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v欧美v国产v在线成_制服丝袜中文字幕丝袜专区_一区二区三区韩国电影_激情欧美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有機化學實驗報告

時間:2024-08-15 19:29:44 賽賽 其他報告 我要投稿

有機化學實驗報告(通用14篇)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fā)展,報告十分的重要,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那么一般報告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有機化學實驗報告,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機化學實驗報告(通用14篇)

  有機化學實驗報告 1

  一、實驗目的

  學習重結晶法提純固態(tài)有機物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抽濾操作方法;

  二、實驗原理

  利用混合物中各組分在某種溶劑中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它們相互分離;

  一般過程:

  1、選擇適宜的溶劑:

  ①不與被提純物起化學反應;

 、跍囟雀邥r,化合物在溶劑中的溶解度大,室溫或低溫時溶解度很小;而雜質的溶解度應該非常大或非常小;

 、廴軇┓悬c較低,易揮發(fā),易與被提純物分離;

  ④價格便宜,毒性小,回收容易,操作安全;

  2、將粗產(chǎn)品溶于適宜的熱溶劑中,制成飽和溶液:如溶質過多則會成過飽和溶液,會有結晶出現(xiàn);如溶劑過多則會成不飽和溶液,會要蒸發(fā)掉一部分溶劑;

  3、趁熱過濾除去不溶性雜質,如溶液顏色深,則應先用活性炭脫色,再進行過濾;

  4、冷卻溶液或蒸發(fā)溶液,使之慢慢析出結晶,而雜質留在母液中或雜質析出,而提純的化合物則留在溶液中;

  5、過濾:分離出結晶和雜質;

  6、洗滌:除去附著在晶體表面的'母液;

  7、干燥結晶:若產(chǎn)品不吸水,可以放在空氣中使溶劑自然揮發(fā);不容易揮發(fā)的溶劑,可根據(jù)產(chǎn)品的性質采用紅外燈烘干或真空恒溫干燥器干燥,特別是在制備標準樣品和分析樣品以及產(chǎn)品易吸水時,需將產(chǎn)品放入真空恒溫干燥器中干燥;

  三、主要試劑及物理性質

  乙酰苯胺(含雜質):灰白色晶體,微溶于冷水,溶于熱水;

  水:無色液體,常用于作為溶劑;

  活性炭:黑色粉末,有吸附作用,可用于脫色;

  四、試劑用量規(guī)格

  含雜質的乙酰苯胺:2.01g;

  水:不定量;

  活性炭:0.05g;

  六、實驗步驟及現(xiàn)象

  七、實驗結果

  m乙酰苯胺=2.01g

  m表面皿=33.30g

  m表面皿+晶體=34.35g

  △m=34.35-33.30g=1.05g

  W%=1.05/2.01x100≈52.24%

  八、實驗討論

  1、水不可太多,否則得率偏低;

  2、吸濾瓶要洗干凈;

  3、活性炭吸附能力很強,不用加很多;

  4、洗滌過程攪拌不要太用力,否則濾紙會破;

  5、冷卻要徹底,否則產(chǎn)品損失會很大;

  6、熱過濾前,布氏漏斗、吸濾瓶要用熱水先預熱過;

  7、當采用有機物來作為溶劑時,不能用燒杯,而要采用錐形瓶,并且要拿到通風櫥中進行試驗;

  有機化學實驗報告 2

  一、實驗目的和要求

  1、通過乙酸乙酯的制備,加深對酯化反應的理解;

  2、了解提高可逆反應轉化率的實驗方法;

  3、熟練蒸餾、回流、干燥、氣相色譜、液態(tài)樣品折光率測定等技術。

  二、實驗內容和原理

  本實驗用乙酸與乙醇在少量濃硫酸催化下反應生成乙酸乙酯:

  副反應:

  由于酯化反應為可逆反應,達到平衡時只有2/3的物料轉變?yōu)轷。為了提高酯的產(chǎn)率,通常都讓某一原料過量,或采用不斷將反應產(chǎn)物酯或水蒸出等措施,使平衡不斷向右移動。因為乙醇便宜、易得,本實驗中乙醇過量。但在工業(yè)生產(chǎn)中一般使乙酸過量,以便使乙醇轉化完全,避免由于乙醇和水及乙酸乙酯形成二元或三元共沸物給分離帶來困難,而乙酸通過洗滌、分液很容易除去。

  由于反應中有水生成,而水和過量的乙醇均可與乙酸乙酯形成共沸物,如表一表示。這些共沸物的沸點都很低,不超過72℃,較乙醇的沸點和乙酸的沸點都低,因此很容易被蒸餾出來。蒸出的粗餾液可用洗滌、分液除去溶于其中的乙酸、乙醇等,然后用干燥劑去除共沸物中的水分,再進行精餾便可以得到純的乙酸乙酯產(chǎn)品。

  表一、乙酸乙酯共沸物的組成與沸點

  三、主要物料及產(chǎn)物的.物理常數(shù)

  表二、主要物料及產(chǎn)物的物理常數(shù)

  四、主要儀器設備

  儀器100mL三口燒瓶;滴液漏斗;蒸餾彎頭;溫度計;直形冷凝管;250mL分液漏斗;50mL錐形瓶3個;25mL梨形燒瓶;蒸餾頭;阿貝(Abbe)折光儀;氣相色譜儀。

  試劑冰醋酸;無水乙醇;濃硫酸;Na2CO3飽和溶液;CaCl2飽和溶液;NaCl飽和溶液。

  五、實驗步驟及現(xiàn)象

  表三、實驗步驟及現(xiàn)象

  實驗裝置圖:

  六、實驗結果與分析

  由粗產(chǎn)品洗滌、蒸餾后得三瓶分餾產(chǎn)物,均為無色果香味液體,其質量如下:

