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我一生》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讀《借我一生》有感
當(dāng)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現(xiàn)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借我一生》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借我一生》有感1
看完了余秋雨先生《借我一生》,久久不能回過神來,這本封面,文字都看著這么平常的書卻讓我一直無法從腦海中移去。
《借我一生》以倒敘的方式,描寫了作者由父親去世陷入回憶,并從出生前的事一直寫到父親去世后的事。這本書花了很多的筆墨來寫文革以及文革遺留問題,讓人感觸甚多,我僅選取此書讀后感受中的幾條,與大家分享。
“讀一本好書,就如同與高尚的人對話。”在讀過《借我一生》后,我在為人處世上有了很大的收獲,對這句話也有了深刻的感悟。每讀一本好書,就像接受了一場精神的洗禮,每看到一個細膩的描寫時,我就會感到自己與作者融為一體,那種浮想聯(lián)翩的奇妙感覺,用酣暢淋漓、身臨其境來形容,屬于詞匯貧乏。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總是隱隱約約的感覺到作者正坐在我的對面,向我傳授他為人處世中的過人之處,書中的一句“他們罵啦他們罵什么啦讓他們罵去!”讓我頗為震驚,是!在人生中難免會有一些誤解、一些坎坷,那又有何妨呢身正不怕影子歪,誹謗能嚇到誰呢它只能讓真正有過錯的人感到害怕,只有一身正氣,才能無懼于邪。但丁說過:“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我們學(xué)習(xí)知識是為了什么難道就是一個高雅的稱號一句世俗的奉承不!我們要跳出世俗的束縛,回歸到真實的內(nèi)心世界,做真實的`自己!“讓他們罵去!”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確有不少叫罵的聲音,可那能證明被罵者的低賤嗎也許恰恰相反,人們所能看到的是罵人者的不文明。正如在校園中有不少人習(xí)慣性的帶口語,不管誰聽到了,第一直覺就是譴責(zé)此人沒素質(zhì)、沒教養(yǎng)。所以,不要與他們爭辯,公道自在人心。
讀《借我一生》有感2
有些事,明知是錯的,也要去堅持,正因為不甘心;有些人,明知是愛的,也要去放下,正因為沒結(jié)局;有時候,明知沒路了,卻還在前行,正因為習(xí)慣了——余秋雨
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接觸了余秋雨的《借我一生》,拿起之后就舍不得放下了,真恨不得一口氣把它看完,最后讀完這本書花了將近兩個月時間!督栉乙簧肥怯嗲镉陮χ袊幕绲摹案鎰e之作”,涉及他和他的家族諸多不為人知的經(jīng)歷,還描繪了記憶中文革時“大揭發(fā)”、“大批判”的整人模式……從前輩到自己,作者以平實、真實的記憶組成一部文學(xué)作品。它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慷慨激昂的言辭,也沒有語法嚴格的種種修辭,可讀來卻有讓人無法形容的悠悠厚味。
是中國最為曲折的道路,余秋雨在《借我一生》中,對這段歷史做了最好的回答,這個革命催殘的不僅僅是人的肉體,還扼殺著人的靈魂。余秋雨的叔叔,因一本《紅樓夢》而死,余秋雨的父親,因開會時說的一句連自己都忘了,無關(guān)緊要的話而被關(guān)押多年,像這樣在中成為無辜刀下魂的何止這些。余秋雨的《借我一生》讓人流涕,知青下鄉(xiāng),父親被隔離,非人的生活,雨水和淚水交織,我無法想象生活在那樣的歲月里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勇氣才能堅強的走出來。
再想想80后的.我們,遇到小小挫折就首先想到逃避,整天的哀怨和嘆息,感嘆上天的不公,受點委屈,我們就哀嘆人事的多變。小小的挫折就可以把我們打敗得體無完膚?墒聦嵣,那些讓人恐懼的挫折其實來自于我們自己的內(nèi)心?赐赀@本書,我不得不感到慚愧,即便我們也不算嬌生慣養(yǎng),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在命運面前不低頭,敢于挑戰(zhàn),能做到無論多少的不幸和悲傷,都不選擇逃避。
余秋雨在三次民主推薦為上海戲劇學(xué)院院長,在實在不能推脫的情況下,他擔(dān)起了學(xué)院院長的大梁,并在短短幾年內(nèi),使學(xué)院的各項工作都有了較大的起色,率先帶領(lǐng)學(xué)院改革,并取得成功,在仕途一片看好的情況下,他卻毅然放棄了權(quán)力和地位,擺脫了虛假,選擇了真正的文化。他說”人生是由許多小選擇組成的,但也會遇到大選擇“,小選擇和大選擇的區(qū)別,并不完全在于事情的體量和影響,真正的人生大選擇,是一種缺少參考坐標的自我挑戰(zhàn)。其實想想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不也是由許多選擇組成的嗎?除了你的出身和家庭你別無選擇之外,大部分都是選擇組成了我們的生活。當(dāng)今社會,追求的東西太多了,金錢、地位、愛情——有時我們什么都想要,可往往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你必須放棄一些東西,這時你不得不做出一些選擇。有些人為自己而做選擇,我敬佩他;有些人因為各種原因,違心地選擇了其他一條路,我想說那是一種無奈。有人說”只要以自己的方式度過自己的這一生就夠了“,可又談何容易,在大千世界中,我們很難懂得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自己到底在追求什么,糊里糊涂地度過了這一生,而人生不過是一個匆匆過客,在這短暫的歲月里,如何選擇自己的一生呢?我真希望能像余老一樣選擇自己喜歡的事,以自己的方式去度過這一生
因為失去一個朋友而離開一個地方,這有可能嗎?有。因為失去一個朋友而改變一個行業(yè),這有可能嗎?有,余秋雨就是其中一個,著名導(dǎo)演胡偉民的去世無疑對余秋雨的影響很大,余秋雨覺得惟有胡偉民的評論能看透他所有學(xué)術(shù)著作背后的靈魂,所以在胡偉民去世的這十年,余秋雨拒接了與上海和外地戲劇界的來往,他說”泉眼既已堵塞,那就不再是我的山寨“。
人這一生,陪在一起走路的人很多,但有的路程,只須短短一截,便終生銘記,余秋雨和胡偉民的友情便是。
人的一生,就像一輛列車,不同的站點,都有不同的人上車下車,你不知道車上的人什么時候下車,也不知道下一個車站誰又會上車。相識是一種緣分,相知是一種福分,請珍惜身邊每一個人,對身邊的人好一點,因為一輩子不長。
【讀《借我一生》有感】相關(guān)文章:
《借我一生》讀后感12-10
讀《一生》有感01-25
讀《孤熊華普的一生》有感05-21
讀《孤熊華普的一生》有感2篇12-28
讀《孤熊華普的一生》有感(3篇)05-21
《一生》讀后感09-12
《一生》讀后感09-28
《一生的旅程》讀后感09-30
從容一生讀后感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