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義務教育教學核心素養(yǎng)心得體會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義務教育教學核心素養(yǎng)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義務教育教學核心素養(yǎng)心得體會1
隨著金猴的新年鐘聲的敲響,我們又將踏上一個新的征途。當我再次捧讀《數學課程標準(20xx版)》,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20xx年《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發(fā)生了重要的變化,由原來“雙基”的提法變成了現在“四基”提法,《數學課程標準》把學生的發(fā)展放在首位,始終貫穿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的理念,與過去的課標的理念發(fā)生了質的變化,如何適應這一變化,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呢,通過學習,結合多年教學工作經驗,我深深體會到,學生是整個教學活動主體,只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真正提高數學的教學水平。
一、要廣泛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學科又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和應用的廣泛性特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總會感到有些枯燥,困難,特別是學生對于抽象性、邏輯性的東西的理解能力是非常有限的,要達到“四基”的要求也是十分困難的。所以具體的教學中要充分利用他們天真活潑、敢想敢干的創(chuàng)造性的心理特點,廣泛激發(fā)他們學習數學、應用數學的興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學習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主動地接受它,集中精力地學習它、應用它。作為數學教師,如果我們在課堂上能精心設計,巧妙安排,時刻注意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教與學之間才能達到真正的合諧統(tǒng)一,才能不斷地提高教學水平。
二、要提供給學生充分進行數學實踐活動和交流機會
新數學課程標準從學習者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情景出發(fā),提供給學生充分進行數學實踐活動和交流機會,體現了學生是學習數學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數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這就要求我們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進行解釋和應用,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才能有益于學生發(fā)現,理解,探索和應用數學。要做到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必需從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數學的教學內容大多數可以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這樣的引入,貼近學生的生活,溝通了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數學的確就在身邊,現實生活的確離不開數學,從而消除了對數學的陌生感。
三、要注重個性發(fā)展
不同的學生對數學的認識程度、認識角度會有所不同,具有不同興趣,愛好,個性的活生生的人,所以要體現差異性培養(yǎng),一是要尊重學生差異,因材施教,個別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在教學活動中要認識到每個學生都是特殊的個體,都是具有不同興趣,愛好,個性的活生生的人,我們要承認這種差異。然后因材施教。二是針對不同學生的實際,注重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發(fā)揚教學民主,使學生有權選擇他們喜歡的方法解決問題,從而促進學生的數學思維活動,提高數學能力。
在教學中,只要我們做到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結合學生的實際、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就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從而達到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的要求。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可侵犯!
義務教育教學核心素養(yǎng)心得體會2
這次有幸參加了xx市一中小學數學20xx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標》的學習報告,而感到高興。雖然是一天短暫的學習時間,但收獲不少,能夠得到這樣的學習是我的幸運。這天的上午是由xx市教研員張教授對《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修訂的背景、修訂的目標和修訂的基本原則為我們做出詳細的分析。下午是xx市教研員湯教授對數學課程標準新改編的一年級教材詳細的做出了解讀和分析。課程標準(20xx年版)》提出:“數學課程應致力于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yǎng)目標,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薄安煌娜嗽跀祵W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是對人的主體性地位的回歸與尊重,不僅需要正視學生的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而且應注重學生自主發(fā)展。
我覺得一天的學習對新修訂的課程標準有了初步的了解,從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到實施建議等定位上更加準確,我們的教學一直以來是在繼承和揚棄中前行的,我經常問自己:真正熟悉課標嗎?其實每次在學習的時候很了解,可是就是過后忘記了,不能把學到的新理念靈活的運用到教育教學中,只有備課時,能熟悉本單元或本課時,所以總是很慚愧。8月8日在湘潭學習了一天,在8月23日這天我們教研組又一起學習課標,分析對比新舊課標的一些變化,理解了課標改變的意義。
我們組的每個數學都教師認真地閱讀分析了課標,發(fā)現新的數學課程標準從學習者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情景出發(fā),提供給學生充分進行數學實踐活動和交流機會,體現了學生是學習數學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數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明確提出“四基”是數學課程與教學的基本目標。下面談一下自己膚淺的體會與想法:基本技能對于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怎樣學習,還要加強基本技能的訓練。除了“雙基”所要求的,基于“四基”的教學,在注重學生分析問題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的基礎上,還要注重學生發(fā)現問題的能力和提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yǎng),在培養(yǎng)學生演繹推理能力的基礎上,還要注重歸納推理能力的培養(yǎng)。掌握數學基本思想就是掌握數學的精髓;净顒咏涷炇菍W生在教學中老師給他們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變“聽數學”為“做數學”。