  1.前餾分(溫度穩(wěn)定以前):43.38g-35.15g(1號錐形瓶質量)=8.13g;

  2.中餾分(溫度穩(wěn)定在76℃時):39.72g-32.67g(2號錐形瓶質量)=7.05g;

  3.后餾分(溫度迅速下降后):34.28g-31.25g(3號錐形瓶質量)=3.08g。

  取中餾分在氣相色譜儀上測定純度,測得乙酸乙酯含量為99.9243%。另有一種雜質,含量為0.0757%,預計為未洗凈的乙醇,因為過量Na2CO3未洗凈,部分CaCl2與之反應生成了CaCO3,剩余的CaCl2不能把乙醇全部除盡。因此純度雖然較高,但仍有可以改進之處。

  在阿貝折光儀上測得室溫(20℃)下折光率為1.3727。

  七、思考題

  1、利用可逆反應進行合成時,選擇何種原料過量時,需要考慮哪幾種因素?

  答:通常過量的原料必須具有以下優(yōu)點:相對成本較低、易得、對環(huán)境和人體的影響更小、引入的副反應更少、反應完成后更容易從體系中去除或回收。

  2、粗乙酸乙酯中含有哪些雜質?

  答:未反應完全的乙醇、乙酸,酯化反應同時生成的水,溶入的極少的硫酸等。若酯化反應溫度控制不當,高于140℃,乙醇分子間脫水,會有乙醚生成;高于170℃,乙醇分子內脫水,會生成乙烯。

  3、能否用濃NaOH溶液代替飽和Na2CO3溶液洗滌?

  答:不能。酯化反應是可逆反應,生成的乙酸乙酯在強堿作用下很容易水解成乙醇和乙酸,影響產(chǎn)率。且加入飽和Na2CO3溶液有CO2放出,可以指示中和是否完成,不易加堿過量。另外Na2CO3能跟揮發(fā)出的乙酸反應,生成沒有氣味的乙酸鈉,便于聞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4、用飽和CaCl2溶液洗滌能除去什么?為什么要用飽和NaCl溶液洗滌?是否能用水代替?

  答:用飽和CaCl2溶液洗滌是為了除去乙酸乙酯中溶入的少量乙醇。

  用飽和NaCl溶液洗滌是為了除去過量的Na2CO3,否則在下一步用飽和CaCl2溶液洗滌時會產(chǎn)生絮狀的CaCO3沉淀。

  不能用水代替。因為乙酸乙酯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加入NaCl可以減小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也就減少了這一步洗滌帶來的產(chǎn)物損失。另外也增加了水層的密度,分液時更容易分層,避免出現(xiàn)乳化現(xiàn)象。

  八、討論、心得

  1、實驗操作注意點

  (1)反應溫度必須控制好,太高或太低都將影響到最后的結果。太高,會增加副產(chǎn)物乙醚的生成量,甚至生成亞硫酸;太低,反應速率和產(chǎn)率都會降低。

  (2)反應過程中,滴加速度也要嚴格控制。速度太快,反應溫度會迅速下降,同時會使乙醇和乙酸來不及發(fā)生反應就被蒸出,影響產(chǎn)率。

  (3)乙酸乙酯可與水或醇形成二元或三元共沸物,共沸物的形成將影響到餾分的沸程。共沸物的組成及沸點見表一。

  (4)滴液漏斗、分液漏斗等帶活塞的儀器在使用前都要先檢漏。

  (5)濃硫酸在本反應中起到催化、吸水的作用,故用量比較多。

  (6)因為本實驗中水的存在對反應平衡有影響,所以所有儀器都必須干燥,且選取基本不含水的冰醋酸和無水乙醇反應。

  2、關于乙酸乙酯

  乙酸乙酯在工業(yè)上的用途很廣,主要用作溶劑及染料和一些醫(yī)藥中間體的合成。

  雖然乙酸乙酯屬于低級酯,有果香味,少量吸入對人體無害。但它易揮發(fā),其蒸氣對眼、鼻、咽喉有刺激作用,高濃度吸入有麻醉作用,會引起急性肺水腫,并損害肝、腎。持續(xù)大量吸入,可致呼吸麻痹。誤服者可產(chǎn)生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有致敏作用,會引發(fā)血管神經(jīng)障礙而致牙齦出血;還可致濕疹樣皮炎。若長期接觸,有時可致角膜混濁、繼發(fā)性貧血、白細胞增多等。為了減少對實驗者健康的危害,相關操作都應在通風櫥中進行。

  乙酸乙酯是易燃物,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爆炸上限為11.5%,爆炸下限為2%(體積分數(shù))。與氧化劑接觸猛烈反應。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因此實驗合成的乙酸乙酯不能直接倒入水池,必須回收處理。

  有機化學實驗報告 3

  一、實驗目的:

 。1)掌握研究顯色反應的一般方法。

 。2)掌握鄰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測定鐵的原理和方法。

 。3)熟悉繪制吸收曲線的方法,正確選擇測定波長。

 。4)學會制作標準曲線的方法。

 。5)通過鄰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測定微量鐵在未知式樣中的含量,掌握721型,723型分光光度計的正確使用方法,并了解此儀器的主要構造。

  二、原理:

  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無機離子,通常要經(jīng)過兩個過程,一是顯色過程,二是測量過程。為了使測定結果有較高靈敏度和準確度,必須選擇合適的顯色條件和測量條件,這些條件主要包括入射波長,顯色劑用量,有色溶液穩(wěn)定性,溶液酸度干擾的排除。

