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獨酌四首》古詩詞鑒賞
【原文】
月下獨酌四首⑴
作者:唐·李白
其一
花間一壺酒⑵,獨酌無相親⑶。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⑷。
月既不解飲⑸,影徒隨我身⑹。
暫伴月將影⑺,行樂須及春⑻。
我歌月徘徊⑼,我舞影零亂⑽。
醒時同歡⑾,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⑿,相期邈云漢⒀。
其二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⒁。
地若不愛酒,地應(yīng)無酒泉⒂。
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
已聞清比圣,復(fù)道濁如賢。
賢圣既已飲,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⒃,勿為醒者傳。
其三
三月咸陽城,千花晝?nèi)珏\⒄。
誰能春獨愁,對此徑須飲。
窮通與修短,造化夙所稟。
一樽齊死生,萬事固難審。
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樂最為甚。
其四
窮愁千萬端,美酒三百杯⒅。
愁多酒雖少,酒傾愁不來。
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開。
辭粟臥首陽⒆,屢空饑顏回。
當(dāng)代不樂飲,虛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⒇。
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
【注釋】
、抛茫猴嬀
獨酌:一個人飲酒
、崎g:一作“下”, 一作“前”
⑶無相親:沒有親近的人。
、取芭e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我舉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飲,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
《月下獨酌》詩配畫
一說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為三人。
、杉龋阂呀(jīng)
不解飲:不會喝酒
⑹徒:徒然,白白的
徒:空。
、藢ⅲ汉。
、碳按海撼弥汗饷髅闹畷r。
、驮屡腔玻好髟码S我來回移動。
、斡傲銇y:因起舞而身影紛亂。
⑾歡:一起歡樂。
、袩o情游:忘卻世情的游。
、严嗥阱悖╩iǎo)云漢:約定在天上相見。
期:約會。
邈:遠。
云漢:銀河,泛指天空。
、揖菩牵涸谛窍鄬W(xué)上,天上有酒旗星。
、泳迫壕迫,漢置
⒃酒中趣:典出《晉書·孟嘉傳》:“公未得得酒中趣耳!
、铡叭隆倍洌阂蛔鳌昂螟B吟清風(fēng),落花散如錦”;一作“園鳥語成歌,庭花笑如錦”。
“城”一作“時”。
、智f:一作“有千”。
三百:一作“唯數(shù)”。
、着P首陽:一作“餓伯夷”。
、匦夫,糟丘:都是飲酒的典故。
【白話譯文】
其一
提一壺美酒擺在花叢間,自斟自酌無友無親。舉杯邀請明月,對著身影成為三人。明月當(dāng)然不會喝酒,身影也只是隨著我身。我只好和他們暫時結(jié)成酒伴,要行樂就必須把美好的春光抓緊。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亂。醒時一起歡樂,醉后各自分散。我愿與他們永遠結(jié)下忘掉傷情的友誼,相約在縹緲的銀河邊。
其二
天如果不愛酒,酒星就不能羅列在天。地如果不愛酒,就不應(yīng)該地名有酒泉。天地既然都喜愛酒,那我愛酒就無愧于天。我先是聽說酒清比作圣,又聽說酒濁比作賢。既然圣賢都飲酒,又何必再去求神仙?三杯酒可通儒家的大道,一斗酒正合道家的自然。我只管得到醉中的趣味,這趣味不能向醒者相傳!
其三
三月里的長安城,春光明媚,春花似錦。誰能如我春來獨愁,到此美景只知一味狂飲?富貧與長壽,本來就造化不同,各有天分。酒杯之中自然死生沒有差別,何況世上的萬事根本沒有是非定論。醉后失去了天和地,一頭扎向了孤枕。沉醉之中不知還有自己,這種快樂何處能尋?
