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皇帝的歇后語
歷史上把君主稱為“皇帝”,是從秦始皇開始的。在此之前,中國的最高統(tǒng)治者稱“王”或單稱“皇”和“帝”,如周文王、周武王、“三皇”、“五帝”等。下面是CN人才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袁世凱當皇帝——短命的貨
宰相的千金皇帝的女——不怕沒人要
做了皇帝想成仙——欲無止境
做夢當皇帝——官迷心竅;好景不長
皇帝不稱皇帝——孤家寡人
皇帝出宮——前呼后擁
皇帝打架——爭天下
皇帝的后代——龍子龍孫
阿斗當皇帝——軟弱無能
半夜里夢見做皇帝——快活一時是一時(比喻無止境的追求歡樂或比喻美夢不長,空喜歡了一場。)
唱戲的穿龍袍——成不了皇帝
程咬金做皇帝——當不得真
崇楨皇帝上吊——走投無路
慈禧太后手下的光緒皇帝——當家不做主;有職無權(quán);
當了皇帝想成仙——貪得無厭
皇帝下圣旨——照辦
皇帝做饅頭——御駕親征(蒸)
見了皇帝喊萬歲——老規(guī)矩
罵了皇帝罵祖先——不忠不孝
乞食身,皇帝嘴——不相稱
天高皇帝遠——有冤無處申
戲臺上的皇帝——假威風(fēng)
演戲扮皇帝——神氣一時
皇帝的交椅——至高無上
皇帝的女兒——不愁嫁
皇帝的女兒招駙馬——專揀好的挑
皇帝的圣旨將軍的令——變不了;沒法變;一口說了算
皇帝剃光頭——不要王法(發(fā))
#拓展知識#
皇帝由來:
先秦時期,中國的最高統(tǒng)治者稱“王”、“后”或單稱“皇”、“帝”,如:虞帝舜、夏后啟、商王紂、周文王、周武王。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吞并六國,統(tǒng)一天下。嬴政自認為這是亙古未有的`功業(yè),甚至連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如果不改變“王”的稱號,就“無以稱成功,傳后世”,于是讓李斯等人研究一下怎么才能改變自己的稱號,以顯示自己的“豐功偉績”。李斯等人商議后報告秦王說,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貴,可改“王”為“泰皇”。嬴政反復(fù)考慮,決定兼采“皇”、“帝”之號,稱為“皇帝”。自此以后,“皇帝”取代了“帝”與“王”,成為帝制時代最高統(tǒng)治者的稱號。秦王嬴政自稱“始皇帝”,后世俗稱“秦始皇” 。[3]
陛下由來至我國明代,行文中“皇帝”一語已經(jīng)很常見,如明王鐸《太子少保兵部尚書節(jié)寰袁公神道碑》:“皇帝曰:‘巡撫僉都御史可立厥治行勞哉,賜汝朱提文蟒。汝(袁可立)嘉而毛帥驕愎不協(xié),蠱于兵,滿蒲昌城襲報用敢獻功。”
人們在文藝作品中,經(jīng)常會看到臣民把皇帝稱為“陛下”的情況。為什么把皇帝稱為“陛下”呢?“陛下”是封建時代
上皇由來臣民對皇帝的稱謂。“陛下”本來是指宮殿的臺階,又特指皇帝座前的臺階。皇帝臨朝時,“陛”的兩側(cè)要有近臣執(zhí)兵刃站列,以防不測和顯示威風(fēng)。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對皇帝說話,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衛(wèi)者轉(zhuǎn)達,以示皇
權(quán)的崇高。“陛下”這一稱呼《韓非子》已有之。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有這樣的記載:“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nèi)為郡縣,法令由一統(tǒng),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后來,人們就用“陛下”作為對皇帝的直接稱呼,表示自己雖然是在對皇帝說話,但在禮儀上不敢忘記自己本來無此資格。
上皇,是太上皇帝(太上皇)的簡稱。
【關(guān)于皇帝的歇后語】相關(guān)文章:
《皇帝的新裝》讀書心得05-21
《皇帝的新裝》的閱讀答案04-05
關(guān)于比喻的歇后語04-04
關(guān)于鴨子的歇后語11-11
關(guān)于包公的歇后語04-03
關(guān)于腳的歇后語04-02
關(guān)于兒童的歇后語03-31
關(guān)于光頭的歇后語03-30
關(guān)于蛤蟆的歇后語03-29
關(guān)于趙云的歇后語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