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v欧美v国产v在线成_制服丝袜中文字幕丝袜专区_一区二区三区韩国电影_激情欧美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端午節(jié)的散文

時間:2024-06-23 16:54:59 端午節(jié) 我要投稿

端午節(jié)的散文匯編(15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散文吧?散文的特點是通過對現(xiàn)實生活中某些片段或事件的描述,表達作者的觀點、感情。相信很多人都覺得散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jié)的散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端午節(jié)的散文匯編(15篇)

端午節(jié)的散文1

  端午節(jié)一年一度,它積累歷史,我積累記憶,積累認識。

  端午節(jié)沒有被法定為節(jié)日之前,民間也是很講究制造節(jié)日氣氛的。孩童時期跟著姥姥采艾蒿、做彩紙葫蘆、香袋、吃粽子,上學后聽父親講屈原、讀楚辭,使我在感受這個節(jié)日的傳統(tǒng)風俗和傳統(tǒng)文化中獲得快樂,得到陶冶。

  在姥姥身邊時,過端午節(jié)是我盼望的,姥姥是個有興致手又很巧的老太太,節(jié)前二三天,就著手做彩紙葫蘆、縫香袋。那時,彩色手工紙和白色手工紙、顏料都比較便宜,買些來,在姥姥的指導下,迭迭、粘粘、剪剪,用紅色紙做圓燈籠一樣的葫蘆,用白紙染色做壓腰葫蘆,上頭染黃色,下頭染藍色,穿上線,吊上花紙穗子就成了。用花布角縫香袋,須裁成凌形塊。其實,快樂不在成果如何,在自己動手,笨拙地把糨糊抹得到處都是,顏色也染到臉上了,香袋怎么縫都歪歪個嘴,看著這些鬧劇場景,常常開心大笑。端午節(jié)這天,還沒起床,姥姥就把五彩線繩系到我的手腕上了,于是,趕忙爬起來,拎著彩紙葫蘆、香袋跑出去和鄰家小孩斗美。

  端午節(jié)這天早晨吃雞蛋和粽子。包粽子也是一大樂趣。糯米泡了一整天之后,把泡好的米和粽葉的盆放到炕上,姥姥和姨們坐在炕邊,邊聊邊包。在表姐的指導下,我把粽葉折成三角桶形,抓把米放進去,再加一個紅棗,把多出一截的粽葉折回來蓋上桶口,然后,用線綁上。因為技術(shù)不好,手又小,包得松松松垮垮,被表姐一次次責令返工,終于合格了,做個記號,煮出來還是因為滲了水不成樣子,拿在手里不知如何是好。這時,姥姥會說,給我吃了吧,我樂得趕緊遞過去,自己選個好的吃。粽子是頭一天晚上下大鍋煮的,煮熟后就在鍋里放著,第二天早晨再加把火,然后,撈到?jīng)鏊柚。從水中撈出一個剝?nèi)テ,粽子像個白胖的娃娃抱著個紅棗,好看極了。蘸著白糖吃,好吃極了。

  艾蒿要踏著露水去采,小鎮(zhèn)本不大,幾十步就到了郊外。采坡上的艾蒿粗壯味濃;貋砼菰谙茨樑柚邢茨槨⑦插到房檐下、門楣上,說是除瘟避邪。而我最喜歡采艾蒿的過程,大人孩子趕集一般從小鎮(zhèn)涌出來流向田野,他們采艾蒿時手不停,嘴也不停地打著招呼、聊著、取笑著。小孩子趁此結(jié)伙玩耍,好快樂。田野的植物綠綠的,點綴著小花,我常常采一把花回來插在瓶中。

  采艾蒿,用艾蒿是端午節(jié)的一個傳統(tǒng)保留節(jié)目,艾在中醫(yī)藥中是常用的外用藥,艾灸對很多慢性病尤其消化系統(tǒng)、骨關(guān)節(jié)風濕很有效。和著曾經(jīng)喝雄黃酒等去濕卻病老習俗,可以說,端午是一個引導人健康生活的節(jié)日。目前,時代進步,生活提高,保證健康已是一項生活內(nèi)容,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中保健、健康飲食、健康起居有著極為完整的理論和實踐經(jīng)驗,是寶貴的歷史遺產(chǎn),也是有效地傳承進步。

  父親雖是林業(yè)專業(yè)干部,對中國歷史和文學異常喜歡。于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就成了父親教導我們、和我們共同享受文化快樂的載體。父親像說評書似的說屈原的故事、講解楚辭。當時,故事是聽懂了,對楚辭有些懵懂。在父親的講述中,我敬佩屈原的正直、愛國憂民。父親也將自己的人生感受講了進去,讓我知道了社會的復雜,人生的不易。有父親的鼓勵,我保留了樂觀的性格。

  隨著年齡和知識的增長,我對屈原的了解多了起來,對屈原敬仰也多起來。當看到香港演員鮑方飾演的屈原,那么瀟灑、熱情、執(zhí)著時,明知道這種藝術(shù)加工與原型常常相距甚遠,但卻寧愿認為真實的屈原就是這個樣子。這個學問家吟誦《桔頌》時灑脫的神態(tài)和抑揚頓挫有致的語調(diào),讓我直想做他的粉絲。端午節(jié)是農(nóng)歷節(jié)日中的人文節(jié)日,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為它是紀念屈原的。而從屈原讓我聯(lián)想到歷史上諸多的如此心懷和如此命運的知識分子。那說出“位卑未敢忘國憂”之言的陸游,一生報國愿望不能實現(xiàn),但直到死,仍囑咐兒子“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將絕世而仍不絕望的情懷,讓人百讀百激動。而辛棄疾的“卻將萬言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的無奈與不甘和韓愈“本為王朝除弊病,敢將衰朽惜殘年”是那樣的一往情深和不顧一切的投入。然而,知識分子們仕途多舛而又愛國憂民所造成的忠憤,是保持熱望的基礎(chǔ),也是轉(zhuǎn)成消極的因素。熱懷被澆冷水,更甚者被貶、被殺的凄慘結(jié)果,畢竟使一部分人膽寒卻步,身心頹廢!奥仿庑捱h,吾將上下求索”的堅持精神與能堅持的條件是何等的不匹配,無望而自沉成必然結(jié)果。

  說說古,因為近代情況大家都知道甚多了。讓人注意的是,對于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和知識分子復雜的歷史遭遇,不僅僅是一代代感嘆不已的遺憾,而造成的心理陰影和偏執(zhí)也成為一種積習。這應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負面問題。

  這個節(jié)日留給百姓生活的是艾蒿、粽子、龍舟,是健康的理念。留給知識分子的是追求、是精神。著名的文字、語言學家周有光有一篇題為《端午節(jié)的時代意義》的文章,文章說,“屈原之死,震動了中國知識分子的靈魂,端午節(jié)從紀念屈原受難的節(jié)日,經(jīng)過兩千三百多年的綿延,發(fā)展成為尊重知識的節(jié)日,解放知識分子的節(jié)日。”所以,在文化方面,端午節(jié)對于現(xiàn)代人如何發(fā)揚光大傳統(tǒng)文化精華,端正一個古老國家、一個大國人的應有心態(tài),營造社會和諧氣氛,應是有所啟發(fā)和教益的。當前,時代的進步,方方面面與國際接軌,如周有光所言:以本國的傳統(tǒng)特長增益國際的現(xiàn)代文化,以國際的先進制度改進本國的傳統(tǒng)文化,這就是紀念端午節(jié)的時代意義。

端午節(jié)的散文2

  你吃粽子了嗎?我問,問自己,也問朋友。

  在各種口味、各種顏色、各種風情的粽子充斥眼球的時候,誰不想吃上一個、兩個,然后閉著眼睛回味那久遠而動人的故事?!

  楝葉包裹的粽子,棱角分明。因為它有著厚重的積淀——

  粽子是裹著屈原一腔愛國之心,投進汨羅江里,吊祭《離騷》、《天問》、《九歌》等詩篇。所以,粽子是詩人節(jié)的彰顯。

  粽子是裹著伍子胥一雙忠良之眼,掛在吳京東門上,讓吳國忠臣屈死后尚能怒視越國軍隊入城滅吳。所以,粽子是忠良節(jié)的象征。

  粽子是裹著東漢曹娥的一軀孝節(jié)之身,以十四歲的弱小之體投江救父,終于五日后抱出父尸。所以,粽子是孝道節(jié)的昭示。

  農(nóng)歷五月初五,這個兩千多年前形成的古老而年年都有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都吃粽子。但稱謂眾多,如:午日節(jié)、重五節(jié),五月節(jié)、浴蘭節(jié)、女兒節(jié),天中節(jié)、地臘、龍日等等……稱謂之中,是悲壯,是心酸,是感動,是激烈,是……美麗!偉大!

  留在祖宗記憶深處的人、事、物,經(jīng)過世代相傳,遺傳到我們的`腦中,忘也忘不掉,時常冒出心淼之尖,讓人回味個中的酸甜苦辣,體會其中的哲理真諦。

  他們,離我們從來就不遠。

  我們吃著粽子,過著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是地道的情人節(jié)。古老的中國,沒有西方的浪漫,一直沒用“情人”這個溫馨的稱謂。我不知道是祖宗的靦腆,還是世俗的壓力,抑或是傳統(tǒng)的習慣。無需探究,且看:一把芭蕉扇,系著一段紅絲帶;兩塊花手帕,繡著美鴛鴦,少男送到了少女的手中,也就扇旺了熾烈的愛情之火,溫馨了一對真鴛鴦。兩斤紅糖兩封糕、兩瓶酒,少男的父親踏進了少女的家門,也就甜蜜了一段姻緣,“久遠”了兩親家。少女,精心裹好粽子以回贈。綠葉里,包著少女的春心,裹著少女的真情,更蘊涵著兩情依依。此俗延續(xù)已久,現(xiàn)在,端午節(jié)仍是世俗尚存的相親、定親的最好喜日,粽子也就成了定情的甜蜜之果。這是實實在在的情人節(jié)!心照又何必要宣呢?

  我早就送過了芭蕉扇,也早就給了愛人花手帕。節(jié)日,其實與我無關(guān)。但我突然發(fā)現(xiàn),有些古老的東西,一旦回憶,仍覺溫馨。在每個節(jié)日,我有許多的祝福,送給我的所有朋友。這絕不是客套和跟風,我的確是在心里想了你們好久,祝福了你們好久。我想你們也是,在每個節(jié)日里,都會有著思念和祝福,不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甚或是悲情!

  端午節(jié),您吃粽子了嗎?

  我用心做了一個紅彤彤的大粽子,送過您,我所有的朋友!祝愿你們吃出健康!吃出團圓!吃出幸福!吃出好運!

