米,使學生對長度單位“米”和“厘米”有更深刻的認識,并能對一些實物的長度進行估算和測量,對于角和直角的復習,則使學生學會在幾何圖形中發(fā)現(xiàn)角和直角,并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
復習觀察物體,使學生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簡單物體的形狀,而復習認識時間,讓學生認識時、分和間隔5分鐘的時間的讀寫,并會運用時間解決簡單的生活問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長度單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學生進一步熟練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會用刻度尺畫線段。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物體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物體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方法:
引導學生動手、動腦及合作交流,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長度單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
教學準備:
課件,尺子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啟發(fā),明確目標
在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要知道物體的長度。量比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做單位;量比較長的'物體,常用米做單位。
二、合作探究,達成目標
。ㄒ唬┟缀屠迕椎膹土
1、回顧梳理
這學期我們學過哪些長度單位?關于米和厘米的知識你知道哪些?
學生小組交流,回答。
2、表象與進率
。1)1厘米有多長?1米有多長?你能用你的方法表示出它們的長度嗎?
學生理解表象與進率,教師積極評價學生的方法。
(2)1米是多少厘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學生活動:演示米和厘米的長度。
教師板書:1米=100厘米
3、估計與測量
。1)看書上第105頁第10題中的2條線段,估計一下它們有多長?
學生估計長度并匯報。
。2)用尺子測量它們的長度,邊測量邊留心你是怎樣測量的?
學生活動。
教師評價學生的測量方法,及時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的錯誤。
(3)引導學生估計黑板的長度。
學生先自己估計。然后教師在黑板上畫出1米長的線段,再次請學生估計黑板的長度并測量出黑板的實際長度。
4、組織完成104頁第9題
(二)觀察物體(課件出示汽車觀察圖)
1、從不同方向觀察同一個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不一樣。觀察物體時,要多
從幾個方向觀察。
1、 觀察圓柱,你可以看到什么形狀?從不同的方向觀察長方體,你可以看到什么形狀?
2、 觀察球和正方體你又可以看到什么形狀?
3、 看到我們學過的立體圖形的一個面是正方形,它可能是什么物體?
三、變式練習,檢測目標
1、學生獨立完成105頁第11題。
教師巡視,對畫法不規(guī)范的學生及時個別指導。
2、想一想,填一填。
。1)測量比較短的物體,可以用()作單位。
。2)一枚圖釘?shù)拈L約1()。
(3)過兩點可以畫()條線段。
(4)學生用尺上“0”刻度到“10”是()。
。5)1厘米1厘米地數(shù),數(shù)()次是9厘米。
(6)70厘米-15厘米= 44米+26米=
35米+18米= 56厘米-28厘米=
1米-30厘米= 64厘米+28厘米=
四、總結評講,升華目標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的什么?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內(nèi)容:
新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39頁例1。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尺子畫角。
2、豐富學生對角的直觀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3、使學生能積極參與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并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難點:
1、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畫角。
2、初步學會用尺畫角,理解角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 猜圖游戲
上課之前我們先來做一個猜圖形的游戲,看看這個可能是什么圖形?(師出示圖形)
預設:生:三角形。
師追問:你是怎么猜出來的?
教師再出示另一個圖形,露出其中一個角讓學生猜測。
預設: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
師追問:那我們是怎樣猜出這些圖形的?
2、揭示課題
師:原來小朋友是根據(jù)圖形上的角來猜的。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走進角的世界,去認識角。ò鍟航堑某醪秸J識)
二、 合作交流,認識角
。ㄒ唬┱医
師:其實還有很多角藏在我們身邊的物體上噢,同學們,這是一所美麗的校園,你能從圖片的這些物體中找到角嗎?(出示課件)伸出小手指指,角到底藏在哪?
。ǘ└惺芙
1、看!圖中那位老師手中的三角尺變到我手里來了,誰愿意到前面來指一指它的角在哪呢?(3個角)
2、請你拿出準備好的三角尺,我們一起像剛才那樣摸一摸、指一指,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給你的同桌聽!
。ń涣鲗W習)
3、匯報:角的兩邊是直直的;角是尖尖的。
。ㄈ┯^察角
1、剛剛圖片上的角 老師把它們單獨拿出來,請你觀察這些角,然后跟你的同桌說一說這些角都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2、同桌交流角的特點
3、角的各部分名稱:尖尖的部分我們叫它角的頂點,兩邊平平、直直的線我們叫它邊。
4、小練習:判斷哪些是角。
同學們我從數(shù)學王國里帶來幾個圖形,請同學們判斷一下,圖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學生匯報后,師提問為什么那些不是角呢?說出理由。
(四)用活動角探究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1、觀察活動角
老師出示教具活動角,請同學們觀察它是怎樣一點一點變大或變小的。
動手操作(1):拿出手中的活動角,跟著老師一起操作,感受角逐漸變大或變小的過程。
說一說,角在變大,角兩邊的開口也在逐漸怎么樣?所以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觀察后匯報:角兩邊的開口越大,角就越大;反之,角兩邊的開口越小,角就越小。
2、跟同學互相比較角的大小
比較時出現(xiàn)問題:有的同學角的兩邊有長有短。
這時我們怎么知道誰的角大呢?
學生討論:角的大小與角兩邊的開口大小有關,我們可以比一比,發(fā)現(xiàn)角兩邊的長短不影響比較。
師追問:所以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有關系嗎?
師小結:
出示填空問題: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角兩邊的開口越大,角就( );角兩邊的'開口越小,角就( )。
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 )。
。ㄎ澹┊嫿
我們了解的這么多有關角的知識,你們想不想把他們畫出來?
1、師示范畫角。
師:從一個點起,先向一個方向畫一條筆直的線,再向另一個方向畫一條筆直的線。
2、課件展示。
3、學生總結老師是怎樣畫的。
4、學生嘗試活出不同角度和大小的角,
三、鞏固練習:在生活中找角。
孩子們畫的真漂亮!角還隱藏在我們的生活中,甚至是教室里,你能試著找一找,看看哪些物品的表面有角呢?
其實角的世界還有很多有意思的問題等著你去研究、探索,如果你感興趣,下課以后再繼續(xù)研究吧!
