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歸元田園閱讀答案
陶淵明歸元田園閱讀答案
歸園田居(其三)
(晉·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閱讀練習及答案
1.這首詩可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層意思。
2.“但使愿無違”的“愿”具體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首詩流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4.“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5.簡析本詩的語言特點。
6.陶淵明曾在《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一詩中說:“但愿常如此,躬耕非所嘆!北驹娭小 , ”與此句有異曲同工之妙。(2分)
7.下面賞析不準確的一項是( )(2分)
A.這首詩描繪出勞動中淳樸真率的生活情態(tài)。語言自然而平易近人,不加雕飾,是詩人樂于歸田隱居、棄絕塵世的精神境界之流露。
B.“帶月荷鋤歸”,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美好的月夜歸耕圖,其中洋溢著詩人心情的愉快和歸隱的自豪。
C.五六句看似平淡,但這種平淡正好映射了結尾這一句“但使愿無違”。這里的“愿”更蘊含了不要在那污濁的現(xiàn)實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D.“種豆南山下”與“采菊東籬下”有著同樣的韻律,同樣的韻味。采菊是十分認真的,而種豆則是漫不經心的。
8.詩中“但使愿無違”的“愿”具體指的是什么?
9.結合詩句,簡要分析詩歌的語言風格。
參考答案:
1.種豆的地點及勞動結果;勞作的辛苦與執(zhí)著;自己的田園之樂。
2. 田園勞作之樂,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濁的現(xiàn)實世界中失去自我。
3. 對田園生活的喜愛,享受田園之樂的愜意、閑適的心情。
4.對田園生活的喜愛與怡然自得。
5.語言“自然、通俗”。
6.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無違
7.D
8.“愿”在詩中指的是詩人向往田園生活,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9.“種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 沒有絲毫修飾,運用口語,平和親切;“道狹草木長”“帶月荷鋤歸”隨口而出,平淡樸素,清新自然,和醇美的詩意和諧地統(tǒng)一起來。
二:
(1)卒章顯志的詩句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3)寫詩人早出晚歸、欣慰自足的隱居生活的名句是: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4)陶淵明《歸園田居》中表示辛勤勞作,熱愛勞動的詩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5)陶淵明《歸園田居》中最能突現(xiàn)詩人摒棄塵俗,躬耕自食,歸返自然志愿的詩句是: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6)“草盛豆苗稀”中的“盛”和“稀”的對比說明什么?
[答]說明了作者辭官歸田,雖耕作不佳卻樂在其中,可見其本意在享受田園生活的寧靜和安適。
(7)“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一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你是如何看待陶淵明歸隱“遁世”的?
[答]表達了詩人寧可歸隱田園,也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行。第二問示例:歸隱遁世是他消極逃避現(xiàn)實的表現(xiàn)或當時社會現(xiàn)實黑暗,他無力抗爭,只好逃避。
。8)這首詩寫了什么內容?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答:這首詩描寫詩人歸隱后的日常勞動生活;表達了對歸隱耕種生活的熱愛。
。9)“帶月荷鋤歸”一句常為后世詩評家稱道,請說出這一句的妙處。
答:這一句將勞動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靜謐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圖畫中,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滿足。