  最后,我想引用殷堯藩《端午》作結(jié):

  少年佳節(jié)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端午節(jié)的散文3

  綠楊樹下頻執(zhí)手,問何日、長相守? 濕霧濃云愁永晝。梨花飄雪,海棠鋪繡。陌上重逢否? 秋分已近寒初透,此刻相思烈如酒。獨...

  夢之《心》第三部 夢之《心理》第五章 文章通知:夢之《心理》共五章發(fā)表完畢,接下來推出!夢之《心情》 盡請期待……………… 正文 朋友們,去突破...

  昨天和女兒回來女兒的小房子, 今天和女兒去公園玩滑滑板,傳統(tǒng)佳節(jié)。只有爺倆自己過嘍,不過今天女兒很開心。 前天回老家時老人已經(jīng)把家里過節(jié)要做...

  時間改變了我們的樣子,卻在新中留下了彼此的影子。 --題記 又過了一年,忙碌的心情突然驚了下來,無意間的一回首,卻發(fā)現(xiàn),一些人,一些東西,似乎只...

  一 淺淺抬頭仰望藍色的天空,不讓自己的眼淚溢出眼眶。今天是個很好的日子,她的陌哥哥結(jié)婚的大喜日子。她本應該高興的跟著父母去參加婚宴的,可她卻...

  秋風瑟瑟,原本夏日擾人的知知不倦的蟬叫聲現(xiàn)閉嘴了不少。在空曠簡陋的出租屋里,我仰躺在咯吱作響的床上,想起你來。 曾幾何時,你的音容笑貌還縈繞...

  南召,這個名字乍聽起來像是某個時期,在南方某個地方一度繁榮的小國,是某個已經(jīng)消失了的古老文明,帶著歷史的厚重與蒼桑。南召,一聲揚,一聲降,...

  朦朧夜穹, 舞弄傷心無伴懂。 憶淚千涌, 痛緒依然在夢中。 飛花落葉, 愛意雙雙相入濃。 淡漠如愁, 笑看人間幾萬重。...

  鄉(xiāng)愁 記端午節(jié)回家的感想 已不記得有多久不曾在村里轉(zhuǎn)過了,已不記得誰家的老房子是什么樣子了,已不記得哪個發(fā)小又生了小孩;亦不認識這又是誰家的...

  端午節(jié)前夕,路邊的店家里又傳來了粽子的清香。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我這個從來不吃粽子的人,開始對端午節(jié)充滿了期待。 記得小時候,除春節(jié)外,我最喜...

  端午節(jié)了!又想起姥姥包的粽子。姥姥包粽子認真細心。包好的粽子,養(yǎng)眼養(yǎng)胃又養(yǎng)心。 往年,端午節(jié)前幾天,姥姥就張羅買葦葉、糯米。葦葉買回,要打葦...

  唰窗簾被晚風倏忽掀起,我心下一驚,下意識地拾起手邊的短劍。夕光早已經(jīng)被遠處的山巔徹底吞沒,身旁只剩下陰晴不定的月影慌張地搖曳。呵,看來今天...

  最近幾日突來的降溫,還真有點冷。反常的天氣是為什么,我還那樣麻木。 這一切都為了什么?我都明白徹底了嗎!我有絲絲的不甘,我茫然。那就曾經(jīng)以為...

  我是1993年出生的,于是我被冠上90后這樣的`名詞。我的童年跨上了世紀。 我在安徽出生,在江蘇長大,在一個叫石橋的鎮(zhèn)上生活了將近12年。那是從1993年...

  因為,我們剛畢業(yè)。我們住單位的集體宿舍,因為宿舍破舊,為了我們的安全,我們的家用電器只有照明燈,可以每天在漆黑的夜里帶給我們光明。 因為,我...

  其實不是故事,也不是經(jīng)歷。 因為,事,正在進行著,不知道是起點,也不知道是終點。 黃昏,一只風箏在漫無目的地飄悠。忽然,風箏看到一只蝴蝶在曼...

  端午節(jié)就到了,菜市場上隨處可見包粽子用的竹葉,那竹葉一小捆一小捆的干干的,這時我懷念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了。 小時,在端午前夕,母親就到后山摘了好多...

  夜,靜得怕人,窗外綿綿的下著雨,不怎么熱,卻也仍舊開了風扇,想讓它打破這靜。 燒掉手機卡,我開始收拾東西,在心里細細的打點。一起用過的毛巾,...

  今天的天氣真好!昨夜的一陣急雨,徹底給大地來了個淋...

端午節(jié)的散文4

  還沒有到端午,粽子就吃了起來,這些粽子居多是在店里買的。現(xiàn)在不少的女同志是不會裹粽子的,她們年少時未從母親手里習得這個本領(lǐng),所以買了吃。吃粽子到現(xiàn)在是吃個面子了,大家防著隔日碰頭問吃否時回答中氣足點。這肯定是場面上的事情。想想當年,海邊村里,吃粽子是一件非常隆重的大事情。那時候裹粽子的糯米來自來之不易,居民戶要憑糧票與購糧證到米店去買糯米,購糧證就是人頭的多與少,有錢還不行;農(nóng)民呢?是隊里上一年分配的糯米,是按照勞動力的等級再加上人口分配的。所以裹多少只粽子是由米的多少決定的,有些農(nóng)家的孩子胃口好、飯量大、又喜糯食,母親只好在糯米里放一點梗米充數(shù)。

  說起來還真是有點小意思,糯米不多,豬肉也不多,但那個時候的蘆葦特別多,隨處都有,不但多,長勢、長相也非常的好;這個蘆葦長得特別粗,特別長,也特別清爽;那個蘆葉呀也就特別寬,有三四個手指并合的寬度,葉子也特別長,最長的將近兩尺;而且那個時候也有少許的箬葉,箬葉的長度比不上蘆葉,但中間的寬度明顯增加,兩片箬葉相疊后就可以把粽子裹得嚴嚴實實。箬葉皮薄,但密度比蘆葉高,韌性足,不脆弱,裹起來彎轉(zhuǎn)自如,絕無斷葉露口的可能,所以裹的粽子味道幾乎不外漏,吃起來感覺比較純正。

  所有的事情都是有些蹊蹺的。大家想想,滿世界都是蘆葉的時候,糯米不多,豬肉不多,也不要說箬葉了,箬竹的出生地在浙江,我們這里本來就少,現(xiàn)在幾乎絕跡了;現(xiàn)在的蘆葦呢?海邊村的許多的河流填掉了,新開的河流都是石駁岸了,蘆根的穿透力不如青草,自己認輸,不長就可以了吧。上回我去崇明濕地,看見了河流邊上的蘆葦,心里有些激動,走進一看,懊惱全生,蘆葦都是病怏怏的樣子,東倒西歪,沒有一點自然之氣。這個樣子我真想不通哎,沒有米的時候,蘆葦遍地都是;沒有蘆葦?shù)臅r候,糯米到處都是。哪一天樣樣都有了,該都好啊。想來這樣的日子還是有盼頭的,因為大家都曉得平衡的好處,蘆葦如此,米這樣,肉也一樣,人當如此,就是連裹個粽子也得講究平衡,所以平衡真的不可少的。

  平衡永遠存在,只是生活中的許多平衡我們無法實現(xiàn)了,這段時間里都讓我們的隨性、隨便、隨意給毀了,也給自己的貪欲毀了。還是回到粽子的.事情吧。我記得春節(jié)后不久,母親就叮囑我們兄妹四個摘蘆葉去。母親說四個人一道去,大的兩個摘,小的兩個看。為什么要立即摘蘆葉呢?母親告訴我,這是老祖宗規(guī)定的,老祖宗是誰?我們不得知。母親又說,二月過后的蘆葦,沒有蚜蟲的叮咬,葉面非常整潔清爽,另外這個時間是蘆葦最茂盛的時間,像個青年人,正當時,F(xiàn)在呢,我沒有看到過二月里去鄉(xiāng)下的河流邊上采摘蘆葉的人兒,大家都沒有了功夫與興致,裹粽了就立馬臨時抱佛腳,去攤頭買一點,有點有錢的任性;接下去說說裹粽時扎粽子的線繩吧!用箬葉裹的粽子,過去地道的婦人是用圓針將箬葉的頭在粽身里拉過去的,是不用線繩扎的,很像現(xiàn)在說的無縫鏈接;用蘆葦裹的粽子必須用線繩扎的,這比箬葉裹粽已經(jīng)跌了一個層次,不但如此,現(xiàn)在扎粽,有的用了鞋線,用鞋線也不錯,因為鞋線是棉線。有的干脆用其他的線了,比如用聚乙烯制成的那些五顏六色的線,我看見過也有用扎大閘蟹的線來扎粽子的。其實最好的粽子線應該是稻柴,是一根根的稻柴,這個稻柴是上一年秋天里的稻柴,我們的母親老早在脫粒稻谷的時候看中了,她們將那些粗壯的結(jié)實的牢固的,黃橙橙金燦燦的稻柴收攏后囤了下來以備后用。用稻柴扎粽子,顏色匹配,張弛有度,而且稻柴有股稻谷的香味在里面。大家想:這一切都是來自田里的,土里的,水里的,天底下的,風里的,雨里的,真正氣象合一,天人合一,物我合一,你說這樣的粽子好處吃不好吃?

端午節(jié)的散文5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jié)在延續(xù)了一千多年之后,今天又如期而至。

  盡管韓國人已經(jīng)把我們神圣的節(jié)日拿去作為了他們的民族文化遺產(chǎn),并已向國際組織申遺。自然也不會衰減我們中國老百姓對于這一天的深厚感情。

  沒有自嘲,也沒有嫉妒,更不用自卑。龍舟照樣劃,粽子照樣吃,祖祖輩輩不間斷,我們現(xiàn)在仍舊不會間斷。尤其是今天,我們國家還把這一天定做了國家法令假日,更是叫許許多多的中國人為之稱頌。

  三天小長假,對于所有的上班族來說真是件大快人心的事。出門旅游逛風景,走親訪友串家門,一時間成為了人們談論的熱點話題。

  壓力已經(jīng)夠大了,我也不妨趁假期好好調(diào)整一下自己的心情,給自己一點懶散與慵怠——懶覺是一定要睡好的,三餐也可以減少。不去想瑣事,不去想明天,不去想未來的日子該怎樣度過。

  沒想到的是,當時鐘走到生物鐘的那個檔口,思維的輪子還是照樣地旋轉(zhuǎn)起來。閃念的思想還沒有記錄,該寫的書也還沒有完成,所有的美妙構(gòu)思都還只是停留在那瞬間美好的狀態(tài)……我哪里還能安穩(wěn)在床上。!

