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傅雷家書讀后感
讀完一本書以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傅雷家書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1
每個人都有生身父母,大都體會過父母的慈愛和教誨。當我讀著這本家書,感到的是一種另一番教誨,不是教師的教導,不是長者的叮囑,而是父母對兒女的關切,是不一樣于我的父母的關愛,卻不失被細心呵護的感覺,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種父母之愛,這也是大多數子女所體會不到的。這也許是這十年對她愛慕不減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書,就象一次次珍貴的談心,拉近了我們的距離,我像一個乖孩子在感受著,聆聽著,用心銘記著。
父親傅雷是一個睿智,博學,正直的學者,年輕時甚至有些暴燥,極富個性。母親朱梅馥是一個具有東方文化素養(yǎng),又經西方文化洗禮,既端莊賢淑,又溫厚善良的東方女性。
父親傅雷對當今中外的文學、音樂、繪畫、涉獵廣泛,研究精深,個人的文化修養(yǎng)極高。而他培養(yǎng)的對象又是從小理解良好的家庭教育,最終成長為國際大師的兒子傅聰。他深刻懂得,藝術即使是像鋼琴演奏也需要嚴格的技術因素,但絕不是“手藝”,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體現。他教育兒子說:“我始終認為弄學問也好,弄藝術也好,頂要緊的是“人”,要把一個“人”’盡量發(fā)展,沒成為藝術家之前,先要學做人,否則,那種某某家無論如何高明,也不會對人類有多大的貢獻。一個純粹投身藝術的人,他除了藝術和個人的人格,已別無所求。
而所謂“人”在傅雷心中又是具體而微的,這不只是一個愿望,一個口號。它大到對世界對人類對祖國的忠誠與獻身精神,小到對自我事業(yè)的嚴謹,對父母的'孝敬,對妻子的理解,對友人的寬容,甚至具體到了一個樂段的處理,一位友人的交往,以至于兒子的言談舉止也都一一告誡“手要垂直,人要立直”都使讀者印象深刻,頗有感言。
母親在那個險惡的年代,在個人安危毫無保障的日子里,她心系遠方的兒子和孫子,她克制著內心的恐懼和痛苦,把堅強、安詳、無微不至的關懷傳送給漂泊異國他鄉(xiāng)的親人。一件為孫兒一針又一針織出來的毛衣,情重如山,她卻為“禮薄”而不安,為了讓兒子在異國感受到家庭的溫馨,她一絲不茍地寫下菜肴的制作程序,惟恐疏漏一個細節(jié)。她愛夫愛子,一生為這個家奉獻,然而,她同樣為了不能再忍受的人格尊嚴的踐踏和侮辱,夫妻二人一同將生命融合,邁向永恒,或許更多的是徇情,也算是個結束。然而這個結束卻從沒讓人把他們夫婦倆分開過。
夫婦二人作為中國人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培養(yǎng)兩個兒子成材,大兒子傅聰成為著名的鋼琴大師,小兒子傅敏成為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教兒子先做“人”,后成“家”,在他們的人生的句號中,就用“人”字結束了,一切完美的的回憶不愿讓自我屈辱,不愿再讓生活中有如此多的自我不能忍受的不愉快。他們寧肯拋棄自我而獲一個解脫,來完成人的詮釋。他們的死在我心中有了震撼,我不再象年輕時那樣為他們痛楚,只求半個世紀來他們真正的安息。
正是他們嚴格的家教陶冶出一個世界級的藝術大師。正如好友樓適夷應對傅雷對兒子傅聰的家教的過嚴過細卻“不以為然”。然而就是這樣嚴格的家教,才造就了他不俗的一生,并給千千萬萬的父母留下了一面寶鏡,照一照我們給了孩子一些什么吧為了孩子我們自我怎樣做事做人
在書中我們不光看到了一個嚴格的戒子而又親切關愛的父親,同時也看到了父子的共同成長。他的音樂譯著和兒子溝通交流,他把對祖國的發(fā)展的關切之情,以及對祖國的熱愛同樣流露給學生,傅雷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和心力,在對社會祖國和人類世界盡自我的職責。兒子傅聰,在異國漂流生涯中,吸取了多么豐富的養(yǎng)料,但父親使他在海外孤兒似的處境里,好像父母仍在他的身邊,時時給指導、鼓勵和鞭策,使他有勇氣和力量去戰(zhàn)勝各種各樣的魔障和阻力,踏上自我正當成長的道路,經過這些書信,不僅僅兒子和親人之間,建立了牢固的紐帶,也經過這一條紐帶,也使傅聰與遠離的祖國牢牢地建立了心的結合。之后的事實證明不管國內家庭所受到的殘酷遭遇,不管他自我所蒙受的惡名,他始終沒有背棄他的祖國,不受祖國敵對者多方的威脅利誘,沒有說過或做過有損祖國尊嚴的言行,這就是一個父親對一個兒子的熏陶,這與父親在數萬里外,給兒子殷切的愛國主義教育是分不開的。時間,距離都不是問題,有心的父母,你那顆不眠的愛子之心,就是不可替代的教科書,就是人生的加油站。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2
180多封家書,一部充滿著父愛的教子篇,更是傅雷對遠在萬里之外的兒子的教育的文字篇。傅雷老先生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兼?zhèn)、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偉大的父親,無論這個父親是知識淵博的或只是一個只會下地耕作的農民,他們一樣的偉大。在讀傅雷家書的時候,字里行間都洋溢著濃濃的親情,信中的話充滿著父愛,蘊涵著真理,F在很多人都學會了隱藏自己,與其在陽光下赤裸裸地奔跑還不如在陰暗的隧道里奔跑,你從不曾理解我,我也從不需要去解釋,還有多少人可以像傅雷家書里面把自己的情感細細地表達出來?傅雷先生在信上不僅談藝術學習,還談生活、戀愛,談做人,談修養(yǎng),甚至于兒子寫錯字,父親也會“鄭重其事”地指出并耐心分析、糾正。很多時候我們都是按著自己的意思與心情去做事,無論我們走得多遠,總有那么一根線,牽著我們,一頭系在家的門前,另一頭系在我們的心上傅雷還很重視“因材施教”,他對兒子從不苛刻。而且他對傅聰的音樂事業(yè)十分的重視,對傅聰事業(yè)的點點滴滴都非常的在乎!陡道准視肥墙逃优囊槐竞脮。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范。此外,傅雷在家書中一直傳達出這樣一個信念——堅強。傅雷對孩子說:“只要你能堅強,我就放心了!”可見堅強對人生的重要意義。堅強有兩個方面的體現:一是不怕挫折;二是永遠保持謙卑之心,也就是勝不驕,敗不餒。
“親愛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墒菦]一天不想著你,每天清早六七點就醒,翻來覆去睡不著,也說不出為什么。好象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著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一類的話我們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說,可是不敢說,你這個年紀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顧的;我們嚕哩嚕蘇的抖出你尿布時代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時代的往事,會引起你的煩惱。孩子,這些我都很懂得,媽媽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終身會印在我們腦海中,隨時隨地會浮起來,像一幅幅的小品圖畫,使我們又快樂又惆悵。 ”如此細膩的情感讓我難以想象是出自那個嚴謹近于殘酷,倔強甚至有些暴躁的學者。
“我高興的是我有多了一個朋友,兒子變成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這種幸福相長的!倍,他謙虛誠懇地說:“我與兒子的相處中,學得了忍耐,學到了說話的技巧,學到了把感情升華。教會我們如何和孩子相處,以怎樣的一種姿態(tài)交往!焙⒆咏浭芡纯鄷r,他說:“辛酸的眼淚是培養(yǎng)你心靈的酒漿,不經歷尖銳的痛苦的人,不會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彼粸楹⒆影k,而為孩子這種蛻變的過程而高興,并且鼓勵他藝術要有更誠摯的心,“得失成敗盡置之度外,只求竭盡所能,無愧于心”!八囆g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會忘了他的目的”。 “人總得常常強迫自己,不強迫就解決不了問題,最基本的就是要抓緊時間”;“做事要科學化,要徹底”;“在外面世界均勿難為情,被人家隨便多留,才能不打亂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習慣,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識與性情”。
