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v欧美v国产v在线成_制服丝袜中文字幕丝袜专区_一区二区三区韩国电影_激情欧美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美術鑒賞論文

時間:2022-02-21 14:20:09 畢業(yè)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美術鑒賞論文15篇

  在現(xiàn)實的學習、工作中,大家都寫過論文吧,借助論文可以有效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那么一般論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鑒賞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美術鑒賞論文15篇

美術鑒賞論文1

  一、平衡好美術專業(yè)學科特征和社會學(史學)特征的關系

  一方面,教師要防止過分強調美術的學科的特征、課堂上大量使用美術專業(yè)名詞、技術術語,將本該賞心悅目的美術欣賞課,上成生澀枯燥的“學術研究課”,要知道所面對的是沒有任何專業(yè)基礎的高中生,結果必然是學生們不明所以、興趣盡失。有一句玩笑話這么說:“如果你不喜歡一本書就把它變成一本教科書”,這固然是句玩笑話,F(xiàn)行教材求大求全、內容龐雜廣博,融古今中外于一篇,偏重理論說教而欣賞愉悅指數(shù)偏低;當然,教科書的編寫必定有它的原因,但現(xiàn)行教科書語言之拗口,專業(yè)名詞之多,枯燥無味是客觀事實,教師作為教科書和學生之間的紐帶,怎樣結合學生自身條件而選擇合適授教方式就應該是現(xiàn)今每一個高中美術任課教師不得不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其實,每一位任課教師心里都清楚,我們所面對的幾乎都是非專業(yè)的學生,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要想讓這些可能連愛好者都算不上的高中生達到藝術品欣賞者的層面,我們就要學習白居易,去干“老嫗能懂”的活,專業(yè)知識要盡量通俗化,避免把美術作品神圣化,用生活化的講解讓美術作品更容易理解,如果我們一味的講構圖講比例、講透視講線條、講造型講光影、講色彩講表現(xiàn)……那么對應起每一件作品時,都會是翻來覆去那幾句,自己都覺得無聊,又怎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還要防止一味迎合學生興趣,將美術鑒賞課上成歷史課或社會學課而失去學科特征。那么,從作品歷史背景到專業(yè)技術技法再到理論知識,教師把所有都講一遍應該不大現(xiàn)實,如何平衡幾者之間的關系則考驗授課教師的技巧和水平。美術作品的欣賞固然離不開社會學式鑒賞;有時作為一種主要的鑒賞方式又必不可少,但是如果脫離美術學科知識,是不是覺得社會學或者史學老師更適合?那么美術老師本身的優(yōu)勢又在哪里?社會學式的鑒賞是要著重與當時的社會背景與文化背景,一件作品的誕生離不開它所依托的社會和文化背景,談及作品本身必然無法繞開作品背景,把美術鑒賞課、美術理論課與美術技法課以及相應的社會、文化、政治、宗教等與作品相關的知識實現(xiàn)無縫對接需要的是一個復雜而龐雜的體系,一個高中美術教師能否積累起與之對等的知識積累,本身就是一個考驗,基礎教育的缺失,歷史的欠賬又太多,小學階段覺得美術學科專業(yè)知識太難懂不提、興趣第一;初中美術老師認為理論不必太多,興趣和實踐就好;到了高中鑒賞課匯集到一起時,尷尬的局面可想而知。在實際的教育教學活動里,我們既不能忽視課程本身的專業(yè)性,也不能刻意淡化作品本身社會學和歷史學的作用和地位,進而忽視了學生在專業(yè)上的深度和廣度上的探索,稱職的專業(yè)教師應該平衡好幾者關系,這也是展現(xiàn)一名高中階段美術老師的獨特魅力所在。

  二、把握好基礎知識學習和作品欣賞并重的關系

  作品欣賞重在感受美,基礎知識重在研究如何到達理想之美。因此,在教學中通過運用美術基礎知識對作品進行理性的分析,美術欣賞才能收到好的效果。美術欣賞課教學要合理使用現(xiàn)代教學技術。教師要充分利用現(xiàn)代課堂教學給美術欣賞教學帶來的生機和活力,這種融聲音、圖象、文字、動畫、視頻于一體的教學技術,彌補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不足,有許多教學的重點難點、單用語言難以表達的感受就會迎刃而解。在了解到國外(如意大利)的一些高中里,美術史與藝術史的教育都占有很大的比重,在藝術教育中,這種課程安排較之于國內是有所不同的,一般的美術史的教育分為古代美術史、現(xiàn)代美術史與當代美術史(中世紀美術史在宗教學中會另開展)。這種系統(tǒng)美術史論學習所需研讀的書籍量相對較多,會耗費學生大量時間,所以國內尚不實際;但不可否認的是,系統(tǒng)的史論教育是連接文化背景與作者、作者與作品、作品與作品之間的橋梁,對于從宏觀角度看待美術現(xiàn)象是不可或缺的知識儲備。審美教育要與愛國教育相結合,是要通過了解自身的文化背景中美好精致的元素來建立民族認同感,不知道、不了解又何談認同?現(xiàn)代社會已經很大程度的改變了幾千年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也隔斷了一些傳統(tǒng)文化的連續(xù)性,現(xiàn)代人想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和審美逸趣只有通過學習,獲取與之相對應的審美能力,正是這樣,基礎教育中的審美教育有可能激發(fā)受教育者對審美活動與審美能力學習的自覺性,進而在諸多紛亂復雜的文化現(xiàn)象中過濾出屬于適合自己的部分既文化認同,藝術教育對于連接幾千年燦爛的華夏文明是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

  三、處理好生活與藝術的關系

  其實,無論從遠古到現(xiàn)代,自人類社會伊始,美術現(xiàn)象就隨之出現(xiàn),其功能歸根結底就是裝扮人們的生活,從王侯將相到平民百姓——衣食住行是也;除了那些大師經典之外,美術教師也要注意引導學生多去注意身邊生活中的審美、諸如城市景觀、園林建筑、家居家具,工業(yè)產品、服裝服飾、廣告裝潢等社會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形式現(xiàn)象及普通生活用品去中發(fā)掘和發(fā)現(xiàn)具有審美價值的元素,要讓學生體會到美術不單是形而上、愉悅視覺的精神藝術,其實它更多是可使用的藝術,人們常說: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實反過來,藝術又影響著生活——即藝術的生活(有品位的生活)!芭f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美術的發(fā)展,一如人類社會的發(fā)展,美術作品最終走下神壇,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雖然現(xiàn)代社會的日益商業(yè)化和快節(jié)奏已經和古代社會大不相同,可文化注定要延續(xù)下去,在古典與現(xiàn)代之間搭建起某種聯(lián)系,讓古典藝術與現(xiàn)代設計之間巧妙的轉換、古為今用、西為中用、學生要知道有多少古典藝術精品至今仍在影響著現(xiàn)代人的生活。高中的美術教師就應該搭建起這樣一座橋梁,讓正處于現(xiàn)代社會里的現(xiàn)代青年了解他們有可以選擇的生活方式;藝術的生活其實無處不在,它不是海市蜃樓、望而不及高不可攀,在更多時候,它只是一種個人的選擇,當前高中階段美術鑒賞的真正意義應該在于盡最大程度努力,對學生生活中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方式加以引導,讓學生們知道,其實不論將來他們成為什么樣的人,都需要了解人類社會幾千年一路走來的初衷:生活需要藝術之美來裝扮美即是生活藝術的生活!

美術鑒賞論文2

  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已成為一種事實。而如今,我認為世界已經加速步入“后經濟全球化時代”,即全方位的全球化的時代,包括政治、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全球化。在文化教育領域,文化教育的全球化將成為新時代文化教育發(fā)展的一個基本態(tài)勢。國內文化教育方面,出國留學、雙語教學、外籍教師、校際合作等等多種教育全球化的方式陸續(xù)出現(xiàn)。大局勢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首先從文化全球化的角度考慮教育問題,并不斷地做更多的實踐和探索。高中學審美觀和價值觀正在形成,已經具備一定的判斷力以及接受和吸收大量知識信息的能力,選擇在高中美術教育階段引入國際化的文化元素是比較迫切和現(xiàn)實的選擇。

  一、現(xiàn)代藝術導入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必要性

  我們研究上海高中使用的兩種教科書會發(fā)現(xiàn),教材中美術鑒賞部分以中華民族藝術及國外古代經典藝術為主,比較缺乏現(xiàn)代藝術的鑒賞內容。就此,筆者在20xx年10月份對執(zhí)教的上海市金山區(qū)亭林中學高一、高二的班級做了調查問卷,統(tǒng)計調查結果如下:學生對現(xiàn)代藝術家的認知度在34%,對現(xiàn)代藝術概念的理解度在18%,對現(xiàn)代藝術名作的認知度在30%,對現(xiàn)代藝術展覽的參與度在21%。根據(jù)問卷調查結果分析,大部分高中學生對現(xiàn)代藝術很陌生,學生對四項現(xiàn)代藝術的基本要素的了解或參與程度最高不超過35%。另一方面,我們看學生對現(xiàn)代藝術的興趣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在我們問卷對現(xiàn)代藝術作品向學生舉例說明后,根據(jù)問卷調查結果分析,71%的高一、高二學生對接觸現(xiàn)代藝術感興趣;10%的學生認為一般;19%的學生沒興趣。大部分學生之所以感興趣主要是因為認為現(xiàn)代藝術激發(fā)想象、獨特新奇和時尚美觀。可見,學生對現(xiàn)代藝術形式和內容是充滿了興趣的,但是處于似懂非懂的狀態(tài),而現(xiàn)行的教材對現(xiàn)代藝術的內容設置比較缺乏,學生對社會中接觸機會很多的現(xiàn)代藝術的“鑒賞”興趣和能力未得到滿足。所以,筆者認為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過程中,很有必要做導入現(xiàn)代藝術的探討和實踐。

  二、現(xiàn)代藝術與高中美術鑒賞教育的匹配性分析

  1、現(xiàn)代藝術解讀

  現(xiàn)代藝術起源于古代地中海沿岸(埃及、希臘、西亞)的西方藝術?梢詫F(xiàn)代藝術理解為在科學和理性的原理之上,用各種不同類型的視覺風格組合而成的一座大廈。本文想研究說明的主要是最新的現(xiàn)代藝術后期的主要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幾類:大地藝術(EarthArt)、裝置藝術(Installation)、概念藝術(ConceptualArt)、過程藝術(Processart),F(xiàn)代藝術表達的價值觀主要是幾個方面,一是不求純粹;二是善待傳統(tǒng);三是非個人化,四是多種標準。

  2、與高中美術教育的匹配與結合

  并不是所有的現(xiàn)代藝術內容都適合高中生群體,現(xiàn)代的高中生活潑好奇愿意接觸和嘗試不同的文化和藝術形式,同時他們又具備了很強的自我意識,對強迫性接受的知識有很強的抗性,而且他們的自我判斷力和思考力也沒有成熟。從原則上看,我認為還是從學生的興趣和藝術價值的本源出發(fā)相結合考慮,能開拓視野激發(fā)想象力、提高審美感、故事感、共情能力等感知力的藝術形式,介紹一些最新的、時尚的、具備新奇獨特性能夠激發(fā)學生想象的內容,并且規(guī)避一些內容,兩者結合作為高中美術鑒賞教育的補充。

  從實踐上,先從現(xiàn)代藝術簡史的介紹開始,選取4種形式的現(xiàn)代藝術——大地藝術、裝置藝術、概念藝術、過程藝術的代表作品,通過多媒體的方式呈現(xiàn)教學,介紹代表藝術家,對作品表達的思想和藝術價值做評價,然后在做交互式的批判評價,并且可以結合初級的藝術實踐,最終達到藝術評價和批判相結合。

  三、現(xiàn)代藝術導入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意義筆者在經過一段時間將現(xiàn)代藝術導入高中美術鑒賞教學課程的實踐之后,認為這樣的實踐有以下重要的價值:

  1、文化藝術興趣的培養(yǎng)

  現(xiàn)代藝術從表現(xiàn)內容上是取材于我們現(xiàn)實生活;從造型語言上可以是一張老照片、舊衣服等,具備了多樣性。實踐證明,新異的現(xiàn)代藝術能夠形成對學生的強吸引力,進而能培養(yǎng)學生對文化藝術的興趣、知識及鑒賞能力。

  2、開闊視野,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

  現(xiàn)代藝術重視科技和思維兩大內涵,因而與現(xiàn)代藝術媒體有極強的結合。通過現(xiàn)代藝術實踐,學生可以更深刻的體會到多元的文化、科技、材料知識、信息、新觀念等,可以明顯的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3、批判性思維方式

  高中生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以及審美觀正在形成,通過現(xiàn)代藝術的批判性鑒賞,可以培養(yǎng)學生看待社會事物的思維方式,不輕信、不盲從、不唯書、遇到事物去思考分析、鑒別批判的思維方式對他們有益。