  沒有太多的節(jié)日回憶與懷想,也不再走進兒時的草叢去沾幾滴露水灑向鬢邊,更沒有把屈老爺子請進自己的情緒。推辭掉所有的生意與應酬,我想一個人靜靜地打發(fā)這個難得的`節(jié)日時光。

  我想,當年的屈老也應該是常常處于這種“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管他春夏與秋冬”的境界的吧?

  可是,現(xiàn)代不同于古代的主要區(qū)別就是:喧囂與寧靜、強加與獨享、騷擾與靜謐……

  當我還來不及把自己好好封閉的時候,手機上的短信、電視里的宣傳,甚至連街上的音樂也防不勝防地從窗外飄進來擠滿了我的小屋。

  哎,畢竟是節(jié)日!“人生逢節(jié)莫虛度!痹浀冒职衷谑罆r經(jīng)常對我們講這句話。盡管他老人家今天已經(jīng)不能分享這節(jié)日的快樂了,但老人的話卻是那么深刻地映在了我的腦海之中。

  是啊,人生在世如白駒過隙。今天還鮮活的生命,說不定哪天就不聲不響地沒了;今天還擁有的幸福日子,說不定哪天就隨風而逝了。有誰能說得清楚今天、明天和明天的明天呢?

  是節(jié)莫虛度!趁著外面正熱鬧,我趕緊走出了家門。徒步走在大街上,任目光飄飛、任思緒起舞。假如有緣能看中一件像樣的衣物,能好好犒勞一下自己也算是件很不錯的事。

  深圳的東門步行街,是一個富裕得讓人眼讒的地方。在這里,除非你口袋沒錢,不然你所想要的東西,無論上中下等、無論大小物件、無論家電細軟,你隨時隨地都可能如愿以償。

  走入商場,我信步在密集的商業(yè)鋪面中暗暗尋訪。只見那三尺柜臺連接起買賣雙方,商人在察言觀色中淄洙必取,顧客在斤斤計較中分文必爭,交易在討價還價中慢慢地談攏。

  讓腳步在物質(zhì)的夾縫中穿梭,一個不小心,我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很快被琳瑯滿目的商品擠窄了眼光、被橫流的物欲淹沒了思想。渾身的不自在叫我進退兩難!

  不敢購物啊,不敢購物是怕物質(zhì)把理想的脊梁壓彎,不敢購物是怕銅味把靈魂熏染!

  當我一無所獲地擺脫開繁華與喧囂時,我的心突然無比沉重起來:曾幾何時節(jié)日的光芒能將古人與現(xiàn)代承接?曾幾何時幸福的光芒能將災難與幸運轉(zhuǎn)接?曾幾何時物質(zhì)的享受能將精神的追求淹滅?

  節(jié)日的時光仍然在飛逝,節(jié)日的旋律卻不曾減少?墒,想到本該是一個令人憂傷和緬懷的日子、本該是一段災后重建的歲月、本該是一腔家愁國憂的情懷……怎一個節(jié)假日能夠承受得了?!

  好一個20xx年的端午節(jié)!這個端午節(jié)過得真叫人如此凄凄切切!

端午節(jié)的散文6

  今年的端午節(jié),食堂里沒有加餐,這是我們?nèi)f萬沒想到的,雖然廠里今年內(nèi)還在虧損中,這些節(jié)日的福利基本上是取消了,因為這些福利都不在勞動法內(nèi),我們也只是發(fā)發(fā)勞騷就過去了。可沒想到的是連節(jié)日的加餐都取消了,可想而之,廠里也一定虧損不少了。

  早在年前,新聞里就沸沸揚揚地轉(zhuǎn)開了國內(nèi)經(jīng)濟下滑,會令不少血汗工廠倒閉。開年來,果真就有不少廠倒閉了,自然廠里的虧損也是可想而知的。

  悄然的夜晚,我失落地從食堂出來,閑坐在月光下,望著滿天的星空,我想到明天就是端午節(jié)了,而此時的我還要繼續(xù)在深夜里忙碌,所幸對明天的節(jié)日也冷漠,因為,我知道一覺睡去節(jié)日也就過了。

  今年的端午節(jié),也是父親去逝后的第一個端午節(jié),這對我來說,原本就帶有一種憂傷的光環(huán),就像這許淡淡的月光,是一點知覺都沒有了。

  清晨還沒下班前,母親就打來電話,只是我沒接到而已,我便打過去,才知母親昨夜回家了。這是她去市里做事才回來的第一次,可想而知,沒人住的家里一定是灰塵撲撲的。母親說,今天的任務就是把家里打掃一遍,沒時間去姐姐家過端午節(jié)了,反正也是一個人,隨便吃些就是了。我點頭噎著,眼淚就默默地流下來了,失啞的聲音說了聲“節(jié)日快樂”就掛了。

  天空下烈日炎炎,飄逸的白云一朵亮過一朵,街口上是來了又去去了又來,我靜坐在石凳的陽光里,一身的疲乏,朦朧的眼神,早讓我分不清這個世界了。

  等我想起忘了給叔叔打電話時,叔叔就打來了,問我過來了沒。早幾天前,我答應了叔叔,去他那里過端午節(jié),但是,廠里沒假放,我也是沒辦法了。叔叔聽了,有些失落的回答說:“那好吧,只是奶奶想見你了!

  在我的生活里,我不知道要怎樣來訴說自己的故事,滿滿的傷痕,我只有感嘆,歲月把我抹得真干凈了。

  矗立在陽臺上,剛剛洗過冷水澡的我倒像有了幾分精力,望去遠方的視力也凝聚在一個點上,可要想去街上玩耍,已是不可能了。

  夢回端午,盈淚滴滴,那是少年的.端午,一家人在一起開心地包著粽子,當然我是不會包的,就是系粽子的繩結(jié)?粗一鹪谠钭尤紵业娜蝿站褪强词卦罾锏牟窕鸩槐幌,等柴火弱時,就添加一根進去。我不懂地問母親:“為什么端午要吃粽子呢?”母親只上過小學三年級,說也不知道了。后來,我長大了,進了中學才知道端午吃粽子,是為了緬懷先人屈原。

  賽龍舟,這是少年時的端午必逢的節(jié)目,也是我們小孩最愛看的,只見兩條像蛇一樣的木舟,在鼓聲的振動下,從上流直逼下流,我還沒跟上,賽事就結(jié)束了。

  醒來的窗外響聲振振,我還以為是在夢里看龍舟了。睜開朦朧的眼睛,才看清窗外下起了大雨,雨點直撞在不繡鋼的窗戶上,我連忙起來收下窗口的衣服,但已打濕過半了,我只能掛進小房間里來了。

  據(jù)鄉(xiāng)里的老人家說,端午節(jié)下雨,去河里洗個澡,保證這一年里都不會生病了。那一年,我和村里的同年孩子看完賽事,剛好天空下起了小雨,我們就脫下衣服褲子赤裸裸地跳進了河里,河邊的水不深,但非常的清冷,我是游了一會兒,感覺太冷了就上岸了。結(jié)果,第二天,我就感冒了,母辛還以為我是回來淋了雨才感冒了,我也不好意思告訴母親,只好自己放在了心里。

  端午節(jié)的晚餐,我給自己多打了一份快餐,還買了一瓶雞尾酒。一個人的節(jié)日,就像天空落下雨點,習慣了走一個人的路。望著傍晚的天空,臉上帶著幾分微醉,雨水停落后,天空還出現(xiàn)了一抹晚霞,紅紅的一塊,又好像自己的臉蛋,也帶著幾分醉意似的......

端午節(jié)的散文7

  時間如流水般流逝,瞬間,又是五月初五,又是一年端午,已不記得有多少年沒有在家里過過端午節(jié)了,離家?guī)啄甑墓?jié)日也總是過的平平淡淡,豪無節(jié)日的韻味。

  有句話說越長大越孤單,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孤單的不僅僅只有自己,就連節(jié)日,也變的冷冷清清。記得小時候,最喜愛的就是過節(jié)了,只要一過節(jié),就會有好吃的好喝的,小時候,過節(jié)對于我來說都是一種簡單的歡樂,只因有好吃的。

  出生在一個偏僻的農(nóng)村,能感覺到有節(jié)日氣味的日子也就那么幾個,像現(xiàn)在的一些節(jié)日對于那時的我們來說都是聞所未聞,更別說什么過節(jié)了。

  端午在我們那算一個重要的節(jié)日。每年端午學校都會放一天假給我們過節(jié),也許那時候喜愛過節(jié),除了喜愛吃喝,就是因為學校可以放假給我們,可以不用起大早去上學,可以帶著玩伴瘋狂的玩一天,所以都很期盼過節(jié)。

  每年端午,都會起個大早,就連平常的懶覺都不見了。每次睜開眼,都會發(fā)覺綁在胳膊和腿上的花線繩,五顏六色的,擰成麻花狀,綁在胳膊和腿上,因為在我們那老人圣言,假如端午當天不綁花線繩,出門就會有蛇纏上胳膊和腿。對于我們小孩來說,因為很可怕蛇,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不敢有人去試試,所以在端午當天都會或多或少的綁一根花線繩。

  記得我問過父親不綁花線繩真的會有蛇纏上腿和胳膊嗎?父親笑笑說當然不可能,不相信我可以試試?粗赣H的笑,聽著父親的話我半信半疑,卻不敢去試試看,現(xiàn)在想來都覺得很好笑。

  早上一睜開眼,花線繩母親就早已替我綁好了,看著胳膊腿上的花線繩也就安心了,因為花線繩要綁三天才能取下來的,這三天之內(nèi)是不能往下取的,所以看它綁結(jié)實了,也就放心了。起個大早挨家挨戶叫上村里的玩伴,向山上爬去,任務是摘柳樹條子,因為要向家里所有的門窗上插柳樹條子,至于為什么要插柳樹條子,從來沒有問過,就是覺得好玩,可以放心大膽的去糟蹋樹木,不怕被抓住了受批判。

  一路向山上跑去,見到柳樹就往上爬,不管三七二十一,見到柳樹條子就往下摘。一人爬一棵樹,舍命的摘,摘下N多之后,先把所有的柳樹條子堆放到一起,然后每人開始用柳樹條子編個草帽戴著,再擰幾個響響兒,比比看誰的響響兒最響,聲音最好聽。等這些忙完以后,戴著自己做成的草帽,吹著自己擰的響響兒,每人扛著一捆的'柳樹條子中意的向家里走去,滿山都是所謂的響響長長短短,尖尖悶悶的聲音,好聽就不說了。

  等回到家里時,母親的攤?cè)~餅早已烙好,蜂蜜早已熗好,就等我們來吃了。先把那些柳樹條子挨個的插在窗子上門上,就預備吃端午節(jié)的飯了。母親的攤?cè)~餅做的很棒,攤?cè)~餅攤的那叫一個圓,把攤?cè)~餅卷成一個棒棒,蘸著熱熱的蜂蜜,一大口送進嘴里,那叫一個爽。剛做的攤?cè)~餅軟軟的,薄薄的,提在手里看有點透明,明啾啾的,泛著亮閃閃的光。吃蜜太甜總會膩的,再配一碗剛剛出鍋的大米稀飯,才明白這就叫過節(jié)啊。