板書設計:
角的認識
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直直的邊。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內(nèi)容:
蘇教版第三冊數(shù)學《8的乘法口訣》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jīng)歷編制8的乘法口訣的過程,了解8的乘法口訣的來源。
2、理解8的乘法口訣的意義,能記住8的乘法口訣,并能用乘法口訣進行簡單的計算。
3、乘法口訣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4、通過編制口訣,培養(yǎng)學生運用類推的方法學習新知識。
5、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熟記8的乘法口訣,并熟練運用
教學難點:
掌握8的乘法口訣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ㄒ唬⿵土晫
1、背1—7的乘法口訣
2、火車火車往哪開。(1—7的表內(nèi)乘法的口算卡片)
。ǘ┨剿鲗W習
過渡:聽說我們要學習8的乘法口訣,有一只快樂的小狗一蹦一跳地來到了我們的課堂。課件出示:
1、它是怎樣跳的呀?我們一起觀察一下。提出要求:請你觀察小狗第一次從0跳到了幾?接下來它要順著數(shù)軸繼續(xù)跳,每次跳的長度與第一次相同,第二次跳到( ),第三次呢?為什么?(課件演示一只小狗在數(shù)軸上跳動的情況。)2、學生獨立觀察圖意,思考教材的要求,四人小組討論嘗試完成書上自己能夠完成的內(nèi)容。3、抽二位學生上臺板書。
4、對于他們編的口訣,你有什么意見嗎?有沒有問題要問他們?(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
5、觀察8的'乘法口訣有什么特點。(讓學生回答)
每一句的第一個數(shù)比下一個少一。
每一句的第二個字都是八。
積一個比一個多8。
6、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口訣記住,時間2分鐘。
7、檢查口訣記憶情況:對口令,同桌接背,正著背,倒著背。
過渡:同學們可真棒!不但自己編出了8的乘法口訣,還能用這么快的速度把口訣記住,老師真佩服你們!老師非常想獎勵大家,不過今天帶來的不是紅花,而是一首兒歌。
看誰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上?是螃蟹,它最主要的特點是什么?(8條腿)
電腦出示:
1只螃蟹一張嘴,(2)只眼睛,( 8)條腿。
2只螃蟹二張嘴,( )只眼睛,( )條腿。
3只螃蟹三張嘴,( )只眼睛,( )條腿。
4只螃蟹四張嘴,( )只眼睛,( )條腿。
5只螃蟹五張嘴,( )只眼睛,( )條腿。
6只螃蟹六張嘴,( )只眼睛,( )條腿。
7只螃蟹七張嘴,( )只眼睛,( )條腿。
8只螃蟹八張嘴,( )只眼睛,( )條腿。
。ㄈ、鞏固拓展
基本訓練
1、根據(jù)口訣寫二個乘法算式。(多媒體示)
2、(拿出做好的口算模型)請小朋友拿8和小圓外面的一個數(shù)相乘,很快說出得數(shù),并說出你所用的口訣。(指名幾個學生操作并口算)
3、完成書上P81 2、3題的練習。
學生先在書上練習,然后抽生回答。說出運用的口訣。
發(fā)展性練習:
1、老師拿出5元錢和2元錢,讓學生算算2張、4張、5張、8張有多少錢?
2、完成多媒體上的計算:
。1)、二(1)班同學分成6組,每組8人,二(1)班有多少人?
。2)、小明有郵票8枚,小剛的郵票是小明的3倍,小剛有多少枚?
。3)、校門兩邊各放8盆花,一共放了多少盆花?
3、過渡:剛才的題沒難到小朋友,下列的填空你會填嗎?
( )×4=32 8×( )=56 3×( )=24
8×( )=16 5×( )=40 ( )×8=48
4、學生完成書上第4題
拓展學習:
5、今天來上課的一共有多少個同學?請你根據(jù)同學們今天的座次情況列出算式,然后小組討論,看哪個小組的辦法多。ㄐ〗M匯報)
師:小朋友們可真聰明!在日常生活中還有許多問題等著我們?nèi)ソ鉀Q,只要大家用心思考,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ㄋ模、課堂小結
1、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是怎樣學到的?學得高興嗎?
2、齊背1—8的乘法口訣。
。ㄎ澹、作業(yè)
背誦8的乘法口訣5次。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比較和交流等活動,感知線段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正確的概念表征系統(tǒng)。
2、使學生在折、畫等操作活動中體會到線段是有長有短的,完善對線段的認識,掌握畫線段的基本方法。
3、使學生初步從“線段”的角度觀察生活中的物體、數(shù)學中的圖形,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線段與圖形的聯(lián)系,增強對數(shù)學的好奇心,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明確線段的基本特征,會用直尺畫線段。
教學難點:在折折痕中感知線段有長有短。
教學準備:毛線、正方形紙
教學過程:
一、 激活舊知
想一想,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哪些圖形?
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圖形的示意圖。
二、學習新知
1.認識線段
每個學生把準備的線,隨意地放在桌上,說說現(xiàn)在的線是怎樣的?
猜測:把線拉緊,線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
學生動手拉一拉,說說看到了線發(fā)生怎樣的變化?
引出:把線拉直,兩手之間的一段可以看成線段。板書:線段
反問:如果這樣(不拉直),兩手之間的這段可以看成線段嗎?感知線段必須是直的。
比較拉直前后的線,說說線段是怎樣的?明確線段是直的。
引出:線段可以用 表示。
比較線段的示意圖與拉直的線,說說有什么不同?
說明:兩端的兩點叫端點,表示線段的起點和終點。
再說說:線段是怎樣的?明確線段是直的,有兩個端點的,長度是有限的。
2、形成表象
(1)找線段,溝通聯(lián)系
引:在我們的身邊,直直的物體隨處可見,如:鉛筆、直尺、墊板等。
出示并說明:直尺、課本的每一條邊都可以看成線段。
追問:為什么直尺、課本的每一條邊都可以看成線段?直直的,有兩個端點
指名學生指一指,直尺、課本的哪條邊可以看成線段。
追問:還有哪些物體的邊也可以看成線段?
引:老師發(fā)現(xiàn),剛才小朋友們說的線段,是從我們學過的長方體、正方體等物體的邊。
因而,長方體、正方體的每一條邊都可以看成線段,那圓柱中有線段嗎?……
溝通線段、長方形、長方體三指之間的聯(lián)系。
。2)折線段,感知線段有長短
引:在正方形紙上,你一眼能找出幾條線段?老師能找出無數(shù)條線段,你信嗎?
引出:把正方形紙對折,折痕也可以看成一條線段。課件出示動態(tài)演示。
指名學生說為什么折痕可以看成一條線段?學生照樣子折,找到折痕。
引問:你能折出比這條線段長的折痕嗎?比這條短的折痕呢?學生動手折一折,比一比。
小結:用同一張正方形的紙,可以折出不同長短的線段,可見,線段是有長短的.。
。3)畫線段,進一步認識線段
過渡:我們可以把物體的邊看成線段,也可以用紙折出線段,那你能畫出線段嗎?準備怎么畫?
指名學生說說準備怎么畫線段?
通過討論,進一步明確線段是直的,有兩個端點的,有長短的,因而我們畫出的線段也應該是直直的。有兩個端點的,沿著物體直的邊畫線段,比較方便。
引出:可以沿著直尺的邊畫線段。(直尺的邊是直的)
學生嘗試用直尺畫線段。說說在用直尺畫線段時要注意些什么?
教師范畫線段,學生再次用直尺畫線段。
三、運用新知
1.完成想想做做1
重點說說圖4為什么是線段。
2.完成想想做做2
學生各自填寫,然后說說每個圖形各由幾條線段圍成。
3.整合想想做做3、4、5.
