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智慧的教師讀后感
書中是這樣詮釋智慧型教師的:他們把“教師”這一職業(yè)看成是自己的生命, 并把自己的生命全部灌注到“教師”這一職業(yè)中。“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是他們信奉的職業(yè)操守;他們懷著滿腔的熱情歡樂地與學生交往,以學生的主動發(fā)展為最高目標,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征因材施教;他們把自己看成是教育活動的 研究者,是有思想、有見解、有獨立判斷和決策能力的人;在他們看來,教學就 是藝術,教學就是創(chuàng)造;他們“貴在自塑、自律,執(zhí)著地追求一種真正的教育生 活”。下面是CN人才網(wǎng)為大家整理的做有智慧的教師讀后感,歡迎參考~
篇一:做有智慧的教師讀后感
假期中讀了《做有智慧的教師》一書,這本書是廈門外國語學校附屬小學7位教師共同的著作,這七位優(yōu)秀教師在繁重瑣碎的教育教學及學校管理工作之余,把自己對教育教學的理念、方法,對教師人生、家庭、學習等諸方面的思考,通過一個個真實生動、耐人尋味、啟迪思考的教育小故事,反映各自成長的心路歷程。這些小故事蘊涵著他們細膩的情感,凝聚著教育實踐的智慧,折射出他們積累的經(jīng)驗,是他們教育實踐與智慧的寶貴財富,是他們教育人生道路上的一塊厚重的鋪路石。
讀完以后,越來越感覺到自己教學思想和教學方式的不足,同時也感覺到自己需要學習改變的東西很多很多。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作為一名有智慧的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專業(yè)知識,更需要機敏豁達的智慧,要用智慧的心靈去點燃學生智慧的頭腦;還要有完善的人格魅力,要有人情味,能夠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用愛心與責任心對待學生。反思自己的教學生涯,確實差距太大。 上課時對學生往往是照本宣科,完成教學任務就萬事大吉,沒有真正用心分析學生,真正了解學生,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對學生因材施教,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以前總是感覺要讓學生尊重你,你就必須維護教師的威嚴,要說一不二,這樣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學生才會無條件地服從你的命令。于是我在課堂教學中也就經(jīng)常失去了笑容,板著面孔,漸漸地學生對我也就“敬而遠之”了。 現(xiàn)在想來,我的這種做法是一個多么嚴重的錯誤!每個學生都是生動活潑的人、發(fā)展的人、有尊嚴的人、有個性的人。作為教師,就要有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蹲下身子,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交流溝通,還要有包容之心,寬容之度。要有完善的人格魅力,要有人情味,能夠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用愛心與責任心對待學生。這樣才能使學生樂于接近你,樂于學習你所任教的學科。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應該學習做一名智慧的老師,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反思,不斷超越自我。要有教學智慧,要有較高的教學機智,有較強的駕馭課堂的能力;能在課堂教學中隨機應變,游刃有余。在教學中還應該和其他老師一起共同探討教學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探討教學的藝術,交流彼此的經(jīng)驗,共享成功的喜悅,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堅持記讀書筆記、寫教育日記、教學反思等。讀完這本書,感覺名師們深刻的教育思想、淵博與睿智的大家風范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和啟發(fā),仔細回味每一個小故事,處處精彩,在充滿智慧的字里行間,點點滴滴無不引領著我們做一名有智慧的教育者。
