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集合【15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1
我覺得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就是這樣的一本好書。它猶如一泓清泉,清爽甘甜,沁人心脾;它仿佛是我的一面鏡子,時刻映照著自己;它又好像是我慈祥師長,不斷地給初入教師崗位的處于茫然中的我以指引。
美國心理學家威譜·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的加以賞識”。詹姆斯還發(fā)現(xiàn):一個沒有激勵的人僅能發(fā)揮其能力的20%—30%,而當他受過激勵后,其能力是激勵前的3至4倍,因而在學習過程中,激勵的存在,至關重要,任何學生都需要不斷的賞識。被賞識就是被信任、被希望,就會產(chǎn)生一種被鼓舞、被期待的積極心理效應,就會更加向善向美?梢姡p識教育在學生的學習中是至關重要的。
如今,我也試著用賞識的眼光來看待我的學生,不用分數(shù)的高低來作為衡量一個學生的唯一的標準。我試著從課堂的點滴中來發(fā)現(xiàn)學生點滴的進步,并為他的進步欣喜。當然,我會將我的欣喜化為語言、化為動作來讓他知道,使他明白:“別人能行,我也能行。”我試著讓我的學生始終能看到自己的進步,“不要有任何一天使學生花費了力氣而看不到成果”。我要讓每一位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并讓快樂能夠延續(xù)。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告誡教師們的那樣:“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nèi)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
不過,我們在賞識教育過程中不應該忽視孩子的缺點和退步,該指出的問題應當及時指出,該批評的問題應當及時批評,該制止的問題應當及時制止,這是不能含糊的。否則,會導致孩子在自我意識的建立過程中產(chǎn)生偏差;稍遇不順就可能一蹶不振;同時,也會導致他們過于自私、驕橫,在集體中很難與別人相處,進而產(chǎn)生一系列問題,這會違背我們“賞識教育”的初衷。
“知識就是力量”,確實,讀《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給了我教育好學生的信心和力量,我也會讓我的學生們從知識的海洋中獲得力量,幫助他們揚起未來理想風帆。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2
書中提到閱讀是“一天也不斷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實著思想的江河”讀書足以移情,足以長才。使人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養(yǎng)性靈。因為書中有著廣闊的世界,書中有著永世不朽的精神。雖然滄海桑田,物換星移,但書籍永遠是新的。因此蘇霍姆林斯基也特別注重閱讀與教學之間的關系。他認為唯有閱讀才能不斷豐富我們教師的知識底蘊,提高我們教師的教學水平,F(xiàn)代社會生活節(jié)奏如此之快,沒有不斷的學習就沒有扎實的知識和開闊的思維,在信息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孩子們的視野越來越寬闊,知識面越來越豐富,求知欲也越來越強烈,不學習只能是“坐吃山空”,僅僅靠課前準備幾個小時已經(jīng)不足以自如地駕馭課堂。我們說教師是文化的傳播者,我們的閱讀也不僅僅是為了上好一節(jié)課,更重要的是要把人類幾千年積累的生活經(jīng)驗和思想精髓傳播下去,讀書不僅是教師的一種喜好我覺得更是一種責任。我們應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言去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我們只有通過不斷的讀書,使自己所從事的'這種工作所需要的知識成為你所具備的知識海洋的滄海之一粟,這樣在教學生活才能應付面對一切而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不會將工作當成一種負擔。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使得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
蘇霍姆林斯基的建議還有很多,書中每一篇文章都再一次深深地震撼著我,看了后,我由衷地感嘆:“蘇霍姆林斯基真?zhèn)ゴ螅焕⑹鞘澜缰慕逃碚摷液蛯嵺`家。他的書不愧被稱為‘活的教育學’、‘學校生活的百科全書’!碧K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更猶如黑暗里的光明,給我們指明了方向。我要堅持每天讀一些,把書中最有用的理論摘抄下來,方便自己以后的教學。
