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露的古詩 推薦度:
- 立冬的古詩 推薦度:
- 除夕的古詩 推薦度:
- 春節(jié)的古詩 推薦度:
- 驚蟄的古詩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王維的代表作古詩
在日復(fù)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詩了吧,古詩有固定的詩行,也會有固定的體式。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王維的代表作古詩,歡迎閱讀與收藏。
山居秋暝
唐代: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譯文
空曠群山沐浴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空氣涼爽,仿佛已經(jīng)到了秋天。
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響知是洗衣姑娘歸來,蓮葉輕搖想是上游蕩下輕舟。
春日芳菲不妨任隨它消歇,秋天山中王孫自可以久留。
注釋
、抨裕╩íng):日落,天色將晚。
、瓶丈剑嚎諘,空寂山野。新:剛剛。
、乔迦狭鳎簩懻怯旰缶吧。
、戎裥褐窳种行φZ喧嘩。喧:喧嘩,這里指竹葉發(fā)出沙沙聲響。浣(huàn)女:洗衣服姑娘。浣:洗滌衣物。
、呻S意:任憑。春芳:春天花草。歇:消散,消失。
、释鯇O:原指貴族子弟,后來也泛指隱居人。留:居。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隱士》:“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意思,王孫實亦自指。反映出無可無不可襟懷。
鑒賞
這首詩為山水名篇,于詩情畫意之中寄托著詩人高潔情懷和對理想境界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詩中明確寫有浣女漁舟,詩人怎下筆說是“空山”呢?原來山中樹木繁茂,掩蓋了人們活動痕跡,正所謂“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鹿柴》)。由于這里人跡罕至,“峽里誰知有人來,世中遙望空云山”(《桃源行》);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來了!翱丈健眱勺贮c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霽,萬物為之一新,又是初秋傍晚,空氣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碧焐殃,卻有皓月當空;群芳已謝,卻有青松如蓋。山泉清冽,淙淙流瀉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條潔白無瑕素練,在月光下閃閃發(fā)光,多么幽清明凈自然美。⊥蹙S《濟上四賢詠》曾經(jīng)贊嘆兩位賢士高尚情操,謂其"息陰無惡木,飲水必清源”。詩人自己也是這種心志高潔人,他曾說:”寧息野樹林,寧飲澗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嶇見王侯!保ā东I始興公》)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理想境界嗎?這兩句寫景如畫,隨意灑脫,毫不著力。像這樣又動人又自然寫景,達到了藝術(shù)上爐火純青地步,非一般人所能學到!爸裥鷼w浣女,蓮動下漁舟!敝窳掷飩鱽砹艘魂囮嚫杪曅φZ,那是一些天真無邪姑娘們洗罷衣服笑逐著歸來了;亭亭玉立荷葉紛紛向兩旁披分,掀翻了無數(shù)珍珠般晶瑩水珠,那是順流而下漁舟劃破了荷塘月色寧靜。在這青松明月之下,在這翠竹青蓮之中,生活著這樣一群無憂無慮、勤勞善良人們。這純潔美好生活圖景,反映了詩人過安靜純樸生活理想,同時也從反面襯托出他對污濁官場厭惡。這兩句寫很有技巧,而用筆不露痕跡,使人不覺其巧。詩人先寫"竹喧""蓮動",因為浣女隱在竹林之中,漁舟被蓮葉遮蔽,起初未見,等到聽到竹林喧聲,看到蓮葉紛披,才發(fā)現(xiàn)浣女、蓮舟。這樣寫更富有真情實感,更富有詩意。
詩中間兩聯(lián)同是寫景,而各有側(cè)重。頷聯(lián)側(cè)重寫物,以物芳而明志潔;頸聯(lián)側(cè)重寫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時,二者又互為補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蓮,可以說都是詩人高尚情操寫照,都是詩人理想境界環(huán)境烘托。