美術鑒賞論文3

  引言

  高中美術鑒賞課就是要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具有濃厚藝術氛圍的課堂,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中能自由展現(xiàn)自己獨特的見解,張揚多彩的個性。教師如何呈現(xiàn)這樣的課堂給學生呢?在設計教學時要從學生興趣角度、認識角度去尋找有效方案。課堂場景的設置,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喚起學生對美術作品鑒賞濃厚的興趣,更主動的去了解、探索作品中折射出的相關知識。許多教師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嘗試,有效果比較好的,也有一些為了迎合學生的胃口,甚至把現(xiàn)在流行但沒有多少意義的東西引入課堂,得到學生暫時的興趣和笑聲,給人嘩眾取寵的感覺,與教學內容鏈接的牽強附會。只有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相呼應的場景,才能達到理想的課堂效果。學生在場景中進行自我角色定位,大膽參與,身臨其境,感悟美術作品獨具魅力的視覺空間和思維空間,自由的發(fā)揮想象,有助于感性知識的形成,有利于抽象知識的具體化。

  一、確定場景主題,選擇場景形式。

  其實高中美術鑒賞湘版教材每一堂課都給了一個鮮明的主標題,對于選擇怎樣的場景給了直接或間接的提示,把握好教學目的,尋找恰當?shù)膱鼍爸黝}還是比較容易的。比如教材二單元第四課《人間生活》,主題內容是“生活”,和教學目的“解美術作品表現(xiàn)世俗生活的各種方式”是一致的。根據(jù)這一主題,為其選擇一個場景形式——“劇情式”,把學生近段時間比較喜愛的穿越劇情境作為本課的主線,引導學生進行時空穿越到唐朝宮廷、五代貴族家庭、宋代市井、南宋鄉(xiāng)村,感受不同時期、不同階層人們的生活場景、穿著打扮、風俗習慣等。整堂課學生一直充滿好奇,跟著這一場景思路,認真的觀察、思考、想象,學習熱情高漲,主動研究畫面內容,主動思考作者表現(xiàn)人們生活場景的意義。場景設計激發(fā)了學生的情感,推動學生認知活動的進行。找準課堂教學的主題內容,還就可以確立幾個相關的場景形式。比如教材三單元第一課《追尋美術家的視線》,這個題目的關鍵詞是“視線”,不同美術家的視線看到的事物是不一樣的,思想也是不一樣的,所表現(xiàn)出的畫面各有奇趣。與該課的教學目的是一致的!耙暰”可作為場景主題,有很多種設計方案,第一種,設計一個小活動場景,《我愛我班》攝影比賽,讓學生用手機拍攝班級一角,并談一談自己的構思、構圖、及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學生為了在比賽中獲勝,充分發(fā)揮想象,盡量展示獨特的取景視角。教師引導學生對自己拍攝的作品進行分析,逐步引入到對藝術家作品的鑒賞中去。攝影比賽的場景設計,讓學生從攝影比賽的參與者到攝影作品的分析者,再到對藝術家作品的鑒賞者,學生隨著角色的不斷變化,理解的層次也不斷提升。第二種,給學生設計不同情緒的場景,利用一個主題的畫面煙“雨朦朧的小徑”,當情緒低落時,看見這樣的景色,是怎樣的心情。愉快的心情看這幅畫,又是怎樣的感受。只要找準場景主題,場景形式各種各樣,課堂的變化也會多姿多彩,不同的班級,不同的情況,選擇不同的場景。讓課堂更貼近學生,學生也會喜歡這樣的課。

  二、運用活動課模式,創(chuàng)設教學場景。

  課堂教學場可景千變萬化,活動課是學生最喜歡的課堂形式,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顒诱n是學生的天堂,他們可以自由的討論,自由的展現(xiàn)才華。把教學課設計成活動課的模式,創(chuàng)設相應的活動課場景,讓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取長補短。在第二單元第一課《原始人的創(chuàng)造》,有一個爭論的問題:原始美術起源說。運用活動課中辯論賽的模式進行課堂教學。場景設計程序為:

  1.根據(jù)題目進行正反方分組。

  2.讓學生用十分鐘的時間自學本課內容或查找課外知識,在作品鑒賞中提煉出有利于自己辯論觀點的相關內容。

  3.辯論賽三十分鐘。

  4.最后五分鐘教師進行問題的闡述。這樣的教學場景設計,學生真正成了課堂學習中的主導者,他們更有興趣在一起討論問題,促進了合作學習的熱情。教師在場景活動中不斷的引導學生轉入對美術作品的解讀,師生在互動中逐漸完成學生的學習目的!稌r代的脈搏》這一課,出現(xiàn)的作品如:《門神》《一輩子第一回》《大批判》等,離現(xiàn)代學生太遠了,欣賞這些作品沒有多大興趣,對當時社會也不太了解。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加深印象;顒诱n場景主題設計為“年代秀”,將學生分成六個組,代表六個不同的年代。課堂前十分鐘學生用手機上網(wǎng)查閱自己所代表的年代信息。教師利用美術作品中含有的形式、內容、風格與作品社會背景相聯(lián)系起來,設置問題,讓六個組的學生進行“年代大比拼”競賽。原本生硬的內容變得鮮活起來,鞏固了學生用語言表達視覺藝術獨能力,強化了視覺感受。

  三、教學場景中的角色定位。

  在教學場景設計中,必須充分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為其設定角色,調動學生健康的情感體驗,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有助于感性知識的形成,有利于抽象知識的具體化。如:在第三單元第九課《各異的風土人情》這課場景設計中,教師的角色定位于一個熱愛民風民俗,熱衷于民間工藝品收藏的旅行者。學生的角色則成了各個地區(qū)導游,教師背著行囊從本地出發(fā),每到一處學生導游就要介紹當?shù)氐娘L土人情和民間工藝品。針對許多充滿職業(yè)幻想的高中生,他們的參與積極性非常高,還有了激烈的競爭場面。學生在這樣的角色中盡情的釋放自己的能力,張揚自己的個性。在角色的情感體驗過程中,學生能把美術知識與其他的知識相互滲透,在自己的角色中釋放,這也是抽象知識的探索過程。教學場景的設計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情感體驗,在特定的場景中感知、理解、運用所學知識,從形象的感知達到理性的頓悟,提高了美術作品的鑒賞效率,學生有了了解美術作品的熱情,更加主動去探索、研究抽象的美術知識.

美術鑒賞論文4

  題目:生活中的美

  院系:電子與電氣工程學院

  班級:129711

  學號:

  姓名:王艷梅

  電話:

  指導老師:薛文勇

  書法班次:13春16班

  學年學期:20xx年-20xx年第二學期

  生活中的美

  ——美術鑒賞課有感摘要:美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學會欣賞美術便走出了欣賞美的關鍵一部分。因此學習美術鑒賞是一門很重要的課程!在這門課程的學習中我們能夠學到很多東西。所以,我很高興這個學期學習了美術鑒賞這門令人陶醉的課程,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在美的世界里留連忘返,學習了許多關于美術的基礎知識和發(fā)展歷史,了解了許多享譽世界的偉大畫家,欣賞了許多耳熟能詳?shù)慕浀涿佬g作品,仿佛在緊張的學習之余讓自己的心靈找到了一個暢快休憩的迷人小島。

  【關鍵字】生活美術鑒賞

  美術,作為一種美的表達形式,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成為生活的調和劑。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深刻的感受到美的意義所在。在這個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中國的傳統(tǒng)繪畫,體味到了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魅力。我們都從中感受到了華夏傳統(tǒng)的美妙,體味到古典的魅力所在。同時我們也了解到中國不同的美術種類,在這門課的學習中感受最多的就是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增強了民族的自豪感與自信心,有提升了對祖國的愛。中國是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度,其美術的發(fā)展歷史更是一部豐滿的史詩。

  生活就像火焰,跳動在紅色的起點;生活就像水流,流淌在清新

  的田野;生活就薄霧,飄散在命運的藍天;生活就像樹葉,成長在希望的眼前;生活就像大海,不屈在堅實的地平線。生活是美好的,它需要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美,它體現(xiàn)在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特色。細細體會,你會覺得生活很美。

  倘若說欣賞自然之美需要睿智和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真諦的眼睛,那么欣賞人間真情,則需要有細膩的情感。在高速發(fā)達的現(xiàn)代社會,大多因生計而疲于奔波,身邊的零散瑣碎的事情往往被忽略了,漸漸地把日子過得淡然無味,一頭霧水,不知道生活到底為了什么?“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的天空下蔭蔽?”,作家冰心的細膩由此可見一斑,這應該是她最真摯情感的表白。細膩的情感燃燒時,身邊的細微的美肯定會熠熠生彩、璀璨奪目的。此時的生活還會索然無味么。

  一次素不相識偶遇的幫助,這也是生活中的美。一次幫助,一聲親切的問候,身邊碎事情看起來似乎而繁雜,不經意中大多放棄了,長時間的漠然必然麻木不仁,也就無從談起美的存在。美是一種毫無標的的愉悅。如果你會欣賞,你會覺得生活之美。

  生活是美麗的,不是苦惱太多,而是我們胸襟不夠開闊;不是幸福太少,而是我們不懂生活??

  正所謂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的確,生活是五彩斑斕的,生活需要發(fā)現(xiàn),需要我們懷著快樂的心情,樂觀的心態(tài)去感悟,有了發(fā)現(xiàn)與感悟,生活的萬花筒才會色彩繽紛,人生的旅途才會熠熠生輝!

  當你懷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心情去感受生活時,你不難發(fā)現(xiàn):曲折中有佳境,艱難中有趣味.當你用心去接觸生活時,你不難發(fā)現(xiàn):沉默的會變得親切,平淡的會變得精彩,丑陋的也會變得美麗!

  歲月無聲在我們身邊穿梭,你會發(fā)現(xiàn)一切美好的事物在腦海中定格.秋日的斜暉投下了俏麗的影子,樹葉像一只只彩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盡情演繹自己的美麗,落葉歸根!夏夜的繁星調皮地跟我們眨眼睛,有了星星陪伴,任何煩惱孤寂便銷聲匿跡.春日里“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細雨,吹面不寒楊柳風,萬紫千紅的百花,冬日里銀妝素裹的世界。

  時間不斷流逝,不會因某個瞬間停駐,就像兩條平行線把距離拉得再近也沒有交點.我們要做的是把紛至沓來的憂慮、煩躁、苦悶、悲傷??變化成絢麗奪目的五顏六色,給心情涂上顏色,為生活著上顏色.給心情涂上顏色,我們能夠在明麗的日子想到日后還將出現(xiàn)狂風暴雨;給心情涂上顏色,我們能夠在失落的時候想到前方還有繁花似錦;給心情涂上顏色,我們能夠在心灰氣餒的時候想到生活中還有自信堅強;給心情涂上顏色,我們能夠在失敗挫折的時候想到成功的路上還有勝利的曙光。

  課程中我們欣賞了不計其數(shù)的美術作品,除了中國的傳統(tǒng)繪畫,也包括許多西方的美術名著名作,比如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西斯廷圣母》等氣勢恢弘的作品,還有《拾穗者》、《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播種》等現(xiàn)實主義的繪畫作品。同時,我們還了

  解到中外美術能夠完美的結合。美術就是擁有這樣神秘的力量。經過課程中與美術的相處,我被深深的吸引了,開始更加熱愛美術。

  通過美術鑒賞課的學習,我也深深體會到美術也是從生活中而來的.一切皆源自于生活.生活也是美術的重要出處.品味美術就如同品味生活,讓人感受其中的種種喜怒哀樂。對待美術的態(tài)度其實也是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樂觀,悲觀,皆如美術一樣。美術是生活的調劑品,它能使你的生活更加多彩。我們能夠通過欣賞一幅畫,一處建筑,來親近藝術,從而喜歡藝術,熱愛藝術.在美術欣賞的過程中美術所展現(xiàn)的內在美會極大地感染我們,我們的性情和愛好會在藝術欣賞中得到凈化.隨著藝術視野的開闊,我們的精神面貌會得到升華,高尚的人格素質和審美情趣也會在愉悅中形成.可以說,美術鑒賞是人的心靈體操,是靈魂的凈化劑,它能穿透人感情麻木的愷甲,使人們在內心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美術鑒賞課對人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對人的身心發(fā)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促進和補足作用.對人的性情有極大的陶冶作用,會使人成為一個感情豐富的人,一個有格調和品位的人,一個富有同情心的人,一個拒絕暴力的人。

  美是人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美,如同生命里的行進步伐一般.伴隨著生活中的美,尋找那片屬于自己的天地。美術能陶冶人的性情,當你真正沉浸在美術中的時候,你會忘掉世俗中一切繁雜的事,盡情的暢游在美的世界中!所以我一直很喜歡美術,美術帶給人的那種閑適心情難以言表,也是最能給人以靈魂的洗滌的重要部分。當你托著一個疲憊不堪的身子骨回家時,輕輕打開車

