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教約》有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教約讀后感
《教約》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學習,如何形成自己學習的習慣,今天cnrencai小編跟大家分享幾篇教約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約讀后感 篇一
從《教約》這一文中,筆者簡單地歸納出了王陽陽的如下幾點教育思想:
1、重視德育
王陽明是高度重視德育工作的。“每日工夫,先考德”,每日早晨,第一件事便是用如下四個問題來遍詢諸生:“在家所以愛親敬長之心,得無懈忽未能真切否?溫清定省之儀,得無虧缺未能實踐否?往來街衢步趨禮節(jié),得無放蕩未能謹飭否?一應言行心術(shù),得無欺妄非僻未能忠信篤敬否?”
這與曾子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有異曲同工之妙,兩者都是為了加強道德修養(yǎng),是高度重視德育的表現(xiàn)。
2、勞逸結(jié)合
王陽明勞逸結(jié)合的教育思想表現(xiàn)在如下幾點:
(1)“每日工夫,先考德,次背書、誦書,次習禮或作課仿,次復誦書、講書,次歌詩”。一天當中,各種內(nèi)容的教學秩序是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身心規(guī)律的,非常注重勞逸結(jié)合。學生在學習了一段時間的儒家經(jīng)典著作四書五經(jīng)之后,身心肯定會有些疲倦,此時便讓他們“習禮或作課仿”,既可以讓學生學習禮儀,又可以讓他們借此機會活動一下筋骨、緩解一下疲勞,接下來又是學習四書五經(jīng),而在學生感到疲勞之后,學習內(nèi)容便換成了比較輕松的詩歌。這種安排既沒有浪費時間,又可以讓學生在精力充沛的情況下學到很多東西,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2)在學習詩歌時,“每學量童生多寡,分為四班。每日輪一班歌詩,其余皆就席斂容肅聽”,也就是說,每位學生每四天只有一天是學習的,而其他三天時間則是只要在一旁聽著就行,這就讓學生們一張一弛,效率更高。學習禮儀時,也是一樣輪班學習,而且“習禮之日,免其課仿”,也是有勞有逸,十分符合學習規(guī)律。
3、適可而止
適可而止表現(xiàn)在如下幾方面:1)無論是詩歌,還是習禮,都是分班輪流學習,而不是強迫學生不停地重復式學習;2)對教授內(nèi)容的多少進行控制,“凡授書不在徒多,但貴精熟。量其資稟,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則無厭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這就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接受能力,讓他們可以稍微努力便可完成學習任務。
4、因材施教
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于不同資質(zhì)的學生,就必須靈活地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唯有如此,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王陽明也認識到了這一點,在《教約》一文中,他就強調(diào)老師在教學時,必須“量其資稟,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根據(jù)學生接受能力的不同而決定每天教學內(nèi)容的多寡。在《寄希淵?二》中,他也提到:“人品不齊,圣賢亦因材成就。孔門之教,言人人殊,后世儒者,始有歸一之論,然而成德達材者鮮,又何居乎?”
5、強調(diào)樂學
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學習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正如俗話所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但是如果我們真的覺得學習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那就肯定不能長期地全身心投入其中,如此一來就勢必學不好。還是愛因斯坦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正因為如此,王陽明才強調(diào)樂學。在《教約》一文中,他就多次強調(diào)了這一點:“凡授書不在徒多……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則無厭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每日工夫……皆所以常存童子之心,使其樂習不倦”。
三、王陽明教育思想對當今社會的借鑒作用
雖然當今社會距王陽明撰寫《教約》已有五百多年的時間,但是其中所體現(xiàn)的.教育思想,依然可以古為今用,有著巨大的借鑒價值。筆者以為,我們應當從如下幾個方面來學習、繼承和發(fā)展他的這些教育思想:
1、確確實實將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雖然目前社會上一直在提倡學生要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但其實這只是一句喊了幾十年的空洞口號罷了,很少有人將其落到實處。因此,我們完全有必要學習王陽明“每日工夫,先考德”的德育第一精神,并且結(jié)合各地的具體實際,將其貫穿到教學過程的始終。
