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v欧美v国产v在线成_制服丝袜中文字幕丝袜专区_一区二区三区韩国电影_激情欧美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初中古詩詞

時間:2024-07-16 16:35:56 古詩詞 我要投稿

(推薦)初中古詩詞15篇

  在現(xiàn)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一些耳熟能詳?shù)墓旁姲,古詩具有格律限制不太嚴格的特點。那些被廣泛運用的古詩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古詩詞,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初中古詩詞15篇

初中古詩詞1

  長沙過賈誼宅(唐,劉長卿)

  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

  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

  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譯文】你被貶于此寂寞地住了三載,萬古留下你客居楚地的悲哀。踏著秋草獨自尋覓你的足跡,只有黯淡的斜陽映照著寒林。為何明君卻獨對你恩疏情薄,湘水無情怎知我對你的深情?江山已經(jīng)冷落草木已經(jīng)凋零,可憐你究竟何故被貶此地呢!

  【主題】通過對漢代文學家賈誼不幸遭遇的憑吊和痛惜,抒發(fā)了詩人自己被貶的悲憤與對當時社會現(xiàn)實的不滿情緒。

  【常見題型】

  1、 本詩頜聯(lián)景物描寫有何作用?試作簡析。

  答案:頷聯(lián)通過對“人去后”“日斜時”的“秋草”“寒林”等景物的描寫,渲染了長沙賈誼故宅的蕭條、冷落、寂寥的氛圍;烘托了作者孤獨、寂寞的.心境;為下文抒發(fā)感慨做鋪墊。

  2、試分析本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答案:本詩借古諷今,借賈誼被逐長沙之事,表現(xiàn)自己無罪被貶的悲憤和痛苦;對不合理的社會現(xiàn)實進行了強烈的控訴。

初中古詩詞2

  為了更好的適應課程改革,提高新課程教學質量,廣大教師必須迅速培養(yǎng)反思意識,在教學中反思,在反思中教學,不斷反思,敢于反思,及時反思,長期反思,使自己不斷聰明起來,成長起來,擁有以前的得心應手,找回如魚得水的新感覺,對新教材胸有成竹,對新課程游刃有余,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特別是語文教師,更應該有反思意識,更應該快速成熟起來,把語文教得更有活力,更添光彩。

  反思的本質是一種理解與實踐之間的對話,是這兩者之間相互溝通的橋梁,又是理想自我與現(xiàn)實自我在心靈上的溝通。反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各個方面存在的問題,它具有研究性質。

  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職業(yè)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在職業(yè)中所做出的行為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 2課前反思,教學成功的前提條件一說起反思,有很多老師自然會想到課后反思,但對課前反思卻忽略了。

  筆者說的課前反思,包括新學年(學期)開始時對學年(學期)教學目標的確立,對課程教學計劃的安排,也包括每課上課前對教材內(nèi)容的選取與舍棄、補充與延伸,對教學策略的選擇,對教學重點難點的思考,對教學內(nèi)容的組織,對教學過程的設計,對教學方法的確定,對教學媒體的使用,對教學想象的設想,對探究問題的篩選,對學生參與的預測,對教學效果的初評,對課堂上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或失誤、困境的解決與把握等等。這些反思都要求教師在課前一一思索,并在備課及教案上反映出來,不留盲區(qū),為課堂教學的`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做到胸有成竹去上課,有的放矢去引導。

  例如筆者在上《在山的那邊》一課前,就反思過這首詩是學生由小學進入初中的第一堂語文課,所以此課的教學過程中必須對學生進行初中語文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技巧、學習規(guī)律、學習注意事項等方面的指導與點撥,并把這些指導與點撥的內(nèi)容有機的穿插在教學過程中去,比如:預習、學習、復習、聽課、探究問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作筆記、查找資料、發(fā)表文章、課后小記等方面。我還反思由于學生閱歷淺、聯(lián)系實際的人生背景不夠,課前搜集一些名人的人生經(jīng)歷用于課堂上去啟發(fā)學生領會詩歌中闡述的人生哲理,讓學生學習名人在面對困難、挫折時不灰心喪氣,而堅持不懈的努力去克服困難,從失敗中勇敢地站起來,在艱難曲折中不斷的求索,實現(xiàn)自己夢寐以求的人生理想。

