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世界》觀后感(精選10篇)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現(xiàn)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后感吧。在寫觀后感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悲慘世界》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悲慘世界》觀后感 篇1
當故事從新被翻拍成電影的時候,我就對這部電影格外關注。從半年前第一款預告片就看了好幾篇,對影片的上映也滿懷期待。不過當電影在美國公映之后爛番茄metacritic的評分相比同時期的《被解放的蒂亞戈》低很多,還是讓我有些震驚和失望,不過自己看過之后感覺還是不錯的。當然媒體的評分大可不必在意。如果你過于糾結原版小說和之前的音樂劇相比或許還是稍感失望的。比較電影和小說在表達方面還是不同的。
影片的故事背景發(fā)生在1815至1932年,先后橫跨27年。冉阿讓為快要餓死的姨甥孩子偷了一個面包而被捕,服役中嘗試逃獄失敗,最終被監(jiān)禁20年。 1815年,冉阿讓終于假釋出獄,但因為身份關系被人嫌棄,最終被主教米里哀主教救回。幾年之后,他化名為馬德蘭,成為一個工廠主人與市長,卻被他遇見了追捕他多年的警官沙威。另一方面,冉阿讓也遇上了芳汀,答應她為她照顧女兒柯賽特。這一切的悲傷,痛苦,凄慘,無奈,憤怒,絕望的情緒交融在一起。直到最后冉阿讓紫色身亡。
如果不喜歡聽音樂劇的朋友,看電影之前還是要好好考慮,雖然相比音樂劇,電影有了畫面,情感,狀態(tài)和環(huán)境在里面,但作為一個超長的電影,估計有2小時40分鐘,而且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唱。,盡管演員對唱法的處理都是很合適的。如果之前對小說不了解或者音樂劇不熟悉的情況下,最好看看歌詞,否則在聽不懂唱什么的情況下很容易審美疲勞。我有的時候,就略顯尷尬,因為真的沒幾句是說出來的。
這部電影就是把音樂劇搬上銀幕,以唱歌代替對白,幾乎幾分鐘便出現(xiàn)一首歌曲。電影看音樂是無容置疑的動聽,加上耳熟能詳的歌曲讓人很早陶醉在音樂之中。曾經有人跟我說過,以前看這套音樂劇的時候,經常被音樂所吸引,忽略了劇中的內容,今次終于正式了解故事背后的意思。電影的改編其實就是把音樂劇視覺化,其實沒太大改動,中規(guī)中矩,非常忠實于原版音樂劇。這一點上真的跟導演湯姆霍伯前作《國王的演講》有那么幾許相似的感覺非常工整的作品。影片的藝術指導,化妝,服裝設計,攝影,視效和混音都相當了得,畫面唯美,構圖考究,設計精致,視覺化的成果相當好看。Sound mixing的處理也非常好,有幾處是多人合唱,每個人的唱詞和旋律又不同,混音很好地調整了不同演唱者之前的強弱變化,又與電影畫面的狀態(tài)契合。
總的來說觀感還是很享受的,很推薦,好看又好聽的電影也難得。不過,電影改編自同名音樂劇,很多小說情節(jié)被刪,以致當中很多細節(jié)未能交代。當然,故事主線未被更改,內容清晰,而且其他部分亦有互相補足,但對于鐘情于劇情片的觀眾,也許算是一點的不完美。影片大量的歌唱部分讓你在觀影的時候都有些情不自禁的跟隨影片角色哼唱起來。作為五音不全的我有些考驗。
《悲慘世界》觀后感 篇2
《悲慘世界》原著雨果,有了這一權威,我因此更確定這部電影會比較虐心。咋一看,竟是充滿著閃閃的人性光輝!
主人公冉阿讓只為了挨餓的外甥偷了一小塊面包,就被判了19年的苦役,照射出了時代的悲哀。十幾年的苦役生活,因一首具有恢弘氣勢的開頭曲《Look Down》,得以完美詮釋。
獲釋以后的冉阿讓卻因身份的低賤而走投無路,被好心的米里哀主教收留,誰知冉阿讓卻恩將仇報,半夜里偷了教堂里的銀器,然后逃跑。特別緊張,一旦他再次被抓,等待他的將是無盡的牢獄生活,永遠也沒有翻身之日。戲劇性的是,主教在官兵面前,為冉阿讓洗脫,才讓他逃過這一劫!這一劫,對他來說,意義有多大!
