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習習慣論文(15篇)
現(xiàn)如今,大家都寫過論文,肯定對各類論文都很熟悉吧,論文是學術界進行成果交流的工具。那么,怎么去寫論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習習慣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學習習慣論文1
"學習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學校教育究竟要讓學生學習到什么,是我們必須要思考的問題。從終身教育的方向來看,學校教育重要的不是教授給學生多少知識,而是讓學生學會一種學習能力。而談到學習能力,我們就無法回避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有一句話,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就應該努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強化學生語文基本功的培養(yǎng),使學生終身受益。
一、高度重視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韓愈在《師說》中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明確地將"傳道"放在了"授業(yè)"和"解惑"的前面。而"道"的形成,不僅需要師的"傳",更需要生的"行",也就是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與形成。"少年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只有高度重視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才能為學生終身學習、均衡發(fā)展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二、深入分析學生語文學習習慣養(yǎng)成存在的問題
影響小學生語文學習習慣培養(yǎng)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深入分析存在的問題,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解決問題。
1.缺乏求知欲和學習動機
部分學生學習興趣不濃,缺乏求知欲,他們課堂注意力不集中,不認真聽講,走神、發(fā)呆,不愿做作業(yè),尚未確立穩(wěn)定的、自覺的學習目標和方向。
2.合作學習的意識欠缺
許多學生能做到專心聽教師講課,但在其他學生回答問題時卻急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很少能認真去聽別人回答些什么,尤其是低段學生,不善于聽取同學的發(fā)言,急著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往往喊著"老師我",為吸引教師注意力不惜手舞足蹈。
3.沒有養(yǎng)成獨立、自主思考的習慣,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這部分學生表現(xiàn)為學習中遇到困難時習慣于依賴教師和獨立能力強的同學,學習主動性和能動性較差,學習方法欠佳,在課堂中,不能自始至終、自覺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三、不斷提高教師的業(yè)務能力和自身修養(yǎng)
教師是孩子心目中的偶像,教師的一舉一動會帶給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然而,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許多教師平時很少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生出現(xiàn)不良學習習慣時,沒有采取有效的方法及時矯正,而且講課枯燥、提問缺乏藝術性也容易導致學生上課不聽講,()讓學生失去主動發(fā)言的興趣。
"打鐵還需自身硬。"要想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應讓教師養(yǎng)成良好的教學習慣,正所謂言傳不如身教。所以我們需要不斷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業(yè)務方面加強教學反思,及時總結自己的教學心得,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討論。德行方面,我們要不斷地反省自身,一言一行須得體,努力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
四、多種方式、持之以恒地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習慣
1.書寫工整的習慣
學習語文課之始,我們就開始關注學生的寫字姿勢,強調"一尺一寸一拳頭",逐步在學習實踐中養(yǎng)成"姿勢不正確不動筆"的習慣,只要一提起筆來,就要一筆一畫、認認真真地寫,力求做到筆畫清晰,字體工整。
2.認真閱讀的習慣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們不僅要千方百計地幫助學生增加閱讀量,更要指導學生在閱讀前學會自主選擇適合自己情況,并且有益于自己發(fā)展的書來學習;閱讀時,應當講究閱讀的質量,養(yǎng)成"一邊讀一邊想"的習慣,學起于思,思源于疑。事實證明,語文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與他們閱讀的量成正比。
3.動手練筆的習慣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鼓勵學生用真話講真人真事真感受,將每天的所聞、所見、所想以日志、周記、作文等方式記錄下來,有助于擴散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寫出自己的理解,表達自己的看法。
4.觀察生活的習慣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文化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這些都是生活對于語文學習重要性的真實概括。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習慣,讓他們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觀察善于思考。源于生活這股活水,學生隨心而至,寫作自然豐富多彩,精彩紛呈。
五、家校結合,切實打好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堅實基礎
習慣的培養(yǎng)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日積月累、潛移默化的過程。僅僅依靠一通表揚、一頓批評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是不切實際的。不僅需要教師持之以恒的堅持,更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定期召開家長會,與家長共商習慣養(yǎng)成對策;給家長寫信,具體指導家長如何對孩子進行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制定習慣養(yǎng)成家庭評價制度,請家長對孩子的學習習慣進行評價并及時反饋給學校等等。這樣,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學策略等。
今天我們播種好的習慣,明天學生收獲幸福人生。還有什么比看著學生像小苗一樣健康、茁壯的成長更讓教師感到欣慰的呢。
學習習慣論文2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人對一定事物和活動有積極情緒體驗色彩的內在傾向性。學習是一種積極的心智活動,最可貴的是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興趣能夠最有效地促使其實現(xiàn)!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有趣的開頭能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情態(tài)中進入探求新知識階段;帶有趣味性的提問能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深入探究,有利于問題的解決;教學內容的安排盡可能結合實例,深入淺出,使內容和興趣融為一體,以創(chuàng)造“憤”“悱”的'學習情境,必將引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
學習習慣不能指望學生自己養(yǎng)成。學生不好的學習習慣,一般都是在學習過程中,因為缺乏教師的要求和指導形成的,這種習慣不僅影響他的學習成績,而且影響他的觀念和態(tài)度。由于不好的習慣的慣性、不自覺性,都會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自然發(fā)生,同時,好的學習習慣,沒有形成的條件,已經(jīng)不可能通過學生自己的努力重新建立。所以說,不好的學習習慣不能指望學生自己改正,好的學習習慣也不能指望學生自己形成,必須在學習過程中,在老師的嚴格要求、檢查和耐心的指導下,才能不斷地改變和形成。
三、培養(yǎng)學生認真聽課的習慣
初中新生往往對課程增多、課堂學習容量加大不適應,顧此失彼、精力分散,使聽課效率下降,因此,重視聽法指導,使他們學會聽,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課堂上,教師不僅要用語言傳遞信息,還要用動作、表情傳遞信息,用眼神與學生交流,讓學生抓住重、難點,沿著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來聽課,不僅能提高聽課效率,而且能使其由“聽會”轉變?yōu)椤皶牎?主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中,要關注到全體學生,及時提醒學生記錄或計算,對做不到的學生要有意識地等待、暗示、提醒、察看、督促等,使其感到自己始終置身于老師的關注之下,從而自覺控制自己的注意力,直到做好為止。
2.課堂要求三動:動口、動手、動腦。
(1)動口,就是上課要張開嘴。需要回答問題的,要積極主動;
需要討論的,要積極發(fā)言,大膽質疑,多思善問。對不善言辭的學生不輕易放過,積極引導。
。2)動手,就是上課要手中有筆,養(yǎng)成隨手記筆記,對重點內容、疑難問題及時進行書寫、記錄、計算和演練。
。3)動腦,就是課上認真聽講,緊跟老師講課思路,善于動腦思考問題,改換思路,另辟新法。
3.教師要不斷進行反思與調整,改進課堂教學的方式、內容,指導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使學生在課堂上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態(tài)度和風格。
四、培養(yǎng)動手操作的習慣
要求學生盡可能多地制作學具,操作學具。例如,我在教學“平行四邊形性質”時,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充分利用學具材料,讓學生自己去制作一個平行四邊形,根據(jù)圖形分析討論,得出平行四邊形的邊、角、對角線之間的關系。在學習完了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后,由于它們的性質相似,學生容易混淆,我同樣讓學生制作一個平行四邊形教具,利用教具改變平行四邊形的形狀得到矩形、菱形、正方形來體現(xiàn)四者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教師不要固定實驗操作形式,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課堂氣氛活躍,人人動手參與,爭先恐后匯報實驗結果,從而使學生準確、清楚地掌握這四類圖形。學具是另一種形態(tài)的教材,是一種比課本更直接、可操作、可實驗的學習材料,學具的使用可較好地體現(xiàn)新課標“生活中的數(shù)學”“做數(shù)學”應用實踐的基本理念。
學習習慣論文3