師在黑板上畫一個點,問:用這個點能畫出線段嗎?
再添一個點。要求:用直尺把這兩個點連成一條線段。
指名學生說說:連接兩個點可以畫幾條線段?
再添一個點(注意點的位置),猜:三個點能畫幾條線段?(在每兩點之間畫一條線段)
動手畫一畫,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再添一個點(注意點的位置),猜:四個點能畫幾條線段?(在每兩點之間畫一條線段)
動手畫一畫,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還想添個點畫線段嗎?
思考:怎樣才能有次序的畫出所有的線段。
四、內(nèi)化新知
回顧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主要學了什么知識?我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線段的初步認識
直直的
線段圖 有兩個端點
有長短的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平移、旋轉(zhuǎn)現(xiàn)象。
2. 能夠自己動手解決有趣的圖形或物體運動問題。
3. 通過探究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體驗獲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感受平移、旋轉(zhuǎn)的特征,幫助學生積累平移和旋轉(zhuǎn)的經(jīng)驗。
教學難點:運用平移、旋轉(zhuǎn)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課前準備
資源利用華容道游戲板、正方形、圓、三角形硬紙板、火柴棒、竹蜻蜓
教師:設計教案,制作課件 ,華容道游戲板
學生:華容道游戲板、正方形、圓、三角形硬紙板、火柴棒、竹蜻蜓
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談話:小朋友們喜歡玩各種各樣的游戲棋,今天老師就帶你們?nèi)テ孱惿痰昕纯,知道這是什么棋嗎?
。ǘ﹦邮植僮鳎剿餍轮
活動一:玩一玩,華容道(認識平移)
1.教師介紹華容道游戲的由來。
師:華容道是個非常有趣的游戲,發(fā)明的人受到三國故事華容道的啟發(fā),制作了這個游戲棋。了解故事。
華容道的玩法介紹。游戲規(guī)則:4個人物只能橫向或縱向移動。
誰來演示?(板書:左右、上下)
。1)分組活動。
。2)教師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
2.練一練:超級小司機
誰知道是什么意思?(前進、后退)
3.列舉生活中的平移現(xiàn)象。升國旗、纜車
你還知道哪些?
4.小結:玩一玩,發(fā)現(xiàn)了物體可以上下、左右、前進、后退,真有數(shù)學的眼光。
活動二:做一做,制作陀螺(認識旋轉(zhuǎn))
1.任選一個喜歡的圖形,制作陀螺
2.自己選擇圖形,制作。
3.反饋。轉(zhuǎn)一轉(zhuǎn),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列舉生活中物體旋轉(zhuǎn)的樣子。
5.對比小結。這些運動和棋子運動一樣嗎?用手勢做一做。
。ㄈ╈柟躺罨⑼卣顾季S
活動:做一做,竹蜻蜓
1.介紹竹蜻蜓。演示玩法。
2.放飛竹蜻蜓。觀察竹蜻蜓翅膀是怎樣飛的。
3.介紹書上的竹蜻蜓,做竹蜻蜓。
。ㄋ模┱n堂小結評價反思
這節(jié)課,我們在玩中學習,完整感受了物體的運動,希望你們帶著一雙數(shù)學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玩中的'數(shù)學,玩中的樂趣,玩中的美。
板書設計
玩一玩,做一做
平移(左右 上下)
旋轉(zhuǎn)(轉(zhuǎn)動)
教學反思
教學活動中,有學生的觀察與思考力、有自己的的動手操作,也有小組間的合作、生生之間,組與組之間的立體交叉互動。每一個學生都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本課真正使學生動了起來,課堂活了起來,實現(xiàn)了新課標準要求“在活動中探索,在活動中發(fā)展”的目的。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 篇15
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1.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使學生初步了解并找出簡單事物的組合數(shù);
2.使學生獲得一些初步的數(shù)學實踐活動經(jīng)驗。
。ǘ┻^程與方法:
1.培養(yǎng)學生初步觀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序地、全面地思考總是的方法和意識;
2.感受數(shù)學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shù)學的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ㄈ┣楦小B(tài)度和價值觀:
1.通過活動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合作意識;
2.初步學會表達解決總是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教學重點:
簡單的排列組合的方法。
教學難點:
有序的思考問題。
教學任務分析:
“實踐與綜合應用”是數(shù)學課程內(nèi)容標準中的四個領域之一。在第一學段中,要特別加強實踐活動,“搭配中的學問”是本冊書的四個專題活動之一。通過這一專題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在訓練學生有序思考能力,這種能力對學生今后學習數(shù)學乃至其他學科,以及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學情分析:
學生對新奇的具體的事物感興趣,愛動、好問,注意力不夠穩(wěn)定,而不善于記憶抽象的內(nèi)容等。同時對身邊的`數(shù)學有濃厚的興趣,樂于探究生活中的數(shù)學;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初步具備了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思維活躍,能多角度思考問題,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因此我在數(shù)學廣角這一主題中安排了 五個板塊進行教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況,提出搭配中的問題
談話:今天我感到很高興,因為有這樣難得的機會和大家在一起學習,希望在這節(jié)課中我們能夠成為好朋友!今天我們初次見面,我給你們先講個“田忌賽馬”的故事,想聽嗎?(教師講故事,大屏幕播放連環(huán)畫)
。▽W生聚精會神地邊聽故事邊看畫面。)
談話:故事講完了,你知道孫臏是如何幫助田忌反敗為勝的嗎?田忌賽馬是用到了數(shù)學中的什么學問,學習了今天的知識,你就能揭開這其中的奧秘,也能成為聰明的軍事家孫臏。今天我們要學什么呢?我們要學習“搭配”,那“搭配”有哪些奧秘呢?帶著我們想了解的問題去數(shù)學樂園旅行一次,去探索搭配中的學問吧!
二、引導參與,探究搭配的方法和學問
1、有順序的搭配。
講述:數(shù)學樂園里有自選商場,讓我們看看有什么?課件展示 2件上裝和3件下裝,如果你只能選一件上裝和一件下裝,你能想出幾種不同的穿法?
讓學生猜想可以搭配幾種不同的穿法?