我對書中這樣一段話感慨良深:“說到不完整……你提到的perfection(完美),其實perfection(完美)根本不存在的,整個人生,世界,宇宙,都談不上perfection……我們一輩子的追求,有史以來多少世代人的追求,無非是perfection,但永遠是是追求不到的,因為人的理想、幻想,永無止境,……”其實我們都在追求完美,而恰恰是我們現在的不完整,把我們帶到了追求完美的境界,促成了其他一方面相對的完整。而真正當有一天,所謂的完美在身上發(fā)生時,我們倒有可能失去很多。
秀美的散文,帶來的是有如欣賞了歡快的詠嘆調后的愉悅;沉重的小說,帶來的便是如同悲慟的交響曲給人的震撼;詼諧的雜文,帶來的會是歌劇般幽雅的場景和事后無盡的思考。細讀完這本《傅雷家書》,感覺是像戲曲那樣給人以不俗的氛圍和回味的余地。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3
靜靜翻開《傅雷家書》,如深沉父愛一樣,有許多足以令我感動的細節(jié)。譬如,身為父親的傅雷為了彌補愛子因遠離故土而產生的諸多對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日漸陌生的因素,不顧重重的困難,堅持給孩子郵寄有關的書籍,從《詩經》、《楚辭》到宋詞、明曲,還有自己的譯作。在信箋中他闡述著民族的文化哲學思想,不止一次給兒子糾正用錯了的字詞,為的是讓兒子明白:作為一名炎黃子孫,他是足以驕傲的,因為祖國有著無盡的文化財富,一代又一代在所有中國人的血脈里傳承著!
“一個人對人民的服務不一定要站在大會上講演或是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業(yè),隨時隨地地點點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訴人家,無形中就是替國家播種、施肥、墾殖!边@是傅雷在啟發(fā)他的孩子,報效國家是每個人的權利和義務,即便自己是普通人,也可以為國家、社會作貢獻。每個人都是社會前進的車輪,我們的所作所為、點點滴滴,都與國家息息相關。因此,我們應該積極地為祖國作貢獻,創(chuàng)造美好的明天。
當傅聰忙于演出、練習而時常熬夜,以致精神疲憊,傅雷勸告傅聰勞逸結合,多到郊外或博物館!叭藟塾邢,精力也有限,要從長遠著眼,馬拉松才會跑得好!备道子眯蜗蟮.比喻,勸誡傅聰愛惜自己的生命。
傅雷還告誡傅聰,“永遠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會落伍,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相契相抱”。只要我們心系祖國,不斷適應社會發(fā)展,就一定能為自己和國家造福。
傅雷還常勸誡傅聰不要放棄,多虛心向身邊優(yōu)秀的人學習,成功時保持虛心,這些都造就了傅聰的成功。某之后,傅聰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千里趕來,這是赤子之心的最好體現。一個人一生要面對許許多多難題。傅聰身上具備的優(yōu)良品質,是在傅雷的教導中獲得的。作為新一代青年,我們要在生活中時時刻刻警醒自己,為創(chuàng)造美好的將來而努力。
每個人都體會過父母的慈子和教誨。當我讀著這本家書,感到的是一種另一番教誨,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種父母之子,這也是大多數子女所體會不到的。那一封封家書,就象一次次珍貴的談心,拉近了我們的距離。
讀了《傅雷家書》之后,真為傅雷先生對人生的如此認真和對子女的如此關愛而感動萬分。家書中大到事業(yè)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巨細,無不關懷備至。為人父母的可以從中學習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學藝術的特別是學鋼琴的可以從中學習提高技藝的方法,對解放初期至某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也能從傅雷這位當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而此書中對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強個人修養(yǎng)。從家信的話語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對自己要求極嚴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讓兒子立下的三個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愛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動。
有人認為書信是最為真切、自然和誠實的文字。是啊,因為寫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時即刻的內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給親人寫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的經歷中給出經驗和教訓。所以,我想讀傅雷家書我們讀到的應該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對傅聰音樂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強調技巧、而后反復要他能真正領悟作品本身,這也就是凡事多從“為什么”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而看到事物的本質。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經歷也在不斷的提高,在傅雷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中西二種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養(yǎng)出成功的兒女。傅雷夫婦一生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培養(yǎng)的兩個孩子,都很有成就。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于字里行間,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啟迪。
讀了傅雷家書后,我懂得了許多,我更了解父母了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教育書,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與孩子的一本書,讓孩子更了解父母,讓父母更了解孩子。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4
傅雷是我國近代著名的翻譯家,傅聰是世界頂級的鋼琴家,《傅雷家書》摘編的是傅雷及夫人在其長子傅聰留學波蘭后相互之間的通信。通過閱讀這一封封飽含深情的家書,我們可以慢慢了解傅雷的教子之道,明白傅聰今日的巨大成就是與傅雷的言傳身教和潛移默化分不開的。
傅聰在海外求學,一心投入藝術,沒有時間和父母、朋友、老師以及過去幫助過他的人寫信,傅雷便常常督促他:“你記住一句話:青年人最容易給人一種‘忘恩負義’的印象。其實他是眼睛望著前面,饑渴一般的忙著吸收新東西,并不一定是‘忘恩負義’,但懂得這心理的人很少,你千萬不要讓人誤會”。他想要告訴傅聰:常懷感恩之心,更要適時表達,才不會引起誤解,人際關系便是這樣建立的。事實上,這樣的告誡對于我們今天的'青年人,也是極其適用的,不管如何忙碌,也要適時的交流、表達,才能增進感情,減少誤會。
傅雷去信很多而傅聰回信太少,這引起傅雷夫婦極大擔心。為了告訴傅聰如何做到常常寫信,傅雷又舉出自己的例子:“我知道你忙,可是你也知道我未嘗不忙,至少也和你一樣忙。我近七八個月身體大衰,跌跤后已有兩個半月,腿力尚未恢復,腰部酸痛更是厲害。但我仍硬撐著工作,寫信、替你譯莫扎特等都是拿休息時間,忍著腰痛來做的”。教育兒子,就是這樣以身作則,悉心引導。反觀現在的父母,常常要求孩子做的,自己卻常常不去做或者做不到,沒有父母良好的榜樣和示范,孩子又怎會做到呢?