  那時候,只知道端午節(jié)是吃粽子的,可是生于北方,又生在一個小農(nóng)村里,根本不知道粽子長什么樣,也不知道是個什么味兒。那時候就想,總有一天我要將粽子吃個夠,于是在端午節(jié)這天能吃到蜂蜜已是一種奢侈了。

  第一次吃粽子是在T市上學的時候,也是長那么大第一次一個人在外面過節(jié)。端午當天,和舍友興致沖沖的跑出去買了好多粽子,打算好好補償一下長那么大從未吃過粽子的遺憾。看著裹的嚴嚴實實的粽子不知有多興奮,棱角分明,立體感超強,也真無法想象那發(fā)明包粽子的人是多么的能干聰慧。慢慢的拆開,紅白相間,可以清楚的看見露在外面的大棗,紅紅的,黏黏的。迫不及待的一口咬去,等一口下咽時才發(fā)覺,粽子原來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吃,因為是第一次吃糯米,黏黏的感覺,覺得不好吃,有點小失望。

  從到T市讀書以來,就從未在家過過端午節(jié),也是從那以后,過端午再也沒有買過粽子。反而每年端午,都好懷念母親做的攤?cè)~餅和熗的蜂蜜。

  那時候,每年端午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游林。我們鄰村,有一片原始森林,相傳是很久很久很久以前的一片森林,那里本來有大片的森林,可是由于一次地震,只剩下了現(xiàn)在的那么一小片,說起來小,可是走起來卻一點也不小。

  每年端午都會約上同學玩伴一起去游林,于是游林也自然而然成了如今記憶里的一部分。一大片的綠色,如瀑般傾瀉而下,繁茂的樹葉,層層疊疊的,足底下是厚厚的樹葉,陰暗潮濕,茂盛的樹葉遮擋住了太陽,間或風吹過,有細細碎碎的陽光灑落,照耀在厚厚的落葉上。

  因為是很久以前的樹林,里面的樹又高又粗,喜愛尋一棵很粗的樹,然后幾個同學伸出胳膊圍個圈,來圈下那樹到底有多粗,然后回去告訴其他人,那棵樹真的好粗好壯。如今想來,覺得好傻,卻又傻的那么真,那么可愛。

  今天端午,哥哥忽然問我說小時候端午節(jié)我們經(jīng)常摘的花叫什么名字?我想了又想?yún)s沒想起來。狗蹄蹄花?還是馬蹄蹄花?哥哥問我,馬蹄蹄花吧,我想了想回答。才發(fā)覺,小時候最喜愛的花,我竟然忘了它叫什么名字了。

  給母親打了個電話,問她我們小時候端午節(jié)經(jīng)常摘下來編花冠和做胡須的花叫什么名字,母親告訴我說狗蹄蹄花,我才想起它叫狗蹄蹄花。真的很納悶,為什么如此好看的花竟然叫狗蹄蹄花呢?

  這個季節(jié),狗蹄蹄花會漫山遍野的四處開放,纖長的腰身,細細長長的葉子,白色的花瓣,紅紅的花苞,小小的,圓圓的腦袋,像一個繡球。而狗蹄蹄花從來不是一枝獨秀的,它總是一株一株的生長在一起,所以一摘就是一大把。

  那時候最喜愛的就是將狗蹄蹄花摘下來,將花多倒過來,攤開手掌,將花朵在手心里慢慢的敲,嘴里還念叨著抱,抱,抱個狗娃子,于是會發(fā)覺手心里會有好多黑色的小東西在跑,快樂的向其他人炫耀,看,我的狗娃子抱出來了。長大了才知道,那根本就不是什么狗娃子,而是花里邊的小蟲子。真不知道長大是好是壞,破壞了我太多兒時天真無邪的念頭和幻想。

  和小伙伴們摘好多的狗蹄蹄花,坐在山坡上,做一個長長的胡須,掛在耳朵上,粗聲粗氣的學男孩子講話。編一個美麗的花冠戴在頭上,一簇簇堆積在一起的狗蹄蹄花,周圍吊著長短不一的花朵,高傲的像一位公主,活在自己編纂的故事里,簡單而又歡樂著。

  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小時候我們所說的,最喜愛也最鐘愛的花,它有名字,叫狼毒花,不叫什么狗蹄蹄花。我又一次納悶了,這么美麗的花,名字卻是那么的毒辣。不管多么的毒辣,都改變不了兒時對它的鐘愛,也改變不了,它帶給我們的歡樂。戴著用它編織的花冠,仿佛自己就是高傲的公主,一切的一切都只是陪襯。

  如今,這些美好,都已成為了永久的過去。端午節(jié)再也沒有了兒時的韻味,也沒有了兒時的樂趣,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個節(jié)日,沒有期盼,沒有欲望,沒有節(jié)日的氣味。節(jié)日對于奔波的我來說只是一個休息日,可是放松放松心情。

  母親打來電話說今天端午,讓吃好點喝好點,過節(jié)嘛,就好好過個節(jié)?墒怯谖叶,過于不過,根本沒有多大的區(qū)別,只是多想回家陪陪日漸年邁的父母,陪他們過一個團圓的節(jié)日,哪怕只是說說話也好。

  端午一年一個,可是深埋在記憶里的過去,那些曾經(jīng)的美好,會不會像我忘記兒時的花朵一樣,不經(jīng)歷,不碰觸,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被忘卻?忘記沒有理解,沒有借口,時間帶走的,不僅僅只是簡單的歡樂,還會剝奪我僅有的記憶。

  記憶里,那年端午,那滿山的狗蹄蹄花,那雜亂不成聲的音樂,那尊貴的花冠,那高傲的公主……

端午節(jié)的散文8

  看到鄰居小孩子手上系的花花線(五種不同顏色線的組合),才知道端午節(jié)要到了。是呀,忙碌的生活讓我早已淡忘了許多節(jié)日。今天下午沒事,我可以坐在電腦前好好想想自己以前的快樂,也算是給自己的心靈注入一絲清泉,讓自己能記住自己曾經(jīng)擁有過的開心和快樂,讓端午節(jié)的思緒隨風飄。

  小時候,收割小麥的前后,忙碌的母親和奶奶會給我們?nèi)齻縫香袋,我和妹妹的是雞心型,弟弟的是方形,母親會給我們配許多花花線,在端午節(jié)前的晚上給我們?nèi)齻的脖子上,手上,腳上都系上花花線,香袋是第二天早上才讓戴的,晚上,我們?nèi)齻都要把自己的香袋藏在自己的被窩里,那是一種怎樣的開心和快樂呀。到了第二天早上,我們?nèi)齻就會戴著香袋子到各自的小朋友面前炫耀,大部分小朋友都和我們一樣的裝扮,也總有那么幾個因家長忙,什么也沒有的,這時就會顯得很委屈,母親總會把我們家多余的香袋和花花線給沒有的小朋友,這時候大家都會皆大歡喜。也曾經(jīng)問過奶奶為何要系花花線,奶奶說是系了花花線就不怕蛇了,我們小時候最怕蛇了,所以系了花花線的感覺就是爽,每年的花花線大人們是不允許我們私自解的.,一直要到陰歷六月六,才能由母親用剪刀小心給剪斷,然后把花花線系在家里的小樹上,花草上,說這樣小樹,花草才能長的更快更好。那時只記得戴香袋子,系花花線的開心和快樂,沒有吃什么好吃的記憶。

  稍微長大一點,才知道這一天的道道很多的,比如端午節(jié)的早晨,一家人都要早起的,爺爺和父親都要到地里割一些小麥和各種草回來,掛在我家的房檐下,奶奶說那都是難得的好藥材,包治百病的,總是看的緊緊的,從不讓我們?nèi)y動。而奶奶和母親總要在早上洗頭,而且很是講究,說是要用無底水洗才行(就是把一桶水倒出去一些,必須用桶中間的水來洗,桶底的水不能用),他們還必須趕在太陽出來之前干完這些。當時覺得很是神秘,也曾好奇地問過奶奶,奶奶總說:“小孩子家,別亂問,長大后自然會知道的。”現(xiàn)在我早已長大了,可我還是沒能弄明白是怎么回事。

  長大了,也知道了端午節(jié)的來歷,知道在南方還有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也曾為屈原鳴不平,為《離騷》而折服,會在這一天里,祈求汨羅江里的魚蝦嘴下留情。 上高中時,有年的端午節(jié),好友陳蘇娟從家里拿了好多新鮮的粽子,真的是讓我們大飽口福,如今市場上賣的粽子品種很多,但都沒有我們當時吃的那個香味濃。我有點想蘇娟的母親了,那是個瘦弱的母親,但熱情好客,我們當時都喜歡到她家里去,喜歡和她拉家常,現(xiàn)在我還能想到老人那開心爽朗的笑聲。

  成家后,忙碌的工作和瑣碎的日子在一天天消耗著我對生活的那份激情,許多節(jié)日對我來說都不再重要。說來慚愧,我真的不是位好母親,女兒今年已經(jīng)九歲了,我好像沒親手給她系過一次花花線,我也根本不會縫香袋子,每年還是我的母親替我做著這一切,感謝我的母親,女兒成年后的回憶中,有關(guān)外婆的美好記憶會更多一些。

  今年的端午節(jié)就要到了,經(jīng)歷了許多事,我一向浮躁的心慢慢平靜了下來,是呀,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平和的心境,那樣的生活才更真實,更值得人向往。我決定今年親自動手,給女兒配多多的花花線,親自給女兒系上,在端午節(jié)的那天,帶女兒給院子里的樹木花草都系上花花線。

  柔和凄美的音樂中,有關(guān)端午節(jié)的思緒輕輕飄揚,心里的感動一點點多了起來,我好想讓自己變成一朵云,飄到災區(qū)去,給那里的孩子都系上花花線,讓他們和我的女兒一樣開心快樂地成長。

端午節(jié)的散文9

  春天的風越過甘肅甘南,吹綠了臨夏黃河兩岸,燕來了,柳綠了,艾草也竄出一米多高。站在高處,已經(jīng)是滿眼綠色,青翠欲滴了。不知放羊的小伙伴們,誰喊了一聲,端午節(jié)快到了!