還發(fā)現新課標比舊課標更理性些、數學教材的編排更完美些、數學教學更有層次些,教材的結構也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新教材比舊教材教學內容的.編排更為科學合理,我想:無論是課標的修改還是教材的改編,最終目的是促使數學課程更加完善,更適應社會發(fā)展與教育改革的需要,從而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應用的價值。而課標的修改需要很多專家親臨一線的教學與研討,只有這樣修改的課標才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
十年的新課改給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繼續(xù)加強課改學習,不斷的探討,使新課標的學習與實踐之中,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不斷沖擊著站在課改浪尖上的教師們。我們曾經多次在教學中困惑,不知所措,但通過學習,我們又引來了新的姿態(tài)站在教育前沿。無論遇到多大的艱難,我們始終緊跟著新課標、新理念,才不會迷失自己的方向,切實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服務。領悟教學精神,落實好新課標的要求,教好書,培養(yǎng)好學生!才是我作為一名教師一生中最大的愿望和幸福。
義務教育教學核心素養(yǎng)心得體會3
一、發(fā)揮主動性,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思維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一種互動、和諧、教學相長的師生關系。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自信地想、大膽地說,賦予他們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創(chuàng)造的自由,給他們一片自由翱翔的藍天。徹底改變以往的填鴨式教學,轉變成以學生的自我發(fā)展為中心,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真正“活”起來,把過去以教師為主的“一言堂”變?yōu)閷W生積極參與的“多言堂”。只有這樣,學生的主體精神才能充分發(fā)揮出來。而教師則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正如杜威所言:“教師,一個引導者,他撐船,學生們用力地用槳把船劃向前。”在組織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努力轉變自身的角色,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寬松自主和諧的學習空間和氛圍。讓學生與文本之間,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中進行心靈深處的碰撞,實現情感的交融,在自主與互動之間敢于想己之所想,言己之所言,在自主感悟,主動探究的基礎上迸發(fā)出創(chuàng)造的火花,從而塑造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實現師生的共同創(chuàng)造,共同進步。
二、尋求開放性,培養(yǎng)綜合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溝通課堂內外”,“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這就需要教師實現教學觀念的開放,采取開放性的教學形式。語文是一門極其生活化的學科,課文是社會生活的反映。語文教學應該以課堂教學為軸心,向學生生活的各個領域開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學生的語文學習同他們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有機結合起來?s短課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距離,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開拓學生視野,滿足學生獲取知識的愿望。使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由課內延伸到課外。例如,教師在完成一節(jié)課的基礎上,可以舉一反三地溶入課外知識——日常生活中的事例、電影、電視及文學作品中的某些情節(jié)、人物等。除此,還要鼓勵學生走出狹窄的課室,讓學生在與大自然、與社會、與家庭的接觸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知識是教不盡的,學生在實際的生活接觸中具有了一定的語文能力,便可以自學知識,再生知識,自覺提高語文綜合素質。這樣,就達到了“教是為了不教”的教學目標。
三、注重過程性,培養(yǎng)探究精神
新型課堂應是促進學生智力、能力發(fā)展和學習方法發(fā)展的學習過程。課堂教學要讓學生經歷學習的過程,在過程中感受、領悟、體驗,在過程中學會質疑、反思,在過程中逐漸提高、不斷發(fā)展!笆谌艘贼~,不如授之以漁”,結果重要,過程更重要,新課標所提倡的探究性學習恰恰體現出學生的發(fā)展過程。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這中間,學生經歷了由不知到知的探索、思考過程,不僅獲取了相應的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自己的身體力行掌握了解決實際問題的積極的學習、探究的方法,為今后的學習,工作及生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中具有終身教育的基礎和再發(fā)展的潛能。
當然,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還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人文。強調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2、實踐。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語文實踐。
3、素養(yǎng)。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
4、對話。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
5、自主。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6、合作。新課標倡導“合作”的學習方式。并在作文教學、綜合性學習的評價上提出了具體要求。
7、探究。新課標十分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強調在探究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8、綜合。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在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是培養(yǎng)學生主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
9、資源。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能力。
10、開放。新課標舉起“開放”的大旗,強調要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在新型課堂中,我們要在重視獲取知識的過程性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與能力。新課標構建的新課堂,是一個讓學生的心靈得以放飛,情感得到宣泄,知識得到更新,能力得到提高的藝術殿堂。新課堂,也將成為師生共同成長的樂園!讓課改和教師一起成長,讓教師和學生一起成長!
