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苗族自治縣地處黔、湘、渝兩省一市交界處,總人口73萬,其中,苗族占全縣總人口的68.1%。全縣有4-6周歲學齡幼兒29234名,在 20xx年實施“山村幼兒園計劃”試點取得成功的基礎上,xx縣著力推進鄉(xiāng)村學前教育全覆蓋工程,通過公辦、民辦和山村幼兒園等方式,使17365名幼兒實現了就近入園,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為59.4%。
一檔節(jié)目點燃新希望
20xx年春節(jié)期間,xx縣蓼皋鎮(zhèn)雞爪村唐金梅、盤石鎮(zhèn)盤石村裴國艷兩名留守兒童參加以“關愛留守兒童”為主題的央視財經頻道大型公益晚會《春暖 20xx——特殊家長會》節(jié)目,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中國發(fā)展研究基金會及時深入xx實地調研,與縣人民政府簽署了實施“山村幼兒園計劃”項目的合作協(xié)議。 20xx年4月9日正式啟動“山村幼兒園計劃”項目,按照“分散設點,就近入園”原則,在蓼皋、世昌、盤石、黃板、長興堡5個連片鄉(xiāng)鎮(zhèn)偏僻山村設置100 個幼兒教學點,招募100名幼教志愿者。2013年10月20至31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聞調查》欄目組實地采訪,錄制并播出了“山村幼兒園”專題節(jié)目,堅定了xx縣實現鄉(xiāng)村學前教育全覆蓋的信心和決心。
“四化”特點聚集新活力
一是項目投入節(jié)約化。實施的100個“山村幼兒園計劃”項目教學點,沒有新建教學樓,而是利用現有資源作為教學點,既減輕了縣、鄉(xiāng)(鎮(zhèn))的財政負擔,又達到了擴大學前教育的目的。其中設置在村級學校閑置教室的有62個、村委會30個、租用民房8個。兩年來共投入712.48萬元,用于維修教室、開展培訓、購置教育教學設備和志愿者工資等。
二是隊伍建設靈活化。在鄉(xiāng)村學前教育中堅持“公、民”并舉、鄉(xiāng)村互動、無縫覆蓋的原則,20xx年2月6日出臺了山村幼兒園幼教志愿者招聘方案,由縣政府統(tǒng)招統(tǒng)考,經考試合格的幼教志愿者必須與團縣委簽訂聘用合同,一經聘用由教育局進行管理。這種“縣招、團聘、局管”的方式,既為大中專畢業(yè)生開辟了就業(yè)門路,又打破了工作的“鐵飯碗”,對在崗而不安心工作的志愿者隨時予以解聘。出臺相關政策,明確將幼教志愿者納入中小學教師招聘之列,在幼兒教師招聘上給予放寬報考年齡和報考加分的優(yōu)惠政策。
三是城鄉(xiāng)教育均衡化。成立聯片教研組,深入開展教研、教學評比和送教下鄉(xiāng)幫扶等活動,建立山村幼兒園QQ群、博客和移動飛信等載體,互相交流學習,努力提高幼兒教師、志愿者的班級管理能力及業(yè)務水平。2014年,xx縣計劃新建山村幼兒教學點393個,其中利用村小及村教學點閑置校舍設置251個、村委會辦公室設置52個,租賃民房設置90個,扎實推進鄉(xiāng)村學前教育全覆蓋,盡力保障山村幼兒園的教育質量不低于城鎮(zhèn)。
四是農村發(fā)展和諧化。大力實施“家園共育”工程,幼教點定期召開家長會,及時與家長聯系、溝通,轉變家長育兒觀念,達到家園共育目的。推進民生工程,解決留守兒童隔代撫養(yǎng)造成的教育成長和安全隱患問題。“山村幼兒園計劃”實施后,學校幫助家長管理好孩子,減輕了留守兒童家庭負擔,讓外出務工人員放心工作,促進了農村社會的和諧發(fā)展。
三大成效彰顯新成果
一是智力開發(fā)成效初顯。基金會組織專家先后對xx縣“山村幼兒園”的幼兒進行基線測試、中期評估,經過近半年的早期教育后,幼兒在語言、動作、認知、記憶四個方面都有了較大提升。與基線數據相比,試點地區(qū)3-4歲幼兒在語言、動作、認知、記憶四個方面分別提升了18%、31%、20%、29%;4-5 歲兒童在語言、動作、認知、記憶分別提升了23%、36%、27%、34%。語言、動作方面達到了較為理想的水平,記憶一項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5-6歲兒童在語言、動作、認知、記憶、社會規(guī)則五項分別提升18%、4%、16%、20%、9%。
二是普及程度明顯提升。“山村幼兒園計劃”項目覆蓋了14個鄉(xiāng)鎮(zhèn)127個村,鄉(xiāng)村入園幼兒2571人,鄉(xiāng)鎮(zhèn)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91%,遠高于全縣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的59.4%。
三是社會反響好。實施“山村幼兒園計劃”項目的鄉(xiāng)鎮(zhèn),苗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8%以上,大部分適齡兒童從小接受漢語教育,深受廣大人民群眾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