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v欧美v国产v在线成_制服丝袜中文字幕丝袜专区_一区二区三区韩国电影_激情欧美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

時間:2022-06-16 11:20:29 讀書筆記 我要投稿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通用18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領悟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書筆記呢?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書筆記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通用18篇)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 篇1

  善于思考才能有創(chuàng)新,讀《給教師的建議》一書,我們可以看到蘇霍姆林大師的教育智慧,似乎能看到他正在凝神思考,鄭重地審視著學校教育的每一細節(jié),我覺得善于思考是他精彩人生中最具魅力之處。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第五條提出“兩套教學大綱”,發(fā)展學生思維。第一套是指學生必須熟記和保持在記憶里的材料,第二套是指課外閱讀和其他的資源來源。從蘇霍姆林斯基的論述來看,第二套大綱是保證第一套大綱順利完成的非常重要的前提條件。

  蘇霍姆林斯基思考學生學習過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發(fā)現(xiàn)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學生識記和保持在頭腦里的知識是很多的,因為它是進行后繼學習非常重要的一種保障,許多學生卻掌握得并不牢固,要么是不理解去死記硬背,保持得不長久,要么是記住了不知道如何去運用,成為一種“死”的知識。久而久之學習上失去興趣,淪落為“差生”,那么如何避免呢?最重要也最有效的一種辦法,就是實施第二套大綱。具體地說,就是每呈現(xiàn)一種新的知識或材料時,要給學生提供大量的與此相關的感興趣的內(nèi)容讓他們進行閱讀,以使他們更好地去理解這些知識,并在閱讀的過程中產(chǎn)生更多的疑問,從而進一步激起他們的求知愿望,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對“知識的感受性”,教師要“盡力為學生識記、記熟和在記憶里保持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教材而創(chuàng)造一個智力背景!边@樣,他的智力背景越廣闊,他所需要識記的教材就會變得越簡單。反觀我們平常教學,不顧知識積累和學習體驗過程,只顧死記硬背結(jié)論的做法簡直就是一種摧殘。

  關于后進生,如何做好后進生的轉(zhuǎn)化工作,蘇霍姆林斯基以成功案例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為了幫助一個叫費佳的后進生,蘇霍姆林斯基自己親自編了一本書《給思想不集中的兒童的習題》,他抓住兒童的心理特點,收集或編寫很多有趣的、能夠引起兒童思考的習題來訓練他。并且還為他提供一套適合他閱讀的書籍,大概有一百本,后來又為他配備了另一套圖書,約有二百本,正是這種大量的閱讀,使費佳的成績逐步趕了上來?梢,“閱讀能教會學生思考,而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fā)智力的刺激……學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圍世界上看到的不懂的東西越多,他對知識的感覺性就越敏銳,而你,當教師的人,工作起來就越容易了。”我們每一位教師對待教育教學中的每一項工作或每一個細節(jié)若能像蘇霍姆林斯基這樣善于思考,相信學困生在我們手下會越來越少。

  讀過這本書,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勤于讀書、善于思考,做一名成功的教師。通過讀書,提升教育素養(yǎng);借助思考,使教育充滿睿智。因為只有智慧含量較高的教育才算得上是一種陽光的沐浴、雨露的滋潤,才能真正滌蕩學生的心靈、提高學生的素養(yǎng)。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 篇2

  這是一本大家公認的教育經(jīng)典,因此如何解讀這本書就成了一個經(jīng)典難題。更讓我覺得困難的是,我始終無法認可這本書在教育中的經(jīng)典價值,盡管它講了不少有效的教育策略,也充分地展示了作者的教育智慧,也不缺少作者對教育的奉獻精神與濃濃愛意。但在我的眼中,始終覺得這本書還是淺了一些,盡管有不少的有用的教學方法,但這些方法過于有用,讓讀者簡單模仿就可以了,而不必去深入地思考這些教學方法有用性的原因何在。

  當你翻看《給教師的建議》的目錄,就會發(fā)現(xiàn)閱讀這本書的困難,因為全書只是作者教學經(jīng)驗文集的匯編;甚至可以給出一個粗淺的結(jié)論,在作者之后的一百年里,會很難發(fā)現(xiàn)有比這樣的經(jīng)驗文集更為全面而又有用的文集。所以,這本書為我們提供遠不只是一些有用的方法,而是透徹理解教育過程的原始資料。

  教師要善于確定:每一個學生在此刻能夠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這是教育技巧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能否保護和培養(yǎng)每一個學生的自尊感,取決于教師對這個學生在學習上的個人成績的看法。不要向兒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

  教學和教育的技巧和藝術就在于,要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fā)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

  在學習中取得成就,--這一點,形象地說,乃是通往兒童心靈中點燃著“想成為一個好人”的火花的那個角落的一條蹊徑。教師要愛護這條蹊徑和這點火花。

  如果教師關于把學生引進一種力所能及的、向他們預示著并且使他們得到成功的腦力勞動中去,就連那些調(diào)皮搗蛋的學生也能多么勤奮地、專心致志地學習啊!這些學生在緊張的勞動中顯示他們那積極活動的精神,他們變得跟以前完全兩樣了,因為他們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更好地完成作業(yè)上。

  要精心呵護孩子“想成為一個好人”的火花。我相信每一孩子都是想學好的,再調(diào)皮的學生,在他的心靈深處都是渴望成為一個好孩子的。這學期,有一個插班生叫邱友煊的孩子讓所有任科教師頭疼不已,上課坐不住,老是影響前后左右的同學學習?墒撬灿姓J真聽課,認真寫作業(yè)的時候。每當他覺得自己表現(xiàn)的不錯的時候,下課時就會到我身邊來問我:“老師,我今天上課不錯吧?你能不能跟我媽媽說我今天在學校很乖?”他也想學好呀!

  “有些教師常抱怨說,兒童在上課時調(diào)皮,做小動作……這些話總使我困惑莫解。”我也常聽到這樣的話,但我自己盡量注意不說這樣的話。因為我始終認為學生上課不愿聽,那是因為我的課不夠精彩。有些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學生非常專注地看著你,那是因為你的話語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了。所以我們要思考地就是怎么樣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而不是抱怨學生不聽課。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 篇3

  大學畢業(yè)后感覺自己是幸運的,來到了現(xiàn)在工作的幼兒園,雖然自己選擇的工作和自己的專業(yè)不一樣,但感覺每天過的很是充實。有最天真的笑臉,最童真的孩子們,在他們眼里我看到了很多單純簡單。

  讀這本書的時候有一個片段記得很明顯。書中是這樣描述的:當孩子說老師等我長大以后送一幢房子給你,送一輛汽車給你,看到日阿門說話時認真嚴肅的表情,老師心里是暖暖的,那時一種欣慰的喜悅。這不禁讓我想起了自己,自己剛剛接觸這個工作,很多地方都需要慢慢去學校,孩子學習的同時我也在學習,有很多時候自己忙起來可能對孩子要求也就嚴起來,不允許他們亂跑,亂鬧,遇到不聽話的孩子,自己也會去指責。但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不會計較太多。記得上周給孩子上課的時候,我們班段俊澤小朋友因為表現(xiàn)好,所以我表揚了他,他高興地抱住我說,老師我們家有好吃的,我想給你吃。這或許是孩子感覺到自己能給老師的最好的禮物,我心里暖暖的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在想,孩子畢竟是孩子,不可能讓他們做一些超出他們年齡段應該完成的事情,他們就是喜歡玩喜歡鬧。