在信中,他也傳輸給孩子這樣的思想:一、父子也是朋友,重大的事要與朋友商量,對音樂的理解也該與朋友分享、交流、討論,這樣才可以互相幫助、共同進步;二、寫信可以促使傅聰加強對自己文筆的訓練,記錄自己的所感、所想、所思,從而激發(fā)藝術的才智。正是由于傅雷要求兒子一直寫信,這本《傅雷家書》才有內容,以日常之事見教育之偉大。這使我想起了當前的許多父母的家長制的作風是多么得不明智啊,沒有與孩子朋友相待,以誠相見,怎么能換來孩子心悅誠服地接受呢?
傅雷的教育方式同時也是暴露自己的缺點,以此警示孩子少走彎路,他甘當孩子的一面鏡子,用自己過去的經驗照亮孩子前行的路:“你有許多毛病像我,比如急躁情緒,我至今不能改掉多少,我真著急,把這個不易革除的脾氣傳染給了你。你得常常想到我在家里的自我批評,也許可以幫助你提高警惕”。通過在信中指出父子倆共有的缺點:人很真誠,但說話太直接,對待別人的關心不太會表現感激,目的是想要和兒子共同克制改正。由此可見,真正的教育是真誠、袒露心扉、無話不談的交流。
傅雷對兒子的要求是“先為人,次為藝術家,再為音樂家,終為鋼琴家”,說明傅雷的教育是把做人放在第一位的,“人”是根本的道德素養(yǎng),要求兒子寧靜淡泊、真誠待人、認真做事。作為藝術家,要求兒子真誠地愛藝術,發(fā)揚藝術,提高藝術的品味鑒賞力;作為音樂家,要求兒子以開闊的胸襟擁抱不同風格的音樂;作為鋼琴家就更要細水長流,不斷演繹不同風格的新樂曲,不浮于演奏技巧而多注重意志對整個樂曲的把握控制。
赤子之心是傅雷對傅聰做人的指導。赤子之心不只是純潔無邪的心,也指清新,更是一種熱烈、真誠、潔白、高尚、忘我的愛。傅雷告訴兒子:“赤子孤獨了,會創(chuàng)造一個世界,創(chuàng)造許多心靈的朋友”。就是指一個有著赤子之心的人,一定是一個高尚的人,這樣的人如傅聰長大了,獨立了,堅強了,就能自己找到心靈的旅伴—懷有赤子之心的人,才不會孤獨,自己就能尋找到快樂。這是傅雷要讓兒子懂得的立身之道,這也是作為父母想要兒子達到的最終目標。
從傅雷堅持給兒子寫信,重視啟發(fā)兒子思維,才能理解傅雷教育怎樣得堅持不懈,盡心竭力。學習傅雷對兒子的教育,我們能夠明白: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最應該做的是以身作則,用愛澆灌;想要幫助孩子獨立,就要教會孩子做人的道理,赤子不孤獨。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5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孩子傅聰、傅敏的家信,該書是一本優(yōu)秀的青年思想讀物,是教育子女的經典名書,是充滿著父愛的教子名著。他們嘔心瀝血的培養(yǎng)兩個孩子,教育他們先成人、后成家,是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因此我認為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范及榜樣。
我認為如果人的一生真的可以為自己所熱愛的事業(yè)而奉獻那是一件多么偉大的事情,同時也會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加充實。我現在已經可以找到生活的目標,雖然以前是盲目的。但我知道只要我們朝著目標努力就會有所收獲。
傅雷說:也許金錢物質方面不能給予你足夠的回報,但是學術和藝術一定會給付出的努力以一個答案。我想不管努力是否可以帶來回報,但是它至少可以使我們心靈更加充實。我相信如果每天都把時間用在自己認為有用的地方上去,一定會得到進步和滿足。
我認為只有在互相鼓勵和互相支持下,有著最真實的心靈的溝通才是最讓人羨慕的。傅雷說他和他的兒子是最親密的朋友,多好的一種父子關系啊,我覺得讀《傅雷家書》真的可以豐富人的內心,讓人變得平靜。而且文學和藝術都會給我們心靈的熏陶。我們在那里面吸收的養(yǎng)分會讓我們茁壯成長,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樂趣。
《傅雷家書》是傅雷思想的折光,可以說是傅雷畢生最重要的著作,因為《傅雷家書》是給他與兒子之間的書信,充分體現了作為爸爸對兒子的心意。寫在紙上的都是些家常話,,心里怎么想的,筆下就怎么寫,用不著擔心讀者。正因為這樣,感情才那樣的純真摯樸,沒有半點虛偽《傅雷家書》的意義,遠遠超過了傅雷家庭的范圍。書中無處不體現了濃濃的父愛,或許每個父親對子女都疼愛有加,但在疼愛的同時,不忘對其進行全方面教育的,在人口眾多的中國,能夠達到此種地步的,能有幾人,因為這需要充足的條件,父親要博學多才,兒子要知書達理,而父子之間更要有充分的默契。
每個人都體會過父母的慈子和教誨。當我讀著這本家書,感到的是一種另一番教誨,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種父母之子,這也是大多數子女所體會不到的。那一封封家書,就象一次次珍貴的談心,拉近了我們的距離。
讀了《傅雷家書》之后,真為傅雷先生對人生的如此認真和對子女的如此關愛而感動萬分。家書中大到事業(yè)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巨細,無不關懷備至。為人父母的可以從中學習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學藝術的特別是學鋼琴的可以從中學習提高技藝的'方法,對解放初期至文革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也能從傅雷這位當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而此書中對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強個人修養(yǎng)。從家信的話語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對自己要求極嚴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讓兒子立下的三個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愛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動。
有人認為書信是最為真切、自然和誠實的文字。是啊,因為寫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時即刻的內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給親人寫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的經歷中給出經驗和教訓。所以,我想讀傅雷家書我們讀到的應該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對傅聰音樂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強調技巧、而后反復要他能真正領悟作品本身,這也就是凡事多從“為什么”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而看到事物的本質。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經歷也在不斷的提高,在傅雷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中西二種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養(yǎng)出成功的兒女。傅雷夫婦一生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培養(yǎng)的兩個孩子,都很有成就。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于字里行間,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啟迪。
