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風俗的作文匯總8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jīng)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jié)風俗的作文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jié)風俗的作文 篇1
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山東農(nóng)村老家過端午,印象有四:
一是吃粽子。粽子實際上頭天晚上就做好了。家鄉(xiāng)的粽子和外地不同,外地是用糯大米做的,家鄉(xiāng)是用黏小米做的;外地多數(shù)用葦子葉做,云南等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還用竹筒做,我們家鄉(xiāng)除用葦子葉外,還用類似薄羅葉那樣的粽子葉做,且兩個粽子對著捆在一起,其他地方少見。家鄉(xiāng)農(nóng)村人過端午吃粽子就是吃粽子,也沒說紀念什么,只是學校的老師說是紀念屈原投汨羅江,更沒人去考證屈原是因逆耳忠言的勸諫,還是和楚懷王的后宮私通,而遭嫉恨放逐;老百姓只知道“吃了端午粽,才把那棉襖扔”,那時人窮,沒有毛衣、春秋衫,只有在單衣和棉襖兩者之間選擇,就是說,過了端午節(jié),就可完全脫掉棉襖了。
二是插艾蒿。天不亮就趕到遠處的山野,去采苗高葉壯的艾蒿,回來后就插在門框上,據(jù)說可避邪。實際上是,家中有人得個瘡癤什么的疾病,就把那干過后的艾葉采下來,揉成一個個圓錐型的小團,用香點著,讓艾煙來熏患部,在中醫(yī)學上叫“灸”。再就是多割一些曬干,擰成“煙繩”,夏天用來熏蚊子,因為那時多數(shù)人家沒有蚊帳;沒有象四川人在端午節(jié)扎艾狗掛在門上,是為了讓張獻忠識別是窮人家,起義軍不殺。
三是扎五絲。就是把五彩或七彩的絲線擰成一股細繩,捆在手脖、腳脖上,據(jù)說可以辟邪保平安。剛扎上的時候,色彩很鮮艷。時間一長,被水濕了,掉了顏色,加上身上的灰沾上,就不新鮮了,五絲不能隨意剪掉,必須等到下雨,剪掉后扔到水里,據(jù)說可以變成彩色的小蛇。
四是戴香囊。老家叫香布袋、荷包。男孩戴大鋤刃,女孩戴心型的荷包。里面裝的香蓬子都是自己到野地里刨回來曬干的。那時一種長在沙地里的草,根部象個黑色的棗核,用手掰開,里面是白色的,硬硬的,很香;這時的小伙子大姑娘在一起,往往瞄著荷包互相扯來搶去嬉鬧調(diào)情。家鄉(xiāng)的習慣是,戴著香囊,不能去瓜地,說一去就把瓜給轟了,光開花不結(jié)瓜。
端午節(jié)風俗的作文 篇2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插艾……”每當念起這些兒時的歌謠,此時我就會想起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來。
家鄉(xiāng)在壺公山下。山上的草木青翠,瓜果飄香;山下綠水環(huán)繞,田野肥沃。在一片郁郁蔥蔥的枇杷樹邊,有著整齊的紅磚綠瓦。一派安靜和諧的鄉(xiāng)野村落,這就是我的家鄉(xiāng),也是明代狀元柯潛的故鄉(xiāng)。每年端午節(jié)來臨,我們便會挎上籃子和姐姐一齊上山去采艾草,并配上石榴葉、枙子花等合為“五味草”。初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門上都會插上艾草,據(jù)說艾草會鎮(zhèn)邪辟災。當然在我們看來,只要聞一離那清新又奇異的艾草的清香,對我們來說就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所以每年我們都爭著到山上來,采下大片的艾草,也采下大片的快樂。
當然媽媽會用“五味草”給我們煮上好多的鴨蛋,此時據(jù)說小孩吃了還不咳嗽呢?而對我們小孩來說我們總是拿著心靈手巧的姐姐用五彩的毛線編的袋子,裝滿鴨蛋到處炫耀。吃過午飯,媽媽又會用“五味草”煮鴨蛋的水給我們洗澡,真是又香又舒服,整個夏天都不長痱子呢……
在我們的記憶中,端午給人的印象除了玩就是吃。在端午節(jié)期間,我們除了能夠吃上香噴噴的鴨蛋,還有讓人記憶深刻的粽子呢?