  我意識到了自己是不是應該改變一下看待孩子的角度,對他們少一些指責,多一些關愛。經(jīng)常表揚一下他們,吃飯時候能自己吃完不用老師喂飯了,就是進步,說句真棒!孩子可能需要的就是表揚和鼓勵。少指責一點,多關愛一點!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 篇4

  在教師這個辛勤而又光榮的崗位上,我已經(jīng)工作了近七年的時間。我將這七年的青春歲月奉獻給了教育工作,既有成長也有遺憾,但是學習的腳步一刻也不能停止。在工作中我雖然經(jīng)?偨Y(jié)經(jīng)驗,但仍不乏困惑與難處,是書籍給了我精神引領。這個寒假,《給教師的建議》又一次為我指明了方向,給我以啟迪、深思,令我豁然開朗。

  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不知大家是否和我一樣有這樣的煩惱和壓力:每天在學校忙得團團轉(zhuǎn)。從踏進學校大門的那一刻,我的身心都在快速的運轉(zhuǎn)當中,直到下班回到家才覺得松了一口氣。“忙”和“累”成了工作的主旋律。正如這本書中所說:“我們的工作是用心臟和神經(jīng)的工作,確實是每日每時都在消耗大量的精神力量。我們的勞動處于經(jīng)常變化的局面中,有時令人十分激動,有時情緒壓抑。”所以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才能維護自己的身體健康,最根本的是要把整個集體的精力放到一種需要大家精神一致、集體創(chuàng)造、人人聚精會神、相互交流知識財富的工作上。

  我們大部分的負面情緒都由學生引發(fā)。比如:某個學生總是不完成作業(yè)、調(diào)皮搗蛋的學生又把哪個同學打傷了、在課堂上總是有擾亂課堂紀律的學生……這些都會讓老師們產(chǎn)生怒火,而且每天都會不定時地發(fā)生,有時甚至會有接二連三的令人惱火的事情發(fā)生。

  我們該如何抒發(fā)自己的不良情緒?我從書中找到了錦囊。首先,最應該改變的是自己的想法:兒童不是成人,不能對兒童的想法想得太過分。其次,不強迫壓制激動的情緒,而是要尋找一種活動,使我們能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令人激動、氣憤、又不得不把抑制發(fā)火的彈簧壓緊的事情,比如可以用幽默的方法來調(diào)侃“惹怒”你的學生,當然這種調(diào)侃是善意的、正面鼓勵的。

  除了班級管理帶來的負面情緒讓我們身心疲憊外,還有忙碌的教學工作任務也讓我們倍感壓力:要備課、上課;要批改作業(yè)、管理學生;要參加學校的各種培訓活動還要組織學生參加課外活動;要協(xié)調(diào)家長與自己與學校的關系以及其他一些瑣碎的事情……如此多的事情,我們該如何擠出時間?這本書給我們的答案是“閱讀”。剛讀到這里我還想:本身就沒時間,已經(jīng)忙得團團轉(zhuǎn)了,還要閱讀,這哪里是在找時間?讀完后才明白:閱讀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做事的想法和方法;閱讀不是為了明天上課,而是出自本性的需要,出自對知識的渴求。當教科書成為我們知識海洋中的一滴水,而我們教給學生的只是這門知識的基本原理,那么我們就無須在備課、上課時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不僅如此,閱讀也會影響我們做事的方法,面對工作中的各項任務,廣闊的知識會讓我們有方法可依,有規(guī)律可循。我們的時間和精力自然也會多出一些來。

  閱讀似乎是我們教育工作中的一件利器,它不僅可以幫我們擠出時間,而且是做“學習困難”學生工作的出口。這是緣于愈是學習困難的學生,就愈需要閱讀。閱讀能教他思考,思考會刺激智力覺醒,學生思考得越多,在周圍世界中見到不同的東西愈多,他接受知識的能力就愈強,教師工作起來也就愈容易。這同樣是在為我們減輕煩惱和壓力。

  所以,教學工作中的各項事務都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而解開這些扣的鑰匙就是閱讀。我們無法預料在新的一天會面臨多少事情,多少挑戰(zhàn)和壓力,但我們要抱著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的態(tài)度做好自己、做好當下,用積極的心態(tài)迎接每一天!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 篇5

  看過《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之后,帶給我極大的啟發(fā)和深深的感觸,書中每條談一個問題,即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論分析,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名著。蘇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建議中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yǎng),就是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饑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確實,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游刃有余,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的儲備,使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只有讀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里汲取營養(yǎng),才能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無物可教"的尷尬境地。械诙䲢l講到"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只有學生喜歡上了某一學科,那么這些學生的天賦素質(zhì)才會得到發(fā)展,他們的愛好、稟賦、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來。我們也可以從圖書、報紙的種種事實可以看到,一個人最終的研究或發(fā)展方向,都可能與他小時候所喜愛的那門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是啊,作為老師,最希望的就是學生熱愛你的學科,只有這樣,學生才有興趣學才可能學好!如何讓學生喜歡你的學科呢?它所需要的條件太多了,教師靠高尚的人品,積極的智慧,高超的教育藝術吸引了學生,學生喜歡你,自然會愛烏及屋,從而喜歡了你教的這門學科。在這里,蘇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議,他希望你去爭取自己學生的思想和心靈,跟你的同事們--其他學科的教師來一番競賽。在我們的教學中,總能看到這樣的情景,上課前或下課后,學生快樂的圍繞著老師身邊,和老師交談著自己的所見所聞或討論著有關課堂上的問題。當然,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有些"你自己的學生",這些學生都是對你這門學科特別感興趣的學生,以至于他們可能因為喜愛這門學科而會把這門學科當成自己將來從事研究的方向;但也有一些學生對什么都不感興趣,他們對一切都感到漠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學生對待知識的態(tài)度上,最令人感到苦惱和感到擔憂的,就是這種無動無衷的精神狀態(tài)。

  那么如何點燃起這些學生"興趣"的火花呢?教師一方面要在教育學生的同時不斷學習,提高課堂效率,是學生真正成為"自己的學生",使課堂成為學習知識的樂園。另外蘇霍姆林斯基也給了我們建議:"接近那種無動于衷的頭腦的最可行的途徑就是思考。只有靠思考來喚醒思考。"教師都要思考,是什么促使某些學生變成了這個樣子。有什么方法才能改變呢?在這里,蘇霍姆林斯基讓我們每一位教師要樹立一個觀念,那就是,要使一個人終于有一天發(fā)現(xiàn)自己是知識的主宰者,使他體驗到一種駕馭和規(guī)律性的心情。用認識來鼓舞起人的精神--這就是說,要使思想跟人的自尊融合起來,這是給我們提出的第二十三條建議。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 篇6

