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記者演講稿集錦5篇
演講稿是為了在會議或重要活動上表達自己意見、看法或匯報思想工作情況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演講稿的使用越來越廣泛,還是對演講稿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記者演講稿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記者演講稿 篇1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事業(yè)的根本指針。對于如何踐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我們這些常年奮斗在基層一線的記者也許說得不太準確全面,但是我們卻一直滿懷激情,擔當使命,用行動在努力回答這個問題。
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靈魂,也是新聞工作者必須堅持的工作作風。對電視新聞而言,畫面是證明新聞真實性的主要方式,這就要求我們電視新聞記者要做到實事求是,就必須在每一個新聞報道中扛著沉重的攝像機親臨現(xiàn)場,用鏡頭記錄新聞過程。無論雨雪風霜,不怕艱難兇險,只要有新聞需求的地方,就有電視記者忙碌的身影。電視新聞播出時只有短短的一兩分鐘,可是在這一兩分鐘的背后,往往是電視記者付出的數(shù)十倍的時間和努力。
20xx年正月十五,XX遭遇五十年不遇的大暴雪,我拍攝了市交通部門及時清理公路干線積雪的情況,通過畫面向群眾傳遞了出行信息。在采制這條新聞時,我所乘坐的采訪車被一輛廂貨嚴重追尾,坐在后排的我,腦袋撞在車窗上,磕得又青又腫,頭昏眼花了好一陣子,可是為了心中那一份責任,我強忍著痛苦,做到了及時發(fā)稿。20xx年我的電視新聞短消息《鉆井平臺升起五星紅旗》獲得XX好新聞一等獎,在這條僅一分鐘的新聞里,莊嚴卻又激情澎湃的升國旗畫面表達了鉆井平臺上石油工人對祖國的熱愛。但是它的背后是我和一名同事接到采訪任務后,頂著七級的海上大風,乘坐顛簸不已的快艇來回行駛3個小時,站在只有幾根繩子牽引的吊臺上,帶著幾十斤重的攝像機和三腳架,在風浪中飄搖著登上亞洲最大的深海鉆井平臺的過程;是強烈的暈船反應讓我暈頭轉(zhuǎn)向,嘔吐不止,回到陸地上走路腿腳發(fā)軟的感覺。20xx年8月,盤錦防汛進入關鍵期,我和同事采制了機關干部在大堤上抗洪的新聞,畫面展現(xiàn)了一幕幕抗洪防汛的真實場景。為了采制這條新聞,我和兩名男同事們在風雨交加,泥濘不已的防洪大堤上跋涉兩個多小時,全身濕透,滿身泥漿的走進各個單位的防汛帳篷,進行采訪和拍攝。當時雷電轟鳴,身上的手機響了多次,都不敢接,回來時實在走不動了,幾乎癱坐在泥水中,幸好遇到了來給抗洪人員送東西的一臺越野吉普車,我們才得以搭車返回。當時在很多艱難環(huán)境中采訪時,不覺得有什么痛苦,因為有一種工作的信念在支撐著;而現(xiàn)在想來雖然多少有些后怕,卻依然感謝那些難忘的經(jīng)歷豐富了我的人生。
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核心;為了人民、服務人民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基石;把這兩點結(jié)合好的就是關鍵要把人民作為新聞報道的主體。多年來,我始終堅持新聞三貼近的原則,不怕辛苦勞累,深入到最基層,最艱苦的地方采訪拍攝基層群眾。田間地頭、廠礦工地、郊區(qū)野外是我經(jīng)常出入的新聞現(xiàn)場。每天早出晚歸,節(jié)假日加班自然平常,有時大年三十也在工作中度過。過年當天我在寒風刺骨的濱海大道寫過稿子;在年三十晚上的路燈下采訪過守護綠地的園林工人;在春節(jié)晚會直播出時,在市民家里拍攝過人家四世同堂、歡度春節(jié)的畫面。工作中,我在以群眾為主體的同時,也始終把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放在首位,把做好主題宣傳當成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的有效方式。