那猜想了就讓我們想辦法來驗證吧。你可以用提供的材料來擺擺,也可以自己畫一畫,再想辦法把它記錄下來,也可以算一算。(課件出示:擺一擺、畫一畫、算一算)
展示:(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方法)按學生不同層次來展示。
擺先讓學生擺重復的、遺漏的
再讓學生說有沒更好的方法---擺有順序的。
比較得出先選定上裝搭配下裝或先選定下裝搭配上裝,只要有順序的來搭配就能不重復、不遺漏。
畫 學生可以用各種符號表示各服裝,再連線。
如:①--③ ①--④ ①--⑤②--③ ②--④ ②--⑤
想2+2+2=62×3 3+3=6 3×2
讓學生說出計算的方法
小結:有順序的連線和思考問題可以幫助我們很快算出搭配的種類,這樣保證既明了又不會重復、不遺漏。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們還會遇到許多這樣的問題,我們都可以運用有序的思考方法來解決。
2、配一配。
講述:自選商場除了衣服還有什么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出示2種飲料、4種食品)
提問:如果讓你選擇一種飲料和一種食品,共能搭配出幾種不同的飲食?誰能很快知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W生利用剛才所學的方法計算出8種不同搭配的飲食。)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展示不同的思考方法,但都是有順序的思考。
講述:不同的飲食就有不同的營養(yǎng),雖然有的飲料和食品是同學們喜歡的,但不能全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隨便搭配,因為這其中的營養(yǎng)素并不一定適合自己,因此,我們要學會科學地搭配飲食。
提升:如果增加一種飲料,還是讓你選一種飲料和食品,共能搭配幾種?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三、課堂實踐
講述:選好了衣服和食品,我們來到了數(shù)學樂園門口,(點擊數(shù)學樂園)可想進入樂園,必須先破譯門鎖上的密碼,這密碼是由9、3、7三個數(shù)組成的一個三位數(shù),這三個數(shù)共能組成多少種不同的密碼?
動筆之前請先思考你準備怎樣有序排列的?
問:你共排出了幾種不同的三位數(shù)?你們和他排得一樣嗎?
(學生對數(shù)學有序地進行排列。然后說說自己是如何排列的?)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 篇16
1、教學設計學科名稱:
北師大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分草莓》
2、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
本班有學生20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10人。
3、教學內(nèi)容分析:
教材從沒有余數(shù)的除法分蘋果入手,介紹了除法豎式的寫法,接著在動手操作中進一步掌握如何列豎式表示有余數(shù)除法。本課時是在前面的基礎上,在分較大數(shù)目的物品的過程中探索試商的方法。教學中先讓學生估計一下,每位同學大約分幾張卡片,然后組織教學活動,探討怎樣判斷估計得正確與否。可以利用乘法口訣,找出兩數(shù)相乘的積最接近被除數(shù),又比被除數(shù)小的試商策略。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用豎式求有余數(shù)除法的方法,教師可以充分放手,以小組為單位,在實際活動的背景中去探討試商的方法,讓學生去探索和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4、教學目標:
A 、探索有余數(shù)除法的試商方法,積累有余數(shù)除法的試商經(jīng)驗。
B 、運用有余數(shù)除法的有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C、培養(yǎng)學生在小組中探究問題的能力。
5、教學難點分析:
讓學生在試商的'過程中總結經(jīng)驗得出方法。
6、教學課時:
一課時
7、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活動:小組倒背乘法口訣
2、練習:
(1)( )里能填幾?
( )×4<15 8×( )<33 6×( )<37 ( ) ×7<39 (2)( )里最大能填幾?
( )×4<15 8×( )<33 6×( )<37 ( ) ×7<39比較(1)(2)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二、新授
1、以小組為單位分物品
第一小組(5人):分49張?zhí)O果的卡片第二小組(5人):分50張圓形卡片第三小組(5人):分51張梨形卡片第四小組(6人):分52根小棒第五小組(5人):分53個小珠子a、猜
猜一猜盒子里有多少物品b、看
盒子下寫好要分的東西和數(shù)量c、估
估計一下你們小組每位同學分得幾樣東西d、想
想一想你們小組是怎樣估的e、寫
把你估計的結果和分的過程用數(shù)學算式表示出來f、分
真正分一下,驗證一下是否正確g、說
說一說每人分得的數(shù)量是怎樣得出來的,為什么既沒估大也沒有估小?
小組合作的提示:
1)你能把分的過程和結果用數(shù)學算式表示嗎?
2)組長帶領說一說分的結果和數(shù)學算式的之間的聯(lián)系是什么? 3)真正分一下,驗證一下算的和分的是否一樣?
4)有沒有快速試商的好方法,請做好準備與其他小組分享。
教師要把握:
1)幫助學生將分的過程和數(shù)學的除法聯(lián)系起來。
2)將分的過程和算式的各部分之間聯(lián)系著來進一步理解豎式除法各部分之間的意義。 3)再次經(jīng)歷分的過程,進一步將數(shù)和形有機的結合起來,體會數(shù)學中“驗證”的方法。 4)幫助學生提煉試商的策略,可以利用乘法口訣,小組人數(shù)和分得的卡片數(shù)(兩數(shù))相乘的積最接近盒子上的數(shù)(被除數(shù)),又比盒子上的數(shù)(被除數(shù))小。
5個小組的算式分別是:(1)49÷6=8?6?7?6?71 (2) 50÷6=8?6?7?6?72
(3) 51÷6=8?6?7?6?73(以5個式子中的一個列舉如(3)中6×8=48,比51小; 6×9=54,比51大)
(4)52÷6=8?6?7?6?74 (5) 53÷6=8?6?7?6?75
2、問題:從算式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如果要是再有一個小組的話,是不是會出現(xiàn)54÷6=8?6?7?6?76呢?為什么?
3、練習
第6頁第3題森林醫(yī)生
完成書第5頁的試一試
完成書第5頁的算一算
4、比較試一試和算一算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三、小結
這節(jié)課你的收獲是什么?
四、作業(yè)
書第6頁的題目教學內(nèi)容:P 4-5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 篇17
教學內(nèi)容: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8單元數(shù)學廣角。
教學任務分析: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97頁的“數(shù)學廣角”其主要的教學內(nèi)容是簡單的排列與組合。排列與組合的思想方法不僅應用廣泛,而且是后面學習概率統(tǒng)計知識的基礎,同時也是發(fā)展學生抽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好素材。這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就是通過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最簡單的事例,讓學生運用操作、實驗、猜測等直觀手段解決這些問題,向?qū)W生滲透有關排列與組合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并初步培養(yǎng)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當然在“擺數(shù)”、“握手”等活動中,通過學生的合作交流、互相溝通,也促進知識的互補和互聯(lián),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學生分析:
簡單的排列組合對二年級學生來說都早有不同層次的接觸,如用1、2兩個數(shù)字卡片來排兩位數(shù),學生在一年級時就已經(jīng)掌握了。而對1、2、3三個數(shù)字排列成幾個兩位數(shù),不少學生沒有接觸過,但是對于學生來說也不困難,這些實際情況,在設計本節(jié)課時,教學的重點應該偏重于讓學生說一說有序排列、巧妙組合的理由,體會到有順序、全面思考問題的好處。并在設計“擺數(shù)”、“握手”這些活動時難度再稍微提升些,盡量做到讓每個學生都能有事可做。同時,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設計教案時也要做到設計學生感興趣的環(huán)節(jié),靈活處理教材。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數(shù)與組合數(shù)。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順序地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
3.引導學生使用數(shù)學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
4.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人際交往能力。
教學重點: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組合的方法,并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的問題。
教學難點:怎樣排列可以不重復、不遺漏。
教學準備:三只小動物的頭像、兩頂小雨傘圖片、上鎖的大門圖片、紙條、實物投影儀等。
教學過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為大家?guī)砹?只可愛的小動物,你們看它們是誰呀?(邊說邊貼出動物頭像:小刺猬、小鴨、小雞)小刺猬、小鴨和小雞三個好朋友今天準備到企鵝博士家去做客呢,可是剛走了一半路,突然下起雨來,它們?nèi)齻只有小鴨和小雞帶了傘,小刺猬沒帶傘,怎么辦呢?
