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冬》有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冬》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冬》有感1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叫《森林報冬》的書。
第一篇是誰用什么寫字,第二篇是正體字和花體字,第三篇是小狗和狐貍,大狗和狼等等。就給你們講第三篇吧!
狐貍的腳印很像小狗的腳印一樣,狼的腳印很像大狗的腳印,因此它們的腳印很像是因為只有這么一點區(qū)別:狐貍把腳掌縮做一團,幾個腳趾頭并得很攏。狗的腳張開,所以它的腳印很淺一些。狼的腳印很像大狗的腳印,只有一點區(qū)別:狼的腳掌上兩邊往里 縮攏,狼的腳爪和狼的腳掌上那幾塊小肉疙瘩,在雪上印得深一些。一行行的狼腳印,特別難讀,因為狼喜歡;ㄕ,把自己的腳印給搞的亂七八糟的,狐貍也會把自己的腳印搞得亂七八糟的,讓人看不出來!
從這一篇文章中讓我想起了一件事情。記得有一次,我回老家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幾個腳印,我拿起腳量一量,可是總不對,爺爺出來了,說:“這是狗的腳印,”我說:“哪里像人的腳印!
從這里,我知道了:動物的腳印是各種各樣的。
讀《冬》有感2
沒有接觸鐵皮鼓的《冬去春又來》之前,我感覺自己是一名真正意義上的教師,起碼自我感覺是一個合格的教師,現(xiàn)在看來自己只不過是一個概念意義上的教師而已;同樣在沒有接觸鐵皮鼓的《冬去春又來》之前,我認為自己不是一個“教書匠”,實際自己只不過是一個現(xiàn)代意義上的“教書匠”,除了書本上的東西,我還能給學生什么?!沒有接觸鐵皮鼓的《冬去春又來》之前,我感覺自己已經潛下心來在教書育人,其實自己依然是那么的浮躁;沒有接觸鐵皮鼓的《冬去春又來》之前,我感覺自己是在從事教育,然而實際上自己只是在完成一項很機械的任務——上課或是下課,因為我根本還沒有真正了解教育。
《冬去春又來》使我不得不對自己以前的教育行為進行反思,不得重新認識自己的教育工作。《冬去春又來》的作者鐵皮鼓,他在教育實踐中積淀出來教育思想的寬度與厚度,和他輕視功利追求教育本身的教育實干精神,使人折服!鐵皮鼓使我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教育絕對不是萬能的。可能有人會發(fā)笑,這么簡單的道理誰都知道!實際,我們總認為教育是“萬能”的。這種“萬能”指的是我們總認為對學生采取幾次特定的教育方式或是行為之后,他們會有大的變化,認為這是教育的“規(guī)律”所在,所以當事情并沒有朝著我們預期的這種變化發(fā)展時,我們便開始動搖了,開始變得失去了理智。由于急于求成——追求自己脫離教育本身而形成的預設目標,開始變得有些浮躁,認為有些學生是“頑固不化”“不可救藥”,而慨嘆現(xiàn)在的學生怎么這樣,于是我們便將矛頭指向了家長,指向了家庭,指向社會,卻沒有停下來反思自己的教育是否有問題。以前對“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這句話我很是信服,甚至我將它作為自己教育工作中的信條,然而今天,當“遇到”鐵皮鼓時我發(fā)現(xiàn)“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這句話其實是自己在欺騙自己,許多教育事實表明就有許多“教不好的學生”,這樣的列子幾乎每天都在我們身邊發(fā)生。教育是什么?
