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流浪地球》有感15篇
當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不能忘了。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觀《流浪地球》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觀《流浪地球》有感1
我是不喜歡科幻題材的小說的,說起中國的科幻,是繞不開《三體》的。十多前《三體》成名的時候,我買過實體書,手機上也下過電子書,無奈沒有一次是完整看下去了的,可能女性天性對這類題材的書沒興趣。這兩年沉迷耽美小說,不可避免了接觸到耽美大神級作者priest了。她的最新作《殘次品》是一本構架宏偉的未來星際長篇科幻作品,這是我第一次完完整整看完的一部科幻作品。
《流浪地球》的賣點之一就是《三體》的作者劉慈欣的作品了?苹眯≌f、電影在中國都是小眾作品,以前看過的科幻災難性作品大都來自美國,大多是以拯救地球為題材。而這一次,《流浪地球》不僅僅局限于拯救地球,而是拯救人類,拯救我們幾千年人類的文明,F(xiàn)在我們也不再避諱說地球的毀滅,就是太陽從我們小時候學過的自然書里就在說,現(xiàn)在的太陽是中年的太陽,那么有一天,億億年之后或許就是太陽的老年、終年,以太陽為中心的太陽系,及至我們的地球也有毀滅的那一天。《殘次品》作品的構架中,地球已經是遠古地球時代了。
原著中的文字轉化為視覺呈現(xiàn)、想像成為影像是一個艱難的過程,感謝《流浪地球》還是比較成功為我們呈現(xiàn)一個視覺感觀上的盛宴,宏偉的空間觀、精密的太空倉、別有洞天的地下城,鐵甲洪流般的運載車.....讓一切物理上的東西活化成情感,還有參與其中的人類,無數人挺身而出上演可歌可泣的傳奇故事,九生一死的幸福。
影片的'最后,吳京帶著整個空間站作為火柴點燃木星。空間站上有三十五萬個受精卵,有地球上所有生物、植物所有的DNA,就這么帶著這些東西燃燒殆盡了……我是不太能接受這樣的安排,雖然是文學創(chuàng)作,可以有適當的想像和夸張,但是作為地球的小我怎么也得為人類的繁衍和文明讓步吧,其實換一個方式,留下這些東西在空間站,分出一個帶著三十萬噸的燃料倉點燃木星不就可以了。
我想,作為水和二氧化碳組成的碳基生命的人類是脆弱的,我們沒有花草樹木的逢春再生,沒有鋼鐵磐石那樣能遭受千捶百煉……但是碳基生命的人類也是最堅強的,我們有著可以為之犧牲自身的家國情懷,有著親人愛人牽牽拌拌的繞指情愁……
觀《流浪地球》有感2
1、大笑、感動、爆哭、忘卻自我、滿腦子都是破音。 “前進三。”
2、《流浪地球》有趣的是在80年代末國產軟科幻和90年代美國硬科幻之間,找到了”家庭倫理“這個可以共享的價值觀,與地木敘事、全球救援構成了平行的家庭敘事,不管你是否喜歡這種翻出出現(xiàn)的“婆婆媽媽”的東西,這是工業(yè)化電影的必然選擇,影片有趣的地方是最后把“家”與“希望”對立起來,到底什么是“不能回家的希望”?
3、簡言之,流浪地球是一出無法回頭的壯烈,一種不抱希望的絕望。
4、 《流浪地球》故事鋪排+情節(jié)張力+情緒渲染+鏡頭調度非常嫻熟,意料之外的特效大場面超贊。
5、說實話,《流浪地球》作為國產科幻元年作品,起點真的太高了,心疼后面那些躍躍欲試的跟風者。
6、 《流浪地球》的上映填補了中國科幻電影的空白,意味著中國科幻電影正式啟航,讓“中國科幻電影元年”迎來真正的春天。 中國科幻迷從此不再流浪,因為我們終于有硬科幻了!
7、華語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科幻大片!劉慈欣的硬核科幻設定,小兵扛大旗的主流價值觀人設,東方式的`家庭理念核心,地心引力與星際穿越的融合。
8、從各個方面來說《流浪地球》都是一部好看的類型片。而最特別的是它是一部國產科幻電影,影迷+科幻迷的雙重滿足。
9、在西安看完零點場,上座率好得驚人,觀眾素質極高,我隔壁的哥們(不認識)在電影結束的那一刻對著郭帆的名字大叫一聲“牛逼!”