摘 要: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可以使學生終生受益。目前,我校學生的60%是外地學生,因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父母流動性大,工作不穩(wěn)定,家庭收入少,居住條件差,根本談不上什么學習環(huán)境,家長文化素質低,更談不上良好的學前教育。由于父母工作變動,導致中途從外地轉來的學生,面臨著知識銜接上產(chǎn)生的“斷層”,他們的數(shù)學基礎普遍較差,要使他們的學習有所改觀,必須從培養(yǎng)這些學生良好的數(shù)學學習習慣入手,這不僅要靠學生自己的努力,學校及教師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引導主要是在學校、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的。將自己在多年初中數(shù)學教學實踐中的思考談一談。
關鍵詞:外地學生;數(shù)學;習慣;培養(yǎng)
一、注重興趣引導,促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痹谄綍r的教學中注重興趣的引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我們不僅要求學生在課上認真學習,同時也應要求他們在課余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由于環(huán)境等客觀因素的影響,農(nóng)民工子女在課下學習條件并不好,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條件自發(fā)學習。例如,學生假期可以結伴去圖書館做練習,或去書店看書,這樣可以避免在家學習受干擾的不利因素。
二、加強方法指導,養(yǎng)成預習、復習的好習慣
1.通過課堂督查學生預習的情況
開始時,每節(jié)課布置預習任務,明確要求,做到有布置、有任務、有檢查,督促學生養(yǎng)成預習的習慣;之后可采取普查與抽查相結合,如此堅持一段時間,大部分學生都會養(yǎng)成預習的習慣。
2.以課后作業(yè)與輔導為載體,逐漸養(yǎng)成學生復習的習慣
古人云:“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只有培養(yǎng)學生課后復習的習慣,才能提高學習水平,才能加深所學知識的印象。在兩個平行班,其中一個班要求上數(shù)學的那天必須把當天所學的內容認真復習。另一個班則沒有明確要求。同樣的教學內容,要求復習的班級能很快吸收,學習的興趣更濃,感受成功的喜悅更明顯;而沒有要求復習的班級對新知識的接收能力很弱,學習的積極性也不強,課堂紀律與效率都不如有復習的班。這說明要求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及時復習的重要性。不管以小組長領著組員復習的形式、優(yōu)差生結對子互助復習的形式,還是由教師親自督促學生復習的形式,都得堅持學生在校把當天所學的內容至少復習一遍。開始時教師較辛苦,待學生養(yǎng)成一定習慣有了一定的自覺性后,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加強作業(yè)要求,養(yǎng)成認真書寫的習慣
教師應怎樣有針對性地督促學生自覺完成作業(yè),培養(yǎng)良好習慣呢?當然,教師應盡量在課內安排作業(yè),結合課上的內容指導學生應用課本知識完成作業(yè)。課內小練習將課后部分作業(yè)或練習有機地設計安排在教學過程中,這樣既加強了課堂訓練,又減輕了學生過重的作業(yè)負擔,同時課堂上進行練習有利于分類指導學生,在學生獨立作業(yè)時,教師可重點幫助學習能力差的學生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如果提前做完了規(guī)定的作業(yè),可讓他們根據(jù)自己的實際知識水平適當選擇一些難度較大的、有代表性的綜合題去做,這樣既保證了教學目標的完成,也滿足了優(yōu)秀生的求知欲望,更好地體現(xiàn)了分層推進、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
四、注重學習細節(jié),形成自我檢查的習慣
在數(shù)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對所解答的問題進行“檢驗”,這是培養(yǎng)學生檢驗能力與習慣的一種重要手段。學生檢驗的方法越多,思路越廣,思維也就越靈活。培養(yǎng)學生自我檢查習慣的同時,還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有錯自覺改正的習慣,從小樹立學習的責任感,糾正某些草率從事、不管對錯不負責任的態(tài)度。自我檢查習慣的養(yǎng)成對于生活環(huán)境復雜、學習條件簡陋的農(nóng)民工子女學生來說其作用不僅僅在學習上,更會影響今后他們自身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自省自查的良好習慣,讓他們正確地評價自己、正視自己,樹立科學的人生價值觀和世界觀,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潛能,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fā)展。
總之,作為數(shù)學教師,我們應在實踐中摸索一套適合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數(shù)學教學的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培養(yǎng)其良好的數(shù)學學習習慣,讓他們在中學乃至更高層次的學校都能持續(xù)、和諧、健康的發(fā)展。
學習習慣論文4
一、 培養(yǎng)學生專心傾聽和認真閱讀課本的好習慣。
課本是學生獲得系統(tǒng)數(shù)學知識的主要源泉。在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方法、良好的思維習慣,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從閱讀教材中,通過分析、想象、概括、推理等有規(guī)律的思維活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沒有認真閱讀的好習慣,會在多方面體現(xiàn)到其弊端:如做練習時不會審題、,讀題目時只讀一半,不會分析問題、不能理解概括題意,導致不能正確完整地解決他完全有能力解決的題目。
如:我記得在一次測驗中,其中一題目為:請在下面的方格紙中畫一個直角,再標出它的各部分名稱。對于后面一個問題有三分之一的同學未能完成,原因在于沒把題目讀完。對于解決問題的題目,大多數(shù)同學只讀一遍,更有甚者只看數(shù)字或個別詞語做題,不作深入思考,而是憑著感覺做。如:在解決問題的題目中,看兩個數(shù)字相加超過一百肯定不對,一定用減法做了,因為1-3冊只學了100以內的加減法。又如:在求兩數(shù)相差的題目時,看到“多”就用加法,看到“少”就用減法。由此可見培養(yǎng)學生認真閱讀的習慣是多么的重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大的動力。學生的求知興趣一旦被調動起來,他們就會積極參與,努力探索,專心傾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前提,而興趣也是專心傾聽的根本。因此針對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控制能力差、精神集中不持久等特點,在課堂上,教師盡可能把枯燥乏味的單純的知識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充分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上課專心聽講,教師上課時一定要精神飽滿,力求語言生動有趣,條理分明,使課堂引人入勝,使每個學生樂意聽。學生比較容易做到專心傾聽老師的語言,但是一旦指名發(fā)言或小組員討論發(fā)言時,大部分同學又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未能做到專心傾聽同學的發(fā)言。針對這一情況,我常常利用學生喜歡表現(xiàn)的年齡特點,讓他們都來做小老師,對發(fā)言的同學作一個評價,如:說一說你認為發(fā)言的.同學說得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你給他什么建議等等。很多時候,都是由于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能夠做到堅持專心傾聽,并在專心聽講的基礎上,讓學生能更快更牢的掌握課堂知識,讓學生的語言和表達能力也得到更大的提高。
二、 培養(yǎng)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和應用數(shù)學的好習慣。
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本著“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并把數(shù)學應用于生活”的思想,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給學生提供充分參與的數(shù)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在數(shù)學活動中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學會從生活實際出發(fā),從平時看得見、摸得著的周圍實物開始,在具體、形象中感知數(shù)學、學習數(shù)學、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和實踐數(shù)學的興趣。如:我在教學《觀察物體》中“鏡面對稱”的內容時,先讓同學都去照一下鏡子,然后在小組立交流:人在鏡子里的特點,鏡子內外人的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有沒有變化,學生通過活動和交流能總結出:照鏡子時內外的人上下、前后不會發(fā)生改變,而左右位置發(fā)生對換。
三、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好習慣。
贊可夫有句名言:“教會學生思考、對學生來說,是一生中最有價值的本錢!
數(shù)學是思考性極強的學科,在數(shù)學教學中,必須使學生積極開動腦筋、樂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
低年級的學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主觀意識差,在課堂上容易跟隨大流,別人說什么,他也跟著說什么,不經(jīng)過自己的思考。因此在課堂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思考的情景,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時,要給學生留足夠的思考時間,提問學生時,要多方考慮,照顧各種層次的學生。
對于有一定難度的題目可以讓優(yōu)生多發(fā)言,鼓勵他們多開動腦筋,讓他們的思維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對于顯而易見容易解決的題目,多把機會留給一些稍微差的弱勢群體來回答,及時鼓勵他們,只要他們答對或答對一點,都給予及時的表揚,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樂趣,激發(fā)他們動腦筋的欲望。學生的潛能是個不竭的寶藏,你對他有多大的信心,他們就能給你多大的驚喜。
合作學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助精神,團隊觀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并發(fā)創(chuàng)新的火花。如:我在教學《統(tǒng)計》時,先給學生播放一段路口視頻,讓學生統(tǒng)計在一分中之內過往的車輛有幾輛貨車、幾輛面包車、幾輛小汽車,幾輛公共汽車,一遍放完后,很多他同學都說:“老師,太快了,再來一次。”我不吭聲,滿足了他們的要求,再播放了一次,播完了以后,同學們還是來不及記錄。然后我問學生:為什么看了兩次都為未能記錄下來呢?你們在小組里討論一下,有沒有辦法能又快又準確的記錄下來呢?同學們各抒己見,很快就想到了分工合作,有的組員記錄面包車、有的記錄貨車、有的記錄小汽車、有的記錄公共汽車,1分鐘視頻播完后,各個小組都有了統(tǒng)計結果。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明白了一個人的量力有限,自然而然就進行了小組合作,從而使合作成為學生的一種需求。
四、培養(yǎng)學生整理知識、構建知識結構的好習慣。