  端午節(jié)的前幾天,阿奶和媽媽們都相約到集市上購買端午節(jié)所需要的祈福用品,上小學的二姐也加入了他們的隊伍,購置了五彩線,今年她要自己動手縫制荷包。

  荷包叫香包,也叫香囊。臨夏人稱呼為“絀絀”或“耍貨”。荷包的樣式有很多種,最傳統(tǒng)常見的叫“絀絀”把布和綢子剪成尕方塊,上下縫上兩塊不同顏色的三角綢子,由里到外的翻過來,繡上各種圖案,填充上包有松香、白芷、雄黃、艾葉、熏草等香料的棉花,然后把兩面的角絀起來,兩面用針縫上絲線穗子,用一根線穿在頂上。這樣一個既簡單又好看的荷包就作成了。細看荷包有迷人的造型,細聞有淡淡的清香。

  還有手巧的阿奶和媽媽們,用布和綢子采用傳統(tǒng)的方法絀出尕貓、尕兔、尕豬頭等。端午的當天掛在尕娃衣服前襟的鈕扣上,各種小動物造型的荷包隨著孩子們的跳動,成了鄉(xiāng)村一條移動的動物園。不時有阿奶和媽媽們抓住玩耍的尕娃,相互攀比各家婆姨的手藝,評說今年誰家的婆姨做的荷包好看。

  更有手巧的阿奶和媽媽們,用布和綢子采用傳統(tǒng)的方法絀出兩個尕老虎,縫在尕娃衣服肩膀的兩側(cè),孩子們順著街道到外亂跑,仿佛自己就是尕老虎,到處炫耀。孩子威武,大人高興。

  還有更講究的阿奶和媽媽們先絀一個大虎頭,再絀出三瓣的胡椒、兩瓣的雞心、桃子、蘿卜、葫蘆等,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用一根線穿起來,分成三綹縫在大虎頭的下面,這就是西北特有的.背負型荷包。大虎頭荷包在尕娃們后領(lǐng)子下面一綹一串地像風鈴一樣吊著,隨風飄舞,雖然沒有悅耳的鈴聲,但能聞到撲鼻的芳香。

  放學后的二姐,拿出事先購制的五彩線,她要在昏暗的煤油燈下制作自己的荷包了。二姐制作的是最簡單的粽子荷包,她先找一塊質(zhì)底稍硬一點的紙條,把它折疊成尕三角后展開,在里面放上裝有松香的棉花后折疊成粽子狀。然后在上面繞上各種顏色的彩線。二姐做針線活的手藝當時不是很靈巧,常常顧此失彼,一會線松了,一會繞錯線了,還分不清黃、白兩種顏色的線。我就幫她挑出黃線和白線,一縷一縷地遞給她。二組終于做成了大小不一的荷包。她把荷包按照由大到小的順序串起來,下面再吊上一綹長穗子,在荷包穗子中間穿有兩粒明亮尕珠子,一個晶瑩易透的荷包就做成了,掛上荷包的二姐,漂亮極了。

  出于好奇,我也跟著二姐用彩線學著繞粽子荷包。剛開始繞出來的不是稠密不均,就是稀疏不嚴,繞了兩個后就慢慢就變好了,我也掛上了自己親手做的荷包。

  端午節(jié)到了,大人們早早把楊柳枝插在自家大門上,還在楊柳枝上用繩了吊一顆紅蒜。說到吊紅蒜,自然有它的來歷。

  傳說,古時西北地區(qū)兵荒馬亂,在逃難的人群中,只見一個婦女身上背著一個大一些的尕娃,手里卻牽著一個尕尕娃在大路上奔跑。將軍覺得很奇怪,就命人把婦人抓來盤問,原來婦女背上的尕娃是她丈夫的前妻所生,現(xiàn)在孩子的親娘已經(jīng)去世,牽在手里的尕娃是她親生的。婦人的丈夫出門在外,兩個尕娃由她撫養(yǎng)。

  婦人說:“我的尕娃萬一死了還能生養(yǎng),要是我后背上的娃有個三長兩短,我怎么能對得起我的丈夫,又怎能讓他的親娘在九泉之下瞑目呢?”

  將軍聽了婦人的這一番話很受感動,他想在這個世道上,哪還有把繼子背在自己身上,卻把親生的孩子牽在手里,躲避官兵的后娘呢?

  將軍詳細地詢問了婦人所居住的村落后,就讓她放心地帶著兩個尕娃回家去,并告訴她:“明日一早,在你家大門門栓上插上一枝楊柳,再系上一顆紅蒜,官兵一見到,就不會進你家了!辈⒏嬲]她別把這事泄露給別人。并傳令三軍,凡看見門栓上插著楊柳枝并系著紅蒜的人家,一律不得入內(nèi),誰違反禁令,一律按軍法處置。

  心底善良的婦人回到莊上,就把將軍叮囑她的話,忘掉了,他把這個秘密告訴了鄉(xiāng)親,一傳十,十傳百,每家每戶都在自家的大門上插上了楊柳枝,并系上了紅蒜。

  第二天正好是端午節(jié),官兵們一進莊子,就看到各家大門上都插著掛有紅蒜的楊柳枝,就悄悄地撤走了。

  正是這位不知名的婦人,用她善良無私的愛感動了將軍,才使得將軍對她有了惻隱之心。她又用大愛無疆的善良救了全莊和鄰村的鄉(xiāng)親。

  為了紀念這位普通農(nóng)家婦女,從此以后,每年的端午節(jié),每家每戶的大門頂都要插上楊柳枝系上紅蒜,祖祖輩輩相傳至今。這不僅是風俗習慣,更重要的是,善良的傳承。

  中午時分,孩子們帶上,穿上、背上大人們事先準備好的荷包,并在大人和尕娃手腕上系一圈用各色絲線搓成的花線。個別的還在耳朵門里抹上桔紅色的雄黃,大人們還有接受。男孩子們對在手腳上綁五彩花線也嘟囔著嘴,抹雄黃更是不樂意,母親一般會告訴孩子,不點雄黃,蟲子會跑到鼻子和耳朵里去的,不纏五彩花線,蛇會纏住手腳。

  在我小時候的回憶中,對端午節(jié)這一天吃的印像不深。過得好一些的人家,會蒸些黃蘿卜和糖蘿卜餡的包子,有些人買些粉面自個馇一些涼粉,女主人就用尕碟裝幾個包子或一碗調(diào)好辣子蒜醋的涼粉,讓娃們端著在院子里互相贈送,拿自家所做的美食走走親戚。以此來表示對節(jié)日的祝賀以及親戚、院鄰關(guān)系的友好。

  祛邪祈福,永遠是臨夏端午節(jié)民俗文化的永久主題。用制作荷包托物言志,祈福未來。借助尕貓、尕兔、尕豬頭,表示生生不息;借助老虎的勇猛威武,祛除邪惡之氣;借助魚兒鉆蓮,寓意男女愛情;借助葫蘆石榴,期盼多子多福;借助大棗、花生、桂圓、蓮子之名,諧音早生貴子。

端午節(jié)的散文10

  這幾天微信上有關(guān)端午節(jié)的短信、祝福語一條條飛進手機,鋪天蓋地。又是一年端午到,按照我們老家的習俗,嫁出去的女兒在這個節(jié)日都要回娘家看望父母親的。仔細想想我都有好些年沒回母親那里過這個節(jié)日了,心里感覺好慚愧。

  剛出門那幾年,每逢過節(jié),母親都會打電話問今年回來嗎?但是我好像總是忙,總是讓他們在盼望中產(chǎn)生失望。年復一年,家里就很少打電話來問,他們知道打了和沒打是一樣的結(jié)果。

  今年端午節(jié),我要回老家過節(jié)。坐上開往家鄉(xiāng)的班車,老鄉(xiāng)熟悉的口音格外的親切,我的心也隨著跑起來的車輪而興奮起來,城市的道路總是顯得擁擠。好不容易出了市區(qū)。道路兩邊雖然少了城市的繁華,但是兩邊種植的柳樹和白楊樹郁郁蔥蔥,低矮的屋舍,綠油油的麥田飛快的向后倒去,離我熟悉熱愛的家鄉(xiāng)越來越近,我有種歸心似箭的感覺。

  第二天早晨我被窗外一陣嘰嘰喳喳的鳥叫聲吵醒,外面亮堂堂的,以為睡遲了,一看手機才六點半,鄉(xiāng)下的太陽好像比城里的都要勤快,起得早,懂得時間的珍貴。我呼吸著清晨新鮮的空氣,忽聽一陣陣布谷鳥的叫聲從田野的那邊傳來,有力而急切,。布谷布谷,收麥種谷,還有一種鳥叫聲好似說媳婦早起、媳婦早起。父老鄉(xiāng)親經(jīng)常念叼的農(nóng)諺是我從小聽著長大的,熟記在心。天空堪藍堪藍,難得的好天氣。

  來到田野,久違的清香撲鼻而來,一塊塊整齊的麥子安靜地站在土地上,仿佛鋪在廣袤大地上的綠地毯,在和煦的陽光的照射下,閃著綠油油喜人的光芒,偶有一陣微風拂過,猶如綠色的波浪此起彼伏,草和其他植物也不甘落后,生長的瘋瘋癲癲。

  小河邊的樹上停著兩只喜鵲,對著我叫了幾聲,好似在說歡迎回來,歡迎回來,我給予它們感激的微笑,,聽老人們說喜鵲是吉祥物,尤其早上在誰家的院子里叫,誰家就會來親戚或有好事發(fā)生。田埂旁的小河水清亮亮的,嘩啦啦的流淌,帶著他們的使命奔赴在麥田間,小麥正在揚花、灌漿,等待他們的滋潤。再過一個多月,又該到繁忙的麥收時節(jié)了。我已經(jīng)將近十年沒有收割麥子了,但那些在麥收時流過的汗水,吃過苦的歲月,卻在時間的流逝里,讓我的感受愈加清晰、愈加真切。

  記得那個時候,每年一進入六月,家家戶戶就再也閑不住了。一吃過早飯,他們便拿上鐮刀,往返奔走于自家的麥田里,在這兒看看,在哪兒瞧瞧,開始旋割,就是那兒黃了割那兒.。不時用他們那粗糙厚實的手掌輕撫著一株株日漸飽滿的麥穗,像撫摸自家孩子的頭,眼中充滿著濃濃的愛憐。年長的爺爺會靜靜地坐在麥田邊,一邊抽著刺鼻的旱煙,一邊計劃著農(nóng)事,常常會錯過吃午飯的時間,麥穗就在等待中更加飽滿,顏色在渴望中慢慢變黃更加成熟,時間在計劃中緩緩流過。

  六月上旬左右,天氣一天比一天熱,太陽每天烘烤著大地,到處都熱浪襲擊,孩子們多渴望下一場涼爽的大雨啊,可是大人們最害怕下雨,他們說現(xiàn)在是搶黃田的時節(jié),一下雨,誤了時節(jié),麥粒會脫在地里,一年的幸苦如果糟了災,他們的心會有多疼啊.。