義務教育教學核心素養(yǎng)心得體會4
《新課程指導綱要》提出教學改革要著重從教師教的角度研究變革教的方式轉為從學生學的角度研究變革學的方式。也就是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既要加強學生的基礎性學力,又要提高學生的發(fā)展性學力和創(chuàng)造性學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讓學生享受“快樂教學”。
21世紀是個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教育要跟上時代的潮流就必須改革。課程改革正順應了時代的召喚,他為中國的教育帶來了生機與活力。現在的新課標強調充分利用現實情景和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大量物體進行教學,鼓勵學生從現實中發(fā)現圖形、發(fā)現規(guī)律。強調學生的動手操作和主動參與,讓他們在觀察、操作、想象、交流等大量的活動中,積累經驗,發(fā)展空間觀念,建立科學學習新模式。達到讓學生先想象后動手,F在也不限制每節(jié)課必須講完某節(jié)內容。只要學生能通過自己的想象操作達到理解知識和應用知識的目的,未完成的可在課余時間繼續(xù)。在教學上靈活機動,不必教死書,也不必死讀書。對學生成績及教學的評價也不必單一評價,不只限于筆試。
評價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評價也是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我認為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的情感與態(tài)度的形成和發(fā)展;既要關注學生的語文的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fā)展。評價的形式和手段應多樣化,要將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充分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發(fā)揮評價的激勵作用,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們要善于利用評價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適時調整和改善教學過程。同時,對學生中出現的獨特的相法或結論給予激勵性的評價。因此,本人通過對新課程的學習,就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作了如下幾方面的探索。
一、提高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新一輪課程改革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在教學中更重要的是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能力等方面的發(fā)展。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注意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特點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努力創(chuàng)設一種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和各種教學情境,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和練習。在課堂上給予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的權利,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二、自主合作探究,變“權威教學”為“共同探討”
新課程倡導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對我們教師的職能和作用提出了強烈的變革要求,即要求傳統(tǒng)的居高臨下的教師地位在課堂教學中將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師站在學生中間,與學生平等對話與交流;過去由教師控制的教學活動的那種沉悶和嚴肅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fā)展的真誠和激情。因而,教師的職能不再僅僅是傳遞、訓導、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勵、幫助、參謀;師生之間的關系不再是以知識傳遞為紐帶,而是以情感交流為紐帶;教師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滿倉庫,而是要點燃火炬。學生學習的靈感不是在靜如止水的深思中產生,而多是在積極發(fā)言中,相互辯論中突然閃現。
三、創(chuàng)新型教學,變“單一媒體”為“多種媒體”
當今人類進入了信息時代,以計算機和網絡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使我們的教育由一支粉筆、一本教材、一塊黑板的課堂教學走向“屏幕教學”,由講授型教學向創(chuàng)新型教學發(fā)展。在教學中,適時恰當地選用現代教育技術來輔助教學,以逼真、生動的畫面,動聽悅耳的音響來創(chuàng)造教學的文體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使其重視實踐操作,科學地記憶知識,并且有助于學生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思考,使教師以教為主變成學生以學為主,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優(yōu)化教學過程,增強教學效果。
總之,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zhàn),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語文學習工具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fā),讓學生享受“快樂學習”。
義務教育教學核心素養(yǎng)心得體會5
通過學習《數學課程標準》,我了解到《數學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和內容、教學觀念和學習方式、評價目的和方法上的變革,使我對新課標的要求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
一、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善于發(fā)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在教學中創(chuàng)造生動有趣的情境,將數學活動與他們的生活、學習實際相連,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思考,去發(fā)現、去探索與之相關的數學問題,這不僅能夠較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而且能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自覺地用數學的思維方式來觀察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二、倡導學生合作探究,鼓勵學生大膽探索創(chuàng)新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狀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將學生教會,而且還要教學生會學。因此,課堂上,教師既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動腦、動手、自主探究與合作的習慣,在課堂上還要留一定的空間和時間給學生思考、合作與交流,讓學生有表現自已才干的'機會。
這樣,通過數學問題的探索、學生大膽的嘗試,歸納得出多種不同的方法表示,效果很好,從這一點說明,學生的潛力是可以挖掘的,關鍵的問題是看我們教師愿不愿去開發(fā)。
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尊重個體差異、面向全體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這是新課程標準努力倡導的目標。數學教育要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要為所有學生打好共同基礎,也要注意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由于各種不同的因素,學生在數學知識、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異,教師在教學中要因材施教,因勢利導。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兼顧學習有困難和學有余力的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發(fā)展他們的數學才能。同時,新教材設計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試一試”、“想一想”、“議一議”等問題,教師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選用。對于數學成績較好的學生,教師也可另外選擇一些較靈活的問題讓他們思考、探究,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數學成績。
總之,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zhàn),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fā),讓學生享受“快樂數學”。通過學習,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我將會嚴格按照新課標的要求,上好每一節(jié)課,努力使自己成為新時代合格的人民教師。
義務教育教學核心素養(yǎng)心得體會6
讀了關于課標修訂解讀之語文課標,讓我領悟了老師要著力對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加強學生語文素養(yǎng)能力的培養(yǎng),特別是在語文教學中,老師必須著力培養(yǎng)的能力有:閱讀、表達的實踐能力,語文學習的創(chuàng)新能力,注重讀書的能力等等。我認為特別是語文閱讀、表達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是我們當下最應注重的對學生的培養(yǎng)。
語文課程作為一門實踐課程,必須要求學生在閱讀、表達的實踐上下功夫。我們現在大多數注重了孩子的成績,而一味地做題,光靠做題是不能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表達實踐能力,相反,應多設計各種學習活動,讓學生把語言文字的運用和生活聯系起來,和各種學科的學習聯系起來。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可能忽略了語文教學在其他科目中的'學習,比如: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在其他科目中,課上的表達鍛煉、課文的閱讀理解等都是在培養(yǎng)孩子們閱讀、表達實踐能力。應該根據生活和學習的實際需要,在運用中真正提高語言文字運用的實踐能力。
此外,在學習新課標解讀時,講到“讀書”是語文學習的第一要務,強調了“讀書”在語文學習和思想文化修養(yǎng)中的關鍵作用,那么首先我們應該怎樣提高孩子們“讀書”的興趣呢?如何讓孩子們養(yǎng)成“讀書”的好習慣呢?
