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遠山,有座雕像》有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遠山,有座雕像》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遠山,有座雕像》有感1
我讀過《遠山,有座雕像》后,我領悟到了一種無私的關心和愛護。
流籬是一個不幸的小女孩,她的父母被別人冤枉,到沙漠做苦工去了,而達兒是個獨臂小男孩,他的胳膊被城墻上掉下來的大石塊砸“斷”了。他們兩個不幸的孩子成了最要好的“兄妹”,但是在最后,達兒卻離開了流籬,他走了,不知去了何方……。
達兒哥(流籬對達兒的稱呼)是我最喜歡的人,因為他正直、勇敢,還有對流籬的關心和愛。說他勇敢是因為他雖然只有一個手臂,但打籃球還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他在籃球場上不怕“敵方”高大壯實的隊員,而且面對對方隊員的犯規(guī),他毫不懼怕,自己被撞倒了也不怕,在最后一分鐘反敗為勝。說他正直是因為流籬買裙子時被兩個男店主趕了出來,還罵她是個“小倭瓜”,這可把達兒哥氣壞了,因為在他眼中,沒有人可以欺負流籬,他沖進商店與那兩個人打起來,過了很久達兒哥才傷痕累累的回來,而達兒哥也把那兩個男人打出了血。如果換我,我肯定不敢去打那兩個男人的,雖然我也有十二、三歲了,可畢竟是兩個男人,我過去,可能還被他們打呢,但達兒哥沒想過,因為他對流籬如同對親生妹妹一樣,關心她、呵護她,所以達兒哥奮勇而上,與他們做斗爭,這就是我喜歡他的原因。
現(xiàn)在的中國,似乎缺少一種無私的`關心和愛護,就算有也很稀少,而像達兒哥那樣的就更少了,因為我們對陌生人有種排斥感,朋友怎樣交的,不就是見面一次打個招呼,見面二次握個手,見面三次真朋友,而達兒哥對流籬的關愛甚至超越了母親與孩子,他是真誠相待,君子之交,不是酒肉相待,小人之交,先交朋友,建一份友誼,再互相幫助、互相關心、互相鼓勵。
這樣世界才會變的更好。
讀《遠山,有座雕像》有感2
遠山,升起初生的太陽;遠山,立起生活的希望。
屋里,奶奶照例又把每天積下的五枚一分錢,一枚一枚給了她。她叫“流籬”——因為患有“傳染病”不能上學。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遇見了十五六歲的獨臂男孩——達。
從此之后,他們的關系和感情一日比一日好,逐漸變得像親兄妹一樣親,甚至更親。高考成績公布后,他分數(shù)很高填了某名牌大學,但卻因為體檢不合格沒有被錄取,達知道自己的身體是哪個學校也不會錄取的。
達身上殘疾,卻不在乎,憑著自己的努力和奮斗,他在籃球隊里成了一名優(yōu)秀的中鋒,雖然因身體原因沒有進大學,卻從不怨天尤人,離鄉(xiāng)背井去找工作,在遠方靠自己生活,還一心想成為作家。
雖然達已經(jīng)失去雙親,但仍然堅強地活下去。達是樂觀的,雖然遇到了挫折,但他只是淡然一笑;達是獨立的,雖然在流籬家會更幸福,但他認為小時候都能獨立生活,長大了更不能寄人籬下。不管在哪里,他始終讓自己成為一個堅強、樂觀、不認天命的強者。
走之前給流籬留一封信:“你達兒哥的'命運似乎很不好,他總是失敗,還很慘,可你達兒哥不在乎。”因為他堅信他會成功。
流籬和達的世界是殘缺的,但他們沒有抱怨,沒有放棄,即使有命運的不公,也還是不斷地尋找自己努力的方向。從達的事跡中我體會到了:做人不管生活多么艱苦,都不要放棄,未來總會有光明,只要你努力了,就不會沒有回報。
而生活中總有那樣一部分人,覺得這個世界是黑暗的,身邊的人也全是壞蛋,是騙子,好人也會被一個個陷入敵人的陷阱中,就產(chǎn)生厭惡世界的情緒,放棄了對生命的追求,自暴自棄。最近,看到一篇報道,說是一個五年級的學生在寫“三打白骨精”讀后感時,被老師批評時,便跳樓自殺了,實在可惜。生命是脆弱的,可他也有頑強的一面,理念若是如此,脆弱也將伴隨一生。在生活中,我們不能做一個悲觀的人,而應積極向上,向自己的理想信念和目標共同努力,度過快樂充實的每一天。愿每個人都向達那樣堅強,那樣執(zhí)著,回望后笑看人生。
生活有遠山,也有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