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亦舒《玫瑰的故事》讀后感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現(xiàn)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亦舒《玫瑰的故事》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亦舒《玫瑰的故事》讀后感1
總覺得悲劇應當放在夜深人靜時體會,大概是因為黑夜和寂靜最能觸到人心中最柔軟的部分。這是一個關(guān)于愛與被愛的故事。就像開頭:In the very beginning,there should be love。
她是漂亮可愛、無憂無慮、不食人間煙火的玫瑰。一路被寵,被疼,所要做的一切就是盡情享受隨處可得的愛。也許這些太容易得到,所以她不懂得珍惜,不懂得體會自己以外其他人的感受。玫瑰的生活看起來是那么豐富多彩,男友和活動不斷,但“充實”對于她來說卻相差太遠,因為他們中沒有一個得到過她的心。
毫無疑問,玫瑰是渴望真正的愛情的。于她,那就是童話中幸福的結(jié)尾,她不過是在絢爛的夢幻中一邊玩耍,一邊憧憬著結(jié)局而已。然而事實哪能盡遂人愿,當有一天她走到一直若隱若現(xiàn)的終點時,才發(fā)現(xiàn)這場她真正付出的愛情,原來不過是粉碎了她童話世界的另一個開始罷了。玫瑰離開香港去法國,因為她的心已碎,不過心碎或許并不完全因為那段痛苦的感情。她所有美好的時光都留在了香港,現(xiàn)在已被擊成滿地碎片,不敢面對曾經(jīng)的美好,她選擇逃避。
只是,剛剛夢醒的的她無力去想,這樣的離去,對一直視她為全部的哥哥振華是一種多大的傷害。兄妹倆父母早逝,只留下龐大的遺產(chǎn),雖然玫瑰缺少父母的愛,但她從不缺少家庭的溫暖,因為哥哥傾盡全力,像捧一朵帶著露珠的玫瑰一樣愛護她,幾乎對她百依百順。她也同樣愛哥哥,但僅此而。或許親情一樣太容易得到,哥哥為了妹妹的快樂懂得放手,她卻沒有為了哥哥的牽掛懂得留下,也無法明白哥哥的一滴淚中包含了多少情感,更觀察不到哥哥皺眉時究竟強忍了身體上多大的痛苦。
在巴黎,玫瑰的確成長許多。她學會用功讀書,學會照顧自己,學會掛記遠方的哥哥,然而她還沒學會如何忘記。哥哥遠赴重洋來看望她,她告訴哥哥自己想結(jié)婚。那一刻,周潤發(fā)飾演的哥哥眼里閃過了多少情感:震驚,不舍,矛盾,無奈……為了妹妹,他有什么不可以犧牲,但妹妹將要結(jié)婚的對象不過是一個只會吹噓自己且缺乏教養(yǎng)的普通人,不僅配不上玫瑰,而且他看得出玫瑰根本就不愛他——她沒有忘記上一段感情,談何再次付出真愛。無奈,無奈,除了無奈哥哥還能怎樣?他沒有理由反對,只能眼看妹妹走進一段不快樂的婚姻,從此定居巴黎,與自己水天相隔。這時的玫瑰還有理由任性,還可以不夠成熟,因為她還有哥哥,即使不在身邊,他也一定會為她撐起一片天空。
一切可能就這樣歸于平淡,玫瑰結(jié)婚生子,不算幸福卻也平靜?上朗码y測,哥哥病魔纏身多年,就算為了不讓她擔心而一直隱瞞,離別之時還是要無情地到來。那封哥哥彌留之際寫下的信,一字一句,質(zhì)樸無華,卻字字泣血,讓聽者垂淚:
“玫瑰,原諒我這么久沒給你寫信。我知道愛情的事是不可以勉強的,但哥哥一直看得出,你對方協(xié)文是沒有愛情的。你要同他結(jié)婚,唯一的理由就是他對你好。哥哥也沒理由反對,但哥哥不忍心看到一段不快樂的婚姻。自從爸爸媽媽去世后,我都不知道我對你的`愛護方法是否正確。不過,我對你的愛護是始終不會變的。哥哥一直沒同你講,近年來我身體一直都不好,我走了之后,你要回香港一次,把大屋和銀行的事情整理一下,其他的事,你喜歡怎么樣就怎么樣,只要你開心。哥哥”