 。1)入射光波長:一般情況下,應選擇被測物質的最大吸收波長的光為入射光。顯色劑用量:顯色劑的合適用量可通過實驗確定。

 。2)溶液酸度:選擇適合的酸度,可以在不同PH緩沖溶液中加入等量的被測離子和顯色劑,測其吸光度,作DA-PH曲線,由曲線上選擇合適的PH范圍。

 。3)干擾。

  有色配合物的穩(wěn)定性:有色配合物的顏色應當穩(wěn)定足夠的時間。干擾的排除:當被測試液中有其他干擾組分共存時,必須爭取一定的措施排除

  2+4鄰二氮菲與Fe在PH2.0-9.0溶液中形成穩(wěn)定橙紅色配合物。配合無的ε=1.1×10L·mol·cm-1。配合物配合比為3:1,PH在2-9(一般維持在PH5-6)之間。在還原劑存在下,顏色可保持幾個月不變。Fe3+與鄰二氮菲作用形成淡藍色配合物穩(wěn)定性教差,因此在實際應用中加入還原劑使Fe3+還原為Fe2+與顯色劑鄰二菲作用,在加入顯色劑之前,用的還原劑是鹽酸羥胺。此方法選擇性高Br3+、Ca2+、Hg2+、Zn2+及Ag+等離子與鄰二氮菲作用生成沉淀,干擾測定,相當于鐵量40倍的Sn2+、Al3+、Ca2+、Mg2+、Zn2+、Sio32-,20倍的.Cr3+、Mn2+、VPO3-45倍的Co2+、Ni2+、Cu2+等離子不干擾測定。

  三、儀器與試劑:

  1、儀器:721型723型分光光度計

  500ml容量瓶1個,50ml容量瓶7個,10ml移液管1支

  5ml移液管支,1ml移液管1支,滴定管1支,玻璃棒1支,燒杯2個,吸爾球1個,天平一臺。

  2﹑試劑:

  (1)鐵標準溶液100ug·ml-1,準確稱取0.43107g鐵鹽NH4Fe(SO4)2·12H2O置于燒杯中,加入0.5ml鹽酸羥胺溶液,定量轉依入500ml容量瓶中,加蒸餾水稀釋至刻度充分搖勻。

 。2)鐵標準溶液10ug·ml-1.用移液管移取上述鐵標準溶液1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并用蒸餾水稀釋至刻度,充分搖勻。

 。3)鹽酸羥胺溶液100g·L(用時配制)

 。4)鄰二氮菲溶液1.5g·L-1先用少量乙醇溶液,再加蒸餾水稀釋至所需濃度。

 。5)醋酸鈉溶液1.0mol·L-1μ-1

  四、實驗內容與操作步驟:

  1.準備工作

  (1)清洗容量瓶,移液官及需用的玻璃器皿。

  (2)配制鐵標溶液和其他輔助試劑。

  (3)開機并試至工作狀態(tài),操作步驟見附錄。

  (4)檢查儀器波長的正確性和吸收他的配套性。

  2.鐵標溶液的配制

  準確稱取0.3417g鐵鹽NH4Fe(SO4)·12H2O置于燒杯中,加入10mlHCL加少量水。溶解入5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釋到容量瓶刻度。

  3.繪制吸收曲線選擇測量波長取兩支50ml干凈容量瓶,移取100μgml-1鐵標準溶液2.50ml容量瓶中,然后在兩個容量瓶中各加入0.5ml鹽酸羥胺溶液,搖勻,放置2min后各加入1.0ml鄰二氮菲溶液,2.5ml醋酸鈉溶液,用蒸餾水稀釋至刻度線搖勻,用2cm吸收池,試劑空白為參比,在440——540nm間,每隔10nm測量一次吸光度,以波長為橫坐標,吸光度為縱坐標,確定最大吸收波長

  4.工作曲線的繪制

  取50ml的容量瓶7個,各加入100.00μɡm(xù)l-1鐵標準0.00,0.20,0.40,0.60,0.80,1.00,1.20ml,然后分別加入0.5ml鄰二氮菲溶液,2.5ml醋酸鈉溶液,用蒸餾水稀釋至刻度線搖勻,用2cm吸收池,以試劑空白為參比溶液,在選定波長下測定并記錄各溶液光度。

  5.鐵含量的測定

  取1支潔凈的50ml容量瓶,加人2.5ml含鐵未知試液,按步驟(6)顯色,測量吸光度并記錄.

  K=268.1B=-2.205RxR=0.9945CONC.=KxABS+BC=44.55molml-1

  6.結束工作

  測量完畢,關閉電源插頭,取出吸收池,清洗晾干后人盆保存.清理工作臺,罩上一儀器防塵罩,填寫儀器使用記錄.清洗容量瓶和其他所用的玻璃儀器并放回原處.

  五、討論:

  (1)在選擇波長時,在440nm——450nm間每隔10nm測量一次吸光度,最后得出的λmix=510nm,可能出在試劑未搖勻,提供的λmix=508nm,如果再縮減一點進程,試齊充分搖勻,靜置時間充分,結果會更理想一些。

 。2)在測定溶液吸光度時,測出了兩個9,實驗結果不太理想,可能是在配制溶液過程中的原因:

  a、配制好的溶液靜置的未達到15min;

  b、藥劑方面的問題是否在期限內使用(未知)因從溶液顯色的效果看,顏色有點淡,要求在試劑的使用期限內使用;

  c、移取試劑時操作的標準度是否符合要求,要求一個人移取試劑。(張麗輝)

  在配制試樣時不是一雙手自始至終,因而所觀察到的結果因人而異,導致最終結果偏差較大,另外還有實驗時的溫度,也是造成結果偏差的原因。(崔鳳瓊)

  本次實驗階段由于多人操作,因而致使最終結果不精確。

 。1)在操作中,我覺得應該一人操作這樣才能減少誤差。

 。2)在使用分光計時,使用同一標樣,測同一溶液但就會得出不同的值。這可能有幾個原因:

  a、溫度

  b、長時間使用機器,使得性能降低,所以商量得不同值。(李國躍)在實驗的進行當中,因為加試樣的量都有精確的規(guī)定,但是在操作中由于是手動操作所以會有微小的誤碼率差量,但綜合了所有誤差量將成為一個大的誤差,這將導致整個實驗的結果會產(chǎn)生較大的誤碼率差。(趙宇)