教育工作是任重而道遠的,而我也將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中不斷學習,充實和豐富自我,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工作,呵護與珍愛孩子幸福的年華。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3
越來越感到知識含量的不足文化底蘊的蒼白。讀書是唯一的出路讀書是迫切的希望!但由于平時很少有時間靜下心來讀書一直沒有去讀。這個暑假我終于實現(xiàn)了這個愿望。早就聽說過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一書蘇聯(lián)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jīng)驗的教育理論家為了解決中小學的教育實際問題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他專為中小學教師寫了一本《給教師的建議》一書。
書中給教師提出了一百條建議每一條建議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有益于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閱讀完《給教師的建議》之后感觸頗深啟發(fā)非淺。 印象最深的就是書中提出了一個令老師頭疼的問題就是:為什么早在一年級就會出現(xiàn)一些落伍的考試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二三年級的時候還會遇到落伍的不可救藥的學生。這個問題在蘇霍姆林斯基所處的那個年代存在就在現(xiàn)在也一點也沒減少。在上學期我所教的班級中最高分與最低分之間就相差了40多分。
說起這方面的原因以前我總是歸結(jié)為學生不用功腦子笨而沒有積極從自身上找原因。那么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蘇霍姆林斯基做出以下解答:這是因為學校生活的最主要領域—————腦力勞動的領域里對兒童缺乏個別對待的態(tài)度的緣故。我對這句話的理解就是要"因材施教"也就是學校一直提倡的"即備教材又備學生"。要想因材施教就必須對"材"進行細致的了解諸如性格脾氣家庭背景學習方式思維特點等加以熟知從而在課堂上為不同的學生創(chuàng)造能發(fā)揮他們自身能力的.學習情境。
就像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fā)揮出來使他們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這樣他們就會感覺到他們也是在不停地進步才會"點燃起成為一個好人的火花。"讀完之后,我反省自己是否真正做到了這一點呢,在不同的班級對不同的學生提著相同的問題,留著相同的作業(yè)考的是相同的試卷做錯之后,也不能及時個別交流。所以差生的存在就成了現(xiàn)實。學生不會聽不懂老師講的課程就會違反紀律,最終導致惡性循環(huán),教師每天被學生折騰的心浮氣躁筋疲力盡。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4
近幾日,又再次翻閱了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大作------《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他的每一條建議,都凝聚著他的聰明與智慧,都寄托著他的夢想與希望。文章中有談如何教書育人的,有談如何關心后進生的,有談如何提升自身素質(zhì)的。特別是《談談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這篇文章對我的觸動特別大。
他在文章中說:教育素養(yǎng)的這一重要特征的第一個標志,就是教師在講課時能直接訴諸學生的理智和心靈。在擁有這一真正寶貴財富的教師那里,講述教材就好比是向交談的對方(學生)發(fā)表議論。教師不是宣講真理,而是在跟學生娓娓談心:他提出問題,邀請大家一起來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在分析問題時候,大家會感覺到:在教師跟學生之間建立了一種密切的交往關系。你,作為教師,也會被學生思想的潮流所帶走,你會忘記你是思想方向的引領者,你會感到自己也變成了學生,你跟一群孩子一起為發(fā)現(xiàn)真理而歡欣鼓舞,你在心里回答著教師提出的問題?梢,教師在他所教的科學基礎學科方面,如果沒有深刻的科學知識,就談不上教育素養(yǎng)。那么怎樣才能使每一位教師不僅懂得一點教學的`常識,而且深知本門學科的淵源呢?
