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節(jié)日地日節(jié)
地日正月初十是地日,傳說這一天是石頭的生日。緊接著正月初九天公生日后,正月初十就是地生日。天是主宰,地是生存的根本。地生日表示人們對生存的環(huán)境的愛護。地生日正月初十也叫地日、石頭節(jié)、老鼠娶親日。
民間習俗
石不動
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有的地方還要祭祀石頭,恐傷莊稼。有的地方家家都要向石頭焚香致敬。午餐要食饃餅,認為吃饃餅一年之內(nèi)便會財運亨通。還有抬石頭神之舉:初九夜,將一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大石頭上,初十早晨,以繩系罐鼻,由小伙子抬著瓦罐走,石頭不落地則預示當年豐收。有的地方,這一天舉家登山賞石頭,親近自然,感受大地的開闊和博大。還可以在這一天雕刻各種石頭工藝品,收蕆或者贈送親朋好友。
祀鼠
為舊時民間俗信,亦稱“老鼠嫁女”、“老鼠娶親”。具體日期因地而異,多數(shù)地方在正月初七。將面餅置于墻根,名曰“賀老鼠嫁女”;忌開箱柜,以免驚動老鼠;初九晚上,由小孩將糖果、花生置于陰暗處,然后大敲鍋蓋、簸萁等物,為老鼠催妝;老鼠娶親日,早息燈早睡覺,為不驚擾老鼠,俗謂你驚擾它一天,它擾你一年;十一早晨要將鼠穴閉塞,認為這樣鼠可絕跡;有的地方,是日夜在屋角、過道遍插蠟燭,為老鼠娶親照亮...
“老鼠娶親”、“老鼠嫁女”的年畫和剪紙在我國民間視為“吉祥物”,故常在年節(jié)貼在墻上和窗戶上。
“老鼠嫁女”的.民間傳說,在我國很流行。但是,各地“老鼠嫁女”的時日有所不同。
在江南一帶的民間傳說中,說老鼠是害人的,不吉利,所以舊歷年三十夜要把它嫁出去,以確保來年平安吉祥。上海郊區(qū)有些地方說老鼠嫁女是在正月十六,這天晚上,家家戶戶炒芝麻糖,就是為老鼠成親準備的喜糖。
在北方,老鼠嫁女是在正月二十五日的晚上。在這天夜里,家家戶戶不點燈,全家人坐在炕頭上,一聲不響,只是摸黑吃著用面粉做成的“老鼠爪爪”、“蝎子尾巴”和炒大豆。不點燈、不出聲的意思是為老鼠嫁女提供方便,生怕驚擾了娶親喜事。吃“老鼠爪爪”表示人們期望老鼠的爪子發(fā)癢,好早些起來行動;吃“蝎子尾巴”即是為了老鼠嫁女出洞時不會受到蝎子傷害。吃炒大豆發(fā)出嘎嘣的脆響,似乎是給老鼠娶親放鞭炮。
在老鼠嫁女夜晚,湖南資興一帶則在屋角、過道遍插蠟燭,意思是將老鼠娶親途經(jīng)之路照得通亮。
“老鼠嫁女”、“老鼠娶親”的年畫和剪紙在我國民間視為“吉祥物”,過年過節(jié)時貼在墻上和窗戶上。四川綿竹印制的《老鼠嫁女》年畫,表現(xiàn)一伙老鼠掮旗打傘,敲鑼吹喇叭,抬著花轎迎親。正當這伙丑類大搖大擺,招搖過市之時,等待它們的卻是一頭大黃貓。前面鳴鑼開道的一對鼠兄鼠弟,其中之一已被貓的利爪抓住,另一只則咬在貓的嘴上。此時,坐在花轎里的“新娘”,自知末日來臨、淚流滿面。
初十謠
年初十,地生日,有天還有地。比是爺娘不多異,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麥百谷都生地。菜蔬風味拿來祭,祭他生日他歡喜。人生忠孝與節(jié)義,地之維張賴以立;作事須求踏實地。
古代有個傳說:皇帝收到外國使者送來的禮物,是一根粗大的蠟燭。正要點燃時,發(fā)現(xiàn)包裝被老鼠咬破了,里面露出許多爆炸物。于是皇帝感謝老鼠的救命之恩,下令人們不許打老鼠,把老鼠視為人類朋友。傳說這只老鼠后來成精,變成人形,高中狀元,被招為駙馬。但這只老鼠在夜里總是跑出來,召集許多老鼠玩娶親游戲;实蹧]辦法,也只由他嬉戲。
初十這一天,民間不搬動石頭,也不動用“石磨”、“石臼”等工具,稱為“石不動”或者“十不動”。北方一些地區(qū),家家戶戶向石頭焚香祭拜。河南人在這一天吃饃餅,預示一年好運亨通。
這一天人們不敢做壞事,不挪動石頭和石器,也善待地面上的物體,不敢亂動。與善待老鼠相同,山西南部地區(qū)人們會放一些谷物在房頂,給鳥類啄食。
初十:石頭生日,凡是磨、碓、碾等石制用具都忌動用,叫石不動,甚至燒香祭拜石具。
【傳統(tǒng)節(jié)日地日節(jié)】相關文章:
英聯(lián)邦傳統(tǒng)節(jié)日節(jié)禮日11-15
瑤族傳統(tǒng)節(jié)日趕鳥節(jié)01-31
老撾傳統(tǒng)節(jié)日高升節(jié)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