因為我知道,作為電視臺這個主流媒體的記者,傳播正能量,推出有利于團結(jié)穩(wěn)定,加油鼓勁,正面宣傳又深受群眾歡迎的作品,這是我的責任也是義務。20xx年初,我開始創(chuàng)辦電視新聞專題欄目《在基層》,在主導思想上開創(chuàng)了省內(nèi)以電視媒體引導領導干部到基層去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的新聞報道形式。伴隨著《在基層》欄目走過的路程,上百個涉及百姓民生的熱點、難點問題得到解決和關注。通過我們節(jié)目的拍攝,藍色康橋小區(qū)H區(qū)兩棟廉租樓被砸的對講門得到了修復;XX縣XX鎮(zhèn)XX村的歪腳丫女孩馬XX得到了政府送來了的電腦,為自己與外界溝通架起了一道嶄新的橋梁;XX鎮(zhèn)居民于XX一家五口終于申請到了夢寐以求的廉租房;告別了以往住大棚的日子;大伙房水庫飲水工程異地交稅,非常麻煩的問題得到了解決;盤錦港設備檢測進展順利,保證了港口的順利運行;身有殘疾的外來務工人員“趙虎姐”姐妹倆在盤錦落了戶口,辦理了低保邊緣戶救助證,解決了一連串的煩惱,對生活也充滿了希望。
在工作中,作為電視新聞記者,我們每天都要面臨“如履薄冰、如坐針氈、如釋重負”三種狀態(tài)。在采制新聞時,身上擔負著沉甸甸的責任,要考慮新聞的客觀性、時效性,權(quán)威性等因素,所以如履薄冰;在新聞播出時,生怕有遺漏和差錯,有對不住觀眾的地方,所以如坐針氈;在新聞播出后,如果沒有什么負面聲音,也沒有什么批評指責,效果不錯,才能如釋重負。我們每天都要在這種壓力和煎熬中度過,雖然也有過抱怨,有過委屈,但是卻從未有過甩手不干的想法。這樣的'堅持不是為了那微薄的薪水,而是心中永遠存在一份對于新聞事業(yè)的熱愛,敬畏和執(zhí)著。
作為一名電視新聞女記者,對于工作,我總是滿懷激情和責任,不辱使命。但是對于家庭我卻虧欠很多,因為工作關系,每當年邁的父母或公婆因病住院時,我是那個只有晚上才能到醫(yī)院照顧他們的孩子,白天病床前的悉心照顧和噓寒問暖全部落到了丈夫和弟弟等其他家人的身上。因為工作關系,我沒參加過一次兒子幼兒園的親子活動;他每天上學放學的接送基本上由丈夫全權(quán)負責;他去上輔導班,大部分都是爸爸或爺爺奶奶陪同;我許諾過節(jié)或者假日帶他去玩兒的諾言往往都成了空話。我從小由奶奶帶大,和奶奶感情無比深厚。在奶奶去世一周前,我回老家伺候她,她拉著我的手對我說的:“我好些了,你工作忙,快回去吧!”我當時以為奶奶會真的會好起來,就趕回了單位?墒20xx年7月6日,當我在參加宣傳部組織的去遼東灣新區(qū)集體采訪時,奶奶與世長辭了。她對我說的那句“我好些了,你工作忙,快回去吧!”成了她留給我的最后一遺言。!
多年來,在長期忙碌的工作中,采訪對象那一張張真誠的笑臉讓我感受到了被人信任的溫暖;一個個獲得省市大獎和觀眾認可的新聞作品讓我享受到了敬業(yè)的成果;“遼寧省十佳新聞工作者”等榮譽讓我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仡櫷拢崽鹂嗬逼穱L過,悲歡離合經(jīng)歷過,但是對于新聞事業(yè),我也從來不曾后悔過,更不曾放棄過。
因為我最引以為自豪的事情就是“我是一名電視新聞記者”!謝謝大家!