三:
1、賞析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并答題。
、 點明了作者耕種的地點的一句是:種豆南山下② 點明了作者耕種的時間的一句是: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③ 表現(xiàn)作者晚歸情趣的一句是:夕露沾我衣。表現(xiàn)作者歸隱耕作目的詩句是: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無違。
2、.這首詩可分種豆的地點及勞動結果,勞作的辛苦與執(zhí)著,自己的田園之樂_,三層意思。
3.“但使愿無違”的“愿”具體指的是田園勞作之樂,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濁的現(xiàn)實世界中失去自我。
4.這首詩流露了對田園生活的喜愛,享受田園之樂的愜意、閑適的心情的感情。
5.“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答:對田園生活的喜愛與怡然自得。
6.簡析本詩的語言特點。 語言“自然、通俗”。
7、 賞析“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悠然”寫出了作者那種恬淡、閑適、對生活無所求的心情!耙姟北憩F(xiàn)出詩人看到山不是有意而為之,而是在采菊之間無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簾。好象自己的心早已和山融為一體了。能達到這種境界,正是心靈自由而平靜的美好結局。
8、詩人到田間去干什么?(鋤草)鋤了多長時間?(從“晨興”到“帶月荷鋤歸”,可以看出他干一整天。)
9、前四句為第一層,寫勞動情形。
10、第五句中“道”是指什么說的?(詩人的歸途,緊承上句中的“歸”字。)即是歸途,大概也就是來時的路,為什么開頭不提,到這里才說它狹而多草木?(為了引出夕露沾衣一句,表明詩人在草木中穿行,致使衣為夕露所濕。)
11、為什么要著意寫夕露沾衣?(借夕露沾衣作烘托,抒寫詩人歸田的愿望。)
三:
(1)詩中“但使愿無違”的“愿”具體指的是什么?(2分)
(2)結合詩句,簡要分析詩歌的語言風格。(2分)
參考答案
。1)“愿”在詩中指的是詩人向往田園生活,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2)“種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 沒有絲毫修飾,運用口語,平和親切;“道狹草木長”“帶月荷鋤歸”隨口而出,平淡樸素,清新自然,和醇美的詩意和諧地統(tǒng)一起來。
注釋】
南山:指廬山。
。合∩。
興:起床。
荒穢:形容詞作名詞,指豆苗里的雜草。穢:骯臟。這里指田中雜草
荷鋤:扛著鋤頭。荷,扛著。
晨興理荒穢:早晨起來到田里清除野草。
狹:狹窄。
草木長:草木叢生。長,生長 沾:(露水)打濕。
足:值得。
但:只.
愿:指向往田園生活,“不為五斗米折腰”,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但使愿無違:只要不違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違:違背。
【參考譯文】
南山下有我種的豆地,雜草叢生而豆苗卻稀少。
早晨起來到地里清除雜草,傍晚頂著月色扛著鋤頭回家。
道路狹窄草木叢生,傍晚的露水沾濕了我的衣服。
衣服沾濕了并沒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違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賞析:
歸園田居·其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交代了勞作的地點:南山;勞作的成果:草盛豆苗;把“盛”與“稀”形成對比,寫出了作者不善勞作的特點,同時也寫出了勞作的艱辛。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交代了勞作的時間:一整天;寫出了勞作的艱辛,“帶月荷鋤歸”寫出了勞動歸來的詩人雖獨自一人,卻有一輪明月相伴。月下,詩人扛著鋤頭,穿行在齊腰深的草叢中,的一幅美麗的“月下歸耕圖”暗示了這種艱辛在作者眼里是快樂的。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寫出了勞作的艱辛,為后文寫“衣沾不足惜”做鋪墊。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點明主旨:寫出了勞作的艱辛,但這種艱辛在作者看來是快樂的,因為向往田園生活,不為五斗米折腰,不愿與世同流合污的意愿沒有被違背,暗含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對官場黑暗社會污濁的批判,反映了作者高潔傲岸,安貧樂道,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質。