《冬去春又來》中鐵皮鼓是這樣理解的:“在大多時候,我們不能夠使學生‘搖身一變,成為好人’,我們只能不斷地影響他們,去點燃他們的希望之光,人性之光!蔽覀儾豢赡芡ㄟ^幾次特定的教育方式就期盼學生能夠發(fā)生很大的轉變,這是教育的規(guī)律。所以我們不能總是對自己某種具體的教育行為報有過高的要求,或者說期望。這樣我們才能靜下心來,才能心平氣和地面對教育工作,而不至于那么浮躁。這種浮躁往往使我們違背教育本身,無法“生活在真實中”。
“‘現(xiàn)代教師’的感念就是建立在這個‘現(xiàn)代人’的感念基礎上的!F(xiàn)代人’首先是‘站起來的人’,‘現(xiàn)代教師’首先是有自由思想、獨立人格,具有批判與創(chuàng)造精神的人,‘不跪著教書’就成為他們最基本的信條。”
鐵皮鼓是一位有思想、富有探索精神、有強烈的追求精神、敢于實踐自己的思想、不斷在反思中探索、在反思中提升自己而又不完全“超越”自己的教師。
說鐵皮鼓不完全“超越”自己,指的是他面對教育表現(xiàn)出來的那種超脫世俗的意識境界:生活在真實中!吧钤谡鎸嵵小笔撬凇抖ゴ河謥怼芬粫皩懺谇懊娴脑挕钡拈_場白,它是鐵皮鼓《冬去春又來》的靈魂!其實也是鐵皮鼓對教育的追求,我是這樣理解的。鐵皮鼓試圖還原教育的原樣,其實也就是教育的本身,所以他必須生活在真實中,真實地對待教育每一個行為!抖ゴ河謥怼穼⒁粋真實的鐵皮鼓不加任何掩飾地展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鐵皮鼓要“生活在真實中”,那就意味著他要尊重自己的教育實踐,他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因此在這本書里面我們時刻可以體會到地道原汁原味的教育情景,不迎合世俗,完全回歸教育。書中許多故事讓人讀來感到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親切,許多事情自己似乎也經歷過。鐵皮鼓尊重自己的教育,所以在他的教育實踐過程中,讀者是看不到他有如何的輝煌:“于是,你會看到一個原本問題多多的班級是如何在‘我’的調教下一步一步地走向‘光明’的,而先前的失敗與痛苦,不過是黎明前的黑暗,是音樂中高潮到來之前的序曲,你將看到與現(xiàn)在完全不同版本的日記。但請你相信,我絕對不是在有意偽飾,我始終相信自己在書寫‘真實的歷史’”。
例如,它如實記敘了鐵皮鼓先后四次與學生徐克丁的“碰撞”與“恩怨”;還有,比如在涉及到學生作弊問題上,鐵皮鼓在“真實地面對自己”、“我同意作弊”、(‘我同意作弊’表達的是一個學生對“作弊”看法)“又見作弊”、“作弊又起(上)”、“作弊又起(下)”都談到了作弊這個話題。這些看起來沒有什么,但正是這些原汁原味的教育情景,它們是對鐵皮鼓:“在大多時候,我們不能夠使學生‘搖身一變,成為好人’我們只能不斷地影響他們,去點燃他們的希望之光,人性之光!彼枷氲淖糇C。鐵皮鼓在真實地生活在《冬去春又來》中,他沒有偏離自己的教育實踐,他也就沒有“超越”自己。他很實在,實實在在地在實踐教育本身。
說他沒有“超越”自己,其二指的是鐵皮鼓首先是一個教師,不管他多么的優(yōu)秀,他的身份始終是一個教師,這一點在他的《冬去春又來》中體現(xiàn)的很充分。書中幾乎看不到鐵皮鼓有多么深刻獨特讓人感到可望不可及的教育理念,有的只是一個教育實踐者在實踐中遇到的各種“瑣事”和“無聊”之事!岸鷻C事件”就是一個例子。在“耳機事件”的處理過程中,他不停地通過反思自己的行為,通過反思修正自己的實踐尋求問題的解決。這些問題的解決,鐵皮鼓實現(xiàn)了和學生的共同成長。