  《學記》中說“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辈恢挥X,登上講臺已近二十年。教材越來越熟悉了,說話也越來越溜了,經(jīng)常是打開課本就可以侃侃而談,教育教學工作到了平淡帶些許厭倦期。在工作室潘老師的推薦下,帶著教而知困的疑惑,假期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

  翻開書卷,熟悉之感撲面而來。書中內(nèi)容真實、質(zhì)樸,沒有華麗的詞句,沒有轟轟烈烈的案例,沒有讓人費解的說教。隔空隔世而來的蘇先生像一位慈祥的老者,他講的正是我們的故事,他描述的正是我們的學生,他拿起的就是我們的教材,他討論的就是我們的課堂。對我有啟發(fā)的地方實在太多,現(xiàn)就教師個人成長方面談一點兒我的體會。

  體會一:“每一位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這些記錄是思考和創(chuàng)造的源泉。他自己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已經(jīng)記了32年。教學日記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一個重要的途徑。我們每日看似平凡、單調(diào)、瑣碎、重復的工作中,就蘊藏著某些重要的教育現(xiàn)象或教育規(guī)律。如果我們能像蘇霍姆林斯基那樣善于積累和反思,那我們就能慢慢學會處理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只有傾注了教師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活的思想,自己的個性,教學才最有效。

  體會二:世界上沒有好的教育方法,只有適合的教育方式

  蘇霍姆林斯基在第一個建議中提到,“我們作用于學生精神世界的最重要的工具是教師的話語、周圍世界的美和藝術的美……”

  古人有一種說法:“樂人易,動人難!币簿褪钦f,讓人開心容易,要想感動人很難。其實我覺得,樂人和動人是語言的兩種不同風格,幽默的極致也能動人,例如蕭紅的《祖父的園子》,當你讀到:“祖父澆菜,我也過來澆,但不是往菜上澆,而是拿著水瓢,拼盡了力氣,把水往天空一揚,大喊著:‘下雨啰!下雨啰!’”在捧腹大笑的同時,你的心里能不一陣波瀾起伏嗎?

  我想,一個語言貧乏單調(diào)、枯燥無味的教師吸引的學生恐怕也很有限。作為教師,我覺得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應該是我們努力的方向,無論我們采用的是哪一種風格,只要能吸引學生就是成功的語言,教育的方法千萬種,教師課堂語言的魅力也是引起學生的共鳴的好方法。

  體會三:讀書,讀書,再讀書,把讀書變成教師的精神需要

  在這本書中蘇霍姆林斯基給我們講了一個老教師上的一節(jié)公開課的事。區(qū)培訓班的學員、區(qū)教育局視導員都來聽課。課上的非常出色。聽課的教師們和視導員本來打算寫點記錄,可是聽得入了迷,竟連做記錄也忘記了。有老師問上課的老師這節(jié)課準備了多長時間,他說,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而這節(jié)課的現(xiàn)場準備只有15分鐘。怎樣進行這樣的準備呢?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的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把讀書變成教師的精神需要!弊x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而在當前如此頭緒繁多的工作面前,我們又難以靜下心來讀書。在學校里課多、作業(yè)多、材料多;在家又要照顧孩子,又要做家務,不能讀書的理由太多。更多的時候我就是逼迫自己坐下來讀幾頁書。一是為了學習知識,二是為學生和自己的孩子做個榜樣。

  學校大力提倡學生多讀書,我們老師更應該做榜樣,在忙碌中擠時間捧起書本!試想,你只是單純要求學生去看書,而自己卻對書中內(nèi)容一無所知,課堂上如何向?qū)W生傳授知識?如何和學生討論?如何與學生并進?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給教師的建議》就是這樣一個源頭,它充滿著善意、真誠與靈氣,它記述著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忠誠與執(zhí)著。盡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仍像“場及時雨”,滋潤著一顆顆干渴的靈魂。它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著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常讀常新,每次閱讀都有新的收獲與體驗。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 篇7

  閱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讀完此書發(fā)現(xiàn)雖然現(xiàn)在教育形勢發(fā)生了很大改變但蘇霍姆林斯基那光輝的教育思想對現(xiàn)在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蘇霍姆林斯基不愧為偉大的教育理論大師針對教師的困惑和不解好象與教師面對面地交流一樣讀完后有豁然開朗的感覺。本書一開始就提出了值得教師深思的問題:"為什么在一年級就開始出現(xiàn)落伍的考試不及格的學生 而到了二三年級甚至有落伍得無可救藥的學生呢 "是這些學生太笨是他們上課不專心聽講還是從教師自身尋找原因

  因為曾經(jīng)遇到過這樣的學生所以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作為教育者我們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 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個學生 特別是弱勢群體。學生再幼稚也有他個人的思想和情操有他獨特的思維和心靈。他們不是我們恩賜或施展個人魅力的對象更不是等待我們塑造的蒼白魂靈。我們應該多一份關愛多灑一些陽光給那些"落伍"得"無藥可救"的后勁生。蘇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對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走到他們跟前看看他們有什么困難提出專門為他們準備的習題。學習差的學生腦力勞動的效果如何不能要他們光聽別的學生流利的回答記黑板上的內(nèi)容而要設法使他們獨立思考因為思考的過程已經(jīng)包含對知識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們在每一節(jié)課上在腦力勞動中哪怕獲得一點點進步也好。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 篇8

  應該說對教育專著,我向來不感興趣,始終認為哪些理論太枯燥、乏味,對我們的實際教育教學,沒有太多的指導意義,然而暑假里拜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后,改變了我的想法,這位大教育家的思想深深吸引了我,讓我深受觸動。

  《給教師的建議》不僅是一部教育理論專著,而且是一部教育實踐的百科全書,書中不僅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讀罷此書,大大開闊了我的眼界,提高了我的教育教學的水平。下面就針對書中貫穿的觀點談談我的思考和體會。

  一、書籍——教師的第一至愛。

  蘇霍姆林斯基在《談談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一文中提到:一個教師要想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只有持之以恒地讀書,讀書,再讀書。讀書應該成為教師的精神需要。讀到此我開始反思自己,從教幾年來真正讀過的書有幾本?每天不停地忙于備課、上課、批改,管理班級,總是抱怨沒有時間讀書,而閑暇時會抱著電視看個沒完沒了,或悶頭大睡,而哪些教育書籍卻安安靜靜地躺在書架上,早已落滿了灰塵。只有在寫論文或上公開課時,才想起找一點書來,看看有沒有可以借鑒的文章,有沒有可以參考的教案,此時,想一想實在是可悲!可憐!

  霍姆林斯基說:如果一個教師在剛參加工作的頭幾年里所具備的知識,與他要教給學生的知識的最低供需比例是10:1,那么到他有15年或20年教齡時,只有通過讀書去獲取知識,師生知識供需比例才可能達到20:1,30:1或50:1。教師不讀書,就會越來越不能勝任教育教學工作,自己淘汰自己,冷靜下來一想,覺得大師的話非常有道理,從教10于年來,自己每天都在重復著昨天的故事,面對著知識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深感自己的“老本‘真的已經(jīng)不夠用了。那么唯有讀書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的尷尬境地!才能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

  讓我們牢記大師的建議:書籍是教師的第一至愛。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應該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讓我們做一個愛讀書的人吧!

