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歷史論文參考文獻
導語:我國擁有著五千年文化的歷史,有著許多著名的愛國英雄人物。下面是小編分享的歷史論文的參考文獻,歡迎閱讀!
篇一 東革阿里歷史參考文獻
東革阿里作為傳統(tǒng)藥品使用已有數(shù)百年歷史,最早可回溯到1700年馬來西亞的殖民年代。歷史相關資料有:
a.《羅格日志》,1851年出版,第439頁。奧克斯雷說,馬來西亞的土著人習慣服用東革阿里煎劑來治療間歇性發(fā)燒。馬來婦女產(chǎn)后也服用東革阿里湯劑作為滋補品。
b.《馬來藥典》,1939年由約翰·杰姆蘭特和H.W.湯姆森撰寫, 他們如此描述東革阿里:“用其根部制成的浸劑和煎劑被馬來人當作滋補品飲用”。
c.《馬來半島經(jīng)濟產(chǎn)品詞典》,1936年由I.H.勃克黑爾撰寫,對東革阿里有詳細的描述:“根,尤其是根部的樹皮,被作為一種退熱劑使用。樹皮極其苦,盡管在半島上很多,但貿(mào)易量小,后從Borneo出口到新加坡。這種藥內服后口碑很好,以至于人們相信外用也有效。他們把根搗碎,敷在患處,用以治療頭疼、潰瘍、傷口和止痛,甚至是梅毒引起的疼痛”。
d.官方的《印度Materia Medica》,1908年出版,作者A.D.納德卡尼,東革阿里被描述為生長在馬來西亞的一種小樹,其樹皮和根可作為發(fā)燒的退熱藥。該書還說,根是僅次于奎寧的治療瘧疾的一種藥。
篇二 歷史專業(yè)參考文獻
[1]晁福林.春秋時期的鬼神觀念及其社會影響[J].歷史研究,1995(5):20-35.
[2][漢]滸慎.說文解字[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
[3][英]詹·喬·弗雷澤.金枝[M].徐育新等譯.北京:大眾文艾出版社,1998.
[4]詹勤鑫.心智的誤區(qū)-巫術與中國巫文化[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5]王俊.略論先秦鬼神思想的演變及歷史位[J].文化研究,2006(10):191一192.
[6][清]孫希旦.禮記集解[M].北京:中華書局,2012.
[7]徐元造撰,王樹民、沈長云點校.國語集解[M].北京:中華書局,2002.
[8]呂友仁.周利譯注[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
[9][漢]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2012.
[10]張志祥.周易與巫術文化[J].重慶與世界,2011(2):97-99.
[11]楊天宇.儀禮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12]楊伯峻.春秋左傳注[M].北京:中華書局,1995.
[13]吳小強.秦簡日書集釋[M].長沙:岳麓書社,2000.
[14]何平立.略論先秦巫史文化[J].上海大學學報,1993(3):70-76.
篇三 復旦大學《中國古代史》(上)參考文獻
一、引論
1、錢穆《國史大綱·引論》,商務印書館,1994年
2、陳寅恪《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冊審查報告》,《金明館叢稿二編》,三聯(lián)書店,2001年
3、韋伯《學術作為一種志業(yè)》,《韋伯作品集·I學術與政治》,廣西師大出版社,2004年
4、譚其驤《歷史上的中國和中國歷代疆域》,《長水集續(xù)編》,人民出版社,1994年
5、谷川道雄《戰(zhàn)后日本的中國史論爭·總論》,《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二卷,中華書局,1993年
二、文明、民族與國家
1、江上波夫《騎馬民族國家》,中譯本張承志譯,光明日報出版社,1988
2、宮崎市定《東洋樸素主義的民族與文明主義的社會》,中譯本商務印書館,1962
3、顧頡剛《古史辨自序》,河北教育出版社“二十世紀中國史學名著”,2003
4、李學勤《走出疑古時代》,長春出版社,2007
5、蘇秉琦《中國文明起源新探》,三聯(lián)書店,1999
三、周克商
1、傅斯年《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史語所集刊》1-1,1928年
2、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三聯(lián)書店,1983
3、楊寬《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許倬云《西周史》,三聯(lián)書店,2001
5、李峰《西周的政體》,三聯(lián)書店,2010
6、王明柯《華夏邊緣的形成:周人族源傳說》,收入氏著《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四、從春秋五霸到戰(zhàn)國七雄
1、許倬云《春秋戰(zhàn)國間的社會變動》,收入氏著《求古編》,聯(lián)經(jīng)出版事業(yè)公司,1984
2、王明柯《邊緣人群華夏化歷程:吳太伯的故事》,收入氏著《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3、楊寬《戰(zhàn)國史(增訂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閻步克《從稍食到月俸:戰(zhàn)國秦漢祿秩等級制新探》,收入氏著《樂師與史官:傳統(tǒng)政治文化與政治制度論集》,三聯(lián)書店,2001
5、杜正勝《編戶齊民:傳統(tǒng)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聯(lián)經(jīng)出版事業(yè)公司,1990
6、李開元《復活的歷史:秦帝國的崩潰》,中華書局,2009
7、宮崎市定《關于中國聚落形體的變遷》,《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3,中華書局,1993
8、増淵隆夫《先秦時代の山林藪沢と秦の公田》,收入氏著《新版中國古代の社會と國家》,巖波書店,1996