讀了傅雷家書后,我懂得了許多,我更了解父母了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教育書,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與孩子的一本書,讓孩子更了解父母,讓父母更了解孩子。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6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偉大的父親,無論這個父親是知識淵博的或只是一個只會下地耕作的農民,他們一樣的偉大。在讀傅雷家書的時候,字里行間都洋溢著濃濃的親情,讀著讀著就讓人對這么一份父子情欽佩。他們雖身隔萬里,但父親卻通過兒子的信,深入地了解兒子,寫下感人的信。信中有對兒子學業(yè)的指導,更多的是對兒子人生的指引。信中的話充滿著父愛,蘊涵著真理。《傅雷家書》全書是一個父親在循循善誘,讀來很親切,既飽含了對兒子的深情,也有著父親獨有的不可抗拒的威嚴。讀《傅雷家書》,感受的是一顆純潔、正直、真誠、高尚的靈魂。父子之間的.感情因為藝術的崇高而得以升華,成為一份取之不盡的人類精神的養(yǎng)料。
傅雷不愧是好父親,能以如此的心態(tài)和耐心來教育孩子。這種偉大的父愛可以說影響了傅聰的一生,為傅聰走向未來做出了鋪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此,傅雷所寫的這些書信給傅聰上了一堂人生課,讓他知道如何在這個世界上生活。傅雷先生在信上不僅談藝術學習,還談生活、戀愛,談做人,談修養(yǎng),甚至于兒子寫錯字,父親也會“鄭重其事”地指出并耐心分析、糾正。我們又何曾如此跟家里的長輩提及過這些問題?不否認,我們曾經都是乖乖孩子,也曾認認真真地聽著媽媽的話,按照著父親的指導去做事去學習,但是越長大越需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間,有時候總覺得父輩們都是老一代的思想,不能理解我們的想法,說了也白說或著遭到批評,或許也是我們太任性。很多時候我們都是按著自己的意思與心情去做事,盡管每次都會撞得一鼻子灰甚至是遍體鱗傷,但是不論我們是多么的任性,不論我們曾經是多么地傷害了父親,他總是一如既往地關心著我們,從不因我們的一時不懂事而丟棄我們,這種感情也叫父愛。無論我們走得多遠,總有那么一根線,牽著我們,一頭系在家的門前,另一頭系在我們的心上,無論我們在外面生活得多累、多疲倦,總有那么一個港灣,讓我們的發(fā)動機有著驅動的能量,這是家的力量,也是因為家里的那一根頂梁柱——父親!
我對書中這樣一段話感慨良深:“說到不完整??你提到的perfection(完美)其實perfection(完美)根本不存在的,整個人生,世界,宇宙,都談不上perfection?我們一輩子追求,有史以來多少世代人的追求,無非是perfection,但永遠是追求不到的,因為人的理想、幻想,永無止境,!庇纱宋蚁氲揭粋故事。以前有一面破碎的鏡子,碎成了好多片,其中有一片想去找到剩余的,以重新組成原有的鏡子葉的面貌。一路上它由于自己有棱有角,滾得很慢,從而領略到了一路的可餐秀色。當它千心萬苦地找到了所有碎片,“破鏡重圓”時,它成為了一個整圓,滾得很快很快,一路上的風景在剎那間掠過。其實我們都在追求完美,而恰恰是我們現在的不完整,把我們帶到了追求完美的境界,促成了其他一方面相對的完整。而真正當有一天,所謂的完美在身上發(fā)生時,我們倒有可能失去很多。
現在很多人都學會了隱藏自己,你從不曾理解我,我也從不需要去解釋,還有多少人可以像傅雷家書里面把自己的情感細細地表達出來?每個人都怕別人把自己看穿、都怕別人知道自己的每點每滴,因為我們很需要自己的私人空間,擁有一個誰也闖不進來的地方。其實我們需要的正是像傅雷先生這樣用原始樸實的方式表達我們對家人,朋友的愛與關懷。我們需要誠摯地面對自己的內心和感受,更加深刻地思考我們對父母的感情。父親,這個平凡而偉大的稱呼,我們似乎從沒認真地思考過它對我們意味著什么。父愛如山,威嚴而聳立,不可褻瀆,不容忽視。我們卻常常對此習以為然,我們應該重新認識它,并且用我們的努力來回報父親的堅定的支持和愛。
這本書確實帶給我很多深刻的感受,也讓我思考了很多,我漸漸懂得要誠摯地面對自己的內心,面對自己對父母的情感。這本《傅雷家書》真的讓我更加了解父母的內心世界,這讓我可以更好的和父母溝通。這真是教育子女的一本好書,同時也應該是作子女的了解父母的一本好書。子女可以通過這本書了解自己的父母,父母可以通過這本書了解自己的子女。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7
《傅雷家書》最早出版于1981年,一共是十二份家信,此書是傅雷夫婦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間寫給傅聰和兒媳彌拉的家信,并由次子傅敏編輯而成。此書的作者傅雷是我國著名的翻譯家、作家、教育家、美術評論家,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的重要締造者之一。他為人坦蕩,秉性剛毅,對子女更是嚴格要求,在他與兒子的書信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一位父親望子成龍的殷殷期望,亦能感受到父親對兒子純真、質樸的愛,令人為之動容。
這些家書開始于1954年傅聰留學波蘭學習鋼琴,在波蘭,傅聰學習鋼琴、演奏成名、結婚生子,而父親傅雷給他寫的這些家信則伴隨了他的這段成長,讓他能在異國他鄉(xiāng)依然保持對學習、生活的熱情。在這些書信中,除了寫生活瑣事外,更多的談論藝術與人生,激發(fā)年輕人對學習、對生活的熱情,訓練傅聰的文筆與思想。他時時刻刻提醒兒子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讓兒子知道“國家榮辱,藝術的尊嚴”,希望兒子具有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
人愛其子,也許是一種自然規(guī)律,因為人的壽命是有限的,而人的事業(yè)無盡,所以希望后代能夠延續(xù)和完成還未完成的事業(yè)。傅雷先生對其子嚴格要求,希望他以后能回報社會,報效國家,這也正是傅雷先生一輩子所為之努力的事業(yè),直到后來傅聰沒有因為國內家庭慘遭變故,也沒有因為他自己所蒙受的罪名,他始終相信國家,相信黨,毅然回國。
有人并不認同傅雷教育子女的方式,原因是太嚴格,太傳統(tǒng)了,比方說傅雷非常注意兒子吃飯時的規(guī)矩,他就注意孩子是否坐的端正,手肘放的位置是否妨礙別人,吃飯時是否發(fā)出咀嚼的聲音……其實這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禮貌,人人都應該做到的,只是有些父母一昧的放縱孩子養(yǎng)成壞習慣。我認為教育孩子應該軟硬兼施,傅雷在傅聰的學習,做人,辦事方面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希望孩子做個有出息的人,然而當孩子在比賽或者受挫的時候,他鼓勵孩子放松心,盡力去做。事實證明,傅雷的教育方式是成功的,因為他對兒子的嚴格要求并未疏遠父子倆的關系,反而使兒子愈加尊敬父親,父親更加疼愛兒子。后來,傅聰在鋼琴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最終也沒有辜負父親對他的期望。
看了傅雷家書,被傅雷的拳拳愛子之心所動容。這也使我想起我的父母親,我的父母是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人,聽他們說,小時候因為家里窮,沒有讀過多少書,所以他們希望子女可以好好讀書,以后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這也算是替他們完成他們未完成的遺憾吧。記得小時候父母對我非常嚴格,未入學前教我識漢字,教我見人要主動問好,教我要誠實,到別人家不要亂翻人家的東西,要我好好讀書……小時候也因為這些東西沒有做好而挨打挨罵,小時候是真的'理解不了父母的一片苦心,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生閱歷的增長,慢慢的理解了父母為子女付出的心血,所以我們作子女的千萬不要去頂撞父母,即使他們錯了,但你一定要相信,他們的初衷一定是為你好的。傅雷對兒子非常嚴格,傅聰也許心里有怨言,但是他一定能理解父親對自己的一片苦心。