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的這個方面正是取決于此。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饑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
作為一名老師,如果沒有淵博的知識,沒有較深的教育理論素養(yǎng),如何勝任自己的工作呢?受其影響,我開始反思自己:業(yè)余時間大都浪費在了閑談與家務上了。與書籍的接觸越來越少,不管是專業(yè)的教育知識和自己的知識面,都逐漸狹隘,真是慚愧不已。社會在發(fā)展,知識在更新,作為教師的我怎能不與時俱進呢?從現(xiàn)在開始,逐漸改變生活步驟,多走進圖書館,去翻閱新上架的教育理論書籍以及綜合性的各方面書籍,真的很有必要。多讀一些國內(nèi)外的教育家有關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經(jīng)驗方面的著作,以提升自己的教育素養(yǎng),并將好的經(jīng)驗應用于教學之中。同時注意積累、總結(jié)自己教學工作中的經(jīng)驗與教訓,并以筆記的形式記錄下來,讓自己的身后也留下一串歪斜而踏實的腳印。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5
1、教師要熱愛學生。
熱愛學生大家都知道,也都會。但是長久地愛每一位學生,愛好學生,更愛“壞學生”,天天如此,恐怕不是每個老師都能做到。怎么辦?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教師要理解信任每一個孩子,理解他們的需要、想法,同時讓孩子理解自己。師生互相理解,互相信任,我相信有了這樣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定愛老師,老師讓熱愛學生變成事實。
2、教師要相信學生。
首先要讓學生自己相信自己。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相信自己,任何事情都會戰(zhàn)必勝,攻必克。其次,教師要相信每一個學生是一個完整的獨特的個體,適時的放手,讓孩子大膽的去嘗試、探索、創(chuàng)造,允許學生出錯、失敗,在不斷的鼓勵、引導中過程中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讓他們獲得成就感。
3、重視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分數(shù)論”“一分定差別”已不是新鮮事,受此影響,很多人忽視了孩子的個性發(fā)展。他認為,學生是具體的,沒有抽象的學生。學生的稟賦、才能、愛好和特長是各不相同的,要讓他們充分發(fā)展,提供良好的條件。他認為“教學和教育的藝術和技術就在于解開每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爆F(xiàn)代社會需要多樣性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如果每位老師都能理解的'如此通透,我相信教育的春天已經(jīng)來臨。
4、關注學生的素養(yǎng)。
“素養(yǎng)”一詞是這幾年我們教育中的流行詞,學科素養(yǎng)、科學文化素養(yǎng)、道德素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時間能力。各種素養(yǎng)中具有統(tǒng)率作用的當屬精神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精神素養(yǎng),教師首先要有高尚的精神生活。一個品德高尚的老師就是一本行走的生動的道德素養(yǎng)活教材,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精神世界,促使學生和諧全面發(fā)展,將來也能過上幸福文明的生活。為學生的終生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初讀這本《給教師的建議》,我受益匪淺。在教師路上行走的日子里,我將用心細細品味,不斷學習,不斷成長,遇見更美的自己。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6
讀著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我不禁感嘆雖然今天的教育形式比之他所寫的年代有很大變化,但他書中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于我們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仍像一場及時雨,滋潤著一顆顆干渴的靈魂。它像與我們面對面一樣,針對著我們在教學中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常讀常新,每次讀都有新的收獲與體驗。
