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六國論》字詞整理及練習(xí)閱讀題答案
在各領(lǐng)域中,我們最不陌生的就是練習(xí)題了,只有多做題,學(xué)習(xí)成績才能提上來。學(xué)習(xí)就是一個反復(fù)反復(fù)再反復(fù)的過程,多做題。那么一般好的習(xí)題都具備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六國論》字詞整理及練習(xí)閱讀題答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通假字
1.暴霜露(通曝暴露)
2.暴秦之欲無厭(通饜滿足)
3.當(dāng)與秦相較(通倘倘若)
4.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通毋不要)
二、詞類活用
1.戰(zhàn)不善(動作名)(戰(zhàn)術(shù))
2.蓋失強援(動作名)(支援力量)
3.不能獨完(形作動)(保全)
4.秦以攻取之外(動作名)(攻占的辦法)
5.小則獲邑,大則得城(形作名)(小的戰(zhàn)爭)(大的戰(zhàn)爭)
6.諸侯之所大患(形作動)(擔(dān)憂,憂患)
7.理固宜然(名作狀)(按道理上)
8.以地事秦(名作動)(侍奉)
9.義不賂秦(名作動)(堅持正義)
10.李牧連卻之(動詞使動)(使退卻)
11.惜其用武而不終也(形作動)(堅持到底)
12.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名作動)(封賞)
13.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名作動)(侍奉)(禮待,禮遇)
14.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不下咽也(形作動)(擔(dān)心,害怕)(名作動)(吃飯)(名作動)(下到)
15.日削月割(名作狀)(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16.其勢弱于秦(形作動)(弱。
16.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名作動)(自取下策)
三、古今異義
1.非兵不利古(武器)今(士兵)
2.率賂秦耶古(都,皆)今(率領(lǐng))
3.其實亦百倍古(那實際情況)今(實際上)
4.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古(失去)今(死亡)
5.思厥先祖父古(對去世的尊長的敬稱)今(時間或次序在前的,與后相對)古(祖輩和父輩)今(父親的父親)
6.然后得一夕安寢古(這樣以后)今(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著又發(fā)生另一件事情)
7.至于顛覆古(到結(jié)局)今(連詞,表另外提一事)古(滅亡)今(采取陰謀手段從內(nèi)部推翻合法的政府)
8.始速禍焉古(招致)今(速度快)
9.后秦擊趙者再古(兩次)今(表示又一次)
10.可謂智力孤危古(智慧和力量)今(理解事物的能力)
11.刺客不行古(不前往)今(不可以)
12.是又在六國下矣古(這)今(對,正確)
13.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古(可以憑借)今(表示可能或能夠)
14.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古(舊事,成例)今(真實的或虛構(gòu)的有人物有情節(jié)的事情)
閱讀練習(xí)
《六國論》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zhàn)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zhàn)于秦,二敗而三勝。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dāng)?shù),存亡之理,當(dāng)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1、下列各項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思厥先祖父厥:其,泛指列國的
B、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判:決定
C、勝負之?dāng)?shù)數(shù):次數(shù)
D、始速禍焉速:招致
2、下列各項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不賂者以賂者喪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
B、與嬴而不助五國也客亦知夫水與月乎
C、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故為之文以志
D、而秦兵又至矣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3、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屬于古今同義的一項是(3分)
A、其實亦百倍B、可謂智力孤危
C、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D、以有尺寸之地