10、拖著地球逃難的設定有種在看太空版“戰(zhàn)狼”的感覺,但無論氣質還是內核都夠硬,硬氣+硬核的國產科幻片,預算有限但特效很真。
11、看完《流浪地球》念念不忘的并不是角色,而是電影帶來的揮之不去的孤獨感,望著頭頂的太陽,真是又溫暖又寒冷。
12、最戳心的當然還是《流浪地球》選擇帶著地球尋找新的星系,而不是開辟新的居住地,等冰有天化為水,子孫依然能看到北京、上海、貝加爾湖,這點可真是太鄉(xiāng)愁了。
13、最后一幕真的炸了,情感牌打得好,史詩感也做足了,吳京的戲份雖然不多,但都在關鍵點上,最后一場戲也是煽的恰到好處,忘掉他是戰(zhàn)狼吧,人家這次拯救全人類了。
14、比起科幻,我更看重和感動是它作為電影本身的意義,終于讓我對華語電影有了一絲“總是往好里去”的希望。執(zhí)拗、赤誠、勇敢、高貴——是的,甚至稱得上高貴,負載著沉重的文化烙印,但依然元氣淋漓,令人擊節(jié)的少年。像那顆燃燒自己驅動前行的淡藍色小球,向著茫茫宇宙,星辰大海,出發(fā)。
15、就在我已經徹底被國內影視技術限制了想象力,不相信中國能有真正意義的科幻電影時,流浪地球便對著我的心臟狠狠扎了一針強心劑,走出電影院都還恍若隔世。
16、觀影過程中的情緒很復雜,一方面感嘆特效的用心和部分設定的精妙,另一方面又很討厭導演極盡諂媚的逢迎和所謂的“接地氣”,這可能是導演想要努力區(qū)別于國外科幻片的地方。
17、真的是國產科幻片里前所未有的級別了,可以說是太空版的《紅海行動》,不論是優(yōu)點還是缺點,都完全是想象中劉慈欣小說拍成電影時該有的感覺。
觀《流浪地球》有感3
我和小豆子去看了《流浪地球》。他覺得挺好,我覺得看不清,除了中文和日本人說的"一馬絲",別的都聽不懂也看不清字幕,也就是說近視眼不適合看電影。
小豆子說,電影里最后雖然避免了地球的碎裂,但是地球依然要向遠方去流浪。從整個流浪過程來說,與木星的這次接觸只是一個小步驟,對整個流浪過程沒有決定性的影響。電影的最后沒有給人松一口氣的感覺,反而是讓人覺得好無力。
我說,這是向死而生。
中國傳統(tǒng)的藝術家有一種清高的品格,不愿藝術為世俗所累。而中國的藝術有道家的傳統(tǒng),形上學的味道更濃一些。道家是無畏生死的,莊子鼓盆而歌便是很生動的例子。因為道家的影響,中國的作品中總能看到一種超然的態(tài)度,并且對于死亡的談論也非常常見。
過去的.生命已經死亡,我對于這死亡皆大歡喜,因為我借此知道它曾經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經腐朽,我對于這腐朽有皆大歡喜,因為我借此知道它還非空虛。
死亡無一例外的是我們真正的故鄉(xiāng),人生則不過是寄生客棧而已,從降生起我們就在走向歸途,走向那片虛無和寂靜的領域,那里既無此岸亦無彼岸,是永恒的遺忘的深淵。
如果歷史的看待死亡,便可稍稍免去一些苦楚。文藝中的死亡并不見得就是生物學上的,而是一種苦楚,一種無可奈何的苦楚,人渺小的沒有一絲絲法子去化解。
不能化解,只能超越,站在遠處,站在高處,站在苦楚里,隨他去。
劉培強作為一個個體,做出了犧牲,但是劉啟還活著。
觀《流浪地球》有感4
《流浪地球》是唯一一部我看過兩遍的電影,也是憑借口碑逆襲春節(jié)檔第一的電影,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寫點什么。
沉寂
電影開始的鏡頭,是一個極速膨脹的太陽。很不幸的是,太陽在慢慢死去,人類只能生活在-84℃的嚴寒環(huán)境,稀薄的氧氣,放眼望去盡是冰層,一片荒涼。曾經的高樓大廈,在自然的摧殘下冰凍了起來,孤獨的聳立在天地間,等待它們的結局無非冰層裂開之時的轟然坍塌。
人呢?人去哪兒了?因地球停止自轉,滔天海嘯席卷城市,世界人口減半,為了使地球脫離太陽系,由幾個大國為首的聯(lián)合政府修建了許多推進式發(fā)動機和轉向式發(fā)動機,每個發(fā)動機下都配套一座地下城,人類,就移居在這兒。 從人類建造地下城開始,便踏上了2500年的流浪之旅。 黑暗 地球原本是要駛向預先設定好的木星軌道,不幸的是,地球發(fā)生了8度多的角度偏差,將要撞擊木星!
還有一天就要回家的領航員號國際空間站駐守人員劉培強,在休眠時刻發(fā)現(xiàn)人工智能莫斯發(fā)生叛逃,帶著空間站駛向更安全的星際,而地球,被放棄了。 劉培強十分著急,甚至不顧一切想要空間站停下來,如此強烈的舍身取義的原因只有一個,他的兒子劉啟,他的父親韓子昂還在地球上。盡管兒子與他因誤會而產生了很深的隔閡,在最危機的時候,心中只有對兒子的愛,也許他不對兒子解釋當年的選擇,也有身為父親的苦衷吧。 劉培強在總控室發(fā)現(xiàn)無法手動操控飛船,心急如焚,而莫斯卻告訴他,空間站脫離是被聯(lián)合政府授權的。地球自己放棄了自己。那一刻,身為一位父親,劉培強無奈而又心酸,只想與兒子最后通一次話。像是離別前的最后相聚。
地球上呢? 因劉啟帶著妹妹韓朵朵私自駕車去地面上玩,而被抓了起來,姥爺韓子昂雖趕到卻無濟于事。他們三人陰差陽錯的成為了去往杭州運送火石的救援隊,那個熟悉的稱號,中國171-11救援隊。不幸的是,還沒到達杭州,地下城已經沒了。聽到這個消息,救援隊沉默了,三十五萬人的生命好似就像趴在高樓窗戶上的蝸牛,風一吹,孱弱的生命便在頃刻間灰飛煙滅。
轉折
大雪紛紛揚揚,迷亂了救援隊同志的眼,撥亂他們的心。現(xiàn)在,再趕去救援,還有什么意義呢?