美術鑒賞論文5

  “生活對我來說就是一次艱難的航行,但是我又怎么會知道潮水會不會上漲,及至淹沒嘴唇,甚至會漲得更高呢?但我將奮斗,我將生活得有價值,我將努力戰(zhàn)勝,并贏得生活”——這是生活在低處、靈魂在高處的梵·高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對于這位極具個性的超時代畫家來說,他悲苦的一生就是向命運抗爭、為藝術獻身的一生,也是強烈捍衛(wèi)生命個體尊嚴的一生。 梵·高在自己繪畫的成熟期創(chuàng)作了《向日葵》這幅作品,畫面上朵朵葵花夸張的形體和激情四射的色彩,使人頭暈目眩。他內心充滿激情地去畫那些面朝太陽而生的花朵.花蕊畫得火紅火紅, 就像一團熾熱的火球;黃色的花瓣就像太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一般.畫家用奔放不羈、大膽潑辣的筆觸,仿佛使其中的每一朵向日葵都獲得了強烈的生命力,在這里你用

  “栩栩如生”來描繪這些向日葵,已經顯得軟弱和淺薄,因為那火焰般的向日葵仿佛是一朵朵燃燒的生命,畫家賦予它們一種生命蓬勃燃燒的沖動和張力。有人說這是“梵·高的向日葵”,因為那是他內心火熱感情的寫照,是他精神力量的外露,就如同沒有曹雪芹就沒有《紅樓夢》一樣,沒有梵·高就肯定沒有梵·高式的《向日葵》。天才的藝術家往往能在某個領域樹立起劃時代的藝術高峰,后人只能膜拜,絕不可以企及,梵·高就是如此。作為現(xiàn)代表現(xiàn)主義的先鋒,極端個性化藝術家的典型,梵·高更強調他對事物的自我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視覺形象,他大膽追求線條和色彩自身的表現(xiàn)力,不拘一格,恣意妄為。他曾說過:“為了更有力地表現(xiàn)自我,我在色彩的運用上更為隨心所欲。”其實,在這幅作品中不僅是色彩、線條,就是透視和比例也都面目全非,徹底變了形,以適應畫家隨心所欲表現(xiàn)自我的需要。凡·高這種無拘無束的創(chuàng)造風格,使他把不同類型的人物、花卉和靜物,都拿來當作了“習作”的對象,并一絲不茍地把它們直接寫生出來的,從這個層面看他是在描寫印象,但外在的手法已經不再重要,他更注重畫中的內涵和神韻。從而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從印象派那兒得到不可或缺的藝術啟蒙后,他以超越印象派極遠。正如他說過的那樣:“關于藝術’一詞,我找不到比下述文字更好的闡釋:藝術即自然、現(xiàn)實、真理,但藝術家能以之表現(xiàn)出深刻的內涵,表現(xiàn)出一種觀念,表現(xiàn)出一種特點,藝術家對這些內涵、觀念、特點有自己的表現(xiàn)形式,其表現(xiàn)形式自成一格,不落窠臼,清晰明確。” 作為一位用生命創(chuàng)作的畫家,梵·高將自身的主體創(chuàng)作意識、內心的情感意識與東方繪畫的因素加以巧妙融會,在最慘烈的生活境遇和對藝術狂熱執(zhí)著的追求中,樹立起了劃時代的豐碑。

美術鑒賞論文6

  初等教育專業(yè)美術專修生將在日后的教育工作中擔負著小學美術的教學工作。小學美術教育除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作畫能力外,更多的將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興趣,建立審美意識,學會如何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因此,這就要求小學美術教師不僅具有較強的繪畫實踐能力,而且更要具有很強的發(fā)現(xiàn)美和認識美的能力,不斷引導學生培養(yǎng)正確的審美認識,這一能力的獲得就必須要求美術專修生有正確的、全面的、較強的對美術作品和美術現(xiàn)象的鑒賞能力。

  在美術教育工作中發(fā)現(xiàn),很多美術專修生通過一段時間的專業(yè)技能訓練,畫面表達能力有較大提升。同時也經常反饋這樣的信息:畫的真好,某某物體畫得真像;也有學生將自己的作品給我點評,當我反問學生,你覺得自己的畫怎樣時,學生就傻了眼,除了對表面的形體、體積、空間的判斷,然后就無法深入的思考與認識,當面對梵高的《向日葵》、羅中立的《父親》等這樣的經典作品更是無法鑒賞。教師平時可能一味注重繪畫技能的訓練,忽視了學生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造成了“眼低手高”的局面,這樣下去學生的畫面會越來越“匠氣”,學生會嚴重缺乏正確的審美認識與藝術創(chuàng)新意識,也將無法適應美術教育工作。

  下面就如何加強學生鑒賞能力培養(yǎng)淺談我的看法:

  一、加強美術理論學習,建立審美體系

  在目前的美術教學中,美術史論的教學是相當薄弱的,無論是課程設置還是教師教學本身。往往只注重了繪畫技能的培訓,造成了普遍的“眼低手高”的僵局。

  加強美術史論的學習,全面了解中外美術的起源、發(fā)展、演變、流派等,讓學生建立基本的審美意識和完整的審美體系。當然,這種理論的學習是比較枯燥的,教師應當結合當時社會環(huán)境、社會反應和社會影響來教學。例如:唐代張萱的《搗練圖》,描繪了當時貴族婦女的生活風俗;閻立本的《步輦圖》描寫了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這一漢藏兩族通婚的史實;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把汴京的繁華景象,汴河上下的各種人物、景物等社會生活風貌無不具體而生動、真實地展現(xiàn)給我們,在繪畫史上具有重要的價值;吳道子所畫的人物頗有特色,筆不周而意足,貌有缺而神全;他還善于輕重頓拙似有節(jié)奏的“蘭葉描”,筆勢圓轉,衣帶飄舉,盈盈若舞,形成“吳帶當風”的獨特風格,風行一時……徐悲鴻畫的馬、鄭板橋畫的竹、李可染畫的山等等,除了給我們以美的享受,還讓我們了解歷史,認識社會,向我們傳達了一種精神。通過教師將作品、人物、社會背景進行有機結合,將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美術史論的興趣,幫助學生逐步建立審美體系。

  二、賞析經典作品,強化審美意識

  教育學家第斯多惠在教師規(guī)則中講過:“我以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沒有興奮的情緒怎么激勵人?怎么喚醒沉睡的人?”學生閱歷、知識、經驗的不足,很難對美術作品積極主動地欣賞。這就要求教師在美術鑒賞教學中對學生作適當?shù)囊龑Ш图ぐl(fā)。

  于此,教師應經常性賞析一些不同類型的經典作品讓學生感受、體驗、分析、判斷,而獲得審美享受和美術知識,強化審美意識。教師可幫助學生分析美術作品的形象、情節(jié),特別是一些引人入勝的細節(jié),如父親耳朵上的筆、蒙娜麗莎的神秘的微笑等等,再通過生動恰當?shù)恼Z言描述,以此為突破口引發(fā)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

  美術作品一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文化情境是指一件美術作品被創(chuàng)作出來的時候所依托的文化環(huán)境、條件及其特征。因此,在美術鑒賞教學時,不僅講技法,更要把作者、美術作品所處的時代背景交代清楚。例如凡高的《星空》就有必要介紹有關凡高生平的一些故事,欣賞畢加索的《格爾尼卡》時,學生就應該了解歷史背景。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對畫內畫外進行自主思考。

  另外,學生受文化修養(yǎng)、社會背景的差異影響,審美需求和角度也不一樣。教師要能容忍和接受學生的各種見解和感想,對學生的審美傾向和差異持有正確的態(tài)度。

  三、提高習作質量,滲透審美情感

  在日常的繪畫中,不僅是提高繪畫表現(xiàn)技法的學習,更是進行審美滲透的好時機。那怕是一個簡單的陶罐,一幅普通的風景,也要求學生對客觀物象進行概括、提煉,滲透進自己對物象的審美情感,甚至可以通過物象表達對社會狀態(tài)及人物情緒的表現(xiàn)。通過這種長期的思考與練習,讓學生不由自主地將繪畫練習與審美情感相融合,以此來建立良好的審美認識。

  我想,通過以上方法的教學與實踐,定會讓初等教育美術專修生的美術鑒賞能力得到較大提高,當學生建立了完備的審美體系和較強的審美能力后,對畫面本身也有大幅的提升。

  總之,美術不僅屬藝術范疇,它是學術,是社會科學,以學術啟發(fā)技術,點石成金,技進乎道,庶幾不惑,則更易于成為藝術。

美術鑒賞論文7

  摘 要:現(xiàn)階段,校本化實施是一項重要的教學策略。在農村高中美術鑒賞課教學中怎樣實現(xiàn)校本化,是以下要探討的主題,希望在分析和研究之后能給同行老師帶來一定的幫助和參考。

  關鍵詞:農村高中;美術鑒賞課;教學;校本化

  美術鑒賞課是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具有設計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關鍵所在,這對于學生來說,可以加強對物品的了解和判斷,熟悉物品的特征,有助于今后對美術的學習,與此同時,美術鑒賞課也應當進行校本化,與學校的具體教學情況相結合。農村高中學生在進行學習時,首先必須學習物品鑒賞,對物品的結構進行分析和理解,充分理解美術學習的內外意義。

  一、美術鑒賞課校本化能夠高效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對于農村高中生來說,教師在美術鑒賞課教學中進行校本化,可以引導學生對物品進行鑒賞,然后再去進行大量的練習。如果不這樣做,他們就無法對物品進行審美和評價,會遇到更多的學習困難,無法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隨著時間的延長,可能對學習美術產生厭煩情緒。很多學生在一開始的學習過程中,只會單純地看到事物的表面特征,并不能真正去解剖事物的內外結構,所以在高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進行鑒賞教學時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對美術鑒賞課進行校本化,會使美術鑒賞課變得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在美術鑒賞課上,大多數(shù)高中生只會看到物品的表面現(xiàn)象,只會停留在物品的外觀特征上,并不能對物品進行深刻的分析和理解。但是,如果高中美術教師進行結構素描的授課方式,就會減少此類問題的發(fā)生。我們都知道,結構素描的側重點就是對事物的外觀特征及內外結構等進行研究和分析,從而描繪出來。如果采取這樣的授課方式,學生就會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結構素描的任務。

  二、高中美術鑒賞課實現(xiàn)校本化的具體途徑

  1.根據(jù)農村高中教學的實際情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學習興趣

  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是他們學好美術鑒賞課的前提條件,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關鍵。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會影響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發(fā)揮,所以教師可以適當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從而通過外觀的觀察進行空間想象,加深對事物的理解,這樣學生會對美術鑒賞課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愿意去主動學習美術。

  2.根據(jù)農村高中教學的實際情況,鍛煉學生細致入微地鑒賞美術作品

  根據(jù)農村高中教學的實際情況,要鍛煉學生細致入微地鑒賞美術作品。例如,《父親》這幅作品,作者羅中立通過對一位農民父親外貌形象細致入微的描繪,為我們展現(xiàn)了人物飽含滄桑又帶有盼望之心的一雙傳神眼睛,那雙粗糙深棕色的手,破舊的瓷碗都被充分地表達出來,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感覺,不能遺忘于心間。高中美術老師,要鍛煉學生細致入微地鑒賞美術作品,以逐步提高學生的鑒賞水平。

  3.根據(jù)農村高中教學的實際情況,通過作品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農村高中美術教師在授課時,根據(jù)農村高中教學的實際情況,應該引導學生對世間萬物進行分析理解,可以通過各式各樣的有效方法加強學生鑒賞的練習,提升鑒賞能力。例如,《血衣》這幅作品,作者通過高超的技巧,同時融入了自己的靈感,猛烈批判了剝削階級令人厭惡的嘴臉和他們的殘酷無情,讓人們知道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來之不易,更加懂得感恩。在學習鑒賞美術作品的過程中,只有抓住生活中事物的特點和外觀及其實質構造,才能提高高中生對于美術的鑒賞水平。

  4.根據(jù)農村高中教學的實際情況,增強鑒賞的技巧和方法

  根據(jù)農村高中教學的實際情況,鑒賞課教學是審美的過程,老師的講解對于學生學習鑒賞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作品鑒賞過程中的技巧和方法,包括:首先,繼承傳統(tǒng),深入研究,汲取精華。其次,鑒賞要突出表現(xiàn)自己的特色,推陳出新,體現(xiàn)時代性。時代在不斷發(fā)展,鑒賞的角度也隨之不斷變化。最后,鑒賞作品要體現(xiàn)民族精神,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融合。

  三、美術鑒賞課的校本化是訓練學生對事物認知的關鍵

  根據(jù)農村高中教學的實際情況,美術鑒賞要求學生在鑒賞過程中做到思維連貫性,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所以,鑒賞能力在現(xiàn)代美術中占有一席之地,它是訓練學生對事物認識了解的關鍵所在。近年來,在高考美術考試中充分體現(xiàn)了鑒賞的重要性。美術鑒賞對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對事物的認知能力越來越重要,我國高中美術教學模式中要對這一方面進行調整與變革。隨著現(xiàn)代美術的發(fā)展,美術鑒賞是高中美術教學中的基石。只有教師深刻認識鑒賞教學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重要性,并對學生鑒賞的方法加以引導,提高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讓學生勤加練習,這樣就能達到學習的目標和效果。

  綜上所述,農村高中美術鑒賞課教學怎樣校本化是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只有在美術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結合教學實踐經驗的前提下,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教學和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的不足之處,我國的美術學才會越來越發(fā)揚光大。

  參考文獻:

  孫成.初中美術教材校本化實踐與研究[J].新課程導學,20xx(22):6.