。▽W生可能出現(xiàn)的答案有:①小雞和小刺猬拼一把傘,小鴨自己打一把傘。②小鴨和小刺猬拼一把傘,小雞自己打一把傘。③小鴨和小雞拼一把傘,小刺猬自己打一把傘。)
當學生在回答以上方法時,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把相應的動物頭像帖在傘的下面。
師:大家想的辦法都不錯。的確,三只小動物都和你們一樣試了上面這三種方法,可最后它們卻選擇了第③種方法,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原來呀,當它們開始用前面兩種方法時,可沒走幾步,小刺猬身上的刺就把小鴨和小雞給刺疼了,所以只能選擇第③種方法。
。ń虒W設計意圖:不拘泥于教材,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趣的故事引入新課,引起學生的共鳴。同時又滲透了簡單組合及根據(jù)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方法的數(shù)學思想,起到了一舉兩得的作用。)
二、用開密碼鎖的方法進行數(shù)的排列活動
師:三只小動物到了企鵝博士家,卻發(fā)現(xiàn)大門緊閉,門上還掛著一把鎖(邊說邊在黑板上貼出圖片)咦,鎖上還有一張紙條呢,讓我看看紙條上寫著什么呢?(教師讀紙條上寫的內(nèi)容:歡迎你們的到來,為了考考你們的.智慧,請你們先想辦法把這把密碼鎖打開,鎖的密碼提示是:請用數(shù)字1、2、3擺出所有的兩位數(shù),密碼就是這些數(shù)從小到大排列中的第4個。──企鵝博士留。)
師:三只小動物都犯傻了,怎么辦呢?同學們能不能給他們幫幫忙?
(生略)
師:那么我們就先每人拿出數(shù)字卡片,自己擺一擺,邊擺邊記,完成后,再小組內(nèi)交流匯總,組長把整個小組擺出的數(shù)全寫出來,當然重復的數(shù)字不用再寫,然后全組同學一起把這些兩位數(shù)從小到大排列起來,找到密碼。
學生先自己擺、記,然后小組匯總、排列、交流,教師進行巡視并作適當指導。
(教學設計意圖:以幫小動物開密碼鎖的方法來進行數(shù)的排列教學,使學生在充滿興趣的情感中不知不覺地進入了擺數(shù)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中感受,在活動操作中成功,在交流中找到方法,在學習中應用。這里先讓學生獨立思考,調(diào)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再小組合作,讓學生在寬松民主的氣氛中,參與學習過程。同時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出發(fā),適當增加了難度,讓這個密碼出現(xiàn)在所有的兩位數(shù)從小到大排列的第4個,這也是做到了“下要保底、上不封頂”的設計意圖。)
師:你們找到密碼了嗎?是多少?你們是怎么找到的呢?
請幾個小組的學生匯報找密碼的過程。(略)
師:那么剛才你們擺兩位數(shù)時,你擺出了幾個呢?請用手勢表示一下。
學生舉手后,問沒擺全的學生是怎么擺的,問全擺出的學生又是怎么擺的,學生出現(xiàn)的情況可能有:有把1、2組成12,然后再交換位置變成21;1、3組成13,交換位置后是31;2、3組成23,交換位置后是32;蛘呤请S便擺一個看一個的;蛘呤沁@樣擺12、13、23、21、31、32等。對這些擺法可讓學生去比較一下,得出第一種方法有序地去擺不會重復也不會遺漏。[小精靈
讓剛才不是用第一種方法去擺的學生按這種方法再重新擺一擺,感覺一下是不是比剛才方便多了。
師:同學們都擺得很好,都動了腦筋,要想擺得快又不漏掉,我們應該選擇一定的順序去擺。
。ń虒W設計意圖:既然是數(shù)學活動課就該讓學生充分地擺,充分地說,以“擺”來幫助思,以“說”來表達思,在“擺”中發(fā)現(xiàn)問題,在“說”中交流問題,解決問題。)
三、模擬小動物之間的握手來解決組合問題。
師:通過大家的幫忙,企鵝博士家的密碼鎖被打開了,小動物們可高興了,它們激動地互相握起手來,小刺猬邊握手邊在想:“我們?nèi)齻互相握一次手,一共握了幾次手呢?”(教師邊說邊在小刺猬的頭上打個問號。)
學生猜好后,教師指出可以以四人小組為單位,三人模擬小動物握手,一人數(shù)握手的次數(shù),找出答案。最后通過模擬得出:3人一共握了3次手。
師:排數(shù)時用了3個數(shù)字,握手時是3個學生,都是“3”,為什么出現(xiàn)的結果卻不一樣呢?(學生交流后得出:兩個數(shù)字可以交換組成2個兩位數(shù),而兩個人握手不能交換只能算一次。)
(教學設計意圖:模擬小動物握手,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自己找出答案,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意識和應用意識,同時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最后通過比較,找出區(qū)別,在區(qū)別中強化知識,此種學習方式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
師:這時企鵝博士回來了,剛才它出去買了個數(shù)碼相機,小刺猬、小雞、小鴨看見了,特別想照相,企鵝博士說:“行啊,但是我要考考你們,如果能夠回答出這道題,就給你們一起照相,只要順序不重復,想照幾張就照幾張。好,題目是這樣的:(教師出示:有3個數(shù)5、7、9,任意選取其中2個求和,得數(shù)有幾種可能?)”
小組合作填寫表格。
匯報展示。
(出現(xiàn)5+7=12,7+5=12時,教師問:這兩個算式的得數(shù)一樣嗎?是屬于同一種情況嗎?那應該怎么辦?)
得到結論:得數(shù)有3種可能。
照相環(huán)節(jié)
師:企鵝博士可是說到做到的喲,現(xiàn)在它要開始給這三只可愛的小動物照相了,大家?guī)退麄兣乓慌,看一看最多可以照幾張?/p>
小組合作
匯報交流。
四通過練習,使知識得到鞏固。
師:同學們說得都非常好。今天,我們不僅幫3只小動物解決了不少的問題,還學到了許多的數(shù)學知識,大家高興嗎?
師:那現(xiàn)在我們就帶著這份興奮的心情,來做幾道題吧!