既然詩人是那樣地高潔,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個稱心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說:“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本來,《楚辭·招隱士》說:“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詩人體會恰好相反,他覺得“山中”比“朝中”好,潔凈純樸,可以遠離官場而潔身自好,所以就決然歸隱了。
這首詩一個重要藝術(shù)手法,是以自然美來表現(xiàn)詩人人格美和一種理想中社會之美。表面看來,這首詩只是用“賦”方法模山范水,對景物作細致感人刻畫,實際上通篇都是比興。詩人通過對山水描繪寄慨言志,含蘊豐富,耐人尋味。
鹿柴
唐代: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fù)照青苔上。
譯文
幽靜山谷里看不見人,只能聽到那說話聲音。
落日影暈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注釋
。1)鹿柴(zhài):“柴”同“寨“,柵欄。此為地名。
。2)但:只。聞:聽見。
(3)返景:夕陽返照光!熬啊惫艜r同“影”。
。4)照:照耀(著)。
鑒賞
這首詩描繪是鹿柴附近空山深林在傍晚時分幽靜景色。詩絕妙處在于以動襯靜,以局部襯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筆先寫空山寂絕人跡,接著以但聞一轉(zhuǎn),引出人語響來?展葌饕簦娖淇;人語過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寫幾點夕陽余暉映照,愈加觸發(fā)人幽暗感覺。
大凡寫山水,總離不開具體景物,或摹狀嶙峋怪石,或描繪參天古木,或渲染飛瀑懸泉,其著眼點在于景物之奇。而此詩則從一個奇特現(xiàn)象著筆:“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層巖迭嶂,看去空無一人?墒怯袝r會突然聽得朗朗笑語,但由于回聲多重反射,一時間很難判斷人聲究竟從何而起。人們大約都有類似經(jīng)驗,本來很平常。但是將這種視覺與聽覺互補觀察事物方法以詩形式加以表現(xiàn),就不能不說是一個創(chuàng)造。從詩表現(xiàn)說,它別出新意,不蹈故常;從作品接受者說,是那樣新奇有趣,儼如身臨其境,由此引起積極情感活動。前兩句詩用直白語言,略作點染,境界即出。詩開頭“空山”,二字,是相對于無人而言,同時表明詩人視野比較開闊,可以一視無礙;如果置身于隱天蔽日原始森林中,就得不到“空山”意象。從這兩個字,也可以窺見山中景物形勢特點。對句“響”字與“空山”相呼應(yīng):只有在沒有太多障礙物情況下,聲音才能在山谷中往復(fù)回蕩,方才可以說“人語響”。因此,周遭景物必是疏朗。前二句寫幽靜,因聲傳神;后二句寫幽深,以光敷色。山中景色會因朝夕晦暝、風雨因時而變化。此詩則選取傍晚時分景色作為描寫對象。這時夕陽返照射入樹林深處,又有一部分光線落到青苔上面。天色就要暗下來,各類景物斑斑駁駁,明暗對比鮮明。近處,投在地面上蓊郁樹影漸漸拉長;樹林深處,因黝暗而顯得十分幽邃。這種景觀最佳時期是夏末秋初,而且必須是晴朗傍晚,陰雨綿綿是不行。詩第一個透視點是深林。人感官無法直接測知樹林深處,此詩以不可見即想象中“無限”和“神秘莫測”寫幽深之感。而幽深之感唯在夏末秋初夕陽明天中為最深。第二個透視點是青苔。這一景色即在目底,可以觀其形,可以辨其色。青苔生于陰暗潮濕之處,它生長,是濃密樹木遮住日光結(jié)果,而此刻卻在夕照中。這兩個透視點合在一起,互相映發(fā),使詩意虛實相生。
這首詩創(chuàng)造了一種幽深而光明象征性境界,表現(xiàn)了作者在深幽修禪過程中豁然開朗。詩中雖有禪意,卻不訴諸議論說理,而全滲透于自然景色生動描繪之中。
王維是詩人、畫家兼音樂家。這首詩正體現(xiàn)出詩、畫、樂結(jié)合。他以音樂家對聲感悟,畫家對光把握,詩人對語言提煉,刻畫了空谷人語、斜輝返照那一瞬間特有寂靜清幽,耐人尋味。
【王維的代表作古詩】相關(guān)文章:
古詩中的成語09-13
有關(guān)春天的古詩05-13
描寫春天的古詩05-13
關(guān)于春天的古詩05-12
谷雨的古詩詞03-24
春天的古詩15篇12-30
杜甫的古詩詞08-23
關(guān)于春天的優(yōu)美古詩03-28
立春天氣特點的古詩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