  關于朗讀訓練,我也反思在朗讀訓練中需要給學生以切實具體的指導,要克服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中的不注重朗讀指導的缺點,可在課堂上以一個片段或一兩個句子作為例子來指導,一句一句的教,一遍一遍的導,可以對一個詞的讀音、語氣、語調單獨指導,讓學生有勇氣大聲朗讀,讀準字音、停頓恰當,初步讀出語氣,還可以播放從外面購買的、教師的、學生的朗讀錄音帶,讓學生跟讀,以糾正不夠準確的地方。這樣的反思,有利于教師更進一步的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教法,更好的把握新課程,更快的提高教學質量。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3課中反思,教學成功的關鍵所在有了課前反思,還要有課中反思,教師在課堂上要及時反思,不斷調整,不能按照課前制定的教學方案一成不變的上下去,而要按照課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情緒、參與方式、探究效果、整體狀態(tài)進行靈活的引導,在反思中改進,在反思中完善,確保每一堂課的順利、高效進行。例如:筆者在上《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課時,在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后,是不是就可以結束呢?不行,我們對一篇文章不能老是從一個角度去讀,正如評價一個人不能單從一個方面去說,從不同角度的對同一文章進行探究可以提高閱讀的質量,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課堂上,可以就某一人物、某一情節(jié)或其他方面提出問題對課文進行多角度閱讀。我在引導學生歸納中心后,向學生提出探究問題:此文除了中心思想以外還有沒有其他方面可探討的問題呢?學生興趣很高,在文中不斷的找啊,找啊,在老師的適時點撥下終于有了結果,那就是:第一個問題,作為父親,應該怎樣教孩子脫險?假如“我”的父親急忙趕到懸崖下面,一面安慰“我”,一面爬上石架,把“我”扶下來,這種做法和課文中父親的做法相同嗎?你更喜歡哪一種?說出你的想法及理由。

  第二個問題,你們喜歡杰利嗎?說出你的意見及理由。 4課后反思,教學成功的不斷完善一堂課結束了,老師是不是就萬事大吉,什么事都沒有了呢?是不是就可以高枕無憂,好好的休息一下呢?不是這樣,凡是有經(jīng)驗的老師,有成就的老師,都會來個課后反思,反思什麼呢?從新課程教學理念、課堂教學過程、課中出現(xiàn)的值得探討的事件、學生的組織管理、工作經(jīng)驗、工作責任心、教學效果、學生獲得了什么、遺留問題處理等方面去進行反思,不斷的記錄自己的教學體會、失敗教訓、成功經(jīng)驗、研究成果、學生的評價、學生的學習心得,隨時總結分析,在反思中學習,在學習中反思,在教學。

初中古詩詞3

  題破山寺后禪院(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譯文】大清早我走進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著山上樹林。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處,禪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繽紛。山光明媚使飛鳥更加歡悅,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凈心。此時此刻萬物都沉默靜寂,只留下了敲鐘擊磬的聲音。

  【主題】這首詩描寫了了清晨寺后禪院的清幽脫俗的美好景致,抒發(fā)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隱逸情懷。

  【簡析】首聯(lián),落筆勾勒出清晨時分后禪房四周的環(huán)境,是寫后禪院的`遠景,為下文的近景刻畫打下了基礎。頷聯(lián)點出題中“后禪院”三字,描寫出通向后禪院彎曲幽深的小路和后禪院景色的幽靜迷人。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在意念上緊承頷聯(lián),通過有聲有色、有動有靜、有情有態(tài)的景物描寫來渲染佛門禪理滌蕩人心、怡神悅志的作用,在給讀者帶來美的享受的同時又把讀者帶進幽美絕世的佛門世界。尾聯(lián)兩句以聲襯靜,營造一個萬籟俱寂的境界,這與王籍的“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有異曲同工之妙。

初中古詩詞4

  1.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這兩句寫景抒情,生動含蓄地刻畫了思婦對愛人刻骨銘心的思念之情!斑^盡千帆”可見思婦望江時間之長。“皆不是”三個字包含了多少情思。“斜暉脈脈水悠悠”是寫夕陽西下,江水不斷東流的自然景象,江水悠悠,預示著明天、后天還要不停地等下去。等待是充滿渴望的,又是苦惱無奈的',其情之深之真,可想而知。不言相思而相思之情畢現(xiàn)。

  2.腸斷白蘋洲。

  ——生動含蓄地刻畫了思婦盼望之切,相思之苦,憂愁之深。

  3.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燕然未勒”指邊患未平,功業(yè)未成。運用典故,表達了作者的思鄉(xiāng)報國之情。

  4.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運用互文,情調悲愴,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朝廷重內(nèi)輕外,不修武備,不重邊功的憤懣不平。

  5.親射虎,看孫郎。

  ——運用典故,突出地展現(xiàn)了作者雖然年紀不小,但仍有著少年狂氣。

  6.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

  ——“遣馮唐”運用典故,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能像派馮唐赦魏尚一樣重用自己。

  7.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運用典故,表達了作者要報效國家,抵抗入侵者,建功立業(yè)的決心。

  8.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此句運用比喻,巧妙地將抽象的感情化為具體的形象,把愁搬上了船,是愁有了重量,不但隨水而流,而且可以用船來載,極為為自然妥帖。

  9.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生動的描寫了驚險激烈的戰(zhàn)斗場面,刻畫了一個殺敵報國的英雄形象。

  10.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此句表現(xiàn)了作者渴望殺敵報國的雄心壯志,以及壯志未酬報國無門的悲憤。

初中古詩詞5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2.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3.夜雨寄北(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4.淮上與友人別(鄭谷)