《傅雷家書》是一部寫關于親情的好書,我們可以從中學習到處理親情的正確方式,傅雷愛子,但是他并未把兒子束縛在自己的膝下,他同意兒子遠赴波蘭學習音樂,然而等到傅聰終于在這條道路上取得巨大成就的時候,他卻更希望兒子能夠回國,為祖國掙得更多的榮譽。傅雷在這些家信中自始至終希望兒子成為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人,這才是他教育的最終目的。
《傅雷家書》自出版30年來,經久不衰,是因為它適合每一個年齡階段的人去閱讀,每一個人都要從做子女到做父母,這本說值得我們認真研讀,對我們這些青少年來說,更應如此,希望看完這些家信,我們能夠更好的理解父母對我們的一片苦心,理解父母對我們的嚴格要求,作為子女,我們以后能夠更多的尊敬父母,孝順父母,努力奮斗,不辜負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殷殷期望。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8
初讀《傅雷家書》是在高中課本上,那是一封傅雷寫給長子傅聰的家書,具體內容已記不清。
后來有機會借到一本《傅雷文集》,書本較厚,書中收錄了傅雷夫婦生前寫給長子傅聰,次子傅敏以及部分友人的書信。《傅雷文集》的版本較多,我所讀的這一版是由傅雷與傅聰所參與編排的。傅雷與妻子朱梅馥在幾十封家書里,除了向讀者呈現為人父母的一片愛子之心外,傅雷更是就忠心愛國,為人處世上,給予了傅聰諄諄教誨。讓世人感動之余又心生崇敬之情。
傅雷,漢族,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他在翻譯巴爾扎克著作上更是成績卓越。除此之外,他在音樂,藝術鑒賞等方面也有所成績,而這些與傅聰成長為世界級的鋼琴大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lián)。在《傅雷文集》中,他寫于傅聰的書信中多次提及他對音樂的態(tài)度,對Chopin(蕭邦)作品的獨到見解。區(qū)別于傅雷妻子朱梅馥的家書,他的更多了份嚴謹與理性,對于兒子傅聰在音樂上取得的成績,他在書信中反復叮囑戒躁戒傲,他扮演著嚴父與摯友的雙重角色。
《傅雷文集》所收錄的書信按時間順序編排,我們能從那一封封或長或短的家書里,獲取到傅聰的人生成長經歷,同樣,也能從中看到傅雷在國內的生活狀況,從頭至尾,他的所思所想,他人生的起落,讀來,百感交集。
文集前半部分書信,圍繞著傅聰在國外的生活展開。傅聰夫婦同天下父母一樣從兒子的飲食到穿衣,從工作到睡眠保障,事無巨細,全都都要問個仔細。其中有個細節(jié)讓我印象深刻,為人子的傅聰耐不住父母的叨念,在回信中草草交代幾句自己的生活現狀,而傅雷便在下一封家書中寫上注解,注明傅聰沒有回答的事情,并且強調,要是傅聰不一一答復,他會繼續(xù)在書信中標記一遍,直至他仔細回復。這種固執(zhí),讓人讀來既有趣,又多少有些心酸。當時傅雷的次子傅敏還在家居住,傅雷在家書中多提及傅敏的學習狀況以及他與妻子為孩子能陪伴在自己身邊而倍感家庭生活的溫馨。對于傅聰,傅雷寫到他與妻子每月最大的.期盼就是收到兒子長長的回信,在對兒子情感上的表達上,他從不吝嗇詞匯。
雖然傅聰遠赴國外,但傅雷對其思想上的教育從未松懈。他用極大篇幅寫到他對馬克思思想的支持,對于唯物論與辯證法的贊同,對中國未來發(fā)展的美好期望。除了書信來往,傅雷還經常寄包裹給遠在國外的傅聰,在那個年代,寄包裹到國外手續(xù)十分麻煩,而這些包裹,極大部分是各種書籍著作,有的版本稀缺,傅雷在家書中常提及,他尋來這些書籍的不易,甚是擔憂包裹在中途輾轉丟失,希望傅聰收到后能仔細閱讀并保管。他還要求傅聰能用中文給他回信,雖然傅聰常年在國外生活,但他希望兒子能多領略中國文化的魅力,對于兒子在回信中的句式錯誤,他都會耐心注出,并附上詞源出處。他更是常常提及自己能省些麻煩寄收包裹,離不開諸多朋友的信任幫助,對于這些恩情,傅雷希望傅聰能銘記于心,懂得回報關切他人。這些為人處世的道理,任給誰,都是一生的財富。
傅聰自出國后,很少再回國。在此后,他經歷了幾場戀愛,在文集的家書中,傅雷告誡傅聰戀愛與婚姻一樣需要忠誠與責任感,希望傅聰能明確家庭的重要性。后來,傅聰與第一任妻子彌拉結婚,傅雷夫婦與彌拉的書信來往中希望彌拉能多關切傅聰的日常生活,此時,傅聰早已成為享譽國際樂壇的知名鋼琴家,繼而傅聰兒子降臨,傅雷夫婦常對著孫子的照片而欣喜落淚。
后期傅雷身體狀況每況日下,他在書信中提及,他已不能常時間從事翻譯工作。沒了生活來源,傅雷夫婦只能靠國外的傅聰寄來的生活費來保障基本花銷。對此傅雷妻子朱梅馥在家書中提到,傅雷常為此感到難堪,擔憂兒子要負擔兩個家庭的開銷,會因此增加演奏會的次數,身體吃不消。因此生活上能省則省,讓自己都感動于丈夫的一片愛子之情。
然而,在特殊的歷史時期里,傅雷同樣遭遇了xx的浩劫,他在此前的家書里向傅聰表述了國內的政治現況,他勸阻兒子,不讓其回國,他希望兒子能追求自己所鐘愛的事業(yè)。傅雷沒有要求過兒子傅聰為自己犧牲些什么,至此他人生最艱難時,他也不愿兒子放棄自由。他對傅聰深切的愛,不言而喻。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9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間寫給孩子傅聰、傅敏的家信摘編,該書是一本優(yōu)秀的青年思想修養(yǎng)讀物,是素質教育的經典范本,是充滿著父愛的教子名篇。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yǎng)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教育他們先做人,后成“家”,是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因此傅雷夫婦也成為是中國父母的典范。
《傅雷家書》是文藝評論家以及美術評論家傅雷及其夫人寫給兒子的書信編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編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書信,最長的一封信長達七千多字。字里行間,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期望,以及對國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家書》由于是父親寫給兒子的家書,是寫在紙上的`家常話,因此如山間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感情純真、質樸,令人動容。
這本書其中有幾個片段非常讓我感動,比如:“親愛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墒菦]一天不想著你,每天清早六七點鐘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也說不出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著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
這一小段故事,是傅雷先生寫給他兒子傅聰的。從上面的語句,字里行間可以看出傅雷先生的愛子情深。對于長大的兒子,希望他茁壯成長,向外發(fā)展,但又不忍孩子遠離身邊。其實家長都是這樣的,從十月懷胎到一朝分娩,家長辛辛苦苦,一步步將兒女哺育成人,為的就是希望子女才有所用,以后不至于露宿街頭。而,兒女成才之際,亦是離開屋檐獨飛之時。作為父母,既為他們而高興,也為此傷心難過。畢竟是骨肉之情。作為我們應該體會、理解父母的苦心,讓父母看到他們想看的'一幕——我們快快樂樂的生活,也算是報答了父母含辛茹苦的養(yǎng)育之恩。
在這里,我不就想到了我的父親。他總是默默的付出,不求回報。父愛像海,寬廣深沉而含蓄;父愛像山,穩(wěn)重厚實而威嚴;父愛像河,舒緩平靜而綿長。在困難時,父親給我們他溫暖的臂膀:在痛苦時,父親給我們他寬闊的胸懷。父愛無言,默默付出,不求回報。
“孩子,我謔待了你,我永遠對不起你,我永遠補贖不了這種罪過!這些念頭整整一天沒離開過我的頭腦,只是不敢向你媽媽說,人生做錯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寧!真的,巴爾扎克說得好:有些罪過只能補贖,不能洗刷!”