教育者和教育家的區(qū)別,我是這樣理解的:教育者是教育實踐活動的具體實施者。教育者分兩種,一種是思想匱乏、無追求或求不高的教育者,另一種是思想豐富具有探索精神的教育者。自然,這兩種教育者當中后者應該是一個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一個優(yōu)秀的教育者常常是在工作中創(chuàng)造性地豐富著某種教育思想,所以他們使得某種教育思想變得有血有肉。一個優(yōu)秀教育者的思想讓人感到真實而親切,而不是那么苦澀讓人望而生畏。一個優(yōu)秀教育者往往用自己的教育實踐證實著自己對教育的追求,這種追求就是對教育本身的追求。
鐵皮鼓不是教育家,“現(xiàn)在的我,才更像一個教育者。”鐵皮鼓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教育者,他不會“超越自己”!我愿鐵皮鼓是一個永遠的教育者,而不要成為一個教育家!教育家很多時候是無法體會到教育具體實踐當中的苦與甜,痛與樂。
讀《冬》有感3
今天,我讀了一篇作文《冬》。讀后,我的心依舊沉浸在小作者那優(yōu)美的文筆與小作者眼里美麗的冬天中。
文章寫的是作者的家鄉(xiāng)——北京。在冬天,作者與伙伴盡情玩耍,嬉戲。一起看雪景,觀雪花,堆雪人,打雪仗,大一點的孩子還會做冰雕……
這篇文章,寫得美,寫得妙!特別是那最后一段,更表現(xiàn)了作者對故鄉(xiāng)北京的留戀!澳瞧利惖难⿲⒂肋h印在我的心中!
任何人都有家。我的外祖母的家在別處?伤狭,有心無力了。我理解她的心情——一個人若是不能在死前見家一面,那將是終身遺憾!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惫枢l(xiāng)是令人深深牽掛的地方。
讀《冬》有感4
今天我讀了林海英叔叔的《冬陽童年駱駝隊》,我是第一次讀他的作品,因此讀得格外仔細。 冬陽、童年、駱駝隊 這三個看似互不相連的詞語是如何被作者聯(lián)系起來的呢?本文作者林海英將自己的童年記載成了以個故事,讓我們和他一起經歷了一個有趣的童年,“冬陽和駱駝隊”仿佛成了童年的縮影,因為這些景象浮現(xiàn)在眼前時。仿佛童年又回到了“我”的身邊,使我感到溫馨,讓我懷念! 還原成生命本來的摸樣。 作者以一個孩子的眼眸看世界,給這個世界蒙上了一層夢幻般的明朗,因為不懂人世離合,因為無力探究世事糾紛,所以便沒有人世的掙扎與痛苦。 讓人不由得驚嘆;回憶原來這么美! 作者選取童年回憶的片段,娓娓道來,溫厚淳和,這樣的純凈淡泊,讓人心頭漾起一絲絲溫暖。
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童年也只有一次。長大后,我們就會覺得小時候那些想法是多么可笑,但那是我們童年的純真,是不可能忘記的美好的回憶。那些美好的想法將會銘記在我們的心里,永遠不會被抹去。
讀《冬》有感5
在冬天賴床,似乎成為了一件習以為常的事。但你知道嗎?一時的懶惰,會讓我們錯過許多趣事?旌臀乙黄鹱x《森林報·冬》,把它們補回來吧!