善良的主教把冉阿讓帶回了教堂,還另外的多贈送冉阿讓兩個更貴重的銀器,然后做了個祈禱的姿勢,祝福眼前這位可憐的朋友?磥恚鞣降淖诮绦叛龈鷸|方的“人之初,性本善”的信念還是有相通之地。
深夜里,空曠的教堂里,面對博愛的神像,冉阿讓唱出了那曲蕩氣回腸的《Bring Him Home》,那是一個人對欲望、誘惑、人性最重要的自省。其實善惡之間本就沒有明顯的界限,稍有不慎,一個人便會陷入深淵,萬劫不復,正如“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慎獨,是一個人多么重要的能力。
冉阿讓后來改名換姓,努力恪守著內心的那一份善良,最終收養(yǎng)了一個女兒。
但洗心革面并不代表將功補過!多年來,警官沙威一直未放棄對假釋的冉阿讓的追捕。沙威像極了那個年代法律的化身,正直,鐵面無私,甚至不講情面。忠于法律的沙威不放過每一次逮住冉阿讓的機會,甚至在冉阿讓千鈞一發(fā)救芳汀、馬呂斯之時。別人的生命危在旦夕,似乎也激發(fā)不了沙威警官的善心,他一直想的便是,抓住冉阿讓,回去復命。
終于,沙威沒有抓回冉阿讓,因為沙威自盡了。在沙威被抓的時候,冉阿讓卻意外放了他。一個自己痛恨的夢寐以求追捕到的犯人卻救了自己,如何,如何面對嚴明公正、至高無上的法律?一個人盡職盡責到一定的地步,會把之當做一種“信仰”,哪怕一次失誤,一點自責,都足以讓自己毀滅!這種近乎患了強迫癥的心態(tài),讓堅守法律的沙威選擇了這種極端方式離開人世,似乎,這樣,可以免受內心的譴責!
摳門旅館老板的女兒愛潘妮愛上了熱血青年馬呂斯,而冉阿讓的女兒(柯賽特)卻與馬呂斯兩情相悅,最后,愛潘妮為愛為馬呂斯擋了一槍,最后看著眼前的愛人在雨中微笑死去。而冉阿讓為了成全女兒與馬呂斯的婚姻,不顧生命危險救了馬呂斯。之后,成全了,自己卻孤獨離開。如此偉大的父親,因為有了一個女兒,他從此對這個世界有了留戀?傻阶詈螅畠洪L大了,為了不讓自己的過去連累女兒,為了女兒的幸福而選擇離開了他世上最愛的人!
死去的.那一刻,他隱約看到了芳。ɑ觎`),最終可以無憾死去。
《悲慘世界》是一部洗滌人類靈魂的經典電影。
《悲慘世界》觀后感 篇3
這個星期,老師給我們看了新版的《悲慘世界》電影,雖然只看了部分,但我依然感觸萬分。
新版的《悲慘世界》電影并不是根據原著小說改編,而是以音樂劇為藍本!侗瘧K世界》的主人公冉阿讓本是一名奴隸。由于饑餓過度偷了一個面包而被人告發(fā),使他入獄,在監(jiān)獄中度過了19年。出獄后,他的思想麻木、無情,對于這個社會有無限的憤恨之情。因為他的身份,人們都遠離他、逃避他,這樣的情景讓冉阿讓感到了絕望,然而奇跡出現(xiàn)了,一位善良的主教請他留宿,而且在他偷了主教家里的東西被人帶回后,主教非但沒有告發(fā)他,反而為他開脫罪行,令他無罪釋放。
再后來,冉阿讓成為了一名市長。他真的是一名很好的市長,開了一家紡織廠給婦女提供崗位工作,他不剝削工人,讓市里的人們過上好日子。然而,當他知道有一名無辜的人被誤認為冉阿讓時,在經過一段心理矛盾過后,他毅然挺身自首。這令人十分感動。與此同時,劇中還有一名悲劇人物,芳汀正遭大難,臨死前,她將自己女兒托付給冉阿讓。接下來,是他與老朋友沙威的對話,冉阿讓只希望完成芳汀的遺愿便隨沙威離去。我們一直看到他將珂賽特領走便結束。