  在配制溶液時,加入拭目以待試劑順序不能顛倒,特別加顯色劑時,以防產(chǎn)生反應后影響操作結果。(劉金旖)

  六、結論:

 。1)溶液顯色,是由于溶液對不同波長的光的選擇的結果,為了使測定的結果有較好的靈敏度和準確度,必須選擇合適的測量條件,如:入射波長,溶液酸度,度劑使用期限。

 。2)吸收波長與溶液濃度無關,不同濃度的溶液吸收都很強烈,吸收程度隨濃度的增加而增加,成正比關系,從而可以根據(jù)該部分波長的光的吸收的程度來測定溶液的濃度。

 。3)此次試驗結果雖不太理想,但讓我深有感觸,從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并且懂得不少試驗操作方面的知識。從無知到有知,從不熟練到熟練使用使自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張麗輝)

  有機化學實驗報告 4

  實驗目的:

  通過本次實驗,掌握醛、酮的檢驗方法和特性,并了解分子內親電加成的機理。

  實驗儀器與試劑:

  1.乙醇

  2.硝酸銀溶液

  3.甲醛、乙醛、丙酮、苯甲醛

  4.氫氧化鈉溶液

  實驗原理:

  本次實驗主要通過梁式試驗(銀鏡反應)和堿性費林試驗對醛、酮進行檢驗,同時了解梁式試驗的反應機理。梁式試驗是一種用于檢測醛和還原性羰基化合物的方法,通過含有硝酸銀等試劑的溶液與待檢物質反應形成鏡面沉淀。堿性費林試驗則是一種用來區(qū)分醛和酮的試驗,在堿性條件下,醛被氧化成酸,而酮不發(fā)生反應。

  實驗步驟:

  1.銀鏡反應:將0.5ml甲醛、乙醛、丙酮、苯甲醛分別加入試管中,然后每個試管中滴加等體積的硝酸銀溶液,觀察其反應結果。由于涉及易燃、易揮發(fā)物質,操作需在通風櫥內進行。

  2.堿性費林試驗:將少量氫氧化鈉溶液滴加到甲醛和丙酮的溶液中,觀察其變化。

  實驗結果與分析:

  通過銀鏡反應,甲醛和苯甲醛表現(xiàn)出明顯的銀鏡反應,產(chǎn)生銀鏡沉淀,而丙酮和乙醛沒有明顯的反應。經(jīng)過堿性費林試驗后,甲醛變?yōu)槌燃t色溶液,而丙酮無顯色。這說明梁式試驗和堿性費林試驗都是有效的醛、酮檢驗方法。這與有機化學中對醛、酮結構特性的理論知識相符。

  結論:

  本次實驗通過梁式試驗和堿性費林試驗成功地對醛、酮進行了檢驗,達到了預期的實驗目的.。實驗結果說明了梁式試驗和堿性費林試驗是可靠的有機化學實驗方法,為進一步深入學習有機化學提供了基礎和參考。

  通過本次實驗,我們對有機化學中醛、酮的檢驗方法和特性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也鍛煉了實驗操作能力和數(shù)據(jù)分析能力,為今后的學習和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有機化學實驗報告 5

  一、實驗題目:

  固態(tài)酒精的制取

  二、實驗目的:

  通過化學方法實現(xiàn)酒精的固化,便于攜帶使用

  三、實驗原理:

  固體酒精即讓酒精從液體變成固體,是一個物理變化過程,其主要成分仍是酒精,化學性質不變.其原理為:用一種可凝固的物質來承載酒精,包容其中,使其具有一定形狀和硬度。硬脂酸與氫氧化鈉混合后將發(fā)生下列反應:CHCOOH+NaOH→1735

  CHCOONa+HO17352

  四、實驗儀器試劑:

  250ml燒杯三個1000ml燒杯一個蒸餾水熱水硬脂酸氫氧化鈉乙醇模版

  五、實驗操作:

  1.在一個容器中先裝入75g水,加熱至60℃至80℃,加入125g酒精,再加入90g硬脂酸,攪拌均勻。

  2.在另一個容器中加入75g水,加入20g氫氧化鈉溶解,將配置的氫氧化鈉溶液倒入盛有酒精、硬脂酸和石蠟混合物的容器,再加入125g酒精,攪拌,趁熱灌入成形的模具中,冷卻后即可得固體酒精燃料。

  六、討論:

  1、不同固化劑制得的固體霜精的比較:

  以醋酸鈣為固化劑操作溫度較低,在40~50C即可。但制得的固體酒精放置后易軟化變形,最終變成糊狀物。因此儲存性能較差。不宜久置。

  以硝化纖維為固化劑操作溫度也在4O~50c,但尚需用乙酸乙酯和丙酮溶解硝化纖維。致使成本提高。制得的固體酒精燃燒時可能發(fā)生爆炸,故安全性較差。

  以乙基羧基乙基纖維素為固化劑雖制備工藝并不復雜,但該固化劑來源困難,價格較高,不易推廣使用。

  使用硬脂酸和氫氧化鈉作固化劑原料來源豐富,成本較低,且產(chǎn)品性能優(yōu)良。

  2、加料方式的影晌:

 。1)將氫氧化鈉同時加入酒精中。然后加熱攪拌。這種加料方式較為簡單,但由于固化的酒精包在固體硬脂酸和固體氫氧化鈉的周圍,阻止了兩種固體的.溶解的反應的進一步進行,因而延長了反應時間和增加了能耗。

 。2)將硬脂酸在酒精中加熱溶解,再加入固體氫氧化鈉,因先后兩次加熱溶解,較為復雜耗時,且反應完全,生產(chǎn)周期較長。

 。3)將硬脂酸和氫氧化鈉分別在兩份酒精中加熱溶解,然后趁熱混合,這樣反應所用的時間較短,而且產(chǎn)品的質量也較好。

  3、溫度的影響:

  可見在溫度很低時由于硬脂酸不能完全溶解,因此無法制得固體酒精;在30度時硬脂酸可以溶解,但需要較長的時間。且兩液混合后立刻生成固體酒精,由于固化速度太快,致使生成的產(chǎn)品均勻性差;在6O度時,兩液混合后并不立該產(chǎn)生固化,因此可以使溶液混合的非常均勻,混合后在自然冷卻的過程中,酒精不斷地固化,最后得到均勻一致的固體酒精;雖然在70度時所制得的產(chǎn)品外觀亦很好,但該溫度接近酒精溶液的沸點。酒精揮發(fā)速度太快,因此不宜選用該溫度。因此,一般選用60度為固化溫度。

  4、硬脂酸與NaOH配比的影響:

  從表中數(shù)據(jù)不難看出。隨著NaOH比例的增加燃燒殘渣量也不斷增大。因此,NaOH的量不宜過量很多。我們取3:0.46也就是硬脂酸:NaOH為6.5:1,這時酒精的凝固程度較好。產(chǎn)品透明度高,燃燒殘渣少,燃燒熱值高。

  5、硬脂酸加入量的影響:

  硬脂酸加量的多少直接影響固體酒精的凝固性能。硬脂酸的添加量對酒精凝固性能影響的實驗結果見下表,且可以看出,在硬脂酸含量達到6。5以上時,就可以使制成的固體酒精在燃燒時仍然保持固體狀態(tài)。這樣大大提高了固體酒精在使用時的安全性,同時可以降低成本。

  6、火焰顏色的影響:

  酒精在燃燒時火焰基本無色,而固體酒精由于加人了NaOH,鈉離子的存在使燃燒時的火焰為黃色。若加入銅離子,燃燒時火焰變?yōu)樗{色。因此添加不同離子到固體酒精中去得到不同顏色的火焰。

  有機化學實驗報告 6

  一:目的要求

  繪制在p下環(huán)已烷-乙醇雙液系的氣----液平衡圖,了解相圖和相率的基本概念掌握測定雙組分液系的沸點的方法掌握用折光率確定二元液體組成的方法

  二:儀器試劑

  實驗討論。

  在測定沸點時,溶液過熱或出現(xiàn)分餾現(xiàn)象,將使繪出的相圖圖形發(fā)生變化?

  答:當溶液出現(xiàn)過熱或出現(xiàn)分餾現(xiàn)象,會使測沸點偏高,所以繪出的相圖圖形向上偏移。

  討論本實驗的主要誤差來源。

  答:本實驗的主要來源是在于,給雙液體系加熱而產(chǎn)生的液相的組成并不固定,而是視加熱的時間長短而定因此而使測定的折光率產(chǎn)生誤差。

  三:被測體系的選擇

  本實驗所選體系,沸點范圍較為合適。由相圖可知,該體系與烏拉爾定律比較存在嚴重偏差。作為有最小值得相圖,該體系有一定的典型義意。但相圖的液相較為平坦,再有限的學時內不可能將整個相圖精確繪出。

  四:沸點測定儀

  儀器的設計必須方便與沸點和氣液兩相組成的測定。蒸汽冷凝部分的設計是關鍵之一。若收集冷凝液的凹形半球容積過大,在客觀上即造成溶液得分餾;而過小則回因取太少而給測定帶來一定困難。連接冷凝和圓底燒瓶之間的連接管過短或位置過低,沸騰的液體就有可能濺入小球內;相反,則易導致沸點較高的組分先被冷凝下來,這樣一來,氣相樣品組成將有偏差。在華工實驗中,可用羅斯平衡釜測的平衡、測得溫度及氣液相組成數(shù)據(jù),效果較好。

  五:組成測定

  可用相對密度或其他方法測定,但折光率的測定快速簡單,特別是需要樣品少,但為了減少誤差,通常重復測定三次。當樣品的折光率隨組分變化率較小,此法測量誤差較大。

  六:為什么工業(yè)上常生產(chǎn)95%酒精?只用精餾含水酒精的.方法是否可能獲得無水酒精?

  答:因為種種原因在此條件下,蒸餾所得產(chǎn)物只能得95%的酒精。不可能只用精餾含水酒精的方法獲得無水酒精,95%酒精還含有5%的水,它是一個沸點為的共沸物,在沸點時蒸出的仍是同樣比例的組分,所以利用分餾法不能除去5%的水。工業(yè)上無水乙醇的制法是先在此基礎上加入一定量的苯,再進行蒸餾。

  有機化學實驗報告 7

  引言

  在高中化學學習中,實驗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通過實驗可以幫助學生鞏固理論知識,培養(yǎng)實驗操作能力,提高科學素養(yǎng)。本次實驗旨在探究氧化還原反應和酸堿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并通過實驗操作來加深對這些概念的理解。

  實驗目的

  1.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學習使用硫酸銅溶液測定反應物質的還原性。

  3.掌握通過觀察顏色變化判斷氧化還原反應發(fā)生的方法。

  4.理解酸堿中指示劑變色現(xiàn)象的基本原理。

  實驗原理

  1.氧化還原反應:氧化還原反應是指氧化劑和還原劑之間的電子轉移反應。在反應中,氧化劑接受電子而被還原,而還原劑失去電子而被氧化。通常,氧化劑會使得其他物質被氧化,而自身被還原,反之亦然。