這時,蒼涼的男低音響起,是救援隊隊長王磊中尉:“中國171-11救援隊,就地解散! 那一刻,全場寂靜,周圍只有無情的風聲和沒有生命跡象的雪,一片荒涼中,王磊中尉,一個剛勁有力的成年男子,那一刻他的背影有數不清的寂寥落寞,甚至有些絕望。是啊,妻子孩子,還有成千上萬的人都死了,未來還有數不清的艱辛。家沒了,活著,到底還有什么意義?
許是拍電影的緣故, 總有些跌宕起伏,而主角,總起著轉折的作用。很巧的是,劉啟出現(xiàn)了,他只因聽到了曾經不屑一顧的廣播,便決定將火石送往蘇拉威西轉向發(fā)動機。很順利的是,救援隊答應了。
只因一個信念,讓更多的人活下去。
破曉
人活一世,總有些幸運的事降臨,比如在救援隊快要送達時,世界各大轉向發(fā)動機全部啟動成功。
這說明,除了主角以外,全人類都在拯救著我們的地球。如果不拯救,全部都得死。哪怕是異國,哪怕離發(fā)動機再遠,為了生命的延續(xù)和文化的傳承,拼了!
這也是劉慈欣面對外國記者提問為何要帶著地球一起逃跑的緣故,也許,家,對于中國人的感情,像植物離不開春雨的滋潤,一滴水掙脫不了大海的懷抱,我們,亦是家的一份子。所以,外國人,很難體會到所謂家,所謂親人,所謂亙古不變的永恒的愛。
黎明
原本以為快成功的人們,卻收到了來自空間站的爆炸性消息:地球錯過了最佳的逃逸時間,還有36小時將要解體,木星引力將會吸走地球上的大氣層,人們只能活活憋死。趁著最后一段時間,好好抱抱自己的家人,與親人團聚。
劉啟一行已過了晨昏線,是沒有陽光的永夜,如今,放眼望去,無邊的黑暗肆虐的吞噬著人們一點點的勇氣,剩下沒有盡頭的絕望。沉寂中,劉啟回憶了父親曾講過木星表面90%都是氫氣,而現(xiàn)已經吸了大量大氣層,有充足的氧氣,是否可以點燃木星,用木星爆燃產生的巨大的波推離地球?
答案是,可以。但這只是一場注定成功率為零的徒勞。
就算空間站下達了堪比死刑的命令,就算成功比例很小,但“同歸于盡總比坐以待斃要強”。他們嘗試了,就算別的救援隊沒有人愿意幫忙,他們毅然決然的靠自己,在30分鐘內點燃木星。
結果呢?
很多人會認為他們將要成功,事實上,并非如此,三部大型轉向發(fā)動機均未到達著火點。
難道結局只能是失敗?非也。
曙光
在空間站工作的劉培強,時刻關注地表信息,在看到噴射火焰未到著火點時,做了一個無奈而又沉痛的選擇——引爆空間站。
在看到劉培強與兒子最后一次通話時,我不禁潸然淚下,濃濃的父愛抵不過爆炸的一瞬間。所謂父愛,大概就是不言不語,甚至不解釋當年的誤會,卻在危急關頭命懸一線時擋在兒子面前,用自己的生命換來兒子的活路,F(xiàn)在這樣,當年亦是這樣。不僅拯救了兒子,也拯救了地球。
尾聲
雖然這是一部硬科幻電影,但影片中濃厚的中國特色以及普通人的道德情感都做的相當細致。中國人對家,對親人的感情,比鉆石還珍貴,因為這是永遠不會消失,永遠不會腐爛,超越地理和時空的愛。
師評:
看了兩遍,可見你的喜愛至深。并且能夠在看完后去查詢資料,說明你的閱讀和寫作習慣很好。你標題里的曙光應該是全文的一條線,但是行文過程中你容易丟了它,以后在這個方面也要注意。觀后感不僅僅是影片的.回顧,更多的是自己的獨特感受,讀出生活和生命的體悟,在這一點上我們都要加油哦!
3(被視為無藥可救的班級),他們都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父母給予不同教育,也直接影響了他們形成不同的性格和日后的待人處世!缎『⒉槐俊穼⑷宋镄愿窈捅尘叭诤系们〉胶锰帲址ㄓ哪p松風趣,細節(jié)富有生活氣息。
國彬每次考試都不理想,卻喜歡畫畫,而母親不允許他畫畫,母親看重的是分數,分數像一塊石頭板沉重地壓在母親心頭上。每次考不好,母親是倍感壓抑,臉拉得老長,謾罵乃至大打出手,這種態(tài)度與方法是不可取的,后來文彬考試作弊,被當場抓到,由于接受不了母親的教育,于是就跳樓自殺,后來被xx救起,于是一家三口陷入了沉思中:難道考試考不好,發(fā)生這種事只是孩子的錯嗎?