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整理、內化的知識,進而形成具有自身特點的個性化知識結構的思維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整理知識,構建合理的、有利于后繼發(fā)展的知識結構,使學生學會一些學習數(shù)學的思想方法,為創(chuàng)新提供一定基礎。如:我在教完“5的口訣”時,給學生出了很有興趣的一道題,我問:你知道羅老師今年幾歲嗎?猜出來有獎品喲!學生們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然后出示一幅有規(guī)律排列的糖果圖,橫排7顆,有5排我接著說:“羅老師的年齡數(shù)隱藏在這幅糖果圖里,看誰能很快數(shù)出一共有多少顆糖果的辦法!蓖瑢W們爭先恐后地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說:我把7看成6,就有5個6,再加上5就是35;有的說:我先看成5個5,再加2個5-------。就這樣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得到進一步整理與內化。
雖然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由于低年級學生的思維活躍,接受新鮮事物快,因此,只要教師引導得法,訓練效果好,就可以使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的速度加快,并使良好的學習在孩子們的學習生活中扎根、結果。
學習習慣論文5
摘要:習慣是人們最寶貴的財富,對于學生而言,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學生保證學生能夠輕松掌握所學知識的重要保障。所以學生時代一定要注意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學生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未來的學習中才能夠更加輕松的完成學業(yè),才能夠使得學習更加有意義。而科學是學生在小學時代的重要啟蒙課程,該課程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為目的,進而激發(fā)學生對科學探究的興趣。下面,本文結合我國科學課程教學現(xiàn)狀,對科學教學中如何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作具體闡述。
關鍵詞:科學教學;學習習慣;培養(yǎng)與養(yǎng)成
習慣是人們在長期的工作或者學習中養(yǎng)成的一種素質,對大多數(shù)人而言,良好的習慣都是人們學習工作的寶貴財富,它往往不需要人們通過特有的意志來進行控制,人們只有具備了良好的習慣,才能夠自然而然的在適當?shù)那闆r下采取適當?shù)拇胧﹣硗瓿赡臣。而學習習慣則是學生在長期的學習實踐過程中養(yǎng)成的一種自動化的傾向行為。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能夠讓學生受益終身,能夠讓學生真正感覺到學習是一種樂趣,而不是一種負擔。所以,科學教學中老師一定要注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這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
一、科學教學中學生良好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意義分析
習慣是一種長期養(yǎng)成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良好的習慣往往是通過重復練習而鞏固下來的一種優(yōu)秀品質,所以對學生時代的科學教學而言,保證其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對于學生本身而言,科學是一門具有挑戰(zhàn)性的學科,科學教學的目的不僅在于傳授給學生較多的科學知識,而且更重要的在于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做好科學教學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則是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學生在科學學科的學習過程中,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夠更加有效的提高學習效果。其次,科學教學中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對于學生未來的學習也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學生而言,學生時代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而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夠為未來的學習奠定學習基礎,所以說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對于學生而言是受益終身的。
二、科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對策分析
(一)養(yǎng)成主動探究的習慣
小學科學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向學生傳授給一定的科學知識,但是從長遠分析,其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素養(yǎng);科學學科的學習與其他學科有著本質的區(qū)別,一些文科類學科的學習往往以背誦和記憶為主,而科學學科的學習則是以理解和思考為主,同時探究又是學習在科學學科中學習的核心內容,所以在科學教學中只有爭取的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才能夠不斷增強其科學素養(yǎng);同時,這也是保證完成教學目標的重要手段。然而,中國孩子的最大特點就是依賴性較強;中國學生從小往往就沒有養(yǎng)成主動探究的習慣,無論是學習中還是生活中,當學生遇到困難時,第一時間想到的往往是詢問老師和家長,向他們詢問正確答案或者事情解決的方法,而家長和老師也往往會毫無保留的告訴學生;如此一來,學生就很難養(yǎng)成主動探究的習慣。為此,在科學學科的教學過程中,老師一定要注重學生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在課上多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積極思考,并且積極大膽的發(fā)言,如此,才有益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二)養(yǎng)成總結反思的`學習習慣
由于學生在小學時代和中學時代的學習經(jīng)驗較少,所以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往往得不到正確的答案,有的時候得出的結論甚至與正確答案一點也不沾邊;對于這類情況,老師要理解學生,并且及時的與學生溝通,要真正了解他們內心所想,并且給予學生反思的機會;而如果老師直接指責學生的話,那么很容易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對于心理素質較差的學生,還有可能喪失學習的興趣。為此,學生在探究學習中經(jīng)歷失敗是在所難免的,對于老師應該積極鼓勵,對于學生則應該及時的總結反思,通過不斷的反思,才能夠獲得更多的收獲。最后,老師和學生之間也應該經(jīng)常進行探討學習;老師可以定期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并且引導學生正確的進行解決,然后由學生進行討論,最終得出正確的答案,這對于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有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ㄈB(yǎng)成善于開發(fā)利用科學資源的習慣
科學學科是一門涵蓋面較廣的學科,而教材只是課程實施過程中的一種載體資源,除了教材資源以外,科學學科往往還有許多其他的課程資源,所以要想在未來的學習中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老師就應該在生活中做到科學的引領;其實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的學習資源值得在學習中引用,所以小學的科學教育一定要注重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生活,讓學生以敏銳的洞察力來不斷發(fā)掘生活中的科學資源,如此一來,學生才能夠真正的受益匪淺;與此同時,學生在開發(fā)利用科學資源的同時,學生也獲得了更多的學習機會,這為以后的學習提供了更多的發(fā)展機會、發(fā)展條件以及發(fā)展空間;同時,這也是素質教育下科學教育的重要內涵。
三、結語
綜上所述,科學學科是學生時代重要的基礎學科之一,所以做好小學和中學的科學教學具有重要意義;而科學教學中的重要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對于未來的學習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這也為學生以后的學習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梁冰.實施科學家庭教育實現(xiàn)學生健康成長[J].廣東職業(yè)技術教育與研究,20xx,(05).
[2]蔣娟.家庭教育中兒童道德情感的培養(yǎng)[J].亞太教育,20xx,(24).
[3]蘆杰.關注家庭教育,有效開展學校思政教育———《爸爸去哪兒》引發(fā)的思考[J].亞太教育,20xx,(24).
[4]文擁華.關于父母對孩子教育責任的研究[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xx,(08).
[5]完善家庭教育服務體系提升家庭教育水平[J].民主,20xx,(08).
學習習慣論文6
摘要:小學生由于其自身的情況和特征,在學習上還不能自主自覺地學習,缺乏一定的主動性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就需要對他們進行多方面的教育來有效地引導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小學數(shù)學的學習更需要良好的學習習慣作為支撐。學校教育作為學生接受知識的主要園地和場所,有其重要的意義,而作為小學生教育主要構成部分的家庭教育對其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結合相關的理論研究,主要從家庭教育的角度來分析小學數(shù)學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途徑和意義,希望能對小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家庭教育;小學數(shù)學;學習習慣;培養(yǎng)
對于小學生來說,各方面還不成熟,在學習上需要社會、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特別是家庭,對其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個人品格的塑造以及孩子的思想都具有極大影響力。我們知道,擁有良好的數(shù)學學習習慣能促進小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活躍他們的學習,提高他們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還能使學生獲得全面的發(fā)展。從長遠來看,小學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數(shù)學學習習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長遠發(fā)展,決定著他們的未來,甚至終身的學習和工作。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習慣,就顯得極為迫切了。
一、突出家庭教育中小學數(shù)學的課前預習工作