  2.酸堿中的指示劑:指示劑是一種能夠根據(jù)溶液的酸堿性質而改變顏色的物質。例如,酚酞在酸性溶液中呈無色,在堿性溶液中呈粉紅色。

  實驗材料

  1.硫酸銅溶液

  2.鋅粉

  3.碘液

  4.鹽酸

  5.苯酚酞指示劑

  實驗步驟

  1.取一小部分鋅粉放入試管中,加入少量鹽酸,觀察氣體的產(chǎn)生和試管的變化。

  2.取另一個試管,加入硫酸銅溶液,再加入一小部分鋅粉,觀察溶液的變化。

  3.取一小部分碘液滴在白色蠟燭上,觀察現(xiàn)象。

  4.在滴有碘液的白色蠟燭上滴加苯酚酞指示劑,觀察現(xiàn)象。

  實驗結果與分析

  1.在與鹽酸發(fā)生反應的過程中,觀察到氣泡產(chǎn)生和試管溫度升高,這說明在反應中釋放出了氫氣,并且反應放熱。

  2.在硫酸銅溶液中加入鋅粉后,觀察到溶液的顏色逐漸變淡,最終變?yōu)闊o色,并伴有生成黑色沉淀的反應發(fā)生。這是因為鋅粉作為還原劑,將硫酸銅中的銅離子還原成了純銅。

  3.在白色蠟燭上滴加碘液后,觀察到碘液揮發(fā)并顯現(xiàn)出紫色氣體的特征。

  4.在滴加苯酚酞指示劑后,觀察到原先的紫色氣體變?yōu)榉奂t色。這是因為苯酚酞在堿性條件下呈現(xiàn)出粉紅色。

  結論

  通過本次實驗,我們深入了解了氧化還原反應和酸堿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我們觀察到了氫氣的釋放和放熱反應、金屬離子的還原、碘液在空氣中揮發(fā)以及指示劑在不同酸堿條件下的變色現(xiàn)象。這些都是化學反應中常見的現(xiàn)象,通過實驗操作,我們加深了理論知識的理解,也提高了實驗操作能力。

  思考與展望

  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將進一步深入學習化學知識,加強實驗操作能力,不斷提高科學素養(yǎng)。同時,我們也要關注安全操作,嚴格按照實驗室規(guī)定進行操作,確保個人和他人的安全。

  通過本次實驗,我們對化學反應和酸堿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也通過實驗操作鍛煉了自己的實驗技能,相信在今后的學習中會有更多收獲。

  有機化學實驗報告 8

  實驗名稱:

  酸堿滴定。

  實驗目的:

  通過酸堿指示劑和滴定技術確定未知濃度的酸或堿溶液的濃度。

  實驗原理:

  酸堿滴定是一種用于確定未知溶液濃度的技術。實驗中使用了酸堿指示劑和已知濃度的酸或堿溶液。在滴定過程中,從一滴一滴地加入已知濃度的酸或堿溶液直到溶液的pH值改變,指示劑顏色發(fā)生變化。通過計算已滴加的溶液體積和酸或堿溶液的濃度,可以計算出未知溶液的濃度。

  實驗步驟:

  1.準備工作:清洗玻璃儀器,調節(jié)滴定管和滴定針,準備好酸堿指示劑。

  2.取出未知濃度的溶液,加入適量的水稀釋。

  3.取出一定量的已知濃度的'酸或堿溶液,加入滴定瓶中,加入2-3滴酸堿指示劑。

  4.將滴定針插入滴定瓶中,一滴一滴地加入已知濃度溶液直至指示劑顏色發(fā)生變化。

  5.記錄已滴加的溶液體積,并根據(jù)已知溶液的濃度計算未知溶液的濃度。

  實驗結果:

  未知溶液的濃度為0.1M。

  實驗結論:

  通過酸堿滴定實驗,成功確定了未知溶液的濃度為0.1M。該實驗不僅可以用于測定化學實驗中的未知濃度溶液,還可以用于實際中測定自來水中的氯離子濃度、食品中的酸度等。

  有機化學實驗報告 9

  一、實驗目的

  1、了解熔點的意義,掌握測定熔點的操作

  2、了解沸點的測定,掌握沸點測定的`操作

  二、實驗原理

  1、熔點:每一個晶體有機化合物都有一定的熔點,利用測定熔點,可以估計出有機化合物純度。

  2、沸點:每一個晶體有機化合物都有一定的沸點,利用測定沸點,可以估計出有機化合物純度。

  三、主要試劑及物理性質

  1、尿素(熔點℃左右)苯甲酸(熔點℃左右)未知固體

  2、無水乙醇(沸點較低72℃左右)環(huán)己醇(沸點較高160℃左右)未知液體

  四、儀器裝置

  溫度計玻璃管毛細管Thiele管等

  五、實驗步驟及現(xiàn)象

  1、測定熔點步驟:

  1、裝樣

  2、加熱(開始快,低于15攝氏度是慢,1—2度每分鐘,快到—熔點時攝氏度每分鐘)

  3、記錄

  熔點測定現(xiàn)象:

  1、某溫度開始萎縮,蹋落

  2、之后有液滴出現(xiàn)

  3、全熔

  2、沸點測定步驟:

  1)裝樣(左右)

  2)加熱(先快速加熱,接近沸點時略慢,當有連續(xù)汽泡時停止加熱,冷卻)

  3)記錄(當最后一個氣泡不冒出而縮進是為沸點)

  沸點測定現(xiàn)象:剛開始有氣泡后來又連續(xù)氣泡冒出,最后一個氣泡不冒而縮進。

  六、實驗結果數(shù)據(jù)記錄

  熔點測定結果數(shù)據(jù)記錄

  有機化學實驗報告

  有機化學實驗報告

  沸點測定數(shù)據(jù)記錄表

  有機化學實驗報告

  七、實驗討論

  平行試驗結果沒有出現(xiàn)較大的偏差,實驗結果比較準確,試驗數(shù)據(jù)沒有較大的偏差。但在測量環(huán)乙醇的時候由于溫度過高導致橡皮筋脫落,造成試驗幾次失敗,經(jīng)過重做實驗最終獲得了較為準確的實驗數(shù)據(jù)。測量未知固體熔點時由于前一個測的是苯甲酸,熔點較高,而未知固體熔點較低,需要冷卻30攝氏度以下才可進行實驗,由于疏忽溫度未下降30℃就進行了測量,使第一次試驗失敗,之后我們重新做了該實驗也獲得了比較滿意的實驗結果。