我看到了部分班主任老師采取了讓孩子們一個禮拜背誦一篇習作的方式,還有的老師在晨讀時間讓孩子們反復朗讀課文,每星期一篇課外閱讀,讓每個孩子一個月讀一本經典名著等,無論什么方法,都重在培養(yǎng)孩子們閱讀的興趣和幫助孩子們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使他們不畏懼閱讀長篇著作,而且對經典名著產生興趣。
不過,除了這些,新課標的目標和內容都更加明確、清晰和充實,給了我信心,也幫我明確了前進的方向。
義務教育教學核心素養(yǎng)心得體會7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是我們語文教學的總綱,總括了語文教學的性質、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設計思路及教學建議。其明確的教育教學目標,為語文教師指明了具體的教學方向,規(guī)范了教師教學中的各種行為。這里,我主要想談談習作教學。
習作是就是將自己內心想說的話,觀察到的現象以及想象到的事用文字表達出來,將學習到的、觀察積累到的知識進行輸出。對于這一點,《課標》要求:多讀多寫。我的體會是,讓學生多讀一些文學書籍,勤寫作。閱讀要進行閱讀的指導,習作也要進行習作的指導。關于習作,我認為應注重以下幾點:
1、口語交際的訓練。
口語交際對于學生初學習作非常重要。能將自己想說的話說出來,才能為后面的寫提供了抓手。老師在設計口語訓練時,要盡量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有話可說,愿意說。在充分說的基礎上,再讓學生試著整理寫一寫。
2、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是解決學生寫作時無內容可寫的有效途徑。去年秋游回校,學生進行寫作。很多學生作文都像流水帳一樣空泛,但細心的學生卻能將當天的看到的、玩到的都寫得很詳細,感情也表達的非常真摯。星期天的日記,班上閔婧同學交來了一篇近600字的日記,一看日記才知道她也參加了9月18日的抗日游行。因為她很關注這一事件,就將看到的想到的都寫了下來,甚至還去查了資料,詢問了爺爺。所以培養(yǎng)好學生的留心觀察的習慣非常重要。
3、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從曹文軒老師的作品里,我們可以看到曹老師作品中的環(huán)境描寫、人物描寫句句精到,不落窠臼。我認為這些不僅僅只是曹文軒老師生活經歷的積淀,更離不開細致的想像。李吉林老師經常帶學生到野外去上語文課,也就是為了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室內課上,李老師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來引發(fā)學生的想象,從而提升學生思維的發(fā)展?梢,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對于寫作非常重要。《課標》中對第一學段的寫作就規(guī)定: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這對于學生今后創(chuàng)造力的形成至關重要,可謂影響一生。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其內容易懂卻很博大,既明確了方向,也給老師們留有發(fā)揮個人才智的空間,值得我們用心地去體會、思索與實踐。
義務教育教學核心素養(yǎng)心得體會8
20xx年9月11日,我們有幸來到湛江市第十二小學聆聽了湛江市教育局教研室張金麗老師關于《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解讀。在這次新課標解讀培訓中,張金麗老師主要從課程理念、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進行解讀,我從中受益匪淺。
一、教育要與時俱進
在整個培訓過程中,張老師從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時代背景講起,道出了作為教師,要深刻認識到教育也要與時俱進。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甚至是人工智能走進課堂,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需要掌握自主學習,提出問題,人際交往,創(chuàng)新思維和謀劃未來的能力。
而作為教師,教育要與時俱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就必須在教學中緊緊與時代相聯系,不斷學習。例如,不僅僅是注重學生知識的掌握,更要注重將學生的經歷上升為自身的經驗。慢慢地,學生學會應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問題。
二、課程理念要轉變
新課標指出,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這句話道出了每個學生都有學習良好的數學的權利,而且作為教師,要因材施教。這讓我想起了平時課堂上的教學,促使我反思,真的做到讓每個學生都受到良好的數學教育,并且因材施教了嗎?當真正回歸到數學課堂,因為教學經驗的缺乏,各種外在因素和內在因素,有時候并沒有真正轉變課程理念。傳統(tǒng)的教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方式依然活躍在課堂上。
那么,如何在數學課堂上轉變課程理念呢?首先,教學設計上,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在教學過程中引發(fā)學生的數學思考。再次,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強調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最后,使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總之,在教學中,教師要處理好教師主導與教師角色之間的關系。
三、課程目標要落實
新課標主要是從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和情感態(tài)度這四方面進行課程目標的闡述的,其中,知識與技能方面主要是從經歷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tǒng)計與概率和綜合與實踐等過程,掌握這四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數學思考,就是要學會獨立思考,用數學的思想和思維去思考問題。問題解決,就是要從數學的角度去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等。情感態(tài)度,就是要在學習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科學的態(tài)度等。
在教學中,我們往往注重知識技能的傳授,卻忽略了數學思考、問題解決和情感態(tài)度這三方面。在現代這個社會中,學生不僅僅需要的'是知識,更是要思考知識的來龍去脈;不僅僅需要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是要提出問題的能力;不僅僅需要的是自我學習的過程,更是要在學習過程中體會與人合作等人際交往的過程。
四、課程內容要掌握