  二、閱讀——學生的第一需要。

  如果你仔細閱讀《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后,你會發(fā)現(xiàn)蘇霍姆林斯基對閱讀特別看重,他將閱讀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他說:“閱讀應當成為吸引學生學好的重要發(fā)源地!彼說:“一個有思想的人如果不反復閱讀自己心愛的書就無法生活!眱和膶W習越困難,他在學習中遇到的似乎無法克服的障礙就越多,他就應當更多地閱讀。閱讀能教給他思考,而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fā)智力的刺激。他還強調(diào)指出:能夠在閱讀的同時進行思考,和在思考的同時進行閱讀的學生,就不會在學業(yè)上落后,而沒有學業(yè)落后的現(xiàn)象,教師的工作就容易了……這樣的句子在整冊書中隨處可見。

  那么從大師的這些話中,可以看出學生喜歡上閱讀是何等的重要,讀了大師的這些建議后,我對班里的同學進行了分析,覺得確實是這樣的。拿到一篇文章后一般能夠流利讀下來的同學都是成績比較好的,而等課文學好后也不能流利讀下來的就是學習成績不行的幾位,看來閱讀真的很重要,我想,這對我今后的教學是一種啟示,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一定要重視學生的閱讀興趣的激發(fā)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要多布置閱讀文章的作業(yè),給同學們多講講故事,以此來引導他們對閱讀的興趣。尤其是對學困生的輔導,將從閱讀方面下手,進行新的嘗試,從“根“上解決他們貧困的原因。閱讀是開啟學生智力的重要手段,讓閱讀成為孩子的第一需要吧!在閱讀的同時能夠思考,在思考的同時能夠閱讀。這將是學生終身受益的法寶。

  三、愛——教育成功的秘密。

  給教師建議》這本書是我讀過的第一本具有真正意義的教育理論專著,他讓我愛不釋手,讓我不斷地反思和重建自我,從書中,我們不難看到,蘇霍姆林斯基對學生的熱愛,對教育事業(yè)的忠誠與執(zhí)著,他深愛著每一個學生,他關懷著每一個成長的生命,他與學生朝夕相處,與他們一起活動,一起讀書,一起旅行,了解他們的歡樂和痛苦,關心他們的成功和失敗。學生在校期間的全部生活,都是他的研究對象。他曾32年如一日地寫著自己的教育日記,所有所有的一切,帶給我們的不是抱怨與痛苦,而是一種發(fā)自心底的幸福與成功。讀到這些,審視自我,深感渺小,我們距離蘇霍姆林斯基竟然是那樣的遙遠。是的,愛是教育成功的秘訣,這句話我們不知重復了多少遍,可是我們餞行的又有多少呢?教育是一種精神活動,也是一種腦力勞動。我想,只有當教育者走進受教育者的心靈的時候,教育的價值才能真正體現(xiàn)出來。

  總之,讀《給教師建議》一書,受益良多,其揭示了教育的真諦,其理論和精華只有細細地品位才能感悟和吸收。我想,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將有選擇地應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技巧,同時我將聽從霍姆林斯基的建議,每天不間斷的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讓讀書將成為我心靈的自覺。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 篇9

  當我再次閱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獲益匪淺。在100條建議中,說得最多的就是讀書,這一點給我的觸動也最深。

  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就是一種真正的備課。蘇氏認為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diào)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應當在你所教的那門科學領域里,使學校教科書里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對你來說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在你的科學知識的大海里,你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的那點基礎知識,應當是滄海之一粟。蘇霍姆林斯基建議教師要建立起自己的藏書,使之成為自己的老師,每天去向它們請教。那么,“每過一年,你的科學知識都變得更豐富”。工作若干年以后,“教科書在你眼里看來就淺易得像識字課本一樣了”(《給教師的建議》P96)。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教師的每一節(jié)課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以傳授知識為己任。不管是在日常生活或者教學過程中,都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沒有豐富的知識,就不可能有詳細深刻的講解;沒有豐富的知識,就不可能教書育人;沒有豐富的知識,就不可能讓民族文化知識得到延續(xù);沒有豐富的知識,就不可能“桃李滿天下”。肩負園丁的使命,我們就會感到汗顏。所以,職業(yè)的責任感促使我們要多讀書,讀好書,成為人們擁戴的楷模!按盒Q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边@句千古名言是教師的真實寫照,也是我們一生的追求和信念。

  蘇霍姆林斯基說:“學校應當成為書籍的王國!薄耙焯炜磿K生以書籍為友,這是一天也不斷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實著思想的江河!睈酆米x書應該是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習慣。如同軍人喜愛武器、孩子喜愛玩具一樣,教師的第一至愛應該是書籍。教師的讀書風氣能影響和帶動學生的愛好和社會的風尚。“如果你的學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斷地豐富著,如果學生深信你今天所講的不是重復昨天講過的話,那么,閱讀就會成為你的學生的精神需要!保ㄌK霍姆林斯基)當書籍成為教師的第一至愛的時候,喜愛讀書便會成為學生的第一愛好。

  蘇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偉大著作中還精辟地揭示出一個讀書的真理:學生智力的發(fā)展取決于閱讀能力!30年的經(jīng)驗使我深信,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取決于良好的閱讀能力!薄叭绻喿x對于學生成為通往知識世界的一個最重要的窗口,那就沒有必要花費許多時間給學生補課了!彼J為,學習發(fā)生困難和形成差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一天到晚死啃教科書,“拼命使用他的記憶機器”。正因為“學生除了教科書以外什么都不閱讀,那他就連教教科書也讀不好”。如果我們真的想減輕學生的腦力勞動,那就要“讓他們走到學校圖書館的書架跟前去,讓書籍從沉睡的巨人變成青年時代的摯友”!

  閱讀優(yōu)秀書籍是最好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為我們提供的又一重要教誨。他說:“我堅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從讀一本好書開始的。”“自己對自己談話,訴諸自己的良心,這才是真正的自我教育。只有那從人類的道德財富中給自己找到榜樣的人,只有那希望從這些財富中為自己的心靈吸取最寶貴的東西的人,才能達到思想和生活的崇高境界。我以為,只有當每一個青年都找到一本在他的一生中留下很深的痕跡的書時,才算達到了教育目的。”在他看來,一個人在少年時代和青少年時期讀過哪些書,會影響甚至決定人的一生。

  學生——祖國的花朵,二十一世紀的生力軍,國家建設的接班人,首先要有勇于進取的精神,而這種精神的力量就來自于書本。讓“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成為他們?nèi)松能壽E;勇于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成為他們追求的目標;“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成為他們?nèi)松姆较,這也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職責。

  請看看我們身邊的學生,那些學習落后,討厭上學,那些不思進取、不肯用功,那些品性不好、行為不良的,盡管生活背景各不相同,個性、缺點各不相同,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這就是沒有閱讀的愛好和習慣。

  縱觀全世界,凡喜歡讀書的民族,往往都是十分優(yōu)秀的民族。在猶太民族,小孩稍微懂事時,母親會在《圣經(jīng)》上滴一點蜂蜜,讓孩子去吻,讓孩子在心靈上知道書本是甜蜜的。在那種書香社會里,我們知道,他至少誕生了像馬克思、愛因斯坦、弗洛伊德這樣一些人類的天才。俄羅斯每20人擁有一套《普希金全集》;韓國以書柜代替酒柜,著力建設書香社會;美國的大學入學人數(shù)在中國的十五期間可以達到占總?cè)丝跀?shù)的80%的比例……我們呢?看看我們周圍,越來越多的人不愛讀書,浮躁之風盛行,長此下去,怎么得了?