2、勞逸結(jié)合,提高“教”和“學”的效率
目前的教育,尤其是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從早到晚,學生的時間幾乎全被繁重的課堂學習所占滿,一再被壓縮的休息時間也常常是不情愿地花在各種輔導班上。在這種狂轟濫炸式的教學模式下,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很容易疲勞,導致效率低下。我們需要改變這種局面,讓老師和學生都可以做到勞逸結(jié)合,提高單位時間的效率。
3、掌握適度的原則
如今的社會,人們是普遍重視教育的,但因為沒有科學精神的指引,所以導致重量不重質(zhì)的畸形局面。如今的學生,從幼兒園開始,就有學不完的課程、做不完的作業(yè),這遠遠超過了他們的身心接受能力。我們應當學習王陽明“凡授書不在徒多,但貴精熟。量其資稟,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的適度教學原則,讓學生們在真正掌握教學內(nèi)容的同時還可以讓自己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4、因材施教
每個學生都是與眾不同的,他們的個性、知識背景、興趣愛好等等都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教學方法就不能千篇一律,而應當千人千面、因材施教。當然,現(xiàn)在學生數(shù)量多,老師不太可能給每位學生單獨授課,但在分班時可以將水平相近的學生盡量放在一個班,這樣就可以在不同的班級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盡量做到因材施教了。
5、努力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眾所周知,趨利避害是所有生物的本能,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自然也不會例外。所以,要想提高學生的成績,我們務必要努力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樂學、愛學,不再視學習為一件苦差事。惟其如此,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習成績。
教約讀后感 篇二
每天早上,眾學生參拜夫子畫像和老師后,老師應該按順序依次詢問每個學生:“在家孝敬父母,有沒有疏忽而
導致的不當之處啊?晚間給父母安睡,早晨起來問候安好的禮儀,有沒有忘了做啊?來上學的路上有沒有行為輕狂有悖禮儀啊?說話算數(shù),不撒謊不騙人,有沒有真正做到啊?”每個學生都必需老老實實據(jù)事實回答,如果有過失,就改正,沒有就算了------但是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犯這些過失。老師要對每個學生的疑點進行教導,然后打發(fā)走。然后學生們都各自退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繼續(xù)學習。
朗誦詩的時候,要整理好自己的儀表,清好喉嚨,仔細的推敲詩歌的韻調(diào),不要急躁,不要隨意,不要膽怯,讀的'多 了就會精神舒暢,心平氣和。所有學生應該按人數(shù)平均分成四個班,每天挑一個班朗誦詩歌,這個班朗誦的時候,其他班就要嚴肅地仔細聽著。每五天,組織一次全校朗誦大賽,每半個月組織一次全學區(qū)朗誦。
學習禮儀的時候,要拋棄雜念,觀察他的動作,揣摩他的表情(“他”可能指的是老師)。不要偷懶,不要怯場*,不要粗野*(此處三句帶星號的不確定,僅作參考。),要從容,又不能遲鈍,要嚴謹,又不能呆板。學習的時間長了,學生就會變得懂禮貌,品性高雅。學生的分班就和唱詩班一樣,每次抽出一天讓一個班演習禮儀,其他的班就在一邊嚴肅地看著。每到學習禮儀的一天,就不做作業(yè)了(“課仿”:即課業(yè)練習)。每十天組織一次全校禮儀匯演,每半個月組織一次全學區(qū)禮儀。
給學生教新課文不宜教的太多,但一定要保證教會?紤]每個學生的資質(zhì),能學兩百個字的,只教一百個字,要經(jīng)常讓學生學有余力,這樣學生才不會厭倦學習,開始享受學習(“而有自得之美”也可作“........因為覺得自己學到了東西而高興”)。上課的時候,要讓學生專心致志,一心一意學習,嘴里念誦,心里思考,反復理解字字句句,讓朗誦的聲音抑揚頓挫起來,讓學生放輕松,這樣日子久了,學生就會慢慢變得越來越聰明,越來越懂事。
每天完了,先考察學生的德行,其次才是背誦課文,然后是考較禮儀和課業(yè)練習,接著是解釋課文,最后考察朗誦詩歌。但凡學習詩歌禮儀之類的東西,都要讓學生保持一顆童心,讓學生喜歡學習而不感到勞累,這樣學生就沒時間沾染歪門邪道了。一個老師當成這樣,就算是知道怎么教書的了。
雖然這里說的很簡單,然而真正理解這些,的確有這樣的人啊!
【教約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讀《教約》有感09-17
《約客》教學設計12-25
網(wǎng)約車新政出臺08-26
明天休假的說說求約01-05
關(guān)于約看電影的句子01-05
塘約道路讀后感03-20
溫州網(wǎng)約車新政落地07-31
網(wǎng)約車司機就業(yè)前景08-19
約女生看電影全指南03-07
約朋友出去玩的說說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