  進入七月田野里的麥子全部由綠變黃,而后變成一片金燦燦的海洋,成熟的麥穗垂著沉甸甸的頭,注視著孕育它們的土地,隨著風兒盡情地舞蹈,發(fā)出嘩嘩嘩嘩感謝的歡笑聲。在準備收麥的這幾天,家家戶戶就開始打磨鐮刀了。

  磨刀不誤砍柴工,小時候會看到母親坐在房檐下的陰涼里,把所有的鐮刀拿到身邊,并在臉盆或飯碗里盛一些水備用,頓時鐮刀在磨石上發(fā)出的嚯嚯聲便在午后的院子里響起來,時慢時快,隨著節(jié)奏不時還要拿到眼前看看,用大拇指試試磨得鋒利程度,收獲的樂曲開始演奏,令人干勁十足。磨鐮刀一般需要一個多時辰,母親手磨過的鐮刀,明光錚亮,鋒利異常。

  記得那時麥收的日子正巧趕上放暑假的時間。開心了兩天的快樂日子被收麥子的枯燥取而代之。從小學二年級開始,我便參與到緊張而繁忙的收麥戰(zhàn)役中,在接受炎炎烈日烘烤的同時,也為家里分擔了些生活的重擔。

  每年放假的第三天,天剛麻麻亮,窗外不時傳來一陣陣小鳥嘰嘰喳喳的歡唱,我們就被母親從甜蜜的睡夢中叫醒,匆匆忙忙穿衣洗臉,簡單地吃過早飯后,我就和母親、弟妹們集體出發(fā),人手分工;工具、饃饃、水

  一邊浩浩蕩蕩地向自家的麥田奔去,每次走在路上我們都瞌睡的迷迷瞪瞪,來到麥田時,露水還沒有散去,早晨的太陽剛從東邊的山坳中露出半個笑臉,看著沐浴在晨光中的麥子,輕嗅著沁人心肺的麥香,我們姐弟幾個坐在田埂上不想動彈,看著母親已經(jīng)開始行動,我們用一種被迫的心勁給自己加油,接著便拿起鐮刀,投入到了緊張的戰(zhàn)斗中。

  記憶中父親很少回家割麥子,因為我們姊妹多,一年光靠這些收成是遠遠不夠的,還要額外買上一千斤才夠吃,加上我們上學,他的肩上的膽子很重,除了逢年過節(jié)偶爾回來,幾乎都在外面掙錢。

  但是在我有限的影響里父親割麥子的速度最快,他的胳膊長、力氣大、手掌寬厚,三兩下就夠一捆。我和母親不相上下。妹妹負責收攏捆好的`麥捆,小弟弟撿拾遺落在地里的麥穗?斓街形鐣r,天氣熱的我們實在受不了,我們過一會就停下來望著好像沒有盡頭的麥田,自言自語,哎呀,這怎么還這么多呀,

  母親就會在不遠處說就這幾塊地,都不夠吃,還嫌多,快點,再堅持一會,我們就回家吃飯我們便來了精神!∨R近中午,一大塊地的麥子全部收割完畢,妹妹也把所有的麥捆都收到了一起,母親就開始忙著摞麥了。由于剛收割的麥子濕,麥稈還沒有完全干透,如果馬上往麥場里運,既費事費力,又騰不開時間收割其他麥子,所以人們常常會把剛收割的麥子摞在麥田里,等上半個月或者二十天,直到麥子全部收割完畢,整個干透了、變輕了再運回打麥場。

  摞麥摞也有一番講究,既要保持通風,又要防止風吹雨淋,避免麥子被大風吹走或生芽。一般一個麥摞要摞二十幾捆麥子,麥穗朝上,最下面由十個圍成一圈,由下而上摞起來逐漸減少,最后選擇較長的一捆麥子,把根部捆緊,從中間分開成傘狀,覆蓋在麥摞頂端,這樣一個圓錐形的麥摞就摞好了。摞完麥子后,我們就頂著炎炎烈日回家吃飯,然后轉(zhuǎn)戰(zhàn)于下一塊麥田了。

  記得小時候過端午節(jié)就像春節(jié)一樣開心,是我們期待的節(jié)日。那時我們姊妹幾個過年買的新衣服一過完年母親就會讓我們脫下來,洗干凈疊好放起來,總是說等過端午了再穿,從那時我們就開始期待,可是那時的時間總是過得很慢,歲月總是顯得好悠長。好不容易等到了端午節(jié)那天,我們一大早起來就穿上新衣服,男孩子身后背上一個大荷包,穗子長達五六寸,一般都會是自己的屬相,也有大金魚的、寓意年年有余。

  女孩子的就顯得秀氣,有在涼帽的邊沿上墜上一兩個小的桃型的,有的在衣服的扣子上系上一個小的,五顏六色顯得很俊俏。還有一個講究是戴花花繩,用五種顏色的線搓在一起,搓成一根根細繩子,分別戴在手腕、腳腕、脖子上,聽老人們說端午節(jié)不戴花繩會被蛇纏身的,因為好看,也因為害怕小孩子都樂意戴。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由于各地的風俗民情不同,慶祝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方式就各不一樣。南方的糯米香,粽葉情,賽龍舟,顯示了江南水鄉(xiāng)的地域特色。北方的戴花繩,拴荷包,顯示了傳統(tǒng)的民族特色。但是萬變不離其宗,都是以紀念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而煜煜生輝。

端午節(jié)的散文11

  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這天各地人們過節(jié)的內(nèi)容豐富多彩,但習俗大致相同,家家戶戶都插艾葉(也叫艾蒿,艾草),掛菖蒲,吃粽子,飲雄黃酒,佩戴香囊,游百病,觀看龍舟賽等。其中插艾葉,掛菖蒲的習俗尤為重要,因此每年的端午節(jié),割艾葉就成了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事。

  記得九歲那年的端午節(jié),天才蒙蒙亮,母親把我叫起來和她一起去割艾葉,扯菖蒲。母親的腳步很輕快,黑油油的頭發(fā)被風吹得飄起來了。我很想讓她拉著我走,但又覺得不好意思,只好在后面緊跟著。遠望,重重疊疊的峰巒覆蓋著淡淡的薄霧,仿佛披了一層輕紗,隱隱約約的。路邊上青草和樹木的葉子上都凝結(jié)了顆顆露珠,偶爾幾顆露珠滾動落下,就像小精靈在躍動?諝庵袕浡嗤梁颓嗖莸奈兜,偶爾也夾雜著淡淡的花香。鳥兒們早就醒了,在林中呼朋引伴,好不熱鬧……清晨的山野如此美好,令人神清氣爽,舒暢愜意,我以前怎么不知道呢?

  大約走了十幾分鐘的山路,突然一股既熟悉又濃烈的清香飄過來,我知道我們走到艾葉地了。一大片綠油油的艾呈葉現(xiàn)在我們眼前,每一棵都很挺拔,精神!走近看,艾葉上也有一些露水呢。

  我抑制不住興奮開始割起來,母親看了我割的艾葉,說我割短了,要把長有葉子的桿桿割長些,還說我把水蒿(也叫青蒿)也割在一起了。隨后她拿起一根艾葉和水蒿進行比較:艾葉的葉子寬些,背面是白色的,尖部的心心是淡黃色的,桿桿外皮有深淺不同的豎條紋。我恍然大悟,原來我把水蒿也當成艾葉了!母親彎下腰,割艾葉的動作既熟練又麻利,幾秒鐘就割一大把。一會兒工夫,我們就割了一大堆艾葉,心里滿滿的成就感。母親把它們打成一大捆,又去有水的塘子里扯了一些綠油油的菖蒲,把根部的稀泥清洗干凈,捆成小把。大捆她扛著,小把我抱著往回走。這時,路上來了不少人,行色匆匆,我知道他們也是來割艾葉的。路上我問母親,為什么都要在端午節(jié)一清早割艾葉?她說,老輩們傳說藥王爺在今天老早就灑了百味草藥,藥就集中在露水上,所以太陽出來之前割的露水艾葉藥性最好,香氣最濃。

  到家后,母親找來紅毛線,先取出最粗最長的艾葉,三根艾葉和兩匹菖蒲扎在一起,一共扎兩小捆,再彎下腰把我們割的艾葉分出了一半,簡單地捆了一下,說這些是給隔壁王奶奶的。王奶奶的兒女都在外地工作,路途遙遠,端午節(jié)沒有回來。王奶奶見我們送艾葉過去,喜得合不攏嘴,一邊夸我,一邊給我找好吃的。母親找來高凳子,爬上去,把紅毛線扎的艾葉插在王奶奶家的大門框上面,搖了搖,確保牢靠了才下來。母親和王奶奶道別后就回去了。我吃著王奶奶給的糖果問王奶奶:為啥要在端午節(jié)插艾蒿和菖蒲呢?王奶奶給我講了一個傳說:在很久以前,人們自私而殘忍,天帝決定派瘟神在五月初五那天散發(fā)瘟疫進行懲罰。瘟神受了天帝的旨意,在五月初五那天散發(fā)瘟疫,人們不忍被瘟疫加害,想了很多辦法,后來各自在自家的大門上插上艾葉和菖蒲,用來驅(qū)除瘟疫。我聽了似懂非懂。

  回到家里,母親已經(jīng)把艾葉插好了,把剩余的艾葉和菖蒲抱到板樓上,讓我和她一起把這些艾葉均勻地攤開,等著慢慢陰干。我問母親:插艾葉只要幾根就行了,為什么要割這么多。克χf,剩下的這些艾葉啊,用處多著呢!這時候,院子里彌漫著濃濃的艾香,沁人心脾。抬頭望天,天上才涌出一片朝霞,太陽還沒出來呢。

  母親為全家人準備早飯的時候,我就打破砂鍋問(紋)到底:艾葉還有哪些用處?母親一邊忙廚房的活兒,一邊慢條斯理給我講:從五月開始,天氣熱了,蚊蟲多了,艾葉就派上用場了。點燃一把艾葉,房前屋后繞一圈,蚊蟲就會退避三舍,躲得遠遠的。這可能是艾葉的主要用途之一。另外,用艾葉熬水洗澡能止癢,熬水泡腳可驅(qū)風,點燃艾絨拔火罐(即艾灸)可祛濕,還可用來薰煙給房間消毒、殺菌等等。我靜靜的聽著,默默的'記著。心想:山野里稀松平常不過的艾葉,還有這么多的用場!

  母親又接著講,正因為艾葉有諸多用途,人們不僅在端陽節(jié)割艾葉、插艾葉,而且還家家收藏艾葉,以備不時之需。在很多地方,至今還流傳著“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的諺語。

  說起收藏艾葉,母親還講起她聽來的故事:有一個比較殷實的人家,小伙子長大了,媒人提親后,全家很高興,把里里外外打掃得干干凈凈,物品擺放得整整齊齊,就等女方上門“看家(兒)”了。某一天,媒人領(lǐng)著姑娘和它的母親“看家(兒)”來了,茶后,母女倆樓上樓下、房前屋后轉(zhuǎn)了一圈,什么也沒說,走了。也就是說這次提親黃了!后來媒人問起緣故,答案竟是家里沒有儲備艾葉!