在整個小學過程中,課程內容包含了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tǒng)計與概率和綜合與實踐這四個模塊的內容。其中,數與代數包括了數的認識、數的運算、式與方程、正反比例和探索規(guī)律。圖形與幾何包括了圖形的認識、測量、圖形的運動和圖形與位置。統(tǒng)計與概率包括了簡單數據統(tǒng)計過程和隨機現象發(fā)生的可能性。綜合與實踐是發(fā)現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作為教師,必須掌握并熟悉課程內容的安排,注意內容間的鏈接與聯系。在數學課堂上,做到心中有數并且胸有成竹。例如,當講到小數除法時,要聯系到之前學過的整數除法,小數乘法和小數的相關知識,同時,也要知道小數除法后面將要學習什么內容。在課堂上,哪些知識是重點,哪些知識是難點,如何與之前學過的知識相聯系,如何為后面將要學習的內容打好基礎。教師對課程內容的熟悉,是有效地給學生傳遞知識的基本保障。
總之,張金麗老師給我們培訓了《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解讀后,讓我對新課標又有了一次新的認識。新課標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指引,在以后的教學中要以新課標的內容去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在教學中,積極轉變教學理念,落實課程目標,傳授課程內容,真正做到與時俱進!
義務教育教學核心素養(yǎng)心得體會9
本學期,我又進一步認真學習了《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通過本次學習,我更充分認識到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fā)展性,使教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既要加強學生的基礎性學習,又要提高學生的發(fā)展性學習和創(chuàng)造性學習。我們教師必須更新原有的教學觀念,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不斷鉆研教材,學習新理念,新方法,全面了解自己的學生,切實地完成好教學任務,把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現代教學的需要。本人通過對新課程的學習,對如何讓學生學好數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下面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數學觀的改變。
《新課程標準(修訂稿)》,將數學觀更改為: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數學作為對于客觀現象抽象概括而逐漸形成的科學語言與工具。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素養(yǎng)是現代社會每一個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新課標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在生動、具有現實的情境中去學習數學。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們首先要改變自己的數學觀念,以適應新時代的要求。
二、關于數學課程。
數學課程應致力于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yǎng)目標,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fā)展性。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1、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
良好的數學教育,就是不僅懂得了知識,還懂得了基本思想,在學習過程中得到磨練。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具有公共基礎的地位,要著眼于學生的整體素質的提高,促進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發(fā)展。
課程設計要滿足學生未來生活、工作和學習的需要,使學生掌握必需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fā)展學生抽象思維和推理能力,培養(yǎng)應用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在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都要得到發(fā)展;要符合數學科學本身的特點、體現數學科學的精神實質;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在呈現作為知識與技能的數學結果的同時,重視學生已有的經驗,讓學生體驗從實際背景中抽象出數學問題、構建數學模型、得到結果、解決問題的過程。要處理好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與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之間的關系;要處理好強調學生主體作用與突出教師組織和引導作用之間的關系;要處理好“四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之間的關系。并把“四基”與數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進行整合,掌握數學基礎知識,訓練數學基本技能,領悟數學基本思想,積累數學基本活動經驗。
2、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現代學生觀認為,在每一個學生身上都蘊藏著巨大的教育潛能,我們的教育必須充分尊重學生的內在素質,即自然天性,小心加以呵護、開發(fā)。要面對每一個有差異的個體,適應每一個學生不同發(fā)展的需要,要為每一個學生提供不同的發(fā)展機會與可能。數學課程必須立足于關注學生的一般發(fā)展,它應當是“為了每一個孩子”健康成長的課程,而不能成為專門用來淘汰的“篩子”。要改變陳舊的學習方式,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地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計算、證明等活動過程。教師要牢記兩條,一是除了知識傳授之外,還必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發(fā)學生的思考;二是既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也能讓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
課標解讀工作自上而下如火如荼的進行著,我們在旬陽中學階梯教室參加了20xx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的解讀會,感觸頗多;特別是師訓中心老師對于數學素養(yǎng)的解讀,及其風趣的舉例,更讓我印象深刻。在這個活動中,我的體會頗多。
1.《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以全新的觀點將小學數學內容歸納為“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tǒng)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四個學習領域,特別突出地強調了6個學習內容的核心概念:數感、符號感、空間觀念、統(tǒng)計觀念、應用意識和推理能力。