沙威這個人物的形象可以說是很有爭議。在電影中,他始終有這么一句對主人公唱的臺詞,……24601。╰wo four six o one)。這是冉阿讓的編號,旋律、音調始終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沙威在一方面是正直公正無私,不輕言放棄;剛正不阿,是一名合格的警察,始終捍衛(wèi)著法律的公平公正。而在另一方面,鐵石心腸,無情無義,冷酷無情,頑固不化,況且他是主人公的對頭。
電影里側重對人物內心的刻畫,比如冉阿讓在馬車上抱著熟睡的珞賽特時的一段獨白。對珞賽特來說,冉阿讓是她的救贖,讓她脫離了可怕的德納第夫婦;但同時她也是冉阿讓的救贖,讓他不再是孤獨的一人。
冉阿讓的懺悔仿佛就如同我們每個人懺悔,我們都是渺小的個人,我們曾經不斷的犯錯,我們曾經豪情萬丈、理想豐滿,我們曾經深陷又掙扎,日子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們還在不斷地重復舊路,我們還在不斷地犯錯,我們不可原諒,我們美好的一切仿佛早已遠去,永不再來,我們孤單影只,匆忙恐慌,為五斗米而賤賣尊嚴,我們不斷追問自己,心中的向往是否不再,希望是否已凋謝,我們要追求什么?我們曾經的夢想還有沒有努力去追逐過、實踐過?
當我們讀過或者看過《悲慘世界》后,都應該擁有冉阿讓一樣的精神品質,去感化我們周圍的人,用善和愛來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讓社會變得更溫暖,讓整個世界都充滿愛的陽光!
看過電影之后,我渴望去看原著。所翻拍的電影如此,原著必是巨著中的巨著!
《悲慘世界》觀后感 篇4
經典電影《悲慘世界》是根據法國作家雨果的小說改編而成,故事發(fā)生在19世紀年代,它講的是關于主人公的贖罪旅程,在故事的主線中貫穿著法國的政治、法律,宗教等。整部電影故事緊湊,影片的畫面也豐富多彩,在觀看之后給我的印象深刻。我也深深的被此電影所發(fā)出的獨特藝術魅力而吸引,現(xiàn)在從我作為觀眾的角度。談一談對于主人公的內心世界的感受。
電影的主人公是冉阿讓,在開始他為了救濟自己的外甥,而去偷了一塊面包。因此被宣判了要坐19年的牢。這也讓他對當時的法律表示不信任,從而開始逃避,越獄。這也讓他的刑罰越來越重。在本電影中的獄警沙威對冉阿讓的對手戲,也表現(xiàn)出了他倆從開始的相互討厭,轉而在后來變?yōu)榱讼嗷プ分鸬那榫。在主人公被假釋之?經過神父的指點,更名競選為了市長,他為人慈善,不僅撫養(yǎng)女工芳汀的女兒長大,也拯救了珂賽特的愛人—革命青年馬呂斯。在最后的結尾中,主人公隨著珂賽特的結婚,結束了自己贖罪的旅程。電影也通過生動的畫面,將主人公內心的悲慘世界,展現(xiàn)在我的面前。
主人公的角色刻畫在影片中描述很完整,傳奇,他不僅有著高尚的人格,也擁有非凡的智慧。他也有國窮困潦倒的時候,他也有過偷東西的行為。這些種種都說明了,作為主人公的他,僅僅是一個普通的人。是人都會犯錯誤,他也不例外。他和我們正常人一樣,都有自己的情感,他也會選擇請求別人的幫助。在電影中,想修女求助的畫面,還有為了珂賽特救下馬呂斯的情形。在當與自己一生追逐的沙特警長。都是我們在生活中隨時都能看到他們的影子。有伙伴,有愛人,也有對手。通過電影的每個情節(jié),深深的讓我感受到人的一生之中,只是普普通通。沒有什么耀光的事跡,有的只是對生活最為普通的感悟。這同時也是通過電影描述其悲慘世界的主題。