美術鑒賞論文8

  鑒賞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是元朝書畫,畫家為其師弟鄭樗(chū)所繪,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全圖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當,墨色濃淡干濕并用,極富于變化,是黃公望的代表作,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明朝末年傳到收藏家吳洪裕手中,吳洪裕極為喜愛此畫,甚至在臨死前下令將此畫焚燒殉葬,被吳洪裕的侄子從火中搶救出,但此時畫已被燒成一大一小兩段。較長的后段稱《無用師卷》(無用是鄭樗的字),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前段稱《剩山圖》,現(xiàn)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院也藏有此畫的仿本。

  畫的作者黃公望,擅長畫山水,多描寫江南自然景物,以水墨,淺絳風格為主,與吳鎮(zhèn),王蒙,倪瓚zàn并稱元四家。存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圖》、《九峰雪霽圖》、《丹崖玉樹圖》《天池石壁圖》等。

  據(jù)記載,黃公望三十一歲開始作畫,由于際遇的坎坷,到五十歲左右,也就是出獄后才專心從事山水畫創(chuàng)作。《富春山居圖》是黃公望七十九歲高齡時開始創(chuàng)作的。這幅縱33厘米,橫636.9厘米的長卷,是他生活在富陽,又以富春江為題材推出的力作。為了畫好這幅畫,他終日不辭辛勞'奔波于富春江兩岸,觀察煙云變幻之奇,領略江山釣灘之勝,并身帶紙筆,遇到好景,隨時寫生,富春江邊的許多山村都留下他的足跡。這件宏幅巨制直到他謝世前不久才告完成,前后傾注了大約七年的心血,(也有說82歲創(chuàng)作,歷時四年的)這是畫家與富春山水情景交融的結晶。被后世譽為“畫中之蘭亭”。故而歷代都有著名畫家模仿。

  這卷寶圖既備受贊頌,也歷盡滄桑。在輾轉流傳過程中,曾引發(fā)出乾隆年間有趣的“富春疑案”,弄得皇帝神魂顛倒,誤判真?zhèn)?也曾因收藏家的酷愛而遭焚燒毀容之災。乾隆年間,一幅富春山居圖被征入宮,乾隆皇帝愛不釋手,但在隔年又一幅富春山居圖進入清宮。前者稱“子明卷”是后人偽造;后者是“無用師卷”,這才是黃公望的真跡。但乾隆皇帝認定“子明卷”為真,并在假畫上加蓋玉璽,并和大臣在留白處賦詩題詞,將真跡當贗品處理。直到近代學者翻案,認為是乾隆皇帝搞錯了。從而保住了一個完整的無用師卷。

  對美術及美術鑒賞的認識:美術及其作品,是人造物的一種,美術是人類運用一些物質和材料工具,通過點、線、面等各種要素通過一定的造型性、構成性、空間性的表現(xiàn)手段,在平面或立體的空間中塑造出具體直觀的可視形象。美術作品是由藝術家按照美的規(guī)律創(chuàng)作出來的,它創(chuàng)造美的形象,抒發(fā)美的情感。美術包括繪畫、雕塑、工藝美術、現(xiàn)代設計、建筑藝術及影像藝術等主要藝術形式。另外,我也覺得美術是一種愛好,直接貼近人們的生活。于美術鑒賞而言,就是對一件藝術品的欣賞,你從心底大量一件東西,覺得它漂亮與否,這就是鑒賞。讀者對一件藝術品進行審美,不是消極、被動的地去看一個東西,而是積極主動的進行著審美再創(chuàng)造活動。一件物品被創(chuàng)作出來,必然會有人去評判,評判時融入自己的品味與感情,再將自己的藝術理想與理解、藝術觀念經過若干個環(huán)節(jié)的變通、換位、異化,通過重組詞匯與語法將自己要表達的內容表述出來,這就是鑒賞。

美術鑒賞論文9

  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往往是形容我國古代藝術文化、悠久歷史的最佳詞匯。一個線條,一個輪廓,一抹色彩,看似簡簡單單的幾筆,畫家卻能夠用遠近呼應、以動襯靜等手法將人物、山水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唯妙唯俏,這就是我們中國古代繪畫的精髓所在!

  從遠古的陶瓷繪畫,到魏晉的墓室彩繪磚,再到隋唐的壁畫,個人感覺,相比較于西方油畫的死板,我們中國美術講究的是形散神聚,畫家們舉手投足之間一揮筆墨,就能表達自己對人物、事物的態(tài)度與看法——不論是一種巫術,還是諷刺官僚、表現(xiàn)民生疾苦,抑或是細致刻畫某種動物等等。通過這幾次選修課,我覺得古代的畫家不僅僅是畫家,他們往往能夠用筆墨批判現(xiàn)實或者是表達某種愿望或抱負,總之,繪畫的目的已經遠遠超越了欣賞,我們能夠從眾多的繪畫之中感受到它們所帶來的內涵美、意境美,這也是值得我們去欣賞、去研究的地方!

  在美術鑒賞這門課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顧愷之大師。顧愷之,字長康,晉陵無錫(今江蘇無錫)人。顧愷之博學有才氣,工詩賦、書法,尤善繪畫。精于人像、佛像、禽獸、山水等,時人稱之為三絕:畫絕、文絕和癡絕。謝安深重之,以為蒼生以來未之有。顧愷之與曹不興、陸探微、張僧繇合稱“六朝四大家”。

  顧愷之作畫,意在傳神,其“遷想妙得” “以形寫神”等論點,為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老師上課細心地講述了洛神賦的故事, 《洛神賦》是古代有名的詩人曹植用神話隱喻著失落了愛情的感傷的詩篇《洛神賦》,是中國古代文學中的一篇重要作品。曹植所愛的女子甄氏,在他的父親曹操的決定下,為他的哥哥曹丕奪去。甄氏在曹丕那里,沒有得到穩(wěn)固的愛情死得很慘,她死后,曹丕把甄氏遺留的玉鏤金帶枕給了曹植。曹植在回歸他自己的封地的路上經過洛水,夜晚夢見了甄氏來會他,悲痛之余作了一篇《感甄賦》,塑造了洛神的動人形象,也就是被他美化了情人的形象,甄氏的兒子曹睿將它改名為《洛神賦》。

  愷之知識淵博而有才氣,擅長詩賦、書法,尤其精通繪畫。工人像、佛像、禽獸、山水等。當時有“才絕、畫絕、癡絕”之稱。他的畫師法衛(wèi)協(xié)而又有所變化,他的畫有敷染容貌,以濃色微加點綴,不求暈飾;筆跡周密,緊勁連綿,如春蠶吐絲,春云浮空的特點。史有以曹不興、顧愷之、陸探微、張僧繇合稱“六朝四大家”。精通畫論,其“遷想妙得”、“以形寫神”等論點,對我國傳統(tǒng)繪畫的發(fā)展,影響很大。

  而在我國古代鼎盛的唐朝唐太宗時期,也不乏優(yōu)秀的作品出現(xiàn)。比如在《步輦圖》中,唐太宗被一群宮女所環(huán)繞、包圍起來,并且就連座椅都是宮女們抬起來的,這些許表現(xiàn)了閻立本對當時唐太宗、當時整個唐朝的不滿與諷刺,但同時,從來使的衣著與恭敬地神情以及唐太宗面龐的豐潤、目光深邃、神態(tài)威儀而不失和藹也能充分展露出盛唐一代明君的風范、一種神圣不可侵犯的威嚴所在。可謂是既表現(xiàn)了對吐蕃的蔑視,又在表現(xiàn)唐太宗風貌的同時表達了自己對唐朝不敢與吐蕃對抗的看法和諷刺。

  古代繪畫給我留下無窮的回味,而當代大師的作品亦能展現(xiàn)出中華民族的靈魂所在。

  “癡于繪畫,能書。偶為辭章,頗抒己懷。好讀書由,略通古今之變!币淮鷷嬅曳对眠@二十四個字評價自己。

  范曾,字十翼,別署抱沖齋主,江蘇南通人,當代中國著名的國畫大師,開人物畫一代風氣之先。作品熔山水花鳥人物于一爐,集詩、書、畫三絕于一身,在繪畫語言上有創(chuàng)新,功力不凡。他的古代人物畫,識者謂其氣韻生動,神彩飛揚,精湛嫻熟,筆力遒勁,線條簡括,形象生動。

  《鬼才范曾》封底上的那幅《鐘馗雅趣圖》,正是范老“鬼才”的一個集中表現(xiàn)。范老擅作寫意人物潑墨人物,力追古代梁楷、法常諸人,筆墨渾厚,造型生動。他繼承了南宋梁楷以來簡筆潑墨的手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其人物作品之傳神,固出于其才氣之敏悟與博學好思之修養(yǎng),至于其筆墨之能得其神,則應出于其鍥而不舍的勤奮和努力。這幅《鐘馗雅趣圖》

  1.筆法洗練、形象生動豪放。簡單幾筆構型有狀,神采豪放,線條有樣,生動鮮活。鐘馗的坦胸開衫的簡潔筆法將健碩灑脫的形象描繪得入木三分。臥蠶雙眉,紅臉多髯,使鐘馗的戾氣漸隱,英氣伶伶俐俐的流露出一點點,不可謂不惟妙惟肖。頸肩與手部的洗練線條使人物更具質感,躍然紙上。

  2.用墨有方,濃淡變化得體,則墨色活潑精神,有光彩,妙趣橫生。前人論畫謂“氣韻生動”,常以用墨佳劣為主要衡量標準不是沒有道理的。當然,一幅畫是否達到“氣韻生動”,還包括畫體的內在精神刻畫,作者情感的傳遞,以及用筆能否恰如其分地再現(xiàn)主客體的諧調一致。所有這些最終還是要靠墨色的變幻來體現(xiàn)的。

  這幅《鐘馗雅趣圖》用墨也是十分精巧。墨色豐富,“墨分五色”既有變化又有統(tǒng)一。鐘馗的衣衫以淺淡與中度墨色為主,將白衫的褶皺與光影差別以不同于西方素描的寫意手法行云流水般的表現(xiàn)出來。而濃密的髯發(fā)更是展現(xiàn)出范老用墨的不俗功底,糾結濃密卻不凌亂,恣意張揚卻不繁雜,漸變與層次感以一種特有的手法顯露,下筆猶如閑庭信步一氣呵成。最可賞的便是范老整個人物的筆觸與構圖,人物有骨有肉,多利豐筋,形象飽滿。

  3構思精巧,構圖簡潔爽利,人物神態(tài)傳神,別有妙趣。范老多畫鐘馗,這幅卻備受矚目,這和此幅鐘馗的“與眾不同”大有干系,是范老的“鬼氣”賦予了此畫別樣的感受。范老打破傳統(tǒng),一改鐘馗兇神惡煞的民間形象,以雅趣為旨,將鐘馗塑造成一位氣質介于文人與武將之間的另類,使人頓感新意。而右肩上的小鬼不再抱頭鼠竄而是站在肩頭搔弄。舊往打鬼擒妖的鬼判官鐘馗,在畫中以這些情態(tài)出現(xiàn),詫異者有之,不解者有之,無奈者有之,最終卻化作一笑,獨品出另一味道。這種超脫出傳統(tǒng)拘泥的作品,不愧為鬼才的畫作。

  其實,個人認為,我覺得中國繪畫是最能彰顯我國文化特色的歷史產物,我國擁有著五千年的深厚底蘊,這不僅僅包括歷史,更囊括著我國五千年來的文化積淀。

  面對文化,我們要有一種使命感,維護我國文化積淀、傳承我國文化瑰寶;面對藝術,我們要有一個積極的心態(tài),發(fā)現(xiàn)生活之美、感受來自于藝術的強大力量;面對美術,我們要有一個欣賞的思想,發(fā)現(xiàn)生活的不同、感受來自美術的無限魅力。

美術鑒賞論文10

  摘要: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審美是大自然所賦予人類的一種本能,所以對美的學習是當代大學生所必須要掌握的一門心理學知識。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美術鑒賞課也逐漸走入了我們的大學課堂。美術知識的學習、審美能力的提升這些基本的學習內容無一不跟美術鑒賞課堂有關,因此美術鑒賞對大學教育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因此,從美術鑒賞的.概況、美術鑒賞的功能、美術鑒賞對大學生身心的影響這三個主要方面對美術鑒賞進行簡單的論述。