“考孩子的知識,考媽媽的心態(tài)!逼鋵嵨覀儾槐乇环謹禒恐亲幼撸驗榉謹蹬c成功,沒有直接的關系,分數只是衡量學生優(yōu)秀與否的一方面,決不能以分數高低論英雄。母親是否應該覺得,只要努力過了,考多少也無多大關系。應保持著良好的心態(tài),給予孩子鼓勵,讓他們不要有太大的精神壓力呢?現(xiàn)在孩子輸掉的不是分數,而是一份做人的志氣,人生中難免有跌跌撞撞,但跌倒再爬起來,這點痛算什么,我們要有超越別人,超越自己的勇氣才行,愛孩子就要愛得久遠!讓孩子全面發(fā)展興趣愛好,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不墨守成規(guī)……
Terry生活在過分的溺愛中,所以他總是畏畏縮縮,缺乏勇氣與能力,沒有主見,其實這也并不只是孩子的錯,他的母親一定認為自己是一個好母親,把一切都給了孩子,然而她的行動卻告訴孩子,你是無能的,不行的,沒有用,只能讓我來幫助你。這樣會直接影響孩子自身能力的發(fā)展,沒有獨立的品格更不可能有出色的成就。父母應教給孩子堅強不屈的意志,勇于參加與社會的競爭。
文福的家庭條件不好,學習也不理想,母親于是對他失去信心,叫他邊學邊幫忙做生意招待客人,這是一個不重視教育的家庭。不論是富人和窮人都要接受教育,如今家長們應遠見卓識地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只有教育才能保證國家的富強。
“望子成龍”幾乎是每一位長頭腦中,根深蒂固的期盼,只因為內容各不相同,有的喜出望外,有的則望子成龍望穿眼,望來望去一場空,只因教育方式的不同。
是父母給予了我們生命,我們心存感激,天下的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愛孩子就要愛得久遠,用正確的教育方法,讓孩子點點滴滴的愛中成長。讓我們也扔有自己的一片天空,像小鳥一樣自由飛翔。
觀《流浪地球》有感5
第一次佩服劉慈欣,是看完了他的《三體》三部曲后。第二次,便是有幸觀賞了這部《流浪地球》,F(xiàn)在總會有很多人批評國內的科幻片毫無技術可言,無法帶給觀眾們極致的視覺享受和腦洞大開科幻情節(jié)。那么這部《流浪地球》幾近完美契合這些人對科幻片的理想型。
素有“中國科幻之父”之稱的劉慈欣,這一次把讀者和觀眾們帶到了太陽即將毀滅的前夕,人類為了生存,踏上了逃離太陽系的'征程,這一計劃稱作“流浪地球”。這一次技術方面一改常態(tài),開片短短幾個鏡頭和幾句臺詞便把觀眾帶入到影片的背景中。整場下來,觀眾身臨其境,意味無窮。
這部電影主要圍繞了父愛和使命感兩方面展開。影片中吳京扮演的宇航員劉培強與兒子劉啟長期分離,兒子的叛逆,父親的無奈,最后被相同的使命感召喚,齊心協(xié)力完成了拯救地球的任務,犧牲了小家,成就了大家。
令我最深有感觸的畫面,也是本片的高潮部分,劉啟一行人面對聯(lián)合國發(fā)下的“地球死亡通知”,在其他人全部選擇放棄的時候,毅然決然去實施成功率為0%的方案?吹竭@,腦海里涌出一句話,什么是英雄?是那些流著淚,看清前方的磨難,繼續(xù)走下去的人。正是他們這份不甘,用肉身挑戰(zhàn)大數據和物理推算。將希望一點點掰了出來。最后用絕對的0%造就了不可能的100%。用電影中的一句臺詞來說:“無論最終結果將人類歷史導向何處,我們決定,選擇希望!
這真的是一部非常震撼的影片,一部稱作中國好萊塢的大片,各位小伙伴可以抽空去電影院體驗一下劉慈欣的科幻世界。
觀《流浪地球》有感6
今日媽媽帶我去南洋電影院看了《流浪地球》這部電影,講述了在不久的將來,太陽即將毀滅,太陽系已不適合人類生存,為了尋找新的家園,人類在地球表面上建造了一萬座行星發(fā)動機,這個舉動被稱為“流浪地球”,之后全球的人們齊心協(xié)力拯救地球的故事。
讓我最感動一段是講述了各國救援隊已經都在撤離途中了,但當大家聽到韓朵朵在廣播中期望大家能回到一齊伸出手出一份力時,大家為了拯救自我的.家園,決定進行最終的一搏,哪怕這挽回地球只是一種0%成功幾率的奢求。人之所以為人,而不是機器,是因為人在應對任何困境的時候,哪怕這件事是一種妄想,可是人類的情感往往會讓人去試一試。而里面的莫斯,則是里面最理智的東西了,所有的事情都會計算好,只要有一點失敗的可能,莫斯都不會去冒這個險。
我認為,人要有正義感,當全世界的人都覺得地球即將毀滅,人類再無挽回的機會時,必須要有人站出來。這樣大家就會團結起來,打敗困難!
我很喜歡這部電影,十分有意義!雖然電影資料是虛構的,但我們必須要愛護地球,珍惜現(xiàn)有的資源,不要讓電影中的某些情景成為現(xiàn)實,這樣的話真的太可怕了!