從整體來講,主人公冉阿讓的一生是偉大的。但他自我救贖的同時,在從善的道路上卻走錯了方向。他為了自己的道德潔癖,而致使一座城池的沒落。也是為了自己的道德潔癖,離開了自己最愛的珂賽特。這般的精神折磨,深深的讓他走向了救贖的額彎路。在他的晚年中,電影的結尾處,也濃濃的刻畫了他凄慘悲涼的色調。
除此之外,在觀看電影時吸引我的另一亮點就是,主人公冉阿讓芳汀的微妙的感覺。他們兩人的生活經歷都很相似,都是悲慘的命運,然而也正是這相似,
讓他們建立了濃厚的感情。也給《悲慘世界》的凄涼添加了一絲絲的溫暖。在電影的結尾雖然也讓我對這兩個人并未走到一起也而感到遺憾,但在電影中,主人公為了能讓自己與芳汀的距離更近一些,為了她付出了一些。正是主人公這種即使再渺小,也敢為愛付出的精神,讓我深深的觸動。也正是這樣的情節(jié)設置更讓我在觀看此電影后能夠感受到人性的光輝。
《悲慘世界》觀后感 篇5
周四上午的課上老師推薦我們看《悲慘世界》,結果晚上的課上老師就給我們放了這部影片?赐赀@部影片不得不說它真的不錯,不愧是獲得了很多獎項的影片。這部影片的前身是同名歌舞劇,根據法國大文豪雨果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相信大家對這個故事的情節(jié)都很了解,那么我們就跳過對情節(jié)的介紹來談談其他的吧。
這部影片是一部歌舞片.我看過的歌舞片并不是很多,記得初中的時候在央視電影頻道看過歌舞片《紅磨坊》而且印象比較深刻。歌舞片不同于其他的影片類型,影片里角色通過歌唱把自己內心的想法和感受讓觀眾聽到。這部影片中全部采用現(xiàn)場錄音,所有的演唱都是演員們自己完成的,他們不去追求唱法上的完美,而是用他們真摯的情感流露和自然的表達帶給了觀眾極大的震撼。
這部影片是由20xx年拍攝《國王的演講》的導演湯姆·霍伯導演,演員的陣容也十分強大,飾演冉阿讓的男演員休·杰克曼在《X戰(zhàn)警》中飾演的金剛狼的形象深入人心。飾演沙威的是羅素·克羅,在看影片的時候就覺得他很眼熟,在網上一查才知道他是電影《美麗心靈》的男主角。至于飾演芳汀的安妮·海瑟薇更是憑借本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獎項,雖然她只是在影片的前半部分出現(xiàn),但她精湛的演技還是讓人震撼。她為了這部影片付出了很多,為了角色需要她剪去了長發(fā),而且還減肥二十斤。正是這種為藝術不顧一切的精神讓觀眾在熒幕上看到了一個真實自然地芳汀,印象最深刻的是芳汀淪為妓女后邊唱邊流淚的場面,感覺既凄美又動人。我一直就挺喜歡海瑟薇,看過她演的電影有《公主日記》、《魔法灰姑娘》、《穿普拉達的女王》、《蕾切爾的婚禮》、《愛麗絲夢游仙境》和《一天》。喜歡她高雅端莊的氣質和她,感覺她是個富有才華和演技的演員。在影片中為了革命英勇犧牲的小男孩也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個小演員叫丹尼爾·赫特斯通,感覺他的演技和唱功都不錯,很喜歡他的聲音。