  關鍵詞:美術鑒賞;大學教育;影響

  進入到新世紀以來,國家對素質教育不斷提倡,所謂的素質教育就是要讓學生在一種和諧、健康、積極的環(huán)境中學習和成長,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供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大學是培養(yǎng)人才的搖籃,而美術鑒賞是一個人必不可少的一項基本技能,因此美術鑒賞進入大學課堂是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學會自立、學會做人以及學會分辨善惡美丑的一項重要舉措。那么美術鑒賞課究竟是如何對大學生產生如此大的影響的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美術鑒賞的概況

  (一)現(xiàn)狀

  進入新時代后,隨著物質水平的提高,人們在溫飽得到滿足后開始增加了對物質文化的需求,在藝術感受和藝術需要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文化的多元性在教育上得到了廣泛的體現(xiàn)。當今社會需要的人才也由專一化轉向全面發(fā)展,大學生自身也愿意去學習和接受各種形式的文化,注重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素養(yǎng)。美術鑒賞屬于比較廣泛和普及、也是相對于比較好理解和接受的一種文化傳遞形式。美術作品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形成學生對美的鑒賞,作品傳遞的思想和表達的內涵,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美的事物的判斷和吸收能力,因此美術鑒賞受到廣大學生和教師的喜愛[1]。

 。ǘ┨攸c

  雖然美術鑒賞課程在各大高校都有設立,但它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不一定就適合本校學生的文化需求。其不合理性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課程設置不夠完善和科學它的設置具有不均衡的特點,如對課程的安排時間不合理、課時較少、種類較少。一般美術鑒賞都為幾個學期的必修課程,必修課程具有內容單一的特點,適用于專業(yè)課和基礎課程的學習,但對于美術鑒賞這類靈活性較高的課程,可以根據(jù)學生想掌握的方面進行統(tǒng)計,設立多種課程供學生進行多樣的選擇,滿足學生對于美術鑒賞的需求[2]。2.美術鑒賞過于形式化在大多數(shù)的大學美術鑒賞課堂上只是一味地進行美術作品的觀賞,只了解教材上相對應的作品,沒有深入地去了解藝術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過程,要表達的情感也沒有進行深入地了解。美術鑒賞的最終目的不是知道一個作品的內容和作者這么簡單,而是要通過對作品的鑒賞,達到自身審美素養(yǎng)的提高。

  二、在大學教育中美術鑒賞的功能

  (一)認知功能

  作為知識認知的一種方式之一,美術鑒賞不僅可以有利于大學生開闊視野,也有利于對更多知識的不斷積累。美術鑒賞的內容往往千變萬化,從古至今美術鑒賞就一直被人們廣為推崇,比如古時候的人們對諸如瓷器、畫卷、折扇等常見的東西進行美術鑒賞,通過鑒賞可以對其質地、產地以及鑄造工匠等相關信息進行得知。由此可以知道:通過美術鑒賞可以幫助人們對于事物進行進一步地認知,現(xiàn)代人通過對于古時候的作品進行鑒賞時,除了上面所說的信息的認知以外,還能夠幫助人們對了解其所出產的年代、藝術價值以及市場價格,等等。美術鑒賞的認知功能可以更好地提升大學生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由于現(xiàn)在科技發(fā)展非常迅猛,很多人都在緊隨著時代的步伐,人們對于事物的鑒賞能力也逐步提高,然而更多的是對事物表面的認知,卻將其本質忽略了。因此,加強對大學生的美術鑒賞教育,在豐富了學生業(yè)余文化的同時,也能夠幫助他們對事物進行更深層次地理解及認知[3]。

 。ǘ┙逃δ

  對于藝術的鑒賞,首先是提高了人們對于藝術作品的認知程度。在認知程度的基礎上,更有利于我們去對藝術作品在藝術方面進行更深層次的發(fā)掘和探討。通過對于藝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者來進行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到藝術品的創(chuàng)作者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當中是何種心理狀態(tài),以及創(chuàng)作者想要表達的藝術思想。例如:對宋代《清明上河圖》的作者張擇端進行分析可以知道,在他創(chuàng)作這幅巨著時所生活的年代的背景以及他所處的社會階層,由此也可以引申到畫中的內容,通過畫中的內容可以知道當時的社會現(xiàn)象以及經濟的發(fā)展狀況,為我們能夠更多地了解宋代時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等諸多領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美術鑒賞不僅能夠起到對學生教育的作用,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而創(chuàng)造力的基礎必須經過教育才能夠實現(xiàn)。因此,通過美術鑒賞可以豐富學生的想象空間,提高思維想象力,能夠更好地開拓思維,并在潛移默化的認知過程之中不斷地進行思維創(chuàng)新。

 。ㄈ⿲徝拦δ

  審美是人意識的一種特殊形態(tài),是人在主觀上對于世界的認知、感知與理解的過程。人的審美可以讓人找到需要或者喜歡的東西,然而人的審美能力并非是天生所具有的,而是需要人們通過不斷地接觸事物,并在腦海中增強感知,再加以后天的教育從而培養(yǎng)起來的[4]。審美功能具有基礎性和普遍性,同時,人的審美能力也是與道德相關聯(lián)的一種感官能力。也就是說,人們具有審美的功能,就可以在對所認知和感知到的事物產生一種潛意識的審美思維,通過這種審美的思維,人們可以進行情感的把控以及表達。大學教育中,學生通過對藝術作品的鑒賞,不斷地加強大學生對于審美方面的教育,不僅有利于陶冶個人秉性,促進學生形成更好的審美思維以及審美的理念,更有利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以及良好的人格魅力,也有助于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中能夠發(fā)揮良好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進而更好地服務社會和人民,創(chuàng)造更多的社會價值[5]。

  三、在大學教育中美術鑒賞的影響

  (一)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

  我國的傳統(tǒng)教育對青少年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不夠,這主要是因為長期的封建傳統(tǒng)政策和小農經濟以及將近幾十年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的運行使人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受到了嚴重的壓制。這種偏愛有知識和技能但因循守舊的社會結構使人們的思想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態(tài)之中,人們忽視甚至忘記了自己的創(chuàng)造能力。因此,在美術鑒賞課堂中,我們不以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為教學重點而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為教學的最終目的[6]。豐子愷先生曾說:“想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我們可以用想象是有形的東西變形,同時我們也可以用想象使無形的東西有形!币虼,在大學教育中美術鑒賞是一堂必不可少的課程。

  (二)審美能力的教育

  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這些都是人類審美能力的涉及范圍,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一個燦爛的世界,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太多太多的對比,如美與丑、對與錯等。因此培養(yǎng)學生對美的審視能力,讓他們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中存在的美的本質是大學教育責無旁貸的一件事情。在美術鑒賞課堂中,教師通過對美術作品的講解,拉近學生與美術家們的距離,使學生與美術作品產生一種審美關系,這樣就會使學生在美的享受中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并且能從教師的講解中充分感受到美對身心的愉悅功能。

  (三)廣博知識的學習

  藝術家豪澤爾曾經說過:“有的人也許天生就是藝術家,可是如果想成為鑒賞家就必須要經過學習與教育”。美術鑒賞課是根據(jù)人的理解能力而開展的一門課程,因此,學生對于知識的積累以及教師的適當引導是提高領悟力的一項重要因素。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美術也一樣,它們都來源于社會,并且都依附于社會而存在,因而如果想要領會美術作品的真正含義就必須要對美術作品所產生的社會背景、人文情懷進行了解與掌握。在鑒賞美術作品的過程當中,教師與學生通過雙邊活動來發(fā)現(xiàn)美術作品的種種外部關系以及深刻內涵,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掌握廣泛的美術知識,還要對這些知識進行不同的更新,確保自己所教授的是完整而準確的美術常識[7]。同樣地,美術鑒賞課不僅僅是一門關于美術的課程,也是一門包羅萬象的世界信息課。

 。ㄋ模┤烁窬辰绲奶岣

  審美的中心問題是情感境界問題,美術作品的審美價值主要來源于人類豐富的情感體驗。因此,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往往具有陶冶人的情操、完善人的意志甚至提升人生境界的作用。例如:《長江萬里圖》中蘊含的濃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就可以激發(fā)起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拉斐爾的《圣母像》中母愛的融入使欣賞者能在第一時間感受到作者對母愛的歌頌;還有世界著名雕塑《大衛(wèi)》,這座作品表現(xiàn)出的堅定、頑強的精神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后人。當下國家提倡的素質教育就是要讓學生以一種全面的姿態(tài)迎接未來,為學生樹立起一個健全的人格而努力。在美術鑒賞課堂的教學中教師講解的不單單是一些關于美術的基本知識,更是教會學生學習做人、認清美丑的基本常識。正義是美的、是被后人所敬仰的,邪惡是丑的、是被后人所不恥的、堅定是美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動搖是丑的、是我們不應效仿的。所以,美術鑒賞課對于提高學生的人生境界有著積極的指導作用[8]。

  四、結語

  美術鑒賞是以視覺思維為主的過程,通過對藝術品的一系列的感知、理解、想象來升華自己。通過這種作品鑒賞的模式,可以更加直觀地來引起共鳴,加深視覺沖擊效果,而且在直觀事物面前,人們的想象力和代入感也會得到發(fā)揮,從而形成更好的體驗和更深的理解。美術鑒賞課在學生全面發(fā)展、完善自我能力素養(yǎng)上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無論是學生還是學校,無論是家長還是各個教育機構,都應該提高對美術鑒賞的重視程度,一起進步,共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牛晰.藝術增添人生色彩———基于通識教育的大學美術鑒賞[J].美術教育研究,20xx,(01):136-137.

  [2]張曉玲,熊巍,張劍.川北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學前教育系在校學生美術鑒賞現(xiàn)狀調查[J].戲劇之家,20xx,(12):145-146.

  [3]耿振翔.淺析美術鑒賞對大學教育的影響[J].中國校外教育,20xx,(30):165.

  [4]歐陽啟名.關于美術鑒賞課程改革的探討[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S3:8-10.

  [5]邊新燦.新一輪高考的改革對大學教育的影響[J].中國高等教育,20xx,02:7-9.

  [6]趙志紅.民族高校公共美術鑒賞課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以內蒙古民族大學為例[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03):114-116.

  [7]劉瑛,黃意涵.中國藝術品鑒藏與高校美術鑒賞教學改革初探——以長沙理工大學美術鑒賞教學為例[J].大眾文藝,20xx,(01):262.

  [8]衣方丹,臧闖.美術鑒賞課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中國校外教育,20xx,(30):21.

美術鑒賞論文11

  摘要: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北宋風俗畫作品,寬24.8厘米,長528.7厘米,絹本設色,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存世的僅見的一幅精品,屬一級國寶。《清明上河圖》生動地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城市生活的面貌,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自從問世,人們對清明上河圖的評價和鑒賞從沒有中斷過,可見其藝術價值之高以及作者畫技的高超。在不斷的探索和評價過程中,我們對美術的鑒賞本質也有了一定的認識。

  關鍵字:

  清明上河圖 張擇端 美術鑒賞 美術鑒賞的意義

  引言:

  《清明上河圖》的鑒賞,對畫家張擇端的了解,進一步探索美術鑒賞對我們的意義和啟發(fā)。

  正文 :

  美術鑒賞是對美術作品進行評價和欣賞。美術鑒賞是一種審美活動,它是鑒賞者運用自己的感知能力,情感,審美經驗和知識修養(yǎng),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理解和評價,從而獲得審美享受和藝術知識,提高審美能力,陶冶情操的過程。它也是鑒賞者面對足以引起審美感情的作品,兩者相互作用而產生的一種心物感應,物我交融的復雜的心理過程。

  下面以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清明上河圖》為例,先對作品進行鑒賞,然后結合這幅作品來談談美術鑒賞的意義。

  《清明上河圖》寬24.8厘米,長528.7厘米,絹本設色,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存世的僅見的一幅精品。《清明上河圖》生動地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城市生活的面貌,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作品以長卷形式,采用散點透視的構圖法,將繁雜的景物納入統(tǒng)一而富于變化的畫卷中,畫中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農村,另一部分是市集。畫中有五百五十余人,牲畜五六十匹,船只二十余艘,房屋樓宇30多棟,車13輛,轎14頂,橋17座,樹木約180棵,往來衣著不同,神情各異,栩栩如生,其間還穿插各種活動,注重情節(jié),構圖疏密有致,富有節(jié)奏感和韻律的變化,筆墨章法都很巧妙,頗見功底。這幅畫描繪的是北宋汴京市井生活清明時節(jié)的繁榮景象,是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栩栩如生地描繪了北宋都城汴京的日常社會生活與習俗風情。好一派繁榮昌盛的景象啊!