記得曾有位家長問我,她的孩子每天的作業(yè)都寫的很慢,她在旁邊督促也不行。孩子呢也總覺得學習很累很吃力,這怎么辦?當時不太記得我是怎么具體回答的,但心里卻覺得當時自己給的回答是那么蒼白無力。如果說我是醫(yī)生的話,那么我并沒有給病人最有效的良藥。直到讀了他的書以后,我才了解到這時的孩子們的全部經(jīng)力都用在背誦、識記和保持上去了,以便使他們能在課堂上回答出教師的'提問。而他們沒有時間去讀一點“滿足精神需要”的書,沒有時間去思考。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想減輕學生的負擔,那么就應當讓他所閱讀的東西,比要求他記住的東西多兩倍才行。
閱讀此段,我不禁深受啟發(fā),他的這個建議對我們而言何嘗不也是深有其效?現(xiàn)在的工作節(jié)奏非常快,平時我們常常感到自己的時間不夠用的,天天是上課、輔導、寫各種各樣的總結(jié)、反思,我想這里面除了沒有很好地安排自己的時間而覺得時間不夠用外,恐怕問題還是出在疲于應付上,整天被迫著去做這些事,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著自己,而沒有主動去做。我們的時間從哪里來?那也是應如他所言去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我們只有通過不斷的讀書,使自己所從事的這種工作所需要的知識成為你所具備的知識海洋的滄海之一粟,這樣在教學生活的才能應付面對一切而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不會將工作當成一種負擔。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使得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7
最近我一直在讀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著——《給教師的建議》一書。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智慧深深地吸引了我,我感受最深的地方有兩點。
一、做個讓后進生充分體驗學習快樂的教師
每個班級都會有學習不用功、成績比較落后的后進生,如何對付這些學生?往往是很多老師頭疼的難題。對于班上那幾個成績總是不理想又沒有家長輔導的學生,我也很頭疼。曾經(jīng)使用各種辦法仿佛也無濟于事,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應該嘗試著用賞識的眼光來看待學生,慢慢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讓所謂的“后進生”也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這就是“賞識教育的理念”。教師應從課堂的點滴中努力去發(fā)現(xiàn)學生點滴的進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優(yōu)點,去贊揚、鼓勵他,試著讓他能看到自己的進步,幫助他們不斷進步。而有時,我們教師又常常因為其作業(yè)不能認真完成引起的怒火而忽略了后進生那僅有的、微不足道的優(yōu)點。其實,我們應記住蘇霍姆林斯基所告誡我們的話:“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nèi)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
二、做個愛讀書、會思考的教師
我感覺自己還算是個愛思考的'教師,但仍覺得很慚愧,反思近兩年來讀的書籍少之又少,總是以時間不夠用給自己找借口。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的智力生活就是停滯的、貧乏的,在他身上產(chǎn)生了一種可以稱為‘不尊重思想’的征兆,那么這一切就會明顯地在教學教育工作中反映出來……學生也就不尊重教師,更加危險的是,學生也象教師一樣不愿意思考!彼,教師要把課上好,就必須讀書增進知識深度;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修養(yǎng),就必須讀書;教師要研究學生問題,處理學生問題,就必須讀書增加心理學知識;教師還要使自己在工作中成長起來。
所以,今后我要時刻提醒自己做個愛讀書、會思考的教師。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8
《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是由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完成。這是我讀的最慢最慢的一本書。因為書中每一條建議都需要我在需要長久的學習實踐中消化吸收。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為教育教學中的實力,娓娓道來。讀這本書,思緒萬千,大師為我們指引了教育教學的方向。今天我從以下兩點來談談我的收獲。
一、愛學生