包粽子也是端午的保留節(jié)目之一。媽媽和阿姨總會買了好多的粽葉,用水少泡著,洗干凈碼好。粽子的餡一般是糯米,配上綠豆、紅棗等,煮熟。此時然后在媽媽和阿姨的一陣靈巧的忙碌之后,我們小孩便饞貓般圍著蒸籠轉(zhuǎn),等待粽子出籠的時刻的到來……
長大了念書才明白,包粽子的習俗和我國歷史上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guān)呢?據(jù)說屈原跳入汨羅江后,群眾為了不讓水里的魚咬著詩人的身體便做了好多的粽子,扔到水里。這樣魚兒有的吃就不會傷害到詩人了。于是,此時為了保護并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之后有了更為熱鬧的“賽龍舟”。
我們村里沒有賽龍舟,但在黃石每年都會有這樣的熱鬧非凡的場面出現(xiàn):
在木蘭溪畔,人們早早地圍在岸邊,鑼鼓震天鞭炮齊鳴。水面,數(shù)支整齊的龍舟隊伍,衣裳鮮艷隨風飄揚,小伙子們激情澎湃躍躍欲試。隨著一聲鑼響,各支隊伍爭相競發(fā),大家齊心協(xié)力,奮力爭先。這一刻,鼓聲、鞭炮聲人們的吶喊聲……湊成一片熱鬧非凡的畫面。
端午節(jié)風俗的作文 篇3
我愛吃香噴噴的粽子,也看過別人包粽子,卻從未自己動手包過。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開眼界了。
我乖乖地在奶奶身旁耳染目睹,認為簡單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天才的我,我一定會不學自通。誰知,當我真正去包時,才明白能把粽子包得漂亮而結(jié)實非常不容易。
開始動手,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奶奶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放上幾顆紅棗,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的意極了,沒想到包粽子比想象中還順利。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淘氣的小孩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倒出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
哈哈,經(jīng)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小意思,看我大顯身手。粽子要包扎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還認為奶奶包的粽子樣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張地用棕繩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jié),只要不隨便碰到繩子,也是比較結(jié)實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那短的一部分,只聽得“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種各樣的粽子在奶奶手中誕生,可我連一只都包不好,不行,我不能退縮,不能氣餒。有了失敗,我小心了許多,也成功地包出了許多像樣的粽子。
當我們坐在一起,嘗著自己親手做的粽子時,覺得今天的粽子特別甜。因為,這是我勞動的收獲!
端午節(jié)風俗的作文 篇4
又到了端午節(jié),吃著可口的粽子。我懷著極大的興趣問媽媽:“這個節(jié)日有什么特殊的來歷嗎?”媽媽拉著我的手說:“這其實是個感人的故事!