2、通過新課標解讀,教學不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過程,應當是學生和教師互相作用的過程。學生將不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識的習得者。面對知識更新周期日益縮短的時代,我意識到:必須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把老師知識的儲藏和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比為“一桶水”與“一杯水”的陳舊觀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腦知識儲量成為一條生生不息的河流,篩濾舊有,活化新知,積淀學養(yǎng)。有句話說的好:“一個教師,不在于他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書!庇眯慕、創(chuàng)新教與重復教的效果有天壤之別。
義務教育教學核心素養(yǎng)心得體會10
20xx年9月11日我校全體數學教師參加了湛江市教育局教研室張金麗老師主講的霞山區(qū)小學數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解讀培訓。張金麗老師首先向我們解讀了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的主要變化,讓我們從中認識到教育理念已從原來的“知識為本”轉變成“育人為本”,課程目標從“雙基”變?yōu)椤八幕保瑑热莘椒◤摹敖Y果性”轉變成“結果性加過程性”,評價目標和方法從“單一”轉變?yōu)椤岸嘣。然后她又分別對小學數學中“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tǒng)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四個學習領域做出詳細的分析和解讀。
這次培訓雖然只是半天短暫的時間,但收獲不少。通過這次培訓,我們對新修訂的課程標準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從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到實施建議等定位上更加準確,為我們以后的教學教育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我們以這次培訓為契機,在校內的數學教研活動中展開全面的學習與研討,我們一致認為:時代變了,學生也變了,教材與教學目標現在也隨之改變,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我們要繼續(xù)加強課改學習,不斷的探討,在新課標的學習與實踐之中,大膽創(chuàng)新,不斷涌現出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
1、要教書,先育人。
聽了張金麗老師解講《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以后,我們深有感觸,我們深刻了解了義務教育數學課標上突出了“德育為先,能力為重”的理念。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堅持“德育為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數學教育當中。其實有高智商、高水平的人,如果沒有道德做基礎,那么智力水平越高,對人類社會的危害也就越大。因此,我們要教書,先育人。我們要堅持以德育為首,把數學教學與學生的德育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加強對學生的品德教育、紀律教育、法制教育,真正體現出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
2、“學”是為了能更好地“教”。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知識在不斷地更新,獲取知識的渠道也很廣泛,這使得當前的學生在很多方面有可能已經擁有超過教師的知識。具有先進教育觀念、較強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教師才能培養(yǎng)出知識豐富、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學生。因此教師必須要更新教育觀念,明確“學”是為了能更好地“教”,我們要爭取每一次培訓學習的機會,珍惜每一次學習的成果,要通過多種途徑、多種方式不斷學習,充實自己的專業(yè)知識、科學知識;同時教師要加強自身職業(yè)修養(yǎng),不斷提高自身的意識和個人師德素養(yǎng);探索更好的`教學方法,注重現代教學技術的運用,注重小學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融合;善于在教學中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具備較強的科研能力。只有全面發(fā)展、全面提高才能更好地服務新時代的學生,才能為培養(yǎng)出更新、更好的人才。
3、“教”向“導”轉變。
通過張金麗老師對新課標解讀,我們意識到:必須徹底轉變以“教”為中心的舊觀念,樹立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思想。新課程的改革要求教師的教學重點不再是知識本身,教師在課堂中通過不斷的引導,使學生積極、主動、自覺地參與課堂活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感知、理解、評價、應用所學的新知識,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成功、感受快樂。同時,我們要明確“過程與結果同等重要”。在課堂教學中,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參與到知識來源的整個過程,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研討,實驗操作等方法得出結果或結論,掌握學習方法,培養(yǎng)自學的能力與習慣。
鄧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隨著時代的進步,新課程標準也給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繼續(xù)加強學習,不斷的探討,不斷積累經驗,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更好地為我們的教育事業(yè)貢獻力量。
義務教育教學核心素養(yǎng)心得體會11
2011年教育部制訂的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包括“前言”、“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實施建議”四個部分,從為什么要學習地理,到地理教學內容要求、技能、情感的培養(yǎng)等幾個方面,構建了中學地理教育的總體框架。《標準》本著“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這一出發(fā)點,強調必須變革“學科中心”、“知識本位”下的地方志式的教學模式。與過去的《地理教學大綱》相比,《標準》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著力于能力的發(fā)展