  我聽了覺得好笑,母親很嚴肅地說:平時不備好,用時哪里有?說明這家人不會過日子!

  從那以后,端午節(jié)我就幫母親割艾葉,插艾葉,收藏艾葉。再后來,這些活兒我全包了。我做完這些活兒,母親還要再查看一遍,有時候也夸我兩句。

  端午節(jié)一年接一年的過,艾葉一度接一度的割,可母親的頭發(fā)卻漸漸花白了,走路再沒有從前那么輕快了,動作也不那么麻利了?粗赣H一天天變老,我除了像母親那樣心存感恩之外,還覺得肩頭的擔子越來越重了。

  記得母親曾說過,腳是人的關(guān)鍵部位之一,要呵護好。至今,我還保持著用艾葉水泡腳的習慣。

端午節(jié)的散文12

  粽艾飄香的節(jié)日過得真快,很快又到傍晚。晚風徐徐吹過,河邊的柳樹扭動著腰肢,翩翩起舞;樹上的蟬鳴,一陣接著一陣,不知疲倦地在風中飄揚;遠處放牛的牧童,頭頂著荷葉帽,手執(zhí)一根柳條,在大水牛的身上劃過;近處的雞鴨,嘰嘰喳喳、不守紀律,結(jié)伴回到雞圈。夕陽被黃糖酒醉紅的臉,漸漸要滑落地平線以下時,母親又開始忙碌起來。從墻上收起曬蔫了的艾草和石菖蒲,放入鍋中,加入清晨挑的井水,武火速熬。我在灶膛前添加柴禾,可心不在這兒,扯長脖子,眼睛盯著母親的動向。

  插在門楣上的荊條和艾草,經(jīng)過一天的曬烤,已經(jīng)柔和地耷拉著頭。母親像一位調(diào)配專家,把它們合成一小捆,分別握在兩只手中,從屋里往屋外,左右交替,在空中一路平掃而出,口中念念有詞。

  “五月五日端午節(jié),蟲羔螞蟻聽我雪(說),快快飛到山里切(去),不要留在房里歇(睡),如不聽話快飛走,荊條艾草抽你出膿和血。”

  每間房子,從角落到門口,都經(jīng)過母親手持仙草空掃和叨念。她那專注的神情,像是教化蚊蟲的頑愚:別在家里叮人,快回到山上吸取露水。更像請來保護神,虔誠地把荊條艾草插回門楣上,口中還在叨念,心里想著多念一遍,就少些蚊蟲叮孩子們。

  我繼續(xù)不緊不慢地往灶膛加柴,等燒好草藥洗澡水,母親便開始張羅孩子們洗澡。焦黃色的長柄竹筒,是為孩子們分開草藥水的工具。舀一半草藥水,一半清水倒入洗澡盆,母親用食指和中指,伸入水中攪動,專注地試探水溫,待水溫合適時,孩子們就光著身子跳下水。淺綠色的水,像一層綠色透明的薄紗,拂過孩子們藕白色的身體,一股清香撲鼻而來,分不清是草藥本身的香味,還是母親手上的草藥香味?伴隨水的溫熱,盡情地把孩子們包圍。

  母親的手背十分粗糙,似乎被歲月刻出一道道紋路,可在我眼里是最美的手。她的.手心也長滿了老繭,像一顆顆按摩珠,老繭并不影響母親為孩子們搓背的舒適度,反而那種麻酥酥的感覺,輕輕地傳遍全身,更有一種清香在母親搓背的手心傳來,一陣比一陣更濃更暖。這算是最早的藥浴,是我記憶深處的臻品。

端午節(jié)的散文13

  汪曾祺:端午節(jié)的午飯要吃“十二紅”

  談到作家中的“吃貨”,不得不提汪曾祺,他的作品中充滿了“中國味兒”,筆下的端午節(jié)也透著一股濃濃的“咸鴨蛋味兒”。在散文《端午的鴨蛋》中,汪曾祺通過對端午風俗的描寫和對家鄉(xiāng)高郵鴨蛋的介紹,表達出了對兒時生活的懷念以及對故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我的家鄉(xiāng)是水鄉(xiāng)。出鴨。高郵大鴨是著名的鴨種。鴨多,鴨蛋也多。高郵人也善于腌鴨蛋。高郵咸鴨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蘇南、浙江,每逢有人問起我的籍貫,回答之后,對方就會肅然起敬:‘哦!你們那里出咸鴨蛋!’”汪曾祺對家鄉(xiāng)的咸鴨蛋贊不絕口“高郵的咸鴨蛋,確實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鴨蛋多矣,但和我家鄉(xiāng)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他鄉(xiāng)咸鴨蛋,我實在瞧不上!

  除了談及家鄉(xiāng)特產(chǎn)咸鴨蛋,汪曾祺還在文中回憶了他小時候過端午的情形,其中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貼五毒、貼符、喝雄黃酒、午飯要吃“十二紅”等習俗均在文中有著細膩地描寫。

  汪曾祺筆下的端午節(jié)

  系百索子。五色的絲線擰成小繩,系在手腕上。絲線是掉色的,洗臉時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紅一道綠一道的。做香角子。絲絲纏成小粽子,里頭裝了香面,一個一個串起來,掛在帳鉤上。貼五毒。紅紙剪成五毒,貼在門檻上。貼符。這符是城隍廟送來的。城隍廟的老道士還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節(jié)前就派小道士送符來,還有兩把小紙扇。符送來了,就貼在堂屋的門楣上。一尺來長的黃色、藍色的紙條,上面用朱筆畫些莫名其妙的道道,這就能辟邪么? 喝雄黃酒。用酒和的雄黃在孩子的額頭上畫一個王字,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個風俗不知別處有不:放黃煙子。黃煙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藥,而是雄黃。點著后不響,只是冒出一股黃煙,能冒好一會。把點著的黃煙子丟在櫥柜下面,說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點了黃煙子,常把它的'一頭抵在板壁上寫虎字。寫黃煙虎字筆畫不能斷,所以我們那里的孩子都會寫草書的“一筆虎”。還有一個風俗,是端午節(jié)的午飯要吃“十二紅”,就是十二道紅顏色的菜。十二紅里我只記得有炒紅莧菜、油爆蝦、咸鴨蛋,其余的都記不清,數(shù)不出了。也許十二紅只是一個名目,不一定真湊足十二樣。不過午飯的菜都是紅的,這一點是我沒有記錯的,而且,莧菜、蝦、鴨蛋,一定是有的。

  沈從文:湘西小鎮(zhèn)有熱鬧的賽龍舟和捉鴨子

  我國著名作家沈從文是湖南鳳凰縣人,在其代表作《邊城》中,就有對湘西小鎮(zhèn)端午節(jié)風俗人情的精彩描寫。婦女、小孩子端午節(jié)要穿新衣,額角用雄黃蘸酒畫王字,吃魚吃肉,全家出城到河邊看劃船,軍民自由下水捉鴨子……

  沈從文在《邊城》中的短文《端午日》中,描寫了極為熱鬧的端午節(jié)場面,展示了茶峒人同慶端午的淳樸民風。

  沈從文筆下的端午節(jié)

  端午日,當?shù)貗D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額角上用雄黃蘸酒畫了個王字。任何人家到了這天必可以吃魚吃肉。大約上午11點鐘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飯。把飯吃過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鎖了門,全家出城到河邊看劃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腳樓門口邊看,不然就站在稅關(guān)門口與各個碼頭上看。河中龍船以長潭某處作起點,稅關(guān)前作終點,作比賽競爭。因為這一天軍官、稅官以及當?shù)赜猩矸莸娜,莫不在稅關(guān)前看熱鬧。劃船的事各人在數(shù)天以前就早有了準備,分組分幫,各自選出了若干身體結(jié)實、手腳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練習進退。

  船只的形式,與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體一律又長又狹,兩頭高高翹起,船身繪著朱紅顏色長線,平常時節(jié)多擱在河邊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時,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十二個到十八個槳手,一個帶頭的,一個鼓手,一個鑼手。槳手每人持一支短槳,隨了鼓聲緩促為節(jié)拍,把船向前劃去。坐在船頭上,頭上纏裹著紅布包頭,手上拿兩支小令旗,左右揮動,指揮船只的進退。擂鼓打鑼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劃動便即刻嘭嘭鐺鐺把鑼鼓很單純的敲打起來,為劃槳水手調(diào)理下槳節(jié)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聲,故每當兩船競賽到劇烈時,鼓聲如雷鳴,加上兩岸人吶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紅玉老鸛河時水戰(zhàn)擂鼓的種種情形。凡是把船劃到前面一點的,必可在稅關(guān)前領(lǐng)賞,一匹紅布,一塊小銀牌,不拘纏掛到船上某一個人頭上去,都顯出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榮。好事的軍人,當每次某一只船勝利時,必在水邊放些表示勝利慶祝的500響鞭炮。

  賽船過后,城中的戍軍長官,為了與民同樂,增加這個節(jié)日的愉快起見,便派士兵把30只綠頭長頸大雄鴨,頸脖上縛了紅布條子,放入河中,盡善于泅水的軍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趕鴨子。不拘誰把鴨子捉到,誰就成為這鴨子的主人。于是長潭換了新的花樣,水面各處是鴨子,同時各處有追趕鴨子的人。

  梁實秋:端午節(jié)叫做“粽子節(jié)”比較親切

  在老一輩文學家梁實秋的散文集《雅舍談吃》中,不僅描寫了各種珍饈,即便是菠菜、茄子之類的家常小菜,也寫得有色有味。談及端午,作為“吃貨”的梁實秋更是直接把它定義成了“粽子節(jié)”。

  梁實秋筆下的端午節(jié)

  沿街賣的“粽子”,包得又小又俏,有加棗的,有不加棗的,擺在盤子里齊整可愛。 今日何日?我家老媽子曰:“今天是五月節(jié),大門上應該插一些艾草菖蒲,點綴點綴!蔽壹依咸唬骸敖裉焓嵌宋绻(jié),應該把鐘馗捉鬼圖,懸在壁上,孩子臉上抹些雄黃酒,辟邪辟邪!蔽业男『⒆营氃唬骸敖裉觳恢悄囊惶,就說應該吃粽子!”我參考眾意,覺得今天叫做“粽子節(jié)”比較的親切些。

  蘇童:懷念祖母在我脖頸上掛“小腳粽”