記者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事們:
大家好! 很榮幸在記者節(jié)這個特殊的日子里,在這樣特別的時刻,我能代表新加入集團公司新聞戰(zhàn)線的同志們在這里發(fā)言。 首先請允許我在這里向所有新聞工作者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因為今天是我們自己的記者節(jié)節(jié)日。向所有領導表示最真摯的謝意,因為你們的鼓勵鞭策是我們不斷前行的動力。
新聞工作是一項神圣而光榮的事業(yè),是值得我們執(zhí)著一生而追求的事業(yè),是讓我們永葆青春活力的事業(yè)。 我們驕傲,因為我們是新聞工作者。我們肩負著歷史的使命,承載著時代的重托。我們是集團公司的喉舌,時刻向 30 多萬職工訴說著集團公司的發(fā)展方向,記錄著集團公司的輝煌歷程。
所以,我們不光是一名新聞工作者,更是集團公司發(fā)展的觀察者、記錄者和守望者。我們幸福,因為我們是新聞工作者。我們筆尖流淌出的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我們鏡頭下記錄的一張張喜悅的照片,都在向我們傾訴著集團公司跨越發(fā)展給職工生活帶來的幸**康。
我們辛苦,因為我們是新聞工作者。風餐露宿、終日奔波是我們生活特色,加班加點、通宵達旦是我們經(jīng)常性工作。當霓虹閃爍的時候,我們在燭光下記錄著集團公司發(fā)展的步伐;當合家團圓的時候,我們伴著孤獨走向新聞發(fā)生的地方;但無論怎樣艱難,不管如何危險,只要有新聞的地方,我們就不會退縮。 我們快樂,因為我們是新聞工作者。
記者演講稿 篇3
去年年初,我們把目光聚焦到一位只有14歲的少年馬永恩身上。中午一放學,別的學生都要去學校食堂吃飯,可馬永恩卻要急著往家趕,要給癱瘓在床的爸爸做飯吃。采訪中,我們注意到,小XX騎的自行車腳蹬子磨得只剩下兩根光禿禿的鐵棍,換一個新的也就幾塊錢,可小XX舍不得,他得省錢給爸爸買藥吃。
回到家,一進門,小XX會習慣性地喊上一聲“爸”,聽到回答聲,他才放心地知道爸爸還活著。我們也采訪報道過很多類似的苦難家庭,常規(guī)報道很難取得突破,但是我們感覺到了小XX身上的那份正能量,如果進行深入挖掘,我們相信小XX的事跡一定能影響更多的人。
節(jié)假日,小XX還會騎著三輪車帶著爸爸去地里撿花生。這些都是我們最關注的細節(jié),這樣的細節(jié)還有很多很多,父子倆身上的每一處細節(jié)都能輕易觸及我們內(nèi)心最敏感的地方。有一個我印象極深的鏡頭,我們在和馬小全聊天時,小XX就坐在旁邊的三輪車上,邊吃花生邊晃悠著雙腿,那是他最放松、最開心的時候,爸爸有人說話,他有零食可吃,那一刻的鏡頭被放慢、拉長,這個特殊的農(nóng)家里充滿了溫馨,可這情景卻讓我們內(nèi)心顫抖?粗X臉上流露出滿足的笑容,我們的目光穿過小院的樹木,多想在這個小院的上空能夠聽到父子倆爽朗的笑聲啊。
小XX的事跡,我們一共去平輿6次,12天時間,采訪對象近20個,拍攝素材16個小時近1000分鐘。20xx年,央視一套,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節(jié)目現(xiàn)場,小XX就坐在臺下,頒獎典禮主持人在講述上臺領獎的10名孝心少年和20名像小XX一樣的孝心少年。鏡頭掃過的嘉賓滿含熱淚,電視機前的觀眾為這些小小年紀就撐起一個家庭的孩子們而心酸和驕傲。我們作為發(fā)現(xiàn)、記錄、傳播這些孝心故事的人,內(nèi)心充滿了自豪,這份自豪就是帶給觀眾止不住的淚水、停不了的掌聲和心靈的觸動。
現(xiàn)在,小XX搬到了離學校很近的地方,照顧爸爸也方便了,也有了更多的時間去追尋“做一名醫(yī)生”的夢。我們也要繼續(xù)出發(fā),去尋找那些撐起這個社會精神高地的人,并把這份精神力量傳遞下去。
記者演講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來賓:
大家上午好,我是 號選手,我演講的題目是《鋼城華麗蛻變的美好記憶》。
攀枝花——全國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歷經(jīng)五十年的滄海桑田,這座“鋼城”正以飛一樣的速度開啟“釩鈦之都”的華麗篇章;“孝敬爸媽請帶到攀枝花,最好在這里安個家”,這句話,讓中國陽光花城傳遍全國的各個角落。
是誰讓這座堅硬的鋼城開啟柔美的蛻變之旅?今天的演講活動與記者有關,您是不是在質(zhì)疑:不會是記者吧?我的回答是:不。如果我沒有總結(jié)錯的話,應該是黨的策略和人民的期望。而又是誰將這一華麗的轉(zhuǎn)變真實地記錄、真誠地報道?沒錯,是記者。