作為教師,我們面對著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問題,我曾經(jīng)瀉過氣,也曾經(jīng)懷疑自己能否能勝任。蘇霍姆林斯基針對教師的困惑和不解指出:教師的職業(yè)就是研究人,長期不斷地深入人的精神世界。我們教師就是要努力去做使這個幼小的人身上所具有的美好的、善良的任性的東西不受到壓抑、傷害和扼殺。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用腦子去思考,更要用心靈去體會,就會發(fā)現(xiàn)有些弱點是無關緊要的,是每個孩子年齡階段所表現(xiàn)出應有的特征時,你會為自己生氣、憤怒和加以懲罰的行為感到可笑。我們要理解兒童的`行為,懂得兒童是一個經(jīng)常在變化著的人。參與學生的活動,讓學生感覺老師是他們學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師生關系會比以前更融洽。
二、愛閱讀
第19條建議中,蘇霍姆林斯基說:“閱讀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睍献隽艘粋比喻,學習困難的學生更需要閱讀,就像敏感度差的相片底片需要較長時間的曝光一樣。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的頭腦也需要科學知識之光給以更鮮明、更長久的照耀。就更要靠閱讀、閱讀、再讀,閱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因為閱讀能教給學生思考,而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fā)智力的刺激,學生思考的越多,他在周圍世界上看到的不懂的東西越多,他對知識的感受就越敏感,而我們教師的工作做起來也就會容易一些。這不僅讓我想到了班里的一個小男孩,他每天的閱讀打卡,由一開始的一字字的迸出來到現(xiàn)在的朗朗上口,識字量大大提高,課堂回答問題也變得積極勇敢。他的媽媽激動地告訴我孩子現(xiàn)在認了好多字,愿意去做閱讀理解題了,進步真的很大。這樣的例子不止一個,思其根源就是認真的閱讀造就!這也讓我更有感觸閱讀不僅僅是提高了低年級的識字量,更是一種培養(yǎng)思維的方法,最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9
在閱讀教育類書籍時,經(jīng)?吹揭粋響亮的名字——蘇霍姆林斯基,看到文中引用他的經(jīng)典名句?蓮奈凑嬲o下心來閱讀過他的任何作品。近期剛好遇得一本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給教師的一百條推薦》,它真是一本好書!書中提到,教師獲得教育素養(yǎng)的主要途徑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讀書就應成為教師的精神需要。
看了《教師的時刻從哪里來》后,我真的觸動很大。我也常抱怨沒有時刻,忙啊。每一天早早到園,每天拖著疲憊的身體備課、上課、準備教具,還要處理孩子和孩子之間的問題,已有點應接不暇,還要忙著管孩子們的吃喝拉撒。正當我看不清方向時,蘇霍姆林斯基告訴了我答案——教師的時刻從讀書中來!爸挥忻恳惶觳婚g斷地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笨芍^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明白了,為什么那么多優(yōu)秀教師,課堂上總是那么得心應手、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不管孩子出現(xiàn)什么突發(fā)事件,他們都能巧妙引導,讓課堂因生成煥發(fā)精彩。想想自己的`課堂,也做了精心準備,教學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但課堂上卻總感到語言貧乏,缺乏感染力,教得費力。這才恍然大悟,優(yōu)秀教師是平時的點點積累,在日常工作中提練,借鑒其他教師的先進經(jīng)驗,用一輩子來備課,而我只用課前的幾個小時來備課,“書到用時方恨少”,效果當然不一樣。
一位優(yōu)秀的高級教師曾說過:“只讀兩本書(教材、教參)的教師無論如何是不能成為優(yōu)秀教師的”。讀書能夠提升自己的教育的愛心和社會的良心。這是做一個“真正的教師”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坝腥苏f‘沒時刻讀書’,關鍵還是他不想讀書……”這樣的讀書箴言,我完全贊成,并深有同感。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那就是喜愛讀書的精神!
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推薦》一書中,睿智的教育思想、深邃的教育理論深深影響、啟迪著我,讓我如獲至寶。我要發(fā)奮學習提高自身素質(zhì),做一名優(yōu)秀的幼兒教師。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10
讀這本書,不僅是在讀那一條條獨立成文的建議,更是在讀蘇霍姆林斯基完整的教育思想體系。