愉快的端午節(jié)兩千年以前,楚國的大夫非常愛國,可是國君不聽他的意見,反而將他流放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公元278年,楚國的都成被秦軍占領(lǐng)。屈原聽到后,心如刀割,但他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就在五月初五那天,抱著石頭投入江中,用自己的生命寫了一曲“愛國主義樂意”。千百年來,人們?yōu)榧o念他,學習他,把五月初五稱作“端午節(jié)”。
媽媽又開始包粽子了。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和竹葉。我看見媽媽首先用兩片竹葉卷成錐子形,然后放入糯米,再封口。糯米的身體綠油油的像一個綠色的金子塔,看著就讓人直流口水。
我們生活中的.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有許多,它讓我們知道了我們祖國歷史悠久,文化深厚。
端午節(jié)風俗的作文 篇5
“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每當我讀起歐陽修的這首《漁家傲》時,就想起粽子飄香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在農(nóng)歷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又稱端陽,重五節(jié),每逢到端午節(jié),人們都喜歡包粽子,吃粽子,最熱鬧的就是包粽子了,我最喜歡看媽媽包粽子了,媽媽先把糯米浸泡上。再把粽葉洗得干干凈凈,把粽葉卷成一個空心的圓錐形,左手托著粽葉,右手舀起糯米往里面放,再加上蜜棗,花生仁等,最后用繩子捆好,放在鍋里,煮出來的粽子香氣四溢,飄滿整個房間。除了吃粽子,還要吃煮熟的大蒜,雞蛋,這幾種食物放在一起,即使不吃,看起來也很享受。
到了開飯的時間,大家聚在一起,吃著香甜的粽子,品著美味大餐,開心極了!小孩子們胸前掛著香布袋,手上、腳上戴著五色線,滿屋子跑,高興極了。
我喜歡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風俗的作文 篇6
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家鄉(xiāng)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jié)。我的家鄉(xiāng)在河南南陽,家鄉(xiāng)有獨特的端午風俗,吃粽子、插艾葉、戴香包、喝雄黃酒,還有熱鬧的龍舟比賽。
每到端午節(jié),最有意思的是包粽子。媽媽會提前準備好粽葉和材料,我們自己動手包粽子,包粽子也不容易,看著媽媽熟練地包著粽子,我也想動手包一個,我拿了一個粽葉,放點米和紅棗,拿著繩子綁呀綁,費了好大勁才包好一個,雖然沒媽媽包的好看,但這是我自己的勞動成果,心里還是很高興。
每到端午節(jié)的早上,我會早早的起床,用媽媽提前準備的水洗洗臉,據(jù)說這水頭天晚上已被嫦娥下了藥,洗過臉后一年都不會得病。
餐桌上早已擺滿了熱氣騰騰的粽子、雞蛋、鴨蛋、大蒜等,我趕緊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
這就是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給我?guī)砹嗽S多喜悅和歡樂,我愛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風俗的作文 篇7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又叫端陽節(jié))。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泵康蕉宋绻(jié) ,我們就一塊兒吃甜甜的粽子。
每年端午節(jié),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最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又稱端陽節(jié),重五節(jié)。
端午節(jié)有很多習俗,因為“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shù)字聯(lián)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 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jié)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的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是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 色的香囊。
這一天,最主要的活動是賽龍舟、吃粽子,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節(jié),真是一個充滿色彩的節(jié)日。
端午節(jié)風俗的作文 篇8
每年的端午節(jié)我們都要吃粽子、賽龍舟、懸艾葉、我最喜歡看賽龍舟的比賽了,這比賽并不是為了爭誰第一水第二,是為了在觀眾面前展示他們嫻熟的技能與美好的姿態(tài)。
我先來說說粽子吧。粽子是用墨綠色的蘆葉包裹著糯米和棗子。煮熟之后,剝開蘆葉,只見米團里仿佛鑲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很好看。粽子的的味道美極了,蘆葉散發(fā)著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膩。
粽子還有一個悠久的故事。傳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屈原一生寫了很多著名的詩篇,提出過很多愛國的政治主張,但是君王不采納。后來君王淪喪,他滿懷憂憤跳江自盡。人民還念他,崇敬他。兩千多年來,人們將粽子投入江中,當做獻給詩人的祭品!@就是粽子的由來。是的,每逢端午節(jié),人們怎么會忘記偉大的詩人屈原呢?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jié),人們將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nèi)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并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稱作艾人、艾虎;制成花環(huán)、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qū)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fā)性芳香油。它產(chǎn)生奇特芳香,可驅(qū)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y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端午節(jié)風俗的作文匯總8篇】相關(guān)文章:
端午節(jié)風俗的作文匯總10篇11-03
端午節(jié)風俗的作文匯總7篇11-01
端午節(jié)風俗的作文匯總6篇10-22
端午節(jié)的風俗作文匯總9篇03-10
端午節(jié)風俗作文匯總八篇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