影片最讓我感動的部分就是那些年輕人決定起義的橋段,他們在街上用家具壘成街堡。各種家具從窗口落下或是從樓中臺下,一架大鋼琴從窗口摔下,最終壘成了街堡。一群愛國青年與政府的軍隊展開激戰(zhàn),長槍對大炮,兩方實力懸殊,但這群青年們并沒有因此而退縮,他們一直戰(zhàn)斗到最后一刻。兩個愛國青年站在窗邊,其中一個手里高舉著紅旗,在他們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一種叫做信念的東西,當戰(zhàn)爭結束,沙威在戰(zhàn)場上巡視,地上滿是鮮紅的血水?粗且蝗簮蹏嗄陚兲稍诘厣,我似乎感受到了法國大革命的慘烈,這一系列的鏡頭真的給了我很大的震撼,我被那個年代追求真正的自由解放、不畏死亡的熱血青年們的精神所感動,他們身處在亂世卻能夠擁有這樣的精神真的是很偉大的,正是有了這些身處亂世而敢于斗爭的人們的付出和犧牲才成就了現(xiàn)如今這個自由民主的世界,向他們致敬。
《悲慘世界》觀后感 篇6
孟子說:“人之初,性本善!边@句話我一直不太明白。社會上這么多惡人做壞事,難道他們原本也是善良的嗎?但讀了《悲慘世界》這本書之后,我對這句話有了新的認識。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苦役犯讓·瓦讓悲慘曲折的故事,他跌宕起伏的命運時刻牽動著我的心。讓·瓦讓為了他饑餓難捱的孩子偷了一塊面包,被判19年苦役。刑滿釋放后,向往自由的他逃離了政府指定居住地,被警探雅維爾追捕,從此一生過著逃亡的生活。幾年后他改名換姓當上了市長,大辦慈善,盡自己最大努力幫助窮人。工廠女工芳蒂娜因生活所迫過著屈辱卑賤的生活,臨終前把自己的女兒托付給了讓·瓦讓。為了這個承諾讓·瓦讓歷盡艱辛找到珂賽特,并哺育她長大成人。為了救珂賽特深愛的戀人——馬里尤斯,他參加了巴黎ABC友社的革命戰(zhàn)爭,并冒著生命危險就出了馬里尤斯。當馬里尤斯和珂賽特結婚時,讓·瓦讓將自己的身份告訴了兩位年輕人,卻不料被馬里尤斯誤解,帶著珂賽特離他而去。他終日郁郁寡歡,日漸衰弱,內心無法原諒自己的罪行。當馬里尤斯消除了誤解,和珂賽特趕回修道院時,他已經奄奄一息。此時的他內心平靜祥和,迎著上帝的召喚,問心無愧地與世長辭。
合上書,我的眼前出現(xiàn)了一位高大消瘦、目光炯炯、一臉正氣的人物形象——讓·瓦讓。他心地善良,自身的經歷讓他深深地關懷和同情生活在底層的貧苦群眾。當他有了錢之后,他不是附庸于上流社會,也不是滿足于自身的享樂,而是救助窮人,開辦工廠,幫助他們渡過難關。他重承諾、守信用。芳蒂娜與他非親非故,只為一個臨終囑托,他重金贖回被酒店老板折磨的珂賽特,盡心盡力養(yǎng)育她長大,讓她遠離貧窮、疾病和冷漠,最重要的是有尊嚴地活著。在安穩(wěn)平靜的環(huán)境下,珂賽特出落成一位美麗、善良、純潔的姑娘,并與馬利尤斯相識相愛,收獲幸福。
更難能可貴的是,雖歷經種種生活的不公正,讓·瓦讓仍然保持著一顆寬容博大的心。ABC友社抓到雅維爾,交給讓·瓦讓處死,面對這個追捕了他一輩子的警探,讓卻放走了雅維爾。起義失敗后,雅維爾又抓住了讓·瓦讓和馬利尤斯。在這里,讓·瓦讓沒有被苦難和不公摧毀他的精神世界,沒有用仇恨來對抗仇恨,沒有用暴力來對抗暴力,而是用寬容完成了自我信仰的升華。而雅維爾的結局也完成了自我靈魂的救贖,兩個人的行為都折射著人性的光輝。