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很大,也引起了我的許多思考。特別是“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一條,帶給我極大的啟發(fā)和深深的觸動。文中這樣說:“有些學生很長時間都沒有對任何事情表現(xiàn)出特別的興趣,如果學校里沒有一種各科教師都來爭取學生的思想和心靈的氣氛,那么許多學生的興趣就永遠得不到開發(fā),學校里這種對學習無動于衷沒有為自己找到感興趣的學生越多,那么,教師們就不可能有自己的學生,那很難把酷愛知識的火花從自己心里移植到學生心里。在學生對待知識的態(tài)度上,最令人苦惱和感到擔憂的,就是這種無動于衷的精神狀態(tài)。學生在某一門學科上學業(yè)落后,考不及格,這倒并不可怕,而可怕的是他冷淡的態(tài)度!笔前。覀兠恳晃焕蠋煿ぷ髦卸紩龅竭@樣的學生,對于這樣的學生,每個老師都非常頭痛。
書中提到,對待這樣的學生,教師要做到孔子說的“因材施教”。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對這樣的孩子進行細致的了解。我們的孩子來自不同家庭,具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智力水平、不同的身體狀況、不同的興趣愛好。教師面對這樣的孩子,首先要對他們的性格脾氣、家庭背景、學習方式、思維特點等了解清楚,這樣在課堂上才能“使每一個孩子的.力量和可能性發(fā)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
可反思一下我們以往的教育、教學工作,是否真正全面考慮到這些因素了?仔細想來,在很多時候,我們大多是按照教師用書上的學習目標,對學生提出同一個學習要求、要求他們完成同樣的作業(yè),自然也會用同一個標準去衡量他們。對此一些基礎差、智力水平又一般的學生,他們很難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久而久之,他們對學習也就失去了興趣,同時,也會影響到他人格的形成。為此,因材施教多么重要。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11
蘇老在本節(jié)中寫到了許多,我聯(lián)系自己的切身體驗,有了以下幾點感想:
一、教師在帶領孩子第一次學習新教材時,就要使孩子獲得明確的、清晰的、深刻的知識。
蘇老寫到:在學生的意識中,不明確的、模糊的、膚淺的表象越少,壓在他肩上的學業(yè)落后的負擔就越輕,他的思想對于以后再第一次學習新教材的準備就越充分,他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果就越好。如果學生第一次獲得的知識是模糊不清的.,那么以后他就容易在學習與其相似的知識時感覺混淆不清,或者在學習以前面的知識作為基礎的知識時感覺十分吃力。由此看來,使孩子在第一次接觸教材時就獲得明確的、清晰的、深刻的知識是我要努力做到的。
二、第一次教學新教材時,要力爭使每個學生——特別是學困生,都進行獨立思考,并努力為他們提供合適的材料。
第一次學習新教材時,及其重要的是要看出“學習困難的”學生的獨立工作如何,因為這些學生思考和領悟比較緩慢,為了使他們理解教材的實質(zhì),必須給以較多地事實和較長的時間(有時候,提供他們思考的事實也要跟給一般學生的事實有所不同)。一定要設法讓他獨立思考,促使他在每一節(jié)課上,在腦力勞動中取得哪怕一點點進步也好。
三、進行新教材的第一次教學前,教師要充分設想可能出現(xiàn)的疑難點和易錯點,進行精心備課,在正式教學時詳細講解。
蘇老在本節(jié)中提出一個目標:一定要是課堂上沒有錯誤。所以,他對任何一個“可疑的”詞,都預先加以詳細解釋。例如,語文學習中,學生會遇到許多形近字,如果不在第一次學習時就給他們講解清楚,他們就會出現(xiàn)許多錯誤。教師事后再給學生糾正錯誤,學生改起來困難,教師也花費了大量時間精力。所以,在第一次教學新教材時,教師就要力爭消滅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錯誤。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12
讀完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發(fā)現(xiàn),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對現(xiàn)在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感覺到他不愧是偉大的教育理論大師,他提出的值得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深思的問題:為什么每個班級里有些學生的成績總是不及格?是學生的問題還是教師的問題?