離別之時,父親傅雷自責對兒子的管教嚴格,手段“殘忍”。竟然成了自己的錯誤。哎,其實這是愛子情深啊!“少時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傅雷老師在兒子幼時,嚴加管教、一絲不茍,“殘忍地虐待”了兒子傅聰。聽來笑話,哪里有父親虐待自己的親生骨肉的呢?俗話
說得好,棍棒底下出孝子,而傅雷老師用的是嚴父底下出才子。平時,父母對我們實行“暴力”的時候,我們應該抱有理解的態(tài)度,我們要體諒父母的心急如焚。因為他們這么做是對我們好,也是恨鐵不成鋼。畢竟父母們都抱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啊!
我看到這里很后悔,因為我總是在父母苦口婆心的勸說后不滿的埋怨他們,對于他們的悉心教導,我不領情。我感到了自己的不該,我流下了悔恨的淚水。我要真摯地對父母說一聲:“對不起,我錯了!”
而在《傅雷家書》中,傅聰的母親在信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也給她的兒女寫了好幾封信。信中充滿了對子女的關心和憐愛。同樣她對于傅聰的音樂事業(yè)也非常的在乎這也同樣讓傅聰十分的感動他也明白了母親的愛對他有多重要。這也放我感嘆唏噓母愛的寬容和偉大。
這本《傅雷家書》真的讓我懂得了非常多的道理,也讓我更加了解父母的心理都在想著什么這讓我可以更好的和父母溝通。
我太感謝這本書了,因為它是一本讓我真正了解真正的父母的愛的一本好書!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10
提起“家書”兩個字,我們也許會想到“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亦或是想到“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從古至今,書信便一直是相隔兩地的親人之間維系感情的最重要的方式,意義非凡,即使在互聯(lián)網發(fā)達的今天,書信的厚重、質樸感仍無法被替代,紙質、手寫,讓莊重、溫情、詩意填補了我們精神的空缺。
而在《傅雷家書》中,在“又熱烈又恬靜,又深刻又樸素,又溫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傅雷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到傅雷及其夫人朱梅馥對其兩個兒子傅聰、傅敏(主傅聰)深沉的愛。我們亦可從其中學到傅雷對傅聰的教育之道,讓更多人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傅聰的成長
《傅雷家書》由傅雷及其夫人于1954-1966年間寫給孩子傅聰、傅敏的186封家信摘編而成,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傅雷在傅聰的教育上所花的心血。
傅聰在機遇巧合下來到波蘭進行鋼琴的深入學習,1953年他曾于羅馬尼亞演奏斯克里亞賓的作品,蘇聯(lián)的青年鋼琴選手們都為之感動的流下眼淚,他彈的肖邦也曾被波蘭的教授們認為“富有肖邦的靈魂”,甚至會說他是“一個中國籍貫的波蘭人”。
曾有教授說肖邦的意境很像中國藝術的意境,由此我認為傅雷對傅聰關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功不可沒。書中有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他鏤刻細節(jié)的手腕,不是使我們想起中國冊頁上的畫嗎?
傅聰在音樂上的造詣(或說是天賦),我認為都與其深厚的`文化積淀有關,我們更能從傅雷的言行中窺見其深厚的藝術造詣和文化底蘊。
不止在藝術方面,更讓我感嘆的是傅雷在人生道路上對其孩子的教誨,讓人仿佛能透過書信看到他伏案寫信的場景,愛子心切,嚴父亦良友。
熱情是火花,堅持更可貴
“熱情是一朵美麗的火花,美則美矣,無奈不能持久!备道紫壬倪@句話點明了熱情似一瞬即逝的流星,劃過天際,但也只是一瞬間。
回想起我的人生,縱然正青春,過去的十八年里,也有過不少“沖動”。比如自己又給自己立的無數個flag:這個暑假一定看完什么書,一定幾號完成作業(yè),一定每天按計劃……可是能真正做到的又有幾?
人的熱情固然可貴,可做事貴在堅持。
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曾指出:“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xù)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边@便是“一萬小時定律”。
量變才會引起質變,不是嗎?大家都懂的道理,可真正做到的還是少之又少。
傅雷看到了傅聰喜愛音樂的熱情,又看到了他的堅持,即使酷暑天氣,傅聰也能堅持每天在琴上工作七八個小時,衣褲盡濕,也不稍休,傅聰對音樂的熱情+堅持,讓傅雷盡全力支持兒子的夢想,我相信,只要我們能點燃熱情的火花,再用熱情使之永恒,也可有我們自己的一片天空。
得失成敗,無愧于心
有人說:“即使我堅持了又如何,我還是沒能夠成功。”
我想在這里仍引用傅雷先生在《傅雷家書》中的一句話:“得失成敗盡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其所能,無愧于心。”
我們有時明知即使拼盡全力,也未必能看到想要的結果,但只要我們努力過,熱情放肆地奔跑過,就不會留下遺憾,他日想起,也無怨無悔,這很重要。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有此灑脫豁達,得到的未必會比期待的少。
我從書中看到的感觸最深的,是關于人生的呈現:我們的人生必定起起落落,但沉也好,浮也好,都是我們的人生,都屬于我們,趁如今,正青春,勇敢去拼搏,一切仍未塵埃落定。
最后,我想表達對傅雷先生的敬意!他的教育之道給了我們很多啟示,我確信,我對于此書的感受只是小小的一個方面而已,但從此方面,我已感受到傅雷先生的智慧,我更從最后一封傅雷先生的遺書中看到了其氣節(jié)。
先生一直教導他的孩子“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我深以為然。
我想我們,總是該從中得出點什么的。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11
我們總會在不同的地方吸取到不同的知識。在書本中,我們吸取到的是博大高深的古典文化與科技發(fā)達的現代技術;在報紙上,我們吸取到的是來自不同地區(qū)的風俗文化;在電視機上,我們會看到創(chuàng)意無限的廣告與凝聚編劇心血的影視作品。今天,就讓我們來談談《傅雷家書》吧,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傅雷先生吧!