每每讀到最后一句,心就像被撕扯一樣痛。這種無私的付出讓玫瑰知道她被愛,也讓她知道真正愛一個人是什么感覺,當這種愛失去后又是怎樣的痛苦。她離婚,帶著孩子回到香港。曾經(jīng)熟悉的留有她最快樂時光的家仍在,但已是物是人非。她依然漂亮,卻變得冷艷。有人說張曼玉演的冷艷太過于做作,但我覺得,做作的不是演員,而是玫瑰。她原本是多么開朗的女孩,但失去哥哥的打擊讓她下意識地封閉自我,她是在用冷漠掩飾自己內(nèi)心想再次被愛的渴望。
愛情真的又一次到來,她遇到了傅家明,這個與哥哥長得一模一樣的男人。電影中,這兩個角色都由周潤發(fā)飾演,但現(xiàn)實中是不可能有這種巧合的。我所能想到唯一的解釋就是,哥哥是玫瑰前半生中最愛她的人,也是玫瑰刻骨銘心愛過的親人。哥哥在玫瑰的心中已經(jīng)成為真愛的象征,這種愛超越親情和愛情的界限,是一種雙方都愿意為對方無私付出的情感,是愛與被愛完美的的結(jié)合。所以她對家明的愛,并非簡單的是對哥哥的懷念亦或是戀兄情結(jié),而是實實在在發(fā)生的,它來自內(nèi)心。相比之下,十年前那段讓她心灰意冷的感情是如此幼稚,雖然還無法徹底忘懷,但她已成熟,懂得反省自己,選擇聽從內(nèi)心,同家明在一起,再次走進婚姻殿堂。
如果真是這樣,那該有多么美好。她已懂得了愛,也找到了終身的托付,有情人終成眷屬。正在試穿婚紗的玫瑰,臉上難掩微笑,家明也是拎著禮服,滿面春風,一路小跑趕往教堂。但不幸往往在人最幸福的時候露出它兇殘的一面,家明過馬路時,為了救一個小女孩,被車撞倒在地。也許是覺得故事還不夠殘忍,家明看起來毫發(fā)未傷,從地上爬起,甚至還微笑著摸摸小女孩的臉蛋,留下一句:沒事的,我趕時間!又匆匆開車趕往玫瑰的身邊。只是整個胸腔早已被幸福快樂填滿的他,如何還能感受到重創(chuàng)帶來的內(nèi)傷。一邊開車,鮮血一邊不知不覺順著家明的嘴角和鼻孔流出,最終車子失去控制,沖向前方的墻壁……
我不敢想像還穿著婚紗的玫瑰聽到這個消息時的心情是怎樣的,電話里只剩一陣忙音。作為旁觀者,看到這一幕我都久久無法釋懷。玫瑰還算年輕,她還有女兒,還有幾十年的路要走,所以她必須要面對,必須要接受。我無法預測玫瑰的故事以后會是一個什么樣的結(jié)局,成長,得到,失去,她如何面對未來的人生?或許愛情會再一次發(fā)生,或許不會,那她便將一直周旋與各種男人之間,有一天她的容顏終究會逝去。但是她得到過愛,也付出過愛,她曾幼稚過,也經(jīng)歷了成長,玫瑰這一生的故事都會因此而不再寂寞。
我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但我覺得真正的愛情難求,因它的條件太過苛刻,兩人要都明白,愛與被愛同時發(fā)生從來都是幸福愛情的必要條件。即使這樣,在命運面前人還是太渺小,經(jīng)不得它開的玩笑。所以當你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得到這種人間最美的禮物時,請千萬珍惜,不要失去時再后悔,要給自己的故事寫下一個大團圓的結(jié)局。
亦舒《玫瑰的故事》讀后感2
“玫瑰是一朵玫瑰!彼鹞宜粕勘葋啠一厮蜖栐耍骸暗,這一朵玫瑰,像所有的玫瑰,只開一個上午。”
亦舒《玫瑰的故事》
愛情是極之奢華的一件事。
亦舒一直這樣認為。
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愛情,有些人一生也只能戀愛一次,就已經(jīng)很幸運。