1.(出示實物投影)第97頁“做一做”
。ň毩曉O計意圖:通過做一做這個練習,不但使學生明白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而且鞏固了所學知識。)
2.第98頁的做一做。
。ň毩曉O計意圖:這個練習如時間不夠可以讓學生在課外完成。這個設計是讓學有余力的學生能結合今天所學的知識,進行更高層次的運用,讓優(yōu)生能“吃得飽”。同時,讓學生對今天所學的知識有所回味,起到課后延伸與發(fā)展的作用。)
五小結:
師:這節(jié)課你學得高興嗎?為什么?
(小結設計意圖:并不要求學生一定要講出學到什么知識,只要學生對今天的課有所體會,不管這個體會是高興的還是難受的,是有關知識點的,還是情感體驗的,只要學生有所收獲,這節(jié)課就是成功的。)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 篇18
教學目標:
1、掌握兩級的運算順序和用豎式計算的書寫方法。
2、培養(yǎng)工整書寫,認真計算的好習慣。
3、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數(shù)學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掌握豎式計算的簡便寫法和利用豎式計算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境
老師談話導入。
課件出示:教材第2頁情境圖及成績統(tǒng)計表。
師:這是淘氣和笑笑進行套圈比賽的成績記錄。觀察這張表你了解哪些數(shù)學信息?
學生討論,自主發(fā)言
學生可能會說:
淘氣第一次得24分,第二次得23分,第三次得41分。
淘氣第一次得24分,笑笑第一次得23分,淘氣第一次得分比笑笑高。
淘氣第二次得30分,笑笑第二次得44分,笑笑第二次得分比淘氣高。
淘氣第三次得41分,笑笑第三次得29分,淘氣第三次比笑笑高。
……
師:同學們發(fā)現(xiàn)數(shù)學信息真不少。還有同學看出了淘氣的`得分兩次超過了笑笑,真細心!
二、自主探究
1、進行估算
課件出示:教材第2頁對話情境
師:同學們,你們看,這對好朋友因為比賽的輸贏發(fā)生了爭執(zhí),你覺得他們誰說得對呢?為什么?
生討論,匯報。
2、嘗試計算。
師:剛才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做了粗略的比較,覺得笑笑說得有道理,可能是笑笑獲勝了。那么到底誰獲勝了呢?讓我們來算一算,看結果是怎樣的。先計算淘氣的總分吧!
學生試做,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計算方法。
師:說一說你是怎樣算得?
學生可能出現(xiàn)多種計算方法:
無論學生做出怎樣的方法,教師都應給予肯定。三個數(shù)連加的豎式以前沒有用過,如果交流不出來,教師可作為參與者交流。提示學生觀察:由于這三個數(shù)中有一個是整十數(shù),計算時,采取豎式和口算結合的方式比較簡單。
師:剛才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出淘氣的得分是95分,現(xiàn)在大家再計算一下笑笑三次一共得多少分?
學生嘗試計算,教師巡視,并指導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3、學生分小組交流計算結果和方法。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三、總結提升
師:這節(jié)課一開始我們用自己的方法解決了淘氣和笑笑套圈比賽的問題,F(xiàn)在,老師提一個建議,下課后,請同學們自由組合,也進行一次套圈比賽,把比賽的情況記錄下來,下節(jié)課大家匯報一下。
練習設計:教材第3頁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 篇19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在認識平均分與除法意義的基礎上,結合“快樂的動物”這一具體情境,引導學生探究兩個數(shù)量之間的倍數(shù)關系!氨丁笔且粋生活中常用的概念,教科書沒有給它下定義,而是通過“畫一畫、擺一擺、圈一圈”等具體的數(shù)學活動,讓學生體會“倍”的意義。因此,教學時我會充分利用主情境圖中提供的素材,給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學生經(jīng)歷將一個具體問題抽象為數(shù)學問題的過程,逐步形式對“倍”的認識。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jīng)初步理解了除法算式的意義,99%的學生會用2——5的乘法口訣求商,并理解乘法和除法之間的聯(lián)系,98%的學生會用乘、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倍”雖然是生活中常用的概念,但對于二年級的孩子來說“倍”這個概念還是比較抽象的,學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二年級學生多以形象思維為主,愛玩、好動,接受新鮮事物快,又敢于挑戰(zhàn)自己和他人。因此,教學時要創(chuàng)設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激活求異思維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有效地進行學習活動。
學習目標:
1、在比較小動物數(shù)量關系的過程中體會“倍”的意義,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
2、會用圖形直觀和除法豎式表示兩個數(shù)量之間的倍數(shù)關系。
3、培養(yǎng)初步的觀察、分析能力,發(fā)展數(shù)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習重點:
經(jīng)歷用圖形直觀和除法豎式表示兩個數(shù)量之間的倍數(shù)關系的過程,初步理解“倍”的意義。
學習難點:
理解“倍”的意義。
學習準備:
教師:課件、15個圓形磁扣。
學生:作業(yè)紙
學習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請同學們把手伸出來,我們一起玩?zhèn)拍手游戲。
老師拍2下,請你拍出3個2下,要讓老師一下就能聽出你拍的是3個2下。
(拍完后師提問:你拍了幾下?)
生:拍了6下。
老師拍3下,請你拍4個3下。
師:同學們敏捷的思維表現(xiàn),迎來了許多快樂的動物,(板書:快樂的動物)它們想和同學們一起學習數(shù)學知識,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它們的到來。(生鼓掌,課件顯示主題圖。)
【設計意圖:】學生的自主參與是《課標》關注的主要理念之一,遵循二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的特點,以“拍手游戲”的情境入手,通過拍出“幾個幾”,既復習了舊知,鞏固了知識去,又激發(fā)了學生主動參與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改變學生學習枯燥乏味的思想,變?yōu)橥嬷袑W的理念,為后面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做良好鋪墊。
二、自主參與,探究新知
1、觀察情境圖,尋找數(shù)學信息。
師:同學們快往這看,請按照從上到下,或從左到右的順序仔細觀察,
都來了哪些小動物?
生:鴨子、松鼠、孔雀、猴子、小鳥、和小雞。
師:觀察的真仔細,請認真的數(shù)一數(shù)它們各有多少只?并把數(shù)出的結果記錄在書第70頁“數(shù)一數(shù),填一填!毕鄳姆礁裰邪伞#ㄕn件出示“數(shù)一數(shù),填一填!毕鄳膬(nèi)容。)
學生開始統(tǒng)計動物的只數(shù),老師巡視指導填寫,指名匯報交流。
師:寫完的孩子請用優(yōu)雅、帥氣的坐姿告訴老師。誰來說一說答案?