  該圖描繪了清明時節(jié),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兩岸的繁華景象和自然風光。作品以長卷形式,采 用散點透視的構圖法,將繁雜的景物納入統(tǒng)一而富于變化的畫面中,畫中人物1000多,衣著不同,神情各異,其間穿插各種活動,注重戲劇性,構圖疏密有致,注重節(jié)奏感和韻律的變化,筆墨章法都很巧妙。這些都體現(xiàn)了張擇端的高度的藝術概括力,才使《清明上河圖》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

  全畫分為三個部分:

  一、汴京郊野的春光:疏林薄霧中,掩映著低矮的草舍瓦屋、小橋流水、老樹、扁舟,阡陌縱橫,田畝井然,依稀可見農夫在田間耕作。兩個腳夫趕著五匹馱炭的毛驢,向城市走來。一片柳林,枝頭剛剛泛出嫩綠,使人感到雖是春寒料峭,卻已大地回春。路上一頂轎子,內坐一位婦人。轎頂裝飾著楊柳雜花,轎后跟隨著騎馬的、挑擔的,從京郊踏青掃墓歸來。

  環(huán)境和人物的描寫,點出了清明時節(jié)的特定時間和風俗,為全畫展開了序幕。

  二、繁忙的汴河碼頭:汴河是北宋國家漕運樞紐,商業(yè)交通要道,從畫面上可以看到人煙稠密,糧船云集,人們有在茶館休息的,有在看相算命的,有在飯鋪進餐的。還有“王家紙馬店”,是掃墓賣祭品的,河里船只往來,首尾相接,或纖夫牽拉,或船夫搖櫓,有的滿載貨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緊張地卸貨。

  橫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木質拱橋,它結構精巧,形式優(yōu)美,宛如飛虹,故名虹橋。一只大船正待過橋。船夫們有用竹竿撐的;有用長竿鉤住橋梁的;有用麻繩挽住船的;還有幾人忙著放下桅桿,以便船只通過。鄰船的人也在指指點點地在大聲吆喝著什么。船里船外都在為此船過橋而忙碌著。橋上的人,也伸頭探腦地在為過船的緊張情景捏了一把汗。這里是名聞遐邇的虹橋碼頭區(qū),車水馬龍,熙熙攘攘,名副其實地是一個水陸交通的會合點。

  三、熱鬧的市區(qū)街道:以高大的城樓為中心,兩邊的屋宇鱗次櫛比,有茶坊、酒肆、腳店、肉鋪、廟宇、公廨等等。

  商店中有綾羅綢緞、珠寶香料、香火紙馬等的專門經營,此外尚有醫(yī)藥門診,大車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業(yè),應有盡有,大的商店門首還扎著“彩樓歡門”,懸掛市招旗幟,招攬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賈,有看街景的士紳,有騎馬的官吏,有叫賣的小販,有乘座轎子的大家眷屬,有身負背簍的行腳僧人,有問路的外鄉(xiāng)游客,有聽說書的街巷小兒,有酒樓中狂飲的豪門子弟,有城邊行乞的殘疾老人,男女老幼,士農工商,三教九流,無所不備。

  交通運載工具有轎子、駱駝、牛馬車、人力車,有太平車、平頭車,形形色色,樣樣俱全。繪色繪形地展現(xiàn)在人們的眼前。

  張擇端在作這幅畫時極注意細節(jié),人物的表情栩栩如生,動作定格生動,使人身臨其境。他并不注重虛境和實境的對比,而是細致描繪每個角色,甚至畫中的樹木都做細致的刻畫,不同樹木的質感和空間對比都表現(xiàn)得極為充分。人物和食物的比例合度,遠近也層次分明。畫家在作畫時線條清晰自然,顏色深淺濃淡事宜,人物表情豐富,直達內心,景物自然和諧,與人物相應成輝,所體現(xiàn)的朝氣和諧的繁榮景象,充分反映了張擇端對客觀外界和主觀感受的高度尊重。

  畫家在注重實際事物刻畫的同時,又注重繪畫本身的筆墨意趣。在畫家看來,繪畫之美并不僅僅在描繪自然景色,更重要的是筆墨本身所體現(xiàn)的美,所傳達出的畫家的主官感受、氣勢和意趣。

  下面結合這幅作品來談談美術鑒賞的意義。

  通過對這幅《清明上河圖》的鑒賞以及推及到其它的作品可以看出,通過對美術作品的鑒賞不僅可以學到美育知識,更可以培養(yǎng)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對我們的性格,感情,認識,人生觀,思想觀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可以培養(yǎng)我們的積極性、主動性,使藝術素養(yǎng)、人文修養(yǎng)得到提高。

  更具一般的說,美術鑒賞的意義在于使作品完成它的創(chuàng)作使命。沒有欣賞或鑒賞的作品,即不與觀眾見面的作品是不會產生任何社會作用的,美術作品只有通過鑒賞才能產生作用。美術鑒賞的過程是觀者積極思考,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驗及掌握的知識,對作品加以理解而使作品達到完善的過程。具體作品面對不同的觀者將產生不同的效應,但美術作品存在的共同效應是主要的。美術欣賞是為提高人們的文化素養(yǎng)與審美素質,以促進社會發(fā)展為目的。

  首先美術鑒賞可以幫助我們開闊眼界,擴大知識領域。人類生活的世界是極其廣闊的,生活內容無比豐富,但對每個兒人來講,不管他如何見多識廣,也不可能體驗到社會生活的一切方面。然而,借助于古今中外許多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卻可以使我們形象的接觸到許多人生與經歷遠遠不能涉及的廣闊領域。以中國的美術作品為例,上下五千年,許多繪畫,雕塑,工藝和各種建筑藝術,都可以幫助我們開闊眼界,使我們從中了解到許許多多從書本上和個人經歷所無法得到的生動而豐富的知識。外國美術作品,更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廣闊的世界。所以通過對古今中外美術作品的欣賞,可以幫助人們周游世界,漫步歷史,極大的擴展知識領域。

  其次,美術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美術欣賞活動的特點,首先表現(xiàn)在它是一種感覺和理解,感情與認識相統(tǒng)一的精神活動。因此,欣賞者通過對藝術作品的欣賞而提高認識、接受教育。如我國原始社會的彩陶和商周的青銅藝術,以及他們許多巧奪天工、光彩奪目的工藝品,使人深深地認識到我們祖國歷史的悠久和古老文化的輝煌,從而增強熱愛偉大祖國的思想感情。在欣賞的過程中,通過比較鑒別,也可以使我們認識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審美的批判過程,便是提高精神境界的過程。

  第三,美術鑒賞是提高藝術修養(yǎng)和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馬克思說:“藝術對象創(chuàng)造出動的藝術和能夠欣賞藝術的大眾”。這就是說,按照美的原則創(chuàng)造出來的作品,反過來又會對人們起審美的教育作用,從而提高人們鑒賞藝術的能力。這種鑒賞藝術的能力的積累,就是人的藝術素養(yǎng)能力提高的過程。藝術作品看的愈多的人,就愈能鑒別和欣賞藝術。我國古代南北朝時期著名的文藝理論家劉勰說的“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多欣賞一些古今中外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多對日常生活中的美術作品進行審美分析,是提高人們藝術素養(yǎng)和審美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

  我們在欣賞這些美術作品的過程中會被其中真實而生動的形象所打動,喚起我們優(yōu)美崇高的思想感情。在這種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我們會得到心靈的凈化,情感的陶冶,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健康向上的精神品質和道德情操,從而改善人的情感狀態(tài),影響人行為。同時也得到視覺的愉悅和享受,擴大我們的知識領域,開闊了我們的視野。

  通過對《清明上河圖》的鑒賞使我了解了中國另一方面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了解中國傳統(tǒng)的優(yōu)秀思想和人生價值觀,它拓寬了我的知識面,對培養(yǎng)我們的認識世界的能力 ,審美的眼睛和健康的審美情趣以及未來的人生發(fā)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百度百科《清明上河圖》

  2、百度 美術鑒賞意

美術鑒賞論文12

  1 形與神在藝術史上的源流。

  形與神的關系在美術史上一直是一個連續(xù)討論的問題。關于傳神論早在漢代就有了萌芽,其代表就是劉安《淮南子》中支出作畫勿“謹毛而失貌”,而當時著名的畫家王延壽則表示作畫要“隨色象類,曲得其情”.這些說法和觀點影響到了后來的藝術工作者,并且為之后的“以形寫神”的論點打下了的理論和實踐基礎。而到了東晉時期,繪畫藝術由“自發(fā)”轉向“自覺”,而陶瓷雕塑也不例外,典型就是顧愷之的東晉畫家顧愷之提出的“以形寫神”“,以神造形”“,傳神寫照”等論點,這些論點無不顯示出形神合一的理論特色,自此以后,形神合一作為中國美學的一項基本要求來確定。經歷南北朝的青白瓷、唐朝的唐三彩、宋朝的五大名窯等的發(fā)展,在中國文化整體大興盛的前提下,藝術下的形神合一體系也到了又一個大總結的時期而代表就是唐代的張彥遠所說的“以氣韻求其畫,則形似在其間”.這樣理論的完整化更是讓中國的美學“氣韻”表現(xiàn)形式更為人們所重“,氣韻”也成為一件優(yōu)秀藝術品不可缺少的條件。再加上當時儒家內斂化和佛道“虛無”思想的影響“,氣韻”說更是得到了文人士子們的支持成為之后藝術品的必須要求,甚至于到了后來有“得意忘形”的說法。這些傳統(tǒng)的藝術要求對于陶瓷造型同樣有效,甚至于其更多的保留在歷代陶瓷藝術中,一直到現(xiàn)在“形神合一”都是陶瓷雕塑審美的基本原則。

  2 陶瓷雕塑中“形神合一”表現(xiàn)。

  陶瓷雕塑其本質是一種三位體系的雕塑藝術。所以體、形是“實”,神是“虛”.對于陶瓷創(chuàng)作者來說,首先要考慮的就是體與形,在現(xiàn)有的技術利用,使外部空間與雕塑實體有一個和諧的環(huán)境,在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時,在觀察周圍環(huán)境的情況下,進行一種合理的嵌入式的藝術,所以在一定形式上說。即精神之最高境界“始于形似,止于神似”.最后,在外部環(huán)境、雕塑實體與內在精神的三位一體的統(tǒng)一。而這些在我國古代一些著名的陶瓷雕塑也可看看出來,如在臨潼的兵馬俑中就很好地做到了三位一體,一方面利用大規(guī)模陶俑數(shù)量和軍陣的整齊劃一的氣勢進行了與周圍環(huán)境進行了一個很好的契合,再這樣契合的情況下,甚至于是它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外部環(huán)境,用這個適宜的外部環(huán)境下雕塑實體的精致程度也是無與倫比的,二者以軍陣為橋梁連接在一起的時候就是其單個的軍人精神與整體的軍陣是精神融為一體,這樣的一體化程度結果就是內在精神的直接顯現(xiàn),在顯現(xiàn)的過程中又堅持了單個的軍人精神。這樣作品的神韻就越發(fā)強烈。思想性越深刻,主題越明朗,感染力也越大。

  3 如何做到陶瓷雕塑造型形神合一。

  讓雕塑形神合一,不僅是許多陶藝家們的追求與夢想也是很多陶瓷雕塑愛好者們的一致要求,只有形神合一,才能給他們一個好的藝術欣賞體驗,在這樣的情況下,形神合一,必須找出一個可操作的辦法。達到“形具而神生”的地步。但這些情況必須也要建立在造型美觀的基礎上,唯有如此才能有一個好的精神載體,只有這樣的精神載體才能體現(xiàn)形神合一,才能滿足其需要。

  首先,要有準確且精致的造型,準確且精致的造型是進行形體創(chuàng)作的基本要求。造型的凈值與準確與否直接影響到陶瓷雕塑的好壞程度,一旦造型失范,比例失調的那么造成的結果就是陶瓷雕塑神韻表達缺乏一個好的載體,即使有再好的精神內涵,也會被外部的問題所掩蓋。因此,為了使精神能夠得到最好的發(fā)揮,必須重視造型能力,進行一定時間一定量的培訓。使創(chuàng)作者的造型能力得到進一步一定提高。

  其次,對于一個表達對象來說深入的觀察是必不可少的,除非有時為了得意忘形,否則一切的精神創(chuàng)作必須依附于原有表達對象的實際,但是對于這樣的一種實際有時候也不能很好地表達所以必須能使用形象思維、邏輯思維、整體思維的方法對藝術形象進行適度的改良和合理的夸張。抓住藝術作品和藝術形象的本質以及其在現(xiàn)實中的本質,使他們有機地進行結合,并在結合的過程中進行一種社會性的升華,最好有一種高大的人文關懷。

  再次,陶瓷雕塑畢竟是由人創(chuàng)造的所以人的因素自然是不容忽視的,一個人有自己的生活,有他的人際關系圈子,有他的社會經歷,他自己的知識范圍,這樣就會使作者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真實感受。而這也不可避免的會影響到作品,畢竟藝術來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生活的實際又是藝術家進行創(chuàng)作的前提和靈感的來源。一件藝術品,尤其是陶瓷雕塑,其創(chuàng)作出來以后一定會受作者心境的影響,體現(xiàn)作者自身的心靈變化和人格轉動。藝術作品的形神合一是作者在一個好的狀態(tài)下的集合體。所以就要求作者多體驗生活,在生活中豐富自己,多進行修身養(yǎng)性的活動,提高自己的精神品質,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的藝術修養(yǎng)和文化素質得到大的提升,使自己的作品與自己心靈的契合。

  4 小結。

  在進行陶瓷雕塑藝術創(chuàng)作時,最好有一個大的人文關懷。正如黑格爾所說“:心靈和它的產品比自然和它的現(xiàn)象高多少,藝術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要創(chuàng)造美必須體驗美,在體驗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身獨特的精神美,同時也發(fā)現(xiàn)藝術原型的精神美,在二者之間尋找一種優(yōu)秀的中點,在這個中點中以始形至神,意在塑外為美學原則。創(chuàng)造自己的藝術意境,唯有自己的藝術意境,才是最適合自己的,同時也容易使欣賞者產生一種藝術下的心理共鳴,這樣大的心理震撼,既是創(chuàng)作者的享受也是欣賞者的享受,還是藝術品自身價值特別是社會價值的體現(xiàn)。而每個雕塑者只有沉下心去,以藝術的眼觀察生活,才可以有這樣精致的藝術形象。

  參考文獻:

  [1] 王家斌,王鶴 .中國雕塑史[M]. 天津人民出版社,20xx.