其四
無窮的憂愁有千頭萬緒,我有美酒三百杯多,美酒一傾愁不再回。因此我才了解酒中圣賢,即使酒少愁多,酒酣心自開朗。辭粟只能隱居首陽山,沒有酒食顏回也受饑。當(dāng)代不樂于飲酒,虛名有什么用呢?蟹螯就是仙藥金液,糟丘就是仙山蓬萊。姑且先飲一番美酒,乘著月色在高臺上大醉一回。
【創(chuàng)作背景】
這四首詩約作于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寶三年),時李白在長安,正處于官場失意之時。此詩題下,兩宋本、繆本俱注“長安”二字,意謂這四首詩作于長安。當(dāng)時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實現(xiàn),心情是孤寂苦悶的。但他面對黑暗現(xiàn)實,沒有沉淪,沒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因有此作。
【賞析】
這組詩共四首,以第一首流傳最廣。第一首詩寫詩人由政治失意而產(chǎn)生的一種孤寂憂愁的情懷。詩中把寂寞的環(huán)境渲染得十分熱鬧,不僅筆墨傳神,更重要的是表達了詩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曠達不羈的個性和情感。此詩背景是花間,道具是一壺酒,登場角色只是他自己一個人,動作是獨酌,加上“無相親”三個字,場面單調(diào)得很。于是詩人忽發(fā)奇想,把天邊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過來,連自己在內(nèi),化成了三個人,舉杯共酌,冷清清的場面,頓覺熱鬧起來。然而月不解飲,影徒隨身,仍歸孤獨。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從月影上發(fā)議論,點出“行樂及春”的題意。最后六句為第三段,寫詩人執(zhí)意與月光和身影永結(jié)無情之游,并相約在邈遠的天上仙境重見。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表現(xiàn)出一種由獨而不獨,由不獨而獨,再由獨而不獨的復(fù)雜情感。全詩以獨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詩情波瀾起伏而又純乎天籟,因此一直為后人傳誦。
第二首詩通篇議論,堪稱是一篇“愛酒辯”。開頭從天地“愛酒”說起。以天上酒星、地上酒泉,說明天地也愛酒,再得出“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的結(jié)論。接著論人。人中有圣賢,圣賢也愛酒,則常人之愛酒自不在話下。這是李白為自己愛酒尋找借口,詩中說:“賢圣既已飲,何必求神仙!庇忠再H低神仙來突出飲酒。從圣賢到神仙,結(jié)論是愛酒不但有理,而且有益。最后將飲酒提高到最高境界:通于大道,合乎自然,并且酒中之趣的不可言傳的。此詩通篇說理,其實其宗旨不在明理,而在抒情,即以說理的方式抒情。這不合邏輯的議論,恰恰十分有趣而深刻地抒發(fā)了詩人的情懷,詩人的愛酒,只是對政治上失意的自我排遣。他的“酒中趣”,正是這種難以言傳的情懷。
第三首詩開頭寫詩人因憂愁不能樂游,所以說“誰能春獨愁,對此徑須飲”,詩人希望從酒中得到寬慰。接著詩人從人生觀的角度加以解釋,在精神上尋求慰藉,并得出“此樂最為甚”的'結(jié)論。詩中說的基本是曠達樂觀的話,但“誰能春獨愁”一語,便流露出詩人內(nèi)心的失意悲觀情緒。曠達樂觀的話,都只是強自寬慰。不止不行,不塞不流。強自寬慰的結(jié)果往往是如塞川流,其流彌激。當(dāng)一個人在痛苦至極的時候發(fā)出一聲狂笑,人們可以從中體會到其內(nèi)心的極度痛苦;而李白在失意愁寂難以排遣的時候,發(fā)出醉言“不知有吾身,此樂最為甚”時,讀者同樣可以從這個“樂”字感受到詩人內(nèi)心的痛苦。以曠達寫牢騷,以歡樂寫愁苦,是此詩藝術(shù)表現(xiàn)的主要特色,也是藝術(shù)上的成功之處。
第四首詩借用典故來寫飲酒的好處。開頭寫詩人借酒澆愁,希望能用酒鎮(zhèn)住憂愁,并以推理的口氣說:“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開。”接著就把飲酒行樂說成是人世生活中最為實用最有意思的事情。詩人故意貶抑了伯夷、叔齊和顏回等人,表達虛名不如飲酒的觀點。詩人對伯夷、叔齊和顏回等人未必持否定態(tài)度,這樣寫是為了表示對及時飲酒行樂的肯定。然后,詩人又拿神仙與飲酒相比較,表明飲酒之樂勝于神仙。李白借用蟹螯、糟丘的典故,并不是真的要學(xué)畢卓以飲酒了結(jié)一生,更不是肯定紂王在酒池肉林中過糜爛生活,只是想說明必須樂飲于當(dāng)代。最后的結(jié)論就是:“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痹掚m這樣說,但只要細細品味詩意,便可以感覺到,詩人從酒中領(lǐng)略到的不是快樂,而是愁苦。
【作者介紹】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于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為昌明縣,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xiāng)),祖籍隴西郡成紀(jì)縣(今甘肅平?jīng)鍪徐o寧縣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于安徽當(dāng)涂,享年61歲。更多古詩欣賞文章敬請關(guān)注“習(xí)古堂國學(xué)網(wǎng)”的李白的詩全集欄目。(http://www.xigutang.com)
李白的詩歌創(chuàng)作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主要表現(xiàn)為側(cè)重抒寫豪邁氣概和激昂情懷,很少對客觀事物和具體時間做細致的描述。灑脫不羈的氣質(zhì)、傲視獨立的人格、易于觸動而又易爆發(fā)的強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詩抒情方式的鮮明特點。他往往噴發(fā)式的,一旦感情興發(fā),就毫無節(jié)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際的狂飆和噴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異乎尋常的銜接,隨情思流動而變化萬端。
【《月下獨酌四首》古詩詞鑒賞】相關(guān)文章:
《月夜》古詩詞鑒賞04-11
《烏衣巷》古詩詞鑒賞09-27
《疏影》古詩詞鑒賞02-24
孤雁古詩詞鑒賞02-17
春寒古詩詞鑒賞02-09
潼關(guān)古詩詞鑒賞05-12
相思古詩詞鑒賞02-22
天凈沙·春古詩詞鑒賞02-17
鳥鳴澗古詩詞鑒賞02-17
《送兄》古詩詞鑒賞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