這是每個教師都會面對的一個問題,同樣的,我也不由得深思起來,作為教育者,我們是否做到一個師者應做到的工作了,反省自身,我們是否做到公平、公正地對待我們的學生,面對我們的學生,我們是不是真正盡到師者的職責,我們會不會歧視一些成績不好的.學生,我們是不是除了成績就看不到學生的一絲閃光點,作為學生——一個個幼稚的面孔,那種求知若渴的表情,那種希望得到肯定的神情,我們會不會板著面孔、那副高高在上、不屑一顧的樣子,你知道給學生的心理有多大的傷害嗎?在他那幼稚的思維和心靈里,作為老師,我們不是恩賜給他們什么,而是多給他們一些關愛,多一些耐心,多一份理解,多一點鼓勵,多從他們的思想和情操上去引導他們,他們需要老師去塑造的那蒼白魂靈。
我更能明白一個教師,不光從學生的成績上去看待他們,更重要的從學生的思想道德情操上去陶冶他們,學生成績的好壞,并不是學生的全部,同樣的我覺得我們的教育要從應試教育轉(zhuǎn)變到素質(zhì)教育,還需要我們一個很長的過程。那么素質(zhì)教育的根本是教師,我們的教師能轉(zhuǎn)變過來,那么我們的學生不會再是為了“分”而得不到公平的對待。那將是我們?yōu)閹煹倪^錯。
教師,同樣面對學習,再學習,我們也不一定是學得都好,我們也會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過錯,但我們同樣也承認自己的不足,至少我們可以在學習中體會到很多新的理念、新的觀點。我們也從自身的素質(zhì)中提高自己的內(nèi)涵,更好塑造教師的人格魅力,真正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13
最近又讀《給教師的建議》一書,每一條建議總是理論和實踐相結(jié)合,讀后有很多的感觸。印象最深的是這一條“讓孩子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在課堂中,現(xiàn)在我們的孩子總是正襟危坐,缺少了靈動的思維,與智慧的碰撞,似乎他們并不是這個課堂的主人。有這樣的現(xiàn)象,糾其原因還是老師的問題,沒有給孩子一個思考的世界,孩子沒有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的小主人,他們不懂得也沒有辦法融入到課堂里去
“真正的學校應當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許多學校和教師的真正可怕的失誤,就是他們把學生的主要力量用到消極的掌握知識上去了,讓學生記憶教師講過的現(xiàn)成的東西,死背教科書。一個人到學校里來上學,不僅是為了取得一份知識的行囊,而主要的還是為了變的.更聰明!弊x到這段話的時候,我想到了一個案例:《圓錐的體積》這節(jié)內(nèi)容的教學,備課時,我想,就有教師操作,演示圓錐和圓柱等底等高的情況,他的體積是怎樣計算的,再演示不是這種情況時,怎樣計算的。如果按照這樣的教學過程,孩子們也聽的懂,但卻沒有動手操作的機會。如果“孩子是課堂學習的小主人”,應該重新設計。于是我想到了發(fā)給他們一個圓柱和幾個圓錐,通過倒沙子,經(jīng)歷操作、觀察、發(fā)現(xiàn)到最后的結(jié)論:只有在和圓柱等底等高的情況下,圓錐的體積才是圓柱的三分之一。孩子能在這個過程中充分的思考,對所學的知識當然會記憶得更加深刻。課堂是屬于孩子的,孩子在其中的主體地位,是誰也替代不了的。如果沒有他們在其中的積極參與,這樣的課堂是殘缺的,再精彩也是不精彩的。
那么如何使思考的需要成為孩子最主要的精神需要呢?蘇霍姆林斯基提出“需要使用教師的智慧。你首先要把自己培養(yǎng)成思考者!蔽矣X得老師可以這樣著手:
1、給孩子一個積極思考的氛圍,提出有思考價值的問題,讓他們沉浸到問題中去。
2、老師成為認真的傾聽者,不管孩子的思考是否正確,是否到位,聽他說完,其中肯定有思考的亮點。
3、不斷充實自己,成為一個有豐富的思想寶藏的教師,才能真正點燃孩子的學習愿望。
學習是一種幸福,帶領孩子徜徉在思考的世界里,使孩子的智慧得到磨練。讓火花有一天能變成火焰,孩子能產(chǎn)生獨立的思考,孩子才能在學校里變的越來越聰明。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14
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我讀了前蘇聯(lián)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在閱讀的過程中,令我受益匪淺。要想做一個好老師,不但是知識上的給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熱情,來感化每一個學生,挖掘他們的巨大潛能。
只要智力正常,天下沒有笨的學生,學生的心靈都是美好的、善良的。要毫不猶豫地愛自己的學生,不管這個學生是誰,不管這個學生成績?nèi)绾,不管這個學生性格如何,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愛他們。為什么呢?當我們自己是一個學生的時候,就深知這種愛的力量對一個學生來說是多么的重要。每個人總是不愿意自己被老師忽視、遺忘,希望自己在班上、在老師面前表現(xiàn)一下自己,證明給大家看,我是多么的優(yōu)秀。其實這種需要是每個學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為老師,是不能忽視這一點的。班里最近開展讀書分享,梁華同學是一個平時不愛發(fā)言,成績又不好的后進生。但是在老師的鼓勵下,她站在講臺上一口氣分享了3分鐘讀《西游記》讀后感,讓我感到非常吃驚,那一刻我感受到天下沒有笨學生,只要多鼓勵多培養(yǎng)孩子自信心加上認真準備,每一個孩子都能把自己優(yōu)秀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孩子的想象力是無窮的,讀完《西游記》,學生們開始自創(chuàng)《西游記》后續(xù)。孩子們寫得是生動有趣,形象逼真,想象豐富,充分體現(xiàn)了孩子的創(chuàng)新能力。