  [2] 葛路 . 中國畫論史[M]. 北京大學出版社,20xx.

  [3] 張景輝 . 陶瓷雕塑[M]. 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xx.

  [4]曹春生 . 陶瓷雕塑造型與材料應用[M]. 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xx.

  [5] 朱光潛 . 西方美學史[M]. 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

  [6] 楊辛,甘霖 . 美學原理[M].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7]程玲發(fā)。淺談肌理對陶瓷雕塑的作用[J].中國陶瓷,20xx(10)。

  [8]陳在梅 . 淺談陶瓷雕塑形與神的和諧統(tǒng)一[J]. 中國陶瓷,20xx(11)。

美術鑒賞論文13

  摘要:高中美術鑒賞課程對于高中生來說有增加其人文素養(yǎng)的作用,老師在對于教授鑒賞課的過程當中讓學生們能夠接觸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感受其藝術氣息的同時,還能夠拓寬學生們的視野,增加學生們的知識量,在鑒賞藝術作品的過程當中能夠讓他們對于世界的各個區(qū)域的文化產生敬畏感,理解藝術作品當中包含的豐富的人文情懷,經過藝術氣息洗滌來提升了學生們的人文修養(yǎng)。

  關鍵詞:高中;美術鑒賞;人文素養(yǎng)

  高中學生正是人生觀、價值觀等建立的關鍵時期,這是需要對于學生們的人文素養(yǎng)進行培育,能夠收獲意想不到的成果。通過美術的鑒賞課能夠將美術與生活、美術與社會、美術與感情、美術與知識等方面相結合,從而達到增加學生的審美能力、藝術氣息,讓其成為一個有對于生活充滿浪漫氣息的人。同時,在高中的鑒賞課當中也能夠對于學生的性格等方面進行重塑,帶領學生去發(fā)現(xiàn)生活當中的美,去感受這種美,讓學生們的情操得到陶冶,讓學生們的靈魂得到升華。本文對于高中美術鑒賞課對提升人文素養(yǎng)的作用進行研究,筆者認為可以從如下幾個角度來培養(yǎng)學生們的人文素養(yǎng):

  一、創(chuàng)造情景,培養(yǎng)學生興趣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選修美術鑒賞的大綱當中明確表示:重視文化兩方面作用,其一為在制定的情境下讓學生們深刻理解其藝術作品要表達的信息,其二為幫助學生們在鑒賞藝術作品時能夠了解其作品當中的人文性和社會性,讓學生們能夠體會到這兩種性質是相互關聯(lián)的。例如,教師在《現(xiàn)代雕塑、繪畫與工業(yè)設計的探究》的課堂講解上,為了能夠促使學生很快進人課堂、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首先教師要有效的調節(jié)課堂氣氛,將課堂教學氣氛變得輕松、愉悅、有趣,此時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對一些感興趣的抽象畫進行鑒賞,適當加人一些能夠激發(fā)學生興趣、搞笑型的笑料。如,以牛吃草作為一幅具有抽象的畫,但這幅畫卻是一張白紙,于是觀眾便問畫家,而畫家卻是這樣解釋的:牛吃草,草被吃完,牛吃完草便也離開了。教學離不開教材,老師應該充分的研究教材內容,將其人文素養(yǎng)充分的濃縮提煉。在欣賞不同時期的藝術作品時,老師應該引導學生這些藝術作品代表了那一時期的文化結晶,可以說這些藝術作品就是那一時期的縮影和體現(xiàn),從而能夠讓學生們培養(yǎng)良好的鑒賞習慣以及抽絲剝繭的思維能力。老師通過對各個時期藝術作品的充分講解,可以讓學生在不同的時期當中穿梭,在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遨游,體會著不同文化氣息,陶冶情操,能夠讓學生們的人文素養(yǎng)得到培養(yǎng)。

  二、鑒賞與道德培育相結合,鑒賞作品的同時也要教學生做人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變,但與此同時,生活的壓力、社會的快節(jié)奏感也在逐漸的增加,使得素質教學的發(fā)展在漸漸受到應試教育的沖擊,不少家長和教師對孩子的成績重視度遠遠大于孩子的人文素養(yǎng)、道德情懷的發(fā)展。在美術文化教學中,不僅僅要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有所重視,還要重視美術和日常生活的相關聯(lián)系以及美術對學生全面發(fā)展所產生的作用。對于高中生來說,其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處于關鍵時期,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是鑄成更寬闊的人生基石。因此,高中美術鑒賞課作為學校教育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提高學生學生整體綜合素質,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感知能力審美能力以及高尚情操的重要課程,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高中美術教師要把我國傳統(tǒng)國學與美術鑒賞中的人文精神相結合,讓學生在鑒賞作品的同時能夠學到向善向美的情操和高尚的道德品質。

  三、在性格完善的過程中提升人文素養(yǎng)

  個性的地位在繪畫中十分重要,部分專家和學者認為在進行藝術培訓中,知名的美術家和藝術家才能夠具有獨特的個性和特點。但是實際情況,個性是與生俱來的,在繪畫作用的繪畫中。個性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靈魂,判斷藝術家繪畫特點的基礎。所以,在培訓藝術創(chuàng)作時,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個性和人文素養(yǎng)十分重要。從另一方面,學習藝術的造型表現(xiàn)隨著學習時間的正長而感悟到的特點,學生所獲得的繪畫技藝的也加強,因此這種造型表現(xiàn)和個性特點會隨著這些變化而變化。我們在進行美術鑒賞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個性的完善來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首先就應該選著一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解析給學生看,不僅要讓學生看到作品的完美性,還要讓學生感受到作品下藝術家獨特的創(chuàng)作個性和創(chuàng)作靈魂。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的美術鑒賞課堂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情懷,陶冶學生們的情操,對于其人文素養(yǎng)得到了充分的培養(yǎng),這些是和美術老師的教學理念以及思想緊密相連的,老師應該了解學生所想,挖掘學生的興趣愛好,從而讓學生們能夠積極的參加鑒賞課,并且在鑒賞課學習的過程當中能夠對于人文素養(yǎng)有所領悟。

  參考文獻:

  l[]胡知凡t談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J]t課程t教材t教法t20xx(12)

  2[]周鳳云.論美術鑒賞教學對學生審美能加勺培養(yǎng)[J].平原大學學報t20xx(03)

  3[]彭西東.美術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審美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xx(03)t

  4l[曹桂生.論藝術教育與素質教育田.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01)

美術鑒賞論文14

  內容摘要:本文講述了中職學校公共藝術美術課程內容。通過課程教學,提升中職學生的審美、鑒賞等綜合能力,它承載著完善教育、培養(yǎng)學生人格的責任,為中職學生的發(fā)展而努力。

  關鍵詞:中職公共藝術美術課程鑒賞與審美能力教學實踐

  近幾年來,國家對中職教育的發(fā)展越來越重視,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出臺了《中等職業(yè)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教學大綱》(簡稱《教學大綱》),大力推廣職業(yè)教育發(fā)展,培養(yǎng)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同時,藝術教育課程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地位也越來越突出。大綱中將美術和音樂兩個學科規(guī)定為中職教育必修課程。以藝術教育為載體讓學生直接獲得美的信息,著重培養(yǎng)道德品質、加深對其的集體精神的塑造,學生的職業(yè)潛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從中得以挖掘。辦好中職公共藝術美術課程有著重要作用,不僅能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提升,還能培養(yǎng)出一大批高素質技術型人才。

  一.中職公共藝術美術課程

  藝術專業(yè)的課程針對的是專業(yè)藝術人才,所設置的課程專業(yè)性強,“系統(tǒng)化”教學,課程量多又復雜。但是公共藝術美術課程的側重點與傳統(tǒng)美術課程不同,它的開設面向整個學校的非藝術專業(yè)的學生。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和審美能力,它的課程內容簡單、專業(yè)化程度較弱,主要讓參加此課程的同學了解美術的基本常識,學習藝術作品的鑒賞方法,提升個人的美學素養(yǎng)與審美能力。

  二.公共藝術美術課程設計思路

  中職學校的公共藝術美術課程是由基礎模塊和拓展模塊組成;A模塊主要內容覆蓋美術與人生、美術表現(xiàn)、中外國美術賞析等,深入了解美術歷史,提升美術品味。拓展模塊則重于實踐能力,內容多為設計基礎、設計表現(xiàn),設計方法等。內外兼修,從內在修養(yǎng)到實際操作,逐漸提升美術能力。以追求生命之美和生活之樂作為出發(fā)點,基于美術藝術的大眾審美分析,來確定公共藝術美術課程。將課程目標由六要素組成,即智慧(Intelligence)、交往(In-teraction)、想象(Imagination)、興趣(Interest)、直覺(Intuition)、理解(Interpretation)。確立“博大”、“高雅”為課程內容設定的原則。區(qū)別于傳統(tǒng)美術課程,公共藝術美術課程會變得更加具有“豐富性”、“完整性”、“層次性”、“審美性”[3]。

  三.公共藝術美術課程對學生的能力提升

 。ㄒ唬╄b賞能力

  九年義務教育給每一個青少年兒童開設美術課,讓學生對美術有了淺顯的認知,在此基礎上,公共藝術美術課程進行了內容延伸,知識層次更加豐富。主要從“正確的價值判斷能力”和“藝術品的鑒賞能力”兩方面進行培養(yǎng)。首先可以試圖從自然、社會、人文、歷史和藝術等多角度進行欣賞比較,正確的引導學生,尊重中西方文化差異、了解文化內涵。在世界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出現(xiàn)的珍寶無數(shù),例如米開朗基羅的《創(chuàng)造亞當》、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等堪稱人類瑰寶,塑造人物生動、造型逼真細膩、構圖精妙。其次也可以帶學生去博物館實地參觀,多觀看關于賞析珍品的視頻。再多的教授課程,都是紙上談兵,不如讓學生直接接觸獲取經驗,通過切身感受,提高學生對作品的評價、鑒賞能力。例如:《蒙娜麗莎》是一幅享有盛譽的肖像畫杰作,它代表達。芬奇的最高藝術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有產階級的婦女形象。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鑒賞:畫中人物坐姿優(yōu)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盡致地發(fā)揮了畫家那奇特的煙霧狀“空氣透視”般的筆法。畫家力圖使人物的豐富內心感情和美麗的外形達到巧妙的結合,對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邊等表露感情的關鍵部位,也特別著重掌握精確與含蓄的辯證關系,達到神韻之境,從而使蒙娜麗莎的微笑具有一種神秘莫測的千古奇韻,那如夢似的嫵媚微笑,被不少美術史家稱為“神秘的微笑”。通過作品的鑒賞,可以更深層次地感悟作者的思想內涵,充分體現(xiàn)了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精神。

 。ǘ⿲徝滥芰

  公共藝術美術課程和九年義務教育銜接自然。不可太過突兀,也應該給學生慢慢適應的過程,這樣做也符合中職學!督虒W大綱》要求。與初中階段的美術課雖然有不同的側重點,但是知識應是相通的[1]。中職學校公共藝術美術課程中需要適當精簡知識內容,不要太過細致,簡明扼要,并增加《中國美術史》、《美學概論》、《中外美術史》、《美術鑒賞》等相關書籍。讓學生從書中的內容中了解美術的發(fā)展史、不同美術類型的基本分類、藝術表現(xiàn)形式的美學原理、美術的基本表現(xiàn)技法,掌握審美方法、評價方式的同時,又能在書籍中了解每一幅作品中蘊含著作者怎樣的情感和內涵,社會當時的處境、作品背后的故事。綜合社會、自然、藝術三要素,更加全面理解藝術美的特征,提升自身的審美能力[5]。

  (三)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在知識感知、鞏固、積累的基礎上發(fā)揮美的創(chuàng)造力。在圖書館中增加有關提升創(chuàng)造美能力的書籍,優(yōu)化教材,增加知識獲取途徑。例如:《繪畫創(chuàng)作》、《簡筆畫基礎》、《二維、三維動畫制作》、《書法基礎》等等[3]。以課堂以外的形式,自主學習,在這些書中,找到二維平面作畫的技巧,了解三維動畫產生的過程,完成簡單的藝術表現(xiàn),找尋學習的自信。

