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學生調查報告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報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其實寫報告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學生調查報告1
摘要:為了解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況,傾聽他們的心聲,我進行了“小學生學習和生活現(xiàn)況與期望調查”。調查主要采取問卷調查、座談會等形式進行,共發(fā)問卷40份。調查對象涉及小學四年級學生。調查發(fā)現(xiàn),近年來基礎教育有了很大的發(fā)展,素質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多數(shù)小學生能夠認同當前的學習和生活狀況。他們對課堂教學和教師的基本素質、對父母的家庭教育基本認同。但現(xiàn)實生活中也存在著一些制約素質教育全面實施的因素,主要表現(xiàn)在學習壓力大、課業(yè)負擔重、對考試及成績排名等心情矛盾、對父母和教師有更高要求等。因此,提高教師和父母素質是我們成人刻不容緩的責任。
關鍵詞:調查、教師素質、信任、考試
一、問題的提出:
現(xiàn)實生活中制約素質教育的因素有哪些?經常聽到孩子抱怨自己的父母沒有時間陪自己學習或游戲,獨自去外面玩,反而給他們買很多的考卷做,感覺極不平衡。在家享受不到樂趣,在學校還是一樣,整天被作業(yè)包圍,經?荚,考不好還得接受批評,孩子覺得壓力很大。今年來,不時有報道,有些學生因學習壓力大而離家出走,甚至跳樓自殺。
二、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為小學四年級學生,研究方法主要采取問卷調查、座談會等形式進行。
三、研究結果的思考與分析:
1、多數(shù)小學生認同目前的課堂教學形式
調查顯示,60%的小學生認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沒有大量重復課本內容;83%的小學生認為教師的課堂教學形式大部分是靈活多樣的;90%小學生認為老師在課堂上的教學大部分內容既能傳授知識,又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梢,現(xiàn)在的學生對教師的教學還是比較關注的。我認為:教師應領會新課改的精神,將精神落實到實處。在教學中,貫穿新的教學理念,力求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接班人。在新課改的今天,絕大多數(shù)教師都能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運用啟發(fā)式、討論式、探究式等教學方法,深入開發(fā)學生的思維資源,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習慣,啟發(fā)與引導學生通過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進行學習,勤奮的思考,不斷的對所學習的各種知識信息進行加工轉換、消化吸收,獲得新知識。
2、大部分小學生的作業(yè)時間超標,普遍希望縮短作業(yè)時間
雖然“減負”呼聲喊了多年,但小學生的學習負擔依然沉重。調查發(fā)現(xiàn),無論是平時還是周末,小學生在寫作業(yè)時間上的超標比例均超過一半。根據教育部規(guī)定,小學生四、五、六年紀的作業(yè)量應在60分鐘內完成。而現(xiàn)在小學生的作業(yè)負擔依然有增無減。對于“你希望每天多長時間完成作業(yè)”有38%的小學生希望在半小時內完成家庭作業(yè),有53%小學生希望在一小時內完成家庭作業(yè),10%小學生希望在二小時內完成家庭作業(yè)。雖然有一半學生的愿望已超過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可見,他們實際的作業(yè)時間要遠遠超過期望的時間。說真的,老師布置的作業(yè)還不算多,而是大部分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情,讓孩子們負擔加重,另外買了許多考卷讓孩子們完成。時常聽到學生的埋怨。其實,作業(yè)量不在多,而在精,能掌握重點、要點就夠了。老師上課時也不愿看見他們老是打著哈欠,無精打采的樣子。這樣只會造成惡性循環(huán),覺睡不好,學習更無能為力。