  在全社會大力倡導讀書的今天,讓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認真讀書,多讀書,讀好書,讓讀書成為教師職業(yè)素養(yǎng)的必修課,讓讀書成為學生知識來源的“助氧劑”,讓讀書成為孩子成才的知識窗。這樣,我們的民族才會更加興旺發(fā)達,我們的國家才會更加繁榮富強,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豐富多彩。

  讀書啟迪智慧,讀書激發(fā)生機,讀書讓人充實和幸福,讀書使人充滿力量,去開拓光輝的未來。記得一位名人曾說過:“一日不讀書,則語言無味,面目可憎!弊屛覀兝斡涍@句話,讀書,讀書,再讀書!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 篇10

  讀了《給教師的提議》,我獲得了不少收獲:

  讀這本書,不僅僅是在讀那一條條獨立成文的提議,更是在讀蘇霍姆林斯基完整的教育思想體系。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很大,也引起了我的許多思考。

  結(jié)合自我兩年多的教學,想到班里不少可謂令人“頭疼不已”的“后進生”,讀了這本書,確實給人不少的啟發(fā),并且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也多次提到了對后進生的教學工作,所以,我想就后進生的教育這一方面來談談自我的讀書收獲。

  作為一個新教師,在平日的教學中,擔心的就是如何順利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以及怎樣應付后進生的問題,帶著這樣的困惑,我將書翻至了給教師的第六條提議“談談對后進生的工作”,在此條提議中,蘇霍姆林斯基將對“后進生”的工作稱之為“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就這樣一句話,相信所有教師們無不點頭贊同。

  在我短暫的教學生涯中,我曾無數(shù)次的幻想我的班級中沒有后進生這樣一類人,他們的理解本事和惰性真的讓我抓狂,他們掌握新授資料的時間要比其他一些學生花的時間要多出2至3倍,同樣一個簡單的詞語,正常學生在教師教授過,并且自我抄寫過的情景下就能正確默寫出來了,而后進生們往往要教師一而再,再而三的向他們強調(diào),這樣還不算,就算當時費了很大的力氣最終會寫了,一過幾天,又仿佛沒有學過一樣什么都不記得了。

  我對自我說,我情愿教五十個中等生也不要教授五個后進生,可是,現(xiàn)實的情景告知我,我的想法純粹是幻想而已,每個班級總是有那么幾個學生讓你說破了喉嚨,傷透了心,于是我?guī)е鴿M腔想解決”后進生”問題的好奇,仔細地閱讀完了這篇有關于后進生工作的提議文章。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 篇11

  作為新入編的教師,只憑教育熱情是不行的,還有很多需要學,為此我買了幾本書,《給教師的建議》《一線帶班》《低年級這樣教》等,首先我先看了《給教師的建議》,分享一下自己感觸深的句子。

  教育者應當深刻了解正在成長的人的心靈。 教育是事業(yè),而教師是職業(yè)。我們從事的是教師這一職業(yè),擔負的卻是教育的責任。師與生之間,維系在一起的是愛,因而愛也就成為了教育永恒的主題!敖逃淖罡呔辰缡遣涣艉圹E的愛,我希望自己能夠達到這個境界!倍嗝礃銓嵉囊痪湓。正是這樣樸實的一句話,道出了張思明對教育的理解,表明了他對教育工作的態(tài)度——用心去做。

  用心做教育,就要擁有一份童心。 教師與學生構成了教育的主體,教師是施教者,學生是受教者,而兩者并不是對立的,教師與學生間的和諧成為了教育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保障。在教育活動中,由于學生的年齡因素決定了學生的思想,他們有自己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視角,作為與學生有一定年齡差距的老師,則必須要擁有一顆學生一樣的童心才能與學生走得更近,才能走進學生內(nèi)心深處,使教育活動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效益。

  用心做教育,就要奉獻一片愛心。“愛孩子是連母雞都會做的事”。學生在老師的眼中就是孩子。既然是孩子,我們就得用我們的愛來教育他們。我們每天最主要的工作是什么,上課、批改作業(yè)?不是,那只是我們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我們主要的工作是把我們的愛給學生,并且,要把我們的愛給每一個學生,不要有所遺漏,因為,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每個孩子都是那么可愛。

  用心做教育,就要豎立一顆恒心。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不是朝夕之功,而是一個周期性較長的工作,也許作為我們來說,體會到的只是重復:上課、作業(yè)、輔導……,然而,正是在這單調(diào)的重復中,學生卻無時無刻不在發(fā)生著變化:年齡在漸漸長大,知識在逐步增多,思想越來越成熟,與人交往的能力越來越強……當然,這些不會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學生的一言一行體會得到。這是我們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地教育的結(jié)果。我們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經(jīng)過多次思想工作,頑固不化的調(diào)皮學生愛上了學習;經(jīng)過耐心輔導,成績落后的學生迎頭 趕上……這些都是我們長期教育的結(jié)果。

  我們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yè),從事著教育這一事業(yè),我們應該用童心、愛心、恒心去撐起這一工作,我們應該用心地去做好我們的工作。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 篇12

  每月至少完成一篇讀書筆記,及時更新至此,請為我見證。一月份閱讀書目是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杜殿坤編譯,蘇霍姆林斯基著的《給教師的建議》。

  第一條中提到分層教學的重要性。學習上的成就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一種相對的東西:對一個學生來說,“五分”是成就的標志,而對另一個學生來說,“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師要善于確定:每一個學生在此刻能夠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這是教育技巧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求做到因材施教,要在課上和課下落實分層教學,分層作業(yè)等要求。大部分老師也都是在按照這些要求去尋求適合自己學生的方法策略。讀了這段話,讓我覺得我們從一開始對學生都是一個尺度,備課設計的是同樣的教學目標,教學活動是同樣的情境活動,同樣的課后作業(yè),就連平時測驗也是同一張試卷。久而久之,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導致目前大部分學生破罐子破摔,對學習無動力可言,課堂上找不到存在感,遇到嚴厲的老師就默不作聲,低頭盯著課桌。遇到稍微寬松的老師就在課堂中大聲接話,引起其他同學注意,逗全班同學大笑,以此找尋在同學心中的存在感。