就在剛才,傾聽了幾位同行精彩的演講,我對大家為新聞事業(yè)付出的努力和艱辛而感動。他們都是鋼城蛻變中的真實記錄者,而作為一名年輕的記者,我很榮幸,在鋼城美麗的蛻變之時融入到記者這個行列,融入到這座陽光花城,讓我能接觸到來自全國各地的“候鳥們”,見證他們與歲月之間的較量、與病魔之間的抗爭。
那是20xx年的11月26號,這個季節(jié)在我國的大多數(shù)地方已經(jīng)是冰天雪地,而在攀枝花卻依然陽光明媚、鳥語花香。沖著沒有霧霾的藍天、沖著明媚燦爛的陽光、沖著豐富新鮮的蔬果,有些寒冷地區(qū)的候鳥老人已抵達攀枝花開啟了他們溫暖幸福的越冬計劃。在采訪候鳥老人時,我認識了83歲的曹大爺(您看,我手上這張照片中的人物就是曹大爺),他來自成都,這個冬季,是他第四年來攀枝花療養(yǎng)過冬。曹大爺患有支氣管炎,歲月的年輪讓他不得不把吃藥當做家常便飯,尤其在冬季,天氣寒冷,一旦染上感冒、咳嗽就胸悶地喘不過來氣,嚴重的時候還要長期在醫(yī)院里療養(yǎng),和曹大爺?shù)慕涣髦,我明顯能感覺到他聲音中帶有絲絲沙啞。但他告訴我說,來攀枝花過冬了以后,冬天也可以曬到太陽,空氣還特別清新,自己的身體明顯好轉(zhuǎn),幾乎連咳嗽感冒的藥也用不著了。不知道為什么,聽了這些話我會感到莫名的欣慰和自豪,或許是因為曹大爺?shù)纳眢w好轉(zhuǎn),或許是因為陽光花城給像曹大爺這樣的候鳥帶來的溫暖。曹大爺說20xx年的冬天他還會再來美麗的陽光花城。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時間定格到了20xx年的12月2號,候鳥老人們陸續(xù)歸巢,采訪中,我隱隱約約看到一位老人很像曹大爺,可他臉上綻放出的精神抖擻,讓我有點不敢認,我試著問:“您是……曹大爺?”“對,是我,你是那個小記者。”我高興地說:今年看您怎么年輕了許多呢!他笑著對我說:在充滿陽光的地方生活怎能不年輕?是呀,花城在陽光的沐浴下:“天時地利人和”。在愉快的采訪交流中,曹大爺與我約好:20xx年的冬季我們又見。20xx年的冬季距離現(xiàn)在還有三個月的時間,我很期待……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進步,攀枝花因地制宜,繪制了“釩鈦之都”的宏偉藍圖,迎來了全國首創(chuàng)的20xx中國(攀枝花)釩鈦產(chǎn)業(yè)博覽會暨攀西戰(zhàn)略資源創(chuàng)新開發(fā)投資洽談會。釩博會的舉辦,使國內(nèi)外的客商云集在釩鈦之都,在與客商們的采訪交流中,我認識了來自芬蘭的客商:克里斯。ㄎ沂稚线@張照片中的人物就是克里斯。,他是芬蘭克洛斯零件公司的總裁,他是我擔任記者以來,采訪的第一位國外友人,當時內(nèi)心無比的激動,他告訴我說,他的公司與我市的釩鈦企業(yè)一直有著合作關系,此次釩鈦博覽會的舉辦,將是他們之間的又一個合作契機。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稿正如克里斯汀所言,全國首次釩博會在我市的舉辦,為我市建設釩鈦之都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為我市釩鈦企業(yè)的發(fā)展增添了一個新引擎。
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肩負著歷史的使命,承載著時代的重托,真實記錄著攀枝花前進的脈搏,鋼城的華麗蛻變,讓我深刻體會到“釩鈦之都”的魅力、“陽光花城”的美妙,雖然現(xiàn)在的記錄會變成過去的記憶,但記憶掀起的卻是美好的未來。
我的演講完畢 謝謝大家!
記者演講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我是美術學系大三的學生,我叫。首先我很榮幸當選新聞中心第11屆大學生記者社社長,在此我要感謝院領導、黨委宣傳部老師對我的信任,感謝新聞中心所有新老成員對我的支持。
其實我來新聞中心記者社工作的時間并不是很久,接觸的工作也不是很多,但在這個學生組織里,我感受到了團隊強大的凝聚力、真摯的親和力和藝術的工作的能力。在這里,我從老師的悉心教導中學到了如何為人如何工作,從一個涉世未深的孩子成長為一名為同學服務的大學生,對此我從內(nèi)心深省到:這是美的殿堂激勵了我堅強的斗志和無限的熱情。
從走進美院大門的那天開始,我就立志要學有所成,時刻提醒自己不要閑散。大一時,我?guī)е男那樽呱显簩W生會干部競選的講臺,不久后,我成為了院學生會秘書處的一名干事,一年的學生工作中,在團委老師的指導下我參與策劃了我院的評估晚會、“兩代會”等一系列大型的活動,開拓了眼界,鍛煉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