  揚子江頭楊柳春,揚花愁殺渡江人。數(shù)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5.回鄉(xiāng)偶書(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6.觀滄海(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7.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8.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9.江南春(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10.登飛來峰(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11.飲酒(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2.次北固山下(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13.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14.雁門太守行(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15.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6.迢迢牽牛星(《古詩十九首》)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17.渡荊門送別(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18.春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9.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20.西江月(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

初中古詩詞6

  相見歡(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樓,倚清秋。萬里夕陽垂地大江流。

  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試倩悲風吹淚過揚州。

  【譯文】獨自登上金陵西門上的城樓,倚樓觀看清秋時節(jié)的景色?粗@萬里長的大江在夕陽下流去。因金人侵占,中原大亂,達官貴族們紛紛逃散,什么時候才能收復國土?要請悲風將自己的熱淚吹到揚州前線。

  【主題】全詞由登樓入題,從寫景到抒情,表現(xiàn)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復中原,還于舊都的強烈愿望;同時也是對朝廷茍安旦夕,不圖恢復的.憤慨和抗議。

  【寫法】上闕寫景,但景中藏情。千里清秋,夕陽垂地,萬里長江,滾滾東流,這些是眼前景物,但清秋夕陽逝水渲染出極其肅殺、悲涼的氣氛,暗含著山河殘破、國運衰落的氣象,寄寓著詩人悲涼抑郁的心情。下闕運用了反問、比擬手法,表達了他渴望收復故土的愛國心和對南宋朝廷的不滿情緒。

初中古詩詞7

  一、研究背景

  古詩詞在初中教材的分量占到了三分之一,中考對古詩詞的考擦也占有相當分值,古詩詞教學越來越受到廣泛地關注。同時,對學生而言,學習古詩詞,除了在傳承語言文字方面的重大意義外,對提高青少年的傳統(tǒng)民族文化素養(yǎng)也具有深遠的意義。然而,由于古文深奧難懂等原因,古詩詞的教學效果不盡人意,為了比較準確的掌握初中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的實際情況,發(fā)現(xiàn)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更快更好地找到解決的方法,切實有效地提高初中古詩詞教學的質量和水平,我于20xx年著手準備,開展了“初中古詩詞學習調查”活動。

  二、調查內(nèi)容及結果

  調查采用書面問卷的形式,以本校初中三個年級的80名學生作為調查對象,著眼于整體水平和綜合調查,涉及古詩詞教與學的兩大方面:一是關于課堂教學(對古詩詞課堂的態(tài)度以及參與度),二是關于自主學習(古詩詞課堂討論交流的積極性以及課后對古詩詞學習的態(tài)度和方法)。我們采取隨機調查,抽樣分析的方法。經(jīng)過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整理出初步的調查結果,F(xiàn)對具體調查內(nèi)容展開論述。希望可一找出問題,對癥下藥,以期今后的古詩詞教學更加有效。

  初中古詩詞學習調查問卷內(nèi)容及結果分析

  1、你是否喜歡上古詩詞課?

  A非常喜歡 B喜歡 C一般 D不喜歡

  2、學習古詩詞時,你喜歡什么樣的講課方式?

  A老師講為主 B學生自主學習 C老師引導學生自學 D學生講學生評

  3、古詩詞課上,對于老師的課堂提問,你一般是:

  A積極思考,主動回答問題 B積極思考,但不主動回答問題

  C不積極思考,只希望聽別人回答 D老師抽到是再思考問題

  4、在古詩詞課堂上,你做筆記嗎?

  A經(jīng)常記 B老師要求就記 C偶爾記一點不能堅持 D沒有記過

  5、你在古詩詞學習中喜歡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嗎?

  A非常喜歡 B比較喜歡 C一般 D不喜歡

  6、你在古詩詞學習中喜歡同老師或學生一起分析、討論問題嗎?

  A非常喜歡 B比較喜歡 C一般 D不喜歡

  7、你在古詩詞學習中長和其他同學進行信息交流、資源共享嗎?

  A經(jīng)常 B一般 C偶爾 D沒有

  8、在古詩詞課上是否使用工具書,你的做法是:

  A能按閱讀的需要查閱工具書,并記錄下來 B偶爾查,有時也記錄

  C老師要求就查,自己不主動查 D從來不查,也沒有工具書

  9、你學習古詩詞時是否注意提示或注解?

  A能充分利用它們幫助自己更好的理解文意 B偶爾看一看,但不特別注意 C完全憑閱讀時的興趣來處理 D從來不看這些東西

  10、你在學習古詩詞時遇到問題怎么辦?

  A喜歡獨立思考,實在不懂時才問別人 B遇到問題時馬上就問別人

  C偶爾問一問 D從來不問

  11、當我們面對課后習題和批注式預習時,你能確定本課的學習目標嗎?

  A會 B有時關注 C不關注

  12、你會按照學習目標來進行學習嗎?

  A完全按照 B自己添加或減少 C隨意

  13、每一課時學習完后,你會主動按照學習目標來檢測自己的學習效果嗎?