生:小鴨子有6只,小鳥有12只,猴子有3只,孔雀有1只,松鼠有2只,小雞有8只。
學生匯報時,其他同學加以確認后教師板書動物的只數(shù)。
【設計意圖:】通過“數(shù)一數(shù)、填一填”的形式,讓學生進行有序的觀察,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運用信息的能力。
2、體會“倍”的意義。
。1)畫一畫。
師:同學們數(shù)得非常認真!在這些小動物里就數(shù)猴子和鴨子最調(diào)皮、最機靈了,它們向同學們發(fā)起了挑戰(zhàn),敢于接受挑戰(zhàn)的孩子請坐直。請看挑戰(zhàn)內(nèi)容。
。ㄕn件顯示:如果3只猴子,用3個圓圈來表示,6只鴨子,用6個圓圈來表示,請試著畫一畫并且一眼就能讓我們發(fā)現(xiàn)鴨子的只數(shù)和猴子的只數(shù)之間的關系。)
師:請同學們拿出本子動手畫一畫吧,比比看誰畫的又快又明了。
學生在本上畫,教師巡視并指導,同時找一名畫的快的同學到黑板上畫一畫。
師:畫完的同學請用坐姿向老師示意。請看我們班這位小老師畫的,你認為他畫的怎么樣?
猴子:○○○
鴨子:○○○ ○○○
生:很清晰,整齊。
師:如果你也是這樣畫的請自己鼓鼓掌。誰能說一說鴨子的只數(shù)和猴子的只數(shù)之間關系?
生:鴨子的只數(shù)比猴子的只數(shù)多3只。
生:猴子的只數(shù)比鴨子的只數(shù)少3只。
師:你們可真是火眼金睛呀,鴨子的只數(shù)與猴子的只數(shù)除了有比多比少的關系外,還有一種神秘的關系。
。2)圈一圈。
師:同學們,看,猴子有3只,我們把它圈在一起(邊說邊在黑板上圈),看作1份,也就是幾個幾?
生:1個3;
師:鴨子有6只,6里面有這樣的幾份呢?請用你靈巧的小手試著圈一圈吧!
一生黑板圈一圈,其他生練習本上完成。
師指黑板圖問:你圈出了幾份?
生:我圈出了2份。
師:他正好圈出了2份,說明鴨子的只數(shù)里有二份猴子的只數(shù)那樣多。也就是說6里面有2個3。(板書:6里面有2個3。)這時我們就說:6是3的'2倍。
師:6代表什么?3代表什么?
生:6代表的是小鴨子的只數(shù),3代表的是小鴨子的只數(shù)。
師邊聽匯報邊板書。鴨子的只數(shù)猴子的只數(shù)
師:既然6是3的2倍,6又代表的是鴨子的只數(shù),3代表的是小鴨子的只數(shù),所以我們說鴨子數(shù)是猴子的2倍。(板書生齊讀:鴨子數(shù)是猴子的2倍。)
師:我們剛才3個一份,3 個一份圈,實際上就是看6里面有幾個3對不對?
生:對。
師:那我們怎么列式呢?
生:6÷3=2
師:2是指鴨子數(shù)是猴子的2倍,因為“倍”不是單位名稱,它是表示兩個數(shù)量之間的倍數(shù)關系,所以算式中的得數(shù)后面不寫“倍”字。
師:你們知道除法算式里的6、3和2分別表示什么意思嗎?誰想當個小老師,給大家講一講?
生:6表示鴨子的只數(shù),3表示猴子的只數(shù),2表示鴨子數(shù)是小猴的2倍。
生:6表示6只鴨子,3表示3只猴子,2表示鴨子數(shù)是小猴的2倍。
師:說得真清晰。同學們,鴨子的只數(shù)與猴子的只數(shù)之間這種神秘的關系,現(xiàn)在你們知道了嗎?
師:對,它們的只數(shù)之間還有倍數(shù)關系,即:鴨子的只數(shù)是猴子的2倍。
【設計意圖:】《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通過自主參與學習活動,獲得親身體驗;逐步形成善于質(zhì)疑、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努力求知的積極態(tài)度;通過“畫一畫、圈一圈”等活動,讓學生感覺非常有趣,在一種興奮、積極的心態(tài)下學習數(shù)學,激發(fā)他們探索、創(chuàng)新的欲望,從而在玩中初步理解倍的含義。
3、加深對“倍”的認識。
師;松鼠和小雞看到同學們這么聰明能干,它們想挑戰(zhàn)同學們有關“倍數(shù)關系”的問題掌握得怎么樣?有信心嗎?
生;有。
師:好樣的!請看挑戰(zhàn)內(nèi)容,一起讀一讀。(課件顯示:小雞數(shù)是松鼠的倍。 請“畫一畫,圈一圈,填一填”)。
師:同學們請用你喜歡的圖形畫一畫,圈一圈,填一填吧。完成后同桌兩人1組,互相說一說做法。
學生動手操作后匯報交流。
師:誰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紹給全班同學聽?
生1:我用2個圓片表示小松鼠的只數(shù),用8個圓片表示小雞的只數(shù)。我先把松鼠的兩個圓片圈起來,然后再2個2個地把小雞的8個圓片圈起來。我發(fā)現(xiàn)8里有4個2,所以我知道小雞的只數(shù)是松鼠的4倍。 8÷2=4。
師:和他辦法相同的同學請舉手。誰還有不同的方法?
生2:我先畫了2個星星表示小松鼠的只數(shù),又畫了8個小星星表示小雞的只數(shù)。我把8個小星星每2個分成一組,我發(fā)現(xiàn)能分成4組,我知道了小雞的只數(shù)是松鼠的4倍。 8÷2=4。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認識了新朋友“倍”,看,鴨子數(shù)是猴子的幾倍?小雞數(shù)是松鼠的幾倍?我們是用什么方法解決的?
生:除法算式。
師:像這樣,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數(shù)的幾倍”的問題,我們可以用除法算式來解決。同學們你們學會了嗎?小動物們可不太相信,它們出了兩道有關倍數(shù)的題想考考同學們,請看內(nèi)容:(課件顯示:“畫一畫,圈一圈,填一填”的內(nèi)容。)
師:一起讀一讀要求和問題。同學們有信心做對嗎?打開書第70頁最下面動手開始吧!
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匯報交流。
師:誰來交流一下你的做法?
生:松鼠有2只,我畫2個三角形,把它們?nèi)υ谝黄,看?份,也就是1個2,鴨子有6只,我畫6個三角形,2個一圈,圈了3份,6里面有3個2,
6÷3=2,鴨子數(shù)是猴子的2倍。
師:老師真佩服你的語言組織能力!掌聲送給他!如果同學們也是這樣想的請你這樣坐(老師示范坐直的姿勢)。
師:誰來說一說下一題的做法?
生:孔雀有1只,畫1顆五星來表示,把它圈起來,看成1份,猴子有3只,畫3顆五星來表示,1個1個的圈,圈了3份,3里面有3個1,,3÷1=3,猴子數(shù)是孔雀的3倍。
師:說得非常清楚,看來你已經(jīng)和倍交成了朋友,如果你也是這樣想的請為自己鼓鼓掌!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力求實現(xiàn)教學由“扶”到“放”的過程。為學生創(chuàng)造獨立思考和解題的機會,讓學生在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活動中加深對“倍”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4、尋找倍數(shù)關系,拓寬思維。
師:在這些小動物中,還有一些動物的數(shù)量之間也存在著倍數(shù)關系。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試著說一說。
生1:小鳥的只數(shù)是小猴子的4倍,12÷3=4。
師:你還能說出除法算式來,真了不起!