對于知識的學習來說,課前的預習是非常重要的,據(jù)調查研究證實,具有數(shù)學課前預習習慣的小學生,其學習成績一般較好,能有效地吸收課堂知識,提高學習效果。小學生在家的時間較長,課堂學習中很少有老師拿出太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預習,所以在家庭教育中,課前預習就顯得極為重要了。我們所說的課前預習主要是小學生在新課前的一定時間里,在家長的引導下進行對所要教學的新知識內容進行學習,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識。小學生良好的數(shù)學預習習慣有賴于家長的悉心引導和慢慢培養(yǎng)。首先,對于家長來說,要清晰地認識到預習習慣的重要性,要給予一定的重視,不能對孩子的復習工作視而不見,在預習的過程中,家長要注重預習的方式方法,做到耐心細致、精益求精,實現(xiàn)減負增效。其次,在數(shù)學的預習中,要給予孩子一定的點評和檢測。在點評上以鼓勵為主,不斷引發(fā)他們的成就感,提高他們預習的效果和自覺性。在檢測上,要做到題目適當,難易相符,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查缺補漏。這些良好的習慣也會讓學生長久受益,提高課堂的學習效果。最后,對孩子的預習要有耐心,須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二、強調家庭教育中小學生仔細審題的良好習慣
對于小學數(shù)學來說,審題是解題的基礎,而小學生好動、精力不容易集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馬虎大意的情形,對數(shù)學題目缺乏耐心細致的審題,從而釀造一系列的失誤,造成學習成績不理想。在家庭教育中,家長一定要讓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觀察細節(jié),學會細膩地處理問題。在數(shù)學作業(yè)上,監(jiān)督孩子認真審題,集中精力,專心答題。小學數(shù)學課程雖然內容不多,但時時處處都要涉及到審題,如審題粗心大意必然會導致失誤多多。如:學校有一塊場地需要大理石地磚鋪墊,用面積為0.09平方米的大理石需要480塊,如果改用邊長是4分米的大理石,需要多少塊?有的學生在解答這道題目時,有的學生這樣計算:0.09x480+0.4,這是不正確的,因為“0.4”不是大理石的面積,而是邊長,應該用“場地的面積÷大理石的面積-方磚的塊數(shù)”,所以正確的列式是(0.09x480)÷(0.4x0.4)。還有的學生不注意換算單位,直接列式為(0.09x480)÷(4×4),這些也是粗心大意、不注意審題出現(xiàn)的錯誤。因此,在家庭教育中,一定要讓學生從小養(yǎng)成細致觀察、耐心處理問題的習慣,讓學生在思想上給予重視,在行為上給予強化。特別是在家庭教育中,在小學生解答應用題的時候,家長必須非常重視孩子的審題環(huán)節(jié),讓他們學會思考,采取靈活簡便的方法給予解答。
三、強化小學生專心傾聽的習慣
對于數(shù)學學習來說,需要專注課堂學習,認真聽講。在數(shù)學課堂上,要想實現(xiàn)良好的學習傾聽習慣,必須在家庭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的這些素養(yǎng)。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幼小活潑,表現(xiàn)欲望強,喜歡自己說,不喜歡聽別人講話,愛插嘴或者搶話,這些都是對學習極為不利的。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必須想方設法地提高孩子的傾聽素養(yǎng),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家長可以利用自己的身體語言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小學生傾聽的興趣,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視聽習慣和傾聽習慣。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在給小學生講故事時,充分采取抑揚頓挫的語言,或者利用手勢、表情、動作等體態(tài)語言來調動孩子傾聽的積極性,同時也可以運用懸念法,讓孩子產(chǎn)生好奇,促使他們認真地傾聽,也可以讓孩子參與其中,分散他們說話的`意識,讓他們認真傾聽;只有具備了一定的傾聽習慣和傾聽能力,才能在數(shù)學課的學習上提高學習效果,達到預定的學習目標。
四、著重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shù)學作業(yè)書寫習慣
作業(yè)的寫作習慣關乎所有的學科,對學生的影響比較大,對今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是極為重要的。在學校有一定的規(guī)范來約束小學生必須按照一定的要求來寫,但還是有一大部分小學生不能做到自律,對于作業(yè)敷衍了事,不認真、不整潔。所以在家庭教育中,一定要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這就要求父母必須以身作則,起到示范作用。
父母的行為舉止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要想讓小學生具備良好的書寫習慣,父母要在孩子平時書寫給予關注和多加注意,突出自己書寫的良好習慣,給孩子榜樣的力量。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練練小字,寫寫毛筆字,在書寫文字時,要做到認真、整潔、仔細、規(guī)范,讓孩子感到自豪和欣賞。這樣就能激發(fā)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的動力,促進今后的發(fā)展。小學生自我認知還比較匱乏,因此,家庭教育就需要有一定的強化措施。對于作業(yè)的書寫,必須要求孩子做到字跡工整,簿本整潔,格式規(guī)范,例如孩子在做家庭作業(yè)時,家長可以這樣要求孩子:字跡要美觀大方,每一行只能寫一個算式,每做完一題,要空一行,列豎式時,橫線要用直尺畫,簿本整潔就是要求學生盡量想好了再寫,少用橡皮擦,已經(jīng)寫錯的,應該擦干凈了再寫,否則,看上去不干凈,而且數(shù)字也看不清楚,這樣既會影響作業(yè)的正確率,也會影響美觀等要求。對寫字的姿勢作了要求,如背要挺直,眼離書本要有一尺遠等。數(shù)學作為理科,難度比較大。學科學習也需要嚴格要求學生,培養(yǎng)他們一絲不茍的學習態(tài)度,幫助學生嚴肅認真地對待每一步運算、每一次思維過程,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數(shù)學作業(yè)的質量。
學習習慣論文7
體育教師的素質最終決定著體育課程改革的成敗。因此,新的體育課程改革把體育教師的成長放在重要位置。通常情況下,體育教師成長的標志體現(xiàn)為體育教師在教學改革程中實現(xiàn)的角色轉換和專業(yè)發(fā)展,然而,在促進體育教師角色轉換和專業(yè)發(fā)展的同時,應該特別重視體育教師的教學習慣在體育教師成長歷程中的特殊作用。體育教師若能從教學習慣的轉變入手,排除阻擾自身成長的習慣因素,提煉出有價值的教學習慣,將更有利于體育教師自身的發(fā)展;同時,良好的教學習慣也是一個成熟和優(yōu)秀的體育教師所必須具備的重要素質。因此,在新的體育課程條件下,應把體育教師的教學習慣創(chuàng)新作為體育教師發(fā)展的突破口和立足點。
1 體育教師教學習慣的形成
習慣通常是人們在某一特定的環(huán)境中,受環(huán)境氛圍和某種行為傾向、心理定勢的影響而養(yǎng)成,在短時間內不容易改變的思想和行為傾向。習慣的形成是一個潛移默化而難以被覺察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調整和抉擇自己的行為方式,最后形成穩(wěn)定行為的過程。習慣存在于體育教師日常的教學活動之中,它是體育教師在長期教學實踐中養(yǎng)成的一種比較穩(wěn)定的、帶有自覺性和潛意識特征的教學行為,是體育教師個人的教學經(jīng)歷、文化人格和群體的教學傳統(tǒng)等復雜因素相互凝結與滲透的結果,也是體育教師在教學生涯中教學適應和教學感悟的結晶。體育教師教學習慣的形成受到以下因素的影響。
1. 1 體育教師個體的教學心理定勢和穩(wěn)態(tài)教學環(huán)境的影響
心理定勢是一種心理慣性,是個體心理的一種定向準備狀態(tài),這種準備可以使個體的心理能量發(fā)揮到極致,它是人們快速和有效地解決問題的重要條件。體育教師在教學生活中同樣存在一些教學心理定勢,因為體育教師總是帶著一定的教學期望、教學觀念和教學思想走進教學生活的,這些教學期望與預設有助于體育教師預先明確哪些是必做的、應做的,哪些做法是應該避免的,從而可以把精力和智慧投向更有價值的教學行為中去。心理定勢如果受到不斷的強化,就會轉變?yōu)楸容^穩(wěn)定的心理傾向;同樣,如果體育教師的某種教學行為暫時帶來了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體育教師在心中就會對它形成穩(wěn)定的信任感,就會有一種不愿意去改變它的心理傾向,以至于即使有一天這些教學行為不再合理,體育教師們也會表現(xiàn)出“敝帚自珍”的態(tài)度。
與體育教師自身的教學心理定勢相比,穩(wěn)態(tài)的外部教學環(huán)境對體育教師的成長與發(fā)展具有更為特殊的作用。與其他職業(yè)的工作環(huán)境相比,教學環(huán)境可以說是超穩(wěn)態(tài)的。在這種穩(wěn)定的、缺少變化的環(huán)境里,促進行為改變的壓力就非常小,體育教師的某些教學行為得以長期延續(xù)并堅持,教學習慣和教學定勢的形成也成為教學環(huán)境影響下的必然結果。
1. 2 體育教師個體教學經(jīng)驗和群體教學文化的影響
當體育教師融入教學生活后,他會從中獲得一些體驗和認識。由于這些認識是源于體育教師自己的親身體驗,是他們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并灌注了自己的情感期待和價值寄托,所以體育教師會從獲得這些經(jīng)驗的過程中找到自我,因而也能獲得愉悅和滿足。同時,他們還要受到來自體育教師群體的教學文化氛圍的熏陶。教學群體文化是存在于體育教師群體中,由多數(shù)體育教師擁有的、具有傳統(tǒng)意味和傳承色彩的教學認識和觀念。例如:怎樣了解學生,如何進行課堂管理等,它為體育教師提供了一套可以模仿的程序與步驟。生活在體育教師群體中的體育教師個體,常常會不自覺地接受這種群體共同遵循的教學文化,并在教學生活中和自己的經(jīng)驗結合起來,從而形成一種既有個體經(jīng)歷認同又有群體文化支持的.比較穩(wěn)定的教學方式與教學行為。
1. 3 外顯的教學認識與內隱的教學知識的協(xié)同作用
由于體育教師受到外顯的教學認識(可以理解為人所共知的認同率較高的教學觀念,但它相對于體育教師自己的觀念而言是外來的、異己的) 的影響,形成教學習慣的目的是非常明確的,即把優(yōu)秀的教學理念和行為轉化為自己的認識成果和實踐準則。但在把同一教學認識或觀念轉變?yōu)榻虒W行為并使之習慣化的過程中,體育教師個體之間因內隱教學知識的不同而表現(xiàn)出很大的差異。內隱教學知識又稱為體育教師的緘默知識,這種知識具有私人性和情景性特點,它與體育教師個人特殊的教學經(jīng)歷和所遇到的特殊的教學場景有關;這種知識可能無法被推廣,或許也很難為他人所認同,但潛在地為體育教師自己所認可。當外來的教學認識進入體育教師教學觀念領域時,常常會受到這種內隱教學知識的“稽查”和修改。如果它們之間一致程度高,就接受外來的認識;否則就拒絕;處于中等程度相似時,他們可能接受其中一部分,但對其余部分進行一定程度上的修正。這充分證明了體育教師教學習慣的形成具有個性化色彩和個體差異性,而教學習慣的遷移和改變具有一定的難度。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教學習慣的形成在受到某些因素影響的同時也具有必然性,因為它得到某些復雜的心理因素和外部條件的支持,即它既受到內部的心理定勢、個人經(jīng)驗和內隱知識的影響,也受到外顯的教學環(huán)境、體育教師群體和顯性的教學認識的影響。所有這些因素都在與體育教師日常的教學生活相結合,并經(jīng)過長時間的相互作用,構成了教學習慣得以生成的教學生態(tài)環(huán)境,教學習慣就在這其中孕育和發(fā)展。
學習習慣論文8
關于習慣養(yǎng)成這件事情,我有一個很明顯的感覺,那就是一個孩子的某種習慣是否能夠養(yǎng)成,首先取決于父母的關注程度。一般情況下,父母重視什么,孩子就會在哪方面養(yǎng)成比較好的習慣。比如,家長特別愛整潔,孩子的書包一般就會很有條理;家長重視書寫,孩子的本子上基本不會有涂鴉亂畫的痕跡;家長做事細致嚴謹,孩子通常也不會丟三落四。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一是父母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影響,二是父母在這些方面比較有經(jīng)驗,對孩子有要求,并且可以及時給予孩子相應的指導,久而久之家長的要求慢慢變成了孩子的習慣。孩子在學校養(yǎng)成某種習慣也是如此,這取決于班主任重視什么。我非常認同運動改造大腦的說法。因此,我希望學生每天堅持一項體育運動——跳繩。如何把我的認知與希望變成孩子的認知與行動?