“現(xiàn)在,田野和林間的空地就像一本巨大的書,非常整潔。經過這里的人,都會在這本巨大地書上留下簽名:某某到此一游!弊x到這里,我很奇怪:“簽名”,動物怎么會“簽名”?讀下去,我們就會明白,原來動物是通過腳印、氣味等“簽名”的。但別的動物是怎么讀出上面的“簽名”呢?好奇心驅使我繼續(xù)讀下去,很快便找到了答案。書上拿狗當例子:“就拿狗來說吧,它用鼻子嗅書上的字母,就可以識別出——這里有只狼來過,或者有只兔子剛剛跑過。”
可是,冬天很冷,動物是怎么跑到外面去“簽名”呢?不用擔心:“鳥獸們只要吃飽,就什么也不用怕了。一頓飽飯可以使鳥獸們從體內散發(fā)熱量,使它們的血液活絡起來,全身的血管都傳播出溫暖的力量!弊x到這里,我就不擔心前面的那個問題了,可又一個問題接踵而來:冬天,許多鳥獸都去溫暖的地方過冬,那森林里就沒多少動物了,食物也沒有,剩下的動物怎么過冬?除非剩下的動物都會冬眠。讀下去,我漸漸明白了:“風雪過后,森林衛(wèi)生員會馬上出來清掃,猛禽和野獸也這森林里到處搜尋,想把這暴風雪里凍死的尸體收拾干凈”?吹竭@里,我既為那些因嚴寒而犧牲的動物感到惋惜,又為幸存下來的幸運者感到歡喜。
通過閱讀,我了解了森林中各種動物的生活習性;通過閱讀,我了解了自然界的生存法則;通過閱讀,我了解了人與自然應該和平相處。
高爾基曾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作為一個學生,我們更應該熱愛閱讀,熱愛看書,做到:都萬卷書,行萬里路!
讀《冬》有感6
那是極度的嚴寒。凜冽的風在撕扯,肆虐的雪在咆哮。我看到有個瘦小的身影,好像銀白的花朵,受盡風雪摧殘,仍舊在同風暴抗衡。我一直記著她的名字——忍冬,那個無數(shù)次模糊了我眼眶的花季的少女!}記
我永遠都不會忘記故事里的那幅灰白插畫。那是一個少女,孤獨無助地癱在泥湯似的山路上,背后簍筐里灑出一地潔白的米,被雨水浸濕了大半。冗長的山路上,只她一個人,跌倒在地上,傷心地哇哇大哭。那是她拖著上了一天課的疲憊身子連續(xù)兩天割得稻,好不容易背過好幾座大山連夜趕到城里才打好的米!她還要用它掙錢給媽媽治病。雨在下,不停得下。女孩在哭,天也在哭。
那個畫面中的女孩叫忍冬,她才只有十四歲。一個原本快樂,掛滿笑容的女孩,一個原本和媽媽過著平淡卻幸福的生活的女孩兒一夜之間連續(xù)的悲劇毫無征兆地發(fā)生在她的身上,讓她竟然連哭的力氣都沒有。各種各樣的苦難一次次將她打垮,可她又一次次爬起來,為什么?她說她要照顧媽媽,照顧家。
爸爸拋棄了她們母女倆,走了。媽媽也瘋了。她不再記得忍冬,她猙獰著傻笑,瘋狂地擾亂一切。那又是怎樣一副觸目驚心的畫面,怎樣的凄慘而我們根本不愿意去看,不忍心去想。一個瘋女人,每天瘋跑在村子里,身后是一個弱小的女孩拔腿在追,風吹亂了她烏黑的頭發(fā),她嘶啞著聲音哭叫“媽媽——媽媽——”破碎的聲音,破碎的她的心。
這一切都來得毫無征兆,也都毫無感情。命運就這么一次次地想要擊垮她,將所有的痛苦所有的意想不到的災難都壓給她一個人面對。她還只是個孩子,一個什么都不懂的花季的少女。她本該享受學習,享受最最美好珍貴的青春。為何上天會要如此摧殘和折磨這朵稚嫩的花,剝奪她的陽光,她的依靠與陪伴,剝奪她的春天,讓她獨自面對嚴冬,獨自面對鋪天蓋地的風暴!
