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居穴處的成語解釋
發(fā)音:qún jū xué chǔ
簡拼:qjxc
類型:貶義成語
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成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遠古時代的`人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隗囂傳》:“王之將吏,群居穴處之徒,人人抵掌,欲為不善之計!
解釋:原始人類聚群而居,住于山洞之中。比喻粗野無知,見聞淺陋。
示例:原始時代的人類的祖先們都是群居穴處的。
遵與隗王盟為漢,自經(jīng)歷虎口,踐履死地,已十數(shù)矣。于時周洛以西無所統(tǒng)壹,故為王策,欲東收關(guān)中,北取上郡,進以奉天人之用,退以懲外夷之亂。數(shù)年之間,冀圣漢復(fù)存,當挈河隴奉舊都以歸本朝。生民以來,臣人之勢,未有便于此時者也。而王之將吏,群居穴處之徒,人人抵掌,欲為不善之計。遵與孺卿日夜所爭,害幾及身者,豈一事哉!前計抑絕,后策不從,所以吟嘯扼腕,垂涕登車。幸蒙封拜,得延論論,每及西州之事,未嘗敢忘孺卿之言。今車駕大眾,已在道路,吳、耿驍將,云集四境,而孺卿以奔離之卒,距要厄,當軍沖,視其形勢何如哉?夫智者睹危思變,賢者泥而不滓,是以功名終申,策畫復(fù)得。故夷吾束縛而相齊,黥布杖斂以歸漢,去愚就義,功名并著。今孺卿當成敗之際,遇嚴兵之鋒,可為怖栗。宜斷之心胸,參之有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