  教學和教育的技巧和藝術在于,要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節(jié)能型發(fā)揮出來,使他們享受腦力勞動中成功的樂趣。這一點就是讓我們老師從一開始備課環(huán)節(jié),就要把諸多情況都得考慮進去,不是單一按照理想化的設計進行教學,教學活動只是針對部分學生而設計,而非面向全體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提到,在課堂中給一個學生布置兩三道甚至四道題目,而給另一個學生只布置一道。這個學生布置復雜的題目,而另一個布置簡單的題目。這個學生完成創(chuàng)造性作業(yè)(寫作文),而另一個學生學習文藝作品的片段。在這種方法下,所有的學生都在前進。學生在此過程中能夠看到自己的進步,學習給他帶來了精神上的滿足和有所發(fā)現(xiàn)的快樂。

  在第二條中講到讀書的重要性。一位歷史教師上課,領導和同行都聽得非常入迷,課后問他花了多長時間來備這節(jié)課,該老師回答是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jié)課,都準備了一輩子。怎樣進行這種準備?那就是讀書,每一次的閱讀,沒一點積累都是為上課而準備的,因為在課堂上我們教師要想讓自己的課堂豐富,不僅靠單純的課內(nèi)知識,還需要教師豐富的課外知識和扎實的專業(yè)理論知識。

  第三條建議中提到,低年級要教會兒童學習,是教師主要操心的事情之一。要教會學生讀和寫,強調(diào)用視覺和意識來感知所讀材料的能力要大大超過出聲地讀的能力前一種能力超過后一種能力越大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就越精細。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思考,也是我們所要培養(yǎng)學生的一項重要技能,同樣也是我們教師需要掌握的技能。蘇霍姆林斯基就意識到了這一點。

  同樣,在第六條里提到,兒童學習越困難,就應當越多的進行閱讀,閱讀能教給他思考,而思考能變成一種激發(fā)智力的刺激。死記硬背是人智慧遲鈍的大敵,然而對付這個敵人最強有力的手段就是讀書以及由書籍激發(fā)出來的活的思想。

  第四條中提到任務分解學習,如他把2500個詞分解到每節(jié)課中,上課之前把三詞寫在黑板上,讓學生記錄下來,這些詞匯本記錄整個低年級階段(三年)。其次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趣味性活動,使學生樂于學習。如提到作業(yè)布置要帶有游戲性質(zhì)。拿低年級作業(yè)為例,讓學生在回家的路上想一想今天學習的詞語的模樣,早上醒來后再回憶一下,靠記憶把它們默寫下來。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一方面增加學習的興趣,同時也強調(diào)了復習的重要性,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復習習慣。樂學的第二點提到游戲成分在教學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把童話用的詞和學生一起畫出幾十幅童話式圖畫,增加趣味性。最后還強調(diào)在教學中要反復練習,以此鞏固所學知識。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 篇13

  通過幾個周末的學習,我有機會學習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使我感受頗深。其中一篇文章給了我深刻的教育。

  文章講述的是:一位有30年教齡的歷史老師上了一節(jié)公開課,課題是《蘇聯(lián)青年的道德理想》。區(qū)培訓班的學員、區(qū)教育局領導都來聽課。課上得非常出色。聽課的教師們和領導們本來打算在課堂進行中間寫點記錄,以便課后提些意見的,可是他們聽得入了迷,竟連做記錄也忘記了。他們坐在那里,屏息靜氣地聽,完全被講課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變成了學生一樣。

  課后,鄰校的一位教師對這位歷史教師說:“是的,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傾注給了自己的學生。您的每一句話都具有極大的感染力。不過,我想請教您:您花了多少時間來備這節(jié)課?不止一個小時吧?”

  那位歷史教師說:“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xiàn)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

  這段答話開啟了一個窗口,使人窺視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奧秘。“終生都在備這節(jié)課”!那么怎樣進行這樣的準備呢?這就是讀書,每日不間斷的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了這段文字,心里頗受感動。細細品味那些優(yōu)秀教師的課,在他們的言談舉止中都體現(xiàn)著他們知識的淵博。他們都是勤于讀書、勤于學習、勤于創(chuàng)作、勤于觀察的教師。他們不斷的補充自己的頭腦,補充自己的才智。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

  如果我們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diào)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我們就要讀學術著作。應當在我們所教的那門科學領域里,使學校教科書里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對我們來說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在我們的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的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之一粟。

  一些優(yōu)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們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這樣的教師工作起來效率極高,深受學生的尊敬和愛戴,要做那一類教師,主動權在你的手中。

  如果一個教師在他剛參加教育工作的頭幾年里所具備的知識,與他要教給兒童的最低限度知識的比例為10:1,那么到他有了15年至20年的教齡的時候,這個比例就變?yōu)?0:1,30:1,50:1。這一切都歸功與讀書。時間每過去一年,學校教科書這一滴水,在教師的知識海洋里就變的越來越小。這里的問題還不僅在于教師的理論知識在數(shù)量上的增長。數(shù)量可以轉(zhuǎn)化為質(zhì)量:襯托著學校教科書的背景越寬廣,猶如強大的光流照射下的一點小光束,那么為教育技巧打下基礎的職業(yè)質(zhì)量的提高就越明顯,教師在課堂上講解教材時就能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要想提高自己,就要讀學術著作,豐富自己的思想、知識、情感,更好地服務于教學。

  我會永遠記。鹤x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

  親愛的教師朋友們,不要再猶豫,不要再徘徊,更不要再抱怨,要想打造祖國燦爛的明天,讓我們齊呼:讀書吧!心動不如行動,從此刻起,行動吧!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 篇14

  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時,仿佛在跟大師之間進行一個心靈的對話。聽他娓娓道來,講述教育故事中的得與失,收獲與啟發(fā)。而我作為一位傾聽者,帶著敬仰之情虔心學習。

  大師說到,使兒童愿意好好學習的最好方式是,“賦予他的腦力勞動以人情味兒,使他感到愿意給自己的親人(爸爸、媽媽)帶來喜悅是一種高尚的情操。如果你想做到使兒童愿意好好學習,使他竭力以此給母親和父親帶來歡樂,那你就要愛護、培植和發(fā)展他身上的勞動的自豪感。不要讓兒童由于功課落后而感到一種沒有出路的憂傷,感到自己好像低人一等。兒童的樂觀精神、他對自己力量的信心,這是一條把學校和家族聯(lián)系起來的牢固的繩索,是一塊吸引父母心向?qū)W校的磁石!边@一點兒我感同身受。班上有一個孩子,小時候因為生病,導致比同齡孩子發(fā)育遲緩,說話不清,走路不穩(wěn)。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進步,不比別人,比自己,豎起大拇指為他點贊。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培養(yǎng),這個孩子比以前快樂多了。他的奶奶多次對我說,感謝馮老師,我家孩子比以前好多了。