  A會 B不會 C老師要求下會

  14、你會不會在完成本課的學習的時候,將本課的學習目標進行一下系統(tǒng)的梳理?

  A會 B不會 C老師要求下會

  15、你會對單元學習目標進行梳理嗎?

  A會 B不會 C老師要求下會

  三、調查結果分析

  以上調查結果,從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目前中學生古詩詞學習的心理狀況、特征以及日常學習中的習慣。

 。ㄒ唬⿲W習興趣分析

  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超過百分之八十的學生還是喜歡上古詩詞課的,其中有部分學生對古詩詞課堂的興趣甚至是相當濃厚的。而很多學生更愿意老師能夠引導學生自學或者老師能夠直接把課堂教給學生。

  (二)學習習慣及方法分析

  從調查中我們可以看出,對于古詩詞學習,大部分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1)近乎所有的學生都能夠積極地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但有少部分的學生不愿意主動回答問題。(2)有百分之七十五的學生有上課經(jīng)常記筆記的習慣,其他的學生也會在老師的要求下做筆記。(3)超過百分之八十六的學生表示在學習古詩詞中喜歡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出問題。(4)占比例百分之九十的學生喜歡和老師同學在古詩詞學習過程中一起分析討論以及進行信息交流和資源共享。(5)大部分學生能夠有效利用工具書以及文中的提示和注解初步掃除一些障礙,更好的理解文意,并且有超過百分之八十的學生有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6)對于課時學習目標、課后檢測、以及對課時及單元的梳理,有百分之四十的學生表示自己會做這樣的工作,但大部分學生還是坦誠只有在老師要求下才會做。

  綜上,目前中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有較為濃厚的興趣,并且在平時的古詩詞學習當中養(yǎng)成了比較好的學習習慣,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古詩詞學習的積極性,更主動的參與到古詩詞課堂學習當中,養(yǎng)成更好的學習習慣,從而增強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對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認同感,現(xiàn)在針對初中古詩詞教學提出以下建議:

  一、教師角色的轉變

  傳統(tǒng)的教學對教師的認識是教學中的主體,是知識的傳授者,是課程的開發(fā)者,是教學策略的實施者。而新課改卻對教師有了新的定位---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這個定位就把學生看成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是語文學習真正的主人。因此,教師應該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建立開放而有活力的古詩詞學習課堂,讓學生盡情的展現(xiàn)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

  二,指導學生古詩詞學習的方式

  1、現(xiàn)今社會,各種信息傳達的渠道越來越多樣化,可以說,現(xiàn)在的學生簡直置身于一個信息的海洋。如果僅僅強調被動的、接受式的學習,學生只能接受很有限的知識,很難拓展學習的知識面。因此,教師應該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充分利用各種渠道獲取知識,可以不僅僅局限于字典工具書等,充實自己。

  2、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方法

  新課改的最大特點就是如何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方式,將高效課堂一步步落實。

初中古詩詞8

  朝天子·詠喇叭(明,王磐)

  喇叭,嗩吶,曲兒小腔兒大。官船來往亂如麻,全仗你抬聲價。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見的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的水盡鵝飛罷!

  【譯文】喇叭鎖吶嗚嗚哇哇,曲兒小來腔兒大。官船來往亂如麻,全憑你來抬聲價。軍人聽了軍人愁,百姓聽了百姓怕。能到哪里去分真和假?眼睜睜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得江水枯竭鵝飛罷!

  【主題】《朝天子?詠喇叭》這首散曲表面是吟詠喇叭,實際上是借物詠懷,諷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殘害百姓的罪惡行徑,表達了人民的痛恨情緒。

  【寫法】全曲借物抒懷,雖然沒有正面提到宦官的字樣,卻活畫出了他們的`丑態(tài),諷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殘害百姓的罪惡行徑,表達了人民對他們的痛恨情緒。

初中古詩詞9

  登飛來峰(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譯文】飛來峰頂上應天塔高入云端,聽說在雞鳴時分可見旭日東升。不怕浮云遮住視線,只因為身在塔的最高層上。

  【主題】這是一首七言絕句,也是一首登高覽勝之作。登上高山之塔,極目遠望,詩人不禁豪情滿懷,壯志凌云,似覺天地萬物盡收眼底。詩歌借登峰所見景象之闊大,表現(xiàn)了詩人變法革新的政治理想、遠大抱負以及大無畏的.精神。

  【寫法】 “浮云”這一意象象征困難、挫折、障礙等。“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一句所蘊含的哲理:只有站得高,看得遠,才能不怕阻撓,不被眼前的困難嚇倒。

初中古詩詞10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譯文】天黑了,天黑了,為什么還不回家?如果不是為君主,何以還在露水中!天黑了,天黑了,為什么還不回家?如果不是為君主,何以還在泥漿中!