五、始皇帝
1、杜正勝《編戶齊民:傳統(tǒng)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聯(lián)經(jīng)出版事業(yè)公司,1990
2、西嶋定生《中國古代帝國的形成與結構:二十等爵制研究》,中華書局,2004
3、閻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四章《文吏政治與秦帝國的興亡》,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4、西嶋定生《秦漢帝國》,講談社學術文庫,1997
5、西嶋定生《中國古代國家と東アジア世界》,第一篇第二章《皇帝支配の成立》,東京大學出版會,1983
6、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編《睡虎地秦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90
7、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氏著《秦漢政區(qū)與邊界地理研究》,中華書局,2009
六、漢的成立
1、田余慶《說張楚——關于“亡秦必楚”問題的探討》,氏著《秦漢魏晉史探微》(重訂本),中華書局,2004
2、李開元《漢帝國的建立與劉邦集團:軍功受益階層研究》,三聯(lián)書店,2000
3、陳蘇鎮(zhèn)《漢代政治與〈春秋〉學》,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
4、陳偉《張家山漢簡〈津關令〉中的涉馬諸令研究》,《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研究文集》,廣西師大出版社,2007
5、西嶋定生《秦漢帝國》,講談社學術文庫,1997
6、增淵龍夫《漢代民間秩序的構成和任俠習俗》,《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三卷》,中華書局,1993
7、阿部幸信《漢初「郡國制」再考》,《日本秦漢史學會會報》9,2008
七、漢代的國家支配
1、吳宗國主編《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2、楊鴻年《漢魏制度叢考》,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
3、?偙蟆秲蓾h魏晉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4、嚴耕望《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秦漢地方行政制度》,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45A,1961
5、閻步克《品位與職位:秦漢魏晉南北朝官階制度研究》,中華書局,2002
6、閻步克《從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漢官僚品位結構研究》,三聯(lián)書店,2010
7、西嶋定生《中國古代帝國の形成と構造:二十等爵制の研究》,中譯本中華書局,2004
8、渡辺信一郎《漢代國家の社會的労働編成》,收入《殷周秦漢史學的基本問題》,中譯本中華書局,2008
八、漢武帝的攘外與安內
1、田余慶《論輪臺詔》,氏著《秦漢魏晉史探微》(重訂本),中華書局,2004
2、逯耀東《抑郁與超越:司馬遷與漢武帝時代》,三聯(lián)書店,2008
3、陳蘇鎮(zhèn)《漢代政治與〈春秋〉學》,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
4、西嶋定生《秦漢帝國》,講談社學術文庫,1997
5、西嶋定生《武帝之死》,《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三卷》,中華書局,1993
6、渡辺信一郎《漢代的財政運作和國家物流》,《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上古秦漢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九、王莽崛起與外戚政治
1、陳蘇鎮(zhèn)《〈春秋〉與“漢道”:兩漢政治與政治文化研究》,中華書局,2011
2、牟潤孫《漢初公主及外戚在帝室中之地位試釋》,氏著《注史齋叢稿》,中華書局,1987
3、下倉渉《漢代の母と子》,《東北大學東洋史論集》8,2001
4、侯旭東《漢魏六朝父系意識的成長與“宗族”》,氏著《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縣與鄉(xiāng)里》,商務印書館,2005
5、閻愛民《漢晉家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徐沖《從“外戚傳”到“皇后傳”:歷史書寫所見“漢魏革命”的一個側面》,《早期中國史研究》1,2009
十、西漢后期的復古改制
1、閻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九章《“奉天法古”的王莽“新政”》,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2、陳蘇鎮(zhèn)《漢代政治與〈春秋〉學》第四章《西漢后期和王莽的改制運動》,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
3、甘懷真《西漢郊祀禮的成立》,氏著《皇權、禮儀與經(jīng)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華東師范大學,2008
4、西嶋定生《皇帝支配の成立》,氏著《中國古代國家と東アジア世界》,東京大學出版會,1983
5、渡邊信一郎《中國古代的王權與天下秩序》第三章《天下觀念與中國古典國制的成立》,中華書局,2008
6、金子修一《古代中國と皇帝祭祀》,汲古書院,2001
十一、東漢王朝的'建立