生2:小鴨子的只數(shù)是孔雀的8倍,8÷1=8。
師:看到同學們敢于發(fā)言,善于提問的學習態(tài)度老師為你們感到高興,這樣,同桌2人一組,一個做老師提一個有關倍的問題,另一個做學生來回答,如果有困難請舉手問老師,說完后請坐直,比比看哪一組的速度快!開始吧!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完全“放手”學生,以小組活動的形式讓學生進行操作,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shù)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讓他們在充分的動手、動口、動腦的活動中揭示知識形成的過程,抓住了重點,突破了難點,讓學生考學生,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三、鞏固練習,內(nèi)化提高。
1、“練一練”第1題。
師:同學們出色的表現(xiàn),又迎來一些小動物,我們一起去看看是誰來了?
(課件出示書第71頁練一練的第1題。)
師: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第一幅圖中有8只老鼠,4只小貓,求老鼠是小貓的幾倍?
生:第二幅圖中有4只蜻蜓,2只蝴蝶,求蜻蜓數(shù)是蝴蝶的幾倍?
師:請同學們打開數(shù)學書第71頁,看第1題,開動腦筋,試著填一填。
學生做完后指名匯報交流。
師:誰來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ㄕ2名學生交流,根據(jù)情況教師進行適當表揚。)
2、看星星,找倍數(shù)。
。1)總結各小組得星情況。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在短短的時間內(nèi)已經(jīng)和倍交成了知心朋友。小動物們可開心了,他們?yōu)槲覀兯蛠砹艘环萏厥獾亩Y物,快來看看吧。
(課件顯示以下內(nèi)容:1、師生一起總結各小組的得星情況。2、同桌兩人一組互相提出一道有關倍數(shù)關系的問題,讓對方口頭列式解答。3、完成后請坐直!比比看,哪個小組的速度快!)
。2)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師:根據(jù)各組的得分情況,你能提出一個有關倍數(shù)關系的問題嗎?
。3)全班交流。
師:哪個小組來說一說?(找2組同學來交流,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及時做出適當表揚。)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力求通過真實的學習生活情境,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使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的新理念;通過練習體驗,加深對“倍”的理解。尤其是“看星星,找倍數(shù)”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四、課堂回顧。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一定掌握了一些有關倍數(shù)方面的問題,你能說說嗎?你對自己這節(jié)課的表現(xiàn)滿意嗎?你想夸夸誰?
找3名學生全班交流。
師:同學們的收獲可真是不少啊,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驕傲。
【設計意圖:】在學生談體會,談收獲的同時,引導學生對自己及他人進行正確的評價,從而使學生能夠正視自己的進步與不足,為學生的心理發(fā)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五、作業(yè)布置。
師:課下,找一找生活中有關倍數(shù)的問題,用你靈巧的小手在A4紙上寫一寫、畫一畫、算一算吧。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 篇20
設計說明
解決問題的教學應尊重知識的本源,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它不是脫離生活實際而單獨存在的,教學中我們要讓學生體驗到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幫助學生利用已有經(jīng)驗探索并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增強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诖吮窘虒W設計從關注學生已有經(jīng)驗和引導學生經(jīng)歷探究估計方法兩方面入手,讓學生真正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
1.重視長度觀念的建立。
米和厘米是兩個最基本、學生最容易感知、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長度單位。如果學生對這兩個長度單位的實際“大小”形成了較鮮明的表象,那么就可以運用它們進行估測或者實測。上課伊始,復習厘米和米,用手比畫1厘米和1米的長度,讓學生在頭腦中對1厘米和1米有較清晰的認識,為新課的學習作鋪墊。
2.加強估計方法的指導。
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必須建立在準確估計長度的`基礎上。由于學生只學習了“厘米”和“米”,因此很容易作出非此即彼的簡單推斷。即“13厘米”不對,那“13米”就是正確答案。為了避免這種現(xiàn)象,教學中重在對學生進行估測方法的指導,讓學生經(jīng)歷觀察、感知、猜想等數(shù)學活動的過程,運用單位和數(shù)據(jù)相結合、借助參照物、利用生活實物等方法進行判斷,避免學生憑空猜測,發(fā)展了數(shù)學思考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尺子、學情檢測卡
學生準備 學生尺
教學過程
復習引入
1.師:前面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長度單位厘米和米,誰能比畫一下1厘米有多長?1米呢?我們身邊什么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什么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一支鉛筆大約有多長?你的身高大約是多少?
2.導入新課:厘米和米在生活中有很大的用途,那么什么時候用厘米作單位,什么時候用米作單位呢?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用手比畫1米和1厘米的長度,列舉身邊長度大約是1米及1厘米的物體,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為學生主動構建新知做好了知識、能力與心理上的準備。
探究新課
1.課件出示教材7頁例8。
師:(課件出示旗桿)同學們看,這是我們學校的旗桿,你們知道它的高度是多少嗎?
(學生猜測)
師:這樣猜測范圍太廣了,老師給同學們一個提示:一根旗桿的高度是13厘米還是13米?與小組內(nèi)的同學互相交流一下想法。
(指名回答,說想法)
預設
生1:(單位和數(shù)據(jù)相結合進行判斷)1厘米只有這么長(用手比畫),那么13厘米就只有這么長(用手比畫),旗桿不可能這么短,所以是13米。
生2:(借助參照物判斷)把旗桿的高度和我們的身高對比一下,我們的身高大約是1米,10個小朋友的身高加起來差不多和旗桿一樣高,所以旗桿的高度應該是13米。
生3:(利用生活實物判斷)一支新鉛筆的長度都不止13厘米,旗桿絕對不會這么矮,所以旗桿的高度應該是13米。
師小結:選擇長度單位時,可以利用單位和數(shù)據(jù)相結合的方法或借助參照物去判斷。表示較短的物體用“厘米”作單位,表示較長的物體用“米”作單位。
2.新知反饋。
師:(課件出示)小明到百鳥館參觀,看見了一只小鳥,這只小鳥的腳印長度是1厘米還是1米?
(學生小組內(nèi)交流,指名匯報,并說說自己思考的方法)
預設
生:我們的身高大約是1米,小鳥的腳印長度不可能和我們的身高一樣,所以小鳥的腳印應該是1厘米。
3.利用所學新知選擇合適的單位。
我們的教室長8(米)。
黑板長3(米)。
小明身高124(厘米)。
課桌高70(厘米)。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數(shù)學上冊教學設計11-28
數(shù)學上冊教學設計及反思02-22
蘇教版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學設計04-30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學設計03-27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數(shù)學廣角教學設計03-31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廣場 視圖》教學設計范文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