傅雷,字怒安、怒庵,我國著名的文化翻譯家,藝術鑒賞家兼評論家。一九二七年赴法國留學。一九三一年回國,受聘于上海美專,后致力于文學翻譯工作。一九四九年后,曾任作協(xié)上海分會理事,書記處書記。譯有長篇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高老頭》、《歐也妮·葛朗臺》、《幻滅》、《嘉爾曼》等,文藝理論著作《藝術哲學》,另有《傅雷家書》、《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傅雷譯文集》(十五卷)等。傅雷有著音樂家、繪畫家的創(chuàng)作天賦,對美術和音樂有很深的理解,在欣賞鑒別上更是造詣精湛。他不但能夠從整個音樂史的`高度,準確地把握和區(qū)別每位作曲家的特色及其流變,而且真正領略到每位作曲家代表性作品的經典妙處。同時在美術繪畫上更是獨具特色,顯示了一位美術批評家的超凡才氣和品格。在他的身上,充分表現了一位真正通曉藝術,深刻領會藝術規(guī)律的人所具備的本領。一九三零年寫出的第一篇美術評論文章《塞尚》就是代表作!陡道准視房梢哉f是一部能比較全面了解傅雷先生的人品、文品、學識的第一手翔實資料。
自一九八一年問世以來,《傅雷家書》就以其獨具的思想內涵、這里電蘊和純真之情打動了千千萬萬讀者的心,激起了強烈的反響,時至今日仍暢銷不衰!陡道准視纺墚a生如此大的魅力,是因為它超越了一般性親眷之間傳遞消息和問候的局限,它給予全社會的是“一部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傅雷家書》被推崇為“藝術學徒的入門向導”,也是藝術學徒最好的修養(yǎng)讀物。不僅僅造就了一個傅聰,更是造就了許許多多向傅聰一樣的中國青年。
在《傅雷家書》這部書中,我感受到了許多,絕大多數都是以前從沒接觸過的,傅雷先生對音樂的理解以及他在美術方面的造詣都令我佩服,但,更令我佩服的是,是他對傅聰的關心,他每隔幾天就會向身在國外的兒子寫一封家書,幾乎每個月就有三封長信,平均每封長達三千多字。在信中,他會與兒子討論音樂,他會用自己一路走來積攢的經驗來教導兒子怎樣做人,他會詢問兒子的生活狀況與最近的心情……在傅雷先生寫給即將比賽的兒子的信中,有這么一句話:“得失成敗盡量置之度外,只求竭盡所能,無愧于心;效果反而好,精神上平時也可減少負擔,上臺也不致緊張。千萬千萬!”從這話中,我體會到了傅雷先生對兒子的鼓勵,兒子即將要面臨的是國際性的比賽,因緊張而沒能在比賽上取得優(yōu)異成績也不是不可能的,傅雷先生沒有緊逼兒子拼命練習,而是勸兒子將成敗置之度外,不看結果,只看過程,只求竭盡所能,無愧于心。傅雷先生這么做,不但不會讓兒子更緊張,反倒是讓兒子靜下心來,專心練習。
《傅雷家書》這部書里,我最喜歡的話便是:“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yǎng),方能廓然無累,真正的解脫。只要高潮不過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就好了。太陽太強烈,會把五谷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我們只求心理相當平衡,不至于受傷而已!蔽矣X得,在這段話中,傅雷先生用較易懂的語言向我們詮釋了人生。當你處于人生的高潮時,不必過分緊張;當你處于人生的低潮時,也不必過分頹廢。人總是要經歷挫折的,載了筋斗也應該爬起來繼續(xù)走,而不是讓意志沉浮下去。過分緊張,過分頹廢,都會造成我們人生路上的阻礙;我們不該學習那些生活如死水的人,不該做那些庸碌的人。我們應該調整好心態(tài),讓心里平衡,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奮發(fā)向前,繼續(xù)努力,為我們美好的未來而拼搏!
這本書中,我學到了不少,也領會了傅雷先生的人品、文品、學識,以及他“先做人,次為做藝術,再為做音樂家,終為鋼琴家”的思想。有機會,你也一定要讀一下這本書,超贊的哦!。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12
20xx年5月,我有幸讀到一本好書,真的是一本好書:《傅雷家書》。它不是一本普通的家書,家信。它是一位慈父,一位慈母對兒女的諄諄教導,它通過一封封家書,象是一次次珍貴的談心,在藝術上,在生活上,在思想上,在情感上為傅雷指引了方向。
《傅雷家書》所記述的,是傅雷和傅聰這一對父子,1954年到1966年這12年間的書信。1954年,傅聰出國進行深造,甚至被迫流離至倫敦。父親一方面表達了對國外游子的無盡思念,一方面與傅聰傾心長談,與他探討藝術上,生活上,情感上,思想上的任何問題,教導兒子提高個人文化修養(yǎng),成為一位“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父親傅雷是一個睿智,博學,正直的學者,年輕時甚至有些暴燥,極富個性。母親是一個具有東方文化素養(yǎng),又經西方文化洗禮,既端莊賢淑,又溫厚善良的東方女性。父親傅雷對當今中外的文學、音樂、繪畫、涉獵廣泛,研究精深,個人的文化修養(yǎng)極高。而他培養(yǎng)的對象,傅聰是從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終于成長為國際大師的兒子。他深刻懂得,藝術即使是像鋼琴演奏也需要嚴格的技術因素,但絕不是“手藝”,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體現。他教育兒子說:“我始終認為弄學問也好,弄藝術也好,頂要緊的是“人”,要把一個“人”盡量發(fā)展,沒成為藝術家之前,先要學做人,否則,那種某某家無論如何高明,也不會對人類有多大的貢獻。一個純粹投身藝術的人,他除了藝術和個人的人格,已別無所求!