中學地理教學長期以來主要是強調以知識傳播為主,識記材料多,試圖以此使學生獲得終身夠用的地理知識,然而事實告訴我們,這是做不到的。時代在發(fā)展,科學技術在不斷進步,地理知識也在不斷更新。據統(tǒng)計,從1750年到1900年,人類的知識是150年增加一倍,此后是50年增加一倍,而到60年代以后,幾乎是每10年再增加一倍。到21世紀,人們則處于“知識爆炸”時代。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現代化建設日新月異,西部大開發(fā)、南水北調、高新技術產業(yè)、交通和通信發(fā)展等層出不窮,反映在地理教育中所要增加的內容越來越多。但是,由于教學時數和教材的限制,教學內容不可能無限制地增加,因此,必須發(fā)展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和獨立汲取地理新知識的能力。
《標準》總結了過去幾十年來的經驗和教訓,要求學生“嘗試從學習和生活中,發(fā)現地理問題,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關信息,運用有關知識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決問題的設想。運用適當的方法和手段,表達自己學習的體會、看法和成果,并與別人交流!睂W生在探究和交流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結論,在一種“發(fā)現閃光點”、“鼓勵自信心”的機制中獲得發(fā)展。
《標準》在世界區(qū)域地理中采用了“一五五”的'知識結構,即“一個大洲”、“五個地區(qū)”、“五個國家”。在介紹每一個大洲、地區(qū)和國家時,《標準》不要求將位置、地形、氣候、人口、城市、交通、物產等一一列出,以至寫成一個“地理八股”,而是突出區(qū)域特征。例如,亞洲突出“世界第一大洲”,西亞突出“石油經濟”,西部歐洲突出“發(fā)達國家集中”,日本突出“資源小國、經濟大國”,俄羅斯突出“幅員遼闊、資源豐富”。《標準》要求在“一五五”的整體知識結構中,其內容必須涵蓋所列各項“標準”。這種將地理要素散布于各個區(qū)域的辦法,起到了授人以“漁”的作用,培養(yǎng)了學生的遷移能力。
在實踐能力培養(yǎng)方面,《標準》提倡把鄉(xiāng)土地理作為綜合性學習的載體,學生通過收集第一手資料,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進行探究性實踐活動。此外,《標準》還提出充分挖掘校外課程資源,建議師生自己動手收集地理信息,制作軟件和模型,以豐富教學內容。
二、突出外顯行為目標
教學目的具有方向性,教學目標則具有操作性,如“知道板塊學說”是目的,“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系”是行為目標。《標準》大量使用“說出”、“例舉說明”、“描述”、“在地圖上指出”等措詞,使地理教師能夠把握好教學尺度!稑藴省穱@四個方面提出了外顯行為目標,即提出地理問題、獲取地理信息、分析地理信息、回答地理問題。
1.提出地理問題。
提出問題是地理探究學習的開始,將學習內容轉化為學習問題,使地理學習注重于過程而不是結論,這是《標準》的一大變化。例如,“通過扮演政府官員、熱帶叢林土著居民、世界環(huán)保組織成員、開發(fā)商等角色,討論亞馬孫流域熱帶雨林的開發(fā)與保護問題”,這種探究方式有助于學生從各個不同的維度理解熱帶雨林的開發(fā)與保護,并且在交流碰撞中獲得新的認識。
2.獲得地理信息。
考慮到現代信息技術的影響,《標準》將獲取地理信息作為一項重要的技能,在“活動建議”這一欄目中,有從報刊中剪輯資料,從互聯網上下載資料,調查當地的環(huán)境和自然資源,利用圖文材料和歷史檔案等活動。
3.分析地理信息。
分析地理信息是地理學習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標準》指出:“初步學會根據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過比較、抽象、概括等思維過程,形成地理概念,進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發(fā)展變化的基本規(guī)律!薄俺醪綄W會根據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qū)的地理信息,歸納其地理特征!比缡褂脷鉁、降水資料,繪制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并讀圖說出氣溫與降水的變化規(guī)律。再如,根據資料和地圖,說出某一國家的交通運輸特點!稑藴省穼⒆x圖、用圖作為分析地理信息的一個重要手段。
4.回答地理問題。
回答地理問題并不意味著地理學習的結束,因為在一個地理結論中又蘊含著新的問題和矛盾,所以《標準》沒有將回答地理問題簡單地概括為“說出”、“指出”,而是包括“評價”、“舉例”論證,而且在“活動建議”中設計了小組討論、專題會、編輯小報、拼圖游戲、科普報告、繪制圖表等一系列活動,以豐富多樣的形式來呈現學生的學習成果,使學生學得更加主動。
三、重視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
《標準》非常重視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首先是愛護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方面刪除了“繁、難、偏、舊”的內容,如將“氣壓”知識上移至高中地理,各類自然資源只保留水、土地資源作為案例。另一個方面,將一些貼近生活反映當今世界熱點問題的內容引進教材,如聚落與環(huán)境、國際合作、區(qū)域文化。其次是鼓勵探究,“實施建議”中列舉了“‘角色扮演’及小組活動的學習方式”和“問題解決式學習”兩個案例,這兩個案例一改老師講、學生聽的陳舊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逐步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標準》營造了一種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建立多元化的評價目標和手段,把定性評價和定量相結合,弱化評價的甄別功能和選拔功能,以激勵學生創(chuàng)新。評價內容包括五個方面:1.將運用所學地理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作為評價的重點,包括對學生提出地理問題能力的評價,對學生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資料過程與能力的評價。
2.觀察學生對地理科學方法的領悟、運用狀況,評價學生的探索性活動水平。
3.通過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地理圖像資料所反映的地理事物,用簡略的圖表表現區(qū)域特征,評價學生的理解水平。
4.觀察學生在討論活動中的表現評價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5.結合學生的自評和互評,形成多樣化的評價手段。
《標準》提出了“基于豐富資源的學習”、“基于真實情境的學習”、“基于問題解決的學習”、“基于案例的學習”、“基于項目的學習”以及“互動合作的學習”六種學習模式,注意分析性智力、創(chuàng)造性智力、實踐性智力的協(xié)調與平衡,從而為全面提升人的素質打下了基礎。
義務教育教學核心素養(yǎng)心得體會12
這些天我仔細地閱讀了《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對課標實驗稿與課標修訂稿對體育課程性質的闡述作了比較,我有了以下感受,與大家分享一下。