是的,每個人生來都是善良的,那么為什么仍有人犯罪?這個世界仍有罪惡?作者雨果說:只要法律和習俗造成的社會懲罰依然存在,在文明鼎盛時期人為地制造地獄,在神賦予的命運之上人為地妄加噩運;只要本世紀的三大問題——男人因貧窮而沉淪,女人因饑餓而墮落,兒童因黑暗而愚蒙——得不到解決;只要在有些地區(qū),社會窒息的現(xiàn)象依然存在,惡性就會存在。所以,在我看來,人性雖本善,但善的人性需要健全的制度和法律來維護,需要社會上所有的人用寬容來呵護。
《悲慘世界》觀后感 篇7
自從上個星期看了電影《悲慘世界》片段后,我的心靈受到了很大的震動,越想越氣憤,一直無法平靜。
經過我的分析,他們實際上都沒有錯——冉阿讓為了能讓自己的外甥不在饑餓中死去,偷了塊面包;沙威是一名警察,但他公正執(zhí)法,甚至即使自己錯了,也請求被法辦;芳汀為了能讓自己的女兒活下去,不顧一切地去賺錢?墒恰侗瘧K世界》為什么那么悲慘,幾位重要人物之間的關系為什么那么糾葛,卻值得人深思。
首先,是職業(yè)與地位。那時的社會分為上層社會,就是貴族、市長一類的有錢人;中層社會,就是執(zhí)法者和酒店老板一類的可以在社會上不算富裕卻活得很滋潤的人;底層社會,就是奴隸、罪犯和一些窮苦人,被人當作苦力,可以肆意打罵的對象。冉阿讓和沙威都是從貧民窟出身,可是,冉阿讓因為饑餓與窮,去偷了面包,然后被抓,做了20年的奴隸,出獄后被感化,成為了上層社會中的一員;而沙威卻看到貧民窟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成為了一名警察,執(zhí)法公正,卻因為職業(yè)關系,一直追捕20年前只是為了活命偷了一塊面包的冉阿讓;而芳汀處于底層社會,被處于中層社會的酒店老板所逼迫,不得不出去賺錢,養(yǎng)活女兒,可最后至死也沒有再見到過女兒一眼。
其次,是負面情緒與社會蛀蟲。就像剛開始冉阿讓認為上帝拋棄了他,社會不公,于是會去偷給他一頓飯、一個住所的牧師家的銀器;就像沙威看到冉阿讓這個罪犯,會由衷地感到厭惡,不喊他名字,只喊他24061號,而且都是20年過去了,還不放棄追捕這個逃犯;芳汀本來在紡織廠干得好好的,不會有后續(xù)那些事的發(fā)生,可是因為同事嫉妒他的美麗,誣賴她,使她被逐出廠,沒有了收入來源,為了能夠養(yǎng)活女兒,不顧一切地賺錢,越活越悲慘。社會上還有像酒店老板一家那樣的社會蛀蟲,欺騙、造假、沒有人性,就是有類似這樣的人長期處在社會上,殺之不盡,才會把整個社會弄得烏煙瘴氣。
最后,卻是上位者的態(tài)度與底層群眾的不反抗。上層貴族覺得這樣很舒服,天天有人在身邊伺候,為你賺錢,發(fā)現(xiàn)不了問題的根源所在,即使發(fā)現(xiàn)了,也不會努力地去做出改正,會覺得這樣挺好。而底層群眾被壓迫慣了,懼怕上層權威,沒有一個呼聲,組織群眾反抗強權與黑暗,可想想看,底層群眾的數量何其之多,如果能夠有一個呼聲,做到揭竿而起,我不信上層社會的優(yōu)越能夠持續(xù)多久,畢竟上層社會是靠底層群眾的努力勞動與耕作才養(yǎng)活的啊!