教師要想獲得學生尊重和愛戴,教師就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yǎng),最好的方法就是要讀書。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隨著時代的進步,小孩子獲取知識的途徑越來越多樣化,他們再也不“安分守紀”,課堂上與教師唱反調(diào)的學生大有人在,教師說答案應該是這樣的,學生卻爭論不休,仔細想想,學生也是有理有據(jù)。如果教師能退一步,放下面子,在和學生一起探討的過程中,自己也會學到許多。課堂上,當教師在傳授知識出現(xiàn)錯誤時,要勇于承認,及時改正,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蘇霍姆林斯基用真誠的筆調(diào)向我們闡述了許多偉大的真理,雖然他來自于不同的年代,但他閃光的思想對我們來說,一點也不顯過時。我想教育的問題是具有共性的,它不會因為時間的推移而改變或消失。所以我們教師要不斷讀書,不斷成長,這樣才能適應現(xiàn)代教育。才能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15
鄭老師說傾聽不僅是一種交往技術,更是一種美德。善于傾聽的人身上有一種善良的天性和善解人意的特質(zhì),這種力量超出你對別人的道德說教而非常自然地能贏得人們對你的尊敬和愛戴。
傾聽還是一種個人能力的綜合表現(xiàn),對個人的注意力、記憶力、理解力、思考力等等這類智力因素的挑戰(zhàn)和訓練,而且傾聽還是豐富情感的一種表現(xiàn)。
我發(fā)現(xiàn)班級的中等生成績上不去的原因各不同,有的是性格內(nèi)向,能跟著老師的指令行動,但不愛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有的是因為經(jīng)常做小動作,雖然回答問題很積極,但是注意力難以集中;有的是缺乏想象力,思維狹隘……
我覺得在我們的課堂中特別需要關注中等生,因為他們是很有潛力的,關鍵是讓他們學會傾聽。
全班集體交流時,一位學生在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這時另外幾位學生覺得與自己的.意見不合,就馬上打斷別人的發(fā)言,紛紛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還有的學生開著小差,根本就沒有聽其他同學的發(fā)言,教室里一片混亂。這時發(fā)表意見的同學聲音越來越小了,甚至不敢說了。如果學生們能認真傾聽別人的發(fā)言,舉手示意:“老師,我要補充……”“老師,我有不同的建議……”也許對別人和自己是不是都是尊重呢。
不同的人對同一個問題的看法和理解也不相同,可以說,孩子是一個世界。小學語文提倡小組合作,需要集體的智慧和力量解決問題。從小培養(yǎng)孩子們小組合作還有利于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而在我們的課堂中,經(jīng)常能看到小組合作環(huán)節(jié)熱鬧非凡,看上去孩子們激烈的討論問題,可近看卻是嘰嘰喳喳地把自己的想法說完,根本沒有傾聽別人的意見。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表面上看起來熱熱鬧鬧,其實并沒有起到合作的效果。
所以,學會傾聽也是互動評價的前提,是提高效率的關鍵。
學會傾聽可以使學生博采眾長,彌補自己考慮問題的不足;學會傾聽可以使學生萌發(fā)靈感,觸類旁通,閃爍智慧的火花。
一旦良好的傾聽習慣養(yǎng)成,這個習慣將會影響一個人一生。
作為老師我們也要學會傾聽孩子們的心聲和觀點,因為學會了傾聽,我們才可能通過傾聽而學會別的更多更重要的東西。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相關文章:
給教師的建議心得01-12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06-18
《教師的建議》讀后感07-20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01-07
《給教師建議》讀后感04-04
給教師建議讀后感03-30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06-25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精選)09-04
《給教師的建議》的讀后感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