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師,還應該以學習者的身份積極主動參與和體驗課堂的多元化學習活動過程,更重要的是還要學會課后反思。每一次教學設計、課堂教學,都有不完美的環(huán)節(jié),之后需要我們不斷的反思、實踐、創(chuàng)新。反思是人對獲得知識的反觀自照,反思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保鮮劑”。實際上我們在教學中往往喜歡圖省事,照搬照抄別人的教案,甚至課后案、教后案。其實,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教學風格,設計的教案各不相同,我們不可能通用的,還是需要學習創(chuàng)新,根據(jù)自己的教學實際設計教案。這就需要我們通過閱讀教育名著、課改叢書、聽名家報告等,與課改為友,研究教育教學和新課改。學然后知不足,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在感悟中提高。只有充分為自己“充電”、“蓄能”、“補鈣”,落實教學新理念,順應教育新形勢,設計出自己的個性教案,然后經(jīng)過不斷的實踐、補充、修改、反思,教師才能逐步成長!反思是一種思考,是一種習慣。優(yōu)秀的教師需要在不斷的學習、實踐、反思中,體驗成長,感悟成長,獲取教育的真諦。我們只有不斷的探索,具有創(chuàng)新的觀念,創(chuàng)新的思維,創(chuàng)新的評價,學會反思,才能培養(yǎng)學生學會創(chuàng)新學習、自主學習、終生學習,才能成長為一名真正的有智慧的教師。
篇二:做有智慧的教師讀后感
緣于教育局的讀書活動,寒假里我有幸拜讀了《做有智慧的教師》一書。這是一本記錄教育教學實踐、思考、反思、研究結晶的書,書中介紹他們在敘寫、反思和追問的過程中,教師個人的生命質(zhì)量無疑也得到提升。以前在我的理解范疇內(nèi)得,有智慧的教師應該是博學的,上通天文,下曉地理,學富五車,滿腹經(jīng)綸。智慧的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還是智慧的化身。我想做一位有智慧的教師,我希望在我今后的生活中,要充滿智慧;在我的教育生涯中,也要充滿智慧。心想,這本書肯定會對我大有幫助。當我拿到這本書之后,我才真正明白了智慧型教師的真諦:教師的教學智慧不是與生俱來的,這是需要時間和精力去創(chuàng)造的,智慧不是別人給的,智慧是要靠我們自己去創(chuàng)造、去努力才能得來的 。智慧的教師不僅是學生的教育者,更是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智慧的教師能不斷地喚起學生對于未來熱烈的憧憬與向往,能把人生美妙的前景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能讓學生帶著美好的期待,美好的渴望健康成長。書中著重講了解決教師課堂教學操作中的實際問題。喚起教師對教學細節(jié)的關注、對教師智慧的關注、對教學實效的關注、對自身發(fā)展的關注、對教學創(chuàng)新的關注,下面是這本書對我的一些啟發(fā)。
1、學習
智慧來自學習。生命如樹,學習就是生命的'根須,教師只有讓學習成為生命的狀態(tài),才能讓自己的教育生涯青春永駐。教師作為學生獲取信息渠道的一個信息源,更要具有相當?shù)膶W習力,成為終身學習者。教師向?qū)W生傳授知識,釋放知識能量的同時,也是挖掘自身知識庫藏的時候。只有勤于學習,廣采博取,才能讓自己原有的 “一桶水”變?yōu)?ldquo;奔流不息的長流水”,才可能對教材有真知灼見,才可能于平凡中見新奇,課堂上,才可能“口含靈珠、游刃有余……令學生流連忘返、全身心地陶醉”。智慧型教師具有智慧,離不開原有的知識積累,更離不開長期的不斷學習。“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2、愛心
教師的智慧來自于愛。愛,是人類最偉大、無私的感情,愛所有人,更愛我們所有的孩子,要盡力呵護孩子的自尊心,有心才有智慧,心中有學生才有智慧。 記得一位學者說“做教育愛是前提,愛是智慧,愛學生就是愛自己。”胸懷博大,容得下性格脾氣各異,興趣愛好互有差異的學生;不僅做學生的良師,更做學生的知心朋友;不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關注學生的思想品德與行為習慣,更把學生的喜怒哀樂、寒暑冷暖放在心間。用自己教育的智慧和真情喚醒每個孩子的理想和信念,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天才,也許他們并不完美,也許他們只是遲開的花朵,只要我們善于把他們的潛能發(fā)掘出來,就能促使其成才。