《悲慘世界》我雖然只是看了半部影片,可這些想法與感悟卻在我腦海中扎根似地存在著。
《悲慘世界》觀后感 篇8
相信大家一定都有看過很多書籍,也一定有自己喜歡的書中人物。而,我最喜歡的書中人物是雨果筆下悲慘世界的米歇爾主教。
尚萬強,是一個罪犯。他剛出獄時每個人都怕他,有些調皮的小孩還拿石頭砸他,有個大人甚至拿槍瞄著他說你再不滾別怪我不客氣了,他其實只是偷了面包而被捉了起來,又因為兩次逃獄而被判了十九年。后來一位中年婦女看他可憐就叫他去米歇爾主教那兒,那時米歇爾正和他的女仆在談論尚萬強的事,尚萬強一踏進屋內,女仆嚇得渾身發(fā)抖,但主教冷靜地說請先生在這兒做好等等和我們功進晚餐吧并在這過一夜吧,尚萬強看著銀碟子和銀燭臺和其他屋內的其他物品,吃完飯尚萬強就睡了,他睡著前時心里念念不忘那些碟子,于是他就起來把碟子偷走,但不一會兒就被警方抓了起來,他被押到了主教家警察對主教:說這家伙搶了你的碟子,還說這是你送他的。主教:回答說這的確是是我送他的。啊對了為什么你沒把銀燭臺一起拿走呢?并叫女仆到一些水給警察喝。主教認認真的跟尚萬強說:我已經用這些銀製品買下你的靈魂,你的靈魂不再屬于惡魔了,而是屬于上帝。尚萬強離開后化名為馬德廉,變賣了銀器開了工廠,為貧窮的人提供就業(yè)機會,對于需要幫助的人總是義不容辭,成為人人口中的大善人,甚至大家都推舉他當市長。
經由這個故事讓我們知道一個好人的舉動可以影響壞人的一生,所以我們也一定要像米歇爾主教一樣只要看到有人需要幫助就一定要伸出援手幫助他人。
《悲慘世界》觀后感 篇9
最近在公選課音樂鑒賞上,老師讓我們觀看了《悲慘世界》的音樂劇,本來我對于音樂劇是不抱任何興趣的,但是在音樂劇開幕后不久,我便被它的藝術魅力深深地吸引住了,但是由于時間問題,老師只播放一半,于是回到宿舍繼續(xù)看接下來的一半,看完后還是很想再次了解,通過百度知道《悲慘世界》改自法國作家雨果的著名小說,在英國公演于1985年。之后,在世界各大洲都有不斷的演出,在近幾年,它的影響也波及到亞洲,《悲慘世界》有日文版(其他語種還有法語、西伯來語、匈牙利語、西班牙語、德語等),而在新加坡、香港、印度以及中國都已經或是將要有它的演出。也因為如此,它被稱為世界上最有名的音樂劇。于是最后寫下了我的感想。
“大膽是取得進步所付出的代價!薄皯撓嘈,自己是生活的強者!睘槭裁床荒莒o下來好好思考下,到底《悲慘世界》給我的思想上留下了什么?對現(xiàn)在的我又有哪些方面的啟示?《悲慘世界》中有親情、友情、愛情。我曾為之震撼,為之感動。
就像冉阿讓一樣,以自己的方式生存,不會因為誰而改變自己的初衷。就像冉阿讓因偷了一片面包而被沙威一直窮追欲將其投進監(jiān)獄。
冉阿讓有冉阿讓的悲哀,沙威也有沙威的無奈,說他們有錯,他們都有錯,若說他們沒錯,其實也都沒錯。沙威只是以自己的方式來維持他的生活模式而已。即使是正確的人,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出現(xiàn)了,他就成了所有人都痛斥的對象。這對沙威也是很不公平的待遇。我覺得。
在這樣荒唐的時代里,珂賽特無疑是個幸運兒,有芳汀這樣愛她,為她付出的母親,失去了母親之后,還有冉阿讓這樣保護她的父親。我記得冉阿讓把珂賽特救出來之后,他那份不惜任何代價都要保護她、照顧她,不讓任何人傷害她的毅力,讓她的整個人生變得完整了。
我不喜歡相同的文字出現(xiàn),因為我相信每次文字的組合都是一個創(chuàng)造奇跡的過程。就像,這部作品中,我最喜歡的那兩句話:“大膽是取得進步所付出的代價。”“應該相信,自己是生活的強者!本拖袢桨⒆屢粯,用自己的方式生存,用自己感化周遭的人。
《悲慘世界》觀后感 篇10
這是成長以來少有的與世界名著的碰撞。事實證明真正的大師是無人可以替代的,是很難被超越的。