觀《流浪地球》有感7
今年春節(jié),我和姐姐、弟弟一起看了一場科幻電影,片名叫做《流浪地球》。電影場面非常震撼,視聽效果非常精彩,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可以說這是春節(jié)期間非;稹⒎浅0舻囊徊侩娪。
電影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人類為了拯救地球,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新家園的故事。主人公劉啟帶著妹妹韓朵朵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穿著換來的航空服,偷偷跑到零下80多度、漫天飛舞著雪花的地表,偷著姥爺的車卡啟動了運輸車。在行駛過程中,車輛即被救援隊征用,負責運輸火石前往杭州供發(fā)動機使用,以阻止地球被木星吞噬。
在運送火石的過程中,他們遭遇了地震,山崩地裂,十分危急,歷經千辛萬苦,有的救援隊員被凍死,劉啟的姥爺也犧牲了。當國際空間站要求中國航天員劉培強進行休眠時,他為了人類和自己親愛的兒子,毅然放棄了休眠,積極與聯(lián)合政府進行溝通,展開拯救行動。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面對地球即將消失的危急局面,大多數人選擇了與家人團聚,當聯(lián)合政府放棄劉啟和韓朵朵提出的拯救地球方案后,救援隊伍也離開了工作崗位,人們不再相信還有挽救的可能,有的人選擇開槍結束自己的`生命,有的人想吃家鄉(xiāng)的美食……地表處處充斥著黑暗、絕望和死亡。但中國救援隊依然堅定信心,充滿希望,前往發(fā)動機總部,動員所有力量把火石推入發(fā)動機。通過韓朵朵一遍又一遍的呼喊,其他國家的救援隊被中國救援隊奮不顧身、不畏艱險的精神所打動,紛紛調轉車頭,奔赴發(fā)動機總部,與中國救援隊一道加入救援行動,齊心協(xié)力將火石推進閘門,并成功發(fā)射到木星。在火石發(fā)射的火焰仍到達不了木星的緊急關頭,中國航天員劉培強選擇犧牲自己,駕駛空間站沖向木星,利用空間站剩余的幾千噸燃料撞向木星產生強大的爆炸能量,助推地球遠離木星,最后人類得以拯救。
電影故事告訴我們,團結就是力量,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希望。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團結起來,中國就有希望,人類就有希望。那些為了人類做出杰出犧牲和貢獻的人,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尊敬。
觀《流浪地球》有感8
說起科幻電影,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國外的“漫威”和“dc”。而如今,中國,也踏入了“科幻”這一領域,開啟了“中國科幻的元年”,今天我向大家推薦一部中國科幻大片:《流浪地球》。
這是一部拯救地球的電影,由劉慈欣的作品改編而來。向太陽爭命,向木星爭命。兩個小時的電影,情節(jié)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地球在脫離太陽系的過程中,意外被木星捕獲,重啟發(fā)動機后,本以為能順利脫險,卻又錯過了脫離時機。在絕望之時,人們又提出了點燃木星,推動地球的方案。一番努力后,有犧牲,有收獲,有揪心,有感人。最終,成功了,那一刻,身處影院的我,也已激動的熱淚盈眶,隔著銀幕,都能感覺到那種彌漫在人心底的興奮,很奇妙。
觀影過程中,有些細節(jié),觸動了我。
首先一個,便是“希望”。影片開頭,在韓朵朵的學校,我們聽見了這樣一句話:“希望,在這個年條代,是比鉆石還珍貴的頭西。”起初,我和女主,一樣對這句話充滿了不屑,這為認為這不過是個說辭。隨著電影情節(jié)的發(fā)展,這種看法,變了。當地球被木星所捕獲時,地球,被聯(lián)合國所拋棄,正是因為希望,才有了點燃木星的方案;正是因為希望,才有了聯(lián)合國的授權,正是因為希望,才鼓舞了全人類,攜手拯救地球!有一句話,我永遠忘不掉“無論最終結果將人類歷史導向何處,我們決定,選擇希望!”
第二個,是全世界的救援隊到來之時。劉啟他們本已陷入絕境,正是救援隊的支援,才讓他們看到了最后的希望,幫助他們完成了點燃木星的準備。細心一些,我發(fā)現(xiàn)影片里最后各國救援隊的到達順序是08年汶川救援的順序,也許,這是想說:“災難面前無國籍,眾志連城定勝天”吧。
最后一個,是劉培強的那句:“三、二、一抬頭”。這句話,在全片出現(xiàn)過兩次,一次是劉啟小時候,另一次是面對地球存亡的'時候。本是句哄話,但在地球存亡之時,卻顯得無比豪壯。在木星被點燃的那一刻,劉培強犧牲的那一刻,我哭了,也許,只有小家的犧牲,才有大家的周全吧。
看完電影,心中只有二字:震撼。與《戰(zhàn)狼》相比,這部電影沒有過多地體現(xiàn)中國的世界地位,而是以全人類的存亡為中心進行闡述,也許這就是“中國式科幻浪漫”的魅力吧!