一是給孩子講清道理
我會告知孩子和家長跳繩的'好處:可以增強心肺功能,提高身體素質;可以提升協(xié)調能力,促進大腦發(fā)育;可以磨煉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可以培養(yǎng)頑強拼搏的奮斗精神……需要提醒的是,我們講道理要用孩子能聽懂的語言。
二是給孩子提出明確具體的要求
比如,我一開始要求孩子每天跳300個,逐漸增加到每天跳500個、每天跳800個。不管提出什么要求,我都明確行為標準,這個標準必須明確、具體、可操作,讓孩子清楚明白。標準一旦確定下來,就要堅持一段時間,中途不輕易改變。
三是及時給孩子反饋和獎勵
在習慣養(yǎng)成過程中,不管是及時反饋還是適當獎勵,都會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正在被關注且一直被關注,這種感受會激發(fā)孩子運動的愿望。我每月定期舉行一次頒獎活動,不定期舉行各種小比賽,都是對孩子堅持跳繩的反饋和獎勵,這不僅可以讓孩子感到自豪,也會激發(fā)他們積極主動跳繩的愿望。
四是給孩子樹立榜樣,示范激勵
每個孩子跳繩的狀態(tài)是不一樣的,每天發(fā)生的事情也不相同,班主任要及時收集素材,適時進行榜樣教育。還是以跳繩為例,有天天堅持跳繩的孩子,有超越自我、進步明顯的孩子,有不斷嘗試新鮮跳法、勇于創(chuàng)新的孩子,有熱心助人、主動幫助他人學習跳繩的孩子等,他們都可以發(fā)揮榜樣作用。通過跳繩這個小小的抓手,我對孩子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意志品質等進行了潤物無聲的引導,讓孩子對養(yǎng)成良好習慣產(chǎn)生了美好的向往之情。
五是給孩子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氛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說明環(huán)境對人的重要影響。這種環(huán)境暗示會以一種非常自然的方式向孩子發(fā)出信息。如果孩子的班級中大多數(shù)人都跳繩,受到班級環(huán)境暗示的孩子,哪怕一個也不會跳,也會跟著跳。如此,班里會跳繩的人就越來越多,孩子的積極性、主動性就越來越強,這也正是人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力量。孩子的習慣養(yǎng)成,關鍵并不在于做了多少事情,而在于能否長期堅持做一件事情,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
學習習慣論文9
孔子說:“少年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比绻⒆幽軌蛟谏倌陼r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么他便會將追求知識、努力學習當成生活中重要的一件事情來對待,而不需要父母或者他人再三催促。習慣的力量是驚人的,它通過每天的點滴積累影響著孩子一生的發(fā)展。
俄羅斯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良好的習慣乃是人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存放的資本,這個資本不斷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個一生中享受它的利息。壞習慣則是道德上無法償清的'債務,這種債務能夠用不斷增長的利息去折磨人,去麻痹他的最好創(chuàng)舉,并使他達到道德破產(chǎn)的地步。”
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孩子追求知識的資本,孩子通過每天不斷的積累和鞏固,使得這個資本不斷地發(fā)生增值,于是孩子的學習就產(chǎn)生了“滾雪球”的效應,最終使得孩子的學習產(chǎn)生質的飛躍。
鐘楷瑞是個初一年級的男孩,今年13歲。鐘楷瑞的學習成績中等,他不喜歡讀書,也沒有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他每天早晨起床都需要媽媽一遍又一遍地催,如果媽媽不提醒他,他也不會主動去完成家庭作業(yè),至于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之外的任務他更不感興趣。
有一次,他正在書房里寫作業(yè)。媽媽準備好晚餐后,輕輕地走到他身邊。他懶洋洋地坐著,正在抄寫今天學過的古詩。只見他在抄寫本上龍飛鳳舞,字寫得非常不工整。等他寫完后,媽媽把他的課本合上,然后要求他把剛才抄寫的古詩背誦一遍。
他一臉茫然地看著媽媽,然后低下頭,小聲地說道:“不會背!眿寢尫浅I鷼獾刂肛熕骸澳氵@在讀什么書啊?抄了10遍的古詩都沒背下來,你知道這首詩的意思嗎?詩里的每個生字、詞你都弄懂了嗎?你自己思考過作者寫這首詩的心情嗎?”鐘楷瑞搖搖頭,媽媽也非常無奈。
書寫不工整、不獨立進行思考、沒有時間觀念等不良學習習慣是不會主動學習的孩子的重要表現(xiàn)。在學習時不能要求孩子的書寫多么漂亮或者有書法家的風范,但是書寫工整是每個孩子都可以做到的,也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
獨立進行思考是真正學習知識必須要養(yǎng)成的一種學習習慣,它可以使人時刻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檢驗和復習,保證自己掌握知識的準確性。
合理安排時間也是孩子應該養(yǎng)成的一個良好學習和生活習慣,一個不會合理安排時間的孩子永遠不知道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事情,不知不覺地把時間浪費了,卻沒有學習到任何知識。
學習習慣,無論良好或者不良,一旦形成便會通過日積月累的影響使孩子的學習產(chǎn)生巨大的變化。良好的學習習慣當然會使孩子向好的方向發(fā)展和變化,而不良學習習慣則會使孩子逐漸喪失學習的熱情而最終失敗。
學習習慣論文10
一、抓好“45分鐘”
1.記課堂筆記的習慣
教材是一個有機聯(lián)系的整體,政治教材的綱目之間、知識點之間相互聯(lián)系。它們是課本知識這個系統(tǒng)的各個不同要素,它們決定了政治知識的條理性、系統(tǒng)性和連貫性。一般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會以框架形式加以詮釋,這時如果學生能將框架理解并記錄下來,構建“知識樹”,就可以起到提綱挈領和一目了然的作用。而且一段時間后還可以自己根據(jù)框架進行一課、一單元、一模塊的總結復習。這樣既有利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教材,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整理歸納能力。
2.給課本做“批注”的習慣
學生在專心聽講的同時,要適時動筆在課本上做記錄或記號。對教師教的重點內容、自己的疑難問題和一些關鍵性的語句進行“圈、點、勾、畫”。有一項實驗表明:上課光聽不記,僅能掌握當堂內容的30%,一字不落地記也只能掌握50%,而上課時在書上勾畫重要內容,在書上記有關要點的關鍵語句,課后整理,則能掌握所學內容的80%。
二、練好“每一道題”
學習貴在及時鞏固,做練習是鞏固學習效果的最佳方式。要做好每一道題必須養(yǎng)成以下習慣。
1.良好的審題習慣
審好題是答好題的關鍵,平時練習時就要從審題入手,審題包括審材料(審清材料包括哪些信息)、審設問(審明問題指向)。切忌盲目作答。而審好題的訣竅就是多讀題。多學生做錯題的主要原因就是讀題時間太少,不舍得在讀題上下功夫,而是草草一看就憑主觀印象選擇或答題,往往會造成“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的結果。審題的最好辦法是抓住主要概念,也就是關鍵詞。抓住了關鍵詞就可以進行適當?shù)陌l(fā)散。比如,看到“宏觀調控”這個詞時,我們應立刻想到的就是經(jīng)濟生活的宏觀調控的相關內容。首先能想到宏觀調控的手段:經(jīng)濟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接著往下重點可以考慮到宏觀調控在哪一課比較詳細的講解,通過回憶知道經(jīng)濟生活第九課關于國家財政、第十課關于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等知識。所以我們解題的思路就是抓住問題中涉及的主干概念把它理出相關的'知識體系。從概念到課,從課到節(jié),這樣整理出相關的知識體系,然后組織相關語言作答。
2.良好的答題習慣
不同的題型有不同的答題方法,以選擇題為例,選擇題的首選解法是排除法。排除法包括排誤法和排異法。排誤法用來排除錯誤選項,即選擇題題肢本身說法是錯的。學生可以在說法錯誤的文字上打“×”;排異法用來排除與題干無關的選項,即說法本身正確但與題意不相符合。
學生則可以在選項前打“×”;經(jīng)過排除以后還要對剩下的“正確”選項進行可行性驗證,經(jīng)證明言之有理才為正確選項,這些步驟缺一不可。另外,如遇到自己模棱兩可、不甚理解的說法則在該說法旁打上“?”,以便在老師評講時有針對性地去聽。
學習習慣論文11
語文學習習慣是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所養(yǎng)成的方法、態(tài)度、意識、行為等。小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就可能把精力集中在學習活動最重要的方面,提升語文學習的質量,也有利于健康地發(fā)育成長。引導學生把學習語文的基本技能轉化為良好的習慣,是語文素質教育的歸宿。尤其是三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小,自制能力差,注重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顯得更為重要。
一、引導學生用心自主地學習
學習態(tài)度端正,注意力集中,自覺性高,才能取得學習成效。智力發(fā)展水平相近的學生,在同一堂課里,聽講的收獲不同,這和他們的知識基礎等各方面因素密切相關,但問題的癥結大多在于聽講習慣的差別。
1.用心學習。新學期一開始,要強調學習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善于自我控制,排除干擾,集中注意力,專心致志。在課堂聽講時,積極主動,邊聽邊記憶,不東張西望,不搞小動作;在讀書時,一詞一句地讀,字字句句都見于書、入于目、發(fā)于心、出于口,一絲不茍,善始善終,養(yǎng)成用心學習的好習慣。要有進取的精神,目的明確:能根據(jù)學習上的任務或文章的特點,在理解全文的基礎上,鉆研重點問題,掌握重點詞句,理解思想內容,學習表達方法等;善于理解:能自覺地通過語言文字,正確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在理解思想內容的基礎上,體會語言文字的運用,從而逐步學會看書和習作,并從中汲取指導實踐的力量。
2.主動自學。自學能力,主要指獨立學習的能力;預習是過渡到自學的必要步驟;掌握學習方法,是自學能力培養(yǎng)的起步。學習需要科學的方法,科學的學習方法,如同一座橋梁,是通向勝利的彼岸。在知識劇增、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人們要靠不斷學習,才能繼續(xù)培養(yǎng)新的能力,適應新的生活。為了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小學生用功的重點,應該放在做學問的方法上。
3.學會自讀自悟。在自讀中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從那里“悟到什么”要寫出來。在這一認識過程中,訓練學生的悟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和獨創(chuàng)精神,提高學生參與的廣度和深度,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鼓勵學生用心積極思考
1.邊聽邊想。專注的注意力是學生進行學習的必要前提,所以引導學生學會傾聽,保持理解的心態(tài),大膽地展示自我,是學好語文的重要一環(huán)。