在觀看《悲慘世界》的過程中,長達3小時的情節(jié)使我沉浸在一段歷史的氛圍中。貧困與等級、革命與自由、生與死、恩情與愛情。文字的累積竟然可以涵蓋最簡單的道理和最寬泛的涉及,這就是經典,就是大師對文字功效的升華。 這個故事最讓我觸動的是作者的道德理想,一種對人物“以德報怨、無私無畏”的精神塑造。
讓·阿讓將人性的善發(fā)揮到極致,近乎于一種宗教式的精神境界。而這種以德報怨、無私無畏則是使得社會成為理想社會的基本個體素質。共產主義理想和共和國理想都是基于公有制,基于公民極高的道德和精神素養(yǎng)。同時,之所以將共產主義或者烏托邦稱為理想社會也源于這種道德理想的不切實際。因為它違背了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本欲求和滿足,也就是違背了人性。
即使高于普通的動物,人所具備的基本需求也使得人無法成為精神世界的絕對王者。我認為物質水平對人性并沒有絕對的決定關系。人性的自私源于不安全感,而并不是極高的物質水平可以解決人類內心的這種不安的。因為人類本身其實渺小,在龐大的宇宙空間,地球的微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而不論生產力發(fā)展到怎樣的水平,沒有人可以絕對地確定自己安全穩(wěn)定的生存狀態(tài)。在面對未知的自然,未知的他人的時候,人性的自我保護意識決定了他們的自私與分化。因而絕對的共產主義只能是理想社會,絕對的無私也只能是一種對道德境界的想象。這也是宗教和哲學只能作為精神層面的建構而很難成為人類的行使準則。
但是即使如此,我們并不能放棄對這種極致道德理想的追求和接近。因為我們都知道這是美好的,對美的追求本身也是一種美德。完美本身就是一種理想,但是渴望完美則是人類基本的行事原則。所以人類會被一些欠缺所困擾,也依然會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癡。宗教的修煉方向某些程度上決定了人類的一種理想境界。所以宗教精神很多時候是純美的,安全的。
有些時候必須說,雖然我們面臨很多的不可能和無奈與壓抑。雖然我們知道處境決定了我們的行為和靈魂。但是好在靈魂還具備很大的伸縮性已經可能性。所以身體無法實現(xiàn)的可以借助靈魂與精神,只要理想不死,生的意義就永遠存在。無關乎理想實現(xiàn)的普及性和可行性,至少我們內心存在這種火焰,我們可以借由我們的熱量溫暖哪怕一兩個人。這也是力量,有實踐就有收獲,有收獲就有意義。
就像電影最后的旁白:他安息了,讓阿讓幸福地死去,因為他真正地活過。他把他的精力、他的愛、他的美德獻給一個人,把這個人從悲慘的境遇中解脫出來。當這個人走進了生活的時候,他死去了。正像白天消逝、夜晚來臨一樣。 對的,只要真正活過,沒有什么不幸福的。幸福一定是自己一手創(chuàng)造的。幸福,是一種美德。今天和果汁一起觀看了這部電影,這部雨果大師晚年才完成的小說。到現(xiàn)在為止我依舊記得我們一起看完后的感觸。深深地,深深地刻在心里。
果汁說:“他所有的幸福被自己親手毀掉了,現(xiàn)在晚了,我們都已經不是小時候的自己”。我知道,雖然他總是一次次的說我沒有變,其實他何嘗不是沒有變呢。變得是時間而已!幸福是自己一手創(chuàng)造的!果汁,我們都要用自己的雙手一起創(chuàng)造幸福!
【《悲慘世界》觀后感】相關文章:
《悲慘世界》觀后感04-02
悲慘世界觀后感08-28
悲慘世界觀后感范文12-06
《悲慘世界》觀后感3篇10-08
《悲慘世界》觀后感(3篇)10-08
電影悲慘世界觀后感01-07
悲慘世界觀后感(通用17篇)04-22
讀《悲慘世界》有感04-25
讀悲慘世界有感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