  大師說,建議每一位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這一點兒我特別贊同。那種持續(xù)記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師日記,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而我的身邊,就有這樣一位教師,我親切地叫她周姐姐。周姐姐已堅持寫日記25年。曾經(jīng)有一次,這位姐姐告訴我,在她的日記里有我。當她翻看日記,讀著一個又一個故事時,這是何等的享受!大師堅持寫日記32年,在一本本的日記中,記錄了孩子們的多個方面,從記錄的各項數(shù)據(jù)看,得出了許多的研究成果,且在日記里,還記錄學生家里有哪些書籍,家長的教養(yǎng)如何,父母親在教育孩子上花費多少時間,把這些材料加以比較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大師談到,在日記里,關于后進兒童的記載占有重要的地位。他認為,善于覺察這些兒童在課堂內(nèi)外的行為上的極其細微的變化,是十分重要的。把觀察到和記錄下來的情況加以深入思考,對教師的工作有很大幫助。記日記有助于集中思想,對某一個問題進行深入思考,日記能教給我們思考。這一點兒,我要像大師學習。

  而大師談到“怎樣培養(yǎng)腦力勞動者的自我紀律”的十五個方法,與我、與學生、與自己的孩子,更是一個心靈的洗滌。但凡優(yōu)秀的人,自律尤為重要。這個寒假,我也嘗試著讓自己、孩子學習這些優(yōu)點。即每天讀書,讀自己喜歡的書,每天讀,哪怕每天讀兩頁也行。早睡早起,寒假期間每天6點半起床,做家務,讓孩子們晨讀。告訴孩子們不要在無謂的小事上浪費時間。養(yǎng)成記筆記的習慣,這個習慣,我在我們的和合名師工作室也學到了不少。現(xiàn)在我的筆記本就有7個,工作上的、孩子教育方面的、讀書、練字、學習等。

  當然,我還會繼續(xù)與大師“交流”,豐富自己!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 篇15

  曾經(jīng),總是聽到師父說起蘇霍姆林斯基,自己卻從未靜下心來去讀一讀他的著作,還總是振振有詞地說:“工作太忙,無心他顧。”其實現(xiàn)在看來,那時的自己真的太不成熟。在這一學期,學校給老師們每人發(fā)了一本蘇老的《給教師的建議》,相伴隨的,還有每日教師讀書群分享的《給教師的建議》音頻。這樣全方位的渲染模式很好地照顧到了老師們工作的特殊性。我們既可以在零碎的時間去聽音頻,也可以在閑暇的時間里品味書中的味道。說實話,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和我想象中不大一樣?傄詾橄袼@樣的大師,語言之中更多的應是給人一種高深的感覺。然而,看過之后才發(fā)現(xiàn),他的語言簡單而平實,看似通俗卻又不乏深意,情理、事理絲絲入扣。內(nèi)里微妙的思考,加之恰到好處的文采,令人讀之無比受益。與其說它是一本大師的著作,倒不如說它就是一位擁有著博大胸懷、睿智思維的老師對自己教育生涯所思、所感的娓娓道來。記得有人曾經(jīng)說過,教育上的這些個瑣事,只要你是有心人,能夠每天堅持去記錄自己教育中的點點滴滴,那么很多年后,你也可能會成為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你的所有經(jīng)典案例續(xù)編在一起,就能成為一本真正的教育學著作;蛟S蘇老就是這么幾十年如一日地專注于教育之上,這才有了如今這樣的積淀。

  蘇老的書中,每一篇都能夠從一個教育論點出發(fā),然后告訴教師,怎樣做能夠更好地愛學生,讓學生得到更全面的發(fā)展。今天,我在聽的是蘇老的第57章“帶孩子們做環(huán)球旅行”。好巧不巧的是,今天下午,剛好有個孩子問我:“老師,我們考完試,您可不可以帶我們?nèi)嗳ゴ河伟?”聽完孩子一本正?jīng)的發(fā)問,我倒有些錯愕了。第一點:我是質(zhì)疑的。在孩子的心里,所有的學校舉行的外出游玩,難道都不分季節(jié)呀?只要出去,就是春游嗎?這一刻,我其實是覺得孩子們真是有意思。不過,很快我又意識到了第二點:孩子們那一種想要一起外出的心情是多么迫切!他們想的不是和自己家人出去玩,而是和同學們一起,和自己的小伙伴們一起,去感受那一份真摯的快樂。

  這時候,我的思緒也被拉回到了自己小時候,我曾經(jīng)也是那么地期盼著學校組織集體活動。至今我都清清楚楚地記得,我在小學時一共春游過兩次,秋游過一次。我也還記得初中時候的那一次令人至今難以忘懷的野炊。當時老師讓我們以小組為單位,商量本組的菜譜,然后由組長分配每位成員的任務。我負責帶土豆絲,一路上,我提著那沉甸甸的,裝著一半土豆絲、一半水的塑料袋,心情無比愉悅。這是屬于孩童時代的回憶,至今想起仍會彎了嘴角。而現(xiàn)在,考慮到多方安全因素,孩子們的這種愿望,怕是很難實現(xiàn)吧。思緒至此停滯,而后豁然開朗。我想到了:我要帶著孩子們這樣去旅行啦!上午復習《場景歌》時,我就在想,文中給我們提供的四個場景,完全可以作為孩子們游樂的場地啊。讓孩子們閉著眼睛,去尋找置身其中的感覺,似乎還有些困難。那怎么辦呢?不如讓孩子們自己去創(chuàng)造,不局限于書中的海鷗、沙灘、軍艦,孩子盡可以去具體描述這些場景,哪怕是被螃蟹夾了腳、在鯨噴出的水柱上跳芭蕾,又有何不可呢?帶孩子去“旅行”吧,帶孩子去領略極光和深海吧!那里會有全新的世界,擁抱著我們,擁抱著這些充滿渴望的孩子們。

  平凡的文字,平凡的故事,卻編纂出了不平凡的人生。蘇老用他的堅持與博愛,創(chuàng)作出的文字,值得我們每一位在教育一線上的老師細細品味。懷揣夢想,必得其彰!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 篇16

  古人云:“開卷有益”。冰心也曾說過:“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常讀書和常思考,會使我們勇于和善于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nèi)省,既不憚于正視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于總結(jié)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經(jīng)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鑒的精華,為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書,能使你的知識變得更豐富,為此,我們工作坊利用暑假的時間,開展了讀一本好書的活動,使老師們能在假期之余,靜下心來好好讀書,好好沉淀,好好總結(jié)一學年來的得失。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是教育科學出版社將《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結(jié)合我國教育教學情況和需要而編寫的。文中,雖然大部分建議都是平鋪直敘,沒有多少華麗的辭藻,整篇娓娓道來,但是卻都包含了其長期身在教育一線的心得體會。他對教育工作的熱愛,對教學的用心值得我們反省、深思,比如在書中他提到: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讓孩子各方面和諧發(fā)展,這種和諧發(fā)展的前提是對每一個學生個性的尊重:“和諧的教育——這就是發(fā)現(xiàn)深藏在每一個人內(nèi)心的財富!倍浣逃枷牒徒虒W方法及技巧,即使是在信息技術不斷發(fā)展的現(xiàn)在也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當一個人不僅在認識世界,而且在認識自我的時候,就能形成興趣。沒有這種自我肯定的體驗,就不可能有對知識的真正的興趣!庇绕涫亲鳛榭茖W教師,很多問題學生能從實驗中得出結(jié)論的,都希望學生能行動起來,而蘇霍姆林斯基的建議里面也正是從不同方面論述了要讓學生從實踐中得出結(jié)論,并盡可能的應用所學理論,從而避免死記硬背,避免今天記明天忘,避免學生越學越困難等問題。