  【主題】本詩描寫家人盼望服役在外的親人回家的急切心情、詩抓住天色將晚這一瞬間的感觸,一連串的疑問、質問,表達了強烈的感情,有對親人泥水霜露中的.關切,有對“君”的行為的怨怒。

初中古詩詞11

  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曾經(jīng)說過:“在歐洲,作為古代經(jīng)典最醒目的標志,是一尊尊名揚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年的建筑。中國歷史上毀滅性的戰(zhàn)亂太多,只有一種難以燒毀的經(jīng)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詩詞。這些詩詞是蘊藏在無數(shù)中國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傳遞性的誦讀,便是這些經(jīng)典延綿不絕的長廊。”先生的話充分肯定了古詩詞在中國文學史乃至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古詩詞中精練含蓄的語言,空靈唯美的畫面,獨特巧妙的構思,真摯動人的情感,不僅成為學生閱讀寫作的優(yōu)秀范本,而且能豐富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良好的文化素養(yǎng)。

  然而實際教學中,初中語文的古詩詞教學卻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以筆者所在的地區(qū)為例,當古詩詞不列入中考閱讀理解考察范圍內(nèi)時,大部分教師僅僅讓學生會背會默,有的教師會做簡單的分析,也是為了學生易于背誦。學生疲于背誦默寫,缺乏對古詩詞的興趣。近年來,古詩詞被列入中考閱讀理解考察范圍之內(nèi),教師立刻調轉方向,將古詩詞教學作為閱讀教學的重點,從朗讀指導到知人論世,從品味意象到感悟意境,斟詞酌句,細品深挖,一篇在藝術上渾然一體的美文被肢解成一個個零碎的考點。有的鑒賞遠遠超過學生的能力范圍,抽象深奧,學生漸漸失去對古詩詞的興趣。

  鑒于上述情況,筆者認為應該重視初中古詩詞教學,但要適度。

  一.朗讀指導要有度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闭驗橐髡b的如此功效,絕大部分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非常重視朗讀,通過聆聽名家朗讀、教師配樂范讀、學生放聲朗讀等多種形式引領學生進入詩詞的意境中。當然教師們也很重視朗讀指導,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響韻腳、讀出重音、讀出感情,在重音、停頓、速度、語調、旋律、用韻、節(jié)奏上進行指導。筆者對此無可厚非。但是“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特別是古詩詞,語言凝練,意境深遠,留給讀者無窮的品味和想象的空間,每個人對一首古詩詞的感受是不盡相同的,讀出來的語氣語調語速可能也是不一樣的。以筆者的一次課堂教學觀摩為例。課題是蘇軾的《水調歌頭》,執(zhí)教老師課堂教學的重點就是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要求學生注意感情的起伏,根據(jù)感情的起伏把握語調和語氣,并在黑板上出示折線圖:

  教師以指揮者的角色,讓學生朗讀時根據(jù)他的手勢把握節(jié)奏和語調。課堂上有學生對“起舞弄清影”朗讀的處理提出異議。執(zhí)教者認為這里透露出作者賞月的欣喜,有著人間生活的逍遙和自在,所以應該讀得輕快些。而學生認為月下獨舞,唯有清影相伴,透露的是詞人的孤獨和寂寞,應該讀得低沉些。但最終執(zhí)教者仍以自己的理解指揮學生集體朗誦。在這里我們且不論哪種解釋更為合理,但告訴我們詩歌的理解和欣賞肯定是多元化的,教師切不可以自己的理解代替學生的閱讀感受。

  語文界有的專家認為詩詞朗讀有不可指導性也許就是源于詩歌理解的多元性。筆者并非反對詩詞朗讀指導,認為一些基本的指導是必要的,比如詩詞節(jié)奏的把握。但是指導要適度,不可細化到每個字的重音處理,每句話的輕重緩急,更不可以教師對朗讀的處理和把握代替學生的處理和把握。

  二.語言品味要有度

  詩詞最基本的特點就是語言的精練和含蓄,一字一詞一句使詩詞鮮活生動。精練就是用詞的準確生動,

  例如李賀的《雁門太守行》“黑云壓城城欲摧”中的“壓”字,寫出了敵軍人馬眾多,來勢兇猛;雙方力量懸殊,守軍將士處境艱難;渲染了一種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含蓄,就是詩詞語言的內(nèi)涵豐富,意蘊深遠。例如《雁門太守行》“半卷紅旗臨易水”中的易水,表面上指交戰(zhàn)的地點,實際上用典,暗示將士們“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的壯懷豪情,再細細品味,刻畫了一幅悲壯的場景,表現(xiàn)了將士們英勇無畏、視死如歸的精神。而古人也最講究“煉”字,“煉”好一個字則使詩詞添色增輝。