  蘇童在《祖母的季節(jié)》一文中,深情回憶起了祖母去世前不停的包粽子的往事,“祖母坐在后門空地上不停地包粽子,幾乎堆成了一座粽子山”。祖母貧苦一生,留給孩子的東西,也不過是一捆一捆的舊粽葉,掛在門楣上沙沙沙地響。

  蘇童筆下的端午節(jié)

  春天的時候我祖母還坐在后門空地上包粽子呢。有一只洗澡的大木盆裝滿了清水,浸泡著剛從湖邊葦?shù)乩锱碌那圄杖~,我家屋前屋后都是那股涼涼的清香味。我走過去把手伸進木盆,挨祖母罵了,她不讓人把碼齊的青粽葉搞亂了。我們白羊湖一帶的人都包“小腳粽”,大概算世界上最好看最好吃的粽子。祖母把雪白的糯米盛在四張粽葉里,窩成一只小腳的形狀來,塞緊包好,扎上紅紅綠綠的花線。有一只粽子掛到我的脖子上了,我低頭朝那只粽子左看右看,發(fā)現(xiàn)祖母包的粽子一年比一年大,掛著香噴噴、沉甸甸的。祖母挎著竹籃走過橫七豎八的村弄,去五里外的白羊湖邊采青粽葉。我跟著她。我們站在湖邊的黃沙地上望著四處可見的葦叢,然后赤腳涉過一片淺水,走進最南面那叢蘆葦里。祖母喜歡這里的粽葉。在長長的秋天里,我在祖母留下的舊粽葉下面出出進進,總能聞到白羊湖邊蘆葦?shù)那逑,春天那個祖母的季節(jié)就浸潤著這股清香。我料定在每年的端午節(jié),祖母還會將溫暖的手伸向我,在我的脖頸掛上那只用紅線扎緊的“小腳粽”。我掛著這只粽子跨出家門,走過村弄,在白羊湖一帶燕子樣掠過。走過春天走過秋天,即使在白羊湖外面的世界里,祖母的粽子也會留下永恒的清香。祖母的墳在白羊湖邊。墳上長著一株嬌黃的迎春。沒有青草,青草還沒有長出來。

端午節(jié)的散文14

  五月初五,汨羅江邊,你——屈原,內(nèi)心充滿矛盾,充滿無奈,你就是多么期望能夠報效國家,為國捐軀,可就是天妒英才,不識人才得大王不給你機會,他昏庸無能,把大好江山毀于一旦,你被眼睜睜地看著國土被一次次侵蝕,直到再無楚國存在。大江彭湃,洶涌著向東流去,你的心隨著這江水那樣起伏不定,江水流逝了多少滄桑,楚國已不復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你輕輕地哀嘆,眼角間流下難以掩飾的淚水,一滴滴那么晶瑩,發(fā)出多么柔弱的淚光,蒼白的臉色中,勾住過往,遙望藍天長長地哀嘆一聲,無奈的吟唱起一句句詩歌,歌聲響徹天地,似乎想激起高高在上的人的“仁義”。悲哀的聲音中,表達了你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表達了你懷才不遇的無奈情緒;表達了你對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中的哀憐之情!但不管你如何大聲,可“伯樂”卻不知在何處,你的.一腔熱血只能演變成滿腹悲憤。你無奈,發(fā)出千嘆萬哀都言不了你那悲痛的情緒!

  汨羅江邊,大風狂吹,江水更加洶涌,憤怒地拍打著江岸,一男子輕輕一躍,就此殉身。你,是這一躍。從此,大地上就少了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從此,此時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就多了一個。你可知,就在你殉身之后,有多少人為你而淚流滿面,直至今日,此時仍有多少人為你感概不已。你那可歌可泣的愛國情懷讓我們贊嘆不已,身為炎黃子孫的我們必須會繼承和發(fā)揚你的愛國精神。從你殉身的那一日,“賽龍舟”便出現(xiàn)了,和“吃粽子”一齊成為端午節(jié)的特色,和你一齊成為中國的傳說。為了什么呢?為了紀念你——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和緬懷你的愛國精神!

  一本《離騷》,使中華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一個端午節(jié),使中華民族擁有傳奇的一面;一種愛國情懷,更使中國人民的情操更高尚!而這一切,都就是源自你——屈原;蛟S在你投江之前,你為自我無法救黎民于水深火熱之中,而感到遺憾,可就是我想你此刻明白你為中華民族的人民做了那么多事,必須會感到很欣慰。 我為你而驕傲,又為你而悲哀。驕傲的就是我們有這樣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而自豪;悲哀的就是時代的背景讓你的才華無法施展,正所謂“千里馬”常有,而 “伯樂”卻不常有,你就是何其不幸地遇到這樣的“主”。

  這天,我們?nèi)匀贿^著這端午節(jié),此時為的就是紀念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jié)的散文15

  在我童年的記憶里,印象最深的是我六虛歲那年的端午節(jié)。那是我在爺爺奶奶身邊度過的最后一個端午節(jié)。爺爺告訴我說,過了端午節(jié),就要送我去爸爸媽媽那里了。他們說爸爸媽媽住在城市里,那里有汽車、火車,有公園和寬闊的大路,還有賣各種花衣服的商店。我對這些都不感興趣,我最想見到的是爸爸媽媽,還有弟弟妹妹。我最想知道的是爸爸媽媽是不是很愛我。

  奶奶提前一天的下午就把大黃米和糯米淘洗干凈,各泡了小半盆,把蘆葦葉、馬藺葉、紅小豆、紅棗、肥瘦相間的肉都準備好,然后就開始包粽子了。奶奶先把蘆葦葉折疊成漏斗狀,放一把大黃米,再放上幾個紅棗,或者是一塊肉,然后用手利索地一扭,就成了一個粽子的模樣,最后用馬藺葉捆綁結(jié)實,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包完大黃米的,再包糯米的。兩種粽子合起來有一大鍋呢!

  晚飯后,奶奶就把粽子放在鍋里,然后放上適量的水,開始往灶膛里面加柴禾,一邊拉風箱,一邊加柴禾,火焰在灶膛臉部一進一出的,像是要逗人玩似的。我說:“奶奶,我來幫你燒火吧!蹦棠陶f:“不用啦,已經(jīng)差不多了,你在這里看著灶火,別叫火燒出來啊!庇谑,奶奶從蒲團上站起來,走了。我趕緊坐在灶火旁邊的蒲團上,把馬秸稈往灶膛里添。

  一會兒,我發(fā)現(xiàn)奶奶去點炭火盆了,那是一個小小的泥做的火盆,燒的是木炭。上面只能放一個小小的砂鍋。這個小砂鍋是奶奶專門用來做砂鍋豆腐的,給我留下極深的印象?墒牵裉焓嵌宋绻(jié)的前夜,奶奶不需要做砂鍋豆腐,她干什么呢?我躡手躡腳地走過去一看,奶奶在數(shù)雞蛋呢。她對我說:“過端午節(jié)了,奶奶做茶葉蛋給你吃!编,原來是要煮茶葉蛋啊。奶奶把雞蛋洗干凈,放在砂鍋里,倒上水,就咕咕嘟嘟地煮起來了,藍色的火苗一舔一舔地親吻這小砂鍋的鍋底,給我一種神秘的感覺。不一會兒,雞蛋就熟了,奶奶用銅勺子背把雞蛋殼敲開,然后放上茶葉,小火煮了一會兒,就端下來,放在門口的石頭臺階上,說:“明天才能吃,你小心點,不要碰了砂鍋!

  第二天清早,奶奶把五彩線系在我的手腕上,說這是辟邪的,還把一盒小香囊系在我的脖子上,我吸吸鼻子,真香!這時候爺爺已經(jīng)從山上拉露水回來了,把又涼又濕的大手往我臉上抹,抹得我一臉露水。這也是端午節(jié)的講究。據(jù)說這樣可以明目,對眼睛有好處。三叔手里是一大捆艾草、桃樹枝,他把這些用紅布條捆了,掛在門楣上?傊际菫榱吮傩昂徒】。我也不多問了,我只關(guān)心什么時候讓吃粽子!

  終于可以吃粽子了,全家人圍坐在方桌旁邊。奶奶端上小砂鍋,打開一看,我愣住了:不是茶葉雞蛋嗎?怎么變成粉條燴豬肉了?三叔拿出一個瓶子對爺爺說:“爹,這是雄黃酒,喝點兒吧!闭f著給爺爺?shù)搅艘槐。奶奶端上一個小盆,里面是雞蛋,雞蛋已經(jīng)變了顏色。奶奶又拿來一個小籃子,一籃子都是清香的.粽子,粽子還冒著熱氣呢!

  這時候,爺爺講起了白蛇傳,我對那個故事還不能理解,只記住了白娘子喝了雄黃酒,就變成一條白蛇了。啊,雄黃酒可不是隨便喝的啊,奶奶不喝,我也不喝,我怕變成蛇,那樣爸爸媽媽就不認識我了。奶奶可能也怕變成蛇吧,男人們喝了沒事,不會變成蛇的。我小小的心眼里琢磨著這些令人費解的事情……

  第三天,我大舅來了,給我?guī)硪患ㄈ棺,是粉紅色的小碎花,我很喜歡。大舅說要去城里見我爸爸媽媽,要帶著我到城里上學讀書。我自然是很高興。奶奶偷偷地抹眼淚,爺爺說:“沒出息的娘們,哭什么,孩子去城里找爸爸媽媽,是高興的事兒,你看你這個老太婆……”奶奶破涕為笑了。我說:“奶奶別難過,明年端午節(jié)我還回家來吃粽子”。

  奶奶拿出一個大竹籃,裝了許多粽子、雞蛋、杏兒,紅棗,一邊裝一邊說:“他們那邊孩子多,都是能吃不能干的年齡,多給他們帶些吧。”我心里想:難道爸爸媽媽就不會包粽子嗎?那他們怎么過端午節(jié)呢?

  到了城里才明白了,城里不但沒有那些豐富的食材,而且爸爸媽媽也沒有時間包粽子,要吃的話,就是買。而買的那些粽子無論如何也沒有奶奶做的那種特殊的味道。

  幾十年過去了,我吃過的粽子數(shù)不過來了,可是在我的心中,最好吃的粽子還是奶奶包的粽子。那是地道的家鄉(xiāng)味兒,吃著它才想到故鄉(xiāng)的人,故鄉(xiāng)的情。

  啊,我童年時代的端午節(jié),一去不復返了……

【端午節(jié)的散文】相關(guān)文章:

端午節(jié)的散文05-15

端午節(jié)的散文【推薦】06-23

端午節(jié)的散文(優(yōu)秀)05-17

【必備】端午節(jié)的散文15篇06-13

端午節(jié)的散文15篇[優(yōu)秀]06-13

端午節(jié)的散文15篇(薦)06-23

散文—綠葉07-22

秋景散文07-23

《散文家談散文》教學設計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