3、小學生最渴望得到父母的信任,最不滿父母說話不算話
社會的變動,伴隨而來的是人們價值觀念與生活方式的變化,這種變化猛烈地沖擊著家庭的領地,導致產生離婚家庭、單親家庭、寄養(yǎng)家庭、貧苦家庭、富裕家庭等等。這形形色色不同形態(tài)的家庭環(huán)境,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到孩子。調查顯示,小學生最渴望得到父母的信任,最不滿父母說話不算話。在問卷中得出,小學生最喜歡父母做事有:信任我(40%)、說話算話(23%)、給我輔導功課(37%)。另外,小學生對父母不滿的是:說話不算話(35%)、對我管的太多(25%)、在家打麻將(40%),以上數(shù)據說明孩子們希望父母給他們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做孩子們學習的榜樣。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培養(yǎng)出一個品德高尚的好孩子是大多數(shù)父母的共同目標。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大衛(wèi)—艾爾金德認為,要想讓孩子有教養(yǎng)、守道德,父母必須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兒童教育專家還認為,孩子的一舉一動都源于對大人的耳聞目染。“我們應當用行動去教育兒童,只有身教所不能做到的才用言教”——盧梭。不要在家里以居高臨下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孩子從小就在受尊重的環(huán)境下成長,他就會自然地尊重他人。
4、小學生對考試既愛有恨,大部分小學生認為考試能夠促進學習,同時也有的學生因考試“心情不好”
“素質教育”這股春風早就吹遍大江南北,但事實上“應試教育”還依然引領潮流。而在“學而優(yōu)則仕”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下,我國大部分學生的家長歷來是把孩子的學業(yè)成就置于第一位重要的位置,所以,教育的供需矛盾顯得異常尖銳,那么唯一合理的辦法,就是通過考試競爭,優(yōu)勝劣汰。于是,孩子們從第一天挎著書包上學起,就面臨著無形而又緊張的學習壓力。學生對此又是怎樣的想法呢?調查顯示,大部分小學生喜歡考試,而這部分的學生是成績較好的,他們希望通過考試來顯示自己。90%的小學生認為考試能夠促進學習,但又有58%的小學生認為考試防礙了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和提高。過重的學習壓力造成學生心情不好、不想學習、自卑等感受。有部分的小學生因為考試而“心情不好”,這說明,小學生對考試的心情很矛盾,既愛又恨,盡管考試造成了他們過重的心理負擔,但仍然對考試有著高度的認同。令人擔憂的是在這種情況下的學習,使大部分的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梢姡荚囍苯雨P系到小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關系到他們的身心健康。經常能聽到學生說:我一聽到考試,腿都在抖。甚至有的學生在考完試后還處于緊張狀態(tài)。其實說這些話的還是好學生。這么小難道就患有考前綜合癥了嗎?我認為,這一現(xiàn)象的造成,關鍵是“應試教育”的陳舊觀念影響至深。怎樣讓孩子真正減負,恐怕先將中國的教育體制改頭換面才行。
5、道德品質好、教學態(tài)度好、尊重學生是小學生看中的教師素質