到后來,我?guī)缀醵寄貌蛔∵@本書,我怎么忍心再看下去,怎么忍心!但是后面的事情又是怎么的叫我震驚,叫我敬佩!她滿身傷痕地站起來了,她撐過了最痛苦的時光。媽媽的病漸漸有了好轉,她一直悉心照顧,頑強得扛起千萬斤的生活重擔,堅強地面對生活的磨難。終于,她們又回到了原來的生活?粗L綻放的燦爛的微笑,真的就像是歷經風雨洗刷后的忍冬花。是啊,最后她還是笑了,那笑容如此的美麗,堅忍而勇敢,頑強而可愛。忍冬花開,那是風雨過后最為美麗的風景!
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我們一樣幸運卻幸福。那些山區(qū)里的孩子,又有多少是如忍冬一樣堅強勇敢且懂事,又有多少孩子遭受命運的劫難,或是沒有家人的照顧與陪伴或是無法讀書亦或許更多?墒强嚯y也鑄就了他們堅強、勇敢、懂事、會珍惜、吃得了苦。他們都是花,是平凡卻堅強美麗的忍冬花。我們算得上什么!收起那些無聊的優(yōu)越感罷,謙虛地低頭向他們學習“忍冬”精神。每個人都有優(yōu)點,都有長處,我們要懂得去發(fā)現(xiàn)。上帝給予我們明亮的雙眼是為了尋找別人身上的閃光點而不是缺點。內心陰暗的人雙眼是陷在陰霾之中的,是無神的.。誰喜歡那樣的眼睛呢。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忍冬感動了我,她也告誡了我。她的心臟被風雨歷練得很強大。我們都還不夠,稚嫩的花朵是禁不住摧殘的,要蛻變。面對困難要像忍冬一樣堅忍,直到最后穿上一身燦黃笑著迎接太陽絢爛的光輝。
外婆在我眼里一直很堅強。我以為是她的性格生來如此,后來才知道她以前的生活是多么多么的苦。饑餓,疾病,失去親人。那個時候,她年僅十二。
還有那次感恩演講活動,哭了多少人。程老師沒哭。前去擁抱她的時候她的眼里是堅忍,她的擁抱是力量。大家都叫她女強人。她又擁有著怎樣的心路歷程。
人,不可能生來就堅強,每一顆堅強的心靈都是被生命的坎坷、困難鑄就而成的。沒有經歷過波折的人不可以想象到那一路下來的艱辛、困難。像忍冬、外婆還有程老師。
僅此獻上對每個堅強靈魂的崇高敬意。
讀《冬》有感7
今天老師讓我們讀《冬陽.童年.駱駝隊》這篇文章。
講的是:小時候有一支駱駝隊到我家門前,爸爸向商人買煤,我站在駱駝面前看它吃草,想起老師和我們說駱駝脖子底下會系個鈴鐺。我問爸爸為什么要系鈴鐺?可爸爸說完后我又有自己的想法。過了幾年,駱駝隊還是會來,可我的童年卻一去不復返了。
是啊!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童年也只有一次。長大后,我們就會覺得小時候那些想法是多么可笑,但那是我們童年的純真,是不可能忘記的美好的回憶。那些美好的想法將會銘記在我們的心里,永遠不會被抹去。
雖然是這樣,但是小時候我們的想法大人一定不會了解,比如在我們心里天空也可以變綠,但大人卻說不可能。
還記得小時候媽媽跟我說人都是由猴子進化成的,可我卻認為長得美的人是蝴蝶變得,長得丑的人是蛤蟆變的,小孩是小蝌蚪變的!