觀《流浪地球》有感9
一部名叫《流浪地球》的科幻電影一定充斥了你的朋友圈,而且反響熱烈,口碑爆棚,堪比戰(zhàn)狼當時的電影神話,引爆了中外媒體。很多觀眾被經典臺詞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guī)范,親人兩行淚。逗得捧腹,又因希望是像鉆石一樣珍貴的東西!希望,希望是我們唯一回家的方向。淚流滿面。在內行人的眼里,《流浪地球》已具備了知識結構、邏輯關系、視覺特效、人物命運、科技倫理等要素,比照之前的國產科幻電影,實現(xiàn)了整體性的進步。
我為中國科幻崛起中國科幻的里程碑這些詞匯而自豪的同時,更感到震撼的'是電影里人類環(huán)境變遷的描繪。隨著人類流浪計劃順利進行,呈現(xiàn)給我們觀眾的卻是一個環(huán)境被嚴重破壞、地球家園滿目瘡痍的場景。氣溫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一旦某一物種的消失造成食物鏈一環(huán)缺失,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就會崩潰。過去25年有3萬億噸冰融化,而其中一半是最近五年內融化的。
最近這幾年,不管你在世界的哪個角落,都可以清楚感覺到地球氣候異變。大陸冰雹,歐洲水災、印度熱浪、美國一天16次龍卷風,去年八月九日也創(chuàng)下百年最高溫38.7°C。這一切讓人不禁要問,地球究竟怎么了?世界衛(wèi)生組織研究指出,溫室效應是地球氣候異變的元兇。氣候暖化使得兩極融冰、海水增溫、洋流改變,世衛(wèi)組織表示每年將有16萬人因溫室效應外圍影響喪生,死亡人數更會加倍。海平面上升更造成2500萬人遠離家園,第三世界將因洪水、饑荒、干旱和農作物歉收大舉移民,歐洲老年人將死于熱浪。
可能,不久的將來,流浪地球真的有可能發(fā)生。這也引發(fā)了人類自身的思考。環(huán)境類話題也是雅思寫作考試的常見考點,也是學生們詞匯掌握相對薄弱的部分。科技的進步帶來了環(huán)境問題,因此有人認為簡單的生活方式會保護環(huán)境,即低碳生活,然而人類也可以依靠科技帶來的便利解決環(huán)境問題;保護環(huán)境的責任在于政府、大公司還是個人;動植物的重要性體現(xiàn)在哪里,等等。
觀《流浪地球》有感10
上周,我有幸觀看了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其中的科技力量深深震撼了我。
你能否想象未來的某一天,廣袤的地球上,幾百萬架火箭同時飛離、浩瀚的宇宙中會有一個能夠同時容納幾百人的龐大的空間站?《流浪地球》中就展現(xiàn)了這樣的一個空間站。
面對太陽的迅速膨脹,地球上的生物面臨著滅絕的`危險,人們不得不采取行動,集中所有國家的航天資源,在宇宙中修建大型空間站。幾百萬架火箭同時從地球上的各個國家、地區(qū)、角落飛起。他們如同發(fā)現(xiàn)獵物的獵豹,如同盛夏綻放的煙火,殘留在空氣中的白煙還未散盡,卻已看不見火箭的影子。幾分鐘后,漆黑的宇宙中劃過一道白光,接著,數以萬計的白光劃過黑暗,宇宙被照成了白晝,飛船組成了一個龐大的隊伍。
“空間站已到達,準備對接。”提示音在各個宇宙飛船中陸續(xù)響起。龐大的飛船隊伍快而有序,精準地與空間站完成對接。
看到這我睜大了雙眼,被這萬千飛船劃過的壯觀景象所震撼,更被科技的力量所折服。除去影視中這些對未來科技的幻想,現(xiàn)實生活中的科技成就還有很多。
例如,前幾周我在新聞中聽到一個團隊研究出一個只有頭發(fā)絲大小的芯片。通過植入腦內來治療腦部疾病,而且不會引起人體排斥,雖然還未做過人體試驗,但令人感到驚訝。再比如:國外的一個國家在今年上半年將實現(xiàn)空間站的商業(yè)運行,這預示著僅僅只能出現(xiàn)在幻想中的太空旅游,將要在不遠的將來實現(xiàn)。
這些科技成就僅僅只是萬千星辰中的一顆。他們來自于一位又一位科技創(chuàng)作者辛苦付出。我們感受到震撼的同時,作為祖國的未來、世界的新鮮血脈,我們不僅僅要學習這些科技創(chuàng)作者的精神和品質,更要用科學知識充實自己,用理論知識武裝自己,用努力書寫交給世界和祖國的答卷。
相信世界,在新一代的努力下,能容納幾百人的空間站和萬千飛船劃出宇宙將不僅僅只存在于某人腦中或科幻片中的鏡頭,而是確確實實、真真正正存在的事實。那不是在遙遠的未來,而是在不遠的將來。
觀《流浪地球》有感11
這是第一部看的電影,吳京主演,講的是太陽老了,脾氣越發(fā)古怪,一百年以后會把地球吞掉。為了應對百年后的太陽危機,全世界組成了聯(lián)合政府,商討對策。其中數字化人生讓人活在虛擬世界里,以及讓地球脫離太陽系,花2500年飛行到另外一個星系生存,是兩個呼聲最高的解決方案。作為愛家愛國的中國人,堅定支持地球流浪到別的星系的方案。在這個方案落地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這部影片寫的`是其中的三個困難,第一是向人們證實這個昂貴方案的可行性,第二是應對并化解月球危機(把月亮搞沒了),第三是應對并化解木星危機(把木星上的氫氣點燃,利用這個威力把地球推開避免撞上去)。
整個影片我覺得拍的還是不錯的,有親情,愛情,友情,但是這一切,在宇宙面前,在比人類更龐大的各種力量面前,都顯得渺小。但是這種渺小,有時候靠著信念和堅持,有時候可以變得非常偉大。
另一個體會是,和西方國家比,我們顯得沒有那么理智冷血,因為過于在乎感情,所以不愿意放棄家人,不愿意放棄地球,不那么愛表達,也不那么容易被信任。要強大,靠信念,靠堅持,靠溝通,和被理解之后的合作。
觀《流浪地球》有感12