  品名家著作,悟教育人生,做最好老師。一本好書就像一盞明燈,能夠照亮人們前行的道路,為我們指明前行的道路。希望老師們能夠多讀書,讀好書,不斷充實自己,完善自己。作者:彭娟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 篇17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如何做好這件事成為了重中之重。如何成為一名好老師?怎樣提高日常教學工作能力?如何與孩子們相處?面對學生,如何循循善誘?從這本書中,我們或許可以找到適合我們自己的方法和經(jīng)驗。

  《給教師的建議》匯集了教育大家葉圣陶先生畢生的教學心得,既有高屋建瓴的教育理念,又有貼近實際的教育方法;既有針對教師個人的教學建議,又有針對學生群體的學習良策!敖,就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本書從教育理念到教學方法,涉及語文教學的方方面面,字字珠璣,鞭辟入里。

  閱讀本書,如同聆聽一位老者的人生智慧,字字珠璣,鞭辟入里,字里行間飽含葉圣陶先生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和對后輩的殷切期盼。讀過本書后,我覺得教師自覺閱讀,這本身就是對學生的一種言傳身教。愛讀書、有修養(yǎng)的教師,往往都是學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讓學生可以揣摩效仿,有很多學生就是在教師的熏陶下愛上讀書的。動手操作是一種特殊的認知活動。孩子在動手操作過程中,可以感受到實物,從心理上產(chǎn)生一種實在感和興趣感,從中不但收獲知識,還愉悅身心。當學生動手操作時,能使大腦皮質(zhì)的很大區(qū)域得到訓練,從而對學生的智力發(fā)展起促進作用。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動手操作是一種特殊的認知活動。孩子在動手操作過程中,可以感受到實物,從心理上產(chǎn)生一種實在感和興趣感,從中不但收獲知識,還愉悅身心。當學生動手操作時,能使大腦皮質(zhì)的很大區(qū)域得到訓練,從而對學生的智力發(fā)展起促進作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去實踐,在實踐中思考、探索,進而促進思維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學習是一種主動加工過程,只有你理解了的知識,才可能永久存儲在你的頭腦里面”。按照美國著名數(shù)學家波利亞老師的觀點,這些作業(yè)題目涉及的概念要互相聯(lián)系。也就是說,如果每個作業(yè)題目獲得的知識,形成了知識“孤島”,這樣的作業(yè)的效率和效果是低下的。好教育追求的是通過有效的作業(yè),獲得的知識,就像計算機互聯(lián)網(wǎng)一樣彼此聯(lián)系。

  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教任何功課,最終目的都在于達到不需要教,學生進入這一境界,能夠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歷練,從而獲得正確的知識和熟練的能力!弊鳛橐幻處,對于學生人生方向的引導與啟迪勝于對知識生搬硬套的灌輸。讓學生自己在學習的海洋中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解放學生的天性,教師適當?shù)丶右砸龑,避免學生受到驚濤駭浪的危險才是教師應盡的義務。希望每一位學生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方向,而每一位教師都能達到不教的境界。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 篇18

  初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時就被驚艷了。書中沒有過多理論性知識的灌輸,都是解決實際問題的辦法,實用性很強。讀完常常有種“這個問題總算找到原因了”,“這辦法真好,我怎么沒想到呢”的感覺。

  作為新教師的我,教學中時常有一種力不從心、知識匱乏的感覺,想要使課堂更加精彩,想要像老教師那樣對課堂的把控游刃有余,想要自帶氣場讓學生信服。一開始,我花了很大的力氣在備課上,反復看教材,生怕上課漏講、錯講,但卻獲得不了滿意的效果。一直很苦惱,也對自己的方法產(chǎn)生過懷疑。

  當我看到書中“終生備課”這幾個字時,一種醍醐灌頂,恍然大悟的感覺悄然而至。作為老師,不要著急輸出,而要不斷輸入。突然明白了什么叫做“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教師這個角色,就是這樣冰山只露一角,要想教好孩子,我們得有龐大而充沛的知識儲備,得有深入而精細的思考研究,得首先成為一個廣闊淵博的人。這些都從何而來呢?作者給我們指引了一條明確的道路“讀書”,每天不間斷的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讀教科書、讀學術著作、讀相關書籍,讓書籍這潺潺小溪注入我們思想的大海,使我們所教授的知識只是我們知識海洋里的滄海一粟。

  當我們有了自己的知識體系后,對自己所教學科的知識理解就會十分的透徹,以至于在課堂上,在學習的過程中,處于我們的注意的中心的,就不再是所學東西的內(nèi)容本身,而是學生。這時我們就可以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到知識中,使知識觸動學生的精神世界,變成他們自己的觀點,成為他們的信念。在講述教材時就不是在宣講真理,而是在跟青少年們娓娓談心。

  回憶起自己最初的教學過程:總是被事先寫好的教案、做好的課件牽著走,上課的時候,一直在想著下一段該講目的了,再下面該講意義了,這里可不能講錯了,不能被學生取笑。有時離開了課本和課件,就會忐忑不安。一節(jié)課下來,看到學生們長呼一口氣,終于解脫了的表情,一種挫敗感使我不斷懷疑自己。那時,我沒有知識的海洋作為基石,我的講述和語言里沒有自己的情感,學生聽起來也是枯燥乏味的。

  教師越是能夠運用自如地掌握教材,他的講述越是情感鮮明,學生聽課后花在摳教科書上的時間就越少,真正優(yōu)秀的教師,必有真正豐富的情感。

  這使我想起自己曾經(jīng)的一位歷史老師,五十多歲的他總是穿著一身中山裝,黑皮鞋,頭發(fā)梳理的一絲不茍,整個人看上去干凈利落。進入課堂從不帶著課本,卻總是對教材中歷史故事如數(shù)家珍,講起課來慷慨激昂、激情澎湃,抑揚頓挫。上課時,我們總是被帶入他用語言和情感創(chuàng)設的歷史情境之中,被他思想的潮流帶著走,聽他的課總感覺意猶未盡。也是這位老師,使我對歷史產(chǎn)生了強烈的興趣,對教師工作產(chǎn)生了憧憬。

  我有幸遇到了這樣擁有知識大海、有血有肉的老師,有幸閱讀了這些書,使自己不斷成長。不斷構筑自己知識的海洋,將充沛的情感注入教學中,我想,有一天,我也能影響一個或者一些人。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給教師的建議》的教師讀書筆記02-03

《給教師的建議》的讀書筆記01-17

《給教師建議》讀書筆記03-29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03-23

給教師的建議的讀書筆記04-03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01-31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范文01-29

關于《給教師的建議》的讀書筆記范文01-08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筆記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