能真心的愛學生,永遠平和愉快友好和鼓勵的方式對學生,平等地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才能讓學生在感到師愛之后,學會愛別人,學會怎樣以愛心與人相處。只有把學生的成長真正和自己所從事的事業(yè)緊密相連時,才會增強愛的情感;只有教育學生成長的同時,體驗到自己人生價值,才會真正感受到愛的情感。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在他小的時候,曾將一把石子遞給雜貨鋪老板“買糖”,雜貨鋪的老板遲疑了片刻后收下石子,然后把糖“賣”給了他。蘇霍姆林斯基說:“這個老人的善良和對兒童的理解影響了我的終生。”這個雜貨鋪老板不是教育家,但他擁有教育者的智慧與情懷,他沒有以成人的邏輯去分析孩子的行為,而是以一顆寬容的心維護了一個幼小生命的尊嚴。教育是一門個性化很強的藝術,所以也找不到一種通用的方法適用于所有的孩子。每個孩子的精神世界都是一本獨特的非常耐讀的而又不易讀懂的書,需要教師要有足夠的愛心勤讀、細讀,用智慧與理性去讀。
3、讀書
智慧來自多讀書。俗話說得好:“讀書萬遍其意自現(xiàn)。”與書為伴,營造自我書香世界。讀書是成才的最好途徑也是惟一捷徑。每天給自己安排一點讀書的時間,增加閱讀量,閱讀經(jīng)典,與過去的教育家對話,是教師成長的基本條件,也是教師教育思想形成與發(fā)展的基礎。教育智慧的形成,在一定意義上說,就是跨越由這些經(jīng)典構成的橋梁的過程。這是一個不可超越的過程。人類的教育雖然不斷變遷與發(fā)展,但是教育的根本不會變化,教育培養(yǎng)人的功能不會變化,教育過程的內(nèi)在規(guī)律不會變化。如教育創(chuàng)新,雖然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主旋律之一,但是對于創(chuàng)新教育的論述,現(xiàn)在可能并沒有超過陶行知。因此,現(xiàn)代的許多教育新思想,其實只不過是用我們這個時代的語言和案例與過去的大師對話而已。教師讀書不僅是尋求教育思想的營養(yǎng),教育智慧的源頭,也是情感與意志的沖擊與交流。從過去的教育家的著作中,教師可以學習的東西很多。有心的教師會認真閱讀教育的重要文獻,認真學習不同時代教育家的人生理想與人格力量。讀書會讓我們的教師更加善于思考,更加遠離浮躁,從而讓我們的教師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讓我們的教育更加美麗。
4、反思
智慧來自反思。反思是一種學習方法,反思是一種工作態(tài)度。對一件事情進行反思,對一個階段的工作進行反思,是一位有思想的教師前進途中必有的“程序”,更重要的是反思可以升華思想、凝結智慧。反思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師自我教學意識,增強自我指導、自我批評的能力。并能沖破經(jīng)驗的束縛,不斷對教學診斷、糾錯、創(chuàng)新。將反思理論指導實踐,融于實踐,反過來,通過實踐的檢驗進一步提升理論。一個經(jīng)常地并自覺地對自己教學進行反思的教師,就有可能發(fā)現(xiàn)許多教學中的問題,越是發(fā)現(xiàn)問題,就越是有強烈的愿望想去解決這些問題。關注問題并去解決問題的過程,也就是教師樹立自己的科研意識,并潛心參與教學研究的過程。反思是一個不斷完善自己的過程,不斷學習和思考,通過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教書育人的能力。根據(jù)自己的實際,突出學習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論,提高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突出教育教學規(guī)律的探尋,提高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
5、創(chuàng)新
智慧來自創(chuàng)新。教育的對象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人,這就決定了教師工作必須要有創(chuàng)造性,智慧型教師不但要有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而且還要有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善于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發(fā)展和完善自己,善于反思,勇于否定自我,不斷出新,走出屬于自己的一條自主創(chuàng)新之路。教師的創(chuàng)造力增強了,智慧豐富了,必然會帶出一大批擁有智慧、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學生。
