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民歌儋州調聲
儋州調聲以它獨特的形式獨樹一幟于全國的民歌之林,被收入《中國音樂詞典》。田漢先生1962年到儋州視察時,稱之為“南國樂壇的奇葩”。儋州因此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xiāng)”。
儋州調聲是僅流傳于海南省儋州一地并具有獨特地域風格的漢族民間歌曲,用儋州方言演唱,節(jié)奏明快,旋律優(yōu)美,感情熱烈,可歌可舞,被譽為"南國藝苑奇葩"。儋州調聲主要特色是男女集體對唱,把唱歌與舞蹈融為一體,是漢族民間文化優(yōu)秀遺產。2006年5月20日,儋州調聲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儋州調聲歷史溯源
"儋州自古稱歌海,山歌催得百花開;人人都是山歌手,山山水水是歌臺。"地處海南島西北部的儋州、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自漢武帝元封元年建置以來,已有2000多年歷史。特別是北宋一代文宗蘇東坡曾謫居此地,弘揚文教,使儋州自古就有"詩鄉(xiāng)歌海"之稱。儋州調聲是從儋州民歌活動中演變過來的。它最初產生在西漢時期,發(fā)源于儋州北部三都、峨蔓、木棠、蘭訓、松林、光村一帶。
調聲節(jié)上所唱的`歌起初大都為情歌,青年男女于月明之夜或春光明媚之時,集體對歌、娛樂傳情。到清末民初,調聲又吸收了"學堂民歌"成分;到上世紀"五四時期",調聲又出現(xiàn)了許多革命題材內容;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則成為揭露敵人、打擊敵人的有力武器。新中國成立后,六十年代的水利建設工地上的賽歌會曾掀起儋州調聲發(fā)展的第三次高潮。
儋州調聲的藝術特色
同崖州民歌一樣,儋州調聲也突破了山歌固有的表現(xiàn)形式,曲調層出不窮,演唱過場活躍,不論是唱詞、曲調、節(jié)奏、旋律以及調式都符合青年人的性格特征,是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活動形式。儋州調聲主要是男女青年在逢年過節(jié)或農閑時,在鄉(xiāng)鎮(zhèn)集市或山坡野地,互相以歌抒情,談情說愛,自發(fā)性地開展對歌比賽活動。特別是每年的"中秋歌會"尤其熱鬧,參加者往往成千上萬。儋州調聲歌聲優(yōu)美,熱情奔放,舞姿百態(tài),生動活潑,男唱女答,歌聲此起彼落,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獨特的藝術風格。
儋州調聲體裁近似民間小調。曲調有宮、商、羽等多種調式,旋律進行中還經常出現(xiàn)調式交換和轉調變化。而且,儋州調聲在發(fā)展中善于吸收古曲、現(xiàn)代歌曲及外國歌曲旋律,這也是調聲藝術常唱不衰、與時俱進、歷久彌新的重要原因之一。古老的儋州山歌歌詞大多是韻腳寬松的"二句半"。后來人們在勞動中又學到"車水歌"的旋律,再加入節(jié)拍鮮明的舞蹈節(jié)奏和情緒昂揚的音調進行集體對唱,演唱時手臂和身體隨歌聲節(jié)奏前后擺動。
儋州調聲歷史悠久,它集中地反映了古代海南音樂的發(fā)展過程,對研究海南古代音樂發(fā)展有重要的意義和歷史價值,曾獲得美國、加拿大等國際音樂專家和國內音樂界人士的高度評價。同時,儋州調聲也是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出來的精神財富,在不同歷史時期都發(fā)揮著特有的作用,是海南文化的重要品牌之一。
【海南民歌儋州調聲】相關文章:
海南民歌崖州民歌12-25
山西民歌河曲民歌05-31
儋州自助游攻略11-29
河南西坪民歌12-14
臺灣音樂臺灣民歌12-22
河南傳統(tǒng)藝術信陽民歌12-14
江西民歌九江山歌02-03
安徽民俗藝術五河民歌02-03
《鞋聲》閱讀答案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