教師是學生成長的重要引導者。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教師勞動過程中最基本的人際關系,是構成學校教育教學的基礎教師處于這種關系之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道德素養(yǎng)高低,直接影響到教書育人的質量和效果。在了解小學生最喜歡的什么樣的教師時,當問到“你認為具備哪些素質對教師更重要?”多數(shù)小學生認為教師應該具備:道德品質好(28%)、教學態(tài)度好(47%)、尊重學生(10%)、認真負責(37%)、講課有趣(23%)等。以上數(shù)據可以看出,小學生對教師的道德品質、教法教態(tài)有較高的期望和要求。他們期望教師道德品質好、教學水平高、能夠尊重學生、容納有缺點的學生、能夠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教育。師生相處也是一門藝術,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是新時代的趨勢所向。怎樣改善師生關系呢,道理很簡單,就是到學生中去。如果師生間沒有隔閡,學生把老師當成自己的知心朋友,那么老師對學生的教育影響的力量肯定是最大的。教師應當本著平等、信任、尊重的原則對待學生。
6、對成績排名各抒己見,一半學生認為成績是個人隱私,另一半學生認為考試成績應該公開
對考試的矛盾心情也反映在成績排名的態(tài)度上,調查顯示,對“成績是個人隱私,不應該公布”這一觀點,有25%的小學生非常贊同,有40%的小學生比較贊同,有12%的小學生比較反對這一觀點,有23%的小學生非常反對?梢,在成績排名這一問題上,小學生的態(tài)度也是很矛盾的,對成績排名的支持,反映了小學生競爭的強烈需求,但同時又承受極大的壓力。教育行政部門也曾明文規(guī)定不允許根據學生成績進行排名,但從學生強烈的競爭需求來看,單靠教育行政部門的硬性規(guī)定往往以奏效,需要與教育的深層問題配套解決。就本人所在教學區(qū)域,經常會進行抽測,進行學校及班級的排名,無形中加重教師的壓力。當然,最終還得讓學生付出。我想,學生也是不堪重負、苦不敢言。還是讓“成績排名”早點散去。
四、建議:
1、提高學生父母的綜合素質是新時代對家長的要求,因此,我認為:應充分發(fā)揮學校的“家長學校”的作用,定時為家長朋友傳輸新的教育理念,真正地做到家長、學校兩方面配合。
2、學校方面應大力支持教師進行各方面素質的提高。如:班主任進修、各科教師展示課、各種培訓等。
3、作為家長應經常和教師在一起交流,從實際出發(fā)去教育、引導孩子,讓孩子健康成長。
4、提高全民素質,讓整個社會都增強意識,讓人們都去關心下一代。
5、教育部門應及時、適時關注教育動態(tài),以實際行動去關注下一代。
學生調查報告2
在汶川大地震中,四川綿陽市安縣桑棗中學XX多師生在1分36秒全部安全撤離,引起媒體廣泛關注。而從20xx年起,校長葉志平每學期都在全校組織一次緊急疏散演習,最快的一次,1000名學生全部撤離只用了46秒。
而在中國的大學校園內,類似的自救互救教育,又有多少呢,大學生安全到底有多少保障?
一、大學生自救互救的內容
大學生遭遇傷害之后,及時的自救與互救顯得非常重要,而無能力自救互救,或者不及時,甚至會給傷者帶來生命危險。
在受傷之后如何自救互救,包括觸電、煤氣中毒、中暑、灼燙傷、創(chuàng)傷止血、骨折、手外傷、急性扭傷、暴力傷、高空墜落傷、游泳時腿部抽筋、游泳時嗆水等方面。
應對危機時如何逃亡,包括火災、洪水、地震、臺風等情況。
二、論文數(shù)據庫上下載的'數(shù)據
呂旺盛等在杭州市的一所綜合性大學進行了調查,采用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向839名大學生發(fā)放了匿名調查問卷。調查結果寫成《大學生意外傷害自救與互救能力的評估》,發(fā)表在20xx年8月第15期《中國全科醫(yī)學》雜志上。
三、某部屬高校的情況
由于筆者能力有限,無法發(fā)放大量問卷,也不能從學校相關部門獲得關于自救互救教育的資料,只能從該校同學的感受方面做一些探討。
該校自救互救教育普遍欠缺。對與觸電,煤氣中毒等方面的急救知識,大多數(shù)同學沒有看見過這些方面的宣傳手冊,也沒有聽說過這些方面的講座,僅僅在全校選修課中有一門課講授這些方面的知識,但該選修班級招收人數(shù)不足50人。
為了應對火災等突發(fā)情況,該校硬件設施準備充足。每一幢樓都配備了滅火器,部分樓在醒目位置懸掛疏散路線圖。但校方沒有進行過疏散演習,曾經有過消防演習,但有學生組織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舉辦,采用志愿形式,同學參與熱情不高。
學生自救互救技能的鍛煉還很大程度上與家庭有關。該校同學普遍反映,在家庭中,因為父母本身就不了解等原因,自己所學的急救技能非常有限。
可見,大學生自救互救能力尚需鍛煉,需要學校與家庭共同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