多么美麗而純真的想法呀!這也許就是小孩的本性吧,天真有可愛。
……
讀《冬》有感8
又是冬雪飄飄時,白茫茫的世界不見冬花絢爛。
期末成績如約而至,我終將面對一個不那么愉快的春節(jié)。
“嘩嘩啦啦……”院內,雨重重地砸在地上,也砸疼我的眼眸。為了躲避屋舍的清冷,也為了不讓父母看見我眼眶中打轉的液體,只身前往“湖心亭”。
天灰蒙蒙的,亦如我那沉重的心情。也許是冬雪的到來,湖中早已沒有那滿眼的綠意,沒有那“日出江花紅勝火”的夏荷。在寒風中陪伴我的,也許只有那幾只在風中搖曳的殘荷吧。
冬天,太容易傷感。才致使我憶起夏荷那份熱烈,猶記得沐浴在陽光下的荷塘宛如披上了一件金色的紗衣;荷塘里,翠綠而碩大的荷葉擠擠挨挨,從那荷葉叢中竄出的,一枝枝亭亭玉立的夏荷,含苞,盛開,分外迷人。
回憶固然美好。可眼前只有那幾枝荷,那幾枝雖被風雪榨干了豐腴的肢體,但仍一直筆直地佇立在那兒的堅毅的冬荷。裸露的經脈像枯樹的殘枝觸目驚心,可在它們的骨子里,卻又似乎藏著那份勃勃的生機,那份執(zhí)著的對春天的向往。以至于再刺骨的寒冰也阻擋不住它們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冬天的荷花竟能開得如此絢爛!心中悲涼的我,此刻已被它們不屈不撓與寒冬抗爭的堅毅所震撼,所驚嘆。如此瘦小的身軀何來這般的勇氣?想到這兒,不禁反問自己:你連幾株植物都比不過?你還算是一個男子漢嗎?然而,這靜默不語的絢爛冬荷給了我最堅毅的解答。
冉冉升起的紅日,讓人充斥在溫暖之中,難道這就是所謂的雨過天晴么?看著荷葉上的積雪慢慢融化,我的心也在那一刻變得清澈透明,似是被雨雪刷洗過一般。
俗話說:“春桃夏荷,秋桂冬梅”,可我偏偏要贊美這滿池蕭條的冬荷,這滿池飽藏生機活力的冬荷,這滿池不屈抗爭,堅毅的冬荷!
讀《冬》有感9
寒假,我讀了《153天的寒冬》這本書,受了很大的教育。這次的閱讀之旅無疑是緊張、驚險、驚心動魄,但是從中我又能感受到一絲絲的溫暖與甜蜜。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一個名叫佳姍的小女孩,從小跟著父母嬌生慣養(yǎng),因母親又快生孩子了沒有辦法照顧她,她不得不離開父母,離開熟悉的蒙古小鎮(zhèn),去大草原上和爺爺生活。但佳姍并不喜歡她的爺爺,在她眼中,在蒙古大草原上放牧的爺爺性情粗暴,對待小孫女也不留情。所以佳珊因此特別痛恨這個不近人情的“瘋老頭”。
然而,在這153天里,那個“瘋老頭”爺爺教會了佳珊怎樣馴養(yǎng)老鷹。爺爺?shù)难蛟诙炖锉焕浅粤,爺爺打算去找狼報仇。但是爺爺去后沒有回來,佳姍就叫她的鷹王去找爺爺。找到爺爺后,佳珊把爺爺帶回氈房,并認真的照顧爺爺。祖孫二人經過大自然的洗禮,他們的關系變得十分親切。等到佳珊回家時,她已經不是原來那個軟弱的女孩了。
這本書的主題語就是“溫室里的小花朵,在大草原一樣可以怒放!比闹饕嬖V我們這樣的道理:一個人只有經歷磨難,才有可能內心強大,才有可能走向成功。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
我們要有一顆堅定的心,不要像溫室里的花朵一見風就倒,不要被家里人用溺愛泡著,要經歷風雪波折,才能學會自立自強,內心強大,才能不懼怕生活的各種困難。
【讀《冬》有感】相關文章:
讀《自信》有感04-07
讀《魯濱遜》有感04-06
讀贊美有感03-29
讀《金翅雀》有感03-27
讀中庸有感03-27
讀《鯨》有感04-03
讀《冬天》有感04-01
讀《愛》有感03-28
讀唐吉訶德有感04-13
【精】讀《母愛》有感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