“流浪”是什么意思?是離開自己的家鄉(xiāng)漂泊在外?是那份淡淡地鄉(xiāng)愁?我們常說的流浪多指個人的行為。然而今年春節(jié)一部電影《流浪地球》占據了票房榜首。聽說這部電影至少是一個多月以前的事情了。直到今天才有機會看了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是一部大型的科幻電影。以前很少看這類的電影。無論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這次觀看也是因了媒體的宣傳和自己太過無聊。于是看電影成了我打發(fā)時間的最好方式。這部電影的主演是吳京。電影講述的是在未來若干年后,太陽能量耗盡,整個太陽系即將毀滅。人類為了延續(xù)生命,延續(xù)文明,展開了流浪地球計劃。那時候的地球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了。人類居住在建造在地下城。為了尋找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系,人類在全球建立了幾千個大型發(fā)動機,用來推動地球在太空中前行。地球的流浪之旅由此開始。然而地球在太空飛行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當地球經過木星的時候,因收到木星引力的影響,即將面臨與木星相撞的危險。在這樣的緊急時刻,如何讓人類逃過這一劫?主人公之一的劉啟提出了點燃木星,靠強大的沖擊波來推動地球進入安全行駛路線。經過來自全世界各國的救援隊員努力,地球最終脫離險境,開始自己的流浪之旅。
這部電影帶我們提前體驗了未來世界。讓我認識到自己當前的思想是多么地狹隘?偸窃跒橐稽c蠅頭小利而勾心斗角,總是在爭取一些莫須有的榮譽。真正面臨重大抉擇的時候又那么目光短淺。與電影中的主人公們相比自己的思想境界真是差的太遠了。雖然說我們可能看不到地球毀滅的那一天。但是萬物有始有終,我們的地球最終也逃脫不了毀滅的一天。也許現(xiàn)在想起了有些杞人憂天的感覺。但是真正等到那一天來的時候,我們再考慮的話恐怕真的是太晚了。物種的滅絕在地球漫長的歷史中也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我們人類難道就能夠永遠生存嗎?恰如人的生命終究會結束,地球的生命只不過更長一些罷了。想到這樣的問題的時候覺得有些沉重,但是這又是我們必將面對的'問題。
電影中有幾處令我感動的地方:一、當所有人都放棄救援,準備回家團聚的時候。莫斯開啟全球廣播,韓朵朵召喚人們回來參與救援的講話深深地感動了我。或者更確切地說是當時的情景感動了我。僅有的幾個隊員用他們的生命來拯救地球。正是他們的壯烈行為感動了逃離的人。在眾人的幫助下人們終于點燃了著火點,讓地球有了生存下去的可能。什么是希望?或許很難實現(xiàn)的才叫希望。就是因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存下去的勇氣。哪怕是同歸于盡。
二、當劉培強駕駛空間站沖向點火點的情景也深深地感動了我。這時候我才理解了什么是抉擇。與之相比我們平時所做的事情真是太平凡了;蛟S這才是真正的舍己為人。為了人類的生存,舍棄自己的生命,這需要怎樣的勇氣。∧且豢趟艞壛俗约夯钕氯サ臋C會。把生的希望留個了更多的人。而劉啟似乎是劉培強生命的延續(xù),是下一代航天人。如今我們沉迷與一個叫錢的東西。價值觀,人生觀似乎都在圍繞這個東西而存在。每天碌碌無為,為生活所累;蛟S只有達到一定的境界之后才會看透這些。成為一個灑脫的人。
人的一生總會面臨許多選擇。如劉培強面臨妻子的死,面臨自己的生與死的選擇一樣。這樣的選擇往往在一念之間。一念成,一念敗,一念英雄,一念小人。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竟然讓我想到了一句話:“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觀《流浪地球》有感13
寒假里,爸爸帶我去看了《流浪地球》。影片講述了太陽在未來將會氦閃爆發(fā),為了避免災難,人們給地球裝上了行星發(fā)動機,讓地球停止自轉,飛離太陽系。這個計劃被稱為“流浪地球”計劃。在執(zhí)行計劃的過程中,有無數的人為此喪失性命。
電影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希望如鉆石一樣珍貴!笔前,如果沒有了希望,地球就無法飛離太陽系;如果沒有了希望,人類就可能滅亡。影片里,人們造出了行星發(fā)動機,因為人人心里都想著讓自己的子孫一代代延續(xù)下去,這就是每個人心中的希望。雖然許多人倒下了,一些人更是親眼看著自己的親人倒下,但是他們沒有放棄,而是選擇堅強地走下去。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對死亡,人們不敢行動,坐以待斃。為了希望,全球都組織起救援隊,把“火石”運送到行星發(fā)動機上,給行星發(fā)動機提供能量。
當地球經過木星時,由于木星引力,地球即將撞上木星而毀滅,很多國家的救援隊都選擇了放棄,只有中國的救援隊毅然決然地站了出來,因為他們心中都有一顆堅強的種子,它的名字叫“希望”。影片最后,劉培強中校在太空駕駛著飛船撞向了木星。在韓朵朵一番感人肺腑的鼓舞之下,全球人民又看到了希望……最終,地球被拯救了。
影片中的地球已經成了一塊不毛之地,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又回到幾萬年前的冰河時代,但人人相信地球一定會恢復到以前的樣子,因為人們心中都有一顆“希望”的種子!