4、下列對本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賞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開篇直截了當(dāng)提出論點:“弊在賂秦”,分別從“不賂者”和“賂者”兩個方面進行初步論證,剖析深入,邏輯嚴(yán)密。
B、第四段以齊、燕、趙三國滅亡的進程,具體論證了“不賂者以賂者喪”的道理。如燕國起初全力反抗秦國侵略,但后來由于派遣刺客,殺了良將李牧,于是終至滅亡。
C、為了增強說服力,作者還運用了多種方法,如用“今日”、“明日”,夸張地描述了割地賂秦的頻繁,表現(xiàn)了秦國的貪婪。
D、文章借古諷今,表面上批評的是六國,實際上是譏諷北宋統(tǒng)治者采取以賂求和的妥協(xié)投降政策,并告誡統(tǒng)治者切勿“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5、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6分)
(1)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3分)
。2)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3分)
參考答案:
1、C(數(shù):運數(shù),指命運)
2、D(D而:連詞,表轉(zhuǎn)折,但是A以:介詞,因為/介詞,把B與:動詞,結(jié)交,親附/介詞,和,與C為:被/動詞,寫。D的第一句有點難度,要聯(lián)系上文,但通過排除其它幾項,也可以找到答案。)
3、D(D尺寸:古今義均指客觀的長度單位,形容距離短或數(shù)量少。A其實:古義:它的實際數(shù)目或它實際上/今義:副詞,表示所說的是實際情況B智力:古義:智謀和力量/今義:指人認識、理解客觀事物并運用知識、經(jīng)驗等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記憶、觀察、想象、思考、判斷等。C故事:古義:舊事,成例/今義:真實的或虛構(gòu)的用作講述對象的事情,有連貫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
4、B(殺了良將李牧的是趙國)
5、(1)(他們的)子孫看待國土卻不很愛惜,拿它送給別人,如同丟棄小草一般。(1小句1分)
(2)如果(六國)用賄賂秦國的土地封賞天下的謀臣,以侍奉秦國的誠心來禮遇天下的奇才。(重點字詞:封:封賞,事:侍奉,禮:禮遇。)
字詞整理
一、掌握下列重點詞語
1、率:六國互喪,率賂秦耶?(全都,一概)
2、以:不賂者以賂者喪(因為)
3、蓋:蓋失強援,不能獨完(因為)
4、固:固不在戰(zhàn)矣(當(dāng)然)
5、舉:舉以予人(拿)
6、然則: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既然如此,那么……)
7、判: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確定,斷定)
8、固:至于顛覆,理固宜然(本來)
9、得:此言得之(對)
10、遷:終繼五國遷滅(改變)
11、與:與嬴而不助五國也(結(jié)交)
12、既: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已經(jīng))
13、以、為、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用,作為,招致)
14、再:后秦擊趙者再(兩次)
15、洎、以:洎牧以讒誅(及,等到;因為)
16、誠:可謂智力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實在)
17、向使:向使三國各愛其地(假如)
18、數(shù)、理:則勝負之?dāng)?shù),存亡之理,當(dāng)與秦相較(天數(shù),命運)
19、為、為: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治理,被)
20、茍、從: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如果,跟隨)
二、通假字
1、暴霜露(通"曝")
2、暴秦之欲無厭(通"饜",滿足)
3、當(dāng)與秦相較(通"倘",如果)
三、一詞多義
1、非:
、倭鶉茰纾潜焕,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不是)
、趯嵜酝酒湮催h,覺今是而昨非(不對)
、鄄拍懿患爸腥耍怯兄倌、墨翟之賢(沒)
、苤喪,非抗于九國之師也(不能)
2、或:
、倩蛟唬毫鶉剩寿T秦耶(有人)
、隈R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有時)
、刍蛞詾樗,或以為亡(有人)
④則勝負之?dāng)?shù),存亡之理,當(dāng)與秦相較,或未易量(或許)
3、得:
、偾匾怨ト≈,小則獲邑,大則得城(得到)
、诖说弥(正確)
③誠不得已(辦法)
、芫秊槲液羧,吾得兄事之(必須,應(yīng)該)
【《六國論》字詞整理及練習(xí)閱讀題答案】相關(guān)文章:
《蟈蟈》閱讀練習(xí)及答案03-06
《影子》閱讀題及答案07-27
爆米花閱讀題及答案12-05
《彩虹》閱讀題及答案08-18
麻雀閱讀題及答案12-29
《云雀》閱讀題答案11-04
晏子使楚閱讀練習(xí)及答案12-01
《賽跑定案》的閱讀練習(xí)及答案03-19
秋天的黃昏閱讀練習(xí)及答案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