課堂上不僅要學會聽,還要學會動腦思考,理解內容,領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并善于識記;聽同學發(fā)言,能迅速評判,汲取優(yōu)點,指出存在的問題;聽別人講話,對聽不清楚的內容,或需要進一步了解的問題,能及時提出來,并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觀點。
2.邊讀邊悟。課文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除了從課文中學習語言以外,還要接受文化底蘊,特別是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接受人類崇高情感的熏陶。如《一束鮮花》一文,作者在緊張工作之余,與朋友外出度假。途中正準備讓花店給母親送生日鮮花時,巧遇一個小男孩。小男孩的舉動改變了作者原來的想法,決定親自把鮮花送給母親。學習本課時,可引導學生抓住描寫作者與母親的對話部分和與小男孩的對話部分,反復朗讀,體會母親對兒子那種偉大的'無私的理解的愛,體會兒子對母親那種深切的思念之情。 3.學會參與。小學生的一大特征就是表現(xiàn)欲望強,總以為自己說的、想的是對的,可抓住這一特點進行訓練。一是聽同學回答問題不隨便給與否定,即使持有不同的觀點,也要以“我認為——”、“我想補充——”等方式參與交流;二是教會學生超越教師,課堂上把思考和批評的權力交給他們。所以課堂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樣的場面:學生和老師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敢和老師對話,敢提出和老師不同的理解——這樣學生既學會了傾聽又學會了思考。
三、鞭策學生勤于積累
知識是靠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學習新知識,要以舊知識的積累和運用為基礎。另一方面,在知識量劇增的現(xiàn)代社會里,隨著儲存知識和檢索手段的現(xiàn)代化及知識信息傳遞周期的縮短,機械記憶將逐漸退居次要地位。學習的重點不應放在掌握一定知識的數(shù)量上,而應放在隨時取得所需知識信息的能力和習慣上。
1.細致觀察。在作文教學中,常常碰到這樣一種情況:材料本來是學生見過或做過的事,但寫起來仍然空泛、不具體。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對事物沒作細致的觀察,頭腦中缺乏事物的具體形象。學期一開始就要指導學生學會觀察,一是注意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二是在觀察比較中學會抓住事物的特點。
2.廣泛閱讀。引導學生廣泛閱讀,擴大閱讀量,其過程就是在擴充和積累語言,也是提高人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學期一開始可建立一個“自由讀書卡”,卡中寫明書名或文章題目、故事情節(jié)、優(yōu)美詞句、閱讀感受。另外,還要鼓勵學生寫讀書筆記和日記。
3.注重背誦。背誦是發(fā)展學生的記憶力、提高理解文字能力、積累語言、培養(yǎng)讀書習慣的有效途徑,能啟迪智慧、增加修養(yǎng)、激發(fā)才華。可見背誦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過背誦,學生能積累大量的佳辭妙句、精美篇章,充實大腦,并從背誦中領悟作者的造詞造句、謀篇布局、情感表達等寫作技巧。鼓勵學生背誦,除了背誦課文要求的內容以外,還要鼓勵學生背課文讀物中的詞語、句子、段落、古詩。一個學期下來學生積累得挺多,要讓學生明白,這就是一種“儲蓄”,就像蜜蜂采集千枝萬朵的花蜜,雖一點一滴,但積少成多、聚沙成塔,也會成為大學問。通過精讀、背誦,會不斷消化、吸收到大量的詞語,學到許多布局謀篇的章法,逐步掌握各種各樣優(yōu)秀的寫作范例,下筆時,一旦觸發(fā)靈感,就會意到筆隨、妙語連珠。
學習習慣論文12
【摘 要】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學生學習起著基礎性的作用,它極大地影響到學生學習的質量和效果。而家庭教育方式對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尤其是小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起決定性作用。因此本文針對家庭教育對小學生學習習慣的影響原因和改善策略作了詳細的論述。
【關鍵詞】小學生;學習習慣;家庭教育
一、小學生不良學習習慣的主要表現(xiàn)
1.課前學習習慣存在的問題
課前學習習慣存在的不良問題首先便是難以形成預習的良好習慣,預習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的積極影響是廣所周知的,可是小學生基礎知識不多、學習自覺性也較差,課前預習工作實施起來仍然難度很大。其次便是上課鈴響心卻難以收回,活潑好動是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通常會在課間進行一些劇烈的活動,追逐打鬧使得情緒和身體都很難再短時間內得以平復,等到上課鈴聲響了便很難把心及時收回到課堂上來。
2.課中學習習慣存在的問題
首先是聽課方面,由于小學生的精神集中時間相對比較短,在聽課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周遭環(huán)境、事物的影響,容易做一些小動作、東張西望嚴重影響聽課效率;其次是課堂上的發(fā)言情況,有些學生對課堂提問表現(xiàn)的極為積極,,有些學生對答案沒有信心便悄不吱聲,有的同學雖然內心有回答問題的欲望,可是膽小要么不敢舉手要么回答聲音很小;最后是與同學的課堂合作情況不好,如今小學生中基本為獨生子女,自我意識強缺乏團隊精神,不怎么喜歡與同學一起交流合作。
3.課后學習習慣存在的問題
目前在小學生課后學習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三點:一是小學生不能夠獨立完成作業(yè)。據(jù)了解很多小學生寫作業(yè)的時候,家長都會陪在身邊,幫忙看、讀題目、叮囑他們字跡不要潦草或者坐姿要端正之類的;二是小學生幾乎不會自己去檢查作業(yè),這個學習環(huán)節(jié)都是家長來代替完成;三是小學生缺乏內在的學習動力,大部分的小學生回家寫作業(yè)都是在家長的督促下進行的,他們很少積極主動的離開電視機自覺的去想要完成家庭作業(yè)。
二、小學生不良學習習慣的形成原因
1.家庭不正確的教養(yǎng)方式
一個孩子其成長發(fā)展的情況怎樣,很大情況上取決于家長的教育。但從筆者的`調查結果看來,對孩子教育不上心的家長不在少數(shù),他們不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孩子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甚至在孩子們面前不注意收斂自己的壞習氣,把自己的一些不良習慣傳染給孩子。很多家長雖然知道要教導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可是自己卻沒有帶好頭,沒有起到良好的榜樣作用。還有一些家長在生活中過分寵愛孩子,不利于之后吃苦耐勞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2.家長的文化程度
直接監(jiān)管孩子學習的家庭人員的文化程度對孩子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有重要的影響。如果他們擁有良好的文化教養(yǎng),那么對于孩子們的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無疑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若是他們自身都存在著一些學習上的陋習,那么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是肯定會是很大的。父母親外出打工無法監(jiān)督自己孩子學習生活這已經(jīng)是現(xiàn)在社會上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因此“留守兒童”在此一方面的學習問題較為突出,他們的學習通常是在爺爺和奶奶的看管下進行但這個階段的爺爺奶奶文化程度高的并不多。
3.家庭精神氛圍的影響
雖然家庭中的文化氛圍對孩子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有很重要的影響,但是家庭中的精神氛圍也事不容忽視的重要一點。家庭精神氛圍即整個家庭中每個家庭成員的為人處世風格和價值取向的融合而表現(xiàn)出的一種整體家庭風貌。這種整合后的精神氛圍對整個家庭之中所有成員的行為都具有一定的指導性和作用力。這種作用力對處于小學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孩子來說影響力遠遠大于家庭中物質環(huán)境對孩子的影響。
三、通過改善家庭教育促進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
學校是學生學習的地方,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因此很多家長便想錯誤的認為家長主要負責孩子的監(jiān)護責任,而孩子的教育責任則主要是學校和老師的。其實,相比于學校與老師,家長才是孩子最重要的導師也是孩子終生的老師。雖然小學生大部分的是時間實在學校度過的,可是父母與家人才是與孩子關系最為密切的,孩子對生活學習中很多事情的認識、了解,都是通過自己的父母得知的。所以家長潛移默化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所以家長要以身作則引導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創(chuàng)建和諧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
家庭是心靈的港灣,是成長的避風港,是人一生中所處時間最長的一個地方,因此一個家庭的風氣對中孩子人格的塑造和習慣的養(yǎng)成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在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之下成長起來的孩子,他們的行為習慣會受到其家長的正確的引導和熏陶,便會形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相反,一個生活在充滿陋習的家庭氛圍中的孩子,必不可少的會被家中的不良風氣所感染,養(yǎng)成一些不利于個人發(fā)展的壞習慣。因此,家長要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和諧溫暖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有利于養(yǎng)成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3.家長應積極配合學校對子女進行教育
孩子學習教育不僅僅是校方的責任,家長需要對學校方面安排的學習任務,布置的工作全力配合,全力支持學校對孩子的教育工作。平時應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家長會,定期與老師溝通交流多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狀況。達到家庭與學校兩方面相互配合、共同為了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努力的局面。
四、小結
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為孩子今后的終生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身處小學階段的他們是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因此家長應該抓住這一良好時機不遺余力的做好家庭教育,培養(yǎng)出孩子優(yōu)良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劉曉.培養(yǎng)學生學習習慣的幾點思考[J].江西教育,20xx(5)