總之,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勤于思考,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反思,不斷超越自我,善于集思廣益,博采眾長。“智慧型教師”將成為我不斷追求、自覺探索的目標。
篇三:做有智慧的教師讀后感
書香校園是我校傾力打造的五園之一。因此,每到寒暑假來臨前,學校都會給我們贈閱一些專業(yè)或人文地理類的書籍。一如既往的,暑假前兩天,我就拿到了《做有智慧的教師》這本書。
《做有智慧的教師》是從由廈門外國語學校的七位骨干教師組威的“葉曉龍博客”團隊這個知名教育博客上收集的近百篇優(yōu)秀博文編成的。這七位優(yōu)秀教師在繁重瑣碎的教育教學及學校管理工作之余,把自己對教育教學的理念、方法,對教師人生、家庭、學習等諸方面的思考,通過一個個真實生動、耐人尋味、啟迪思考的教育小故事,反映各自成長的心路歷程。這些小故事蘊涵著他們細膩的情感,凝聚著教育實踐的智慧,折射出他們積累的經(jīng)驗。
這些小故事看來親切,很貼近我們的實際工作鏡頭,有的案例更類似于我們平時遇到的一些真人真事。所以,我覺得這本書蘊藏著以下“三真”:
1、真實的生活:全書是廈門外國語附屬小學七位青年名師平凡生活的真實寫照,讓你感受他(她)就是你,你就是他(她)……
2、真摯的情感:平日自己不能言、不宜言,或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可在此找到蹤跡……
3、真切的智慧:面對頑劣孩子應有的智謀,面對優(yōu)生需具備的睿智,面對最易被忽略的中等生所必須的理智,以及生活中與教育有關或無關的智略……各種智慧都在此交鋒。
其中,給我印象深刻的有這兩個小故事:
第一:葉雋老師的《我可以否定孩子的行為嗎》講的是:周末里和家人一起在公園里散步,她叫自己的小女兒不要怎樣,又不要怎樣,但是沒效果,最終還是由女兒的爸爸告訴她要怎樣怎樣才取得了好效果。此事引發(fā)了作者的思索: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嗎?真的不能跟孩子說否定句嗎?……
事實上,對不同的孩子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在不同的時機或情境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這應該成為尋找教育孩子的方法的出發(fā)點。大體上,應該以賞識孩子為主,以批評孩子為輔,實現(xiàn)成功教育與挫折教育的辯證統(tǒng)一。
不講孩子的具體情況,一味地賞識孩子或一味地否定孩子,都是走極端,都是偏頗的,都會走到教育的反面。
第二:林友深老師的《改變一小點,前進一大步》講的是:教師對一位不愛交作業(yè)的學生的改變。這個改變說是一小點,其實也不小,就是:把把輔導做在前面,減少答題的難度。做到這一點,很不簡單!對于文中小盛這類的學生,這種做法是很有幫助的。為什么以前沒想到呢?這是因為教師往往會復制自己舊的工作模式和經(jīng)驗,以慣性重得自我,以至于缺乏教育創(chuàng)新意識,根本意識不到面對新的學生新的特點。
所以要不斷嘗試新的教育方法,追求新的教育效果。改變一小點,體現(xiàn)大智慧!
名師們深刻的教育思想、淵博與睿智的大家風范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和啟發(fā),滌蕩了我的心靈,引起我長久地思考。仔細回味每一個小故事,處處精彩,在充滿智慧的字里行間,點點滴滴無不引領著我們做一名有智慧的教育者。
記得這樣一句話:“知識,只能讓人看見一塊石頭就是一塊石頭,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卻能讓人從一塊石頭里看到風景,從一粒沙子里發(fā)現(xiàn)靈魂。”教育,是與人打交道的一項職業(yè),除了需要專業(yè)知識,更需要智慧相伴。而教育智慧主要是通過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加以體現(xiàn),是教師對于教育工作規(guī)律性的把握、創(chuàng)造性的駕馭和深刻的洞悉、敏銳反應以及靈活機制應對的綜合能力。
如此可見,教育呼喚教育智慧。那么如何才能成為一個有智慧的教師呢?