玫瑰?玫瑰當然是不同的,《玫瑰的故事)敘述的是一個朝露般的愛情故事。
她用一支任性的筆,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過于理想的,充滿了情感和夢幻的世界。
在這個世界中,男女主人公愛得淋漓盡致,生得動人,死得感人。他們自在地笑,自在地哭,瀟灑地來,瀟灑地去。
亦舒為讀者設(shè)立了一個忘我的封閉的環(huán)境,讓他們暫時忘卻現(xiàn)實中的一切困擾,在那個似乎也屬于自己的世界里痛痛快快地愛一次,恨一次,笑一次,哭一次,生一次,死一次,無所顧忌。
按照柏拉圖的理論,《玫瑰的故事》已和真像隔了三層,那么我們再讀這本小說,離真像就又隔了三層。所以,我們盡可以懷疑亦舒在撒謊——哪里有玫瑰這樣的人?但我們卻不能夠懷疑,不管是誰,都會渴望愛情。愛,將永遠存在。
如果把亦舒言情小說系列比作是一串風鈴,《玫瑰的故事》就是輕敲風鈴的微風,沒有愛情的人生就如同靜止的風鈴,寂寞無比。
《玫瑰的故事》同時又是一支美麗的愛情夢幻曲。也許它永遠不能成為一個社會歷史階段現(xiàn)實的反映,但它會成為一個時代某種階層人物的。動態(tài)反映,他們想用自己的努力把世界變?yōu)橐粋純凈的愛的伊甸園。
雖然注定要失敗,但這份努力是感人的,因為作為這一階層的代表,亦舒以坦誠的態(tài)度訴說理想的人生。即使蒼白,即使不深刻,她也心安理得。
倪匡就曾說,《玫瑰的故事》是一部“情愛寶鑒”,全書所寫的,全是各種各樣男女的情愛,各種不同性格的男女,對情愛的處理態(tài)度。
男女之間的情愛,是所有正常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重要至極,是一個人的生活之必須,重要程度與人需要空氣、食物和水相吉。一部寫男男女女情愛的小說,也就是一部寫人生的小說,切勿等閑視之。如果輕視情愛,就等于輕視生命。
但盡管愛情是生活中最普遍的現(xiàn)象,但它卻并非是透明的字眼。
究竟什么是真正的愛情,這是個包含多層意義的詞匯。對于一對已婚的夫婦,有無愛情常常是衡量他們是否幸福的標準,在這個層次上,愛情取得了有別于婚姻的意義。
很奇怪,在這部作品里,亦舒寫愛情總寫得曲折跌宕,驚心動魄,可一寫到婚姻,便讓人感到索然無趣。
即便是玫瑰偽婚姻,也沒有多少看頭。
玫瑰的第一次婚姻,是在異國締結(jié)的。那個時候,她遭遇了愛情的“滑鐵盧”——她的初戀情人結(jié)婚去了,新娘不是她。
美麗的玫瑰在含苞待放的時刻便幾乎凋謝。她在失戀之后,自暴自棄,不再為自己著想,隨便抓住身邊關(guān)心她的人,便結(jié)婚生女。
那時的玫瑰,因為心靈傷勢太重,已毫不在意她選擇的是什么人,反正都不是莊國棟,是誰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
這段婚姻維持了十年,玫瑰用一個女人十年最好的時光悼念她的初戀,其間的生活實在沒有什么滋味。
她的第二次婚姻,是在四十歲之后,本以為無風無浪,生活平實可人,卻又再重逢莊國棟,平淡的`婚姻生活再起波瀾。
婚姻越是平淡,才越顯現(xiàn)出愛情的強烈。
與婚姻有別的愛情,是兩性之間除婚姻這一生物性——社會性關(guān)系外,還必須具有的某種情感上的一致和契合。而真正的愛情無疑是指愛情中的一種理想狀態(tài)。
玫瑰是在追求真正的愛情中才煥發(fā)出生命的最璀燦的光芒的。
生活中多的是平淡,美麗的玫瑰卻很難平靜地生活。
紅顏并不是禍水,周士輝與莊國棟的沉淪與他人無關(guān)。
玫瑰說得好:“我不是破壞他們家庭的罪人,遠在周士輝的眼光落在我身上之時,他們的婚姻已經(jīng)破裂,即使周士輝以后若無其事活下去,他們的婚姻也名存實亡!