[2]劉曉燕.從家庭學習談小學低年級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J].教育教學研究,20xx.6
學習習慣論文13
小學階段是學生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階段,良好的習慣會使人終生受益。而低年級正是入學不久的小學生養(yǎng)成教育的關鍵期。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好習慣是人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有效的資本,這個資本會不斷地增長,一個人畢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壞習慣是道德上無法償清的債務,這種債務能以不斷增長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創(chuàng)舉失敗,并把他引到道德破產(chǎn)的地步。”因此,針對低年級學生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十分有必要。因本人所教學科是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這里著重談談二年級學生數(shù)學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
二年級學生已入學一年,有了一定的學習習慣的基礎,但由于年齡特點,在數(shù)學學習上容易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
一、注意力方面:學生年齡小,有意識的注意力差,持久性也不長,一節(jié)課40分鐘,很難堅持到底,往往聽了一半就思想就開起了小差,或東張西望,隨意說話,或小動作不停。
二、聽講方面:不能傾聽是許多低年級學生的通病。但學生的自我表現(xiàn)欲較強,往往一句話還沒有來得及聽完整,一知半解時便搶著回答,聽不進老師的建議和其他同學的發(fā)言。
三、看和寫的方面:粗心馬虎,經(jīng)常把題看不完整、把數(shù)左右看顛倒或上下看錯行、把運算符號看錯,或把圖看不全面。寫的時候精力不夠集中,算對的卻抄錯,書寫不認真,書面不整潔,寫完不檢查。
四、想的方面:二年級學生思維發(fā)展還不全面,沒有系統(tǒng)性,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遇到需要邏輯思維或考察空間想象能力的問題,思維跟不上,腦子里轉不過來彎,便會不知所措,應付塞責。
五、語言方面:由于生活經(jīng)驗和積累的詞匯少,語言單調、直白,即使明白了算理,口頭表達時也常常說不清、道不明。
針對以上幾個方面學生常見的不足,我認為培養(yǎng)小學二年級學生好的數(shù)學學習習慣應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一、注意力方面:針對學生的注意力不夠持久,教師應從課堂教學設計著手,多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趣的、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情境,將數(shù)學活動與游戲、童話有機結合起來,時不時來吸引學生的眼球,再加上老師適時的表揚、鼓勵與肯定,調動起學生積極探索的欲望,渴望成功的想法。能靠學生自主探索找到答案的,教師要放手給學生,不包辦代替,讓他們去嘗試、體驗,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這樣,定能解決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的問題。
二、聽講方面:傾聽是學生重要的學習素養(yǎng),成績好的學生往往是那些最會傾聽的人,要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習慣,還要從幾個方面來抓。
1、讓學生“心靜”:剛上課的一兩分鐘內,學生的心還處于課間玩耍的興奮狀態(tài),要讓學生在這一時間內調整自己,平靜下來,然后再上課,才能做到聚精會神。各科老師可以配合好訓練學生養(yǎng)成一下課先準備下節(jié)課要用的學習用品,然后再去活動的習慣,上課伊始,在學生異常興奮的狀態(tài)下,教師說和喊作用都不大,可以有節(jié)奏地拍兩下手,學生跟著齊拍三下,然后坐好。
2、讓學生“耳聰”:要做到“耳聰”,必須聽得進,記得住。因此,每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可以讓學生復述老師的講話或學生的發(fā)言,還可以經(jīng)常做一些聽算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聽覺注意力。
3、讓學生“會神”:要想回神,就得聽懂,學生光是聽,不動腦筋思考,等于沒聽,課堂上應注意引導學生聽完別人的發(fā)言后說說自己的見解與想法,別人的發(fā)言好在哪兒,錯在哪兒,或者哪兒需要補充。
4、在保證課堂紀律的前提下營造活潑、寬松的傾聽氛圍:新課程不提倡以往那種非常呆板的教學形式,學生只要能將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上來,教師不必苛求他的坐姿是否端正,課堂上可以采取一些同桌交流、小組合作的形式動手操作或合作討論,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當然,在合作中教師要注意角色分配,給每位組員定個崗位,各司其責,人人有事做,合作之前教師還要講清楚合作要求,定能激發(fā)起學生的責任心和參與感,從而避免小組合作流于形式。這樣,學生的思維被激發(fā),在教師的引導下就會更樂于傾聽。
三、看和寫的方面:學生在讀題和做練習中看錯數(shù)字、寫錯數(shù)字的現(xiàn)象在低年級學生中比較普遍。計算簡單,學生并非不會,而是馬虎、不認真所致。怎樣才能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習慣呢?我感覺“哈佛女孩”劉亦婷的媽媽訓練她的方法非常有效,每次限時一分鐘內完成抄電話號碼的訓練,左手指,右手抄,抄完后對照,家長做記錄。每天十分鐘左右的訓練。
針對我們的學生,除了課堂作業(yè)讓學生抄題做外,還可以讓家長配合完成這項訓練,家長可以每天隨意出三組數(shù)字,每組二十個,讓學生用這種方法訓練,不耗費多長時間,但卻有效。讀題時要求學生用手指著字讀,看清讀懂題目的要求后再做題。書寫要經(jīng)常提醒正確姿勢,要求書寫字體工整、認真,先動腦再動筆,盡量不依靠橡皮。不在書和作業(yè)、練習本上亂涂亂畫,保持書面整潔,可以不定時地在班上展覽書寫認真的作業(yè)。做題時要求左手指一道,右手寫一道,避免看錯行,做完要求獨立檢查。每人準備一本《錯題集》,以記錄錯誤檔案。記錄分四步完成:
1。記錄錯題,
2。用彩色筆給錯處做記號,
3。寫出錯誤原因,
4。寫出正確答案。
四、想的方面:要想讓學生想得合理,真正理解題的意思,并能完整地用語言表達出來,離不開多方面的.綜合習慣的支持,因此,教師平時還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這幾方面的習慣:
1、仔細觀察的習慣。通過課堂上仔細觀察情境圖、操作的過程,發(fā)展到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2、敢于提問的習慣。教師要引導學生不恥下問,隨時表揚那些敢于、善于提問題的同學。對于學生的問題,教師要耐心解答。課堂上把提問的權利還給學生。
3、多角度思考的習慣。遇到問題不要局限或拘泥于一個角度思考問題,而是從多個角度去探討問題的答案,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求異思維。
4、善于聯(lián)想、猜想和假設的習慣。遇到問題,無從下手時,可以大膽去猜想、假設答案,然后再往前推理。尤其是在做那些難度較大的思考題時,可用這種方法。如果學生養(yǎng)成了這幾種好的習慣,學生的思維靈活度便會大大提高,理解能力也會跟著上升。
五、語言方面:平時教學當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多說,要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即使錯了,也是思考的結果,遠比不動腦筋不開口強。尤其是當學生說錯時,它可能是一個很有價值的生成資源,教師不要急于否定,而要首先肯定學生積極動腦、大膽發(fā)言的態(tài)度,然后再讓學生討論生成的新問題。教師的寬容與鼓勵會帶給學生說的勇氣。
學習習慣論文14
漢語是世界上說的人最多的一門語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漢字的演變是我們驕傲的漢字文化,語文課程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正視我們自己的語言,繼承與發(fā)揚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而能完成這些的前提是學生要學好我們自己的文化,我們老師更多的是教會他們如何去學習和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習慣。
一、培養(yǎng)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每個學生學習很多課程之前,他們能學好這門課程的前提就是對這門課程有興趣,所以我們老師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至關重要。那么我們老師作為一個教育者,該怎樣來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呢?接下來,我們就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展開討論。
閱讀,讓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可以開拓他們的眼界,在平時很多不知道的東西都可以從書本上找到,高爾基曾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讓學生喜歡閱讀,自己主動去閱讀更有利于將來的學習。閱讀看似簡單的兩個字,其實并不簡單,因為在閱讀的時候,我們的大腦也會進行思考,通過自己的思考與感悟,閱讀的價值才會得以體現(xiàn)。
那么,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該從何做起呢?首先,我們老師要教會學生閱讀的課前準備,那就是筆記本,筆記本不一定是初中生或高中生才能夠開始使用的,小學生也同樣需要,讓學生在閱讀的時候遇到自己不懂的問題或自己認為的美句美詞可以摘抄下來,通過這樣的一個積累可以讓他們的知識儲備更多,同時也是培養(yǎng)他們一個做筆記,愛動腦,勤于積累的習慣。閱讀是我們每個人必不可少的部分,所以我們更應該讓小學生從小開始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
課外知識,我們老師教育學生不只是課本上的,都說教書育人,其實育人更為重要,對于小學生來說,小學是正式開始接受教育的時候,大多數(shù)正確的觀念都是從小學開始的,這時候需要我們老師給他們樹立更多的一些做人的一些基本道德規(guī)范。在我們的課堂中,我們可以自己在備課的時候收集一些課外資料與課堂的相關內容,人對于未知都非常有求知欲望,所以我們讓學生充滿求知欲,更有利于我們教學的進行。而我們語文的`知識大都是有典故的,我們教學的時候在向學生傳達一個知識的時候,可以穿插課外的一些相關知識,既不會讓學生感覺到課堂的無聊,又能提高我們的教學效率。我們書本上的知識對于學生只是起一個引導作用,而最終目的是要引導學生去學習我們課外的相關知識和用相關知識來解決問題,讓學生良好的習慣去閱讀課外知識,可以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
背誦,小學生的語文教育是從最基礎的開始,但本身小學生的自律性比較弱,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平時督促他們背誦一些詩詞的東西。小學生的思維正處于開發(fā)階段,對于很多知識都是未知的,而讓學生背誦,強迫她們去記憶一些東西,可能這些東西暫時是無用的,但是讓他們的大腦形成一個知識儲備,讓他們本身受到知識的熏陶,去感受語文這個課程帶給他們的魅力,讓學生喜歡上語文這個學科,是我們教學最初的目的,因為讓學生喜歡,才能讓他們終身主動去學習。