一、智慧來自健康陽光的.心態(tài)。
做一個智慧型的教師,好的心態(tài)是關鍵。有了平和的心態(tài),才能有冷靜的大腦;有了積極的心態(tài),才能調(diào)動大腦創(chuàng)造的活力;有了辯證的心態(tài),才能避免自己的思維陷入極端主義的陷阱。有了健康的心態(tài),才能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大家都知道,我們教師每天在進行著“備、教、批、輔、考”的工程,平凡與繁瑣的日常事務讓我們的工作更細微化,更具體化,也更程序化。在每天重復的勞動中,我們在感受著平凡者的平凡事。要想把平凡的事做得很出色,我覺得教師要有三顆心:寬和的平常心,幼稚的兒童心,純樸的博愛心。平常心是留給自己的,兒童心是給孩子們的,博愛心則是參與社會的。
作為一名教師,無論身在何處,只要擁有一顆健康陽光的心態(tài),都能感受到生活的五彩繽紛,在平凡中顯露出智慧。
二、智慧來自知識的日積月累。
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做一個有智慧的老師,成功沒有捷徑,成功來自于學習,成功更來自于實踐。我覺得經(jīng)常瀏覽有益的網(wǎng)頁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如:教育在線、中國知網(wǎng)、特級教師家園的網(wǎng)頁等,里面都有很多浪里淘沙得來的精粹。經(jīng)常閱讀名家教育博客,如同跟許多高尚的人在談話,無疑是一種蓬勃向上的享受;倘佯于大師的教育博文,如同走進無窮無盡的教育寶庫,思想意識會得到潛移默化的提高。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進行勞動和創(chuàng)造勞動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yǎng)它,教師要時常讀書,平時積累的知識越多,上課就越輕松。”我們只有閱讀、閱讀、再閱讀,暢游在知識的海洋里,才有深厚的底蘊。走到課堂上才會駕輕就熟,游刃有余。
三、智慧來自對教育行為的不斷反思。
美國著名學者波斯納曾經(jīng)提出教師成長的公式為:教師成長=經(jīng)驗+反思。這個教師成長的公式揭示了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本質(zhì)。教師要獲得教育智慧,需要有探究的思想和習慣。遇事要先問“為什么”,研究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學習、實踐、反思、寫作。這是教師成長的必由路徑。學習的最重要途徑是讀書。要使閱讀變成習慣和享受,不斷積累,不斷豐富知識結構。踐行是關鍵,做了才有發(fā)言權。要在課程開發(fā)、課題研究、課堂教學、指導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等方面積極實踐,并視為鍛煉和提高的機會。反思是智慧型教師最關鍵的思維特質(zhì)之一,同樣的事件中,智慧型教師的反思更為深刻和持久。寫作不為張揚,而是為了盤點和內(nèi)斂,為了更清醒的前行。所以堅持記讀書筆記、寫教育日記、教學反思等對于我們的專業(yè)成長是非常好的。因為,堅持反思是智慧生成的重要階梯。
四、智慧來自與他人的精誠協(xié)作。
常言道:兩人智慧勝一人,眾人拾柴火焰高。佐滕學教授認為:“21世紀的學校是學習共同體”的學校。所謂學習共同體的學校是指不僅學生們相互學習、成長,作為教育專家的教師也相互學習、提高,家長和市民也參與學習,共同發(fā)展。許多研究發(fā)現(xiàn),教師一起密切溝通,休息時的相互交談、備課時的疑難問題商討、公開課的觀摩與評價,都是教師面對面交流互動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中,老師們共同探討教學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探討教學的藝術,交流彼此的經(jīng)驗,共享成功的喜悅,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教育呼喚智慧,智慧需要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反思,不斷超越自我。擁有智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只要我們心懷夢想,不懈追求,每天進步一點點,積少成多,就能不斷提高教育藝術,逐漸成為一名有智慧的教師!
【做有智慧的教師讀后感】相關文章:
做有智慧的幼兒教師心得體會04-18
《做有智慧的教師》讀后感05-25
做智慧型教師心得04-09
做智慧教師心得體會05-30
做智慧型教師培訓心得04-14
做智慧教師心得體會05-08
做智慧家長心得12-04
有智慧的句子03-18
做智慧型教師心得15篇04-28
做智慧型教師心得體會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