  八、實驗注意事項

  1、加熱溫度計不能用水沖。

  2、第二次測量要等溫度下降30攝氏度。

  3、b型管不要洗。

  4、不要燙到手

  4、沸點管石蠟油回收。

  5、沸點測定是不要加熱太快,防止液體蒸發(fā)完。

  有機化學實驗報告 10

  一、實驗目的。

  明確實驗的目的和意義,通常是涉及到某種化學原理或理論,需要驗證或探究該原理或理論是否成立。

  二、實驗原理。

  介紹本次實驗所用到的化學原理和理論,以及實驗的基本操作步驟和原理。

  三、實驗儀器和藥品。

  列出實驗所需的`儀器和藥品,包括名稱、規(guī)格和來源。

  四、實驗步驟。

  詳細介紹實驗的操作步驟,包括量取藥品、裝配實驗器材、進行反應等。

  五、實驗結果。

  記錄實驗過程中的數(shù)據(jù)和結果,包括實驗現(xiàn)象、顏色的變化、溫度的變化等。

  六、實驗分析。

  分析和解釋實驗結果,包括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解釋、對產(chǎn)物的鑒定和分析等。

  七、實驗結論。

  總結本次實驗的結果,得出結論并說明其意義。

  八、實驗注意事項。

  列出實驗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和注意事項,包括安全注意事項、儀器和藥品的保管和維護等。

  九、參考文獻。

  列出實驗過程中所參考的書籍、期刊和網(wǎng)絡資源等。

  以上是化學實驗報告常見的內容和組成部分,寫好一份實驗報告需要認真仔細地記錄實驗過程和結果,并且要準確描述實驗現(xiàn)象和結論,嚴格按照實驗流程和格式撰寫實驗報告。

  有機化學實驗報告 11

  一、實驗目的:

  1、了解酯化反應原理和酯的制備方法。

  2、學習回流、蒸餾、洗滌和過濾等有機合成操作技術。

  二、儀器

  直形冷凝管、5ml、10ml圓底燒瓶、微型蒸饅頭、蒸餾頭、分液漏斗、玻璃漏洞、長滴管、離心管、10ml錐形瓶、5ml量筒2個、沸石、無水乙醇、玻塞、玻璃釘、溫度計(包括玻璃套管、膠管)、臺秤、藥匙

  三、藥品

  無水乙醇、冰醋酸、濃硫酸、無水硫酸鈉、飽和碳酸鈉溶液、飽和氯化鈉溶液、飽和氯化鈣溶液等。

  四、實驗原理

  醇和羧酸在少量酸性催化劑(如濃硫酸)的存在下,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有機酸酯。

  增強酸或醇的濃度,或出去生成的水,都可以增加酯的產(chǎn)量。

  五、實驗步驟

  1、合成。實驗現(xiàn)象現(xiàn)象分析將4.0ml無水乙醇(68.6mmol)和3.0ml冰醋酸(51.4mmol)加入到10ml原地燒瓶中,再小心加入3滴濃硫酸(每加完一種試劑最好用玻璃塞塞住瓶口,以免揮發(fā));旌暇鶆蚝蠹尤胍涣7惺,裝上直形冷凝管,在石棉網(wǎng)上小火加熱,回流20min。裝置如圖。稍冷卻后,補加一顆沸石,裝上微型蒸饅頭用水浴加熱蒸餾。在整流過程中,不斷用長滴管將微型蒸饅頭承接阱內的溜液吸至分液漏斗內。蒸餾至承接阱內無溜液。

  2、精制①。將2ml的飽和碳酸鈉溶液慢慢加入分液漏斗內,蓋上玻塞,輕輕振搖幾次,然后旋轉活塞放氣,靜置,分層后棄去下層液體。再將2ml飽和氯化鈣溶液加至分液漏斗中,振搖分層,棄去下層液體。將小半藥匙無水硫酸鈉固體加入10ml的錐形瓶內,再將分液漏斗內留下的乙酸乙酯經(jīng)分液漏斗上口倒入錐形瓶,蓋上玻塞輕搖5min。

  3、精制②。取玻璃漏斗,用玻璃釘填塞漏斗頸部,漏斗下面用一個干燥的5ml圓底燒瓶作接液瓶。將錐形瓶內的.酯倒至漏斗內,讓液體慢慢流入燒瓶內。加入一粒沸石,按圖裝好蒸餾裝置(用已稱重的離心管做接收器),水浴上加熱蒸餾,收集73℃-78℃的餾分,稱重,計算產(chǎn)率。

  4、用折光計測定產(chǎn)品的折光率。

  有機化學實驗報告 12

  一、實驗目的。

  1、觀察甲醇燃燒時的顏色變化。

  2、測定甲醇的`燃燒熱值。

  二、實驗原理。

  甲醇燃燒為:

  2CH3OH(液體)+3O2(氣體)→2CO2(氣體)+4H2O(液體)+能量。

  甲醇燃燒所釋放的熱量即為其燃燒熱值。

  三、實驗步驟。

  1、將甲醇倒入鍋中。

  2、點燃甲醇。

  3、記錄燃燒時間和顏色變化。

  4、測量甲醇的質量。

  四、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與處理。

  1、甲醇燃燒時間:35秒。

  2、觀察到的顏色變化:藍色火焰。

  3、甲醇質量:20g。

  4、燃燒熱值計算:

  燃燒熱值=(質量×燃燒時間×熱容)÷燃燒溫度升高。

  其中,熱容為4.2J/g·℃,燃燒溫度升高為68℃。

  燃燒熱值=(20g×35s×4.2J/g·℃)÷68℃=53.82kJ/g。

  五、實驗結論。

  1、甲醇燃燒過程中產(chǎn)生的顏色為藍色火焰。

  2、甲醇的燃燒熱值為53.82kJ/g。

  有機化學實驗報告 13

  實驗名稱:

  硅片的清洗

  實驗目的:

  1.熟悉清洗設備

  2.掌握清洗流程以及清洗前預準備

  實驗設備:

  1.半導體兆聲清洗機(SFQ-1006T)

  2.SC-1;SC-2

  實驗背景及原理:

  清洗的目的在于清除表面污染雜質,包括有機物和無機物。這些雜質有的以原子狀態(tài)或離子狀態(tài),有的以薄膜形式或顆粒形式存在于硅片表面。有機污染包括光刻膠、有機溶劑殘留物、合成蠟和人接觸器件、工具、器皿帶來的油脂或纖維。無機污染包括重金屬金、銅、鐵、鉻等,嚴重影響少數(shù)載流子壽命和表面電導;堿金屬如鈉等,引起嚴重漏電;顆粒污染包括硅渣、塵埃、細菌、微生物、有機膠體纖維等,會導致各種缺陷。清除污染的方法有物理清洗和化學清洗兩種。

  我們這里所用的的`是化學清洗。清洗對于微米及深亞微米超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的良率有著極大的影響。SC-1及SC-2對于清除顆粒及金屬顆粒有著顯著的作用。

  實驗步驟:

  1.清洗前準備工作:

  儀器準備:

  ①燒杯的清洗、干燥

  ②清洗機的預準備:開總閘門、開空氣壓縮機;開旋轉總電源(清洗設備照明自動開啟);將急停按鈕旋轉拉出,按下旁邊電源鍵;緩慢開啟超純水開關,角度小于45o;根據(jù)需要給1#、2#槽加熱,正式試驗前提前一小時加熱,加熱上限為200o。本次實驗中選用了80℃為反應溫度。

 、跾C-1及SC-2的配置:

  我們配制體積比例是1:2:5,所以選取溶液體積為160ml,對SC-1NH4OH:H2O2:H2O=20:40:100ml,對SC-2HCl:H2O2:H2O=20:40:100ml。

  2.清洗實際步驟:

 、1#號槽中放入裝入1號液的燒杯,待溫度與槽中一樣后,放入硅片,加熱10min,然后超純水清洗。

  ②2#號槽中放入裝入2號液的燒杯,待溫度與槽中一樣后,放入硅片,加熱10min,然后超純水清洗。

  ③兆聲清洗10分鐘,去除顆粒

  ④利用相似相溶原理,使用乙醇去除有機物,然后超純水清洗并吹干。

  實驗結果:

  利用顯微鏡觀察清洗前后硅片圖像表面

  清洗前硅片照片

  清洗后的硅片照片

  實驗總結:

  清洗過后明顯地發(fā)現(xiàn)硅片表面不像原來那樣油膩,小顆粒明顯減少。說明我們此次使用實驗方法是正確的,實驗結果較為成功。

  有機化學實驗報告 14

  實驗目的:

  本次實驗的主要目的是探究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與溫度的關系,以及溶液中溶質的溶解度對溫度變化的響應。

  實驗原理:

  溶解度曲線是指在一定溫度下溶液中溶質的最大溶解度與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之間的關系。在溫度變化的情況下,溶液中的溶質溶解度也會發(fā)生變化,因此通過繪制溶解度曲線,可以有效地探究溫度變化對于溶液中溶質的溶解度的影響。

  實驗步驟:

  1、準備試劑和儀器

  2、將標準試管加入一定量的飽和溶液

  3、在恒定溫度下觀察溶解度的變化

  4、利用數(shù)據(jù)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繪制出溶解度曲線

  實驗結果:

  通過實驗數(shù)據(jù)的處理,可以繪制出溶解度曲線,得到下述結論:

  1、在恒定溫度下,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不隨著溶解時間的增加而改變。

  2、隨著溫度的升高,飽和溶液中溶質的溶解度呈現(xiàn)出逐漸減小的趨勢。

  實驗結論:

  本次實驗通過觀察測量和數(shù)據(jù)處理,探究了飽和溶液中溶質的溶解度與溫度變化的關系。通過實驗數(shù)據(jù)的處理,得到的溶解度曲線反映出在恒定溫度下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不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改變,同時隨著溫度的升高,溶質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也會逐漸降低。這也驗證了我們在化學課上學習的溶解度與溫度變化的原理,同時對于實際生活中的溶液制備和處理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實驗注意事項:

  1、在實驗過程中要確保試劑和儀器的潔凈,不要有雜質干擾實驗結果。

  2、在調節(jié)溫度時要逐漸升溫,防止溫度變化過快引起的'不均勻現(xiàn)象。

  3、實驗過程中要保持實驗環(huán)境的安全,避免熱液噴濺造成的傷害。

  4、實驗結束后要及時清理儀器和試劑,確保實驗環(huán)境的整潔與安全。

  總結:

  本次實驗圍繞著化學中溶解度與溫度變化的原理展開,通過實驗數(shù)據(jù)的處理和分析,得出了質量分數(shù)與溫度變化之間的關系以及溶解度曲線的規(guī)律。同時實驗過程中也強調了安全與環(huán)保的問題,對于日后的實驗操作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有機化學實驗報告】相關文章:

有機化學實驗報告02-21

有機化學實驗報告11-26

[精選]有機化學實驗報告10篇08-02

有機化學實驗報告(精品7篇)07-29

實驗報告06-21

個人實驗報告01-14

化學實驗報告01-09

實驗報告 范本02-02

關于實驗報告02-17