二、上課習慣
對于小學生來說,小學是習慣開始養(yǎng)成的地方,其他課程的學習都以語文的學習為前提,那就是小學生學會認字。首先,我們老師教給學生的是一些學會學習的方法,讓他們通過所學的方法自己去學習,而在這其中就少不了我們老師對于他們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善于做筆記,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們在上課的時候要求學生每個人必須做筆記,筆記內容不一定是我們老師所要求的,可以是針對個人所不了解的,或者是個人覺得應該記下來的東西,一方面,要求學生做筆記,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專注于課堂教學,另一方面,讓學生通過在語文課堂上做筆記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那么對于其他課程的學習,他們也會有同樣的習慣。而做筆記又有不同,我們老師應該讓學生注意的是,筆記不一定是老師講學生抄,而是學生他們自己應該記下來的東西。
勤于思考,小學生知識可能很薄弱,在課堂之中,可能更多于依賴老師,認為老師講的大多是對的,而我們老師應該給學生灌輸善于思考的想法,讓學生遇到不懂的問題,或有疑問的地方,學生可以自己大膽主動地向老師提出問題。讓學生養(yǎng)成善于思考的習慣,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對于以后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而且可以反映出我們老師的教學效果,我們老師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反應在課堂上及時做出調整,讓我們老師和學生共同進步。
勤于提問,很多學生可能因為自己的知識比較弱,而我們老師在學生面前,可能大多數(shù)時候會占據(jù)知識的領導地位,所以有可能很多學生對于心中的疑問,或者遇到老師可能講錯的地方,不會大膽的提出來,那在將來的學習中,學生更多的是主動去學習,主動向老師提出問題,那么我們應該教會學生該從哪些方面,哪些角度來提問題,遇到問題該怎樣解決,這些也是我們教學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讓學生學會主動去提問可能有時比我們對于書本上知識的教學更為重要。
三、學會表達
可能很多人平時并沒有在意這個問題,都認為自己在張嘴說,但其實說的能力也有高低,語言很多時候是用于人與人之間進行交流的,而在交流之中就能體現(xiàn)出人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那在我們老師平時的教育過程中,我們可以給學生安排一些演講比賽,而演講的內容不限,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去可以讓他們發(fā)揮自己的特長,提高他們的能力,同時也是讓他們對于語文學習興趣的進一步提高。學會表達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是至關重要的,而能讓學生有一個好的表達能力就需要我們讓學生平時多背多記,多讀多積累,讓學生把自己所積累的東西能有機會有平臺展示表達出來,可以讓他們感到學有所作用。
能夠作為我們母語的教育者,我們是感到非常自豪的,因為我們可以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繼續(xù)去傳承我們的文化,而我們老師只是對于他們學習和接受文化的引導人。而在引導的過程中,我們教會學生一些學習的方法和讓他們養(yǎng)成一些良好的習慣,讓他們有基本的知識儲備,以備將來的學習是我們教學的主要目的。本文就小學語文教學興趣培養(yǎng)、上課習慣、學會表達三個方面進行的論述,希望對于和我一樣在從事這份工作的同行有用。
學習習慣論文15
前言
小學科學的教學目的就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并擔負著科學啟蒙的重要任務,如何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對于科學探索的情感,體驗科學學習的方法與過程,并學會用變化與發(fā)展的角度去理解科學成果,已經(jīng)成為小學科學教師所面臨的教學問題之一。要想讓學生在科學學習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必須要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科學素養(yǎng)加以培養(yǎng),從而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
小學科學是一門啟蒙性的學科,同時也是學生接觸外界的重要途徑。小學生所具有的觀察能力并不是天生而來的,而是需要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進行培養(yǎng)的。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應對觀察和“看”的區(qū)別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看往往只是停留在事情的表面,而觀察則是更加側重于內在特征,并引發(fā)深入的思考。在歷史上,很多重大發(fā)明都是來源于科學家們的細致觀察,所以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對其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要想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教師可以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首先是培養(yǎng)學生在觀察時的持久性。小學生還沒有形成健全的自我意識,因此在觀察的過程中很難保持較長時間的專注力。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引導學生對物體進行多方面的觀察,從而使學生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以更好的提升在觀察時的耐久性。其次是要培養(yǎng)學生在觀察時的敏銳性,學生所具有的敏銳性往往是觀察能力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引導學生善于捕捉一些微小的細節(jié)和現(xiàn)象,從而使學生在敏銳的觀察中發(fā)現(xiàn)更多的科學規(guī)律。最后也要培養(yǎng)學生在觀察時的目的性,由于小學生受到年齡的限制,因此在觀察的過程中,常常抓不住觀察的重點,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有目的、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帶有目的性的對事物進行觀察,從而更好的提升觀察效率,養(yǎng)成良好習慣。
二、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的好習慣
小學科學是一門操作性較強的學科,因此學生一般都是喜歡動手,而缺乏動腦的,所以在面對多種多樣的實驗時,也常常是重于操作,而忽略對實驗意義的思考。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逐漸的養(yǎng)成動手動腦的好習慣,使學生的操作實驗的過程中可以開動腦筋,并有目的的進行探究實驗,從而在這一過程中養(yǎng)成善于思考、善于分析的好習慣,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的'了解事物的內在和本質,,從而更好的提升學習質量與學習效率。
例如在學習“土壤”時,教師應充分的利用農(nóng)村的教學資源,讓學生上課之前取一些新鮮的土壤,在上課時分別給學生一張白紙,一把尺子,攪拌棒和盛有半杯水的一個燒杯,以及一塊放大鏡,之后讓學生利用這些學習用具以及各種方法對土壤進行觀察,并將觀察結果進行記錄,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觀察到土壤中的大小顆粒、動植物遺體,從而認識到土壤是混合物的本質。最后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同時將泥土放在白紙上進行觀察,并將最后的觀察結果進行記錄。以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中的嚴謹態(tài)度,從而形成了動手動腦的良好習慣。
三、培養(yǎng)學生總結反思的好習慣
在科學課堂中,一些學生在進行實驗之后,所得出來的實驗結果往往缺少準確性,與預期結論相悖,或者在進行實驗的步驟就是錯誤的,因此在發(fā)生這一情況時,教師不要急于批評學生,而是要幫助學生對實驗環(huán)節(jié)進行分析,從而讓學生找出錯誤的原因,從而讓學生吸取經(jīng)驗,在以后進行實驗的過程中可以更加的認真仔細,使其獲取一定的經(jīng)驗,以保證類似錯誤不會在發(fā)生。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以耐心和信心引導學生做好反思與總結的工作,并對實驗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認真的實驗和反復的思考,從而取得最后的成功。
例如在進行“電路連接”的實驗時,很多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都會出現(xiàn)小燈泡并未點亮的故障。因此在發(fā)生這一情況時,教師不要急于告訴學生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而是要引導學生自己找出出現(xiàn)問題的環(huán)節(jié),然后對小燈泡不亮的原因作出分析,這樣學生就會找出各種各樣的原因,比如電池沒電、線路中斷、接觸不良等等,并及時的找出解決的對策,經(jīng)歷過這樣的“失敗”,讓學生收獲了更多的知識,并通過反思與總結更好的引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求知欲。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應及時的引導學生進行總結與反思,從而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鍛煉機會,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結論
綜上所述,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往往比獲得知識更為重要,其不僅為學生的今后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對學生的未來也會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以使學生擁有勇于質疑、敢于探索的學習態(tài)度,從而幫助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更有效的掌握學習技能,提升學習水平。更多關于在農(nóng)村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方式方法讓我們在未來的實踐中一起探索吧。
【參考文獻】
[1]吳國政。如何在科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J]。中國校外教育,20xx(S1):50
[2]何紫亞。如何在科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J]。菏澤學院學報,20xx(S1):163—164
[3]靳新軍。如何在科學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J]。菏澤學院學報,20xx(S2):118—119+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