  正因為詩歌語言的高度凝練和深度含蓄,教師們需要引導學生品味詞句,感受文辭之美。可實際教學中,當古詩詞列入閱讀考察范圍之內(nèi)時,教師們將教學的重點放在一個個考點上,放在一個一個的答題模式訓練上。如賞析詞分為解釋詞的意思、分析手法、描繪詞所描繪的畫面、賞析作者的感情四步法,賞析句子分為翻譯句子、分析手法、描繪畫面、分析感情四步法。當然這教給了學生一定的鑒賞角度和答題技巧,但同時也把靈動豐韻的古詩詞變成了冷冰冰的考點。有的學生賞析的時候為了完成四步法所要求的不惜牽強附會,這極大地扼殺了他們的想象力。詩詞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她的留白,透過一個個意象,學生要張開想象的翅膀,再現(xiàn)文字中的畫面,融入畫面中的意境。心理學告訴我們,初中二年級到初中三年級是學生空間想象力發(fā)展的加速期或關鍵期。初中生想象的創(chuàng)造性成分在不斷增加,想象的現(xiàn)實性在不斷發(fā)展。所以在課堂上學生往往會有出其不意的精彩表現(xiàn)。例如筆者的一次課堂中,鑒賞杜甫《望岳》,品味“割”字,一生回答:“‘割’字寫出山像一把寶劍,寫出了泰山的山勢陡峭,具有王者的氣范!蓖瑢W們都拍手叫絕?墒窃诂F(xiàn)實課堂中,由于詩歌內(nèi)涵的.豐富性,教師往往覺得教學時間緊促,忙著將一個個知識點讓學生記在筆記上,學生品味詞句也忙著套用答題模式,走馬觀花,閱讀感受浮于表面。

  筆者認為詩詞語言品味要控制廣度,不能全面開花,不用字字落實。一首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中可圈可點的地方太多。執(zhí)教者一節(jié)課只要扣住一兩個字詞即可,品析“幾處”“迷”足以理解全詩。四聯(lián)只要重點品析一句“幾處早鶯爭暖樹”,或者“亂花漸欲迷人眼”便可提挈全詩。這樣課堂教學時間充裕,給學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間,讓學生充分感受詩詞的文辭美和意境美,感受古詩詞的無窮魅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另一方面,詩詞語言品味要把握深度,不能過于細挖深究。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性發(fā)展理論認為初中生正處于第四階段(變得勤奮階段)過渡到第五階段(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混亂感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一旦達不到成人對他們的期望,則常常產(chǎn)生一種自卑感。這種自卑感如果不能在這個時期很好地解決,他們就會懷疑自己的能力,影響個性的發(fā)展。所以我們在實際教學中,引導學生玩味語言,品味意境,到底達到一個什么程度,執(zhí)教者一定要考慮所任課班級的學情。特別是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不能先發(fā)制人,給學生以約定俗成的標準理解。例如蘇教版七年級上冊蘇軾《水調歌頭》中對于“我欲乘風歸去”,有的老師理解為詞人想歸于天庭,歸隱,過著神仙的逍遙生活;有的老師理解為歸于朝廷,表達詞人被外放冷遇的憂憤。兩種理解哪一種是正確的,問題本身就是一個課題,這不是學生的能力水平所能解決的,也許只有蘇軾本人自己清楚。像這樣句子的品味,執(zhí)教者需要把握好深度,對于初一學生來說能理解成詞人想歸隱未嘗不可。至于是否想歸于朝廷,這涉及到詞人“世”與“隱”之間的矛盾,就激發(fā)學生以后研究考證吧!當然,試題編制者在編制考題的時候也應該考慮初中生的認知發(fā)展特點,題目不可過難,答案的設置更應該留給學生發(fā)揮的空間,不能死板。

  三.情感體悟要有度

  詩詞和散文在表現(xiàn)手法上有很大相通之處,往往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白居易通過描繪西湖早春春意盎然的美景表達對生命的贊美;杜甫通過描寫泰山的巍峨磅礴表達兼濟天下的遠大抱負。從課程標準中語文教學的三維目標來看,古詩詞教學最能體現(xiàn)“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目標。所以詩詞教學中,應引導學生通過回憶與再現(xiàn)、想象與聯(lián)想、移情與共鳴等去體驗古詩的情志美。

  筆者認為情感體悟同樣應該有度。以一次課堂教學觀摩為例,課題是蘇教版八年級上冊杜甫《春望》,品悟“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中表達的情感,大致理解如下:飽受戰(zhàn)亂的痛苦、辛酸;對戰(zhàn)爭的怨恨;久盼親人音訊不至的迫切、焦灼、憂慮;對離散親人的深深思念;對和平安定生活的期盼,對時局的憂慮。執(zhí)教者肯定學生理解的同時引導學生理解課題“春望”包含著作者怎樣的情感,歸納如下:一種是表達感時傷懷、憂國思家的痛苦心情;一種是表達平復戰(zhàn)亂、家人團聚的美好期望。詩情感的把握全面而有深度。但筆者課后和學生閑談,夸贊他們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可學生的回答讓筆者大跌眼鏡,他們說這些都是參考資料上的理解。筆者和自己的學生鑒賞這首詩,發(fā)現(xiàn)學生能夠體悟詩人“國破”后的痛苦,親人離散的痛苦,但卻很難品悟其中蘊含的對和平的期望。反思我們的教學,在目標定位的時候更應該考慮學生的能力水平,我們的目標不是將一首詩詞品透,如果那樣每個學生都可以成為詩詞鑒賞大家,這對學生的要求太高。我們的目標應該是通過古詩詞學習讓學生了解詩詞,感受詩詞的形美和質美,培養(yǎng)熱愛祖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感。其實對于八年級的學生來說,《春望》這首詩讓他們通過品讀體會作者的憂國思家之情即可。