  四.公共藝術美術課程提升能力途徑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才輩出,藝術人才需求量在增加,公共藝術美術課程的社會地位也越來越突出。發(fā)展多條道路以提升學生能力是公共藝術美術課程的主旨。其一,學校組織學生參觀名人書畫展。實踐出真理,讓學生們在一幅幅實際的真畫作品面前,親身領略藝術的魅力。用眼睛去體會藝術家利用色彩的碰撞。在專業(yè)的氣氛中,進行專業(yè)知識的交流。在交流中,了解到更多的信息[1]。其二,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整個中職學校的學習氛圍也會影響學生的能力提升。校園是學生時代花費時間最多的地方,它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圣地、是成長的搖籃、是品質道德養(yǎng)成的場所。營造文化校園是大勢所趨。在優(yōu)美的學校環(huán)境里滲透藝術的元素,如名人雕塑、名家作品等,會帶給學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發(fā)展,有利于學生高尚情操的培養(yǎng),也有利于心理素質的提高。其三,組織學生互動,增加藝術活動。在校內創(chuàng)設活動內容,圍繞藝術美術的主題,可舉辦學生自己的畫進行展覽評比,收集“民間名畫”,讓學生們自己對其評價和評比打分,選出“校內之星”[2]。這樣既可以在活動中提升審美能力,還可以提高對作品的評價能力,將課堂所學內容運用到實際。也可以找尋文化企業(yè),協(xié)商合作。學生還可以對名畫加以臨摹或是再創(chuàng)作。模仿大家的色彩,造型和構圖,學習到更多。中職公共藝術美術課程教育理念,要求與中職教育融合,不要求每一名學生必須能夠畫出名畫、得到大眾的賞識,培養(yǎng)中職學生的審美理念,陶冶情操,成為高素質教育下的技術型人才,才是中職公共藝術美術課程的重點。綜上所述,中職學校公共藝術美術課程面向非藝術專業(yè)學生,著重提高學生的鑒賞與審美等綜合能力,它承載著完善教育、培養(yǎng)學生健全人格的責任。對培養(yǎng)高素質技術型人才的培養(yǎng)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靜.中職公共藝術美術拓展模塊的有效性教學探究[J].職業(yè),20xx,29(35):116-117.

  [2]顧亭.淺析中職公共藝術美術課程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J].課程教育研究,20xx,38(23):211-211.

  [3]張振國.中職學校公共藝術課程美術教學功能與學生能力培養(yǎng)[J].廣東教育(職教版),20xx,45(10):114-115.

  [4]李斯斯.中職美術教育現(xiàn)狀及對策淺談[J].課程教育研究,20xx,11(28):206-207.

美術鑒賞論文15

  摘要: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分析探究性學習教學模式與傳遞接受式教學模式的概念,同時結合相關教學案例進行研究,以此來對兩種高中美術鑒賞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局限性以及教學過程中的多媒體應用等問題進行探究。

  關鍵詞:多媒體;高中美術鑒賞;教學模式;教學資源

  中圖分類號:G633.955,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xx)05-0102-02

  1、前言

  新課改下的高中美術鑒賞教學模式種類非常多元化,特別是在多媒體條件下的高中美術鑒賞教學模式更是為學生的鑒賞能力提升提供了自主學習、寫作探求等。然而在實際的多媒體高中美術鑒賞課堂上,教師通常會采用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教學策略來進行綜合應用,以此來實現(xiàn)既定的教學目標。教師通常會在諸如情景教學策略、現(xiàn)行組織策略、演示策略、練習策略、小組討論策略等手段中進行任意組合、排列,由此而衍生出來的高中美術鑒賞教學模式便出現(xiàn)無限種可能。

  下面以最容易被學生接受的“傳遞接受式教學模式”與“探究性學習教學模式”作為案例,結合多媒體環(huán)境下的高中美術鑒賞教學課堂進行研究。

  2、多媒體環(huán)境下的高中美術鑒賞教學新模式的產生及其優(yōu)勢

  高中美術鑒賞課程的教學重點在于促進高中生在鑒賞能力與鑒賞方法運用水平上不斷提升。每一名高中美術鑒賞教師都必須要意識到美術鑒賞活動并不是單純的一門課程,更多情況下它將會對學生日后的鑒賞行為、藝術品位等方面產生巨大影響。學生必須要學會獨立的鑒賞方式與鑒賞手段,真正地成為一名具有生活品位、藝術品位的高素質人才。特別是“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來臨,人們更是將信息技術更廣泛、深入地融入教育領域,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使得美術鑒賞教學方式、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習手段等發(fā)生重大變化。

  由于學校的教學環(huán)境、教學資源等條件的限制,傳統(tǒng)環(huán)境下的高中美術鑒賞課程更多時候是平面而又枯燥的。多媒體教學的融入,則通過教學過程的互動、教學信息容量的擴充、教學信息網(wǎng)絡化的傳輸,賦予這門課程全新的生命。多媒體教學不僅彌補了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認知,而且能夠巧妙地幫助學生將原有認知與新知識進行有機融合,從削弱獲取新知識的消耗這一認知資源的角度來減輕學生負擔,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首先是教學內容方面的優(yōu)勢。多媒體教學具有感染力強、形象直觀等特點,同時,它的展示不受空間的限制,且信息資源豐富多元,能夠更好地實現(xiàn)人機互補,在調動學生感官刺激的同時,實現(xiàn)多元器官的有機融合,進一步將藝術作品的美感通過較多的層次展現(xiàn)在他們面前,從而最大限度調動高中美術課堂的氛圍,不斷提升教學效率,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其次,在教學模式方面,多媒體教學手段不僅能夠改變教師單純的灌輸教學手段,而且在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下,教師通過引導與啟發(fā),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以此將課堂的主體地位歸還給他們。由于人類對事物的認知通常是從直觀體驗開始的,而多媒體教學手段則是順應了這種認知規(guī)律,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過程中同樣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最后,多媒體教學完成了師生角色之間的轉換。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更加強調教師的主體引導作用,甚至一些教師還在扮演領導與家長的角色,很大程度上是一言堂的權威象征。這種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的重要性,僅僅將他們視為被動而又消極的接受者?梢哉f多媒體教學走進高中美術鑒賞課堂后,學生不再僅僅只能通過教師講授來獲取知識,教師更多時候更像是一場學習活動的引導者、設計者、參與者,學生可以利用各種多元化的教學資源來主動探索知識,不斷提高美術鑒賞能力。

  3、多媒體環(huán)境下的高中美術鑒賞傳遞接受式教學模式分析

  多媒體與高中美術鑒賞課堂的有機融合,不僅為新課改下的高中教學帶來多樣的教學模式,而且將傳遞接受式教學模式作為一個媒介,更好地搭建在學生與高中美術鑒賞課堂之間,為學生汲取更多的知識提供了保障。

  高中美術鑒賞課程傳遞接受式教學模式的含義在傳統(tǒng)的美術鑒賞課上,教師主要通過板書展示、口傳身授等方式來幫助學生完成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以此來實現(xiàn)既定的教學任務。然而在多媒體教學輔助下的高中美術鑒賞課堂上,通過傳遞接受式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靈活運用微軟公司的PPT軟件來帶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受,以此來更好地實現(xiàn)與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進一步提高教學的傳遞性與有效性。

  高中美術鑒賞課程傳遞接受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基于多媒體教學的高中美術鑒賞課堂通過靈活運用傳遞接受式教學模式,能夠對學生實現(xiàn)多層次、多角度的感官沖擊,利用有限的資源來調動學生的鑒賞積極性,以此來不斷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其特征總結起來主要有如下幾點。

  1)運用多媒體環(huán)境下的高中美術鑒賞傳遞接受式教學模式,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的運用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如在欣賞《蒙娜麗莎》這幅名作的時候,教師便可以通過事先準備好的PPT演示來讓作品動起來,同時結合歷史課上所描述的文藝復興時期的歷史事件,幫助學生搭建起新舊知識的橋梁,讓學生領悟到新舊知識之間的各種關系,從而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2)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來對整個知識進行一種自主構建,通過由淺入深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完成對名作的欣賞與認知。

  3)站在學生角度來看待這種教學模式,通過多媒體對新知識進行轉化,學生不僅能夠對原有的認知結構進行拓展,而且能夠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感悟與分析提升對作品的認知,真正地做到舉一反三。

  4、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下的高中美術鑒賞探究性學習教學模式分析

  教師在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下的美術鑒賞課堂上,還可以充分利用探究性學習模式展開教學工作,以此來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到極致,通過對知識技能的掌握來拓展創(chuàng)新思維。可以說,與傳遞教學模式相比,探究性教學模式最大的特點就是其對學生合作、自主、探索等意識的放大。

  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下的高中美術鑒賞探究性學習教學模式的特征探究式教學模式必須要圍繞課程中的某個知識點展開,這個知識點不僅需要結合課本情況制定,而且要充分地考慮到學生的需求及認知能力。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電腦互聯(lián)網(wǎng)來展開分析,通過一種“偵探式”的探究來提出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以此鼓勵學生通過深刻思考來開展鑒賞。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樣的課堂傳授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不要將多媒體教學參考資料做得過于花哨,否則會對學生的注意力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從而導致整個藝術鑒賞探究性教學模式無法得到良好的授課效果。

  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下的高中美術鑒賞探究性學習教學模式的應用在實際的美術鑒賞課堂中,筆者更建議通過借助計算機網(wǎng)絡資源的支撐,以小組作為討論單位進行鑒賞方式的學習。如在欣賞凡·高系列作品的時候,教師便可以通過選擇一些內容相關的音樂進行播放,同時配合一些藝術館、博物館的視頻錄像,讓學生首先對油畫藝術有所了解,隨后可以拿出諸如《羅納河上的星空》《凡·高在阿爾的臥室》《耳朵綁著繃帶的自畫像》等幾幅凡·高大師的名畫展開內涵討論,甚至可以通過有趣的角色扮演,對畫中的人物、場景、環(huán)境等進行還原,以此強化美術鑒賞課程的趣味性。相信通過這些手段,在教師的影響下,學生一定會得到激發(fā)探究動機的技法,同時對這種探究式學習模式產生濃厚的興趣。

  再如面對著名抽象畫派大師蒙德里安作品欣賞的時候,高中美術鑒賞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播放諸如Composition A(《構成A》)《紅黃藍的構成》《百老匯的爵士樂》等大師著名的抽象作品,并讓學生猜一猜:大師想要表達的是什么物品、什么環(huán)境?為什么這些場景會有這樣的藝術變形展示?如果你是蒙德里安大師,會如何展現(xiàn)這些場景?同時可以邀請幾名學生走上講臺,站在畫板附近進行同名作品的創(chuàng)作。在對蒙德里安大師的作品進行觀摩、分析后,教師還可以借助事先準備好的幾幅油畫作品的圖片來讓學生猜一猜:哪些是蒙德里安的作品?它們具有什么樣的共同特征?等等。

  5、結語

  實踐證明,在多媒體環(huán)境下的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如果能夠進行相應的教學模式改革,那么將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地激發(fā)學生對于藝術鑒賞的識別度以及參與度,在高效交流的課堂中實現(xiàn)學生高效學習的達成。但在這種多媒體環(huán)境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多媒體的特征進行有效認知與識別,不斷拓展其聲像同步、畫面動態(tài)選擇以及直觀性等教學優(yōu)勢,從而選擇最合適的教學模式與教學設計,并與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進行融會貫通,提高高中美術鑒賞教學效率,提高學生鑒賞品位。

  參考文獻

  [1]周艷慧.多媒體環(huán)境下高中美術鑒賞兩種教學模式應用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xx.

  [2]曾燕.多媒體信息技術在高中美術欣賞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xx(10):144.

  [3]萬云鵬.巧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豐富高中美術課堂:信息技術與學科教育的融合之路[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xx(3):46.

  [4]許海燕.關注績效增進融合技術助力課堂變革:杭州市西湖區(qū)“教師現(xiàn)代教育技術應用能力建設工程”實踐研究[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xx(16):9-10.

  [5]李順.魯西南地區(qū)高校教師現(xiàn)代教育技術培訓現(xiàn)狀與策略研究[J].繼續(xù)教育研究,20xx(8):119-120.

  [6]董文,閆正洲,譙石,等.四川省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中小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現(xiàn)狀分析及培訓對策[J].現(xiàn)代計算機:專業(yè)版,20xx(3):84-86.

【美術鑒賞論文15篇】相關文章:

藝術鑒賞論文格式07-21

美術論文開題報告11-17

美術主題論文提綱09-04

美術學論文開題報告08-05

美術畢業(yè)論文致謝08-05

美術論文提綱范文樣本12-09

美術論文提綱范文大全08-05

美術學論文提綱怎么寫08-02

小學美術論文參考文獻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