現(xiàn)在,我們雖然沒有遇到災難,但是在生活中,我們也會碰到這樣那樣的挫折和失敗,只要我們選擇“希望”,勇敢堅強地走下去,就一定能戰(zhàn)勝困難,取得勝利!
觀《流浪地球》有感14
今天,我看完了《流浪地球》這部中國第一次出的科幻片。
本片講了劉培強到國際空間站背負著重大的希望。因為當時木星挨著地球越來越近,所以地表異常寒冷,人們居住在地下城里。后來劉培強的兒子劉啟長大了。就帶著妹妹朵朵跑到地表偷開了外公的車,然后遭到逮捕。為了阻止地球撞上木星,劉啟他們的車也被強征進去,和一個部隊想方設法救出這個將不會再有希望的世界。
我看到劉啟把車開往上海,可是,那華麗的東方明珠塔凍成了冰雕,整個上海一片死跡,看到這里,我想到那么繁華的一座城市會成為這樣,都有點婉惜。
看到大家都在阻止地球撞上木星時,我震憾到了,那么一顆顆沉重的火石砸下去,地面上都燃起了雄雄烈火,劉啟他們還在奮斗著,不讓家園被毀滅。他們正要推動發(fā)射器時,突然卡住了,大家齊心協(xié)力得把發(fā)射器推著,終于成功了,讓我感受到團隊的.力量。
而劉培強正關注著地面的情景,他連睡覺都不睡了,這讓我想到在產房門口的爸爸,著急地等著孩子,劉培強是著急地關注著地球上的結果,他那一心保護家園的精神可真讓我震憾。
朵朵她經歷了爺爺的死亡,哥哥劉啟的勇敢,最后成為一位英雄少女,她那堅強的表現(xiàn)值得我們學習。
看完這部電影,我知道了,我們要珍惜在地球生話的日夜。
觀《流浪地球》有感15
前不久上映的中國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在世界引起轟動。截至今日,它的票房近三十億,無疑開啟了國產科幻電影的新紀元。
以文藝片為主的中國影視行業(yè)使得科幻電影的制作難以付諸實踐?苹妙愋偷碾娪霸谥袊鴰缀鯖]有基礎,此前國內也沒有成功范例,沒有人知道什么樣的東西觀眾會喜歡,從特效實現(xiàn)到視覺風格,都要一點點的摸索。因此,《流浪地球》從拍攝初期就屢遭質疑。總導演郭帆也直言,拍攝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信任。在缺乏投資方資金支持的境況下,導演郭帆和制片人龔格爾自掏腰包湊了一百多萬,為了不延誤后期制作進度郭帆甚至賣了自己的愛車。在這般境況下,全體人員都承擔著巨大的壓力。為了保證影片的高質量,全體人員只能超負荷運作,持續(xù)工作十幾個小時是家常便飯。全體人員分組休息,導演郭帆每天只睡3-4小時,現(xiàn)場鏡頭拍完后還要回去看前一天的鏡頭。最長拍攝持續(xù)30多個個小時。
除了制作的困難,演員們也苦不堪言。熒幕上最常出現(xiàn)的鏡頭——演員們穿著太空服來回走動,甚至有一些困難的動作戲。在我們看來,他們似乎輕松自然,游刃有余。然而,事實上,影片中演員身上的外骨骼重達40公斤,穿上后做一次簡單的動作都很吃力。因為穿上或脫下都十分艱難,為了不耽誤影片拍攝進度,演員平時就要穿著重達40公斤行頭在攝影現(xiàn)場活動,可想而知對演員的體力是多大的考驗。66歲的吳孟達拍戲過程中每拍一會就要去吸氧,面對劇組艱難的經濟狀況,他零片酬拍戲,拍完后甚至生病住院。而零片酬客串還投資6000萬的吳京的催淚表演,使得許多對他持有偏見的人改觀。影片的主角都是新生代演員,他們承擔了巨大的責任,即使演技略有青澀,但是他們不畏艱辛、勇于挑戰(zhàn)的精神已經足以讓我們敬佩。
再看劇情本身,細致入微的'環(huán)境布置和清晰的世界觀使觀眾仿佛身臨其境,劉培強舍身相救,劉啟、韓朵朵的轉變,劇中人們對希望的堅持和人類共同體的精神使人熱血沸騰、感動不已。即使影片仍存在些許瑕疵,在它本身散發(fā)的魅力與光芒面前都不值一提。
正如影片主題——團結一心、家國一體,《流浪地球》制作團隊的成功恰與主題契合。臺下觀影的我們,更應在感動和震撼之余,將其精神傳遞,共創(chuàng)美好明天!
【觀《流浪地球》有感】相關文章:
《流浪地球》觀后感 流浪地球讀后觀后感11-16
觀流浪地球有感范文04-07
《流浪地球》觀后感03-12
流浪地球觀后感02-25
《流浪地球》觀后感05-15
流浪地球觀后感05-20
《流浪地球》 觀后感01-13
流浪地球的觀后感12-23
流浪地球的觀后感11-07
《流浪地球》的觀后感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