  古詩詞的意蘊是無窮的,教師只是引著學生走進詩詞的浩瀚海洋,激起他們暢游的興趣和熱情;詩詞是感性的,不能以課堂理性的分析破壞她的美,這樣我們很可能成為扼殺學生暢游詩海詞洋的儈子手。

初中古詩詞12

  春夜洛城聞笛(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譯文】是誰家的庭院,飛出幽隱的玉笛聲?融入春風中,飄滿洛陽古城。

  客居之夜聽到《折楊柳》的樂曲,誰又能不生出懷戀故鄉(xiāng)的`深情?

  【主題】這首詩通過客居洛陽城的夜間聞笛聲的細膩描寫,引發(fā)了詩人無限的思鄉(xiāng)之情。

  【寫法】全詩扣緊一個“聞”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合理運用想象和夸張,條理通暢,感情真摯,余韻無窮。

初中古詩詞13

  龜雖壽(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譯文】神龜雖然十分長壽,但生命終究會有結束的一天;騰蛇盡管能騰云乘霧飛行,但終究也會死亡化為土灰。年老的千里馬雖然伏在馬槽旁,雄心壯志仍是馳騁千里;壯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奮發(fā)思進的心也永不止息。人壽命長短,不只是由上天決定;調養(yǎng)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壽延年。真是幸運極了,用歌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主題】作者自比一匹上了年紀的千里馬,雖然形老體衰,屈居櫪下,但胸中仍然激蕩著馳騁千里的`豪情壯志,表達了詩人達觀、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

  【寫法】全詩詩情與哲理交融,構思新巧,語言清峻剛健,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藝術形象于一爐,述理、明志、抒情在具體的藝術形象中實現(xiàn)了完美的結合。

初中古詩詞14

  我國的詩歌浩如煙海,詩人也是燦若星漢,古詩教育方面也受到了重視。因為古詩詞孕育著豐富的人文精神,也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積淀。在中學語文教材中選入的詩詞都是我國詩歌史上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這些作品篇幅不長,表達的意境比較深遠,對于學生審美觀的形成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詩詞就是用語言表達的。認真學習詩詞,是我國中學生認識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重要的途徑,也是他們接觸古典文化的一個很好的教材。

  一、初中古詩的學習現(xiàn)狀分析

  (一)學生缺少古詩學習興趣

  對于古詩詞來說,跟學生的時代距離比較遠,而且古詩中所涉及到的一些社會常識或者是社會制度跟現(xiàn)代社會有著比較大的差距,這就使得一部分學生覺得學習古詩沒什么用處。加上古詩跟學生的現(xiàn)代口語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容易產(chǎn)生語言文字上的障礙,當讀不懂的時候便會出現(xiàn)畏難心理,自然古詩學習興趣不大。

 。ǘ┙處熑鄙俟旁妼W習方式的指導

  一部分老師覺得學習古詩就是理解課本中的句子和詞語的含義,讓學生能夠背誦和默寫,就等于完成了古詩學習的任務。就導致在教學方式上選擇的是簡單的串講,沒有進行有步驟的訓練,對于古詩詞的鑒賞方式以及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講解都不是特別到位,學生缺少完善的古詩學習方式的指導,學習成效不明顯。

  二、優(yōu)化古詩教學的策略分析

 。ㄒ唬┓磸屠收b,品味聲韻魅力

  詩詞之所以被人們覺得語言很美,就是因為語言的節(jié)奏美感。古詩在表達感情的時候會采用擬聲、雙聲或者押韻等形式來表達詩詞的聲韻美。詩詞把這些形式很好的結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就形成了節(jié)奏鮮明,讀起來抑揚頓挫的作品。要讓學生進行反復的朗誦,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對古詩的美形成一個初步的認識,特別是配上音樂來朗誦古詩的時候,就能讓學生在朗誦中進入古詩優(yōu)美的意境中。教師要對學生的朗讀進行指導,幫助學生樹立古詩的感情基調。比如,在學習《觀滄!愤@首詩的時候,要先讓學生了解曹操這個人物,明白曹操想統(tǒng)一天下的'決心和抱負,知曉這首詩正是創(chuàng)造在曹操北征的路途中,全詩格調激昂,顯示除了曹操的英雄本色。再比如,在學習《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時候,可以讓學生了解杜甫本人一生的坎坷,具備強烈的憂國憂民的思想,這樣就能對這首詩沉郁頓挫的風格有了進一步的理解,進行反復的朗誦,更好的品位詩歌聲韻的魅力。

