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歌五首教學設計模板
一、課題:
古代詩歌五首
二、教學目的:
1. 學習這五首詩,朗讀、背誦這五首詩詞。
2. 理解五首詩歌的意境;
3.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重點
1. 朗讀、背誦這五首詩詞;
2.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難點 :
1. 理解詩歌的意境。
五、課時:
2課時。
六、課型:
綜合新授課
七、教學方法:
講讀-討論
八、教具:
九、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ㄒ唬z查預習
1.,讀準下列字的音:
碣石 澹澹 竦峙 蕭瑟 枯藤 昏鴉 天涯
2.自己練習讀這五首詩:
。ǘ┤昼娧葜v
。ㄈ﹦(chuàng)設情境,導入 新課
1. 請一生講一個曹操的故事。
2. 教師作簡評,引出曹操的'遠大抱負。
。ㄋ模⿲W習《觀滄!
1.作家作品簡介
《觀滄!愤x自《樂府詩集》是《步出夏門行》中的一章。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國譙縣(今安徽省毫縣)人。東漢末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在鎮(zhèn)壓黃巾起義中,逐漸擴充軍事力量。建安元年(196年)迎獻帝都許昌,用他的名義發(fā)號施令,先后削平呂布等割劇勢力。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大敗兵強地廣的袁紹,此后逐漸統(tǒng)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年)東征烏桓,也取得了很大的勝利。次年率軍南下,被孫權、劉備的聯(lián)軍擊敗于赤壁。后封魏王。曹丕稱帝,追尊他為武帝。善詩歌,《步出復門行》《蒿里行》諸篇,用樂府舊題抒發(fā)自己的政治抱負,氣魄雄偉,慷慨悲涼。對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也有所反映。
《觀滄海》是曹操的名篇。公元207年,曹操親率大軍北上.追殲袁紹殘部,五月誓師北伐,七月出盧龍寨,登臨碣石山。他面對洪波涌起的大海,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
2.朗讀詩歌指導:先范讀再由學生試讀。
3.指導學生評析詩句。逐句分析,先由學生分析,再由教師歸納。
小結:
寫景的十句,前六句寫的是實景,后四句寫的是虛景。這首詩借景抒情。將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已的雄心壯志融合在一起,詩人以滄海自比,開闊的意境,雄渾的氣勢,也是詩人寬廣的胸懷和豪邁的氣魄的表現(xiàn)。詩中洋溢著飽含的激情。詩人勾畫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表現(xiàn)了開闊的胸襟,抒發(fā)了統(tǒng)一中國建功立業(yè)的抱負。請同學們帶著感情,再次朗誦這首詩歌。
4.齊讀齊背,抽查個別背誦。
。ㄎ澹⿲W習《 次北固山下》
1.作家作品簡介
《次北固山下》選自《全唐詩》,作者王灣,洛陽人,唐代詩人。
2.朗讀這首詩
3.指導學生評析詩句
4.題解: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北固山三面臨江,形勢險要,號稱天下第一江山。作者家住洛陽,旅于江南,在這座山下停泊,被這里開闊秀麗的景色所吸引,寫下了這首詩。這首詩是寫鄉(xiāng)愁的。
5.總結:
首聯(lián)兩句點題。青山當指北固山,在鎮(zhèn)江之北,面臨長江,三面環(huán)水。詩人此刻在船上,客路即驛道,既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到的,可見這是詩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鎮(zhèn)江后,他還要乘驛車到別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頷聯(lián)寫船上所見景色,是近景。平闊正懸四字煉得好:潮平,兩岸才顯得寬闊;風正,帆才有懸空的態(tài)勢。潮平一語,又是為頸聯(lián)中江春一語作鋪墊。
頸聯(lián)是這首詩中的佳句:夜還沒盡,就看到一輪紅日從東邊江面上徐徐升起,帶來了溫暖的氣息;江上春早,舊年未過新春已來。(殘夜而東方海日已升,舊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時間過得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系之!
尾聯(lián)由感受寫到思鄉(xiāng)。雖然有美好的江南景色可觀賞,卻無法抑制涌動的思鄉(xiāng)之情。詩人離家日久,見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雁足來給他傳遞家書了。
全詩層層相因,渾然一體。詩中對景色的描寫表現(xiàn)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雖然末句寫了旅途中的鄉(xiāng)思,卻沒有一點凄涼之情。
6. 當堂背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