體育學科面對的核心問題是“近二十多年來我國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持續(xù)下降”,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開展青少年體育運動,增強青少年體質,關乎國家的前途和命運,關乎民族的興衰和復興,是全民健身運動的重中之重,更是我們體育老師的主要職責。新課標重新樹立了運動技能教學的重要地位,理清了學科的主要內容。作為一名新教師在此之前心中很茫然,對于每個水平段的體育課,選擇什么內容?該達到什么目標?課中該用什么手段去組織引導?很難入手。修訂后的《課標》將實驗稿中“內容標準”改為“課程內容”。在對學生提出的每一條目標要求之后,修訂稿中都會列舉達到相應目標要求所需要學習的課程內容,供老師們選擇。同時,還增加了“評價要點”和“評價方法舉例”。仔細閱讀后,我覺得我更加明確了應該選擇什么教學內容去達成學習目標。學習評價是促進學生達成學習目標的重要手段,這是我的弱點,科學的評價體系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如何評價學習目標的達成情況?這是我在以后的教育教學中不斷去探究的。修訂后的《課標》整合了原先的'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五個領域,確立為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四個方面”,體育教學,這是一個整體,是互通的,是要求全面發(fā)展的。
《課標》的修改向著強化運動技術學習;突出體育課程的核心價值;強化教學內容彈性指導;明確體育教學評價方法;突出體育教師的評價地位,強化體育成績的考核。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更該不斷地區(qū)學習,探究,提高自身素質。
義務教育教學核心素養(yǎng)心得體會通過四天的學習,授課老師們對《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解讀,使我越來越感受到這次課改絕對不僅僅是改變一下教材而已,而且還是學生學習方式的徹底改革,更是我們教師教學方法上的重大改革學習了語文《新課程標準》,讓我認識到語文新課程標準改革的重要性及改革的實質性,在新教學理念的支配下,作為語文教師,學習新課程標準,在教學工作中給我提出了極大的挑戰(zhàn),對我來說,新課改是一場對話,一座平臺,更是一把邁向成功教育的鑰匙。我們怎樣才能創(chuàng)設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以及尊重學生個人的感受,一改以往語文教學,為了總結經驗,便于今后的工作,談談自己的體會。
課堂教學需要師生雙方的共同活動,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和創(chuàng)新精神是“新課標”賦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教師就應該激活學生的情感,營養(yǎng)學生的德性,并用自己的航標之燈,去照亮學生的希望之路,使他們的心靈世界也通明透亮。孕育著這樣的心靈,一切美好的事物才能從外部走向內部,從客體走向主體,一句話,才能內化為學生的素質。
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交流合作中,逐步提高獨立探究的意識,增強與人合作的需求感。從而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與人交往和合作。這是課堂教學研究的主攻方向!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蔽艺J為,應抓住“小學生主體性的發(fā)展”和“探究精神、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著眼于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使學生成為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這就極其需要拓寬教育教學的視野,語文中進行探究學習,對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有極大的促進作用。語文中探究學習,是學生在語文實踐中獲取知識、方法、情感體驗的過程。探究的可以是文章的思想、內容,也可以是詞句之美、景色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也可以是學生感悟學習過程,領悟學習方法的過程。“探究”更重要的還不是結果,而是探究過程本身,然后獲取探究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的意識。探究性學習的目的在于改變學生由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探究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并將學到知識加以綜合應用于實踐的機會,促進他們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良好的學習策略,培養(yǎng)穿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發(fā)展學生個性。
《新課標》更重視語文知識與能力的培養(yǎng)。強化語言實踐便是《新課程標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的能力,其主要途徑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一個成功的教育工作者,他能夠和諧地把讀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既能讓學生充分閱讀,又能有效發(fā)揮教師的指導閱讀的作用。教師應充分了解“學情”,營造使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情境,有針對性地進行學法訓練,提高學法指導的自覺性;適時引導學生自悟學法,有意識地強化活用,加強能力遷移。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對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的老師細心、耐心地教導、引領。但我相信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理念、教學手段的不斷更新,會出現了更多讓人們感到高興的事情。我們的語文教學課堂才會真正地發(fā)出金子一般的光彩,總之,新課程改革,符合時代的要求。新的課程、新的起點、新的重任都需要發(fā)揮每位課改教師的聰明與辛勤勞動!肮Ψ虿回撚行娜恕,相信我們的汗水不會白留,耕耘過的土地一定會結出碩果。
【義務教育教學核心素養(yǎng)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的教學心得11-11
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觀心得體會(精選12篇)11-12
核心素養(yǎng)講座心得體會04-06
核心素養(yǎng)培訓心得體會03-25
核心素養(yǎng)心得體會01-07
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課堂教學心得11-11
學習核心素養(yǎng)心得體會02-28
課堂核心素養(yǎng)心得體會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