在書中,我不光看到了一個嚴格的戒子而又親切關愛的父親,同時也看到了父子的共同成長。傅雷將自己的譯著和傅聰溝通交流,他把祖國的發(fā)展的關切之情,以及對祖國的熱愛同樣流露出來,傅雷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和心力,在對社會祖國和人類世界盡自己的責任。兒子傅聰,在異國漂流生涯中,吸取了豐富的養(yǎng)料,但父親使他在海外孤兒似的處境里,好像父母仍在他的身邊,實時給他指導、鼓勵和鞭策,使他有勇氣和力量去戰(zhàn)勝各種各樣的魔障和阻力,踏上自己正當成長的道路。通過這些書信,不僅兒子與父母之間建立了牢固的紐帶,也使傅聰與遠離的祖國牢牢地建立了心的結合。后來的事實證明不管國內家庭所受到的殘酷遭遇,不管他自己所蒙受的惡名,他始終沒有背棄他的祖國,不受祖國敵對者多方的威脅利誘,沒有說過或做過有損祖國尊嚴的言行,這就是一個父親對一個兒子的熏陶,這與父親在數萬里外,給兒子殷切的愛國主義教育是分不開的。
這位嚴肅的父親,他對自己,對人,對工作,對生活各方面都要求嚴肅認真,一絲不茍。他的生活有規(guī)律,人生就是優(yōu)美的弧線。對待兒子,他謙虛誠懇地說:“得失成敗盡置之度外,只求竭盡所能,無愧于心”,他鼓勵傅聰藝術要有更誠摯的'心。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誡傅聰“人總得常常強迫自己,不強迫就解決不了問題,最基本的就是要抓緊時間”,“做事要科學化,要徹底”,“在外面世界均勿難為情,被人家隨便多留,才能不打亂事先鼎好的日程”,“修改小習慣,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識與性情”。我覺得這些也是我生活中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這對父子的家書,使我看到了,那一代人對文化的傳承,對藝術的追求,對生命終極意義的探索與追求,是永無止境的。雖然大半個世紀過去了,那一代人對生活,對工作,對人生的態(tài)度依然可以影響我們這一代人,尤其是在當下這個中國快速發(fā)展的階段,許多人表現出的浮躁,追求利益,缺失信仰。生命要有一種態(tài)度才有意義!暗檬С蓴”M置之度外,只求竭盡所能,無愧于心”,我信仰這句話,我也始終這么認為。這也是一種生命的態(tài)度。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了這種態(tài)度,一種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它鼓舞人心,使你身處逆境也能迎著陽光微笑。
一本好書,會叫你忍不住想要讀它,這本書,我想我會反復讀它。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13
一封封書信,在表達濃濃親情的字里行間,映照出美好的人際關系、高尚的生活準則、優(yōu)良的行為操守與道德傳統(tǒng),拳拳的愛國熱情。這些內容,都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組成部分。以《傅雷家書》來說,傅雷所寫下的近百封家書,總的主題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華文明為準;立志成才,要以報效祖國為要務。整本家書,可以說是對中華民族優(yōu)秀道德的最好闡釋。每個人都有生身父母,大都體會過父母的慈愛和教誨。當我讀著這本家書,感到的是一種另一番教誨,不是老師的教導,不是長者的叮囑,而是父母對兒女的關切,是不同于我的父母的關愛,卻不失被細心呵護的感覺,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種父母之愛,這也是大多數子女所體會不到的。傅雷家書除了教人們立身行事,還洋溢著濃濃的親情,字里行間透露的親情令人感動。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們雖不是偉人,不像傅雷那么出名,也不能說出讓人立身處事的大道理,但他們事事為我著想,不管做任何事,都會先為我考慮,為我打算。傅雷家書中有著許許多多做人處世的大道理,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樣講道理,然而他們總是為我好。
父親傅雷是一個睿智,博學,正直的學者,年輕時甚至有些暴燥,極富個性。母親朱梅馥是一個具有東方文化素養(yǎng),又經西方文化洗禮,既端莊賢淑,又溫厚善良的東方女性。
父親傅雷對當今中外的文學、音樂、繪畫、涉獵廣泛,研究精深,個人的文化修養(yǎng)極高。而他培養(yǎng)的對象又是從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終于成長為國際大師的兒子傅聰。他深刻懂得,藝術即使是像鋼琴演奏也需要嚴格的技術因素,但絕不是“手藝”,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體現。他教育兒子說:“我始終認為弄學問也好,弄藝術也好,頂要緊的是“人”,要把一個“人”’盡量發(fā)展,沒成為藝術家之前,先要學做人,否則,那種某某家無論如何高明,也不會對人類有多大的貢獻。一個純粹投身藝術的人,他除了藝術和個人的人格,已別無所求。
而所謂“人”在傅雷心中又是具體而微的,這不只是一個愿望,一個口號。它大到對世界對人類對祖國的忠誠與獻身精神,小到對自己事業(yè)的嚴謹,對父母的孝敬,對妻子的理解,對友人的寬容,甚至具體到了一個樂段的處理,一位友人的交往,以至于兒子的言談舉止也都一一告誡“手要垂直,人要立直”都使讀者印象深刻,頗有感言。
在書中我們不光看到了一個嚴格的戒子而又親切關愛的父親,同時也看到了父子的共同成長。他的音樂譯著和兒子溝通交流,他把對祖國的發(fā)展的關切之情,以及對祖國的熱愛同樣流露給學生,傅雷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和心力,在對社會祖國和人類世界盡自己的責任。兒子傅聰,在異國漂流生涯中,吸取了多么豐富的養(yǎng)料,但父親使他在海外孤兒似的處境里,好像父母仍在他的身邊,時時給他指導、鼓勵和鞭策,使他有勇氣和力量去戰(zhàn)勝各種各樣的魔障和阻力,踏上自己正當成長的道路,通過這些書信,不僅兒子和親人之間,建立了牢固的紐帶,也通過這一條紐帶,也使傅聰與遠離的祖國牢牢地建立了心的結合。后來的事實證明不管國內家庭所受到的殘酷遭遇,不管他自己所蒙受的惡名,他始終沒有背棄他的祖國,不受祖國敵對者多方的威脅利誘,沒有說過或做過有損祖國尊嚴的言行,這就是一個父親對一個兒子的熏陶,這與父親在數萬里外,給兒子殷切的愛國主義教育是分不開的。時間,距離都不是問題,有心的父母,你那顆不眠的愛子之心,就是不可替代的教科書,人生的加油站。這種關愛不是意識一個階段,而是伴父愛而來。
隨處讀來,有反復叮嚀,有溫馨提示,有如朋友交心,有的甚至連點重重的著重號,可憐天下父母心,這些如細流般溫潤人心的句句話語,難道只是一般父母意義上的嘮叨,這是千年修來的服氣。翻動著每一頁字字沁人心脾,我的心總能被染的金燦燦的。
【傅雷家書讀后感】相關文章:
傅雷家書心得05-10
傅雷家書有感12-26
傅雷家書心得10-17
《傅雷家書》心得04-21
讀《傅雷家書》心得06-08
傅雷家書閱讀心得05-12
傅雷家書的閱讀心得12-21
傅雷家書感悟心得01-06
閱讀《傅雷家書》心得03-20
讀傅雷家書心得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