 。ǘ┳终寰渥茫蕾p語言魅力

  學習古詩詞,需要對詩詞中的字詞進行反復的斟酌,體味每一個重點詞句的含義,通過這些字詞來感受詩歌中的形象和已經(jīng),更深一層的領略詩歌中的情趣,獲取相應的審美體驗。在對詩歌的語言進行品位的時候,要先讀懂一些語句。對于古詩詞來說,具備其特殊性,像語句比較濃縮,成分的省略性比較強,意思的跳躍明顯等等,這些都是初中學生在學習古詩詞的時候的障礙。作為初中語文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認真幫助學生梳理句子和詞語,告訴學生要先進行分詞解意,一個詞語一個詞語的理解,明確這個詞語在本詩中所表達的具體含義,啟發(fā)學生去感悟。比如,在學習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的時候,要先讓學生品讀其中的字詞,“枯藤”的“枯”字,“老樹”的“老”字,“昏鴉”的“昏”字,簡單的幾個字,就奠定了古詩的格調,烘托了冷落暗淡的氛圍,顯示了一幅沈深秋僻靜的鄉(xiāng)野圖。再比如,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幾處早鶯爭暖樹”中的“早鶯”,“誰家新燕啄春泥”的“新燕”和“啄”,初春時的早鶯,南歸的燕子,銜泥筑巢,鶯歌燕舞,充滿著生機與活力,讓人陶醉在這美好的春光中,喜悅之情表達的淋漓盡致。通過這樣的字斟句酌,反復的吟讀,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古詩的語言魅力。

 。ㄈ┣榫敖蝗,感受意境魅力

  在古詩教學中,要讓學生發(fā)揮想象,領略詩歌表達的意境美。因為中國古詩的文字都相對比較精練,而且意境比較深遠,具備特有的詩中有畫的感覺。著名教學學家葉圣陶曾經(jīng)指出:“在講授詩歌的時候,要關注學生性情的陶冶,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在精要的部分,一兩句的指導就足以,不需要冗長的解說!痹诂F(xiàn)代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通過過媒體把文字、圖片與動畫等很好的結合在一起,能夠更好的表達詩歌所表達的意境。比如,在學習《江雪》這首詩歌的時候,可以給學生播放這樣一幅畫面:漫天飛舞的大雪,夾雜著呼呼的北風,天地之間已經(jīng)是白茫茫的一片,渾然成為一體,就是在這個遼闊與寂冷的畫面中,出現(xiàn)了一艘孤零零的小船,上面坐著一位蓑衣笠帽的漁翁在江邊垂釣。用多媒體播放出畫面讓學生去感受“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感受詩人的孤高,感受其中的意境魅力。

 。ㄋ模┤跁炌,反思哲理魅力

  對于古詩來說,本來就是詩人觸景生情的產(chǎn)物,是詩人對于人生以及社會萬象的思索得出的結果,具備發(fā)人深省的哲理,融合生活情趣與藝術形象為一體。人性的兩個方面就是理性與情感,我國古代詩歌中的哲學理念是當時人類意識的主要體現(xiàn)。就像孔子在面對大江大河奔流不息的時候,就說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名句,這是在告誡其弟子不要虛度光陰,浪費時間。這些富含哲理古詩把本來對立的理性與情感很好的結合在一起。事實上,哲理詩歌跟敘事詩歌以及抒情詩歌一樣,都是古詩的組成部分,是可以讓學生慢慢咀嚼的另一種審美方式。比如,我們在學習王安石的《登飛來峰》的時候,其中“不畏浮去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如果單純從字面意思來理解,就感覺作者是在觀賞風景的體會,但是深入思考就可以得出一條哲理:人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修養(yǎng)以及學識,才能站得高看得遠。

  結論

  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燦爛輝煌,古詩詞是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中華民族的精神、氣節(jié)都在文化中顯示出來,在初中語文教育中,古詩詞教育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非常大的教育意義。所以,要認清當前初中生古詩學習的現(xiàn)狀,優(yōu)化古詩教學,反復朗誦、字斟句酌、情景交融、融會貫通,讓中華民族的古詩詞文化薪火相傳。

初中古詩詞15

  

  (殘月、明月、新月、玉盤) 在許多詩人筆下都是思鄉(xiāng)、念親的標志,多傳達離愁別恨、寂寞思歸之情。

  例句及出處

  1、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

  2、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

  3、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楓橋夜泊》張繼)

  4、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渡荊門送別》李白)

  5、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無題》李商隱)

  流水

  多傳達人生苦短、命運無常的感傷與哀愁。

  例句及出處

  1、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李白)

  2、水何澹澹,山島竦峙。(《短歌行》曹操)

  斜陽

  (夕陽、落日)多傳達凄涼失落、蒼茫沉郁、懷古幽情。

  例句及出處

  1、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王維)

  2、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漁家傲》范仲淹)

  3、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望江南》溫庭筠)

  4、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初中古詩詞】相關文章:

初中古詩詞07-21

初中古詩詞06-07

初中生古詩詞11-21

初中生古詩詞04-30

的初中必背古詩詞06-22

初中必背古詩詞06-23

初中必背的古詩詞06-07

初中古詩詞(熱門)06-08

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02-21

【合集】初中必背古詩詞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