1、閻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十章《儒生與文吏的融合:士大夫政治的定型》,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2、陳蘇鎮(zhèn)《漢代政治與〈春秋〉學》第五章《漢室復興的政治文化意義》,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
3、胡寶國《漢代政治文化中心的轉移》,氏著《漢唐間史學的發(fā)展》,商務印書館,2003
4、西嶋定生《秦漢帝國》第七章《後漢王朝の成立》,講談社學術文庫,1997
5、宇都宮清吉《劉秀與南陽》,《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三卷》,中華書局,1993
6、渡邊信一郎《中國古代的王權與天下秩序》第三章《天下觀念與中國古典國制的成立》,中華書局,2008
十二、東漢地方社會的秩序
1、嚴耕望《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秦漢地方行政制度》,(臺灣)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45A,1961
2、楊鴻年《漢魏制度叢考》,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
3、胡寶國《〈史記〉與戰(zhàn)國文化傳統(tǒng)》,氏著《漢唐間史學的發(fā)展》,商務印書館,2003
4、周長山《漢代地方政治史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5、陳直《望都漢墓壁畫題字通釋》,收入氏著《文史考古論叢》,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6、紙屋正和《秦漢時期縣長吏任用形態(tài)的變遷》,《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上古秦漢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7、富谷至《木簡竹簡述說的古代中國》,人民出版社,2007
十三、東漢后期的政治沖突
1、錢穆《國史大綱》,商務印書館,1994
2、楊鴻年《漢魏制度叢考》,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
3、安作璋、熊鐵基《秦漢官制史稿》,齊魯書社,2007
4、?偙蟆秲蓾h魏晉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5、唐長孺《九品中正制度試釋》,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叢》,三聯(lián)書店,1955
6、唐長孺《東漢末期的大姓名士》,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中華書局,1983
7、川勝義雄《六朝貴族制社會研究》第一編《貴族制社會的形成》,中譯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8、閻步克《孝廉“同歲”與漢末選官》,氏著《樂師與史官:傳統(tǒng)政治文化與政治制度論集》,三聯(lián)書店,2001
十四、帝國與邊境:五胡時代的序幕
1、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擇:面對漢帝國的北亞游牧部族》,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2、西嶋定生《秦漢帝國》,講談社學術文庫,1997
3、嚴耕望《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秦漢地方行政制度》,(臺灣)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45A,1961
4、馬長壽《北狄與匈奴》,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5、馬長壽《氐與羌》,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6、羅新《匈奴單于號研究》,氏著《中古北族名號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7、田余慶《拓跋史探》,三聯(lián)書店,2003
8、王明珂《華夏邊緣的漂移:誰是羌人》,氏著《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十五、中平六年與漢魏革命
1、唐長孺《東漢末期的大姓名士》,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中華書局,1983
2、川勝義雄《六朝貴族制社會研究》第一編《貴族制社會的形成》,中譯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楊鴻年《漢魏制度叢考》,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
4、?偙蟆秲蓾h魏晉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5、方詩銘《曹操·袁紹·黃巾》,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6、柳春新《漢末晉初之際政治研究》,岳麓書社,2006
7、于濤《三國前傳:漢末群雄天子夢》,中華書局,2006
8、徐沖《關于曹魏的侍中尚書》,《國學研究》16,2005
【歷史論文參考文獻】相關文章:
論文素材:歷史論文開題報告08-29
參考文獻11-27
參考文獻范例01-27
參考文獻格式論文09-13
參考文獻格式要求04-01
英文參考文獻格式05-21
煙草論文參考文獻04-29
怎樣查閱參考文獻09-25
鋼結構參考文獻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