這首詩用語十分平淡自然!胺N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樸素如隨口而出,不見絲毫修飾。這自然平淡的詩句融入全詩醇美的意境之中,則使口語上升為詩句,使口語的平淡和詩意的醇美和諧地統(tǒng)一起來,形成陶詩平淡醇美的藝術特色。
陶詩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詩的情趣來自于寫意。“帶月荷鋤歸”,勞動歸來的詩人雖然獨自一身,卻有一輪明月陪伴。月下的詩人,肩扛一副鋤頭,穿行在齊腰深的草叢里,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歸耕圖!其中洋溢著詩人心情的`愉快和歸隱的自豪!胺N豆南山下”平淡之語,“帶月荷鋤歸”幽美之句;前句實,后句虛。全詩在平淡與幽美、實景與虛景的相互補襯下相映生輝,柔和完美。
賞析二:
陶淵明的《歸園田居》一共有五首,這是其中的第三首。從表面上看,這首詩寫的是田園勞作之樂,表現(xiàn)的是歸隱山林的遁世思想;但把這首詩和其他的詩對比來看,作者的“愿”其實有它特殊的內涵。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边@兩句寫在南山下種豆,草很茂盛豆苗卻稀稀疏疏的。起句很平實,就像一個老農站在那里說話,讓人覺得很親切。作者雖志在田園,但初歸時的勞動效果不大理想,莊稼長得不好,豆苗還沒有草多。這一方面是因土地荒蕪貧瘠,雜草叢生,地廣人稀,難以根除;另一方面也說明他不善于勞動,一個封建士大夫,剛離官職的縣太爺,既沒有耕作經驗,又沒有耕作能力,種不好莊稼,也是情理中的必然。他對“草盛豆苗稀”的狀況是不甚滿意的,但不文過非,這符合他一貫“任真自得”的性格。蕭統(tǒng)說他為人率直,不矯飾言辭,曾與人飲酒,不論貴賤,若先醉,便對客人說:“我醉欲眠,卿可去!”詩人襟懷坦蕩如此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睘榱瞬皇苟固锘氖彛娙艘淮笤缇拖铝说,到了晚上才披著月光回來。雖然很辛苦,但他并不抱怨,這從“帶月荷鋤歸”的美景就可以看出來。“晨興”寫早起;“帶月”寫晚歸,看出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辛勞!袄砘姆x”,寫他歸耕后墾荒工作的艱難。盡管每天勞動時間很長,從日出到月出,身體很疲憊,然而詩人沒有絲毫怨言,反而有“帶月荷鋤歸”的悠閑筆調寫出他勞動后的輕快。陶詩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詩的情趣來自于寫意。“帶月荷鋤歸”,勞動歸來的詩人雖然獨自一身,卻有一輪明月陪伴。月下的詩人,肩扛一副鋤頭,穿行在齊腰深的草叢里,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歸耕圖啊!其中洋溢著詩人心情的愉快和歸隱的自豪。我們好象看見詩人在月出山崗后,心滿意得地扛著鋤頭,哼著詩句,漫步歸家的情景。此時,人與月與自然環(huán)境構成了一個和諧的統(tǒng)一體,詩人心靈的舒暢,通過藝術的筆觸,凈化為一種崇高的自然美、精神美、詩歌美,活脫出一個美好靜謐的意境和悠閑自得的形象!皫г隆本淇烧f是神來之筆,它變勞苦為歡快,化困倦為輕松,具有點染之功。。“種豆南山下”平淡之語,“帶月荷鋤歸”幽美之句;前句實,后句虛。全詩在平淡與幽美、實景與虛景的相互補襯下相映生輝,柔和完美。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路窄草長,夕露沾衣”。但衣服打濕了有什么可惜的呢?這兩句是進一步寫田園荒蕪,歸耕艱難。以上六句敘寫耕作生活,真切樸實,宛如在目!耙抡床蛔阆А 這句話看似平淡,但這種平淡正好映射了結尾這一句“但使愿無違”,使得“愿無違”強調得很充分。這里的“愿”更蘊含了不要在那污濁的現(xiàn)實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它既有儒家潔身自好、安貧樂道的思想,亦有道家的返璞歸真、順應自然的意念,并且這二者常常融為一體。這首詩用語十分平淡自然!胺N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樸素如隨口而出,不見絲毫修飾。這自然平淡的詩句融入全詩醇美的意境之中,則使口語上升為詩句,使口語的平淡和詩意的醇美和諧地統(tǒng)一起來,形成陶詩平淡醇美的藝術特色。
【陶淵明歸元田園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方寸田園》閱讀答案02-06
方寸田園閱讀答案02-15
方寸田園的閱讀答案04-07
陶淵明的田園詩08-15
陶淵明的田園詩06-02
什么是田園城市閱讀答案11-24
琦君《方寸田園》閱讀及答案08-23
方寸田園閱讀文章及參考答案03-03
田園雜興高中古詩詞閱讀答案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