她的愛情是在婚姻之外,甚至是在與婚姻的沖突中,超越了社會理性的約束,升華到自然的、性靈的境界,還原了愛情的獨特精神:任性,自由,來去無蹤。
如白朗寧夫人吟哦的:
如果你一心要愛我,那就別為了什么,只是為了愛才愛我。
不需要接觸了解,不需要追求考驗,玫瑰對莊國棟,對博家明,都沒有像世俗般地一點點發(fā)展愛情,他們一開始就仿佛是被某種奇異的原始感情抓住:不是愛慕,不是喜歡,而是全身心地相互認同,通過所愛的人來更真實、更深入地了解自身。
在西方傳統(tǒng)中,男女之愛,大多含有精神之含義,把女性視為人格的補足者,靈魂賴以上升者,直至為形而上境界之一種象征。
楊周翰指出:“從但丁開始,西方就有一派愛情觀,把男女之愛看作通向上帝愛的第一層階梯!睈劬哂心撤N神性。
在玫瑰身上,亦舒的愛情神性論顯現(xiàn)無遺。她要愛就去愛,盡管這種愛有時候會傷害到別人,她甚至為了愛放棄了對女兒的撫養(yǎng)。但她從來沒有后悔過。這也是玫瑰和小玫瑰最不同的地方。
弗洛姆認為,愛主要的不是和具體對象相聯(lián)系,而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性格取向。愛決定了個體和整個世界的聯(lián)系!叭绻粋人愛的只是另一個人,而對其他人漠不關(guān)心的話,那么他的愛就不是愛,而只是一種共性依戀,或是一種放大了的自由主義!
在這意義上,玫瑰的確是一種放大了的自由主義。但是,人的博愛并非生而具有或上帝所賦,沒有對自我的深刻體驗和焦灼關(guān)懷,沒有對一個具體對象一片情深,對所有人的愛就無從談起。愛首先是有一個你,一個對象。
因此,玫瑰并不相信愛會隨死而結(jié)束,傅家明死了,她悲傷卻不歇斯底里。
亦舒如此寫道:
玫瑰似乎負起了安慰眾人的責任,她對于死亡,毫無恐懼,她接受這項事實,就猶如接受她作為一個美麗的女人般。
玫瑰仍然令人心悸地美麗,并沒有為家明穿孝服,她不在乎這種表面的世俗利法,照舊穿著彩色繽紛的時髦服裝。
她就是這么一個至情至性的女子。
對于普通人來說,這樣不顧及一切的愛情也許是難以接受的,如同我們很難承受塞外草原強烈而又生機勃勃的大風一樣。
然而,“不說普通的人類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們應當上去頂禮,在那里,他們可以變換一下肺中底呼吸,與脈管中的血流,他們將感到更迫近永恒”。(羅曼·羅蘭語)
在玫瑰面前,其他人的愛情關(guān)系顯得多么萎靡蒼白軟弱無力啊。
蘇更生本來已是一個智商很高的女子。當傅家明單戀上玫瑰,感慨地說:原來世界上真有愛情這件事。她答得多好:“是。一種瘟疫,足以致命,別忘記羅密歐與梁山泊!
她知道黃振華看中她,不外乎是她比一般的女郎略過精彩,因為黃振華是不能忍受2+2=4或3+5=8這類女人的。而她呢,她是(gA+ SB—— ZA)+ SB,他于是滿意了,“他認為自己是微積分”。
這么一對夫妻,依然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戀愛婚姻的典型版本,比較平靜、穩(wěn)定,大同小異,現(xiàn)實得很。
【亦舒《玫瑰的故事》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亦舒的語錄01-13
《紅玫瑰與白玫瑰》讀后感01-25
《玫瑰的故事》讀后感范文(通用9篇)08-14
亦舒的愛情句子01-05
亦舒經(jīng)典愛情語錄11-16
亦舒愛情語錄11-23
亦舒經(jīng)典語錄10-22
《紅玫瑰與白玫瑰》讀后感范文10-10
亦舒的經(jīng)典語錄11-13
《紅玫瑰與白玫瑰》讀后感13篇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